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支架说明书
ZF5500-16-28河南金马支架说明书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ZF5500/16/28型两柱放顶煤液压支架产品说明书(含随机图册)河南金马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二O一二年七月目录第一章型号说明 (3)第二章执行标准 (3)第三章支护设备的作用及功能 (3)第一节概述 (3)第二节支架的工作原理 (4)第三节支架的配套及布置 (6)第四节支架的适用范围 (7)第四章支架的技术和结构特征 (7)第一节支架的组成 (7)第二节支架技术特征 (8)第三节支架的结构特征 (10)第五章支架的结构 (11)第一节金属结构及其作用 (11)第二节立柱和千斤顶 (12)第三节液压系统 (14)第四节阀组 (14)第五节管路系统 (15)第六章放顶煤支架的操作与维护 (15)第一节使用操作阀时的注意事项 (15)第二节常见故障及其排除 (15)附表一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21)附图 (25)第一章型号说明ZF5500/16/28支架最高(mm)支架最低(mm)工作阻力(KN)(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第二章执行标准:MT312-2000《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MT/T587-2011《液压支架结构件制造技术条件》MT/T98-2006《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检验规范》MT/T815-1999《放顶煤液压支架技术条件》第三章支护设备的作用及功能第一节概述放顶煤液压支架是用于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的支护和放煤设备,适用于厚煤层和特厚煤层的开采,以及急倾斜厚煤层的开采;它可以有效地支护和管理顶板,有控制的冒放顶煤,隔离打空区;能够推动自身前移、推进前部刮板输送机和拉移后部刮板输送机;与采煤机、输送机等设备配合使用,实现采煤工作面的机械化。
同时,在提高工效、增加产量、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以及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ZF5500/16/28型液压支架由平顶山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河南金马重型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制造、义煤集团巩义铁生沟煤业司煤矿工作面使用的放顶煤液压支架,该支架的设计综合了国内外放顶煤支架和掩护式支架的功能,具有更强的防扎底能力和及时移架特性,与过渡支架配套使用,更安全、高效,是一种新型的工作面放顶煤支架。
ZY6000-24-50液压支架说明书教学教材

一、使用环境1.配套工作面为0901综采工作面,工作面倾斜长度为180m(实体煤壁倾斜长度),走向长度为1300m,平均采高4.8m,工作面倾角0~6º;2.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3.煤层厚度5米,煤层节理、层理发育,煤质硬度f=2~4;4.顶板与底板:均为泥岩,底板松软,顶板破碎;5.开采方法:综合机械化,倾斜长壁,全部垮落,俯采8—12°6.巷道为拱形断面,运巷、风巷尺寸: 宽度×中心高=4.4×3.5(米)、净宽4.1*3.5m二、工作面配套设备1、采煤机: MG500/1200-WD 1台2、刮板运输机: SGZ900/2×700 1部3、基本支架: ZY6800/24/50 131架4、过渡支架: ZYG6800/24/50A 5架(机头1架,机尾4架)5、过渡支架: ZYG6800/24/50B 2架(机头1架,机尾1架)6、端头支架: ZYT6800/24/50 4架(布置在机头)三、综采工作面基本支架主要技术参数及特征:1、基本支架主要技术参数型式:ZY6800/24/50二柱掩护式液压支架高度: (最底~最高) 2400~5000(mm)宽度: (最小~最大) 1430~1600(mm)中心距: 1500(mm)工作阻力: 6800( KN)推移步距: 600(mm)推溜力/拉架力: 529/801KN平均支护强度(f=0.2): 0.92~0.96MPa平均比压(f=0.2): 2.0MPa泵站压力: 31.5 MPa适应采高: 2800~4800(mm)操纵方式: 手动本架操作重量: 约26.5±3% (t)2、立柱千斤顶规格参数2.1.立柱型式:双伸缩数量:2立柱缸径(mm):φ340/φ230立柱杆径(mm):φ295/φ210初撑力(KN): 2533(P=31.5MPa)额定工作阻力(KN): 3400(P=42.3MPa)2.2.平衡油缸数量:1油缸缸径(mm):φ200油缸杆径(mm):φ140推力/拉力(KN): 989/504(P=31.5MPa) 推力/拉力(KN): 1330/677(P=42.3MPa) 2.3.推移油缸数量:1型式:普通双作用(倒装)油缸缸径(mm):φ180油缸杆径(mm):φ105行程(mm): 750推溜力(KN): 529拉架力(KN): 8012.4.伸缩梁油缸数量:2型式:普通双作用油缸缸径(mm):φ100油缸杆径(mm):φ70行程(mm): 700推力(KN): 247收力(KN): 1262.5.一级护帮板油缸数量:2油缸缸径(mm):φ100油缸杆径(mm):φ70推力/拉力(KN): 247/126(P=31.5MPa)工作阻力(KN): 298(P=38MPa)2.6.二级护帮板油缸数量:2油缸缸径(mm):φ63油缸杆径(mm):φ45推力/拉力(KN): 98/48(P=31.5MPa)工作阻力(KN): 118(P=38MPa)2.7.侧护油缸数量:4型式:内注液双作用油缸缸径(mm):φ100油缸杆径(mm):φ70行程(mm): 170推力/拉力(KN): 247/126(P=31.5MPa)2.8.