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种植管理
种植大蒜六大注意事项

种植大蒜六大注意事项1、挑选蒜种:在种植大蒜,通常会买很多的蒜种,但是蒜种都是良莠不齐的,所以需要人工挑选一下。
挑选个头大,蒜头完整的进行种植,这样种植成功的机率就会增加。
2、营养土制作:准备好了蒜种,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土质啦!首先是要把土给弄疏松,避免出现板结土的出现,肥料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撒上各种农家肥,会使得土质更肥沃。
3、温度:大蒜发芽对温度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温度太低提高都对蒜种发芽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发芽受到阻碍。
蒜种发芽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8度左右,很多朋友在种植的时候发芽率低就是因为温度原因。
并且种植大蒜大部分都是在秋初的时候,这时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温度都处在比较高的时候,就算连续浇水一周都很难保证蒜种全部发芽。
特别是在夏季,温度更高,所以我们在播种的时候一定要把控好温度,让蒜种处在适宜的环境下发芽。
4、去顶:去顶是很多农户经常忘记做的工作,很多时候在处理蒜种的时候没有将顶端的顶帽掰掉。
这个顶帽非常坚硬,没有及时掰掉的话,对蒜种的发芽出苗是很不利的。
因为芽没有那么大的力气将其顶掉,自然蒜种的出苗率便会下降。
所以大家在处理蒜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顶帽去掉,清除妨碍蒜种出苗的障碍。
如果实在无法用手掰掉,可以适当的用刀切,但是要注意不可伤到蒜种,影响蒜种质量,防止产生病虫害。
5、清水处理:在种植前可以先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1-2天,降低种子的温度,并且当种子在水中浸泡两天之后,已经含有了充分的水量,到达了一个发芽的临界点,由此做好催芽工作。
浸泡之后及时捞出,捞出时不能将蒜种上的水分去掉,应该立即用湿毛巾或者是湿沙盖住2-3天。
当发现蒜种有发芽趋势,开始露白之后,将其挖出播种。
因为这样基本上已经有80%的蒜种处在了发芽状态,播种后5天左右即可出苗。
6、低温处理:之前小编也说过,蒜种发芽需要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导致蒜种发芽失败。
所以在播种前我们应该将蒜种做好低温工作,让蒜种从休眠期快速到达发芽期。
大蒜的种植与管理

大蒜的种植与管理大蒜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耐贮藏运输。
作为人们饮食中的调味品,它具有杀菌,防癌等功效,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大蒜热”,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大蒜的种植与管理,一起来看看。
大蒜的种植与管理1、整地耕翻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要细耕、耙平、耙实,没有明显坷垃,达到“齐、松、碎、净”。
根据水源确定畦的长短,可打长80~100m,宽4.2~4.4m的畦;也可打长40~50m、宽4.2~4.4m的畦。
2、选种人工扒皮掰瓣,去掉大蒜的托盘和茎盘,按大、中、小和蒜心进行分级,小蒜瓣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选种要求是纯白无红筋、无伤痕、无糖化、无光皮。
原则要求每粒重量5g左右。
种子大小是获得高产的关键。
3、适时播种大蒜播种要适时。
栽种时间在白露末秋分初(9月底10月初),气温17℃左右。
播种前要晒蒜瓣1~2d。
4、合理密植一般行距20cm,株距16~17cm,每667平方米2万株左右。
深5cm左右,栽后蒜上方盖土1cm左右。
从成熟晾晒好的大蒜中剥选出个头较大的蒜瓣作为蒜种。
最好用机器拌种,拌大蒜种可以达到防虫、防病、增产的目的。
研究表明,11%苯甲·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效果不错。
犁地、整地挖沟种蒜蒜地整理好后,用工具在地里拉出种蒜的购,然后开始种蒜。
种完蒜后,再用土把蒜瓣埋上。
覆盖地膜大蒜种好后,进行浇水,浇水后等过个3天左右,用塑料薄膜将蒜地盖上,为蒜地保温。
覆膜前记得要喷封闭除草剂:大蒜播种后覆膜前,可以选用绿麦隆、异丙隆、农思它、乙草胺、大惠利、施田补等药剂化除。
