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债务危机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合集下载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挑战与机遇希腊因新政府难产,被迫决定在6月17日举行第二轮议会选举,其失业率高达22%,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关于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的恐慌情绪渐增。

目前,我国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得到有效控制。

在稳增长、促稳定的大环境下,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将不可避免的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这其中有好有坏,既有影响又存在机遇。

就目前全球经济形式来看,希腊退出欧元区对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我国的不利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对外贸易下滑。

欧盟是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假如希腊退出欧元区,欧洲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将大大提高,全球贸易融资可能受到很大冲击,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外部需求下降。

同时,欧盟为保护本地区的实体产业遭受不可避免的损失,很有可能采取保护措施形成贸易壁垒,贸易纠纷也会因此增多。

第二、欧债危机在汇率方面也会对中国出口企业形成较大的冲击。

由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债务危机导致欧元持续疲弱,人民币汇率相对升值,这将对中国的对欧出口造成压力,汇率升值会吃掉本来就不多的出口利润。

如果今后中国继续调减出口退税政策,估计相当一部分出口企业可能做不下去了。

对于中国目前在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之下的众多出口加工业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国内专家认为,鉴于希腊债务违约风险不断上升,未来不能排除破产甚至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

我国应做好充分的应急预案。

首先,如果希腊政府宣布违约,暂停债务偿付,中国此前购买的少量希腊债券将面临资产损失。

其次,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重新启用本国货币,其对各主要货币汇率将大幅贬值,全球汇率将面临难于定价的混乱局面。

目前,我国是希腊第三大贸易逆差国,今年一季度逆差额达到92亿美元。

希腊货币贬值将使其对华债务大幅上升,增加偿债风险。

还有一种极端情况,那就是欧元崩溃,这将使得欧元成为一张废纸。

那对中国来说是血本无归。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比较小,但对这种可能性不能不防。

第三、欧债危机对中国汇率机制改革的影响。

形势与政策论文 欧债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形势与政策论文 欧债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欧债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马睿2011211208班28号2009年欧债危机破壳而出,这个三年前发端于希腊的债务黑洞可谓是打开了欧洲的潘多拉盒子,让全球经济的头上悬了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随着穆迪、标普和惠誉纷纷将希腊的主权评级无情拉下马,一场蹂躏欧洲,扯动全球金融神经的债务危机轰然降临。

不过希腊只是冰山一角,之后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被拽入债务泥潭,连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和法国都笼罩在危机的阴霾下。

不少欧元区国家在债务到期——债务违约——资金救助——财政紧缩——经济瘫痪——无力还债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

现在,欧债危机已经像一千年前暴虐于欧洲的黑死病一样在欧陆大地蔓延。

能否再次劫后重生?估计靠美国这尊泥菩萨或者金砖四国的援助都是九牛一毛,还得靠欧元区自己对症下药。

但目前在政治分歧的掣肘、利益争斗的阻碍与现实困难的牵制下,如何处理减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或在它们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欧元区各国首脑并没有达成真正的共识。

这让欧债危机的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对中国而言,欧债危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应该把准中欧经济发展的脉搏,转“危”为“机”。

首先,欧债危机直接影响欧洲对中国的进口需求。

而在中国对贸出口的主要对象中,占据前三的分别是欧盟、美国、日本。

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第二大进口市场。

在长期出口导向政策的鼓励下,现在的中国已经深深镶嵌在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世界经济出了窟窿,中国经济就会透风。

为了减轻被动的负面影响,中国应该寻找未来经济发展动力和增长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其次,中国对欧出口还将面临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因此中国企业必须做好应变准备,不断创新自主品牌,提高商品附加价值,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努力开辟新的市场,改善进口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减少出口退税或出口补贴,消除境内外同一商品价格差异、扩大并升级国内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转型,这是十二五期间应着力解决的发展问题,也是应对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必由之路。

