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仪器读数方法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2.电压表读数规则:
0—3V: 每格0.1V,向后估读一位,1/10估读,读到 百分位.
0—15V: 每格0.5V,在十分位估读,1/5估读,读到 十分位.
3.读数方法:读数时应使视线垂直于刻度表面,并要估读.
具体估读方法如下: (1) 量程为3 V和3 A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其最小分度为
例1.量程为3A的电流表,最小分格 为0.1A,指针偏转不够一个分格的部 分用1/10格估读法,读数比最小刻度 多一位小数。电流表读数为 0.74A .
1
2
0
3
A
例2.量程为3V的电压表,最小分格 为0.1V,指针偏转不够一个分格的部 分用1/10格估读法,读数比最小刻度 多一位小数。电压表读数为 2.38V .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一、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
测量误差出现在哪一位,读数 就相应读到哪一位。
在中学阶段一般根据测量仪器的最小分 度来确定读数误差出现的位置,对于常用的 仪器可按下述方法读:
1.电流表读数规则:
0—3A: 每格0.1安,向后估读一位,1/10估读,读到 百分位.
1
2
0
3
V
例3.量程为0.6A的电流表,最小分格为
0.02A,指针偏转不够一个分格的部分用半格 (1/2)估读法(不足半小格的舍去,超过半小 格的按半小格估读),读数和最小刻度的小数
位数相同。电流表读数为 0.15A .
0.2 0.4
0
0.6
A
1.量程为0.6A的电流表
0.2 0.4
0
0.6
A
电流表读数为0.27A
物理测量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测量仪器的使用和读数一、测量长度的仪器1.刻度尺(米尺)最小分度值:1mm,量程不等,常用于测量的刻度尺有钢板尺、钢卷尺、木直尺等,测量时要估读到毫米以下一位,如:L1=1.37cm,L2=23.65cm。
注意事项:(1)要使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眼睛应正对刻度线读数,以避免视差。
(2)用零刻度线在端头的刻度尺测量时,为了防止因端头磨损而产生误差,常选择刻度尺的某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测量的长度等于被测物体的两个端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之差。
2.游标卡尺根据游标上的分度格数,常把游标卡尺分为10 分度的、20 分度的、50 分度的三种。
读数规则:(1)看清卡尺精确度。
(2)以游标零刻线位置为准,在主尺上读取整毫米数。
(3)看游标上哪条刻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线(不用管是第几条刻线)对齐,由游标上读出毫米以下的小数。
(4)总的读数为主尺毫米整数加上游标毫米小数。
注意事项:(1) 根据被测对象情况,决定使用外测量爪、内测量爪、深度尺。
(2) 游标卡尺在读数时不需向后估读一位。
3.螺旋测微器(千分尺)量程一般为 0~25mm,最小分度是 0.01mm。
读数规则:(1) 以可动尺边缘为准在固定刻度上读出整毫米数。
(2) 从可动刻度上读出毫米以下的小数(3) 测量长度为上述二者之和。
注意事项:(1)先用粗测旋钮使测头小砧接近被测物,后用微调旋钮使测头小砧接触被测物。
听到“喀”、“喀”止动声后停止旋转。
(2)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
(3)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必须估读一位,即估读到 0.001mm 这一位上。
二、测时间的仪器——秒表使用步骤:分为开始、停止、秒表回零三步:1 第一次按下手轮,开始记时,指针开始走动;2 第二次按下手轮,停止记时,指针停止走动,读出时间,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与所读刻度;3 第三次按下手轮,秒表回零,指针复位。
读数方法:秒表读数=短针示数(min)+长针示数(s)记录:(短针示数×60+长针示数)s三、测质量的仪器——天平使用步骤:(1)调水平(2)调平衡(3)称衡注意事项:(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2)待测物体和砝码的放置应为“左物右码”(3)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砝码,应使用专用镊子(4)取待测物或加减砝码时应使天平止动读数方法:待测物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示读数。
水准仪的读数方法

水准仪的读数方法
水准仪的读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直读法:将水准仪放置在要测量的位置上,通过目镜观察水平线与准线的位置关系,直接读取刻度上的数值。
2. 反向法:在要测量的起点和终点之间设置参考点,分别定位水准仪,读取两个参考点的水平线位置关系,并计算出高程差。
3. 连续观测法:在水平线上设置多个参考点,通过连续观测各个参考点的水平线位置关系,求得高程差,从而确定地面的高程。
4. 倒立法:将水准仪安装在测量点下方,利用反射原理,通过目标点上的棱镜反射的光线,观察水准线位置关系,求得高程差。
