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发展趋势

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

题目中国生态环境演变趋势

学生姓名喻畅

学号140930071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402

指导教师陈晓红教授

2016 年 5 月

中国生态环境趋势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更加突出,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等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和健康的重要因素,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基本国策,采取了多种措施实现绿色发展。

[关键词]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政策,现状与问题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more prominent, such as air, water and soil pollution becom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people's life and health, universal attention from society.The central committee party and state counci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gree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aving resources,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a basic state policy, adopted various measures to realize green development.

[KEY WORDS]Green development, systems and mechanisms, policies,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迅速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

一、生态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

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

(一)空气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以及颗粒粉尘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面积出现雾霾情况。雾霾天气除了由气象因素导致,化学工厂、汽车尾气增多、农作物燃烧、工业燃煤及气溶胶二次污染等人为因素引起大气中颗粒物含量加大是雾霾天气出现的另一重要原因。

(二)森林资源匮乏,林草覆盖率低。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减少,森里采伐量远远超过森里生长量,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现象十分严重,森林赤字明显,当代人已经过早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三)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河流断流日趋严重,湖泊退化愈演愈烈。湿地变农田,湿地破坏力加剧。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地下超采,水位下降。地下水沉降漏斗由点到面,由城市向乡村发展,面积越来越大,出现了区域性大范围的漏斗。

(四)温室效应,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洪涝灾害都将加剧。全球性高温的持续,将刺激中国的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给电力供应带来严峻的挑战。

(五)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乡镇工业污染严重,农村耕地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禽畜和水产养殖加剧了农村污染。

二、解决措施

(1)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因为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正在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这个过程中由于发展,它还要能源的支撑,但是能源的结构、产业结构要进行大幅度调整。因此中国提出来要通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通过这样的路径,既要保证我们的经济增长,改善人

民的生活、保护环境,还要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减排。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要采取综合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制定和落实发展新兴产业的规划和政策;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积极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鼓励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

(2)坚持提高全民族生态意识,树立正确发展观。

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强电影、电视、图书、期刊和报纸等宣传舆论作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特别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决策者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树立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近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统筹兼顾的大局观;树立资源有限,提倡节水、节能、降耗的资源观;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人类自己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

(3)坚持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节能实际上也是个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就是零碳的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在保增长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节能减排,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切实使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落到实处。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要采取措施,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支持企业围绕节能减排加快技术改造,进一步完善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要继续抓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例如:“十二五”规划中增加了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约束性指标,提高了强度要求。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以更严格的手段实

现节能减排。对重点区域的火电、钢铁、水泥以及燃煤锅炉实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4)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

“十一五”以来,全国人大加快了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和修法工作,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循环经济促进法、食品安全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法、刑事诉讼法等进行了重大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在修改中。法律提高了对破坏环境的处罚力度,将严重损坏环境的行为纳入刑法;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信息公开,以及公益诉讼。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协调和配合,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生态保护制度以及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标准。

三、发展趋势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体制改革、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的进程明显加快,取得积极成效。由中国环境保护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举办的《可持续发展多重途径》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于2016年5月26日举办。作为“十三五”规划的一部分,中国已经承诺,到2020年,用水量将减少23%,能源消耗减少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8%。报告认为,到2020年,如果中国成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将生态发展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

发展完美融合,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以上,每年地级市空气优良天数将超过8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中的两点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一是绿色经济理念。是指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它要求任何经济活动不仅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且要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另一方面,环保要经济。即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将维系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绿掘金”。二是绿色环境发展理念。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绿色经济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它是一种融合了人类的现代文明,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市场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经济,也是一种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经济。它是一种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有机结合的良性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绿色经济的范围很广,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绿色服务业等。

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说到绿色经济,自然而然会衍生出一大批相关词,如:绿色企业,绿色技术,绿色消费等等。总之,生态环境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一种经济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03-01

[2]陈建成.生态经济与美丽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9

[6]周家林,朱雪梅.中国环境报[DB/OL].https://www.360docs.net/doc/7f18713525.html,/qy/cyxw/201605/t20160526_8 05594.html,2016-05-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