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报刊杂志作品阅读训练题16
中考语文报刊杂志作品阅读训练题25.doc

2010中考报刊杂志最新作品阅读训练之赵丽宏专场作家名片赵丽宏,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
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
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
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
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后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
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
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赵丽宏主要的文学成就在于散文创作,他的散文在文坛上绝对是独树一帜的。
有人曾以“清新、宏阔”来概括他的散文风格,也有人称他的散文为“美文”。
他的散文书摆放在书店里,不用宣传也会脱销。
全国各地小学、中学、大学语文教材,甚至近年修订的新教材,都收有赵丽宏的不少散文。
很多年轻人因为喜欢赵丽宏的散文,而喜爱上了文学,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因此有人认为,他的散文受欢迎已成为一个“现象”。
邂逅古贤·感受伟大但丁的目光赵丽宏黄昏的佛罗伦萨,在一个外来者的眼里,显得无比神秘。
走过一条狭窄的小路时,陪我的意大利朋友轻声说:“但丁,他在这里住过。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是一座很普通的临街小楼,看上去已经歪歪斜斜,门口挂着一盏方形风灯,灯不亮,闪烁着昏黄的光芒。
给人的感觉,这光芒也是古老的,五百年岁月,都浓缩在这幽暗的灯光中。
当年,这该是一盏油灯,在风中飘摇,但丁踏着夜色回家时,看见的也是差不多的景象吧。
我走到小楼门前,门关着,无法进去。
古老的山墙上,有但丁的青铜雕像,诗人眉峰紧锁,目光忧郁而深邃,越过我头顶,凝望着远方。
我想象那小楼中,有窄而陡的楼梯,在黑暗中上升。
通向一间书房,书房不会很大,但却能容纳下整个宇宙,诗人的幻想和思索在这里上天入地,寻哲人,会鬼神……写出《神曲》的伟大诗人,竟住在如此普通的寒舍中,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练习题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考前巩固2013届黄梅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备课组【1、师生一场】最后一堂课潘炫1 直到今天,回想起那一段经历,我仍心有余悸。
2 那时候,她教古汉语,那是我们中文系一门很枯燥的科目。
几堂课下来,我就在感觉索然无味之后,开始赶写自己的稿子。
3 一次,她突然叫我起来,提了几个很费解的问题,在我的一阵沉默后,她铁青着脸说:“潘同学,请你到讲台边上站着听课。
”几个同学露出幸灾乐祸的“笑脸”,甚至还发出了笑声,那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我的心上。
我感到莫大的耻辱。
4 我抬起脸,硬邦邦地说:“请问老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5 “有!”她的脸更红了,一字一句地说,“那就是,你走出教室,这学期我的课你不用上了。
”6 那几张“笑脸”不见了,他们一定开始为我担忧。
在他们的注视下,我不假思索地推门而去。
7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这期间,我常在自责与不安中度过,心里再也没有那份骄傲与不羁了。
8 只剩下最后一堂课了。
那天,我早早地进了教室,心里是一片波动不止的湖。
9 她走上讲台,我偷偷地看了他一眼,她显得有些苍白,我为自己当初的冲动而后悔不迭,她环视教室,就在那一刻——我们的目光匆匆相对的那一刻,我看见她暗淡的眼神有了一丝光亮,而且脸上悄悄地绽开了一朵微笑,只有我能看见。
10 那一堂课,她讲得很生动,我也听得很专注。
11就在离下课只有十分钟时,她说:“同学们,剩下的十分钟可不可以给我?”同学们都不解地看着她。