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及对策

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及对策

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及对策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及对策前言中国要稳定的发展经济,必须认清局势,想好策略,把对中国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而且,要防止危机在中国发生,必须提前发现苗头,找出问题并且解决,研究这个课题,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1. 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1.1我国经济取得的成就1.2欧债危机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我国重点实施“十二五”计划的过程中,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在长期上,欧洲和美国采取紧缩措施,应对债务危机,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的压力将加剧,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造成不利影响。

欧美债务危机以来,美国经济虽然还在增长,但失业率居高不下,住房市场低迷,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不足。

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尚未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债务危机又使美国、欧盟等经济体增长乏力,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2]。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一轮经济波动周期的适度增长区间,这种增长的势头还会维持数年。

所以,有效抵御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保持国民经济较快持续发展是可能的。

2.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2.1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难以为继2.2谨防经济出现硬着陆欧元贬值直接影响对欧出口:随着欧债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进一步导致需求环境恶化。

遭遇欧债危机的国家,都在试图扭转这种颓势。

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已经有所放缓,欧洲的债务危机和欧元对人民币的贬值将导致目前这种局势进一步升级,对中国经济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尤其明显地表现在中国对欧盟增速贸易的下降上。

谨防经济出现硬着陆:对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担忧,主要是基于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中国对欧元区乃至整个欧盟外贸以及投融资依存度或受损[5]。

3.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一个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组成部分,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扩展与延伸,标志着危机的重心由私人金融机构延伸到主权政府债务。

欧洲债务危机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欧洲债务危机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其次,再将我们的目光由双方的出口市场转向进口市场,针对另一不同的主体——消费者而言,越多的进口则意味着越多的消费选择,可以说中国进口欧洲产品明显提升中国人的生活品质,而欧洲进口中国产品则有效降低欧洲人的生活成本。这种贸易关系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提升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资源配置一直朝着优化的方向进行。
关键词:欧洲债务危机,机遇,挑战
相比前不久发生的美国主权信用降级使得全球股市普跌、各国经济前景暗淡的“美国经济病”而言,此轮欧债危机有过之而无不及。2011年11月,迫于债务危机的压力,希腊、意大利总理相继宣布辞职,然而欧债危机局势却并未缓和。在全球化程度逐渐深化的今天,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的动荡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尤其处于美债危机尚未平复的今日,中国更是担负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责任。
由此看来,援助欧洲助其渡过欧债危机对中国而言势必有许多利于自身发展的机遇。
二、救助欧洲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同救助欧洲面临的机遇并存的,当然还有不可忽视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欧债危机的源起并非是“缺钱”二字所能企及的,究其根本,欧元区制度缺陷,各国无法有效弥补赤字才是罪魁祸首。一方面,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不能统一,协调成本过高。欧元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区域货币合作最成功的案例,然而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欧元区长期被隐藏的问题凸现。欧洲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需要平衡各成员国的利益,导致利率政策调整不够及时与到位。而各国政府为尽早走出危机,只能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许多欧元区成员国违反了国际惯例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上限60%的标准,这种举措不排除受美国影响(美国2009年该指标接近100%)。然而惩罚措施缺乏,由此形成了负向激励,加强了成员国的预算赤字冲动,道德风险不断加剧。另一方面,欧元没有退出机制,出现问题后协商成本很高。由于在欧元区建立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退出机制,这给以后欧元区危机处理提出了难题。目前个别成员国在遇到问题后,就只能通过欧盟的内部开会讨论来解决成员国出现的问题,一次次的讨论又滞后了危机的解决时间。

欧债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及挑战

欧债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及挑战

欧债危机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欧债危机,全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指自2009年以来在欧洲部分国家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

欧债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其本质原因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起的违约风险。

我们对欧债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进行剖析。

看看欧债危机能够给予中国什么样的启示,中国有什么样的损失,中国从中能够得到什么好处以及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在欧债危机中,中国不可能置之度外只做一个旁观者。

中欧经济息息相关,欧洲经济增长下滑,中国出口增长就要下跌,出口增长减缓,必然减缓经济增长。

在极端情况下,欧元崩溃,这将使得欧元成为一张废纸,中国政府和民众手中握有的欧元资产就血本无回了。

但同时,欧债危机也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中国不仅可以通过援助欧洲来避免自己的经济损失,也可以借机来获得更大外交利益。

