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处方

常用中药处方
常用中药处方

62个秘方

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

〔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

〔组成〕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 30 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

〔组成〕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

〔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

〔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六、治泄泻方

〔组成〕新鲜番石榴叶30片(干品15~30克)

〔功效〕消炎止泻。

〔主治〕肠炎泄泻,细菌性痢疾。

七、治肠套叠方

〔组成〕旋覆花5克,代赭石15克(先煎),党参9克,炙甘草5克,生姜2片,大枣3枚,法夏9克。

〔用法〕上药慢煎,服后半小时,继用下法。另外,用蜂蜜100毫升,加开水200毫升,待温度为37℃时,灌肠,与此同时,用梅花针扣击腹部肿块。

〔功效〕降逆理肠,调畅气机。

〔主治〕小儿肠套叠。

八、治急性阑尾炎方

〔组成〕生大黄15克(后下),蒲公英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丹皮9克,皂角刺12克,芒硝6克(冲服)。

〔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药物组成中去芒硝)。

针灸疗法:针刺阑尾穴(双侧),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小时。每天1次,连刺3天。

外敷法:三黄散外敷。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

九、治慢性阑尾炎方

〔组成〕生大黄9克,丹皮9克,冬瓜仁30克,桃仁9克,芒硝6克。

〔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慢性阑尾炎。

〔加减法〕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地丁、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

注:此方即大黄牡丹皮汤,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3个月。

十、治慢性肝炎方

〔组成〕党参或太子参15~30克,云苓15克,白术12克,甘草5克,川萆薢10克,珍珠草30克。

〔功效〕健脾化湿浊,扶土抑肝木。

〔主治〕慢性肝炎。

〔加减法〕湿重者加法夏10克、砂仁3克、苡仁15克。肝郁者加素馨花10克、郁金10克。肝阴不足而见眩晕、失眠、梦多者加桑寄生30克、桑椹子15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肾阴虚而见腰膝酸痛、舌嫩红苔少、脉细数者加首乌30克、山萸肉12克、熟地20克、淮山药易白术、太子参易党参。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溪黄草 30 克,或金钱草25

克、土茵陈25克。血瘀者加丹参15克、茜草根12克、桃仁10克、虫6克。

十一、治早期肝硬化方

〔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楮实子12克,川萆薢10克,云苓15克,,菟丝子12克,土鳖虫10克,甘草6克,丹参18克,鳖甲(醋炙)30克。

〔功效〕健脾护肝,化软坚。

〔主治〕早期肝硬化。

〔加减法〕酒精中毒性肝硬化,加葛花12克;肝炎后肝硬化,加珍珠草30克;门脉性肝硬化,若硬化较甚,加炒山甲10克;牙龈出血者,加紫珠草30克;阴虚者去川萆薢,加淮山药15克,石斛12克。黄疸者加田基黄30克。

十二、治腹水方

〔组成〕甘草、甘遂等量。

〔用法〕用等量之甘草煎浓汁浸泡已打碎之甘遂,共泡3天3夜,去甘草汁,将甘遂晒干为细末,每服1~2克,用肠溶胶囊装吞,于清晨用米粥送服。

〔功效〕攻逐泻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注:此方为民间验方,攻逐力强,不宜重用多用,仍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十三、治低白蛋白症方

〔组成〕淮山30克,苡米15克,鳖或龟约斤许。

〔用法〕煲汤或炖服。每周1~2次。

〔功效〕健脾填精。

〔主治〕低白蛋白症或A/G比值倒置者。

十四、治肝吸虫方

〔组成〕①党参(或太子参)12克,云苓12克,白术10克,扁豆12克,山药15克,郁金10克,枣子槟榔25克(切),使君子10克,甘草5克。②郁金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榧子肉25克,枣子槟榔25克(切)。

〔用法〕先服①方,每日1剂,复煎当日服,连服3~4天;后服②方,服法同上,连服5~7天为1疗程。若体质壮实者,则先服②方,后服①方,剂次不变。感染轻者,一般服1~2疗程可愈;感染重者,一般服3疗程可愈,最多可服至4疗程。

〔功效〕健脾驱虫疏肝。

〔主治〕肝吸虫病。

十五、治胆道蛔虫症方(胆蛔汤)

〔组成〕炒榧子肉15克,使君子(打)12克,枣子槟榔(切)12克,乌梅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

〔功效〕驱虫,安蛔,止痛。

〔主治〕胆道蛔虫,肠道蛔虫,亦可治蛔虫性肠梗阻。

〔加减法〕腹痛甚者加木香、枳壳、砂仁;热象明显者加黄连、黄柏;大便秘结者加枳实、玄明粉、大黄;脾虚者加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蛔虫性肠梗阻亦可配合针刺四逢穴,或加服生油50毫升,口服或胃管给药。

十六、治胆囊炎与胆石症方

〔组成〕柴胡10克,太子参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12克,白芍15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功效〕舒肝利胆排石,健脾活血。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

〔加减法〕热盛者去太子参加黄芩、栀子;湿盛者去太子参加茵陈、木通;大便秘结者去太子参加元明粉、枳壳或大黄;脾虚较甚者加云苓、白术。

十七、治阿米巴痢疾方

〔组成〕鸦胆子肉20粒。

〔用法〕以滑石粉为衣,空腹吞服。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痢。

〔主治〕阿米巴痢疾。

注:此方出于张锡纯。

十八、治高血压方

一方石决牡蛎汤

〔组成〕石决明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芍15克,牛膝15克,钩藤12克(后下),莲子心3克,莲须10克。

〔功效〕平肝潜阳。

〔主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苔黄、脉数有力者加黄芩;兼阳明实热便秘者加大黄;苔厚腻者去莲须加茯苓、泽泻;头痛甚者加菊花或龙胆草;头晕甚者加天麻;失眠加夜交藤或酸枣仁。

二方莲椹汤

〔组成〕莲须10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淮山30克,龟板30克(先煎),牛膝15克。

〔功效〕滋肾养肝。

〔主治〕肝肾阴虚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气虚者加太子参;舌光无苔加麦冬、生地;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血虚者加首乌、黄精。

三方肝肾双补汤

〔组成〕桑寄生30克,首乌30克,川芎10克,淫羊藿10克,玉米须30克,杜仲10克,磁石30克(先煎),生龙骨30克(先煎)。

〔功效〕双补肝肾,兼予潜阳。

〔主治〕阴阳两虚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气虚者加黄芪 30 克;肾阳虚为主者,可用附桂十味汤(肉桂、熟附子、黄精、桑椹子、丹皮、云苓、泽泻、莲须、玉米须、牛膝);肾阳虚甚兼浮肿者,用真武汤加杜仲、黄芪。

四方赭决九味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5克,陈皮3克,法夏10克,云苓15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30克,白术15克,甘草3克。

〔功效〕益气祛痰。

〔主治〕气虚痰浊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兼肝肾阴虚者,加首乌、桑椹子、女贞子;兼肾阳虚者加肉桂心、仙茅、淫羊藿;兼血瘀者加川芎、丹参、田七末等。

十九、治冠心病方

〔组成〕党参(或太子参)18克,竹茹10克,法夏10克,云苓15克,橘红10克,枳壳6克,甘草5克,丹参18克。

〔功效〕益气祛痰以通心阳。

〔主治〕冠心病。

〔加减法〕气阴两虚者合生脉散;血瘀胸痛甚者加田七末、豨莶草或失笑散;气虚甚者合用四君子汤或重用黄芪;血压高加草决明、代赭石、钩藤、牛膝;血脂高加山楂、布渣叶、草决明,首乌。

二十、治风湿性心脏病方

〔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桃仁10克,红花5克,五爪龙30克,鸡血藤24克,桑寄生30克。