12 “几个月前我让潘炫同学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我就后悔了,”她开门见山的表白让我无所适从,“几个月来,我无时无刻不在一份歉意中度过,看着他空空的座位,我常常自责。
请同学们原谅,因为我的错,更因为我不敢承担自己错误的后果,一再地推卸责任。
感谢潘炫同学这节课能来,给我这个道歉的机会……”而我呢?我又何尝不是在自傲与任性中一再地推卸我的责任。
我流着泪走上讲台,朝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13 几个月前我走出教室之后,这是第一次听她“讲课”,也是最后一堂课,庆幸的是,我没有错过。
初三语文综合阅读提升训练16及答案

语文能力提升训练——16班级姓名阅读后答题(一)汤姆的午餐在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有一个班,学生顽劣异常。
刚从大学毕业的露茜主动请缨,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
校长问她:“你知道你正在要求的是什么吗?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够管得住这个班的学生呢!”露茜注视着校长,坚定地说:“如果您同意的话,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第二天早上,露茜就站在了这个班的学生面前。
她说:“淘气包们,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
我知道,想让你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我必须依靠你们的帮助!”坐在最后一排的是一个又高又壮的男孩,同学们都叫他“大个子汤姆”。
他听露茜老师说到这里,就低声对他的同桌说:“嘻嘻,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把小个子汤米揍扁。
”露茜老师笑了笑,说:“不过,我将允许你们自己制定班规,并将你们的创意写在黑板上。
”学生们很兴奋,不一会儿,就在黑板上列出了10条班规。
然后,露茜老师就“若违反这些班规该如何处治”向学生们征询意见。
汤姆站起来说:“如果谁违反了班规,他就应该脱掉衣服,让您在他的后背上打10木板!”早已习惯了恶作剧的学生们自然是一呼百应。
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一切都很平静。
但是到了第四天中午,汤姆却在教室里暴怒了,原因是他的午餐竟然被人偷吃了!此事涉嫌“偷窃”,露茜老师立刻就此事展开了调查。
事情很快便水落石出:是小个子汤米偷吃了。
汤米也承认确实是他拿走了汤姆的午餐。
于是,露茜老师就问他:“你知道你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吗?”汤米眼含泪花,点了点头。
汤米这几天穿的是一件厚厚的外衣,他向露茜老师乞求说:“我有错,我愿意接受惩罚,但是,请不要让我脱掉外套。
”还没等露茜老师开口,汤姆就气势汹汹地命令道:“你必须脱掉你的外套!”没办法,小家伙开始动手解他身上穿的那件旧外套的扣子。
当他脱下外套的时候,露茜老师看见他没有穿衬衫。
更糟糕的是,她看见那件外套里面隐藏的竟然是一个极其虚弱和干瘦的躯体。
露茜老师问汤米为什么不穿件衬衫。
中考语文报刊杂志作品阅读训练题13.doc

2010中考报刊杂志最新作品阅读训练之张晓风专场作家名片张晓风,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
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被译成各种文字。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并将她列为台湾“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她的散文总是充满发于自我的真情至性,既有慨叹人生的虚无,亦不沉溺于文字的晦涩,其字里行间自有一股索然不磨的英伟之气、侠士之风,而又不乏女子雅致、凄婉的纤细柔情。
代表作有小说:《白手帕》、《红手帕》、《梅、兰、竹、菊》、《潘渡娜》;散文:《初雪》、《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只因为年轻啊》等。
链接中考《你为什么拿这一个》张晓风(入选2009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题);《母亲的羽衣》张晓风(入选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试题);《雨荷》张晓风(入选2009年广西省南宁市中考语文试题);《不知有花》张晓风(入选2007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哲思启智·感知真谛月,阙也张晓风“月,阙也。
