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及其作品简介.

合集下载

鲁迅主要作品

鲁迅主要作品

鲁迅主要作品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主要作品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鲁迅主要作品鲁迅(1881~1936),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一件小事》(1919)、《社戏》(1922)、《孔乙己》(1919)、《故乡》(1921)、《祝福》(1924)、《药》(1919)、《狂人日记》(1918)、《阿Q正传》(1921)是前期小说,除《祝福》出自《彷徨》,其余均出自《呐喊》。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藤野先生》(1926)、《范爱农》(1926)是前期散文,《论雷峰塔的倒掉》(1924)、《记念刘和珍君》(1926)、《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1925)、《〈呐喊〉自序》(1923)是前期杂文。

《文学和出汗》(1927)、《友邦惊诧论》(1931)、《为了忘却的记念》(1933)、《拿来主义》(193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934)、《人生识字糊涂始》(1935)等是后期杂文。

鲁迅小说集有《彷徨》《呐喊》,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文艺影响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他所创作散文更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他的所开创的杂文文体富有现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战斗性,是后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他所创作的杂文更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百科全书。

鲁迅经典文学作品

鲁迅经典文学作品

鲁迅经典文学作品都说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这确实是语文学习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尤其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虽然能读懂文章的表面意思,却始终没有办法理解语文老师所说的“内涵深刻,寓意深远”究竟是什么。

1.《呐喊》内容简介:《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收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14篇作品。

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

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2.《彷徨》《彷徨》鲁迅先生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

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

《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3.《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八篇。

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

外加一篇《序言》。

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多数是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

”4.《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鲁迅作品全部篇目

鲁迅作品全部篇目

鲁迅作品全部篇目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名瑞珂,字豫山,别号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者。

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一生中,鲁迅留下了众多著名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杂文、翻译等,每一部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和对社会的关注。

1. 《狂人日记》:这是鲁迅的第一部杰作,也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开山之作。

通过主人公白求恩的自述,描绘了一个被社会压迫和道德束缚的疯狂者的内心世界,对中国旧传统的痛苦和自由个性的追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 《阿Q正传》: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懦弱但又略带狡黠的农民阿Q的故事。

通过描写阿Q在自卑与嘲笑中的挣扎,鲁迅对中国农民阶级的苦难和落后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和批评。

3. 《孔乙己》: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善良但被社会边缘化的酒保孔乙己的生活遭遇。

鲁迅通过孔乙己的形象,讽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庸俗和伪善,并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处境充满了同情和关怀。

4. 《呐喊》:这是一部充满悲愤和煽动力的短篇小说集。

其中包括了《药》、《明天》、《祝福》等多个作品,通过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正义和人性扭曲的愤慨和不满。

5. 《故乡》:这是鲁迅的一篇散文作品,以犀利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直击了旧中国农村社会的痛苦和荒谬。

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忆,鲁迅展现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6. 《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部自传体散文集,通过回忆童年的故事和观察社会的点滴,反映了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对时代的思考。

其中的《宋定伯父》、《故事新编》、《自序与序跋》等作品,对人性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7. 《墓碑文》:这是鲁迅的一篇政治性文章,用犀利的笔锋揭示了当时中国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腐败。

通过对一位无辜遭杀的革命烈士的墓碑文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政治不公和人性扭曲的愤怒和谴责。

鲁迅经典作品大概内容

鲁迅经典作品大概内容

鲁迅经典作品大概内容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和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而著称。

鲁迅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杂文、翻译等多个领域,其中几部作品更是被公认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鲁迅的几部经典作品的大概内容进行介绍。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该作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通过主人公“我”的叙述,揭示了一个疯狂的人对于社会和人性的痛苦观察。

小说中的主人公被认为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但是他对于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怀疑却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通过主人公的狂言疯语,鲁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扭曲,对于社会的恶习、虚伪和残酷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抨击。

《阿Q正传》是鲁迅的又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该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阿Q的一生,展现了他的懦弱、卑鄙、自卑和虚荣等特点,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社会的愤怒和对于自己境遇的无奈。

阿Q是一个懦弱的小人物,他在不断的挫折和打击下,通过自我安慰和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小说以幽默的笔调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小人物在封建社会的无力和人性的丑陋。

《药》是鲁迅的一篇散文,也是对于封建医学的批判。

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主人公患病的过程和封建医生的治疗,表达了对于封建医学的质疑和对于人性的关注。

小说中的主人公因为得了一种奇怪的病,经过了许多封建医生的治疗却没有得到好转,最后只能去找西医。

通过这个故事,鲁迅揭示了封建医学的无能和愚昧,以及人性对于疾病的恐惧和对于生死的思考。

以上仅是对鲁迅几部经典作品的简要介绍,这些作品虽然在不同的文体中,但都共同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

