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事迹

合集下载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何止是千千万,远得有岳飞,屈原文天祥,还有江姐,杨靖宇,杨尚志,还有张自忠等,都是中华民族,很有气节的人物,也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值得我们后人好好的学习。

1、文天祥两宋的外患,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敌人一个比一个强大。

辽仅对宋的北方边防形成威胁。

金灭了北宋,一度挥军南下,但宋室尚能保存半壁江山。

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元朝蒙古铁骑南侵时,宋终于逃不了灭亡的命运。

2、夏明翰1928年初,中共党员夏明翰被党调到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

由于叛徒的出卖,同年3月18日不幸在武汉被捕。

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

他的遗言为千万人记忆,然而很少有人记得,在他赴死的一年前,1927年的春天,夏明翰在听闻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消息后,悲愤地写过:“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

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一年以后,这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将“骨气”两个字深深地烙入中华的脊梁。

3、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

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 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

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一: 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故事苏武被单于扣留,软硬兼施不肯臣服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

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中厩监。

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

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

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

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

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行。

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

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

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

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

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

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

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

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

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

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商1、伯夷、叔齐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儿子。

周灭商后,决意不作周朝的臣民,也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隐居在首阳山,靠采野果为生。

春秋战国1、屈原(屈原投江)战国时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对楚国忠心耿耿,但却屡遭排挤,后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秦国灭楚时投汨罗江而死。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2、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抱树而死”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后人以“寒食节”纪念。

3、晏婴(晏子使楚)春秋时齐国人,他使楚时曾舌战楚王,维护国家尊严。

内辅国政,屡谏齐君。

一生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以国富民强为己任,重视物质基础、造福百姓、强大国家。

4、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

智伯瑶兵败身亡。

为了给主公智伯瑶报仇,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

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杀,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历史典故。

汉1、苏武(苏武牧羊)西汉武帝时大臣,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

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2、张骞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

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俘虏,但张骞“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最终完成任务,成功归汉。

三国1、关羽三国时蜀国五虎上将之首,重义气,精武艺。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与孔子合成“文武”二圣。

2、嵇康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

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被处死,时年四十岁。

著有《广陵散》。

晋1、陶渊明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

有气节的人物事迹简短50字

有气节的人物事迹简短50字

有气节的人物事迹的简短概括有:
1.文天祥:作为南宋末年的名将和文学家,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后,
他拒绝投降,并在狱中写下了《正气歌》,表达了他对气节的坚守和忠诚。

最终,他慷慨就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朱自清:作为现代著名作家和学者,朱自清在晚年时因病导致生
活极度贫困,但他坚决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表现出了他的骨气和尊严。

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3.苏武:作为西汉时期的使臣,苏武在出使匈奴时被扣留,但他坚
决不投降,并持节而居。

在被流放十九年后,他依然保持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气节的坚守,最终被接回祖国。

他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者。

4.岳飞:作为南宋时期的名将,岳飞忠诚报国,誓死抗金。

虽然最
终被奸臣秦桧所害,但他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德一直被后人所称颂,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高尚民族气节的人物事例

高尚民族气节的人物事例

高尚民族气节的人物事例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的故事)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悲壮的英雄和骄傲的文人,他们都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我们打开那堆旧纸,里面记录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气节。

最有骨气的名人有哪些?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傲骨指数:★故事详细介绍: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古的儿子。

莫的。

古竹的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西部(包括迁安、滦县等地)。

古朱军立他的第三个儿子舒淇为继承人。

古死后,舒淇离开了人世,让位于他的弟弟伯夷。

伯夷不想当君主,逃避了。

后来,他们在路上相遇,文心锡伯侯继昌()善于照顾老幼,深得民心,投靠了周。

文贤去世后,周武王继承了王位,但他为争夺王位而战。

他们认为统治者很残忍,强烈建议他。

武王不听,并决定摧毁企业。

伯夷和舒淇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

他们发誓不做周的臣民,不吃周的饭。

他们隐居在首阳山,以采集野果为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傲骨指数:★★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

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

有一次,郡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

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

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流传百世的诗文。

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苏武:贝加尔湖牧羊十九载傲骨指数:★★★在中国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就是苏武放羊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崇高的民族气节。

中国有气节10个人物的故事

中国有气节10个人物的故事

中国有气节10个人物的故事摘要:一、引言1.气节的定义与重要性2.中国历史中的气节人物概述二、正文: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以其忠诚、勇敢、坚守气节的品质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典范。

气节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对国家、民族和道德的忠诚。

本文将介绍十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气节人物,以期激发后人的敬仰之情,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一、引言气节,即气度、风骨、品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气节是一种崇高的品质,代表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具有气节的人物,不仅在关键时刻为国家、民族舍生忘死,更在日常生活中坚守信仰、秉持正义。

气节人物的故事传颂千古,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二、正文1.屈原:楚国忠诚诗人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

他投身政治改革,主张国家强大、民族繁荣。

在其政治生涯中,屈原多次为国家建言献策,却遭受排挤。

他悲痛欲绝,投身汨罗江。

屈原的忠诚气节感动了天地,成为中国气节的典范。

2.诸葛亮:蜀国丞相诸葛亮,蜀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他忠诚蜀汉,一心报国,展现了“卧龙凤雏”的传奇地位。

在战争中,诸葛亮运筹帷幄,英勇善战,为蜀汉国家付出了毕生精力。

他死后被誉为“忠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气节的人物之一。

3.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他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职务,却因不堪官场污浊而辞官归隐。