钩蒜等大蒜发芽后,为了让蒜苗长出地膜,先用“爬子”或其它工具让蒜芽钻破地膜。
个别钻不出来的,就用钩子将其钩出。
长出的蒜苗发现有蒜蛆或死棵现象可得冲施药剂:收获蒜薹种好的大蒜经过几个月的生长过程,到了5月左右长出了蒜薹,农民就开始拔蒜薹。
蒜薹其实就是大蒜的花茎。
收获大蒜挖蒜,剪杆加工大蒜晾晒、削胡、去老皮,包装大蒜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方法大蒜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临床疗效亦明显。
大蒜的种植步骤和种植管理方法

大蒜的种植步骤和种植管理方法种大蒜可不是个小事,真是要动点脑筋、出点力气啊。
不过,别担心,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种大蒜的步骤和管理方法,让你轻松成为“大蒜大师”!1. 选种和准备1.1 选种首先,种大蒜得有好种子。
市面上各种大蒜品种可谓琳琅满目,像紫皮大蒜、白皮大蒜,各有各的特色。
如果你想要口感更好,尽量选那些颗粒饱满、没有病虫害的蒜瓣。
记住,种子选好了,后续才能事半功倍啊!1.2 准备土壤接下来,就得给大蒜准备个舒适的“家”了。
大蒜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咱们可以选择沙壤土,最好是pH值在6到7之间的土壤。
提前翻翻土,施点有机肥,就像给土地加点营养餐,吃得好,长得快嘛!2. 种植2.1 种植时间种大蒜的时间很关键,一般在秋天的9月到11月最佳。
你要问为什么,嘿嘿,这可是因为大蒜在低温下发芽更好,更容易根扎得稳稳的,嘿,跟你在沙发上看剧一样,舒舒服服的。
2.2 种植方法现在,到了种蒜的时刻了。
把蒜瓣从大蒜头上剥下来,每个蒜瓣之间大约留个15厘米的距离,像小孩子排队一样有序。
然后,轻轻地把蒜瓣放入土里,顶端稍微露出一点土,别让它们“憋气”哦!种完后,浇点水,让它们入土为安,真是“土里生根,水里生情”啊。
3. 管理3.1 施肥种完后,施肥可不能停。
大蒜是个“吃货”,特别喜欢氮、磷、钾肥。
每隔几周就可以追肥一次,尤其是开春之后,它们会进入生长的高峰期,像打了鸡血一样,长得飞快。
嘿,不然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别人家长得好,咱们可不能落下哦!3.2 病虫害防治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病虫害管理。
大蒜的敌人可不少,像蒜蛆、白粉病这些小家伙,真是让人心烦。
不过,咱们可以通过轮作、适当间作和喷洒一些生物农药来对付它们,保持土壤健康,真是“病从口入”,咱们可不能给病虫害留机会!4. 收获4.1 收获时机等到大蒜的叶子开始发黄、干枯,那就是收获的好时机啦!通常在种下去的六七个月后,它们就会自告奋勇地露出“头角”,可是等着你来收获的哦。
当前种植的大蒜如何管理

当前种植的大蒜如何管理大蒜是一种重要的调味料和药用植物,对于大蒜的管理,包括种植前的准备工作、种植过程中的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采收和储存等方面。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如何管理当前种植的大蒜。
1.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在种植大蒜之前,需要选取良好的耕作地块,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最适合大蒜的生长。
此外,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施肥,并进行深翻整地,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通透性。
2. 土壤管理:大蒜偏爱微酸性的土壤,pH值在6-7之间为宜。
在种植大蒜之前,可以通过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pH值和养分含量,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善。
可以使用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3. 病虫害防治:大蒜常见的病虫害有病毒病、蚜虫和葵花凤蝶等。
为了控制和预防这些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病毒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栽培;- 定期检查大蒜叶片,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症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使用天然有机肥料和农药,有选择地喷洒或施用。