抬底油缸数量:1油缸缸径(mm): φ125油缸杆径(mm): φ90推力/收力(KN): 387/186(P=31.5MPa)2.9.液压支架设计和制造的主要材料2.9.1、支架所用主要钢板型号、比例和主要机械性能:Q690(25%)机械性能:σs≥690Mpa σb≥760MpaQ550(60%)机械性能:σs≥550Mpa σb≥700MpaQ460(10%)机械性能:σs≥450Mpa σb≥600MpaQ345(5%)机械性能:σs≥320Mpa σb≥500Mpa2.9.2、立柱、千斤顶所用钢材型号和主要机械性能:缸筒:27SiMn 主要机械性能:σs≥620Mpa σb≥750Mpa活柱:27SiMn 主要机械性能:σs≥620Mpa σb≥750Mpa2.9.3、销轴用材:30CrMnTi 主要机械性能:σs≥800Mpa σb≥1200Mpa35CrMnSiA 主要机械性能:σs≥850Mpa σb≥1250Mpa四、支架结构特点及要求4.1、顶梁采用刚性整体顶梁结构,顶梁前端带伸缩梁带二级护帮装置。
张紧轮支架设计说明书

张紧轮支架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张紧轮支架一、引言张紧轮支架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高架道路以及其他需要支撑和张紧轮的结构中。
本设计说明书旨在介绍该支架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正确维护和保养该设备,从而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二、设计原理1. 张紧原理:张紧轮支架通过减小张紧轮的直径,使其在装配时产生预载力,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合适的张紧力,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结构原理:张紧轮支架主要由张紧轮、轴承座、固定爪、固定螺栓等组成。
张紧轮固定在轴承座上,通过固定爪将整个装置固定在需要支撑的结构上。
三、结构特点1. 材质选择:为了确保张紧轮支架的耐用性和稳定性,主要材料选择应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常见的选择有优质的合金钢或不锈钢。
2. 结构设计: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张紧轮与轴承座的匹配度,确保其运行的平稳性和承载能力。
固定爪的设计应该牢固可靠,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的脱落。
3. 调节装置:为了适应不同编码结构的需求,张紧轮支架常配备调节装置,使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高度和张紧力的调整。
四、使用方法1. 安装前,应检查整个支架是否有损坏或锈蚀现象,以及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并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2. 将张紧轮支架固定在所需支撑的结构上,确保固定牢固。
3. 适当调整调节装置,使张紧轮与结构之间保持适当的张紧力,以确保结构的稳定。
4. 定期检查整个支架的使用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定期润滑轴承,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五、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并清洁整个支架,避免积聚杂物对支架的影响。
2. 定期检查固定爪和固定螺栓,保证其紧固度。
3. 定期润滑轴承,选择适当的润滑剂,并按照润滑周期进行维护。
4. 如发现轴承座、固定爪等部件有明显损坏或磨损,及时更换。
六、结语张紧轮支架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装置,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设计说明书通过介绍其设计原理、结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帮助使用者正确使用和维护该设备,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ZY12000支架使用说明书(华越)1

ZY12000/22.5/45D型掩护式液压支架使用维护说明书阳泉煤业集团华越机械有限公司2014年9月目录1.说明书概述........................................................... - 4 -1.1说明书的内容 (4)1.2说明书的使用对象 (4)1.3使用本说明书的目的 (4)1.4所有的符号及图标 (5)2.安全说明............................................................. - 6 -2.1关于安全说明 (6)2.1.1操作人员要求............................................................................................................. - 6 -2.1.2安全操作必要条件..................................................................................................... - 6 -2.2安全注意事项 (7)2.2.1基本安全常识............................................................................................................. - 