”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
阙,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
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
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
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
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
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
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
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们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
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大地才虚合起来了。
2022中考语文阅读训练之迟子建专场

2022中考报刊杂志最新作品阅读训练之迟子建专场作家名片迟子建,一级女作家,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中国的北极村——漠河。
童年在黑龙江畔度过。
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
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
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出版有四十余部单行本。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清水洗尘》、《雾月牛栏》、《踏看月光的行板》、《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
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本的《迟子建作品精华》。
曾获得第一、第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励,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文等海外译本。
链接中考《是谁扼杀了哀愁》迟子建入选2022年潍坊市中考语文试题;《时间怎样地行走》迟子建入选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寻石记》迟子建入选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语文试题。
美文看台·感受泥泞泥泞迟子建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
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
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然而春风来了。
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
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2016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荟萃试题答案

2016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荟萃【经典导航】一、(连云港)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最大的事情刘亮程一年中我们在地里忙上一个月(一辈子在村里也就住几十年),把麦子打掉,麦草扔在地边,便走了。
不管活儿干没干完,都不是我们的事情了。
老鼠会在仓满洞盈之后,重选一个地方打新洞。
也许就选在草棚旁边,或者草垛下面。
草棚这儿地势高、干爽,适合人筑屋、鼠打洞。
麦草垛下面隐蔽、安全,麦秆中少不了有一些剩余的麦穗麦粒足够几代老鼠吃。
