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灾害及其防治共37页

合集下载

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PPT教案

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PPT教案

二、 塌陷防治技术 (二)工程加固措施 2) 跨越法:用于较深大的塌坑、土洞。 (1)地面板 对直径较小且深的单个塌陷坑,上
部需承载,两端有稳定可靠的地基时, 可用钢筋混凝土板跨过。一般釆取就地 浇筑,也有做成周边固定的钢筋混凝土 板。
35
二、 塌陷防治技术 (二)工程加固措施 2) 跨越法:用于较深大的塌坑、土洞。 (2)钢轨梁(板) 对直径较大且深的单个塌陷坑,或
黄土湿陷
3
一、 地面塌陷基础知识
3. 塌陷分布特征
4
一、 —地—引自面刘传塌正 陷基础知识
3. 塌 陷 分 布 特 征
5
一、 地面塌陷基础知识
6
一、 地面塌陷基础知识
3.地面塌陷分布特征
地面塌陷在我国的分布发育具有一 定的时间和空间规律性。
岩溶塌陷主要分布于岩溶强烈及中 等发育的覆盖型碳酸盐岩地区。
当坑内有基岩出露时,或陷坑内未出 露基岩,塌坑危害较小时,首先在坑内 填入块石、碎石做成滤层,或采用地下 岩石爆破回填,然后上覆粘土夯实。
33
二、 塌陷防治技术 当陷坑内未出露基岩,当塌坑的危害
较大,应先把塌坑内松软的塌陷土体清 除再回填块石、碎石,做成反滤层,然 后填土夯实。
清除填堵施工现场
34
3、地面塌陷的应急措施
③ 对建筑物附近的地面裂缝应及时填塞,地面的塌陷 坑应拦截地表水防止其注入。 ④ 对严重开裂的建筑物应暂时封闭不许使用,待进行 危房鉴定后才确定应采取的措施。
填塞地裂缝
撤离危房
22
二、 塌陷防治技术
4、岩溶地面塌陷的治理技术
(1)塌陷前的预防措施 ① 合理安排厂矿企业建设总体布局; ② 河流改道引流,避开塌陷区; ③ 修筑特厚防洪堤; ④ 控制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和防止突然涌水,以减少塌陷 的发生; ⑤ 建造防渗帷幕,避免或减少预测塌陷区的地下水位下 降,防止产生地面塌陷; ⑥ 建立地面塌陷监测网。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简介PPT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简介PPT课件
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
✓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改 良耕作技术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 生物措施
2.2 地质灾害类型—崩塌
灾害 类型
人为诱发因素
灾害发生时的前兆
应对措施
✓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 等有关政府或单位
✓拟定并实施应对措施,迅速
转移危险区的居民、密切注视
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 灾情的变化趋势
值班 电话
值班 电话
持卡单位或个人:
联系电话:

期:

期:
(此卡发至地质灾害防灾负责单位和负责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印制
表8
户主 姓名 家庭 住址
姓名
家庭 成员 情况
家庭 人数
性别 年龄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房屋 类别
灾害基本情况
灾害类型
灾害规模
姓名
性别 年龄
灾害体与本住
2.3 地质灾害类型—泥石流
灾害 类型
人为诱发因素
泥 石 不合理开挖,不合理的弃土、弃 流 渣、采石、滥伐乱垦
应对措施
✓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 ✓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当地群众抢险 救灾 ✓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迅速转移危 险区的居民 ✓密切注意泥石流可能对水库、公路、 铁路、发电厂等重要工程设施造成 的破坏 ✓建立观测站(网)进行长期动态监 测,掌握灾情的变化趋势,并作出 决策 ✓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改良耕 作技术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生物措 施

