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按摩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按摩推拿 ppt课件

按摩推拿 ppt课件

1
2
3
局部皮肤



血友病、

紫癜病患


4
骨折和 关节脱 位的早 期
妇女月 经期和 妊娠期 不能按 摩下腹 部
按摩力度
开始时用力要轻,由轻到重,然后再逐渐减轻而结束。 一般以肩带肘,以肘带腕,要求刚柔相济,由浅入深,均 匀柔和,连续不断,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深透舒适为度。
按摩递质
使用递质可提高按摩效果,如活络油、椒盐酒、滑石粉、 按摩乳、10%的樟脑酒等,它不仅可以避免擦伤皮肤,而 且还可提高按摩效果。

按摩手法分类
1
摩擦类手法
2
按压类手法
3
叩击类手法
按压类——捏法
叩击法——拍法

常用推拿的适应症
适应症
保健养生 、美容、减肥
各种疼痛性疾病 各种炎症性疾病 各种慢性疾病 内分泌及功能紊乱性疾病 妇儿科疾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结
力量是基础,技巧是关键
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轻, 法从手出

推拿按摩的生理作用
推拿按摩的生理作用
1、解 痉 止 痛 2、消 肿 散 瘀 3、理 筋 复 位 4、松 解 粘 连 5、促 进 再 生
手部准备 力度
手法要求
推拿按摩 的注意
事项
禁忌症 递质
把冬 手天 搓施 热术
前 要 先
指 手手 甲 要部 要 清准 剪 洁备

持久 有力
手法 要求
柔和 渗透 均匀
按摩推拿
中医按摩推拿
推拿按摩的简介 推拿按摩的生理作用 推拿按摩的手法分类 常用推拿的适应症

推拿按摩ppt课件

推拿按摩ppt课件

操作前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推拿按摩师资质要求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持 有有效执业资格证书。
了解客户情况
详细询问客户身体状况、既往 病史等相关信息,评估是否适 合接受推拿按摩。
环境准备
确保推拿按摩室内环境整洁、 安静,温度适宜,通风良好。
工具准备
根据推拿按摩需要,准备好相 应的按摩工具,如按摩油、毛
摩法
以指或掌在皮肤表面回旋摩擦。根据着力面不同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两种。
03
擦法
以手掌或大鱼际、小鱼际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
推法、拿法、捏法
推法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接摩擦。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 法;用肘称肘推法。
拿法
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和穴位上进行一 紧一松的捏提,称为拿法。力量应由轻而重,连续而有节奏,缓和而连贯,接触点在指腹 而不应在指尖,腕部放松。
用指腹在头皮上轻轻按压 ,从前往后,再从后往前 ,有助于缓解头痛和紧张 。
穴位按摩
针对风池、风府、百会等 穴位进行点按,可达到疏 通经络、缓解疲劳的效果 。
颈部揉捏
用拇指和食指揉捏颈部两 侧肌肉,从上至下,可缓 解颈部僵硬和疼痛。
肩背部和腰部按摩技巧
滚法按摩
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在肩 背部和腰部滚动,可缓解 肌肉紧张和疼痛。
运动关节类手法
如摇法、扳法等,以被动活动关 节为主要特征。
叩击类手法
如拍法、击法等,以手或拳的叩 击动作为主。
振动类手法
如抖法、振法等,以高频率的振 动为主要特征。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推拿按摩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如 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 盘突出症等。