鸟会把巢筑在我们搭起的草棚上,在长出来的那截木头上,涂满白色鸟粪。
野鸡会从门缝钻进来,在我们曾经睡觉的草铺上,生几枚蛋,留一地零乱羽毛。
这些都是给下一年来到的人们留下的麻烦事情。
下一年,一切..会重新开始。
剩下的事将被搁在一边。
如果下一年我们不来。
下下一年还不来。
如果我们永远地走了,从野地上的草棚,从村庄,从远远近近的城市。
如果人的事情结束了,或者人还有万般未竟的事业但人没有了。
再也没有了。
那么,我们干完的事,将是留给自然最大的事情。
别说一座钢铁空城、一个砖瓦村落。
仅仅是我们弃在大地上的一间平常的土房子,就够它们多少年收拾。
草大概用五年时间,长满被人铲平踩瓷实的院子。
草根蛰伏在土里,它没有死掉,一直在土中窥听地面上的动静。
一年又一年,人的脚步在院子里来来去去,时缓时快,时轻时沉。
终于有一天,再听不见了。
草根试探性地拱破地面,发一个芽,生两片叶,迎风探望一季,确信再没锨来铲它,脚来踩它。
草便一棵一棵从土里钻出。
这片曾经是它们的土地已面目全非,且怪模怪样地耸着一间土房子。
草开始从墙缝往外长,往房顶上长。
而房顶的大木梁中,几只蛀虫正悄悄干着一件大事情。
它们打算用七八十年,把这棵木梁蛀空。
然后房顶塌下来。
与此同时,风四十年吹旧一扇门上的红油漆。
雨八十年冲掉墙上的一块泥皮。
厚实的墙基里,一群蝼蚁正一小粒一小粒往外搬土。
它们把巢筑在墙基里,大蝼蚁在墙里死去,小蝼蚁又在墙里出生。
这个过程没有谁能全部经历,它太漫长,大概要一千八百年,墙根就彻底毁了。
2016年语文中考 散文阅读试题集锦(一)有答案

2016中考散文试题(一)2016浙江台州(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三篇短文,完成6-9题。
【甲】归牧①缪崇群一个八九岁大的女孩子,拉着一个小火车头——这是我给水牛起的名字,因为它的身体比一般黄牛要庞大,在田间并不显示得,等它走上了小路,对面遇见,就觉得它格外大,格外重,格外笨,真的像一个小火车头了。
水牛的鼻子里还发出气咻咻的声响,同火车头停下来的那个情景,可算毫无二致。
那么小的小姑娘,那么美好的,脸圆圆的小姑娘,她的个子,她的模样,她的服装,和这个水牛比照起来,一个在前头,一个在后面,谁说不像拉着一个小火车头呢?那头水牛,走走歇歇,好像意犹未尽;孩子背转过来退着步子走,仿佛听它的便,很有耐性似的。
虽然我晓得这个孩子念家的心切,牛却不慌不忙地,并不随随便便就让这个小主人牵了回去。
我看见这个小女孩的腕上,有一只还套着一个人造象牙的小手镯。
她们先走在我的前面,不久就落在我的后边了。
我再回头,她们已经落在苍茫的暮色里。
她们不比那热带地方的朝廷,坐在象背的锦鞍上,华丽伞盖底下的王孙公主们更高贵些,更令人羡慕吗?【注】①选自《石屏随笔》,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缪崇群(1907-1948),我国现代作家。
【乙】患肺痨病的小女孩①希梅内斯白石灰墙的冷清病房中央,她直挺挺地坐在孤独的椅子上,面色苍白无神,像株枯萎的香甘松。
医生要她下乡晒点三月的阳光,不过可怜的孩子身体太弱了。
“就快走到桥边的时候,”她告诉我,“你知道吗,老伯伯,我就透不过气来。
”她微弱、断绩的童音疲倦地弱去,就像夏天的微风时而欲吹又止。
我让她骑著普儿②出来透透气。
一路上,削瘦垂死的脸庞笑得多开心,满是黑眼珠、白牙齿。
妇人都跑到门口看我们走过。
普儿放慢脚步,彷佛知道背上驮的是栗脆弱的玻璃百合。
兴奋和喜悦改变了小女孩的容貌,配上一身纯白的衣裳,看起来就像路过小镇赶往南方的天使。
【注】①选自《小毛驴与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林为正译。
16-中考语文卷(浙江杭州专用)(解析版)

【赢在中考•黄金20卷】备战2021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浙江杭州专用)第十六模拟一、积累(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2题。
执着是居里夫人手中那搅动的铁条,哪怕(jīn)疲力尽,也要寻求那心中的蓝色光芒。
课文中的形象总是不断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有说话、公正无私的藤野先生。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ǒu)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执着是朱德母亲心中满满的爱,虽处饥荒年代,却能不(chuò)劳作,让全家衣食无忧。
1.根据语境,在上文中填入合适的汉字。
