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气节的人物的故事

合集下载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何止是千千万,远得有岳飞,屈原文天祥,还有江姐,杨靖宇,杨尚志,还有张自忠等,都是中华民族,很有气节的人物,也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值得我们后人好好的学习。

1、文天祥两宋的外患,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敌人一个比一个强大。

辽仅对宋的北方边防形成威胁。

金灭了北宋,一度挥军南下,但宋室尚能保存半壁江山。

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元朝蒙古铁骑南侵时,宋终于逃不了灭亡的命运。

2、夏明翰1928年初,中共党员夏明翰被党调到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

由于叛徒的出卖,同年3月18日不幸在武汉被捕。

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

他的遗言为千万人记忆,然而很少有人记得,在他赴死的一年前,1927年的春天,夏明翰在听闻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消息后,悲愤地写过:“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

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一年以后,这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将“骨气”两个字深深地烙入中华的脊梁。

3、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

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 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

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一: 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故事苏武被单于扣留,软硬兼施不肯臣服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

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中厩监。

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

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

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

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

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行。

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

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

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

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

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

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

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

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

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

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商1、伯夷、叔齐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儿子。

周灭商后,决意不作周朝的臣民,也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隐居在首阳山,靠采野果为生。

春秋战国1、屈原(屈原投江)战国时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对楚国忠心耿耿,但却屡遭排挤,后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秦国灭楚时投汨罗江而死。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2、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抱树而死”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后人以“寒食节”纪念。

3、晏婴(晏子使楚)春秋时齐国人,他使楚时曾舌战楚王,维护国家尊严。

内辅国政,屡谏齐君。

一生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以国富民强为己任,重视物质基础、造福百姓、强大国家。

4、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

智伯瑶兵败身亡。

为了给主公智伯瑶报仇,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

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杀,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历史典故。

汉1、苏武(苏武牧羊)西汉武帝时大臣,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

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2、张骞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

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俘虏,但张骞“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最终完成任务,成功归汉。

三国1、关羽三国时蜀国五虎上将之首,重义气,精武艺。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与孔子合成“文武”二圣。

2、嵇康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

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被处死,时年四十岁。

著有《广陵散》。

晋1、陶渊明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

有气节的人物事迹简短50字

有气节的人物事迹简短50字

有气节的人物事迹的简短概括有:
1.文天祥:作为南宋末年的名将和文学家,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后,
他拒绝投降,并在狱中写下了《正气歌》,表达了他对气节的坚守和忠诚。

最终,他慷慨就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朱自清:作为现代著名作家和学者,朱自清在晚年时因病导致生
活极度贫困,但他坚决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表现出了他的骨气和尊严。

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3.苏武:作为西汉时期的使臣,苏武在出使匈奴时被扣留,但他坚
决不投降,并持节而居。

在被流放十九年后,他依然保持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气节的坚守,最终被接回祖国。

他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者。

4.岳飞:作为南宋时期的名将,岳飞忠诚报国,誓死抗金。

虽然最
终被奸臣秦桧所害,但他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德一直被后人所称颂,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壮烈的气节和高尚的品质

壮烈的气节和高尚的品质

壮烈的气节和高尚的品质
品德高尚的人物事例有:
1、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

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吃梨都只拿最小的。

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

”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故。

2、程门立雪
北宋时,杨时、游酢两人一起去向老师程颐求教,凑巧赶上程颐在休息,他们不忍打扰,于是静静等待老师醒来。

不一会儿,屋外下起大雪,天气寒冷,等程颐一觉醒来,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而“程门立雪”也成为尊敬师长的典范。

3、管鲍之交
春秋时,鲍叔牙是齐桓公的谋士,他的好友管仲曾经在齐桓公敌人的
门下做事,失败后被俘虏。

齐桓公让鲍叔牙做相国,他反倒大力推荐管仲。

最终管仲做了相国,鲍叔牙则成为其手下,但两人依然是好朋友。

这段友谊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有壮烈气节的人物事迹
1、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是宋朝名将。

事母至孝,家贫力学。

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

2、文天祥吉州庐陵人,原名云孙,字履善,民族英雄。

著作文山全集,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

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英勇抵抗元兵入侵。

后被俘,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体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战斗精神
3、苏武牧羊的故事从古至今广为流传,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畏强权,仍然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气节的名人素材

气节的名人素材

气节的名人素材气节一直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是指一个人有坚定的原则和尊严,不屈从于外界的压力、诱惑或利益的诱惑。

气节的人注重正义和道德,愿意为了自己坚持的原则而付出牺牲和努力。

在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展现了令人敬仰的气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价值观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具有气节的名人,并探讨他们背后的故事和启示。

第一个名人是中国的尧舜禹。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位贤君,他们治理国家时坚持正义和公平,他们以清廉廉洁著称。

尧舜禹是远古时代的帝王,他们通过聪明的领导和公正的裁决带领国家走上了富强和繁荣的道路。

尧舜禹的名字几乎成为了中国古代帝王的代名词,他们的气节和为人民着想的精神令人钦佩。

他们不为金钱、权力和享乐而动摇,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

在现代历史上,有许多政治家和领袖也展现了令人钦佩的气节。

例如,甘地是印度的伟大政治家和人权活动家,他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来争取印度的独立和社会正义。

甘地批评了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制度,他通过和平抗议和非暴力运动来实现他的目标。

他拒绝了贪婪和权力的诱惑,并牺牲了自己的舒适和安全来追求正义。

另一个具有气节的名人是南非前总统曼德拉。

曼德拉是反种族隔离运动的领导者,他坚定地抵制了南非种族隔离政权的不公正和不合法行为。

尽管曼德拉在监狱中度过了27年,但他从未放弃他的原则和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事业。