5. 导线法:在需要测量的起点和终点之间拉设导线,然后通过观察导线与水平线的位置关系,读取水准仪的仪器常数和刻度读数,计算出高程差。
通过以上读数方法,可以测量出地面的高程差,从而用于制作高程图、地形图等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常见仪器读数方法

常见仪器读数方法仪器的读数是指通过仪器所显示的数值来确定被测量的物理量的大小。
常见的仪器读数方法包括:直读法、差值读数法、均值读数法和比例读数法等。
1.直读法:直读法是指通过仪器上的刻度直接读取被测量量的数值。
例如,在万用表上读取电流、电压或电阻的数值。
直读法简单明了,适用于刻度明确且间距较大的仪器,但对于刻度不明确或间距较小的仪器,则需要使用其他读数方法。
2.差值读数法:差值读数法是指通过读取仪器上的两个数值,并计算它们的差值来确定被测量量的数值。
例如,在比较器上读取两个物体的长度,通过计算它们的差值来确定它们的长度差。
差值读数法可以提高读数的准确性,尤其适用于刻度精细的仪器。
3.均值读数法:均值读数法是指通过多次读取仪器上的数值,并求取这些数值的平均值来确定被测量量的数值。
例如,在天平上称重时,多次称重并求取平均值以提高准确性。
均值读数法可以减小由于仪器误差和操作误差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尤其适用于存在随机误差的测量。
4.比例读数法:比例读数法是指通过将仪器上的数值与一个已知的标准量进行比较,并确定其比例关系来确定被测量量的数值。
例如,在测量密度时,使用比重计将被测物体的密度与已知物体的密度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物体的密度。
比例读数法可以消除由于仪器的零位漂移和示值偏差所引起的测量误差。
除了以上常见的仪器读数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读数方法,如差示测量法、绝对测量法和间接读数法等。
差示测量法是指通过将被测量量与已知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相对大小,如比较器的使用;绝对测量法是指通过直接测量被测量量的绝对数值,如标准器的使用;间接读数法是指通过已知的公式或标定曲线来计算被测量量的数值,如使用光谱仪测量物质的浓度。
综上所述,常见的仪器读数方法包括直读法、差值读数法、均值读数法和比例读数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仪器特点和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读数方法,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指针式万用表的读数方法

指针式万用表的读数方法指针式万用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
它具有读数精确、测量范围广泛、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电子工程、电力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指针式万用表的读数方法。
一、电压的读数方法指针式万用表可以用来测量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
在测量直流电压时,需要将量程调至合适的档位,然后将红表笔接入待测电路的正极,黑表笔接入负极。
读数时,需要注意指针的位置,通常指针在刻度上方标有"V"字样,读数应该与指针尖端对齐,即为所测电压值。
在测量交流电压时,同样需要将量程调至合适的档位,然后将红表笔接入待测电路的一个极性,黑表笔接入另一个极性。
交流电压的读数通常为有效值,即表盘上标明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交流电压的读数应该是一个波动的数值,如果表盘上的刻度线上有"~"符号,表示读数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二、电流的读数方法指针式万用表可以用来测量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
在测量直流电流时,需要将量程调至合适的档位,然后将红表笔接入待测电路的正极,黑表笔接入负极。
读数时,同样要注意指针的位置,通常指针在刻度上方标有"A"字样,读数应该与指针尖端对齐,即为所测电流在测量交流电流时,同样需要将量程调至合适的档位,然后将红表笔接入待测电路的一个极性,黑表笔接入另一个极性。
交流电流的读数通常为有效值,即表盘上标明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交流电流的读数应该是一个波动的数值,如果表盘上的刻度线上有"~"符号,表示读数是交流电流的有效值。
三、电阻的读数方法指针式万用表可以用来测量电阻值。
在测量电阻时,需要将量程调至合适的档位。
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的两端相连。
读数时,需要注意指针的位置,通常指针在刻度上方标有"Ω"字样,读数应该与指针尖端对齐,即为所测电阻值。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电阻时需要断开电路,确保待测电阻不与其他元件并联或串联。
经纬仪的读数方法

经纬仪的读数方法经纬仪是一种用于确定地球上位置的仪器。
它具有高度的精度,并且在测量地球的位置,导航和测绘工程等方面应用广泛。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经纬仪读数的10种方法。
1. 读取垂直角度这是测量经度的最常用方法。
使用经纬仪的测量杠杆将仪器放在水平参照面上,并使用望远镜或直观测量细胞读取天线的垂直角度来获取经度。