推拿功法PPT课件

推拿功法PPT课件

❖ (4)身体向右转侧,成右弓左箭势(面向左方)。 两上肢同时动作:右上肢外旋,屈肘约成半圆状, 拳心相对,双目观拳,拳高约与肩平,肘不过膝, 膝不过足尖;左上肢内旋向后伸,拳背离臀,肩松, 肘微屈,两上肢一前(外旋)一后(内旋)作螺旋 劲,上身正直,塌腰收臀,鼻息调匀。左右两侧交 替锻炼,姿势相同。
(5)马裆势
❖ (1)两手握拳由身后画弧线向裆前,拳背相 对,拳面近地;随势上身略前俯,松肩,直肘; 昂头,目前视。
❖ (2)两拳上提到胸前,由拳化掌,成抱球势, 随势直腰;松肩肘屈,肘略地于肩;头端平, 目前视。
❖ (3)旋动两前臂,使掌心个向左右(四指并 拢朝天,拇指外分,成八字掌,掌应挺紧), 随势用劲徐徐向左右平推到肘直;松肩,直肘, 腕背屈,腕、肘、肩相平。
❖ 易筋经的种类很多。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动为 主,动静结合,内静以收心调吸,外动以易筋壮 骨。
一、达摩易筋经
❖ 易筋经健身法有12势锻炼方法。 ❖ 易筋经采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助呼吸诱导,
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大多采用静止性用 力。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迸气。古代相传 的易筋经姿式及锻炼法有12式,即韦驮献杵(有3 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 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 势、掉尾势等。
❖ 诀曰:侧首弯肱,抱顶及 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 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第八势:三盘落地势
❖ 左脚向左横跨一步,屈膝下 蹲成马步。上体挺直,两手 叉腰,再屈肘翻掌向上,小 臂平举如托重物状;稍停片 刻,两手翻掌向下,小臂伸 直放松,如放下重物状。动 作随呼吸进行,吸气时,如 托物状:呼气时,如放物状, 反复5-10 次。收功时,两 脚徐徐伸直,左脚收回,两 足并拢,成直立状。

《推拿按摩》PPT课件

《推拿按摩》PPT课件
• 作用 : 消除局部疲劳; 促进血液循环。
• 补充:蚂蚁上树
42
摩擦类手法之——摩 法
• 操作方法;用四指指腹或手掌平贴于按摩部 位,指、掌着力部分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做 盘旋式摩擦。
• 操作要求:力量速度要均匀,指掌自然伸直。 • 应用:适用于胸、腹等部位。 注意:不带动皮下组织。顺摩为补,逆摩为泻
• 揉动时,以肘关节为支点,主要前臂运动带动肘关节。着力部 位要吸定,不能来回摩擦。
46
拍击类手法之—— 拍法
• 操作方法 : 操 作 时 , 手 指 自 然 并 拢 ,掌 指 关 节 微 屈 , 用 虚 掌 在 体 表 交替进行拍 打。肩、肘、腕、手尽量 放松,动作小而轻快,均 匀、柔和、连续。
5
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五寸, 或二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晕厥,中风,耳鸣,中 气下陷、内脏垂脱、高血压、久泄等病症, 为人体阳气聚会之气
感觉:局部按压有微胀感。
6
神庭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肿痛
鼻衄(nv)(即:流鼻血)
1
课程内容
• 常用穴位讲解 • 推拿按摩概述 • 推拿按摩手法
2
常用穴位
• 一:取穴法 • (一):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 (1)拇指同身寸法 • (2)中指同身寸法 • (3)横指同身寸法
3
(二)简便取穴法
如:两眉之间的印堂穴 两耳尖连线中点取百会穴 患者握拳取劳宫穴
4
二: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
7
四白穴
位置:目正视,瞳孔直下1寸,当眶下孔 凹陷中
主治:目赤痛痒,流泪,头痛目眩
8
人中穴
位置: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界 处

推拿按摩手法ppt课件

推拿按摩手法ppt课件

推拿按摩手法ppt课件•推拿按摩基本概念与原理•常用推拿按摩手法介绍•局部推拿按摩技巧讲解•常见病症对应推拿按摩方案目录•推拿按摩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规范•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01推拿按摩基本概念与原理推拿按摩定义及作用定义作用推拿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等,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中医学对推拿按摩认识0102现代医学对推拿按摩解释同时,推拿按摩还可以刺激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和康复作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02常用推拿按摩手法介绍揉法定义揉法分类揉法作用摩法定义摩法分类摩法作用推法定义以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上,做单方向直线移动的手法。

推法分类指推法、掌推法、肘推法。

推法作用具有行气止痛,温经活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全身各部均可适用。

一般拇指平推适用于肩背部;掌推多用于腰臀部及四肢部;肘推多用于脊柱两侧。

无论哪一种推法,其着力部位都要贴于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多配合摩擦类手法使用。

