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免疫细胞膜分子(一)

合集下载

第五章免疫细胞

第五章免疫细胞

第四节 抗原提呈细胞
凡能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 呈递给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APC)
专职 单核/巨噬细胞、树突
状细胞、B细胞
非专职 内皮细胞、上皮
细胞等
单核-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一)单 核 吞 噬 细 胞(MON和Mφ)
包括骨髓中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 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具有重要的抗 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一)表面标志:
二、免疫细胞的膜表面分子
免疫细胞膜表面存在着大量不同种类的 蛋白质分子。这些分子与免疫细胞的分化 成熟和免疫功能发挥密切相关。 免疫细胞的膜表面分子是区分和鉴别不 同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重要标志。 分化抗原、粘附分子、膜受体。
第二节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是来自胚肝或骨髓的始祖T 细胞,在胸腺内微环境作用下分化发育成 熟的淋巴细胞,又称胸腺依赖的淋巴细胞 简称T细胞。 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并在TD—Ag诱导 的体液免疫应答中起重要的辅助和调节作 用。
植物血凝素(PHA)受体
刀豆蛋白(ConA)受体
美洲商陆(PWM)受体
分化抗原(CD 抗原/分子)
CD3 CD4
生物学功能
与TCR相连,稳定TCR结构,传递细 胞活化信息
为MHCⅡ类分子的受体
CD8
CD28 CD2
为MHCⅠ类分子的受体
为B7分子的受体 即淋巴细胞相关抗原-2(LFA-2), 为LFA-3的受体或绵羊红细胞 (SRBC)的受体
1、T细胞的表面标志
特有的细胞表面的膜分子, 包括抗原受体、分化抗原(CD)抗原、 MHC抗原、黏附分子等。 这些分子是T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 疫细胞相互作用以及接受信号刺激并产生 应答的物质基础,也是鉴别和分离T、B细 胞的重要依据。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复习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免疫自稳功能低下者易发生()A易发肿瘤; B.易发超敏反应; C.病毒持续感染; D.易发自身免疫病; E.免疫缺陷病2、胸腺的作用是()A.T细胞发生场所; B. B细胞定居场所; C.T细胞成熟、分化场所;D. 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E. T细胞定居场所3、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A.骨髓;B.淋巴结;C.脾脏;D.粘膜伴随淋巴组织;E.扁桃体;4、实验动物新生期摘除胸腺()A.脾脏红髓区T细胞缺乏;B.淋巴结副皮质区T细胞缺乏;C.脾脏白髓区B细胞缺乏;D.淋巴结浅皮质区T细胞缺乏;E.以上均错误;5、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胸腺;B.骨髓;C.淋巴结;D.脾脏;E.法氏囊6、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B.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C.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的场所,而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分布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D.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E.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7、免疫对于机体()A.有利;B.有害;C.有利也有害;D.无利、无害;E.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情况下有害8.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分子是()A.TCR;B.BCR;C.Ab ;D.补体;E.NK;9.适应性免疫应答A.时相是在感染后数分钟至96小时;B.可遗传;C.具有特异性;D.先天获得;E.吞噬是主要效应细胞10.机体防卫反应过高可导致()A.自身免疫病;B.超敏反应;C。