〔功效〕益气活血。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

二十一、治慢性心衰方

〔组成〕花旗参10克(另炖),麦冬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太子参30克。

〔功效〕益气生脉。

〔主治〕慢性心功能衰竭。

〔加减法〕心阳虚者用暖心方(红参、熟附子、薏苡仁、橘红等),心阴虚者用养心方(生晒参、麦冬、法夏、云苓、田三七等),除二方外,阳虚亦可用四君子汤合桂枝甘草汤或参附汤,加五爪龙、北芪、酸枣仁、柏子仁等;阴虚用生脉散加沙参、玉竹、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等。血瘀加用桃红饮(桃仁、红花、当归尾、川芎、威灵仙)或失笑散;水肿甚者加用五苓散、五皮饮;兼外感咳嗽者加豨莶草、北杏、紫菀、百部;喘咳痰多者加苏子、白芥子、胆星、浮海石;湿重苔厚者加苡米、扁豆衣;喘咳欲脱之危症则用高丽参合真武汤浓煎频服,配合静脉注射丽参针、参附针,或参麦针以补气固脱。

注:此方出于黄省三加以化裁。

二十二、治偏瘫截瘫方

〔组成〕黄芪120~240克,赤芍15克,归尾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5克,地龙10克,丹参24克,水蛭10克。

〔功效〕益气活血。

〔主治〕中风后遗症,外伤性截瘫。

注:此方为补阳还五汤加味。

二十三、治咳嗽方

〔组成〕百部10克,紫菀10克,橘络10克,浮海石10克,冬瓜仁10克,北杏10克,五爪龙20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甘草5克。

〔功效〕降气化痰,宣肺止咳。

〔主治〕咳嗽。

〔加减法〕外感咳嗽加豨签草15克、桑叶10克、薄荷6克(后下)。食滞咳嗽加布渣叶15克、芒果核10克。脾虚咳嗽合四君子汤培土生金。暑热咳嗽加莲叶10克、扁豆花10克、西瓜皮15克。秋燥咳嗽加雪梨皮15克、沙参15克。过食生冷之咳嗽加藿香10克、生姜3片、苏叶6克。痰热咳嗽加黄芩12克、瓜蒌15克、竺黄10克。

二十四、治肺气肿方

〔组成〕五爪龙30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鹅管石30克。

〔功效〕培土生金,降气除痰。

〔主治〕肺气肿,哮喘之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

〔加减法〕咳嗽甚者加百部10克、紫菀10克、橘络10克。喘甚者加麻黄6克、地龙10克。兼食滞者加木亡果核10克,布渣叶15克。

二十五、治支气管扩张症方

〔组成〕百合30克,百部15克,海蛤壳30克,白芨30克。

〔功效〕固肺敛肺,止咳止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百日咳,久咳,咳唾痰血。

注:上海验方。

二十六、治肺结核方

〔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淮山药15克,知母15克,玄参15克,生龙骨 15 克,生牡蛎15克,丹参9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功效〕补气养阴,活血化瘀。

〔主治〕肺结核。

二十七、治神经官能症方

〔组成〕甘草10克,大枣5枚,面粉一汤匙(冲熟服)。

〔功效〕养心安神,甘缓和中。

〔主治〕神经官能症,失眠。

注:此方即甘麦大枣汤,小麦改为麦面粉效果更好。

二十八、治头痛方(加味选奇汤)

〔组成〕防风9克,羌活9克,黄芩9克,甘草6克,白芍12克,白蒺藜12克,菊花9克。

〔功效〕祛风,清热,止痛。

〔主治〕头痛,偏头痛,眉棱骨痛,三叉神经痛。

〔加减法〕阴虚明显者生地易黄芩,或以磁石朱丸与六味地黄丸以治之。日服磁朱丸以镇摄其亢阳,晚服六味地黄丸以滋其肾阴。血瘀者加茺蔚子10克,牛膝15克,豨签草15克,

或用血府逐瘀汤。

注:磁朱丸本眼科用药,又名神曲丸,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用120克神曲以配60克之磁石及30克之朱砂,磁石滋肾潜阳,重镇安神,朱砂清心安神,妙在用120克神曲以健运脾气,使石药不致有碍胃气,又能升清降浊。

二十九、治癫痫方

〔组成〕荆芥8克,全蝎10克,僵蚕10克,浙贝10克,橘络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云苓15克,白术12克,丹参15克,黄芪15克,蜈蚣2条。

〔用法〕共研极细末,每次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减半量。

〔功效〕益气祛痰,镇痫安神。

〔主治〕癫痫。

附:治癫痫民间验方

〔组成〕未开眼黑狗仔全只。

〔用法〕放瓦筒包黄泥糊,炭火烤至小黑狗干炭,研细末,放瓶中打地气,分几次用黄精酒送服,一般壮者不服此方。

另方:黄豆2500克,地龙干30克,白胡椒30克,水5000克,慢火煲至干水,每天3次,食黄豆一握。

〔功效〕镇痫安神。

〔主治〕癫痫。

三十、治甲亢方

〔组成〕太子参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浙贝10克,玄参15克,生牡蛎30克,山慈姑10克,甘草5克。

〔功效〕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主治〕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加减法〕肝郁者加柴胡、枳壳、白芍;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熟枣仁、柏子仁;烦躁惊惕者加麦芽、大枣;汗多加浮小麦、糯稻根;手颤者加钩藤、首乌、白芍、鸡血藤;突眼加木贼、白蒺藜;气虚者加黄芪、白术、云苓、五爪龙;肾虚加旱莲草、女贞子、菟丝子、楮实子;血瘀者加丹参、丹皮。

三十一、治皮肌炎方

〔组成〕青蒿10克,鳖甲30克(先煎),地骨皮30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红条紫草10克。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皮肌炎,红斑性狼疮。

三十二、治硬皮病方

〔组成〕熟地24克,淮山药3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阿胶10克(烊化),百合30克,太子参30克。

〔功效〕补肾健脾养肺,活血散结以治皮。

〔主治〕硬皮病。

〔加减法〕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鸡血藤;胃阴虚者加石斛、金钗;痰湿壅肺者加橘络、百部、紫菀、五爪龙;兼血瘀者加丹参、牛膝;肾虚甚者加鹿角胶、鳖甲等;气虚者加黄芪;舌淡者加少许桂枝。

三十三、治糖尿病方

〔组成〕淮山药90克,泽泻1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生地12克,熟地12 克,丹皮10克,玉米须30克,仙鹤草30克,黄芪30克。

〔功效〕益气养阴,降糖止渴。

〔主治〕糖尿病。

三十四、治地中海贫血方

〔组成〕一方:吉林参6克,鹿茸片3克,炖服。

二方: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炙甘草6克,归头12克,熟地24克,川芎10克,花生衣10克,白芍12克,淫羊藿6克,补骨脂10克,杞子10克。

〔功效〕大补气血。

〔主治〕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亦可用)。

三十五、治血小板减少症方

〔组成〕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柴胡9克,升麻5克,陈皮3克,炙甘草5克,黄精12克,仙鹤草30克,首乌15克。

〔功效〕益气养血。

〔主治〕血小板减少症。

三十六、治重症肌无力方

〔组成〕黄芪60克,党参18克,白术15克,甘草3克,归头10克,陈皮3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五爪龙30克,首乌20克,杞子10克。

〔功效〕补脾益损。

〔主治〕重症肌无力。

〔加减法〕肾阳虚加巴戟、肉苁蓉、淫羊藿;肾阴虚者加山萸肉、旱莲草,或加服六味地黄丸;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夜交藤;胃阴虚者党参易太子参,加石斛、金钗;兼湿者加苡仁、云苓;兼痰者加浙贝、橘络;有外感者用轻剂之补中益气汤原方,酌加豨签草、千层纸、桑

叶等。

三十七、治血尿方

〔组成〕三叶人字草30克。

〔功效〕止血尿。

〔主治〕血尿

〔加减法〕泌尿系结石者加海金砂5克,金钱草30克,砂牛末3克(冲);慢性肾盂肾炎者合自拟珍凤汤(珍珠草、小叶凤尾草、太子参各15克,云苓12克,白术、百部各9克,桑寄生30克,小甘草5克);慢性肾炎者加淡豆豉30克,田七末3克(冲)。