拿法定义01拿法分类02拿法作用031 2 3捏法定义捏法分类捏法作用03局部推拿按摩技巧讲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030201头部按摩技巧拿风池按肩井捏颈肌揉肾俞推膀胱经双手中指或拇指按揉肾俞穴,具有补肾益气、强腰健骨的作用。

捏脊法四肢关节按摩技巧揉上肢双手交替揉捏上肢肌肉,具有放松肌肉、缓解疲劳的作用。

拿下肢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提拿下肢肌肉,具有通经活络、缓解肌肉紧张的作用。

按揉关节针对具体关节如肘、腕、膝、踝等,用中指或拇指进行按揉,具有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灵活性的作用。

04常见病症对应推拿按摩方案穴位按摩按摩风池、风府、肩井等穴位,可缓解头痛、头晕等颈椎病症状。

局部推拿针对颈部肌肉紧张、疼痛等症状,采用揉捏、推拿等手法,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颈椎牵引通过牵引装置,对颈椎进行适度的拉伸,减轻颈椎压力,缓解疼痛。

推拿按摩ppt课件

推拿按摩ppt课件

通过按摩身体,可以 放松紧张的肌肉和关 节,减轻疼痛感。
03
推拿按摩的种类
软组织按摩
总结词
通过轻柔地按摩身体的肌肉和软组织,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
详细描述
软组织按摩主要针对身体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进行 轻柔的按摩,以缓解肌肉紧张、疼痛和疲劳。这种按摩方式 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体,减轻压力。
压力。
调和气血
推拿按摩能够刺激身体的穴位和经络 ,调和气血的运行。
推拿按摩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平衡 激素的分泌,调和气血。
通过按摩身体,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 ,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
缓解疼痛
推拿按摩能够缓解各 种疼痛症状,如头痛 、颈痛、腰痛等。
推拿按摩能够促进身 体的血液循环和代谢 ,加速炎症的消退, 缓解疼痛。
穴位按摩
总结词
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穴位,调节身体功能,达到治疗和保健效果。
详细描述
穴位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 ,以达到治疗和保健效果。穴位按摩可以改善身体的不适症状,如头痛、失眠、 胃痛等,同时也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健康水平。
运动按摩
总结词
在运动后进行,旨在缓解肌肉疲劳、促进肌肉恢复和预防运动损伤。
通过按摩肌肉,可以放松紧张 的肌肉,减轻肌肉的酸胀和疼 痛感。
推拿按摩能够促进肌肉的代谢 ,加速肌肉中乳酸的排出,从 而缓解肌肉疲劳。

舒缓压力
推拿按摩能够刺激身体的放松反 应,促进身体的放松,舒缓压力

通过按摩身体,可以刺激身体的 愉悦感受器,产生愉悦感,缓解
紧张和焦虑情绪。
推拿按摩能够调节自主神经系统 ,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舒缓

中医推拿按摩PPT课件

中医推拿按摩PPT课件

总之,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是密 切相关,相辅相成, 互相渗透。持续运用的手法 可以降低肌肉的张力和组织的粘滞性,使手法能 逐渐渗透到组织深部;均匀协调的动作使手法更 趋柔和而更具有渗透性;力量和技巧相结合使手 法有力又柔和,达到“刚柔相济”。
11
推拿的基本手法
推拿手法之多,数以百计。临床上最常见的 手法,包括“推、拿、按、点、摩、揉、捏、擦、 击、搓、抖、拍、滚、摇、拔伸、扫散”。
120—140次。
14
滚法研究
15
2、拿法
捏而提起谓之拿。用拇指同其它四指对向用力 作用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作捏而提之的运动的手法。 包括二指拿、三指拿、四指拿。
16
拿法
动作要领: 1、指腹着力,掌指关节乏力 2、腕、肘、肩要放松
作用: 1、解痉放松:用于肌肉的痉挛、放松 2、疏经活血:用于肌肉的萎缩 3、疏风散寒: 例:外感风寒(重拿肩井、风池,一
27
7、拍 法
概念: 用虚掌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治疗部位的手法,
称为拍法。 单手拍法、双手拍法
动作要领: • 1、虚掌 • 2、两手要拍打同一个地方 • 3、必须将脘关节放松 • 4、操作时要有弹性 • 5、操作时要有节奏感
28
总结
力量是基础,技巧是关键! 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轻,法从手出。
18
3、按 法
用拇指的指腹或掌根等作按而留之的运动。有拇 指按,中食指按,掌按等。
作用:止痛,用于实证(由饮食、气滞、瘀血、 痰湿)引起的经气不通而痛,痛剧烈,时间短、 急。
• 气滞:胀痛、刺痛 • 痰湿:重痛
动作要领:
• 1、要垂直在作用体表上 • 2、用力时要由轻到重,再慢慢减轻。 • 3、充分利用自重 • 4、患者要有得气的感觉为适。