7 -2.2.2储存和运输过程......................................................................................................... - 7 -2.2.3吊装过程..................................................................................................................... - 8 -2.2.4安装过程..................................................................................................................... - 8 -2.2.5操作过程..................................................................................................................... - 8 -2.2.6维护过程..................................................................................................................... - 9 -2.2.7维修液压系统........................................................................................................... - 10 -3.液压支架结构概述 .................................................... - 12 -3.1液压支架型号及其代表意义...................................................................................... - 12 -3.2执行标准...................................................................................................................... - 12 -3.3结构组成 (12)3.4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12)3.4.1主体结构件 (12)3.4.2防护装置................................................................................................................... - 14 -3.4.3液压系统................................................................................................................... - 15 -4.液压支架的技术特性 .................................................. - 12 -4.1主要性能 (15)4.2产品特点 (15)4.3使用环境条件 (16)4.4工作条件 (16)4.5主要参数 (16)5.支架的验收.......................................................... - 18 -6.存储和运输.......................................................... - 18 -6.1存储 (18)6.2出厂运输 (19)6.3下井运输 (21)6.4井下运输 (21)7.安装、调试.......................................................... - 21 -7.1安装 (22)7.2地面综合试运转 (23)7.3井下试运转 (23)8.操作、维护.......................................................... - 24 -8.1基本要求 (24)8.2支架工岗位责任制 (25)8.3液压支架操作规程 (25)8.3.1准备工作................................................................................................................... - 25 -8.3.2支架操作方式........................................................................................................... - 26 -8.4支架操作的注意事项 (27)8.5液压支架的维护 (28)8.5.1维修准备工作........................................................................................................... - 28 -8.5.2维护工岗位责任制................................................................................................... - 29 -8.5.3维修检修制度........................................................................................................... - 29 -8.5.4支架维护注意事项................................................................................................... - 29 -8.5.5日常维护................................................................................................................... - 31 -8.5.6定期维护................................................................................................................... - 31 -9.