三十八、治血崩方

〔组成〕血余炭末3~9克(冲服)。

〔功效〕收敛止血。

〔主治〕妇女崩漏。

〔加减法〕月经过多或月经时间过长可合用胶艾四物汤(阿胶、艾叶、当归头、熟地、川芎、白芍)。

另一法:直接灸隐白,大敦穴,1~3壮。

三十九、治上消化道出血方

〔组成〕阿胶10克(烊化),田七末(炒黄)3~5克(冲服)。

〔用法〕三七末炒至深黄色,放置冰箱24小时即可用。

〔功效〕养血止血。

〔主治〕消化道出血。

四十、治吐血咯血方

〔组成〕用5岁以下之健康男孩之中段尿,送服止血散(血余炭,煅花蕊石,白及末,炒三七末,等份共为极细末)1~3克。

〔功效〕引火归原,血归其位。

〔主治〕肺病大咯血或胃病大吐血。

〔加减法〕血得止辨证用药以治其本。

另一法:用梅花针叩击人迎穴,以人迎穴为中心,叩击圆周直径1寸至寸半(同身寸许),从中心开始圆周扩大。左右各叩击1~3分钟,每天1~3次。

四十一、治腰腿痛方

〔组成〕当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5克,没药5克,生地25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四十二、治风湿性关节炎方

〔组成〕豨签草15克,老桑枝30克,宣木瓜12克,晚蚕砂10克,威灵仙15克,赤芍15克,甘草5克,宽筋藤24克,络石藤24克,银花藤24克。

〔功效〕祛风清热,通络止痛。

〔主治〕热痹,风湿性关节炎。

四十三、肢节疼痛外洗方

〔组成〕海桐皮12克,细辛3克,祈艾12克,荆芥9克,吴茱萸15克,红花9克,桂枝9克,川断9克,归尾6克,羌活9克,防风9克,生川乌12克,生姜12克,生葱连须5条。

〔用法〕煎水加米酒30克,米醋30克,热洗患处,每日2次。

〔功效〕祛风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肢节疼痛,风寒湿痹,瘀痹。

注:此方为家传方。

四十四、治脱发方

〔组成〕首乌30克,黑豆30克,大枣4枚,甘草5克,黄精15克,熟地24克,桑椹子12克,五爪龙30克,鸡血藤24克。

〔功效〕养血生发。

〔主治〕斑秃,脱发,白发。

外治法:①每天晨起用白兰地酒擦全头发脚,脱发处多擦;②脱发处配合运用毫针平压挑刺患部。其针法是:先用一寸毫针向后斜刺百会穴,并留针至结束;继而选用一寸毫针3~5枚,并排摄在拇、食指间,然后平压在患部皮肤上,再一齐平提起,此时患部的皮肤则被轻轻挑起,如此往返操作,把整个患部的皮肤平压挑刺一遍,每天或隔天1次。

四十五、治漫性咽喉炎方

〔组成〕五爪龙30克,玄参15克,千层纸6克,桔梗10克,乌梅6克,甘草6克。〔功效〕益气养阴,利咽止痛。

〔主治〕慢性咽喉炎。

注:如无五爪龙,可用太子参15克代。

四十六、治过敏性鼻炎方

〔组成〕五爪龙30克,木贼12克,菊花10克,玄参15克,白芍15克,白蒺藜12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辛夷花10克,太子参15克,大枣4枚。

〔功效〕益气固表,疏风通窍。

〔主治〕过敏性鼻炎。

注:如无五爪龙,可用黄芪15克代。

四十七、治牙痛方

〔组成〕旱莲草15克,侧柏叶15克,细辛6克,海桐皮30克。

〔功效〕滋阴降火,消肿止痛。

〔主治〕牙龈肿痛,牙痛,牙周炎。

四十八、治泌尿系感染方

〔组成〕珍珠草(鲜用)30克,小叶凤尾草(鲜)30克。

〔功效〕清热利尿。

〔主治〕急性泌尿系感染。

四十九、治慢性肾盂肾炎方(珍凤汤)

〔组成〕太子参15克,白术12克,云苓12克,小甘草5克,百部9克,桑寄生18克,珍珠草15克,小叶凤尾草15克。

〔功效〕健脾利湿,扶正祛邪。

〔主治〕慢性肾盂肾炎。

五十、治泌尿系结石方

〔组成〕金钱草30克,生地15克,广木香5克,鸡内金10克,海金砂3克(冲服),(或琥珀末或砂牛末与海金砂交替使用),小甘草3克,木通9克。

〔功效〕利水通淋,化石排石。

〔主治〕泌尿系结石。

〔加减法〕小便涩痛者加小叶凤尾草24克,珍珠草24克。血尿者加白茅根30克,淡豆豉10克,三叶人字草30克。气虚明显者加黄芪30克。肾阳虚者加附桂或附桂八味丸加金钱草、琥珀末之类治之。肾绞痛或腹痛甚者可当即用拨火罐疗法。此法不仅能止痛,而且能使结石下移,以利排出。

拔火罐疗法:痛在上腹或腰背者罐口放在腰背部痛点处(罐口余部偏于下方),痛在下腹部

者,罐放腹部痛点处。

五十一、治尿毒症方

〔组成〕熟附子10克,肉桂心2克(焗服)(或桂枝10克),白芍15克,云苓15克,白术15克,生姜10克,猪苓30克,云苓皮30克,益母草30克。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尿毒症。

注:宜与灌肠方同用。

五十二、灌肠方

〔组成〕大黄30克,槐花30克,崩大碗30克,苏叶10克,益母草30克。

〔用法〕煎至200毫升,紫金锭3片,熔化,保留灌肠。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尿毒症,昏迷,脓毒血症。

五十三、消尿蛋白方

〔组成〕黄芪30克,龟板30克,淮山药15克,苡仁15克,玉米须30克。

〔功效〕健脾固肾,利湿化浊。

〔主治〕蛋白尿。

五十四、治乳糜尿方

〔组成〕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6克,川萆薢30克,百部12克,台乌15克,广木香3克(后下),丹参15克,珍珠草15克,桑寄生30克,石菖蒲10克。〔功效〕健脾祛湿。

〔主治〕乳糜尿。

五十五、治前列腺肥大方

〔组成〕黄芪30克,荔枝核10克,橘核10克,王不留行12克,滑石20克,木通10克,云苓15克,炒山甲15克,甘草5克,两头尖10克,玉米须30克。

〔功效〕益气行气,通利水道。

〔主治〕前列腺肥大。

〔加减法〕尿频、尿急、尿涩痛者加珍珠草15克,小叶凤尾草15克;血淋加白茅根30克,三叶人字草30克,淡豆豉10克。

五十六、治睾丸炎方

〔组成〕生大黄10克,熟附子10克,黄皮核10克,荔枝核10克,柑核10克,芒果核10克,橘核10克,王不留行15克。

〔功效〕寒温并用,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睾丸炎,附睾炎,睾丸痛。

〔加减法〕腰膝酸痛者加狗脊30克。气虚者加五爪龙30克,黄芪30克。血瘀者加炒山甲15克,丹皮15克。热象明显者加生地24克,玄参15克,龙胆草10克,车前子20克。

五十七、治闭经方

〔组成〕晚蚕砂10克,王不留行15克,益母草30克,牛膝15克,海螵蛸18克,茜草根15克。

〔功效〕行血通经。

〔主治〕闭经,月经愆期未至,月经不调。

〔加减法〕气虚脾虚者加四君子汤;血虚血瘀者合用桃红四物汤;肝气郁结者合用四逆散;气滞血瘀者合用血府逐瘀汤。

五十八、治子宫脱垂方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8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当归10克,枳实5克,首乌30克,甘草5克。

〔功效〕补气固脱。

〔主治〕子宫脱垂。

五十九、治子宫肌瘤方

〔组成〕桂枝12克,云苓12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丹皮12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炒山甲12克。