推拿手法PPT课件

推拿手法PPT课件

02
常见推拿手法详解
揉法
总结词
轻柔的旋转按摩手法
详细描述
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做轻柔的旋转或圆形移动 ,力度要均匀,适用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注意事项
避免在骨折或炎症部位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捏法
01
02
03
总结词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进行夹 捏
详细描述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对皮肤 进行夹捏,力度要适中, 适用于缓解肌肉疲劳和促 进血液循环。
注意事项
避免在骨折或炎症部位使用,以免 加重病情。
擦法
总结词
快速摩擦皮肤的手法
详细描述
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做快速的摩擦,力度要适中,适用于促进血 液循环和放松肌肉。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用力,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03
推拿手法应用场景
日常保健
缓解疲劳
通过推拿手法放松肌肉,促进血 液循环,缓解日常疲劳。
促进睡眠
推拿手法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录
• 推拿手法简介 • 常见推拿手法详解 • 推拿手法应用场景 • 推拿手法注意事项 • 推拿手法练习与提高 • 推拿手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推拿手法简介
推拿手法定义
01
推拿手法是指通过手法操作,作 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达 到调整机体生理、病理状况,缓 解症状或促进康复的方法。
免对流风。
时间选择
推拿的最佳时间是餐后 1-2小时,避免过度饥饿
或饱食状态。
患者准备
让患者穿着宽松舒适的 衣服,摘除首饰和手表 ,以免在推拿过程中造
成伤害。
推拿师准备
推拿师应保持手部温暖 ,修剪指甲,洗手并确 保手部无破损或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池穴
位置:在颈部枕骨下二侧,胸锁乳突肌 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感冒,落 枕,鼻衄,鼻塞
上肢穴位
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 掌骨中点处,或当拇指食指并拢时, 在肌肉隆起的最高处
主治:身热,头痛,牙痛,臂痛,晕厥, 鼻衄
劳宫穴
位置: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主治:中风昏迷,中暑,胃痛,呕吐, 口臭
• 主治:疏筋止痉,疏利腰腿。适用于 腰脊痛、小腿转筋、下肢无力等病症。
三阴交穴
• 位置:内踝直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 主治:腹胀肠鸣、大便泄泻、月经不
调、崩漏带下、痛经闭经、小便不利、 神经衰弱、肾虚阳痿、失眠健忘、精 力不足、容易疲劳等病症。
推拿按摩概述
• 推拿按摩的作用
– 保健作用 – 治疗作用
内关穴
位置: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 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胃痛,呕吐,心悸,失眠,眩晕, 健忘,偏头痛
阳溪穴
位置:在腕背横纹桡侧端,手拇指向上 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 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头痛,齿痛,咽喉肿痛,目赤, 耳鸣,腕臂痛
曲池穴
位置:屈肘,当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 上髁连线中点处
人体常用穴位
常用穴位
• 一:取穴法 • (一):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 (1)拇指同身寸法 • (2)中指同身寸法 • (3)横指同身寸法
(二)简便取穴法
如: 两眉之间的印堂穴 两耳尖连线中点取百会穴 患者握拳取劳宫穴
二: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
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五寸, 或二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晕厥,中风,耳鸣, 中气下陷、内脏垂脱、高血压、久泄等病症, 为人体阳气聚会之气
天宗穴
• 位置: 位于肩胛部,当岗下窝中 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 主治::肩膀酸痛、治疗肩部疾 病等
下肢穴位
足三里穴
•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 处。
• 主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 经活络,益气健脑等。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 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 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 症。