曼德拉最终获得了释放,并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他以他的理解、宽容和和解精神来统一南非,并为世界树立了一个令人称赞的榜样。

除了政治家,还有许多其他领域的名人也展现了令人敬佩的气节。

例如,李小龙是一位世界著名的武术家和演员,他以其坚持的原则和自律的生活方式而著称。

李小龙的功夫哲学强调自我完善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他永远不愿意妥协自己的原则。

尽管他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对自己要求严格,并通过自己的成功为人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和艺术界的名人也展现了令人钦佩的气节。

例如,奥斯卡·王尔德是一位著名的爱尔兰作家和戏剧家,他被广泛认为是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高尚民族气节的人物事例

高尚民族气节的人物事例

高尚民族气节的人物事例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的故事)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悲壮的英雄和骄傲的文人,他们都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我们打开那堆旧纸,里面记录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气节。

最有骨气的名人有哪些?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傲骨指数:★故事详细介绍: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古的儿子。

莫的。

古竹的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西部(包括迁安、滦县等地)。

古朱军立他的第三个儿子舒淇为继承人。

古死后,舒淇离开了人世,让位于他的弟弟伯夷。

伯夷不想当君主,逃避了。

后来,他们在路上相遇,文心锡伯侯继昌()善于照顾老幼,深得民心,投靠了周。

文贤去世后,周武王继承了王位,但他为争夺王位而战。

他们认为统治者很残忍,强烈建议他。

武王不听,并决定摧毁企业。

伯夷和舒淇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

他们发誓不做周的臣民,不吃周的饭。

他们隐居在首阳山,以采集野果为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傲骨指数:★★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

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

有一次,郡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

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

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流传百世的诗文。

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苏武:贝加尔湖牧羊十九载傲骨指数:★★★在中国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就是苏武放羊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崇高的民族气节。

关于气节的故事

关于气节的故事

关于气节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个名叫孔融的人,他是一位极具气节的人物。

孔融小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品德,备受父母的宠爱。

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懂得礼仪和孝道,深受家人和师长的喜爱。

有一天,孔融和一位朋友一起去游玩,途中遇到了一位老者。

老者身穿破旧的衣服,满脸风霜,看上去十分憔悴。

孔融见状,立刻上前询问老者的情况。

老者告诉孔融,他是一位失意的士人,家境贫寒,无法谋生。

孔融听后,立刻拿出自己的钱财,赠与老者,并劝慰他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好的机遇。

孔融的朋友见状,不禁感叹道,“你为什么要给一个陌生人这么多钱?他说不定是骗子。

”孔融笑着回答,“我不在乎他是什么人,我只在乎他的需要。

我相信善良的人终究会得到善报。

”。

后来,孔融的朋友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孔融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他渡过难关。

孔融的朋友感激不已,他说,“你真是一个有大气节的人,你的善行一定会得到回报。

”。

孔融的故事告诉我们,气节并不只是指在道德准则上的坚守,更是一种胸怀和胆识。

一个有气节的人,不仅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更要有胸怀宽广,心怀善意,乐于助人。

他们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放弃原则,不会因为困难而改变初衷。

他们坚守内心的信念,永远保持着善良和正直的品质。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更多的人学习孔融的气节,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培养善良的心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让人与人之间充满爱和温暖。

愿我们都能像孔融一样,成为有气节的人,用善良的行为感染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让世界充满爱与希望。

气节的故事,不仅仅是古代的传说,更是对我们当代人的一种启示。

愿我们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做一个有气节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气节,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有气节的人物的故事
文天祥(1236-1283), 原名云孙, 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
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 因父丧未受官职. 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 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 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 以振奋人心, 并献御敌之计, 未被采纳. 后历任刑部郎官, 知瑞州等职. 咸淳六年(1270), 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 德佑元年(1275)正月, 闻元军东下, 文天祥在赣州
组织义军, 开赴临安(今杭州, 当时南宋的京城). 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其时元军已
进逼临安, 被派往元营中谈判, 遭扣留, 押往北就. 二月底, 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 夜
亡入真州. 复由海路南下, 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 景炎二年(1277), 进兵江西, 收复州县多处. 不久, 为元重兵所败, 妻子儿女皆被执, 将士牺牲甚众, 天祥只身逃脱, 乃
退广东继续抗元. 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 同年十二月, 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 元将
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 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 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次年, 被押送大都(今北京), 囚禁四年, 经历种种严酷考验, 始终不屈. 于1283年从容就义, 年仅47岁.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 其中诗作达百余首, 成就很高. 有《文山先生全集》. 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苏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

杜陵(今中国中西部陕西西安)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

父亲苏建,曾经几次跟随名将卫青北击匈奴,后来做过代郡太守。

当时的官僚制度规定,父亲做官的,其子可以先从品级较低的郎官入仕做官。

苏武也是先任郎官,然后逐步升迁。

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

由于匈奴的缑王谋划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顺汉朝,而汉朝的副使张胜牵涉在内,苏武也受牵连。

匈奴单于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就吃雪和旃毛维生,但绝不投降。

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今苏联贝加尔湖),苏武更是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表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气节。

后来,昭帝即位后,汉朝和匈奴和亲,汉朝要匈奴送还苏武等使臣,但单于却慌称苏武等人已经死去。

后来,汉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区,终于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

单于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

苏武在匈奴的时间很长,前后共有十九年。

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

第二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被人控告谋反,苏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来关系很好,加上他的儿子也参与其中,苏武被罢官。

昭帝死后,苏武因为参与了拥立宣帝,被赐爵关内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