注意选择安全可靠、对环境和人体无害的农药,防止病虫害发生和蔓延。
4. 水肥管理:大蒜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肥料供给。
在种植之初,可以适量施用水溶性有机肥料,为大蒜提供迅速的营养。
之后每隔7-10天,根据大蒜的生长状况和需求,进行适量的追肥。
水分管理上,要注意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出现水渍。
5. 采收和储存:大蒜的采收时间一般在大蒜上部枯黄时,地下鳞茎生长至合适大小时可以进行采收。
采收后应该晾晒一段时间,使鳞茎干燥。
在储存时,可以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鳞茎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隔,避免发生腐烂和霉变。
总结起来,管理大蒜需要注意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以及采收和储存等方面。
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可以提高大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同时,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选择适宜的农药和肥料,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大蒜种植日常管理

大蒜种植日常管理
大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大蒜的种植需要日常的管理,才能保证大蒜的生长和产量。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大蒜种植的日常管理。
一、土壤管理
大蒜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种植前,应该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磷、钾等营养元素。
在生长期间,要注意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大蒜的正常生长。
二、浇水管理
大蒜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大蒜根部腐烂。
在生长期间,应该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多。
三、施肥管理
大蒜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在生长期间需要适时施肥。
在大蒜生长初期,可以施入一些氮肥,促进大蒜的生长;在大蒜生长中后期,可以适量施入磷、钾等营养元素,促进大蒜的分蘖和增加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
大蒜生长期间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大蒜蚜虫、大蒜叶螨、大蒜白粉病等。
在生长期间,应该及时巡视,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以保证大蒜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五、采收管理
大蒜的采收时间一般在大蒜叶子枯黄时,应该及时采收,避免过晚采收导致大蒜头裂开。
采收后,应该及时晾晒、清洗、分类储存,以保证大蒜的品质和保质期。
大蒜种植需要日常的管理,包括土壤管理、浇水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管理等。
只有做好这些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大蒜的生长和产量,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大蒜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大蒜的种植方法和技术:种前整地、播种时间、施肥管理、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及时采收、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及营养。