(3分)(jīn)____疲力尽(yǒu)____黑不(chuò)____劳作2.填入上文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惊心动魄B.抑扬顿挫C.滔滔不绝D.波澜起伏【答案】1.筋黝辍2.C【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字词。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注意“筋”的偏旁。
黝黑,颜色深黑。
记忆的时候可以把“黝”分成“黑”和“幼”来记忆。
不辍劳作,不停止劳作。
“辍”和“缀”要区分开。
2.A惊心动魄: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不合语境。
B抑扬顿挫:意思是指声音的大小起伏和停顿转折。
不合语境。
C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合乎语境。
D波澜起伏:形容水面上的水波泛起时的样子。
原指波浪四起,常用比喻义,指文艺作品情节曲折。
不合语境。
故选C。
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请你运用对偶知识,为“天高地厚华夏情”选出恰当的上联()A.山连山中见险峻B.隐天蔽日三峡山C.山峻水清三峡美D.夏水奔流东逝去【答案】C【详解】“天高”为主谓结构。
“地厚”为主谓结构。
“天高地厚”为并列结构。
“华夏情”为偏正结构。
A“见险峻”为动宾结构,与“华夏情”不构成对偶;B“隐天”与“蔽日”为动宾结构,与“天高”和“地厚”不构成对偶;C“山峻”为主谓结构,“水清”为主谓结构,“山峻水清”为并列结构,“三峡美”为偏正结构,与上联构成对偶;D“夏水奔流”为主谓结构,与“天高地厚”不构成对偶;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报刊杂志最新作品阅读训练之李汉荣专场作家名片李汉荣(1958~),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著名诗人、散文家。
他有多篇佳作入选全国及山东、上海等省市中学语文教科书,如《山中访友》入选上海市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外婆的手纹》入选上海市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与天地精神往来》入选山东省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并有多篇文章被作为中、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材料。
同时,李汉荣擅长想象,使得文笔生动活泼,于诗意的抒写中显出细节的明晰、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而流露于文中的童心和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与思想,更是其作品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精神源泉。
链接中考《月光下的探访》(入选浙江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山中访友》(入选湖北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对孩子说》(入选宁夏自治区中考语文试题);《一生的戒指》(入选广东深圳中考语文试题);《牛的写意》(入选湖北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
独特风景·情有独钟瀑李汉荣赞美瀑布的诗文太多太多了。
打开唐诗宋词,便有瀑布之声从时间深处传来,打湿我干涸的思念。
真该感谢瀑布:它滋润了诗人的情怀,洗涤了画家的心胸,浇灌了一代代赤子们的创造激情!每一次我来到瀑布面前,或远远地看见瀑布的身影,我总是激动不已,欲狂欲歌!它来了,它从命运的高处来了!它兴冲冲地来了!如儿童追逐一只彩蝶,如少年捕捉一个幻影,如青年赶赴一次约会;它来了,它跑着笑着唱着舞着,它越跑越快,越笑越开心,越唱越激动,越舞越狂热!它来不及选择,便从高高的悬崖跌入深深的峡谷!我没有听见它的叹息,更没有听见它的哭声,我听见的是海潮,海潮,海潮,依旧是海潮。
我听见纯真的笑,迷狂的笑,灿烂的笑。
我听见十万群山一片笑的和声。
瀑布碎了,水复活了,水沸腾了,雪浪,雪浪,雪浪……瀑布来了,又来了,它每一刻都在壮丽地死去,每一刻都在庄严地新生。
不停降临的瀑布,分娩着层出不穷的雪浪。
