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膜膜分子 ppt课件(1)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 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免疫学概述 • 抗原与抗体 • 固有免疫系统 • 适应性免疫系统 • 免疫应答调节与异常 • 免疫学应用与展望
2
01
免疫学概述
2024/1/30
3
免疫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2024/1/30
免疫学定义
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的识别、应答 及排除的科学。
细胞因子在适应性免疫中作用
03
参与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及效应功能的调节,对固有免
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均有重要作用。
19
05
免疫应答调节与异常
2024/1/30
20
免疫应答调节机制
2024/1/30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
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启动固有免疫应答,并 通过正反馈机制放大应答。
旁路途径
又称替代途径,由微生物或外援异物直接激活, 不依赖于抗体。
凝集素途径
通过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等糖类分子而激活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早期阶段。
2024/1/30
14
补体系统激活途径和效应
溶解作用
直接溶解某些细菌和病毒感染的 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节和激 活。
01
02
调理作用
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和 清除。
03
04
炎症介质作用
参与炎症反应,吸引和激活炎症 细胞。
2024/1/30
15
04
适应性免疫系统
2024/1/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6
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

第八章-免疫细胞膜分子

第八章-免疫细胞膜分子

阳性选择
胸腺基质细胞
MHC-与淋巴细胞表面TCR 结合 MHC- + 淋巴细胞表面TCR
CD8+ CD4+
MHC-I
胸腺基 质细胞
TC R 前T细胞
CD8+
胸腺基 质细胞
TC R 前T细胞
MHCII
CD4+
阴性选择
巨噬细胞
表面MHC-I-自身肽 + CD8+
树突状细胞
自身耐受
巨噬细胞
表面MHC-II-自身肽 + CD4+ 自身耐受
如白细胞穿过血管进入组织,LFA-1/ICAM, VLA-4/VCAM-1,Mac-1/ICAM-1,selectin 等都参与。
(2)作用特点 1)在同一类细胞中可同时表达多种CAM:
如T细胞同时表达CD2,LFA-1, CD4/CD8, CD28,ICAM等,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
2)同一个CAM对可具有多种功能,在不同反应过 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如LFA-1/ICAM:既可增强T细胞与APC/靶细胞 的相互结合又可作为淋巴细胞归巢受体和内皮 细胞上的配体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3)作用双向性:
CAM除介导细胞粘附作用外,还起传导信 号的作用,而且表现为双向性的。
如B7(CD80/CD86):B7分子与T细胞 CD28结合促进T细胞活化,同时活化的T细 胞表达CD40L,与B细胞上的CD40结合促进 B细胞增殖和产生免疫球蛋白。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白细胞(还包括血小板、 血管内皮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不同谱系 (lineage)和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 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它们大都是穿膜 的蛋白或糖蛋白,含胞膜外区、穿膜区和胞 浆区。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免疫分子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免疫分子

疫苗研发
基于免疫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设计和开发新型疫苗,提高疫
苗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
生物工程应用
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技 术对免疫分子进行改造和优化, 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重组免疫分 子,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
工程领域。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免疫分子

CONTENCT

• 免疫分子概述 • 抗体分子 • 补体分子 • 细胞因子分子 • 免疫分子的相互作用与调节 • 免疫分子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01
免疫分子概述
免疫分子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免疫分子是指由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具 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01
抗体
MHC分子的抗原提呈作用
MHC分子能够将抗原提呈给T细胞,从而激活T 细胞并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免疫分子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研究历史
自20世纪初发现抗体以来,免疫分子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免疫分子被发现并深入研 究。
研究现状
目前,对免疫分子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结构和功能机制等方面 。同时,基于免疫分子的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 手段,如抗体药物、细胞因子疗法等。未来,随着对免疫系统的 深入研究和技术进步,免疫分子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研究免 疫分子的结构和动力学特 征,提供分子内部相互作 用的信息。
免疫学技术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 印迹、免疫共沉淀等,用 于研究免疫分子的特异性 识别和结合功能。
免疫分子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疾病诊断与治疗
免疫分子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疾 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同时 也可作为治疗靶点开发新型药物