1、种前整地:大蒜栽种适合挑选富饶、绵软且排水管道良好的沙质土壤,尽量不要连茬,一般深耕细作在15-20cm前后,融合深耕细作亩施农家肥料1000-1500KG上下,筑2米长畦,再挖好排水渠,畦面必须保证整齐、绵软。
2、播种时间:最好是选择抗旱性很强的大蒜种类,一般作大蒜栽种的,以每一年的九月上中旬至十月上旬播种最合适,最晚不得超过十月中下旬。
假如是作为韭菜苔栽种的,以每一年八月中旬播种最合适。
播时刻种采用穴植,每穴2—3瓣,间隔17×20cm,深层维持在0.02-0.3m,播种后应遮盖一层草灰或浇上一层细砂浆。
一般亩播种量在120-140千克上下。
3、施肥管理:上肥主要包括底肥、苗肥、腊肥、抽薹肥及叶片喷肥几类。
底肥:在翻耕前,1亩能施硝酸钾20-25KG,氯化钠4-5KG,磷肥8-10KG,或是复混肥15-20 KG。
苗肥:一般是在刚发芽后三叶初这一阶段,1亩能施入畜粪尿1500-2000KG,还要对加5千克上下尿素溶液。
腊肥:则在今冬至节气翌春给农作物追肥的一次补肥,一般一亩施硝酸钾10千克上下,人和动物粪1000-1200KG。
抽薹肥:大蒜在抽薹期环节,能够1亩施尿素溶液15KG。
叶片喷肥:当大蒜处在极速膨大期后,1亩可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最好是在谷雨前后喷洒。
4、田间管理:当大蒜齐苗后可以用竹条开展移栽、移苗。
在移苗后上肥应当及时翻土锄草。
小寒前后左右翻土一次,翌春二月中下旬立即疏通排污沟,如果遇见旱灾的气候,一定要沟灌开展耐旱。
5、防治病虫:大蒜最主要的病虫害有疫情及咖啡豆象。
一般1亩可以用25%三唑酮100克对水50KG喷雾器预防疫情,大蒜咖啡豆象可以用磷化铝每立方3—5克熏蒸消毒预防。
6、及时采收:蒜苗的采摘一般于每年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当蒜苗上端往下弯折时,或抽出来叶顶0.1米左右一定要及时开展采摘,并削净蒜蒂,就近摊晒2-4多天,随后储藏。
大蒜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方法

大蒜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方法
大蒜是一种很常见的蔬菜,其种植方法和管理方法如下:
一、大蒜的种植方法
1.选择合适的地块: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充足阳光和通风的地方进行种植。
2.肥料处理:在开始种植前可施入足量的有机肥料,如鸡粪、牛粪等,并深度耕翻,使其充分与土壤混合。
3.分蒜瓣:在种植前将蒜头分解成瓣,保留完好的瓣,即可用作种蒜。
4.控制深度:将蒜瓣埋入土中的深度应为2-3厘米,并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排列,以便保证适当的通风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5.浇水施肥:在大蒜成长过程中,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适当施肥,以保证大蒜的健康成长。
二、大蒜的管理方法
1.松土除草:在生长初期应定期进行松土和除草,以保持土壤湿润和通气。
2.注意防治病虫:遇到蒜虫、蚜虫等害虫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并及时喷洒农药。
3.适时修剪:在蒜叶长到一定程度时,应对其进行适当修剪,以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4.保持湿度:大蒜生长期间应保持适宜的湿度,不能过于湿润或过于干燥,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5.垂直绑扎:大蒜长成后,要进行垂直绑扎,防止大蒜倒伏。
以上是大蒜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方法。
大蒜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

大蒜的种植方法及管理技术大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多种食用和药用价值。
为了提高大蒜的产量和质量,了解大蒜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大蒜的种植条件、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
一、种植条件大蒜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适宜在春季和夏季种植。
土壤应该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种植前应深耕施肥,保持土壤肥沃。