不间断地受难,不间断地死去,不间断地涅磐;不间断地体验着生与死的大喜悦!高潮陷落在深渊,深渊里涌动滔滔不息的高潮!瀑布的一生,是高潮迭起的一生!柔弱的水,女性的水,阴郁的水,在悬崖上,在忘情奔流的途中,写着大智大勇大起大落的传记!我有水的气魄吗?如果我追寻的真理隐藏在寂寞阴冷的深谷,我敢拒绝头顶云霞的诱惑,毅然从悬崖上跳下,去殉我的道吗?我有水的意志吗?不舍昼夜,不拒涓细,心系一处,情注一方,以坚韧得近乎愚蠢的耐心,以百年千载为一个工时,把顽石打磨成细细的沙粒!我有水的纯洁吗?不管地壳裂变,阴阳错乱,候鸟变换着格言,云雾修改着脸谱,水的女儿,不改冰清玉洁的品性,升天入地,依旧是晶莹明洁的赤子心。
纵使在绝望的命运里跌碎了,也是明亮的碎片,干净的颗粒。
我有水的忠诚吗?天真地活着,坚贞地爱着。
不羡慕南面的金山,东面的银山,西面的铜山,爱上了这北山,就千年万载厮守着它的清寒、孤独和庄严。
当金山垮了,银山倒了,铜山裂了,仍然依旧唱着对北山的初恋。
北山寒冷而高峻,北山的峰顶有古老的积雪,那是爱的源头,高洁的爱总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发源……瀑布,以经典的方式,把水的品质大写在天地之间。
读瀑,我读到了我的浑浊、平庸和贫弱。
我的生命早已熄灭了激情,仅有的只是死水和微澜。
在瀑布的大生大死面前,我知道我只是个苟活者;在瀑布的大激情面前,我顿悟我往日的那些自以为很壮烈的情感,只不过是池塘里泛起的泡沫;在瀑布的大手笔面前,我发现我写的那些文字,包括“大师”们制造的那些所谓“经典”,多半是燥热、昏蒙的诳晚,耐不住寂寞的蛙们的妄言。
终生囚禁在悬崖上,终生是自由的歌者。
时时刻刻在死去,时时刻刻在诞生。
我想做一次瀑布,从高高的悬崖,向深深的命运,纵身一跃……(选自《精美散文》)品后余香李汉荣善于从大自然中发现美,并用灵动的生花妙笔表达其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本文即是代表。
行文中,作者通过对瀑布的诗意勾画、对人与自然心灵交融的揭示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表达出作者要拥有水的气魄、意志、纯洁和忠诚等美好的愿望。
读者只要透过他的文字,用心去体味那充满诗意的画面,就能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好的思想境界之中,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并为之所打动,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
且读且思1.《瀑》这篇散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文章整体构思上,作者主要运用第三人称写瀑布,这有什么好处?2.每次来到瀑布面前,或远远地看见瀑布的身影,作者为何“激动不已,欲狂欲歌”?3.请用文章中的词语概括“水的品质”。
4.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我有水的气魄吗?如果我追寻的真理隐藏在寂寞阴冷的深谷,我敢拒绝头顶云霞的诱惑,毅然从悬崖上跳下,去殉我的道吗?心灵点击·远离世俗野地李汉荣野地并不很野,就在城的郊外。
随便什么时辰,在城市作一次小小的逃亡,到野地去呼吸,去想些什么或什么也不想,就一心一意感受那野地,是我的一门功课。
野地有很多树。
柳树、松树、槐树,还有叫不出名字的灌木。
不是成材林,也非防风林,结出的果子也不能食用,是一片无用的杂木林。
它安于它的无用,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这一片野地,在我眼里,它是这般地有了大用。
它不仅供给我清新的空气,也免费让我欣赏鸟儿们的音乐会,且是专场,聆听、鼓掌都是我一人。
黄鹂的中音,云雀的高音,麻雀的低音,布谷鸟抑扬有度的诗朗诵,报幕的是斑鸠吧,清清朗朗的几句,全场顿时寂静,接着出场的是鹦鹉,不像是学舌,是野地里自学成才的歌手;路过的燕子也丢下几句清唱,全场哗然,喜鹊拖着长裙出面了,它像是不大谦虚也不留情面的音乐评论家:“叽叽喳喳”——它是说“演出很差”?于是众鸟们议论纷纷,议论一阵就暂归于寂静,奖金是没有的,午餐补助从古至今就没领过。
它们四散开去,各自找自己的午餐。
林子的外面长满了草,招引来三五头牛或七八只羊。
牛有黑有黄,羊一律的白。
羊口细,总是走在前面选那嫩的草,那么认真地咀嚼着,像小学生第一次完成作业。
我抚摸一只小羊的犄角,它作出抵我的样子,眼睛里却是异常的天真温良,它是在和我开玩笑,那抵过来的角,握在手里热乎乎的,它一动不动地让我握着,我们彼此交换着体温和爱怜。
我顺手递给它一株三叶草,又握了握它的角,说了一声:“好孩子”,却再也说不出下面的话,因为我忽然想起了我穿过的那件羊皮袄。
我觉得我对不起这些可爱又可怜的羊,它们是多么纯真的孩子啊。
正想着,一头大黑牛走过来,它埋头吃草,就像我埋头写诗,都是物我两忘的境界。