肿瘤;D.病毒持续性感染;E.免疫缺陷二、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免疫监视功能低下者容易发生()A.免疫缺陷;B.肿瘤;C.自身免疫病;D.病毒持续性感染;E.超敏反应2、免疫的正常功能是()A.免疫防御; B,免疫损伤; C.免疫自稳; D.免疫监视; E.免疫病理;3、外周免疫器官的主要功能是()A.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B.免疫应答发生场所;C.淋巴细胞再循环;D.免疫细胞形成场所E.淋巴细胞定居场所4、中枢免疫器官()A.包括骨髓、胸腺和法氏囊;B.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C.在人类是胸腺和骨髓;D.是免疫应答产生场所;E.与免疫细胞发生有关5、抗原特异性免疫细胞是指()A.单核-巨噬细胞;B.αβ+ T细胞;C.B1-B细胞;D.B2-B细胞;E.γδ+T细胞6、成熟T细胞定居的场所有()A.淋巴结浅皮质区;B.淋巴结副皮质区;C.脾索区;D.粘膜伴随淋巴组织的弥散淋巴组织;E.脾白髓小动脉周围淋巴鞘7、B细胞可称为()A.法氏囊依赖性淋巴细胞;B.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C.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D.抗原提呈细胞;E.免疫细胞8、抗原特异性免疫分子不包括()A.Ab;B.补体;C.MHC;D.TCR;E.BCR;9、细胞膜型免疫分子包括()A.补体;B.SmIg;C.CD分子;D.细胞因子;E.MHC10、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包括()A.NK细胞;B.Tc细胞;C.B细胞;D.中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11.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因素不包括()A.补体;B.B1-B细胞;C. αβ+ T细胞;D.中性粒细胞;E.B2-B细胞12.属于吞噬细胞的是()A.单核细胞;B.B细胞;C. 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NK细胞13.具有APC性能的细胞不包括()A. αβ+ T细胞;B.B细胞;C. γδ+ T细胞;D.DC细胞;E. 单核-巨噬细胞14.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发生在()A.淋巴结的生发中心;B.淋巴结副皮质区;C. 脾脏的淋巴滤泡;D.胸腺皮质区;E. 黏膜局部淋巴组织15.因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有()A.迟发型超敏反应;B.病毒持续感染;C.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D.自身免疫病;E.先天性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三、名词解释1.免疫 2.免疫防御 3.免疫稳定(immunologic homeostasis)4.免疫监视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四、问答题1.简述适应性(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性。

CD和黏附分子

CD和黏附分子
1. CD19
胞膜外区结构属IgSF成员,CDl9分子分布于除浆细 胞外的B细谱系发育的各个阶段,是B细胞的重要标 记。此外CDl9还表达于滤泡树突状细胞。 CD19 是 CD19/CD21/CD81 信 号 复 合 物 ( signalling complex)中的一个成分,其胞浆区较长,可与多种 激酶结合,促进B细胞激活。
第二节 黏附分子
一、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基本结构:具有免疫球蛋白V区样或C区样结构域的分子归 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LgSF)。 在免疫细胞膜分子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功能多样。 CD4、CD8、CD28、CD80、CD86、PD-1…
《医学免疫学》
第7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二节 黏附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是两类重要的免疫细胞膜分子。
《医学免疫学》
第7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与黏附分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黏附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与临床
《医学免疫学》
第7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
刺激分子,它们之间的结合和随后介导的信号转导是 TB细胞相互协作的重要分子基础。
《医学免疫学》
第7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功能(T)
6. CD40L
又称CDl54,属于INF超家族成员,以三聚体形式结合 CD40分子。CD40L主要表达在活化CD4+T细胞、部分CD8+T 细胞和 T细胞。 CD40L结合到B细胞表面CD40产生的信号,是B细胞进行免 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动物免疫学 整理

动物免疫学 整理

名词解释:1.免疫(Immune):免疫是指动物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2.免疫学(Immunology):免疫学是研究抗原性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的规律和调节,以及免疫应答的各种产物和各种免疫现象的一门生物科学。

3.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4.免疫细胞(IC):凡参与免疫应答或与之有关的细胞,通称为免疫细胞,根据免疫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可概括为四类:①淋巴细胞:T,B淋巴细胞②抗原递呈细胞(APC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③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④自然杀伤细胞5.分泌性分子:是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于胞外体液中的免疫应答效应分子,包括抗体分子、补体分子和细胞因子等。

6.膜分子:是免疫细胞间或免疫系统与其它系统(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细胞间信息传递、相互协调与制约的活性介质,包括TCR、BCR、MHC分子、CD分子及细胞粘附分子等。

7.中枢免疫器官:又称初级或一级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包括骨髓,胸腺,腔上囊。

8.外周免疫器官:又称次级或二级免疫器官,是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包括淋巴结,脾脏,哈德腺及其他组织器官。

9.免疫活性细胞(Immunocompetent cell,ICC):在免疫细胞中,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

包括T、B淋巴细胞,也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10.抗原递呈细胞(APC):能捕获和处理抗原并能把抗原递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的一类免疫细胞。