二、选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大蒜品种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大蒜品种,可以大大提高种植成功率。
三、播种大蒜的播种时间因地区而异,一般是在春季和夏季进行。
播种前应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以促进发芽。
播种深度应该适中,一般为种子大小的3倍左右。
四、田间管理1.水分管理:大蒜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排水也十分重要。
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避免因水分过多而引起的病害。
2.肥料管理:大蒜对肥料的需求较高,需要定期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可以促进大蒜的生长和发育。
3.除草松土:定期除草和松土可以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避免杂草与大蒜竞争养分和水分。
4.病虫害防治:大蒜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叶斑病、锈病、蚜虫等。
应该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或隔离病株等。
五、采收大蒜的采收时间因用途而异,一般是在蒜叶枯黄、蒜头成熟时进行。
采收后应该及时晾晒,以促进蒜头的干燥和成熟。
总的来说,大蒜的种植和管理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细致的观察。
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播种、施肥、浇水、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可以提高大蒜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吃大蒜,有益于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蒜种植技术种植时间和方法四、关于大蒜追肥的技术要点…10 、大蒜种植管理 、精耕细作、施足基肥 ?? 播种前深翻土地 25 厘米以上,施足基肥,有机肥必须经过咼温发酵,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结合翻地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每亩 6000公斤,或鸡粪每亩 4000 公斤,并均匀混入磷酸二铵每亩 50 公斤、硫酸钾 35-40 公斤、硫酸锌 1.0-1.5公斤。
为防治地下害虫,可掺入 5%辛硫磷颗粒剂 2-3 公斤。
、品种选择??选用咼产、脱毒的优良品种,如脱毒大蒜 Vf681、VF684等。
三、种子处理 ?? 播种前剔除发霉、受伤、受热的蒜瓣,选好的蒜种掰瓣后,用3/1000 的多宁拌种,边喷边搅拌蒜种,均匀后放置半天后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 500倍液,将种瓣浸 10到 12小时后进行播种。
四、适时播种 ?? 一般为 9 月中下旬播种。
适期播种,可使蒜苗在冬前形成五叶一心的壮苗,利于安全越冬。
五、播种方法 ?? 采用沟播法,行距 15-18 厘米,株距 12-15 厘米,密度为每亩2-4 防止大蒜根腐从播种开始 …8-95-72.5-2.8 万株,亩播种量在125 公斤以上。
将种瓣按株距栽入土中,使其直立,排种方向应使种瓣的背腹连线与沟向平行。
播种后覆土2-3 厘米,浇透水。
之后喷施200倍48%的拉索乳油或者乙草胺防草,也可用大蒜除草膜,最后覆盖地膜,四周用土封严。
六、适时破膜?? 大蒜播种5-7 天开始出苗,多数大蒜芽鞘可以顶破地膜露出膜面,少数蒜苗还需人工辅助打孔放苗,此期应每天检查一遍,将未露出膜的蒜苗用铁丝穿破地膜,使蒜芽鞘露出。
七、合理浇水,适量追肥?? 蒜苗2-3 叶时应追施苗肥,一般为1500 公斤稀粪水或30 公斤碳铵对水泼浇,结合着浇一次小水。
之后于“小雪”至“大雪”之间浇一次防冻水。
次年“春分”前后气温开始回升,蒜苗开始活动生长,应选择晴朗天气中午浇一次返青水”促进蒜苗及时返青生长,之后适当控水,促进根系的发育和苔、头分化。
进入4 月份后,蒜苗进入生长盛期,应每隔7-10 天浇一次透水,并结合追肥,每亩施尿素25-30公斤或每亩用碳铵15-20 公斤。
5月初至20日前后是蒜苔生长盛期,此期应保持地面湿润,一般5-7 天浇水一次,抽苔前5 天停水,以利于提苔。