我看见,远处那黑牛,不时地抬起头望我……野地的边缘有一小块瓜菜地。
包包菜一层一层包着自己内心的秘密,像一位诗人耐心地保存着自己最初的手稿。
芹菜仍如古代那么质朴,青青布衣,是平民的样子,也是平民的好菜。
红萝卜,通红的小手仍在霜地里找啊找啊,在黑的泥土里它总能找到那么鲜红的颜色。
南瓜不动声色地圆满着自己,据说南瓜在夜晚长得最快,特别是在月夜,那么它一定是照着月亮的样子设计着自己,它把月光里的好情绪都酿成内心里的糖。
西瓜像枕头,却无人来枕它做梦,我就睡在这枕头上,果然睡着了,梦见我也变成了一个西瓜,在大街上乱滚,差点碰上了钢铁和刀子,于是我又返回到野地,我掐一掐自己,想尝尝,却感到了痛,于是我醒来,看见西瓜仍然自己枕着自己酣睡。
子夜了,月光把野地镀成银色。
星光照看着野地,有些暗,但很静,偶尔传出几声蝈蝈叫,我能听出它们的雌雄……(选自《大众日报》,有改动)品后余香初读此文,顿觉全篇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和谐之美,表现出作者对野地的喜爱之情。
再次细品,发现本文开头独具特色:“野地并不很野,就在城的郊外。
”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简洁干练,叙事清楚,很容易调动读者的阅读欲望。
而当你一气呵成,读完这篇文章后,你便会情不自禁地拍案叫好。
因为作者笔下的“野地”,并不仅仅是城外的一片土地,更是作者心灵的憩息地。
正是有了这片“野地”,才使得作者的心灵得以远离浮躁,远离世俗,回归本真。
且读且思1.在作者的心目中,“野地”仅仅是城外的一片土地吗?为什么?作者对野地怀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1)我顺手递给它一株三叶草,又握了握它的角,说了一声:“好孩子”,却再也说不出下面的话,因为我忽然想起了我穿过的那件羊皮袄。
我觉得我对不起这些可爱又可怜的羊,它们是多么纯真的孩子啊。
(2)梦见我也变成了一个西瓜,在大街上乱滚,差点碰上了钢铁和刀子。
3.在本文中,作者所写的每一样事物都有寓意吗?为什么?4.你生活的环境中是否也有同样的一片野地?你对它有着怎样的观感和感受?试着说一说。
生活浪花·叩问灵魂目光李汉荣据说目光是有质量、有重量的,也是有湿度、有温度的。
我经常体会着目光落在身上或心上的那种灼烫感、尖锐感、潮湿感、温暖感、压迫感。
我们觉得自己的一生虽然谈不上轰轰烈烈、德高望重,但还是积攒了一些东西的。
积攒了些什么呢?情感?故事?思想?伤痕?记忆?这些都是,又不都是。
依我看,我们积攒的,主要是一些目光。
当我们记起某种情感时,回忆的筛子就在意识的深海打捞起一缕一缕目光,于是我们记起了目光后面的某一双眼睛,潮湿的,或热烈的。
当我们记起某些往事时,未必能搜索到具体的场景和情节,事件已经淡成云雾,但是,隐约在事件上空的那些目光,往往如同闪电,已经扎根在过去的夜幕上。
当我们记起某个思想时,总是在一个眨眼的瞬间,记起了某种目光,沉思的、焦虑的、顿悟的、狂喜的、澄明的。
而那思想,正是由这样的目光浇铸而成。
人生的质量,除了身体的质量,更主要的是身体内部储藏的目光的质量。
圣人体内,一定存放着高质量的目光,这样的目光,如水、如雪、如虹、如星、如月,如细雨、如纯棉,如黑夜的灯,如冬日的炉火,如妩媚的青山,如雨后的草叶,如深夜天河那浩瀚的注视,如月光里展开的大海那深邃的沉思和悲悯,如闪电穿透长夜又谦卑地消融于长夜……我读《论语》,读《庄子》,读列夫·托尔斯泰,都读到了一束束目光,他们眼睛里的目光,以及他们内心里储存的目光。
圣人从目光的丛林中走过,从生灵的泪雨血河里趟过,他们的眼睛望见了苦海深处的消息,望见了生存莽原上伤痛的背影。
同时,他们那发自于人的内心却蕴藏了宇宙般深广的思想和爱意的目光,降临世间。
于是,我经常问自己:你的体内该存放怎样的目光?你渴望收藏的那些好的目光是在陆续凋零,还是在陆续生长?穿过日渐破败的森林,你怎样寻找种子那暗淡的目光,在长久地与它对视之后,你是否播种它,并祈祷在雨过天晴的早晨,看见一株嫩芽,噙着泪珠,表达着胆怯的希望?我又该向生活,向历史,向覆盖着坟墓、陨石和青草的土地,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那瘦瘦的溪流、细细的泉眼投去怎样的目光?你看,那朵小小的芨芨菜花就要开了。
仿佛一点粗暴的声音都会让它熄灭,我该以怎样温柔的目光注视它仅有的几分钟的童年?无家可归的燕子,怯怯地降落在我的阳台,怯怯地试探我的心思,我该用怎样的目光问候它?我该向一直在黑夜里最高处凝视我的那些神圣的星星,投去怎样的目光?我该向那一天一次大出血、每一天都怀抱爱的火焰而死去的壮美的夕阳,投去怎样的目光?是的,我收藏着来自历史、来自自然、来自生活、来自人群的各种各样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