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Day 3
Day 5
Day 7
三.免疫学科逐渐形成(20世纪中叶至今):
㈠ 对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认识逐步完善 免疫系统分为:
天然免疫系统(natural immune system), 又称固有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或 非特异性免疫系统(non-specific immune System)
一.根据抗原性质:完全抗原、半抗原 二.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h细
胞辅助: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 antigen, TD-Ag):如:多数蛋白质抗原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 antigen, TI- Ag):如:细菌脂多糖,聚合鞭 毛素
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
(1)免疫原性(immunogenecity): 指抗原分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产生特异性抗体及免疫效应细胞)的性质。
(2)抗原性(antigenicity,又称免疫反应性): 指抗原分子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
疫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质。
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如:蛋
寡糖重复单位。
G+ 菌细胞壁结构
磷壁酸 肽聚糖 磷脂(细胞膜)
G- 菌细胞壁结构
脂多糖(LPS)
磷脂(外膜) 脂蛋白 肽聚糖
磷脂(内膜,细 胞膜)
脂 多 糖 的 结 构
脂类A
特异性多糖 (O抗原)
核心多糖 聚二糖
脂肪酸
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细胞浆外侧 构成成分:脂类、蛋白质和多糖
细胞浆(细胞质): 内含有质粒、核糖 体、胞浆颗粒。

四.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 antigen,又称 Forssman抗原)

免疫细胞膜膜分子

免疫细胞膜膜分子

(五)CD2--CD58
1、CD2:也称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淋巴细胞功能相关
抗原-2(LFA-2),是T细胞特征性表面标记。
2、CD58:也称LFA-3,属于Ig超家属,是存在于人红细胞和
绵羊红细胞上的CD2天然配体,介导形成玫瑰花环。
3、CD2-CD58的生物学功能:
1)粘附作用
CD40L:属TNF家族,表达于活化 CD4T细胞、肥大细胞表面。
CD40和CD40L提供B细胞活化所需的 协同刺激信号。
2019年10月9日星期三
21
§2 粘 附 分 子
1 粘附分子
2
分类
3
特性
4 粘附分子的功能
2019年10月9日星期三
22
§2 粘 附 分 子
(一)粘附分子
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间粘附 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
2019年10月9日星期三
38
§2 粘 附 分 子
(三)介导淋巴细胞归巢 淋巴细胞归巢是淋巴细胞的定向游动,包括淋巴干细胞向
中枢淋巴器官归巢,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归巢,
继而经淋巴管、胸 导管进入血液进行 淋巴细胞再循环, 以及淋巴细胞向炎 症部位渗出。
2019年10月9日星期三
39
(四)粘附分子其它功能
胞内,借助CD4/CD8、MHC-I 类/II 类的作用,在B7-CD28帮
助下完成激活过程。
此外,T表面膜分子主要通过配体—受体结合,介导T-B、TAPC或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细胞间黏附作用,对T 细胞执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2019年10月9日星期三
9
二、参与T细胞抗原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

免疫组织和器官PPT课件

免疫组织和器官PPT课件

周围组织 抗原肽
淋巴结
B细胞---T-B---→浆细胞
淋巴结
3.参与淋巴细胞再)脾的结构
ppt课件完整
22
ppt课件完整
23
(一)脾的结构 1.白髓 动脉周围淋巴鞘--T细胞、少量Mφ、DC 脾小结--B细胞、少量Mφ、FDC
边缘区:T细胞、B细胞、 较多Mφ
→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再循环→肠 黏膜固有层→浆细胞→IgA
ppt课件完整
29
(2)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
αβ +T细胞:40%--派氏集合淋巴结→血液\淋 巴循环→肠上皮
γδ+T细胞:60% 不参与淋巴再循环
应激抗原病毒或细胞内细菌感染的靶细胞或转 化细胞
①CD1\MICA\MICB
②热休克蛋白 ③ CD1-脂类抗原
ppt课件完整
2
ppt课件完整
3
ppt课件完整
4
ppt课件完整
5
第一节 中枢免疫组织和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immune organ)
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部位。
一、骨髓
骨髓(bone marrow)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 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 中枢免疫器官。
ppt课件完整
①未成熟T细胞(85%~90%) ②胸腺上皮细胞(胸腺抚育细胞、皮质胸腺细胞) ③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 ④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ppt课件完整
12
ppt课件完整
13
2.髓质 较成熟的胸腺细胞 髓质上皮细胞
巨噬细胞 DC
胸腺小体
ppt课件完整
14
(二)胸腺微环境 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DC、成纤维细