〔功效〕活血化瘀,削坚散结。

〔主治〕子宫肌瘤。

〔加减法〕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可先服胶艾四物汤以止血。腹痛甚可加服失笑散或五灵止痛散。附:宫肌瘤丸:桂枝、茯苓、赤芍、桃仁、丹皮、蒲黄、五灵脂,各等份为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每晚服3丸。

六十、治皲裂方

〔组成〕猪肤(鲜)60克,百合30克,黄芪15克,淮山药15克。

〔功效〕益气润肺,生肌养皮。

〔主治〕手足皲裂。

六十一、治肛裂方

〔组成〕煅炉甘石研末3份,珍珠层粉1份,和匀,凡士林适量,搽。〔功效〕收敛生肌。

〔主治〕肛裂。

六十二、治外痔方

〔组成〕榕树须60~100克,苏木20~30克。

〔功效〕活血,软坚,消肿。

〔主治〕外痔。

〔用法〕煎水熏洗患处。

服装术语中英文对照

服装术语中英文对照24L BUTTON 24号钮 6 FEED PIQUE 6模珠地 以A开头的常用服装外贸术语: ACCESSORY 辅料 BACK ACROSS 后背宽 ACROSS MEASURE 横量 ACRYLIC 腈纶 ADHESIVE / FUSIBLE INTERLINING 粘衬 ANTIQUE BRASS COA TING 镀青古铜 ANTISTA TIC FINISH 防静电处理 APPAREL 成衣 APPEALING LOOK 吸引人的外表 APPROV AL SAMPLE 批办 APPROVED SAMPLE WITH SIGNING NAME 签名批办 ARMHOLE 夹圈 ASSEMBLING OF FRONT & BACK PART 前后幅合并 ASSEMBLING SECTION 合并部分 ATTACH COLLAR 上领 ATTACH LABEL 上商标 ATTACHMENT (车缝)附件 以B开头的常用服装外贸术语

BACK COVER FRONT 后搭前 BACK MID-ARMHOLE 后背宽 BACK STITCH 返针,回针BACKLESS DRESS 露背装 BAR CODED STICKER 条形码贴纸BARGAINING 讨价还价 BAR-TACK 打枣 BASTE 假缝 BA TILK 蜡染 BEARER 袋衬 BEARER & FACING 袋衬袋贴BEDFORD CORD. 坑纹布,经条灯心绒BELL BOTTOM 喇叭裤脚 BELLOWS POCKET 风琴袋 BELT 腰带 BELT-LOOP 裤耳 BIAS CUT 斜纹裁,纵纹裁BIFURCATE 分* BINDER 包边蝴蝶,滚边蝴蝶BINDING 包边 BINDING OF SLV. OPENING R折BINDING OF TOP VENT 面*包边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内分泌专科 调经祛痰汤 白术15g 苍术15g 当归12g 法半夏12g 茯苓10g 香附10g 川芎10g 海藻8g 陈皮8g 炮姜8g 附片6g 肉桂6g 丹参25g 莪术10g 闭经方Ⅰ号: (补气血) 熟地30g 白术30g 当归15g 白芍9g 生枣仁9g 沙参9g 丹皮6g 山药15g 人参6g 杜仲3g 柴胡3g 菟丝子12g 龙眼肉9g 紫河车粉12g 鹿角粉6g 闭经Ⅱ号 党参15g 黄芪15g 金银花12g 黄柏15g 黄岑15g 玄参15g 天花粉15g 益母草15g 红花12g 桃仁15g 香附12g 陈皮12g 旱莲草15g 柏子仁12g 甘草6g 杜仲12g 子宫内膜炎致月经过多症 消炎止血1方 白术15g 仙鹤草12g 阿胶10g 血余炭10g 白芨12g 党参15g 三七粉5g 炒蒲黄10g 茜草12g 甘草9g 消炎止血2方 党参20g 白术15g 阿胶18g 荆芥花10g 益母草15g 旱莲草15g 仙鹤草15g 三七粉30g 血余炭15g 煅龙骨30g 煅牡蛎30g 生地榆30g 芡实12g 调经1方: (主治月经不调) 当归10g 赤芍10g 川芎6g 丹参10g 泽兰叶10g 益母草30g 香附10g 小荷香10g 茯苓10g 调经2方: ( 主治痛经) 当归10g 赤芍10g 香附10g 广木香10g 乌药10g 元胡10g 刘寄奴10g 王不留行10g 怀牛夕10g 功血方1号 熟地20g 山萸肉15g 桑寄生12g 杜仲12g 海螵蛸25g 白芍25g 生牡蛎25g (另) 怀牛膝12g 地榆炭30g 侧柏叶30g 地骨皮15g 仙鹤草15g 旱莲草15g 甘草10g 功血方Ⅱ号

医药行业术语

医药行业常用术语 1、走票:是指一些没有药品经营资质,但掌握较固定的销售渠道和药品来源的自然人,通过挂靠合法药品经营企业,在支付一定额度的税款或管理费之后,将自身药品经营行为“正当”化的活动,其本质是无证经营者使用有证企业的票据进行药品经营活动。 2、临床费:药品上市后,需要相关领域医生支持,并提供继续研究和观察,并针对合适患者进行推广应用中间所需要的费用,给临床医生处方的回扣就叫临床费(PMS)。 3、医院纯销:是指医院实际销售出去的销量,即上月库存量+ 本月进货-本月库存=纯销 4、RX—处方OTC—非处方 处方药:必须执行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 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行医师或执行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5、终端:药品到患者手中使用的终级端口(医药、OTC药店) 6、VIP医生:对在终端推广处方上量快而大的医生的尊称 7、@手医生:对在终端推广处方上量快而大的医生的俗称 8、药贩子:对个体代理推广的经营者的俗称 9、临床杀手:对在终端推广上量快而大的医药代表的俗称 10、蹿货:由于不同代理商的销售额不同,药厂给不同代理商的

供货价也不相同。这种情况下,销量大、能拿到较低供货价的代理商就有可能将药品销到另一家代理商的“地盘”,这就是“蹿货”。换就话说是同一公司的产品从某区域A销售到不归此区域的另一个区域B,A区域的负责人从而获得额外的利益,表面上看总公司的利益没有损失,但却影响了B区域负责人的积极性,扰乱了市场价格 11、冲货:是大用的蹿货,数量更巨大 12、统方:医生的处方被药房收下后,是要被统计、保留几年的,你的品种根据药房人员对处方的统计得到每个月、每个医生实际开出多少,然后你按照这些数据,给医生临床费。 13、跑方:医生开了处方药,但病人没有去取药,但医生按开的处方量统计,这就叫跑方。 14、虚数:医生开了处方药,但医生可能虚报处方数量,或者因病人没有取药,导致处方统计数比实际纯销量大。 15、限方:医院对医生所开的每一张处方进行最高限量,最高不超过多少金额,其中规定检查费占多少比例?药品占多少比例? 16、药品分通用名(也叫化学名)和商品名: 通用名:是国家规定的统一名称,同种药品的通用名一定是相同的、商品名则是由不同生产药厂对自已产品所起的名字并经过注册,具有专用权,所以同一种药物由不同药厂生产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商品名。 17、招标采购:是由采购方发出招标公告或通知,邀请投标人前来投标,最后由招标人通过对投标人提出的价格、质量、交期、技术