抽苔期应结合浇水每亩冲施氮、磷、钾复合肥25-30 公斤,以促进蒜苔生长。
提苔后及时浇水,此期生长中心已转至蒜头,保持地面见干见湿,促进蒜头膨大,直至收获前3 天停水。
八、及时收获?? 蒜苔、蒜头成熟后应及时收获。
5 月中、下旬蒜苔即可收获,一般提苔后18 天,蒜头即可收获,蒜头成熟的标志是植株叶片已大部分枯干,假茎变软。
九、病虫害防治?? 大蒜叶枯病:发病初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隔7-10 天1次,连续防治3-4 次。
大蒜白腐病: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培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也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 倍液灌淋根茎特别是用75%蒜叶青可湿性粉剂1000-1500 倍液喷淋灌根,每隔10 天一次,连用2-3 次,防效显着。
蒜蛆:幼虫发生时可用90%敌百虫800-1000 倍液装在喷雾器中,将喷头的旋水片取出把药注入根部土壤中,可消灭早期幼虫。
也可在大蒜生长 中后期用敌百虫或用辛硫磷 1 千克/亩随浇水均匀灌入蒜田可防治大蒜蛆。
蚜虫:大蒜病 毒病是由蚜虫传播的,因此种植脱毒大蒜必须防治蚜虫,当蒜苗返青后,用菊脂类农药或 万灵喷洒,每隔 5 天喷一次,连喷三次。
二、 大蒜种植时间和播种方法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是二年生草本植物。
大蒜的幼苗(蒜苗、青蒜) 蒜苔(花茎)都含有多种维生素、无机盐、糖类、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并具有特殊辛香风味, 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尤其是蒜头,除供鲜食外,在食品加工, 医药工业、化妆品制作、饮料配制及无公害生产方面,作为主要原料,都有着重要作用、播种季节: 大蒜喜冷凉的气候条件,地上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12-16 C,幼苗越冬的最佳苗龄为4-6叶期,从播种到4-6叶约需40-45天,在日均温度7C 以下即停 止生长。
幼苗耐寒性强,能耐-7〜-10 C 的低温。
在0-4 C 的条件下,经30-40天可以通过春化阶段。
露地秋播大蒜的适宜播期为 9月下旬到 1 0月上旬(秋分后前寒露左右) 。
播种早了,易受冻,播种晚了因受后期高温影响,生产期缩短,产量低,品质差。
大蒜的根为弦须根,无主根,主要根群分布在 10-25 厘米的土层中,属浅根性, 根毛少, 吸水力弱, 喜湿、喜肥、 不耐旱,适宜于土壤肥沃, 疏松透气、 保要施足基肥,基肥最好是经过了充分腐熟发酵的有机肥或生物 有机菌肥,或缓控释肥, 般亩施有机肥 4000-5000千克,或金正大控释肥 70-100千克或生物菌肥 100千克,撒施后 深耕土壤 20-30 厘米,耙平地面,按 1.2 米的距离作平畦。
大蒜地忌施生粪,以防在生粪 发酵时引来种蝇,产卵生蛆,危害蒜根,在大蒜生育期内,吸收氮素最多,据测定每生产蒜头(鳞茎)和、整地施肥: 水、 保肥力强,排灌水方便,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种植,忌与葱蒜类蔬菜连作。
种蒜前50 千克蒜头,需纯氮 0.75 千克,五氧化二磷 0.18 千克,氧化钾 0.7 千克,其比例为1:0.25-0.35:0.85-0.95 。
硫是重要元素。
增施磷肥可使蒜头增大,蒜苔产量增加,蒜头头率降低。
泽新鲜、无病伤的大瓣作种。
每百瓣重在 500 左右。
为防病害发生,播种前可每 100千克 种瓣,用 77%多宁可湿性分散粒剂 150克 天达 2116(浸拌种专用型) 50 克,兑水 800克的药液,均匀喷洒,或用 96%天达恶霉灵 3000 倍液 天达 2116(浸拌种专用型) 300 倍液 浸种 30 分钟,晾后播种。
播种方法有沟播或穴播种两种方式,播种深度 5-6 厘米,使种瓣顶端有盖土 2-3厘米,具体的栽植密度,因品种而异,一般每亩 30000-35000株,株行距8-9厘米X 20厘米左右,适当密植可获取高产。
但是种植过密,不但用种量大,而且蒜头小,商品级别低, 经济效益不高。
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蒜头小的品种可密植,大头品种宜稀植。
据试验, 每亩不应超过 6 万株,以每亩种3.5-4 万株为宜。
也可按行距 17 厘米,株距 12厘米或行距 20 厘米,株距 10 厘米的密度播种,每亩用种 150 千克左右。
播种后耧平畦面或盖地膜, 然后浇水。