同时,欧债危机还给中国的对外投资带来了机遇。

1.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从目前来看是短期的和有限的。

主要的影响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对出口的冲击,危机会导致欧元区今年下半年增长下降。

欧盟又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其目前占中国出口市场的比重约在18%至21%之间,所以如果来自欧盟外需下降,今年下半年中国出口情况不是很令人乐观。

但是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得到控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就会降低。

其次欧洲主权债务爆发,加剧短期资本流动波动性。

欧债危机导致全球避险情绪加重,资金纷纷回流美元。

中国面临的不是短期资本由流入变为流出,相反有可能中国会面临更加汹涌的短期资本流入,因为跟美国相比,中国也算是一个安全港,今年我们GDP 增速会超过8%,同时人民币对美元依然有升值的压力,而国内通货膨胀预期加大提高国内加息的可能,这样增加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逆差,这些原因综合说明中国也是一个能吸引避险资金,包括逃离资金流入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市场。

今年一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479亿美元,而一季度贸易顺差为144.9亿美元,一季度我国直接投资为234.4亿美元,一季度的外汇储备-贸易顺差-直接投资=99.7亿美元。

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及对策

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及对策

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及对策引言自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债危机成为全球经济和金融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些机遇。

本文将探讨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背景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欧债危机背景欧债危机起源于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

由于希腊等欧元区国家政府债务的高额累积和经济增长的乏力,这些国家面临了债务危机的困境,并逐渐蔓延到其他欧元区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

危机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动荡,全球投资者对欧元区国家的债务信用产生质疑,严重干扰了全球经济的稳定。

二、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中国出口欧债危机导致欧洲经济陷入衰退,消费市场萎缩,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作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中国的出口面临五回潮的局面。

中国的制造业普遍依赖欧洲市场,欧债危机影响了中国的外贸出口,给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压力。

2. 投资和贸易信心受到影响欧债危机的不确定性削弱了全球投资者和贸易伙伴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导致了资本流出和对中国资产的避险需求增加,同时,中国的贸易伙伴也开始寻找替代市场,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3. 压力下调整中国经济结构欧债危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经济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驱动,而这些正在面临严重的困境。

欧债危机迫使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向消费驱动、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三、应对策略面对欧债危机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加快经济转型中国需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向消费驱动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

政府可以通过推动创新科技、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培育新兴产业等措施,使经济增长更加稳定和可持续。

2. 开展多元化贸易中国需积极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减少对欧洲市场的依赖。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应对措施摘要:欧洲债务危机关键词:欧债危机爆发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危机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危机继续在扩大。

发生危机的国家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欧元区国家危机重重。

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肯定是比较大的,欧洲是中国外贸的第一合作伙伴。

危机发生,欧元区国家财政支出被迫削减,中国对欧洲的外贸量也跟着下降。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目前来说只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出口的冲击。

欧债危机导致欧元区增长下降。

欧盟又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其目前占中国出口量的比重约在18%到21%之间。

如果来自欧盟的外需下降,中国出口情况令人担忧。

其次,欧洲主权债务爆发,加剧短期资本流动波动性。

欧债危机导致全球避险情绪加重,资金纷纷回流美元。

中国面临更加汹涌的短期资金流入。

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迅猛的增长势头,人民币对美元有升值的压力,而且国内通货膨胀预期加大提高了国内加息的可能。

这增加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利差,所以中国成为避险资金包括逃离资金流入的重要的目标市场。

第二,欧债危机导致来自欧洲的直接投资下降。

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0年欧盟27国对华投资新设企业1688家,实际投资额65.89亿美元。

考虑到中国在2010年底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就高达1057.35亿美元,遭受欧债危机影响的南欧国家对中国利用外资的实际影响有限。

但是,在此危机背景下,欧元贬值,欧洲市场流动性紧缩以及整体经济不景气,未来欧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面临困难。

这将对中国外资总体形势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我国应该如何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呢?第一,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力。