2. 读取水平角度这是获取点与点之间的角度的常用方法。
测量点的位置后,将经纬仪置于第一个点上,转动它并读取到第二个点的角度。
3. 读取卫星信号如果您使用经纬仪进行导航,您可以通过读取卫星信号来确定您的位置。
您可以使用经纬仪的卫星信号接收器捕获信号并将读数显示在仪器上。
4. 读取坡度在进行测量工作时,您可能需要检测地表的坡度。
您可以使用经纬仪的垂直测量杠杆进行这项任务,并通过读取坡度角度来确定地表的坡度。
5. 读取高度使用内置测高仪,您可以使用经纬仪测量物体的高度。
将仪器置于地面上,对准物体并读取高度。
6. 读取气压在一些应用中,您可能需要测量气压。
使用经纬仪的气压计来获得准确的读数,并记录它们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7. 读取温度经纬仪也可以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可以使用内置温度计来获得准确的读数,并记录它们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8. 读取GPS坐标使用经纬仪的GPS接收器,您可以获得GPS坐标。
将经纬仪置于想要获取坐标的位置,并捕获卫星信号。
坐标将在仪器上自动显示。
9. 读取地磁场经纬仪还可以用于测量地磁场。
通过读取地磁场的数据,您可以确定您所在的位置,并进行更准确的导航和测量工作。
10. 读取数据存储器许多经纬仪都配备了数据存储器,您可以使用它们来存储和检索测量数据。
通过连接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您可以将存储的数据传输到其他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总结经纬仪是一种用于确定地球上位置的仪器。
在使用经纬仪进行测量和导航时,需要准确读取仪器的各种指标。
上述10种读数方法,涵盖了经纬仪的主要功能,以及你日常使用中可能会遇到的需求。
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仪器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使用仪器可以帮助我们测量、观察和分析各种物理量和现象。
正确地使用仪器并准确地读数对于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技巧。
一、量杯的使用与读数量杯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在使用量杯之前,首先要确保量杯内部干净无杂质。
将待测液体缓慢倒入量杯中,使液体不超过量杯的刻度线。
读数时,应以液体最低处与刻度线的接触点为准。
注意,由于液体表面的张力作用,液体的形状可能会呈现凹面或凸面,因此读数时要保持水平视角。
二、天平的使用与读数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在使用天平之前,首先要将天平校准至零点。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中,等待天平示数稳定后即可读数。
读数时,应注意取得天平示数的平均值,以提高准确性。
若物体过重,可使用配重块进行调节以使读数在天平的量程内。
三、显微镜的使用与读数显微镜是一种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在使用显微镜之前,首先要调节光源以获得明亮均匀的光线。
将待观察的样品放在显微镜的物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和眼镜来获得清晰的像。
读数时,应以目镜中的刻度线与物镜中的像的位置对齐,然后通过目镜上的刻度线来测量物体的尺寸。
四、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温度计是一种测量温度的仪器。
在使用温度计之前,应将温度计置于室温下一段时间以使其与环境温度达到一致。
将温度计插入待测物体或环境中,等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即可读数。
读数时,应注意读取温度计上的刻度线所对应的温度值,一般取最接近的整数值。
五、计时器的使用与读数计时器是一种测量时间的仪器。
在使用计时器之前,应先将计时器置于待测时间的起点。
开始计时后,等待所需时间过去后即可停止计时。
读数时,应注意记录计时器上显示的时间,一般以秒为单位。
总结:正确使用仪器并准确读数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基本要求。
在使用仪器之前,要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读数时要注意保持仪器和观测条件的稳定,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
测量仪器读数方法

测量仪器读数方法在科学、工程、医学等领域,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测量是通过测量仪器读数来获取准确数据的过程。
在测量过程中,仪器读数需要正确、精确地进行,以确保获得可靠的结果。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测量仪器读数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1.直读法:直读法是最简单的测量仪器读数方法之一、直读法即直接读取仪器上的刻度或数字。
例如,在使用卷尺量测长度时,直接读取刻度值即可获得测量结果。
直读法适用于刻度清晰、标定准确的仪器。