液压支架质量检修 .................................................... - 32 -9.1液压支架完好标准(仅供参考) (32)9.2支架的检修 (32)10.液压系统故障检测 ................................................... - 33 -10.1乳化液泵站 (33)10.2立柱 (35)10.3千斤顶 (36)10.4操作阀 (37)10.5液控单向阀 (39)10.6安全阀 (39)10.7其他阀类 (40)10.8辅助元件 (41)11.液压支架随机附图 ................................................... - 42 -ZY12000/30/68D型液压支架安标控制件明细. (77)1.说明书概述(通用部分)本说明书由阳泉煤业集团华越机械有限公司编写。
ZF86支架使用说明书1

ZF8600/18/35型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〇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支架的适用条件及配套设备 (3)第一节支架的适用条件 (3)第二节支架的主要配套设备 (3)第三节执行标准 (3)第四节型号含义 (3)第二章支架的主要技术特征 (4)第三章支架组成及其作用 (6)第一节支架的主要结构件 (6)一、顶梁、伸缩梁(图ZF86-06)(图ZF86-04) (6)二、掩护梁(ZF86-08) (6)三、前、后连杆(图ZF86-11、10 )(图ZF86-12) (7)四、尾梁(图ZF86-13) (7)五、插板(图ZF86-14) (7)六、底座(图ZF86-15) (8)七、推移机构(图ZF86-19) (8)八、拉后溜机构 (8)九、防护装置 (8)第二节液压系统(图ZF86-00C) (9)一、立柱(图ZF86-30) (11)二、各种用途的千斤顶 (12)第四章支架的验收、运输和安装 (13)第一节支架的验收 (13)第二节支架地面运输和试运转 (13)第三节井下运输和安装 (14)第五章支架的操作及维护 (15)第一节对支架操作及维护的要求 (15)第二节支架操作注意事项 (16)第三节支架的维护 (16)第六章支架常见故障及其排除 (18)第一节结构件和连接销轴 (18)一、结构件 (18)二、连接销轴 (18)第二节液压元件 (18)一、胶管及管接头 (19)二、液压控制元件 (19)三、立柱及千斤顶 (19)第三节支架的操作和支护 (20)一、初撑力和工作阻力 (20)二、推溜和移架 (20)三、防护装置 (21)四、放煤 (21)第七章附表 (22)第八章ZF8600/18/35 基本架随机附图 (26)第一章支架的适用条件及配套设备ZF8600/18/35型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是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综采技术成果、分析研究国内近年来放顶煤技术发展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而开发出的新型放顶煤液压支架。
ZF5300-17-32支架使用说明书

Z F5300/17/32型放顶煤液压支架ZFG6000/17/32H型放顶煤过渡液压支架使用维护说明书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电厂2013年1月第一章支架的结构及性能ZF5300/17/32型放顶煤液压支架是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综采技术成果,分析研究各种放顶煤支架特点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而开发出的新型液压支架。
该支架通过优化设计,改善了支架的受力状况,提高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第一节支架的适用条件1.用于放顶煤开采工作面;2.适应倾角小于15°;第二节支架的主要配套设备采煤机:MG250/600电牵引采煤机输送机:SGZ-764/630前部刮板输送机SGZ-764/630后部刮板输送机第三节执行标准1、GB25974.1-2010《煤矿用液压支架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2、GB25974.2-2010《煤矿用液压支架第2部分:立柱和千斤顶技术条件》3、GB25974.3-2010《煤矿用液压支架第3部分:液压控制系统及阀》4、MT/T587-2011《液压支架结构件制造技术条件》第四节型号含义Z——液压支架;F——放顶煤;5300——工作阻力为5300kN;17——支架最小高度为1700mm;32——支架最大高度为3200mm。
第五节支架的主要技术特征1.2 立柱、千斤顶技术参数1.2.2推移千斤项:1根1.2.3 护帮千斤顶:1根1.2.5侧推千斤顶3根1.2.6尾梁千斤顶2根1.2.7 插板千斤顶2根1.2.8 抬底千斤顶1根1.2.9 拉后溜千斤顶1根2.1 立柱、千斤顶技术参数2.1.2推移千斤项:1根2.1.3 护帮千斤顶:1根2.1.5侧推千斤顶3根2.1.6尾梁千斤顶2根2.1.7 插板千斤顶2根2.1.8 伸缩梁千斤顶2根2.1.9 拉后溜千斤顶1根第六节支架组成及其作用ZF5300/17/32型放顶煤液压支架主要由金属结构件、液压元件二大部分组成。