欧洲债务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各国经济增长乏力,国际产业竞争力下降。

发生危机的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加入欧元区后,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政府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而增加了政府的债务和财政赤字。

如何降低经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未来的基础建设投资应该适度压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

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调整建议

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调整建议

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调整建议关于《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调整建议》,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08 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希腊遭受影响导致经济下滑,而国家对货币高估使得希腊出口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再加上希腊国家内部又没有灵活的货币政策,在这重重矛盾下,希腊政府不得不依靠大量的投资和消费来拉动国内的经济,由此导致了政府赤字的不断积累。

1、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1 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收支双顺差和不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也成为西方国家推动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出口商以“不公平的低价”抢夺世界市场,因此逼迫人民币升值,进而将这一经济问题转变为政治责难,向中国施压。

我国对外界的压力应该遵循温总理在2010 年提出的“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既要考虑外界的态度,又要考虑自身的能力,不能屈从外部的压力而升值人民币,应好好吸取“日元被逼升值”的历史教训。

1.2 影响中国对欧盟的出口由于欧盟是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欧元区的动荡和经济放缓势必影响我国出口。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 年7 月,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480 亿美元,同比下降8.9%,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293.7 亿美元,下降16.6% ;2012 年 1 至7 月,我国对欧盟出口同比下降3.6%,这就意味着对欧盟出口增速比总体出口增速低11.4%,这一缺口就影响了1300 亿美元的出口额。

在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对象中,占据前三位的是欧盟、美国和日本,这三国就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60%。

尤其是欧盟,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第二大进口市场,目前占中国出口的20%左右。

根据德意志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的研究,欧美经济增长每下跌1%,中国出口增长就要下跌6%。