2.游标法:游标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读数方法。
它通过读取物体与游标之间的夹角或距离来确定测量值。
游标法常用于量角器、卡尺等仪器上。
在使用游标法时,需要注意游标与被测物体之间的接触点,并确保读数垂直于游标线。
3.分度法:分度法是一种通过分别读取仪器刻度上的数值,并将其相加或相减来得到测量结果的方法。
例如,在使用测角仪时,需要将不同仪表读数之差相加,以得到最后的角度值。
分度法适用于仪器读数不连续、刻度复杂的情况。
4.对比法:对比法是通过将被测量物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然后根据差异来确定测量值的方法。
对比法常用于颜色、重量、电压等测量中。
例如,在使用比色皿测量液体浓度时,将被测液体与标准液体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颜色的深浅来判断浓度。
5.采样法:采样法是一种用于测量大量数据的有效方法。
通过对被测样本进行随机抽样,并对样本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样本测量值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采样法广泛应用于统计学、市场调查等领域。
除了上述的测量仪器读数方法,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1.观察仪器的最小分度:在使用测量仪器时,需要注意观察仪器的最小分度。
最小分度是指仪器所能分辨的最小单位,读数不应超过最小分度。
例如,当卷尺最小分度为毫米时,读数应在毫米范围内进行。
2.对于模糊刻度的处理:当仪器的刻度较为模糊时,需要进行估计。
在估计时应尽量准确,并进行必要的光线调节和视角调整。
如果估计不准确,可能导致测量误差的增加。
3.对不确定度的评估:在进行测量仪器读数时,需要评估读数的不确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重点难点分析:物理(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挂的基本仪器有13种,除打点计时器和潜动变阻器不需要读数外;其余11种涉及到读数问题.其中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问题,在历年的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另外象弹簧称、欧姆表的读数问题也时有涉及,应为专题的的复习重点.凡涉及需要估读的仪器,怎样估读、估读到哪一位数字,应是本专题的难点所在。
二、解题方法指导需要估读的仪器在常用的测量仪器中: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弹簧秤等;读数时都需要估读.因为最终的读数要以有效宇的形式给出,而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数字为估计数字,应和误差所在位置一致,故在实际操作中,究竟估读到哪一位数字,应由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即最小分度值)和实验误差要求两个因素共同决定.按照中学阶段比较流行的一种误差要求——(读数的最大绝对误差应小于仪器最小分度值的1/2),凡仪器的最小分度值为较高一级单位的1/10者,应比最小分度值多估读一位数字;凡仪器的最小分度值大于或等于较高一级单位的1/5者,只需要估读到和最小分度值所在同一位数字即符合上述误差要求.具体计算时也可将仪器的最小分度值除以2,所得数字的首位即为估读到的位数。
[例1)如图:V一1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mm解析:因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是1mm,除以2结果为0.5 mm,误差出现在毫米的十分位上,故估读时只能在毫米的十分位上进行估读,所以被测物体的长度为L=16MM+0.8MM=16.8MM.(注意:本题读成16.80MM或16.85MM都是不合乎要求的)例2: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右盘中已放人了砝码68g,游码位置如图V--2所示,则被称物体的质量为 g.解析:由图--2可知,该天平的最小分度为0.04g.除以2结果为0.02g,误差出现在首分位上,读数时只能估读到克的百分位上,因此被测物体的质量为:m=68g+7X 0.04g=68.28g例3: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挂上商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接一个量程是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
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测力计。
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V--3所示,这时弹簧测为计的读数可以从图中读出.由图可读得两个互相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N和 N.解析:由图可知,该测力计的最小分度为0.1N,除以2结果为0.05N.,误差出现在百分位上;读数时应估读到0.01 N.因此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F1=2N+8.0X0.1 N=2.80NF2=3N+9.0X0.1N = 3.90N注意:若不仔细看图,水平测力计;的读数很容易误读为F2=4N+1.0X 0.1N=4.10N.例4:电流表示数如图V--4所示,则读数为 A;电压表示数如图V-5所示,其读数为 V.解析:(1)由图V--4可知;,所用电62表的量程为0-0.6A,最小分度为0.02A;误差出现在安培的百分位上(只能读到0.01A),故电流表的示数为:I=0.2A+3 x 0.02A=0.26A。