金属结构件有:护帮板、前梁、顶梁、顶梁侧护板、掩护梁、掩护梁侧护板、尾梁、插板、前连杆、后连杆、底座和推杆等。
ZY9000-24-45说明书资料

ZY9000/24/4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使用维护说明书平顶山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二○○九年五月联系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南环路2号邮编:467001联系电话:(0375)4978755 传真:(0375)4978756目录一、型号说明二、执行标准三、概述四、适用条件及工作面的主要配套设备五、支架特点主要技术特征六、主要结构件七、液压系统及主要液压元件八、支架的验收、运输和安装九、支架的操作和维护十、支架常见的故障、原因及排除一、型号说明:ZY9000/24/ 45支架最高支架最低工作阻力掩护式液压支架二、执行标准:MT312-2000《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MT550-1996《大采高液压支架技术条件》Q/PMJ1-2009《ZY9000/24/45掩护式液压支架技术条件》三、概述ZY9000/24/45型液压支架,根据煤运集团忻州公司泰安煤业和泰山隆安煤业矿井、煤层的地质条件和井下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他要求设计而成。
四、适用条件及工作面主要配套设备1.适用条件采煤方法:采用全机械化长壁采煤法一次采全高,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采高:2.4~4.5米顶板:Ⅰ、Ⅱ级老顶和1、2类直接顶底板:Ⅲ、Ⅳ类直接底适应倾角:小于10°2.工作面主要配套设备电牵引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顺槽胶带机等综采设备,连续采煤机掘进配套设备及综采工作面回撤安装设备。
五、支架技术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1.支架技术特点1.1 支架采用两柱掩护式型式。
1.2 支架顶梁为整顶梁。
1.3 顶梁、掩护梁为双侧活动侧护板1.4 支架前后连杆均为分体双连杆。
1.5 支架底座为底分式结构,底座带抬底机构。
2.主要技术参数ZY9000/24/45型支架技术参数6.1顶梁顶梁是用于支护、控制、管理工作面上方的顶板,顶板的压力通过顶梁传递到两根立柱上。
为了更好地支护煤壁上方刚暴露出的顶板,顶梁前端上翘40mm,顶梁为双侧活动侧护板。
超前支护液压支架说明书

ZT2×3200/18/35型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产品说明书沈阳天安矿山机械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7月联系地址: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高官台街11号邮编:110161联系电话:(024)88427938-307 传真:(024)88416503目录第一章型号说明.................................................................................... - 1 -第二章执行标准.................................................................................... - 1 -第三章支架的结构及性能.................................................................... - 1 -第一节支架的适用条件 ................................................................... - 1 -第二节支架的特点及组成 ............................................................... - 2 -第三节支架的主要技术特征 ........................................................... - 3 -第四节支架的主要机构及其作用 ................................................... - 5 -第五节防护装置 ............................................................................... - 7 -第六节立柱和千斤顶 ....................................................................... - 8 -第四章支架的出厂检验、运输和安装................................................ - 9 -第一节支架的出厂检验 ................................................................... - 9 -第二节支架地面运输和试运转 ..................................................... - 10 -第三节井下运输和安装注意事项 ................................................. - 10 -第五章支架的操作及维护.................................................................. - 11 -第六章支架常见故障及其排除.......................................................... - 14 -第七章附图.......................................................................................... - 