服装标准术语与英语对照

服装标准术语及英语对照 一、服装术语 大部分学科或专业都有自己的概念和术语。如同制图符号一样,术语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在服装行业经常使用和用于交流的语言。术语使工业生产成为可能。 在国家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有关服装术语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在实际应用时,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要与时尚流行和行业习惯相对应。有些术语的解释带有一定的地方性.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构思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活动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从市场调研、生产条件、企业战略到艺术构思、结构造型、样衣调整等。 狭义的设计,多指设计师独立所从事的工作;广义的设计,应是企业活动的集成效果。 国标中所述服装设计的有关术语属狭义的概念。 〔服装款式style〕指服装的式样,通常指形状因素,是造型要素中的一种。 〔服装造型modeling〕指由服装造型要素构成的总体服装艺术效果。造型要素的划分,从具体造型分为款式、配色与面料三要素;从抽象造型分为点、线、面、形、体、色、质、光等;从部件分为鞋帽、上衣、下衣、外套、内衣、装饰品等。 〔服装轮廓silhouette〕即服装的逆光剪影效果。它是服装款式造型的第一视觉要素,在服装款式设计时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才是分割线、领型、袖型、口袋型等内部的部件造型。轮廓是服装流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款式设计图design drawing〕指体现服装款式造型的平面图。这种形式的设计图是服装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它绘画简单,易于掌握,是行业内表达服装样式的基本方法。 〔服装效果图effect drawing〕指表现人体在特定时间、特殊场所穿着服装效果的图。 企业老板应学会阅读服装效果图。服装效果图通常包括人体着装图、设计构思说明、采用面料及简单的财务分析。 〔服装裁剪图cutting drawing〕即用曲、直、斜、弧线等特殊图线及符号将服装款式造型分解展开成平面裁剪方法的图。国内流行的裁剪制图方法主要有中国比例裁剪法和日本原型裁剪法。补充说明图。 〔服装结构线structure line〕指在服装图样上,表示服装部件裁剪、缝纫结构变化的线。 裁剪图上的图线根据粗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细线(包括制图辅助线、尺寸标注线、等分线等);另一类是粗实线(表示裁剪制作的结构线)。根据国家标准细线的粗细为 0.2--0.3cm;粗线粗细为0.6--0.9cm. 服装产品行业术语 服装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按照设计师的体系分类, 另一种是按照生产组织的体系分类。 事实上,同一家企业很难同时生产所有种类的服装。从设计的市场定位、原料的组织、企业生产

医药行业专业英语词汇(非常有用)

FDA 和EDQM 术语: CLINICAL TRIAL :临床试验 ANIMAL TRIAL :动物试验ACCELERATED APPROVAL :加速批准STANDARD DRUG :标准药物INVESTIGATOR :研究人员;调研人员PREPARING AND SUBMITTING :起草和申报SUBMISSION :申报;递交 BENIFIT (S):受益 RISK (S):受害 DRUG PRODUCT :药物产品 DRUG SUBSTANCE :原料药ESTABLISHED NAME :确定的名称GENERIC NAME :非专利名称PROPRIETARY NAME :专有名称; INN (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 ADVERSE EFFECT :副作用 ADVERSE REACTION :不良反应 PROTOCOL :方案 ARCHIVAL COPY :存档用副本 REVIEW COPY :审查用副本 OFFICIAL COMPENDIUM :法定药典(主要指USP、):国际非专有名称NF ).

USP(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 ):美国药典 NF (NATIONAL FORMULARY ):(美国)国家处方集 OFFICIAL = PHARMACOPEIAL= COMPENDIAL :药典的;法定的;官方的 AGENCY :审理部门(指FDA ) IDENTITY :真伪;鉴别;特性 STRENGTH :规格;规格含量(每一剂量单位所含有效成分的量) LABELED AMOUNT :标示量 REGULATORY SPECIFICATION :质量管理规格标准(NDA 提供) REGULATORY METHODOLOGY :质量管理方法 REGULATORY METHODS VALIDATION :管理用分析方法的验证 COS/CEP 欧洲药典符合性认证 IC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ICH 文件分为质量、安全性、有效性和综合学科 4 类。 质量技术要求文件以Q 开头,再以a,b,c,d 代表小项: Q1:药品的稳定性 Q2: 方法学 Q3: 杂质 Q4: 药典 Q5: 生物技术产品质量 Q6: 标准规格 Q7:GMP

服装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服装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购衣点吧 目录 一、成品上装术语 (1) 二、成品裙子术语 (2) 三、成品裤子术语 (3) 四、成品全身装术语 (3) 五、领子的造型名称 (4) 六、口袋的造型名称 (5) 七、小部件造型名称 (5) 八、上装前身的部位名称 (6) 九、上装后身的部位名称 (6) 十、服装袖子术语 (7) 十一、服装标准术语 (7) 十二、下装的部位名称 (8) 十三、包装物料、车缝物料 (9) 十四、辅料 (9) 十五、颜色 (10) 十六、纺织品与服装测试项目 (12) 十七、洗涤 (15) 十八、样板 (15) 一、成品上装术语 〔西服Western-style clothes〕又称西装,即西式上衣的一种形式。按钉纽扣的左右排数 不同,可分为单排扣西服和双排扣西服;按照上下粒数的不同,分为一粒扣西服、两粒扣西 服、三粒扣西服等。粒数与排数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如单排两粒扣西服、双排三粒扣西服等; 按照驳头造型的不同,可分为平驳头西服、枪驳头西服、青果领西服等。西服已成为国际通 行的男士礼服。 〔背心Vest〕也称为马甲或坎肩,是一种无领无袖,且较短的上衣。主要功能是使前后 胸区域保温并便于双手活动。它可以穿在外衣之内,也可以穿在内衣外面。主要品种有各种 造型的西服背心、棉背心、羽绒背心及毛线背心等。 〔牛仔服Cowboy's Clothes〕原为美国人在开发西部、黄金热时期所穿着的一种用帆布 制作的上衣。后通过影视宣传及名人效应,发展成为日常生活穿用的服装。1970 年代曾风靡全世界,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定型服装。其面料多用坚固呢制作,款式已发展到牛仔茄克、牛 仔裤、牛仔衬衫、牛仔背心、牛仔马甲裙、牛仔童装等各种款式。牛仔服以其坚固耐用、休 闲粗犷等特点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虽然它的整体风格相对模式化,但其细部造型及装饰则伴 随着流行时装的周期与节奏,不断演绎和变化。 〔中山服Zhongshan coat〕又称中山装。根据孙中山先生曾穿着的款式命名。主要特点 是立领、前身四个明贴袋,款式造型朴实而干练。 〔军便服〕仿军服式样的上衣。

常用中药方剂手册

主审:邱宗志尹思源王全 主编:杨思进 副主编:米绍平张茂萍王泽琛 编委:敖素华白雪肖国 辉 汪静张琼廖代祥 钟红卫李志刘鹏 王俊峰晏新张广 文 刘旭程刘海 前言 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年的要 求,为了进一步规范处方和中药名 称的书写,结合学院本科教学工作 水平评估及临床技能培训工作的需 要,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组织力量 编纂了《常用中药方剂手册》这一 本小册子。本书采纳了最新国家《中 药药典》标准,汇集了临床常用方 剂100首,常用中药477味。本手 册小巧实用、便于携带,方便我院 临床医务人员、实习生、进修生、 研究生在工作中查阅。本书的编辑 印刷得到了医院党政领导的大力支 持,方剂、中药教研室也作了部分 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紧,不完善之处在所难

免,若发现有错误遗漏之处,请及时向编者指出。 2006年9月

目录 第一部分常用中药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 第二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第五节清虚热 药……………………… 第三章泻下 药……………………… 第一节攻下 药……………………… 第二节润下 药……………………… 第三节峻下逐水 药……………………… 第四章祛风湿 药……………………… 第一节祛风湿散寒 药…………………… 第二节祛风湿清热 药……………………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 药………………… 第五章化湿 药……………………… 第六章利水渗湿 药……………………… 第一节利水消肿 药……………………… 第二节利尿通淋 药……………………… 第三节利湿退黄 药……………………… 第七章温里 药…………………………… 第八章理气 药…………………………… 第九章消食

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2006.6.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实施《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4号,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加强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的规范和管理,我局制定了《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附件一)、《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附件二)以及《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附件三),现予以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已批准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应当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和《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内容书写要求》印制说明书。申请注册中药、天然药物的,以及按补充申请提出说明书修订的,应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起草说明书样稿。 二、关于“核准日期”。对于2006年6月日前批准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其“核准日期”项下的日期应为按照《关于实施<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有关事宜的公告》