(2)由图V-5知,电压表选用的量程为0-3V,最小分度为0。
1V,误差出现在伏特的百分位上,故电压表的读数为:U=2V+8.0x0.1 V=2.80V.说明: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不同量程时,每大格或每小格所表示的数值都是不同的,读数时要注意.[例5]图V--6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小钢球的直径的示数,此读数应是——mm.解析:螺旋测微器的最小刻度为0.01mm,除以2,结果为0.005 mia,误差出现在毫米的千分位上,所以在毫米的干分位上进行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先从固定刻度尺上读出半毫米以上的长度,然后找出可动刻度上的第几条刻度线与固定刻度尺上的水平横线重合,从而读出半毫米以下的刻度,并再估读一位数字,最后将两次读数相加就是所要测量的正确读数(可用公式d=固定刻度示数+可动刻度示数x最小分度值计算).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可得:被测小球的直径为:d=8.5mm+10.0X 0.01mm=8.600mm.说明: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度线是否已经露出.若忽略了这一点,本题会误读为8.100mm.解析: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出的电阻值由表盘读数和挡位选择倍数两部分组成,读数计算方法为:被测电阻R=表盘刻度数(整刻度数+估读数)x挡位选择倍数。
[例6』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指针所指位置如图V-7所示,则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Ω.由图V—7可知挡位选择开关所指的倍数为x 100,表针指的位置为26,因此被测电阻的阻值为 R=26X 100Ω=2.6X103Ω.说明:(1)欧姆表的每一挡位的测量范围都从0至,从道理上讲任意阻值的电阻都可由同一挡位上测出其阻值大小.但由欧姆表的刻度方法和误差理论知道,只有当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间部分时测量误差才最小,因此在用欧姆表测量不同阻值的电阻时,应选用不同的挡位,使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附近,从而减小测量误差.但需要注意的是,每换一次挡位,都要重新进行欧姆调标卡尺、秒表、电阻箱等.1.游标卡尺的读数游标卡尺的读数部分由主尺(最小分度为1mm)和游标尺两部分组成.按照游标的精度不同可分为三种:(1)10分游标,其精度为0.1 mm;(2)20分游标,其精度为0.05mm;(3)50分游标,精度为0.02mm.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以游标0刻度线为准在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上,,再看游标尺上哪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刻度线对齐,由游标上读出毫米以下的小数,则总的读数为:主尺上的整毫米数+游标上的毫米以下的小数.[例7]图V一8中表示用一零点准确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直径,从图上读出的测量结果为D=———cm.解析:由图V一8可知,整毫米数为L1=102mm,游标尺的示数为L2=2.0X 0.1 mm=0.20mm.则圆柱体的直径为:D=L1十L2=102mm十0.20mm=102.20mm=10.220cm.[例8]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来测量一工件的内径,如图V---9所示.该工件的内径为 mm.解析:游标卡尺是20分度的,游标尺的最小分度值为0.05mm,由图V---9可知L1=2.3 cm=23 mmL2=17X 0.05=0.85mm.所以工件的内径为:L=L1+L2=23mm十0.85mm=23.85mm.说明: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线度时,游标上某刻线恰好与主尺上某刻线对应的情况是不多见的,多数情况应是近似对齐的,因此按认为的某刻线对齐读数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的估读成分.读数时最好先以mm作单位,需要时再换算成其他单位,以免出现差错.2.机械秒表的读数机械秒表的长针是秒针,转一周是30s.因为机械表采用的齿轮传动,指针不可能停留在两小格之间,所以不能估读出比0.1s更短的时间.位于秒表上部中间的小圆圈里面的短针是分针,表针走一圈15min,每小格为0.5min.秒表的读数方法是:t=短针读数(t1)+长针读数(t2)[例9]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某同学测得摆球完成4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V 一10所示.则单摆振动的周期为s.