类型及

其规模

诱发

因素

威胁
对象
监测
负责人


监测的

地貌灾害及其防治 ppt课件

地貌灾害及其防治 ppt课件

2020/10/28
14
2.社会因素 (1)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大,导致对植被的严重破坏 在我国生 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平均每增加一人,须要有二亩地的作物生产量 才能维持生活。由于人口增长率超过了土地生产力,于是造成人多 地少,粮食不足,燃料紧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往往毁林 开荒,过度放牧,破坏草地,造成或加快了水土流失。如粤东五县 (市)的统计资料表明,人口密度与水土流失面积呈正相关关系。在 人口密地区,对森林植被的破坏较大。
2020/10/28
15
(2)森林管理不善,遭受人为的严重破坏 近50年来,我国森林 遭受过三次大滥伐,森林面积锐减,导致水土流失面积增加。国 外也有同样例子。
2020/10/28
16
(3)不合理的开荒和垦殖 不合理的开荒主要是指在坡度大于 25‘的山坡(陡坡)上开荒,有的甚至在40°以上的地方开荒。如上 述,土壤侵蚀的强度是随着坡度加大而增加的。一般大于25°的坡 度是超过允许侵蚀量的坡度。不合理的垦殖,主要是指顺坡垦殖。 这些人为因素加快了土壤侵蚀,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 一、崩塌与塌陷
• 二、滑 坡
• 三、泥石流
• 四、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 五、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
2020/10/28
1
在堆积平原区,塌陷的主要
原因是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使
下部土层含水量减小,承压力降
低,从而引起上部土层向下压多数是人为过量抽取地下
水所致。塌陷会破坏土地及建筑
(3)对表层不稳定的岩土体,可采用清挖、 锚固、网包及拦挡等加固工
2020/10/28
6
(三)滑坡的防治
对滑坡要进行综合治理,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排、减、 固、挡等工程措施。

第四章 地貌灾害地理

第四章 地貌灾害地理
(15-45,滑坡与冲刷)、斜坡(5-15,坡面水流冲刷和 土层潜移)、缓坡(<5,搬运沟道和堆积扇)
第二节 泥石流灾害
水分条件:是泥石流爆发的主要条件,也是泥石 流的组成部分和搬运介质
暴雨型泥石流:特大暴雨或连续降雨后的暴雨 冰雪消融型泥石流 溃决型泥石流 地震型泥石流 火山型泥石流 崩滑型泥石流 地下水型泥石流 人为型泥石流
第一节 滑坡灾害
四、滑坡预报 一)滑坡的空间预报——危险性分析与区划 二)滑坡的时间预报
第一节 滑坡灾害
一)滑坡的空间预报——危险性分析与区划 1. 滑坡调查 2. 滑坡勘探 3. 滑坡水文地质分析 4. 滑坡动态监测
第一节 滑坡灾害
1. 滑坡调查 遥感影象的解译 野外滑坡的识别 滑坡规模和滑动方向的预判 滑坡工程地质平断面图的测绘 滑坡影响因素和稳定状况的分析
人为因素对泥石流的影响 1. 消极影响 毁林 开荒和陡坡耕作 过度放牧 水库溃决、渠水渗漏 切坡、弃渣不当 2. 积极影响 单项治理 综合治理
第二节 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的分布规律 1. 世界:六大洲的50多个国家,以俄罗斯、日本、中
国、美国、奥地利、瑞士、印度尼西亚、意大利、 新西兰、印度、法国、英国、秘鲁、智利、前南地 区、罗马尼亚、捷克等地分布广且活动多。 主要集中在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环太平洋山带、 欧亚大陆内部一些褶皱断裂山地、斯堪的纳维亚高 原西部山地 正负地形相接地带分布密集 与断裂构造和新构造运动关系密切 通常情况下,由高纬到低纬,由内陆至沿海,泥石 流复杂程度和活跃度增强
第四章 地貌灾害地理
2.人为因素 (1)人口因素 由于人口压力,导致过度开垦、破坏
了地表结构,导致固体物质的流动。 (2)耕作因素 由于耕作单一,农田地表覆盖物年季

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

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

地质灾害及防预基本知识一、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自然因素为主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

崩塌、滑坡、泥石流为突发地质灾害,地裂缝、地面沉降是缓变性地质灾害,又称缓变地质灾害。

崩塌: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或震动作用下,突然发生崩落的地质现象。

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山扒皮”等。

泥石流: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泥沙石块的特殊流体。

二、地质灾害主要预防措施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

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地段,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

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设置警示标志。

重大险情地段采取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等。

(一)防灾避险方法地质灾害不用怕,防灾减灾有办法。

群测群防功劳大,发现前兆要明查。

防灾避险明白卡,预警措施告诉咱。

信号路线先记下,及时避让保全家。

(二)泥石流预防泥石流,鬼见愁,发生地点在沟头。

下暴雨,水断流,临灾特征显下游。

地在震,房在抖,撤离路线尽快走。

相互间,帮把手,安全地带方停留。

(三)泥石流预防泥石流,来势汹,水土砂石沟口拥。

龙门山,沟谷中,暴雨来时往下冲。

毁房屋,阻交通,一路生物皆失踪。

震灾区,很集中,加紧提防不放松。

(四)滑坡预防坡前垮,土体胀,井水田水齐下降。

现裂缝,在坡上,滑坡一定有情况。

不牵牛,不赶羊,吆喝大家跑出房。

抱孩子,搀爹娘,尽快离开莫商量。

(五)崩塌预防哪种灾,威力大,山区必然数崩塌。

来势猛,像爆炸,灾难常在陡崖下。

地质灾害预防与防治

地质灾害预防与防治

地质灾害预防与防治一、引言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地表和大气等因素引起的地质过程所造成的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