提出补充申请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予以核准的日期。 三、关于“外用药”。外用药系指(待定)的药物。 外用药品标识为红色方框底色内标注白色“外”字,样式: 用药品标识可以单色印制。对于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中药、天然药物,可不标注外用药品标识。 四、关于【成份】。对于药品处方已列入国家秘密技术项目的品种,应与原核准并使用的说明书【成份】或【主要成份】项下内容一致,原核准说明书不包括【成份】或【主要成份】项的,可不列此项。 五、关于【功能主治】/【适应症】。对于2006年6月日前批准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应按原核准使用的说明书中的该项内容表述。 六、关于【规格】。对于2006年6月日前批准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如该品种所执行的药品标准中无【规格】项,可不列此项。 七、关于【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禁忌】。生产企业应当密切关注药品使用的安全性问题,并根据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公告、检索到的相关文献等,及时提出完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禁忌】等项目内容的补充申请。完善该三项目内容时,不

服装术语中英文对照

服装术语中英文对照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服装术语中英文对照24LBUTTON24号钮 6FEEDPIQUE6模珠地 以A开头的常用服装外贸术语: ACCESSORY辅料 BACKACROSS后背宽 ACROSSMEASURE横量 ACRYLIC腈纶 ADHESIVE/FUSIBLEINTERLINING粘衬ANTIQUEBRASSCOATING镀青古铜ANTISTATICFINISH防静电处理 APPAREL成衣 APPEALINGLOOK吸引人的外表APPROVALSAMPLE批办APPROVEDSAMPLEWITHSIGNINGNAME签名批办ARMHOLE夹圈 ASSEMBLINGOFFRONT&BACKPART前后幅合并ASSEMBLINGSECTION合并部分ATTACHCOLLAR上领 ATTACHLABEL上商标 ATTACHMENT(车缝)附件

以B开头的常用服装外贸术语BACKCOVERFRONT后搭前BACKMID-ARMHOLE后背宽BACKSTITCH返针,回针BACKLESSDRESS露背装BARCODEDSTICKER条形码贴纸BARGAINING讨价还价 BAR-TACK打枣 BASTE假缝 BATILK蜡染 BEARER袋衬 BEARER&FACING袋衬袋贴BEDFORDCORD.坑纹布,经条灯心绒BELLBOTTOM喇叭裤脚BELLOWSPOCKET风琴袋 BELT腰带 BELT-LOOP裤耳 BIASCUT斜纹裁,纵纹裁BIFURCATE分* BINDER包边蝴蝶,滚边蝴蝶BINDING包边 折

服装专用词汇中英文对照

服装专用词汇中英文对照 服装标准术语--服装基础知识 专业术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便于行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增加信息量和扩大业务范围。在生意交往中,多数人不喜欢和外行人打交道。业务上的沟通困难,常常会影响到整个经营过程。 一、服装术语 大部分学科或专业都有自己的概念和术语。如同制图符号一样,术语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在服装行业经常使用和用于交流的语言。术语使工业生产成为可能。 在国家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有关服装术语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在实际应用时,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要与时尚流行和行业习惯相对应。有些术语的解释带有一定的地方性.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构思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活动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从市场调研、生产条件、企业战略到艺术构思、结构造型、样衣调整等。狭义的设计,多指设计师独立所从事的工作;广义的设计,应是企业活动的集成效果。国标中所述服装设计的有关术语属狭义的概念。 服装款式style:指服装的式样,通常指形状因素,是造型要素中的一种。

服装造型modeling:指由服装造型要素构成的总体服装艺术效果。造型要素的划分,从具体造型分为款式、配色与面料三要素;从抽象造型分为点、线、面、形、体、色、质、光等;从部件分为鞋帽、上衣、下衣、外套、内衣、装饰品等。 服装轮廓silhouette:即服装的逆光剪影效果。它是服装款式造型的第一视觉要素,在服装款式设计时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才是分割线、领型、袖型、口袋型等内部的部件造型。轮廓是服装流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款式设计图design drawing:指体现服装款式造型的平面图。这种形式的设计图是服装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它绘画简单,易于掌握,是行业内表达服装样式的基本方法。 服装效果图effect drawing:指表现人体在特定时间、特殊场所穿着服装效果的图。企业老板应学会阅读服装效果图。服装效果图通常包括人体着装图、设计构思说明、采用面料及简单的财务分析。 服装裁剪图cutting drawing:即用曲、直、斜、弧线等特殊图线及符号将服装款式造型分解展开成平面裁剪方法的图。国内流行的裁剪制图方法主要有中国比例裁剪法和日本原型裁剪法。补充说明图。 服装结构线structure line:指在服装图样上,表示服装部件裁剪、缝纫结构变化的线。裁剪图上的图线根据粗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细线(包括制图辅助线、尺寸标注线、等分线等);另一

中药非处方药

中药非处方药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内科药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药(风寒感冒) 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与环孢素A同用,可以引起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 正柴胡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外感风寒。 荆防颗粒合剂:发汗解表,散风去湿。 九味羌活丸:疏风解表,散寒除湿。外感风寒挟湿。 2、辛凉解表药(风热感冒) 银翘解毒片(颗粒,胶囊,蜜丸):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 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3、表里双解药(表证兼里证) 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脾虚便溏者及孕妇慎用 葛根芩连丸:解肌,清热,止泻、止痢 4、扶正解表药(体虚外感证) 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表虚不固,宜饭前服用。 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体弱风寒所致的感冒。表偏寒,风热不适用。 (二)祛暑剂 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暑湿感冒。 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心源性休克。 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感冒暑热证。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清暑解毒颗粒:清暑解毒,生津止渴,并能防止痱热疖。用于夏季暑热,高温作业。

十滴水(软胶囊):健胃,祛暑。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慎用。 六和定中丸: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用于夏伤暑湿,宿食停滞。 甘露消毒丸: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湿温时疫。 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用于体弱受暑引起的头晕身热,四肢倦怠,忌茶和萝卜。 (三)泻下剂 复方芦荟胶囊:调肝益肾,清热润肠,宁心安神。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满,大便秘结。 新清宁胶囊: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实热者内蕴所致的喉肿,牙痛,便秘,下痢,发热。 清宁丸:清热泻火,消肿通便。火毒内蕴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一清胶囊: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大便秘结,吐血,咯血。 苁蓉通便口服液:润肠通便。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实热积滞,燥结,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 麻仁润肠丸: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积。 麻仁丸:润肠通便。用于肠热精亏所致的便秘,习惯性便秘。 麻仁滋脾丸:润肠通便,健胃消食。用于年老体弱,久病虚弱者的便秘,阴虚津不足所致的便秘。 通便灵胶囊:邪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腹胀及老年习惯性便秘。 通乐颗粒:滋阴补肾,润肠通便。用于阴虚便秘。 (四)清热剂 牛黄解毒丸(片):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中药非处方药

中药非处方药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一、内科药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药(风寒感冒) 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与环孢素A同用,可以引起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正柴胡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外感风寒。 荆防颗粒合剂:发汗解表,散风去湿。 九味羌活丸:疏风解表,散寒除湿。外感风寒挟湿。 2、辛凉解表药(风热感冒) 银翘解毒片(颗粒,胶囊,蜜丸):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 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3、表里双解药(表证兼里证) 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脾虚便溏者及孕妇慎用 葛根芩连丸:解肌,清热,止泻、止痢 4、扶正解表药(体虚外感证) 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表虚不固,宜饭前服用。

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体弱风寒所致的感冒。表偏寒,风热不适用。(二)祛暑剂 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暑湿感冒。 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心源性休克。 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感冒暑热证。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清暑解毒颗粒:清暑解毒,生津止渴,并能防止痱热疖。用于夏季暑热,高温作业。 十滴水(软胶囊):健胃,祛暑。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慎用。 六和定中丸: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用于夏伤暑湿,宿食停滞。 甘露消毒丸: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湿温时疫。 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用于体弱受暑引起的头晕身热,四肢倦怠,忌茶和萝卜。 (三)泻下剂 复方芦荟胶囊:调肝益肾,清热润肠,宁心安神。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满,大便秘结。