鲁迅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对封建社会的陈腐和封闭进行了无情的抨击,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于人性的思考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知识点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知识点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知识点介绍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吴江区)人,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白话文文学的奠基人”和“现代中国文学的开山鼻祖”。

1. 《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短篇小说作品,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

通过主人公的心理独白,揭示了封建社会道德观念的崩溃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批判了封建礼教和旧有制度。

2. 《阿Q正传》:《阿Q正传》是鲁迅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普通农民阿Q为主人公,通过对他的描写,呈现了中国民族传统精神的底层广泛存在和封建农民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助和挣扎。

3. 社会批判:鲁迅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反映了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社会现实问题,如封建道德衰败、束缚人民的封建礼教、腐败的官僚制度等,揭示了社会矛盾和人民的苦难。

4. 文学革命:鲁迅提倡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文书写文学作品,摒弃以往文言文的传统。

他的努力为白话文的推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现代中国文学铺平了道路。

5. 思想启蒙:鲁迅的作品在文学形式上的创新与其思想体系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

他对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起到了重要作用,促使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质疑和反思,形成了一种新的革命意识。

6. 长篇小说创作:除了《阿Q正传》,鲁迅还创作了其他一些重要的长篇小说,如《热风》、《孔乙己》等,这些作品通过个体的命运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困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农民的痛苦。

7. 散文创作:鲁迅的散文以骨力文字见长,语言生动、犀利,内容贴近人民生活,批判现实社会的弊病。

他的散文作品包括《朝花夕拾》、《故乡》等,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回忆的描写,展示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8. 教育观念:鲁迅主张以民众教育为基础,强调教育应该使人民认识自己的利益,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解决社会问题。

他提出了“百年崛起”的教育理念,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中国国民的命运。

鲁迅作品集大全及名称

鲁迅作品集大全及名称

鲁迅作品集大全及名称
1. 《呐喊》
《呐喊》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集了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在内的十四篇小说。

这些小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被誉为现代白话文学的奠基之作。

2. 《彷徨》
《彷徨》是鲁迅创作的另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集了包括《祝福》、《伤逝》等在内的十一篇小说。

与《呐喊》相比,《彷徨》更深入地探讨了社会和人性的复杂问题,展现了鲁迅对人生、社会的独特思考。

3.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是鲁迅创作的历史小说集,共收集了包括《补天》、《奔月》等在内的八篇小说。

这些小说以中国传统故事为蓝本,进行了创新性的改编,既有趣味性,又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4.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散文集,共收集了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在内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这些文章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鲁迅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以及他的一些重要经历,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和往事的深深怀念。

5. 《野草》
《野草》是鲁迅创作的散文诗集,共收集了包括《秋夜》、《过客》等在内的二十三篇散文诗。

这些作品充满了象征意义和深刻哲理,
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6. 《热风》
《热风》是鲁迅的一本杂文集,共收集了包括《随感录》、《文化偏至论》等在内的四十一篇杂文。

这些文章涉及到文化、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体现了鲁迅对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鲁迅的作品简介

鲁迅的作品简介

鲁迅的作品简介一、引言鲁迅,原名周樟寿,是现代中国最著名的作家、文化评论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鲁迅的主要作品,包括小说、散文和文化评论。

二、小说作品1. 《狂人日记》这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作品,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了主人公牛仔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他对社会风气和人性的批判。

通过牛仔的疯狂言行,鲁迅揭示了旧中国封建社会的无能和腐败。

2. 《阿Q正传》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懦弱却自以为是的小人物阿Q的故事。

通过阿Q的悲剧遭遇,鲁迅揭示了中国社会中无数人的愚昧和软弱。

这部小说对广大群众产生了巨大的触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鲁迅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3. 《孔乙己》这是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出身低微的酒肉朋友孔乙己的故事。

通过孔乙己的命运和悲惨经历,鲁迅揭示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和无奈。

这部作品以其鲜明的写实主义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三、散文作品1. 《狗的天空》这是鲁迅的一篇散文作品,描述了一个反映市民生活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鲁迅揭示了社会不公和人性的黑暗面。

这篇散文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洞察力,成为鲁迅散文风格的代表之一。

2. 《悼念我的朋友》这是鲁迅为了纪念朋友胡适而写的一篇散文。

在这篇散文中,鲁迅回忆了和胡适的友谊,并表达了对胡适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这篇散文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风格,打动了众多读者,并成为鲁迅散文创作的佳作之一。