22 -第一章型号说明Z T 2×3200 /18 /35支架最大高度35 dm支架最低高度18 dm支架工作阻力2×3200 KN巷道替棚式液压支架第二章执行标准MT312-2000《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Q/STA01-2009ZT型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技术条件》第三章支架的结构及性能第一节支架的适用条件ZT2×3200/18/35型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是根据综采工作面顺槽随转载机推进,将巷道永久支护替换为临时超前支护的具体条件而设计的一种支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题目名称:机械支架设计学部(系):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飞行器加工工艺方向)学生姓名:李才学号:201104820142指导教师:张小梁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二、设计任务图……………………………………………………三、零件的分析……………………………………………………四、拟定工艺路线…………………………………………………五、加工余量确定…………………………………………………六、工序尺寸确定…………………………………………………七、粗铣ø54端面的切削用量的确定……………………………八、计算粗铣ø54两端面的时间定额……………………………九、夹具设计………………………………………………………十、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十一、参考文献………………………………………………………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是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问题为研究对象,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完了工艺课后并完成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还应通过课程设计受到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训练,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
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学生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4.能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设计任务图图形详见设计任务书(CAD图纸,A3)三、零件的分析3.1 零件的工艺分析1、以ø46的面,钻ø22的孔2、以ø46的面,ø22的孔为基准,铣ø54的面,扩、镗ø38的孔,钻、扩、镗ø14的孔,铣ø24凸台,以及车ø16凸台3、以ø54的面,ø38的孔为基准,扩、镗ø22的孔,铣ø46、ø34的面以及钻镗ø6的孔。
4、其余为不加工表面。
3.2工艺规程设计1)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到零件材料的综合性能及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保证零件工作的可靠,采用铸造。
由于工件外形复杂,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
铸造精度为IT14级。
2)确定生产类型和工艺安排的基本倾向。
(1)生产类型大批大量生产。
(2)工艺安排的基本倾向。
工序分散原则。
(3)设备选择通用设备+通用工装;通用设备+专用工装;专用设备+专用工装。
(4)工艺手段常规工艺四、拟定工艺路线4.1基准面的选择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4.2粗基准选择根据粗基准选择原则,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时,选该表面为粗基准。
若工件每个表面都要求加工,为了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
以粗车的ø46面,及钻的ø22孔为粗基准4.3精基准的选择根据精基准选择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2)基准不变原则;(3)互为基准反复加工原则;(4)自为基准原则;(5)能使工作稳定可靠、夹具简单。
该工件外圆为非加工表面,所以该工件加工的精基准选则为ø46面ø22孔与ø54面ø38孔互为基准,反复加工。
即加工ø46、ø34面以及ø22孔时,以ø54面ø38孔为定位基准;加工ø54面及ø38孔时,以ø46面ø22孔为定位基准。
4.4加工方法由于不同的加工方法如车、铣、刨、钻、镗、扩、磨等,其用途各不同,所能达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也不一样。
即使同一种加工方法,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所得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也不大一样。
因为在加工过程中,将有各种因素对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产生影响,如工人技术水平、切削用量、刀具的刃磨质量、机床的调整质量等。