服装术语韩语对照汉语

??????Marking process word 生产流程 ?????Word sheet 加工规格单 ??????Design 设计图 ????Sewing sample 缝制样品 ????Approval sample 确认样品 ????Pattern marking 划纸样% ?" `5 C% c! i. y ?????Pattern grading 工业纸样 ????Industrial pattern 型号放缩 ??????Quantity of pattern pats 纸样片数 ????Studying process 研究流程 ??????Sewing preparing process 准备缝纫的流程???????Layout 布置图,线格图2 \% a$ y4 P& e4 m$ k2 ???Marking 描样 ??Frbric roll 布匹,整匹 ????Woven fabric 织布,面料,布料 ????Knitted fabric 针织布% S; i9 [4 }2 y2 y ???Non-woven fabric 不纺织布$ n* ]2 R3 B: b$ o ???Notions,findings 辅料,附件,零件. }9 F5 b6 ~6 F* c3 o ??Lining 里布: {& i( H/ W" }& D; E/ `/ R ??Interlining 衬布. G% {, |/ @) Y' y/ N ???Wool canvas 毛衬J2 T# W7 ^0 A% t+ _ ??Interfaceing 翻边衬 ?Interlining 填絮,填料 ????Fusible interlining 粘合衬* i& w% J: ]( ?- ??(????) Inspection fabrics 布料检查

常用中草药方剂

常用中药方剂 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甘草3克。【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脉浮紧者。 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葱豉汤 【组成】葱白(连须)5条、豆豉30克。 【功用】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 【组成】桑叶8克、菊花6克、薄荷3克、杏仁6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连翘6克、芦根6克。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伤风、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微发热,苔薄,脉浮者。本方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以咳嗽为主者。 银翘散 【组成】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18克、薄荷18克、荆芥穗12克、豆豉15克、桔梗18克、生甘草15克、竹叶12克,芦根15克。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发热微恶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

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目前常用本方加减治疗风热感冒、“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乙脑”、“流脑”以及腮腺炎等急性传染病初起而具有风热表证者。 麻杏石甘汤 【组成】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24克、甘草6克。【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而见咳嗽、气急、鼻煽、口渴、高热不退,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者。常用本方配伍鱼腥草、黄芩、瓜蒌、贝母等,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以及麻疹合并肺炎。清热剂 清气分热剂 白虎汤 【组成】生石膏30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9克。【功用】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用于外感热病之气分实热证,如高热、烦渴、大汗出、面赤,舌干苔黄,脉洪大或滑数及胃火引起的头痛、身痛、鼻衄等症。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流

中药调剂-处方药品的规范化名称

中药调剂——处方药品的规范化名称 药品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或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经国家批准的专利药品名为准。如无收载,可采用通用名或商品名。药名简写或缩写必须为国内通用写法。中成药和医院制剂品名的书写应当与正式批准的名称一致。 (一)处方药品的正名与应付 (1)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清炒或炒的品种 牵牛子、苏子、王不留行、槐花、苍耳子、牛蒡子、草决明、冬瓜子、僵蚕、蛇蜕、神曲、麦芽、山楂、莱菔子、酸枣仁、薏苡仁、白术、枳壳、谷芽、芡实、半夏曲等。 (2)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炙)时,即付蜜制(炙)的品种 黄芪、马兜铃、桑皮、枇杷叶、瓜蒌子、槐角、罂粟壳、百合、紫菀、款冬花等。 (3)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盐制的品种 橘核、蒺藜、车前子、小茴香、补骨脂、胡芦巴、益智仁、巴戟天、杜仲等。 (4)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醋制的品种 香附、鸡内金、乳香、没药、五灵脂、延胡索、五味子、大戟、甘遂、芫花、商陆、莪术等。(5)直接写药物正名或炒制时,即付滑石粉炒制品种 狗肾、牛鞭、鹿筋、鹿鞭、象皮、刺猬皮、水蛭等。 (6)直接写药物正名或炒制时,即付炒炭的品种 艾叶、地榆、炮姜、侧柏叶、蒲黄、蔓荆子、杜仲、血余、棕榈等。 (7)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煅时,即付煅制的品种 龙骨、龙齿、牡蛎、磁石、赭石、海浮石、禹余粮、炉甘石、瓦楞子、花蕊石、自然铜、寒水石等。 (8)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砂烫、蛤粉烫的品种 龟板、鳖甲、穿山甲、阿胶、狗脊、骨碎补等。 (9)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制(炙)时,即付姜汁制的品种 竹茹、厚朴、草果等。 (10)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制(炙)时,即付酒制的品种 熟地黄、山茱萸、肉苁蓉、黄精、女贞子等。 (11)直接写药物正名,即付炒黄的品种 麦芽、谷芽、山楂、牵牛子、紫苏子、莱菔子、王不留行、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酸枣仁、草决明、扁豆、葶苈子、火麻仁、蔓荆子等。 (12)直接写药物正名,即付漂去咸味的品种 昆布、海藻、海螵蛸等。 (13)直接写药物正名或制(炙)时,即付煨制及米泔、药汁制等。

制药行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术语表 Acceptance Criteria–接受标准:接受测试结果的数字限度、范围或其他合适的量度标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API)(or Drug Substance)-活性要用成分(原料药)旨在用于药品制造中的任何一种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而且在用于制药时,成为药品的一种活性成分。此种物质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症状缓解,处理或疾病的预防中有药理活性或其他直接作用,或者能影响机体的功能和结构。 API Starting Material–原料药的起始物料:用在原料药生产中的,以主要结构单元被并入该原料药的原料、中间体或原料药。原料药的起始物料可能是在市场上有售,能够根据合同或商业协议从一个或多个供应商处购得,或者自己生产。原料药的起始物料通常有特定的化学特性和结构。 Batch(or Lot)-批:有一个或一系列工艺过程生产的一定数量的物料,因此在规定的限度内是均一的。在连续生产中,一批可能对应与生产的某以特定部分。其批量可规定为一个固定数量,或在固定时间间隔内生产的数量。 Batch Number(or Lot Number)-批号用于标识一批的一个数字、字母和/或符号的唯一组合,从中可确定生产和销售的历史。 Bioburden–生物负载:可能存在与原料、原料药的起始物料、中间体或原料药中的微生物的水平和种类(例如,治病的或不治病的)。生物负载不应当当作污染,除非含量超标,或者测得治病生物。 Calibration–校验:证明某个仪器或装置在一适当的量程范围内测得的结果与一参照物,或可追溯的标准相比在规定限度内。 Computer System–计算机系统:设计安装用于执行某一项或一组功能的一组硬件元件和关联的软件。 Computerized System–计算机化系统与计算机系统整合的一个工艺或操作。Contamination–污染:在生产、取样、包装或重新包装、贮存或运输过程中,具化学或微生物性质的杂质或外来物质进入或沾染原料、中间体或原料药。 Contract Manufacturer–协议制造商:代表原制造商进行部分制造的制造商。 Critical–决定性的:用来描述为了确保原料药符合规格标准,必须控制在预定范围内的工艺步骤、工艺条件、测试要求或其他有关参数或项目。 Cross-Contamination–交叉污染:一种物料或产品对另一种物料或产品的污染。 Deviation–偏差:对批准的指令或规定的标准的偏离。 Drug(Medicinal)Product–药品:经最后包装准备销售的制剂(参见Q1A) Drug Substance–药物见原料药 Expiry Date(or Expiration Date)-有效期:原料药容器/标签上注明的日期,在此规定时间内,该原料药在规定条件下贮存时,仍符合规格标准,超过这以期限则不应当使用。 Impurity–杂质:存在与中间体或原料药中,任何不希望得到的成分。 Impurity Profile–杂质概况:对存在于一种原料药中的已知和未知杂质的描述。 In-Process Control(or Process Control)-中间控制:生产过程中为监测,在必要时调节工艺和/或保证中间体或原料药符合其规格而进行的检查。 Intermediate–中间体:原料药工艺步骤中生产的、必须经过进一步分子变化或精制才能成为原料药的一种物料。中间体可以分离或不分离。 Manufacture–制造:物料的接收、原料药的生产、包装、重新包装、贴签、重新贴签、质量控制、放行、贮存和分发以及相关控制的所有操作。 Material–物料:原料(起始物料,试剂,溶剂),工艺辅助用品,中间体,原料药和包装及贴签材料的统称。