四、冬前管理 : 在正常情况下,大蒜播种后经 5-7 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喷天达2116(抗旱壮苗型) 600 倍液一次,幼苗期,要适当控制浇水,尤其是盖地膜的,一次浇 水即可保证全苗。
出苗期要经常查苗,及时破膜引苗出膜。
如果基肥不足,可在出苗一个 月后追“催苗肥”,一般苗期不必追肥。
土地封冻前浇封冻水。
不盖地膜的可在越冬前覆盖 牛马粪、碎草,保护幼苗安全越冬。
蒜苗长至 5-6 叶时,冬前可喷一次天达 2116(壮苗型)800 倍液,有明显的促根生长和防冻效果。
五、春季管理 : 秋播大蒜在翌年春季,气温回暖 ,土地解冻后,要及时除去冬 前的碎草(牛马粪不必除去) ,中耕松土,提高地温。
选择晴暖天,浇返青水,如基肥不足 可结合返青水追“返青肥” ,一般亩追尿素 20 千克。
4 月上旬,清明以后,随着气温升高, 蒜苗生长加快,到“烂母”后,大蒜进入花芽和鳞芽分化期,需水肥增加。
在蒜苔开始抽 出时,可喷天达 2116(叶菜型) 600 倍液,并结合浇水,追一次含氮较多的“催苔肥” ,每 亩施复合肥 20-25 千克。
催苔肥后再喷两遍天达 2116(根茎型) 600 倍液。
经过 40-45 天,地上部停止生长,地上植株的营养,向蒜头转移。
据测定每头蒜能日增 1.4 克。
拔苔后 18-20 天是蒜头 膨大期,此期可追一次“催头肥” ,一般亩追尿素 15-20 千克,以后每 7-8 天一水,保持地 面湿润,延长叶片生长,促进养分向蒜头输送,减缓叶片衰老速率,促进蒜头膨大,提高 蒜头产量。
力刃、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前要进行选种、选瓣。
选择蒜头大、蒜瓣硬、色六、收获:蒜苔要适时收拔,拔苔早了容易断苔,产量低。
拔苔晚了蒜苔老化,纤维增加,影响品质,也降低产品产量。
拔苔前3-5 天停止浇水,使植株体内膨压降低,易于拔苔。
拔苔应选在晴暖天气的中午或下午进行。
拔苔18-20 天后,大蒜叶片开始退色,叶尖凋萎,假茎变软,开始倒伏,证明大蒜的蒜头开始休眠,即可收刨。
收刨大蒜后,在田间一排排摆开,使后排的茎叶盖住前排的蒜头。
晾晒2-3 天,待茎叶干枯后捆成把,将蒜头向外堆垛或编成蒜辫,挂在避雨通风的棚内贮藏或销售。
三、防治大蒜根腐病从播种开始今年春季大蒜大面积出现叶尖干枯现象,导致产量下降,同时影响蒜苗的售价,使大蒜种植效益下降。
对大蒜叶尖干枯现象,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大蒜栽培研究专家刘广勤副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应从播种开始就做好防治工作。
据了解,大蒜叶尖干枯现象由根腐病、叶斑病、除草剂药害等多种因素引起。
不同时期出现的大蒜叶尖干枯现象与不同的因素有关。
一般大蒜苗期(10月份)和返青期(次年3 月份)易出现叶尖干枯现象。
大蒜苗期的叶尖干枯现象是由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温度偏高,加上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温度高,大蒜根系和根颈被灼伤,养分吸收受阻,叶片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导致叶尖干枯甚至死苗。
早春大蒜返青期发生叶尖干枯现象,主要是由根腐病引起的。
大蒜根腐病多由细菌侵染引起,植株感染细菌后初生根由根尖向基部腐烂,而后次生根相继腐烂,部分植株连蒜母一起腐烂,腐烂处有恶臭味,易引发地蛆及其他寄生性害虫。
病株叶片褪绿发黄,并从叶尖开始沿叶脉纵向软腐,植株矮小,生长发育失调,严重时植株死亡。
春季大蒜大面积出现叶尖干枯现象,多与当地在玉米收获后没有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消毒就播种大蒜有关,土壤中的根腐病菌经连年累积,导致根腐病发生严重,地上部表现叶尖干枯。
防止大蒜春季发生叶尖干枯现象,需在大蒜播种前对土壤消毒。
一般在份大蒜播前1 个月深翻晒堡,耕翻深度不少于20 厘米。
播前浅旋土壤,撒施生石灰、生物菌剂、多菌灵等对土壤消毒。
用药剂拌种蒜能预9月防大蒜根腐病发生。
每100公斤种蒜瓣用77%多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加水8 公斤均匀喷洒蒜种,晾干后播种;或者用氧化亚铜等铜制剂拌种。
大蒜生长期发生根腐病,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龙克菌(20%嚷菌铜悬乳剂)30-90毫升加水40〜60公斤喷雾或灌根;或者每亩用灭菌成(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30"-60克加水50公斤喷雾或灌根,隔5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