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治,对于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地质灾害的种类1.地震灾害地震活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之一,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地震灾害的预防和防治是地震灾害管理的重要目标。

2.滑坡灾害滑坡灾害是由于地质构造变化、土地开发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地滑动而造成的。

预防和治理滑坡灾害的关键在于把握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3.地面塌陷灾害地面塌陷灾害易发生在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时,与长期采掘导致的地表塌陷有关。

预防和治理地面塌陷灾害的措施主要包括监测、减采和混充。

三、地质灾害预防1.加强地震监测地震预警和监测可以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可帮助社会和政府部门做出适当的应对和预警措施。

2.加强灾害风险评估通过地质调查,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质特征,并对各类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

3.制定有针对性措施在不同地质灾害发生前进行科学评估,制定合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四、地质灾害防治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和建造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防治地质灾害对基础设施的破坏。

2.人工控制地形变化通过人工手段控制地形变化,如加强地基加固、垂直于滑坡方向的锚杆和护壁等措施。

3.健全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用地规划和建筑设计标准,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五、结论地质灾害是人类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强地震监测、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制定有针对性措施、健全法律法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实现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治。

地质灾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滑坡防治措施
完善监测系统
在易滑坡区域设置监测设备,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滑坡风
险。
提高土壤质量
通过实施土壤改良和增加植被 覆盖等方法提高土壤质量,防
止滑坡发生。
工程防护
在关键区域实施工程防护措施 ,如修建挡土墙、加固土壤等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01
02
03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 策,鼓励和促进环保产业 发展。
0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震防治措施
预测预报
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及时获取 地震信息,为预测预报提供科
学依据。
工程性防御
通过建设地震预警系统、加强建 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等措施,提高 工程设施的抗灾能力。
非工程性防御
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制定应急预案 ,完善灾害处置体系,提高公众应 急自救能力。
火山喷发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地质灾害概述 • 地质灾害种类 •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 地质灾害预防与监测 •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与处置
01
地质灾害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作用引起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生存环 境造成危害的现象和过程。
分类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地裂、地面塌陷、水土 流失、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等。
警信号。
05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与处置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确定应急预案的制 定原则和依据
明确应急预案的实 施范围和责任主体
完善应急预案的组 织体系和流程
地质灾害救援队伍的建设
建立专业救援队伍 加强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
提高救援队伍的装备水平

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 ppt课件

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  ppt课件
人类活动
破坏森林植被 开挖坡脚,切断岩层原始构造 诱发地下渗水 堆砌尾渣矿渣 爆破
ppt课件
38
中国斜坡地质灾害分布图
ppt课件
39
中国斜坡地质灾害分布
全国共发育有特大型崩塌51处、滑坡140处、泥石流149处;较大型 崩塌2984处以上、滑坡2212处以上、泥石流2277处以上;
仅据云南、辽宁、北京、河北、四川、甘肃6省(市)的初步统计,虽 无确切记载但仍有迹可辩(多指遥感解译)的崩、滑、流灾害点就达 41万处之多。
ppt课件
10
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叫做深源地震。到目前为止,目前已 知的最深的地震震源是720公里。深源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4%,所 释放的能量约占地震总释放能量的3%。
深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太平洋一带的深海沟附近。深源地震一般不会 造成灾害。
ppt课件
11
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
ppt课件
1
内容提要
地质灾害的概念 滑坡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崩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泥石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地面沉降及其防治 岩土工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ppt课件
32
斜坡灾害的影响因素
地形地貌
边坡的高度、坡度 山体稳定性,长江、黄河上游山体稳定性差,山体切割深度超过1000米,坡度超过 30度~60度甚至直立,崩塌、滑坡灾害发育非常严重 中国西南,西北地区中高山区和大江大河两侧沟谷纵坡降较大,易发生泥石流
ppt课件
33
斜坡灾害的影响因素
地质构造与新构造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