常用中日文服装词汇对照表

常用中日文服装词汇对照表 1,纸样パタ一ン /型纸 2,样品サンプル 3,颜色カラ一 4,打样マス 5,胸围バスト 6,腰围ウエスト 7,臀围ヒップ 8,裤子パンツ 9,衬衫シャツ 10 上衣ジャケット 11 裙子スカ一ト 12 上裆股上 13 下裆股下 14 横裆渡リ,ワタリ 15 膝围膝巾 16 下摆裾巾 17 门襟前立て 18 衬里地 19 袖口カフス 20 衣袋ポケット 21 腰耳ル一プ 22 铆钉リベット 23 插标ビスネ一ム 24 拉练ファスナ一 25 纽扣ボタン 26 皮带,带子,腰带ベルト 27 印花プリント 28 灰色ゲレ一 29粉色ビンク 30 米色ベ一ジュ 31紫色パ一プル 32绿色グリ一ン 33藏青コン 34蓝色ブル一 服装常用术语 服装术语 Terms used by the clothing industry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服装工业常用的术语和定义或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服装生产、技术、教学和贸易以及其他有关的领域。 二、综合 a. 服饰 apparel and accessories 装饰人体的物品总称(包括服装、鞋帽、袜子、手套、围巾、领带、提包等)。 同义词:衣着 b. 服装 garments , clothing , apparel 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 同义词:衣服、衣裳 c. 时装 fashion 在一定时间、空间内,为相当一部分人所接受的新颖入时的流行服装。 d. 成衣 ready-to-wear 按照规定的尺寸,以批量生产方式制作的服装。 e. 定制服装 customer made 根据个人量体尺寸,单件剪裁,制作完成的服装。 f. 毛呢服装 woolen garment 由纯毛、毛混纺织物为面料制成的服装。 g. 棉布服装 cotton clothes 由全棉、棉混纺织物制成的服装。 h. 丝绸服装 silk garment 由天然丝、人造丝、合成丝织物制成的服装。 i. 化纤服装 chemical fiber garment 由各种化学纤维织物制成的服装。 j. 裘革服装 fur or leather garment 由裘皮或革皮制成的服装。 k. 羽绒服装 down garment 内充羽绒的服装。 l. 人造毛皮服装 artificial fur and leather garment 由天然或化学纤维仿各种毛皮的织物为面料制成的服装。 m. 男式服装 men's wear 成年男子穿着的服装。 n. 女式服装 women's wear 成年女子穿着的服装。 o. 儿童服装 children's wear 适合儿童穿着的服装。 p. 婴儿服装 infant's wear 适合周岁以内婴儿穿着的服装。 三、服装成品 a. 上装 1 西服suit 西式上衣。按钉纽扣不同,可分为单排口西服、双排扣西服等;按驳头不同,可分为平驳头西服、戗驳头西服等。 同义词:西装 2 中山服zhongshan jacket

常用中药处方应付与用法

常用中药处方应付及用法 一、根、根茎类药 正名:别名、处方应付 人参:写人参、白参、生晒参均付生晒参;写红参付红参 西洋参:写西洋参付西洋参。 九节菖蒲:写九节菖蒲、节菖蒲、京菖蒲均付生九节菖蒲。 三七:写三七粉付三七粉(冲服)。 三棱:写三棱、荆三棱、京三棱、炒三棱、醋三棱均付醋三棱。 干姜:写干姜付干姜。 炮姜:写炮姜付炮姜。 土茯苓:写土茯苓、仙遗粮、冷饭团均付土茯苓。 大黄:写大黄、生大黄、生军、川军、锦纹均付生大黄 写熟大黄、熟军、制大黄、制川军均付熟大黄 写大黄炭付大黄炭。 山药:写山药、生山药、光山药、淮山药、薯蓣均付生山药。 山豆根:写山豆根、广豆根均付生山豆根。 山茨菇:写山茨菇、毛茨菇、冰球子均付生山茨菇。 千年健:写千年健、生千年健均付生千年健。 川乌:写生川乌付生川乌;写川乌、制川乌均付制川乌。(先煎) 川芎:写川芎、西川芎、抚芎均付生川芎。 川牛膝:写川牛膝付生川牛膝。 川贝母:写川贝、川贝母粉付川贝母(粉)(冲服)。 天麻:写天麻、明天麻均付生天麻。 天冬:写天冬、天门冬均付生天冬。 天花粉:写天花粉、瓜蒌根、栝楼根均付生天花粉。 天南星:写南星、天南星、制南星均付制南星 写生南星、生天南星均付生天南星。 天葵子:写天葵子、紫背天葵子均付生天葵子。 太子参:写太子参、孩儿参均付太子参。 木香:写木香、广木香、云木香均付生木香。 升麻:写升麻、绿升麻、黑升麻均付生升麻;写炙升麻付蜜升麻。 乌药:写乌药、台乌药均付乌药。 牛膝:写牛膝、怀牛膝均付牛膝。 丹参:写丹参、紫丹参、赤丹参均付丹参。 巴戟天:写巴戟天、巴戟肉均付巴戟天。 甘草:写甘草、生甘草、粉甘草、国老均付生甘草。 炙甘草:写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均付炙甘草。 甘松:写甘松付甘松。 甘遂:写甘遂、制甘遂、醋甘遂均付醋甘遂 写生甘遂付生甘遂。

医药行业专业英语词汇词典

医药行业专业英语词汇 词典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FDA和EDQM术语: CLINICAL TRIAL:临床试验 ANIMAL TRIAL:动物试验 ACCELERATED APPROVAL:加速批准 STANDARD DRUG:标准药物 INVESTIGATOR:研究人员;调研人员 PREPARING AND SUBMITTING:起草和申报 SUBMISSION:申报;递交 BENIFIT(S):受益 RISK(S):受害 DRUG PRODUCT:药物产品 DRUG SUBSTANCE:原料药 ESTABLISHED NAME:确定的名称 GENERIC NAME:非专利名称 PROPRIETARY NAME:专有名称; INN(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国际非专有名称ADVERSE EFFECT:副作用 ADVERSE REACTION:不良反应 PROTOCOL:方案 ARCHIVAL COPY:存档用副本 REVIEW COPY:审查用副本 OFFICIAL COMPENDIUM:法定药典(主要指USP、 NF).

USP(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美国药典 NF(NATIONAL FORMULARY):(美国)国家处方集 OFFICIAL=PHARMACOPEIAL= COMPENDIAL:药典的;法定的;官方的AGENCY:审理部门(指FDA) IDENTITY:真伪;鉴别;特性 STRENGTH:规格;规格含量(每一剂量单位所含有效成分的量) LABELED AMOUNT:标示量 REGULATORY SPECIFICATION:质量管理规格标准(NDA提供) REGULATORY METHODOLOGY:质量管理方法 REGULATORY METHODS VALIDATION:管理用分析方法的验证 COS/CEP 欧洲药典符合性认证 IC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 ICH文件分为质量、安全性、有效性和综合学科4类。 质量技术要求文件以Q开头,再以a,b,c,d代表小项: Q1:药品的稳定性 Q2:方法学 Q3:杂质 Q4:药典 Q5:生物技术产品质量 Q6:标准规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