对本工件-支架零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加工方法加工出粗基准ø46面,钻ø22孔加工路线:粗车ø46面→在ø46面钻孔ø22加工ø54右端面,Ra3.2加工路线:粗铣→精铣加工ø54左端面,Ra3.2加工路线:粗铣→精铣加工ø46端面,Ra3.2加工路线:粗车→粗铣→精铣加工ø34端面,Ra3.2加工路线:粗车→粗铣→精铣加工ø24凸台面,Ra3.2加工路线:粗车→精车加工ø16凸台面,Ra6.3加工路线:粗车加工ø22孔,Ra1.6加工路线:钻→粗镗→精镗→倒角加工ø38孔,Ra1.6加工路线:扩→粗镗→精镗加工ø14孔,Ra3.2加工路线:钻→粗镗→精镗加工ø14凸台面,Ra3.2加工路线:粗车→精车→倒孔倒角加工ø6孔,Ra12.5加工路线:粗铣钻孔平面→钻→扩→倒角4.5加工工序安排按先加工粗加工,后加工精加工;先加工基准平面,后加工其他平面;先加工主要平面后加工次要平面;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铸造热处理粗铣Φ54左右端面钻孔Φ38粗铣Φ46端面粗铣Φ34端面钻孔Φ22粗镗Φ38孔粗镗Φ22孔粗车Φ24、Φ16三凸台面半精车Φ24mm凸台面半精车Φ16mm凸台面钻孔Φ14半精镗孔Φ14,并倒角精铣Φ54左右端面精铣Φ46端面精铣Φ34端面精镗Φ22孔,并倒角精镗Φ38孔,并倒角钻ø6孔扩ø6孔,并倒角倒各圆角R3,去毛刺,清洗检验,入库必须先加工出粗基准粗车ø46、ø34两端面以及钻ø22孔,否则其他工序无从进行。
五、加工余量确定根据公式2Zb≥Ta+2(Ra+ta)+2|ρa+Δεb|、Zb≥Ta+(Ra+ta)+|ρa+Δεb|计算基本加工余量,不考虑空间偏差和装夹误差,即得2Zb≥Ta+2(Ra+ta)、Zb≥Ta+(Ra+ta)计算值,再修整,得出各加工工序加工余量表如下Ø22孔Ø38孔Ø14孔Ø6孔Ø54两端面Ø46、ø34两端面Ø16凸台面Ø24两凸台面Ø6钻孔平面精镗粗镗精镗粗镗扩精镗粗镗扩精铣粗铣精铣粗铣粗车粗车精车粗车粗铣0.05810.140.06110.1550.3050.06470.130.0750.06460.180.08860.1950.380.17630.07620.2150.10.20.10.20.40.10.20.10.10.30.10.30.50.30.10.40.2六、工序尺寸确定由于零件图上的尺寸、公差是毛坯经过加工之后最终达到的尺寸。
在加工过程中各工序所达到的尺寸为工序尺寸,也是在工序图上所标注的尺寸。
该支架零件的工序间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确定如下一系列表。
6.1、ø22孔量/mm 经济精度/mm 表面粗糙度Ra/um寸/mm 尺寸、公差/mm表面粗糙度Ra/um精镗0.1 H8 1.6 38 ø 1.6 粗镗0.2 H11 12.5 37.9 ø12.5 扩0.4 H13 25 37.7 ø25 铸造±0.6 37.3 Ø37.3±0.66.3、ø14孔表3 工序间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确定工序名称工序间余量/mm工序间工序间尺寸/mm工序间经济精度/mm表面粗糙度Ra/um尺寸、公差/mm表面粗糙度Ra/um精镗0.1 H9 3.2 14 ø 3.2 粗镗0.2 H11 12.5 13.9 ø12.5 钻H13 25 13.7 ø25 6.4、ø6孔表4 工序间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确定工序名称工序间余量/mm工序间工序间尺寸/mm工序间经济精度/mm表面粗糙度Ra/um尺寸、公差/mm 表面粗糙度Ra/um扩0.2 H11 12.5 6ø12.5钻H13 25 5.9 25 6.5、54右两端面工序名称工序间余量/mm工序间工序间尺寸/mm工序间经济精度/mm表面粗糙度Ra/um尺寸、公差/mm表面粗糙度Ra/um精铣0.1 H9 3.2 78 3.2 粗铣0.3 H11 12.5 78.2 12.5 铸造±0.7 25 78.5 78.8±0.7 256.6、54左端面工序名称工序间余量/mm工序间工序间尺寸/mm工序间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尺寸、公差表面粗Ra/um 精铣0.1 H9 3.2 78.1 3.2 粗铣0.3 H11 12.5 78.5 12.5 铸造±0.7 25 78.8 78.8±0.7 25 由于加工时是先加工ø54左端面再加工ø54右端面,两两端面互为基准,反复加工。
因此54两端面之间的铸造尺寸为78.8±0.7mm。
6.7、ø46端面工序名称工序间余量/mm工序间工序间尺寸/mm工序间经济精度/mm表面粗糙度Ra/um尺寸、公差/mm表面粗糙度Ra/um精铣0.1 H9 3.2 90.1 3.2 粗铣0.3 H11 12.5 90.5 12.5 粗车0.5 H13 25 90.8 25 铸造±1 25 91.8 91.8±1 25工序名称工序间余量/mm工序间工序间尺寸/mm工序间经济精度/mm表面粗糙度Ra/um尺寸、公差/mm表面粗糙度Ra/um精铣0.1 H9 3.2 90 3.2 粗铣0.3 H11 12.5 90.2 12.5 粗车0.5 H13 25 90.5 25 铸造±1 25 91.3 91.3±1 25此34、ø46两端面之间的铸造尺寸为91.8±1mm。
6.9、ø16凸台面工序名称工序间余量/mm工序间工序间尺寸/mm工序间经济精度/mm表面粗糙度Ra/um尺寸、公差/mm表面粗糙度Ra/um粗车0.3 H10 6.3 30 6.3 铸造±0.5 25 30.3 30.3±0.5 25工序名称工序间余量/mm工序间工序间尺寸/mm工序间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尺寸、公差表面粗Ra/um 精车0.1 H9 3.2 32 3.2 粗车0.4 H11 12.5 32.1 12.5 铸造±0.6 25 32.5 32.5±0.6 25七、粗铣ø54端面的切削用量的确定切削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其他技术经济要求来选定适宜的切削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