若摆长为81.5cm,则重力加速度为m/s2.解析:从图中可读出单摆振动40次所需的时间是:t=t1+t2=2 X 0.5 min+12.7 s=60s十12.7 s=72.7 s单摆振动的周期为:T=t/n=72.7s/40=1.81s则重力的加速度为g=4π2L/T2=4X3.142X0.815/1.812=9.8m/s2三、针对训练题组1.用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测量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V一11所示,则下述读数中正确的是A.3.00m B.3.0cmC.30mm D.30.0Omm2.如图V-—12所示的游标卡尺,主尺上每一小格的长度为——,游标上全部刻线的总长度为——,等分成——个小格,每小格的长度是——,与主尺上每小格的长度相差——·用其测量某工件时游标与主尺间相对位置如图--12所示,则其读数为——cm.3.用螺旋测微器测一矩形小零件的长和宽时,其示数分别如图V嘲13(甲)和(乙)所示,其中甲的读数为——mm;乙的读数为——-mm.4.如图V。
—14所示为用伏安法测一电阻电流表(选用0.6A量程)和电压表(选用3V 量程)的示数情况.则可知电阻两端电压U=——,通过电阻的电流强度I=——,该电阻阻值大小R=——·5.图V-15所示天平已经平衡,则所称物体的质量为m=——·6.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某一电阻的租值时,分别用x1、x10、x100三个电阻档测了三次,指针所指位置如图V--16所示.其中①是用——挡,②是用——挡,③是用——挡.为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应该用——挡.被测电阻阻值约为-----------·物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和有效数字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部分省推广的3+X高考改革中,明确提出加强实验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考查,同时指出要会简单的实验设计。
这是我国培养跨世纪人才,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全新课题,新版人教社遍用教材增加了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上述原因,我准备了高中物理实验专题,供同学们参考和同行们的共同研讨. 一.物理量的测量及测量误差 1.测量及分类 物理定律和定理反映了物理现象的规律性。
这些定律定理是由各种物理量的数值关系表达的,要研究物理定律和定理就必须对物理量进行正确测量,所谓测量就是将待测的物理量与选定的同类单位量相比较。
测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直接测量是用仪器直接将待测量与选定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即直接测量由仪器上读出待测量的数值。
间接测量是由几个直接测量出的物理量,通过已知的公式,定律进行计算从而求出待测量。
2.测量的误差及分类 物理量在客观上存在着准确的数值,称为真值,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称为测量值。
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称为误差。
(1)测量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如刻度不均匀,未校正零点等)。
公式和定律本身不够严密,实验者本身的不良习惯等原因而产生的。
系统误差有何特点及如何减少或部分消除. 偶然误差主要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引起的,有何特点和如何减少? (2)测量误差按分析数据可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类 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它反映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它表示一个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但在比不同测量结果时则不适用 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测量值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它反映了实验结果的精确程度 3.测量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都是评价测量结果好坏的,但这三个词的意义不同,使用时应加以区别 测量的精密度高,是指测量数据比较集中,偶然误差较小,但系统误差的大小不明确,我们教材中所提到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准确到0.1mm和0.01mm指的就是精密度 测量的准确度高,是指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偏离真值较少,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小,但数据分散的情况,即偶然误差的大小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