主治:发热,咽喉肿痛,头痛,目赤肿 痛,上肢不遂,月经痛,手臂肿痛, 腹痛
胸腹背部穴位
膻(dan)中穴
•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两乳头之 间,平第四肋间隙。
• 主治:宽胸理气,宣肺降逆,宁 心除烦。适用于情志不舒、胸部 胀闷。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气 喘、呃逆等病症。
• 感觉:局部按压有微胀感。
天枢穴
严重心脏病及病情危重者禁用或慎用推拿。 • 10、骨折和关节脱位的早期 • 11、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 • 12、妇女月经期和妊娠期不能按摩下腹部
手法要求
• 持久 • 有力 • 均匀 • 柔和 • 渗透
推拿手法的分类
• 一:摆动类手法 • 二:摩擦类手法 • 三:挤压类手法 • 四:振动类手法 • 五:叩击类手法 • 六:运动关节类手法 • 七:小儿推拿手法 • 八:推拿手法练习
按摩禁忌
• 1、开放性的软组织损伤。 • 2、某些感染性的运动器官病症,如骨结核、丹毒、骨髓炎、
化脓性关节炎等。 • 3、某些急性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等。 • 4、各种出血病,如便血、尿血、外伤性出血等。 • 5、皮肤病变的局部,如烫伤与溃疡性皮炎的局部。 • 6、肿瘤、骨折早期、截瘫初期。 • 7、孕妇的腰骶部、臀部、腹部。 • 8、女性的经期不宜用或慎用推拿。 • 9、年老体弱、久病体虚、过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之后、
气海穴
• 位置:腹正中线,肚脐下1.5寸处。 • 主治:气虚乏力、脘腹胀满、肠鸣腹
泻、月经不调、阳痿遗精等。 • 升阳补气,益肾固精 • 感觉:局部按压有沉胀感并向下腹发
散。
肩井穴
• 位置:该穴位于肩上,在大椎穴 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 主治: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 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 落枕等
手部准备
手要清洁,指甲要剪短,冬天施术 前要先把手搓热。
按摩递质
使用递质可提高按摩效果,如活 络油、椒盐酒、滑石粉、按摩乳、10 %的樟脑酒等,它不仅可避免擦伤皮 肤,而且还可提高按摩效果。
按摩力度
开始时用力要轻,由轻到重,然后再逐渐减 轻而结束。一般以肩带肘,以肘带腕,以腕带手, 要求刚柔相济,由浅入深,均匀柔和,连续不断, 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深透 舒适为度。
• 推拿按摩的注意事项
– 手部准备 – 力度 – 递质 – 禁忌症 – 手法要求
推拿按摩的保健作用
(平衡阴阳,调和营卫,疏通经络,活动关节) • 调节神经和免疫功能,促进内脏功能 • 皮肤保健与美容 • 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
按摩的治疗作用
• 理筋复位 • 解痉止痛 • 消肿散淤 • 松解粘连 • 促进再生感觉:Fra bibliotek部按压有微胀感。
神庭穴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肿痛
鼻衄(nv)(即:流鼻血)
四白穴
位置:目正视,瞳孔直下1寸,当眶下 孔凹陷中
主治:目赤痛痒,流泪,头痛目眩
人中穴
位置: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界 处
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晕厥,休克, 中暑
•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 和足背发散。
委中穴
• 位置:腘窝横纹正中线处。 • 主治:腰背疼痛、屈伸不利、项强、
腰肌劳损、下肢瘫痹、半身不遂、膝 关节炎、小便不利等。 •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感,有时向 腰部发散。
承山穴
• 位置:小腿后面正中线,委中穴直下8 寸,小腿腓肠肌两肌腹下方之间凹陷 处。
听会穴
位置:在面部,当耳屏切迹的前方,下 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时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面痛,牙痛
迎香穴
• 位置: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 • 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
冒。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 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 •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鼻子不闻香
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 位置:肚脐旁开2寸处。 • 主治:调理脾胃,理气和中。适用于
胃肠功能紊乱、肠鸣腹泻、腹痛腹胀、 大便不畅、肠炎、水肿、月经不调等 病症。 • 感觉:局部按压有沉胀感,有时可向 下发散。
中脘穴
• 位置: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 • 主治:调理脾胃,健脾化湿,和胃降
逆,安神定志。是中医治疗脾胃疾病 的重要人体穴位之一。 •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