1.3 迫使我国转变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欧债危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其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带有一定的持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此看来,援助欧洲助其渡过欧债危 机对中国而言势必有许多利于自身发展的机 遇。
二、救助欧洲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同救助欧洲面临的机遇并存的,当然
还有不可忽视的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欧债危机的源起并非是“缺钱”
二字所能企及的,究其根本,欧元区制度缺 陷,各国无法有效弥补赤字才是罪魁祸首。 一方面,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不能统一,协 调成本过高。欧元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区 域货币合作最成功的案例,然而 08 年美国 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欧元区长期被隐藏的问 题凸现。欧洲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 策时需要平衡各成员国的利益,导致利率政 策调整不够及时与到位。而各国政府为尽早 走出危机,只能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调 节经济,许多欧元区成员国违反了国际惯例 公共债务占 GDP 比重上限 60% 的标准,这 种举措不排除受美国影响(美国2009年该指 标接近 100%)。然而惩罚措施缺乏,由此形 成了负向激励,加强了成员国的预算赤字冲 动,道德风险不断加剧。 另一方面,欧元没 有退出机制,出现问题后协商成本很高。由 于在欧元区建立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退出机 制,这给以后欧元区危机处理提出了难题。 目前个别成员国在遇到问题后,就只能通过 欧盟的内部开会讨论来解决成员国出现的问 题,一次次的讨论又滞后了危机的解决时 间。
一、为欧债危机施以援手带给中国的 机遇
中欧 1975 年建交,于 2003 年建立全面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方关系总体日益密 切。究其根本,中欧关系的深化还是由于经 济因素。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 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和第三 大外资来源的欧盟对于中国经济十分重要, 倘若坐视不管欧盟经济的持续衰退,中国经 济也必将遭受打击。
【参考文献】 1、闫屹,王佳玺,欧洲债务危机与拉 美债务危机的比较与借鉴,河北金 融,2010.11 2、姚秋,欧洲债务危机:起因;影响与 展望,银行家,2011.08 3、谭小芬, 林木材欧债危机再起 短 期难现转机,中国金融家. 2011.06
【作者简介】 李菁健(1991- ),女,重庆丰都人,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其次,如果中国购买相关危及国家的 债权,还面临巨大的贬值,减值和违约风险。 例如欧盟近期制定的救助方案中,对希腊国 债实施减记50%就直接意味持有希腊债权的 债权直接缩水一半。
三、对解决欧债危机的一些思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为爆发经济危机
的拉美和亚洲发展中国提出审慎的财政政策 这一解决方案,如今,紧缩财政、削减福利 则成为欧盟众多发达国需要做出的改革之 一。然而路途漫漫,在收紧财政的同时必将 由会使得经济增长受到不利影响。长远考 虑,欧洲最需要的是改变现有经济模式,优 化抑或颠覆,欧洲的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手 中。
首先,中欧双方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从中国出口欧盟的角度来看,2000年,中国 对欧盟的出口仅为 382 亿美元,2010 年大幅 上升之3112亿美元,占去年中国全部对外出 口额的 20%,比美国占中国全部出口额的比 重高出两个百分点。欧盟对中国产品的大量 需求不仅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也为中国解 决了大量的就业,尽管它们多为生产玩具、 纺织品等利润较薄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就 仍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就业问题在某 种程度上相较经济增长更受关注。换个角
其次,再将我们的目光由双方的出口 市场转向进口市场,针对另一不同的主体— —消费者而言,越多的进口则意味着越多的 消费选择,可以说中国进口欧洲产品明显提 升中国人的生活品质,而欧洲进口中国产品 则有效降低欧洲人的生活成本。这种贸易关 系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提升了各国人民 的生活水平,资源配置一直朝着优化的方向 进行。
152 现 代 商 业 MODERNBUSINESS
【关键词】 欧洲债务危机;机遇;挑战
相比前不久发生的美国主权信用降级 使得全球股市普跌、各国经济前景暗淡的 “美国经济病”而言,此轮欧债危机有过之 而无不及。2011年11月,迫于债务危机的压 力,希腊、意大利总理相继宣布辞职,然而 欧债危机局势却并未缓和。在全球化程度逐 渐深化的今天,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的动荡 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也不 例外。尤其处于美债危机尚未平复的今日, 中国更是担负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责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度,对欧洲而言,中国也已经在今年 7 月超 越美国成为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很显然 两方的经济虽不及唇齿相依但也绝对息息相 关。越多的出口能够拉动经济增长,带来越 多的就业,同样的道理仍然可以运用在欧洲 对华出口的问题上。欧洲对华出口的主要是 高品质的个人消费品以及技术的引入。欧盟 一直以来都享有者中国技术来源地的霸主地 位。截止 2010 年底,中国自欧盟引进技术 35459 项目,累计合同金额 1348.7 亿美元, 占我国技术引进总额的一半左右。
宏观经济 Macroscopic economy
欧洲债务危机下中国面临的
机遇与挑战
李菁健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四川成都 6 1 1 1 3 0
【文章摘要】 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预
算赤字居高不下,主权债务评级下调, 债务危机随后蔓延至欧元区的其他国 家,世界经济继美国债务危机之后再次 发生动荡。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 国,在全球化的趋势之下,不再是与世 隔绝的世外桃源,必须清醒对待欧债危 机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同时,各国对欧 债危机的援助都只能治标不治本,能够 决定欧洲命运的只有欧洲自己。
第三,中欧之间的合作除了贸易合作 之外,还体现在相互投资上。由近几年的数 据来看,欧盟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三大外资来 源地,仅次于香港和台湾地区。此外,欧盟 对中国的投资不仅保持数量的稳步增长,更 重要的是,欧盟对华投资通常带入较先进技 术,尽管欧盟对于对华科技产品出口有限 制,但历年来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仍然是中国 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获取先进技术和设备 的重要来源。同样,欧盟对于中国企业的吸 引力也在不断上涨成为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 投资的优选之一。中国企业在欧盟市场中可 以实现的战略目标主要包括:扩大品牌影响 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得先进技术和实现业 务多元化等,2010 年吉利以 18 亿美元收购 瑞典沃尔沃就是最好的例证。随着欧债危机 愈演愈烈,中国企业还会在欧盟市场迎来更 多的收购对象,这为国内企业走出国门或许 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与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