陶渊明坚守气节,远离官场,创作了许多描绘田园生活的诗篇。

他的《桃花源记》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成为后人向往的境界。

……。

中国人有骨气的例子

中国人有骨气的例子

中国人有骨气的例子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中国人有骨气的例子
2.顾炎武的故事
3.谭嗣同的故事
4.杨靖宇的故事
5.结尾
正文
中国人有骨气的例子
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有骨气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国家民
族的利益,不畏强权,顽强拼搏,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里,我们要
讲述的是顾炎武、谭嗣同和杨靖宇三位有骨气的中国人。

顾炎武的故事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学家,他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繁
荣富强而努力。

明朝灭亡后,他坚决不仕清朝,以保持民族气节。

他曾经
参加过抗清的义军,失败后,他隐居山林,埋头著述,写出了《日知录》等名篇,提出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
国人。

谭嗣同的故事
谭嗣同是清朝末年的维新派人士,他致力于国家的改革进步。

1898 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被捕入狱。

在狱中,他坚贞不屈,拒绝投降。


对死亡,他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表达了
他为国捐躯的决心。

最终,谭嗣同英勇就义,年仅 33 岁。

杨靖宇的故事
杨靖宇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民族英雄。

1940 年,他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司令员,率领部队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严寒的环境下,他带领部队坚持斗争,宁死不屈。

最后,杨靖宇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 35 岁。

日军解剖他的遗体时,发现他的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结尾
这些有骨气的中国人,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故事

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故事

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故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英勇奋斗,成为千古传颂的楷模。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一、岳飞:精忠报国岳飞是南宋时期的名将,他忠诚爱国,英勇善战,被誉为“民族英雄”。

他一生致力于保卫国家,多次击败金军的入侵,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岳飞在军队中倡导纪律严明,关爱士兵,深受士兵的爱戴。

他始终坚持“精忠报国”的信念,即使在遭受奸臣陷害的情况下,也从未屈服于权贵。

岳飞的英勇事迹和民族气节,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

二、文天祥:宁死不屈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率领忠勇军抗元,但最终失败被俘。

在狱中,他拒绝了元朝的威逼利诱,慷慨陈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达了自己视死如归的决心。

文天祥的宁死不屈,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和尊严,他的事迹和名言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三、刘胡兰:英勇就义刘胡兰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位女英雄。

她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为了追求革命真理加入了革命队伍。

她积极参与抗日活动,打击敌人,为家乡人民带来了希望。

在解放战争中,她担任了村干部,为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她被敌人逮捕了。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她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成为了一名伟大的革命烈士。

刘胡兰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奋斗。

四、吉鸿昌:民族自强吉鸿昌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爱国将领之一。

他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自幼便立志为国家做出贡献。

他参加了同盟会和辛亥革命,为推翻封建王朝而英勇奋斗。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抗日同盟军抗击日本侵略者,为保卫家园而浴血奋战。

在临终前,他写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豪言壮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吉鸿昌的事迹激励着人们为民族自强而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 原名云孙, 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 因父丧未受官职. 开 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 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 文天 祥上疏请斩董宋臣, 以振奋人心, 并献御敌之计, 未被采纳. 后历任刑部郎官, 知瑞 州等职. 咸淳六年(1270), 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 德佑元年(1275)正月, 闻元 军东下, 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 开赴临安(今杭州, 当时南宋的京城). 次年被任为 右丞相兼枢密使. 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 被派往元营中谈判, 遭扣留, 押往北就. 二 月底, 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 夜亡入真州. 复由海路南下, 至福建与张世杰、陆 秀夫等坚持抗元. 景炎二年(1277), 进兵江西, 收复州县多处. 不久, 为元重兵所败, 妻子儿女皆被执, 将士牺牲甚众, 天祥只身逃脱, 乃退广东继续抗元. 后因叛徒引元 兵袭击, 同年十二月, 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 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 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 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次 年, 被押送大都(今北京), 囚禁四年, 经历种种严酷考验, 始终不屈. 于1283年从容就 义, 年仅47岁.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 其中诗作达百余首, 成就很 高. 有《文山先生全集》. 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汉族。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 民族英雄。宣德初年(1426),任命于谦为御史。宣德五年升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 河南,整顿军备。正统十三年(1448),升兵部左侍郎。次年秋,明京军主力在土木 堡之战中溃败,英宗被俘,蒙古瓦剌军乘胜进攻京师(今北京)。在此关头,于谦反 对迁都,力主抗战,升任兵部尚书,率军击败瓦剌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战后, 他首创团营军制,加强边戍,委任名将镇守。主张以战求和,多次击败瓦剌军的进攻, 迫使其首领也先释放英宗回朝。景泰八年(1457)正月中旬 ,英宗借夺门之变重登 帝位。二十二日,于谦遭诬陷被害。后沉冤昭雪,赠太傅,谥肃愍,又改谥忠肃。遗 有《于忠肃集》
古往经来中华民族有气节
1.项羽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2.于谦 明朝名将 民族英雄 多次击败外族入侵 后被人诬陷致死“社稷为重 君为 轻”“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3.文天祥 南宋大臣 面对元朝威逼利诱毫不动摇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气节典范 4 朱自清 宁肯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最后终于被活活饿死! 5 刘胡兰 江姐 。。抗日英雄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汉族。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朝 名臣,民族英雄。宣德初年(1426),任命48),升兵部左侍郎。次年 秋,明京军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溃败,英宗被俘,蒙古瓦剌军乘胜进攻京师 (今北京)。在此关头,于谦反对迁都,力主抗战,升任兵部尚书,率军击败 瓦剌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战后,他首创团营军制,加强边戍,委任名 将镇守。主张以战求和,多次击败瓦剌军的进攻,迫使其首领也先释放英宗回 朝。景泰八年(1457)正月中旬 ,英宗借夺门之变重登帝位。二十二日,于谦 遭诬陷被害。后沉冤昭雪,赠太傅,谥肃愍,又改谥忠肃。遗有《于忠肃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