免疫学PPT课件

免疫学PPT课件
--髓质区:主要为B细胞,浆细胞.
淋巴结结构示意图
2、功能:
1) T细胞和B细胞定居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滤过和清除异物。 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二) 脾脏
1、结构
•白髓: 胸腺依赖区: 沿中央小动脉
分布(淋巴鞘) 非胸腺依赖区:白髓内的淋巴
小结和生发中心 •红髓:内有大量B细胞、浆细 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二级免疫器官)
成熟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定居及产生 免疫应答的场所.
淋巴结 脾脏 粘膜免疫系统(MIS)
(一)淋巴结
1、结构:
--浅皮质区:B细胞定居处(非胸腺依赖区)
淋巴小结 (初级淋巴滤泡)
生发中心 (次级淋巴滤泡)
--深皮质区: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T细胞 定居(胸腺依赖区)。
免疫系统的组成:
• 免疫器官 • 免疫细胞:
• 免疫分子:
•中枢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细胞(T,B, NK) •抗原递呈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 •炎性细胞(粒细胞等)
•分泌型/游离的免疫分子: =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
•膜结合型免疫分子: = 免疫细胞膜表面分子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三)胸腺(thymus)
1. 结构:
被膜 浅皮质区 深皮质区 髓质区
2.细胞组成:
胸腺细胞 胸腺基质细胞:
胸腺上皮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3.功能:ຫໍສະໝຸດ (1)培育和输出成熟的T细胞
(2)产生胸腺激素,构成胸腺微环境
• 种类:胸腺血清因子、胸腺素、胸腺生成素、胸 腺体液因子等。
• 作用:使胸腺细胞分化成熟.

第十六章免疫相关细胞表面分子

第十六章免疫相关细胞表面分子

3.选择凝集素家族(selectin family)

又称选择素家族,有L、P和E选择素三个成员 主要识别一些寡糖基团

白细胞
名 称
L选择素



P 选择素
巨核细胞,活化 内皮细胞,活化 血小板 炎症部位血管内 皮细胞,血小板
E选择素
介导白细胞和内皮细胞最初的滞留 和滚动,尤其对未致敏淋巴细胞的 归巢起重要作用 介导中性粒细胞在活化内皮细胞上 的滚动,尤其在炎症早期(数分钟) 甚为重要,晚期与其它选择素协同 发挥作用 介导白细胞在内皮细胞表面最初的 滞留和滚动,及随后迁移到炎症组 织; 参与肿瘤细胞的转移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 许多参与抗原识别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子, 具有与Ig相似的结构特征,即具有1个或多个 IgV样或C样结构域。将这些分子称为免疫球 蛋白超家族。
2.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


分布:淋巴细胞、粒细胞及内皮细胞上 成员: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 ICAM-2);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FA-3) 配体:IgSF黏附分子的配体多为IgSF的黏附 分子或整合素超家族的分子

CD4与AIDS治疗:


HIV通过病毒囊膜糖蛋白gp120与CD4结合 (并不需要完整的CD4分子)。用重组DNA 技术制备的可溶性CD4(sCD4)能有效阻 止HIV结合和感染CD4+细胞,从而抑制病毒 在细胞内复制 用sCD4和抗CD4单抗治疗艾滋病。
二.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 AM
作为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的CD分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二、参与T细胞抗原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 (二)CD4
▪ 分布于胸腺细胞和成熟TH细胞,
也存在于巨噬细胞、脑细胞。 功能:
▪ 1)作为TH与APC之间的黏附分子,
CD4/MHC-II类。 2)信号转导作用:细胞内传导。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12
二、参与T细胞抗原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
(三)CD8
(五)CD2--CD58
▪ 1、CD2:也称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淋巴细胞功能相关
抗原-2(LFA-2),是T细胞特征性表面标记。
▪ 2、CD58:也称LFA-3,属于Ig超家属,是存在于人红细胞和
绵羊红细胞上的CD2天然配体,介导形成玫瑰花环。
▪ 3、CD2-CD58的生物学功能:
1)粘附作用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19
三、参与B细胞识别Ag及活化的CD分子 (二)CD19/CD21/CD81
CD19分布于除浆细胞外不同分化阶段的B细胞与DC细胞。 CD21:CR2,C3dR、EB病毒的受体,仅表达于静止的成熟的B细
胞表面,B细胞一旦活化即消失。是 B细胞的重要标志。 CD81:分布于多种血细胞表面,是丙型
▪ (二)分布
很广,白细胞、胸腺细胞、骨髓干细胞等细胞膜上。
▪ (三)成分
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或糖蛋白。少数是碳水化合物。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6
一、概 述
▪ (四)生物学意义
1)用于细胞的鉴定和分离。 2)广泛参与细胞的生长、成熟、分化、发育、激活。
▪ (五)研究目的
有助于在分子水平认识免疫应答的本质,对疾病的诊断、 预防、治疗和机制探讨具有重要意义。白细胞分化抗原不仅 参与识别、捕捉抗原、免疫细胞与抗原、免疫分子间的相互 作用,还能介导免疫细胞间、免疫细胞与基质间的黏附作用, 在免疫应答的识别、活化及效应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
肝炎病毒(HCV)的受体。 功能: CD19/CD21/CD81复合物是B细胞活化的 共受体,可启动B细胞跨膜信号转导, 促进B细胞活化。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20
三、参与B细胞识别Ag及活化的CD分子
(三)CD40与CD40L
CD40主要表达在B细胞、单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表面。
功能:B细胞活化,Ig 产生,记忆 B细胞分化,参与介导TH和B细胞 相互作用。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7
一、概 述
▪ (六)分化群
八十年代,应用以McAb鉴定为主的聚类分析法,将来自不 同实验室的McAb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一个分化群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并以此代替以往 命名。用CDAb检测的Ag,称为CDAg。
CD后的序号代表一个或一类分化抗原分子。
1996年,在日本神户召开的第6次白细胞分型国际会议上, 共确定了339种CD分子群,以及为数众多的亚群。
如:CD1 分:CD 1a、CD1b、CD1C三种。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8
二、参与T细胞抗原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
抗原
T细胞
产生多种CKs,执行细胞免疫功能。
膜表面多种辅助分子
如:TCR识别、捕捉由APC提呈的Ag,并由CD3将活化信号传入
B细胞
其表面辅助分子与相应配体------协同刺激信号
活化、增生、分化 →浆细胞 → Ab。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18
三、参与B细胞识别Ag及活化的CD分子
(一)B细胞抗原受体(BCR、SmIg)
是B细胞特异性应答的关键分子。BCR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抗原。 BCR也有两种辅助成分即:Ig-(CD79a)和Ig-(CD79b)。 通过非共价键成为:BCR-Ig/Ig复合体。
分布于部分T细胞、胸腺细胞和NK细胞表面。通常作为判别 T细胞的表面标志。
功能: 1)介导细胞间黏附作用: CD8与MHC-I类结合,激活 CTL。
2)信号传导:CD8-MHC-I 结合,启动T细胞免疫应答。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13
二、参与T细胞抗原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
1、特征:
(四)B7-CD28/CTLA-4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10
二、参与T细胞抗原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 (一)TCR-CD3复合体
▪ 是成熟T细胞的特征性标志,TCR可特异性识别MHC-Ag肽
复合物,CD3可将TCR双识别信号传入T细胞内,引起细胞 活化、增生
▪ 结构:胞外段、跨膜段、胞内段 ▪ 功能区:V区、C区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介导T细胞与其它免疫细胞间的黏附作用,从而参与T细胞多 种功能。如:CTL产生IL-2
2)T细胞旁路激活途径
不经TCR-CD3复合体,不需要巨噬 细胞参与,不依赖 IL-1, 为抗原非特异性。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16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17
三、参与B细胞识别Ag及活化的CD分子
BCR与Ag------------起始信号
胞内,借助CD4/CD8、MHC-I 类/II 类的作用,在B7-CD28帮
助下完成激活过程。
此外,T表面膜分子主要通过配体—受体结合,介导T-B、TAPC或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细胞间黏附作用,对T 细胞执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9
二、参与T细胞抗原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
CD40L:属TNF家族,表达于活化 CD4T细胞、肥大细胞表面。
CD40和CD40L提供B细胞活化所需的 协同刺激信号。
第五章 免疫细胞膜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 原和粘附分子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1
2020年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2日星期一
2
Contents
31 白细胞分化抗原 2 粘附分子 3 其它免疫细胞膜分子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3
一、概 述
▪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
是指白细胞、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在分化发育不同阶 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抗原(细胞表面标志)
B7包括B7-1(CD80)、B7-2(CD86)和B7-3。
B7的配体为CD28/CTLA-4(CD152)
2、功能: 协同刺激作用
B7-CD28/CTLA-4
APC
CD4T细胞激活。
也参与CD8+CTL的细胞毒效应。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14
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
15
二、参与T细胞抗原识别与活化的CD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