四、文化评论作品1. 《狂人日记·王维·四十年的风雨》这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一书中的一篇文化评论作品。

他以王维的长生不老和四十年混沌无功为例,讽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无能。

这篇文化评论作品以其犀利的批判性和对封建社会的深刻剖析,成为中国现代文化批评的典范之一。

2. 《中国人味十足》这是鲁迅对中国文化的一篇评论作品。

鲁迅的代表作品

鲁迅的代表作品

鲁迅的代表作品一、鲁迅代表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

1、小说集:《呐喊》19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出版。

《彷徨》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

《故事新编》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2、鲁迅杂文合集:《坟》1927年3月,未名社,《热风》1925年11月,北京北新书局。

《华盖集》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华盖集续编》1927年5月,北京北新书局。

《续编的续编》1948年,上海出版公司。

《而已集》1928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三闲集》1932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

《南腔北调集》1934年4月,上海同文书店。

《二心集》1932年,上海合众书店。

《花边文学》1936年6月,上海联华书店。

《伪自由书》1933年10月,上海青光书局。

《准风月谈》1934年12月,上海联华书店。

《且介亭杂文》1937年7月,上海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年7月,上海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年7月,上海三闲书屋。

《集外集》1935年5月,上海群众图书公司。

《集外集拾遗》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补编》1952年,上海出版公司。

3、鲁迅学术专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二、鲁迅作品详细介绍01、《阿Q正传》《阿Q正传》是鲁迅写的一篇精彩的长篇小说,阿Q被人们看为是“反应人民弱点的一面镜子”。

阿Q精神指的是自轻自贱、欺软怕硬和妄自尊大的精神,鲁迅在文中对阿Q精神胜利法描绘得栩栩如生。

02、《野草》《野草》的文笔非常尖锐,抨击了世俗社会的黑暗,在《野草》一文中,鲁迅剖析了自己的思想,《野草》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文中表达了鲁迅对现实社会的抗争,展示了他的苦闷和彷徨。

03、《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可以说是鲁迅提供了读者看懂他小说的重要资料,所以想要了解鲁迅的话,一定要看看《朝花夕拾》。

0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讲述了鲁迅家的百草园非常丰富,就像是一个大世界,这一篇文章在小学的时候就学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呐喊是把1918年至1922年间写成的十四篇小说结集成的。 在《呐喊》 序中,鲁迅谈到他弃医从文的经过和目的。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 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 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 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
教,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
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
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
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运动中产
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
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一)母亲姓鲁, (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 意。”
鲁迅生平简介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 人,字豫才。原名周树人,字 豫山、豫亭。弟弟周作人和周 建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 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 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 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 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 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 人民称为“民族魂”;中年以 后的鲁迅先生时常穿一件朴素 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 直竖,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 隶书的“一”字。鲁迅先生一 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 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
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而且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狂人含义双关的
表述。狂人对封建势力作得象征性描绘,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
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
《狂人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
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
财害命。 6、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7、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鲁迅的小说的地位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以无 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这三部小说集就是我 们大家熟悉的《呐喊》《狂人日记》和《孔乙己》,其《呐喊》 中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不仅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 名著。
心——揭露了社会的冷酷无情。

小说经营谋篇,工于匠心。特色之二在于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性
格。作品用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
他的肖像刻画,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
强烈愿望。
《孔乙己》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
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
社会所吞噬。

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
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本篇的艺术色在于结构严谨,先是
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
高婧,刘逢, 康悦希,杨子玥, 邓碧斯,田文莉。
1. 鲁迅生平简介 2. 鲁迅作品介绍 《呐喊》《狂人日记》 3. 鲁迅的名言警句 4. 鲁迅的作品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的影响


1918年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 《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 迅”。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 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 于天下。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
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
鲁迅这一笔名。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

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
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
鲁迅作品 《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孔 乙己》《故乡》《阿Q正传》 《祝福》 《离婚》 《伤势》 《补天》《理水》《铸剑》
小说集 呐喊 野草 彷徨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杂文集 而已集 二心集 坟 花边文学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华盖集续编补编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集外集拾遗补编 南腔北调集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附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热风 三闲集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其他作品 故事新编 古籍序跋集 文序跋集 汉文学史纲要 中国小说史略 阿金 鲁迅诗集
鲁迅绍兴祖居
鲁迅的上海故居
鲁迅的名言警句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4、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5、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
意义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 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这三部小说 集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其《呐喊》中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不仅是中国的名著, 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
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 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他描写的主要是 孔乙己、阿Q、陈士成、祥林嫂这样一些最普通 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 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 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 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
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
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呐喊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 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这三部小说 集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其《呐喊》中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不仅是中国的名著, 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