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成熟B细胞,也称辅佐细胞(A细胞)。

11.表面标志:淋巴细胞表面存在大量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这些表面分子又称为表面标志(surface marker)。

医学免疫学(青岛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医学免疫学(青岛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免疫防御功能过低或缺如,可发生肿瘤。

A:错B:对答案:A2.免疫监视是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 成分,如由基因突变而发生的肿瘤细胞。

A:错B:对答案:B3.固有免疫是适应性免疫的先决条件和启动因素。

A:错B:对答案:B4.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分为哪几个阶段?A:识别阶段B:活化增值阶段C:产物生成阶段D:诱导阶段E:效应阶段答案:ABE5.与固有免疫相比,适应性免疫有哪几个主要特点?A:特异性B:放大性C:耐受性D:记忆性E:敏感性答案:ACD6.用牛痘苗预防天花是下列哪个科学家发现的?A:MacFarlane BurnetB:Robert KochC:Edward JennerD:PasteurE:George Snell答案:C7.固有免疫的特点包括()A:快速B:早期C:需抗原激发D:先天性E:记忆性答案:ABD8.克隆选择学说是下列哪个科学家提出的?A:MacFarlane BurnetB:PasteurC:George SnellD:Edward JennerE:Robert Koch答案:A9.适应性免疫的特点包括()A:快速B:记忆性C:先天性D:后期E:需接触抗原答案:BDE10.下列哪位科学家在1901年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A:George SnellB:Robert KochC:Mark DavisD:von BehringE:Pasteur答案:D第二章测试1.骨髓是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A:对B:错答案:A2.T细胞约占淋巴结内淋巴细胞总数的60%。

A:错B:对答案:A3.脾脏主要对淋巴液起过滤作用。

A:对B:错答案:B4.M细胞主要分布于肠道派氏集合淋巴结内。

A:错B:对答案:B5.淋巴结的功能有()A:产生免疫耐受B:免疫调节作用C: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D:免疫应答的场所E:B细胞定居的场所答案:CDE6.脾脏的功能有()A: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B:过滤作用C:T细胞定居的场所D:免疫调节作用E: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答案:ABCDE7.上皮内淋巴细胞(IEL)主要是()A:NKTB:αβT细胞C:Th1D:DCE:γδT细胞答案:E8.淋巴结内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有关的结构是()A:浅皮质区B:髓质区C:生发中心D:淋巴小结E:HEV答案:E9.脾脏白髓的组成()A:浅皮质区B:脾小结C:边缘区D:HEVE:动脉周围淋巴鞘答案:BCE10.M细胞的特点()A:不能分泌消化酶和黏液B:细胞核位于基底部C:其顶部胞质较厚D:特化的抗原吞噬细胞E:无微绒毛答案:ABE第四章测试1.木瓜蛋白酶水解Ig后可获得1个F(ab’)2片段和一些小片段pFc’。

医学免疫学考试精品题库: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医学免疫学考试精品题库: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复习要点:1.掌握CD的基本概念和命名,了解白细胞分化抗原的重要生理和病理作用。

2.熟悉与T细胞、B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及作用。

3.了解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4.掌握粘附分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5.了解粘附分子的重要生理和病理作用。

6.掌握一些重要的粘附分子的细胞分布和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A. 白细胞表面的全部膜分子B.T淋巴细胞表面的膜分子C.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不同阶段以及活化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D. B 淋巴细胞表面的膜分子E. 主要为 TCR 和 BCR2.CD 是指:A. 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分泌的介导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小分子多肽B. 由浆细胞分泌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C. 正常存在于体液中与免疫有关的具有酶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的一组蛋白质D. 介导细胞和细胞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接合的一类分子E. 血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不同谱系和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膜分子3.与TCR组成复合物,在TCR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的CD分子是A.CD2 B.CD4 C.CD8D.CD3 E.CD284.下列哪项是CD8分子与MHC分子结合的结构域★A.Ⅱ类非多态区 B. Ⅱ类多态区 C. Ⅰ类非多态区D. Ⅰ类多态区E. Ⅲ类非多态区5.CD4分子的第一个V样结构域是下列哪种病毒的受体★A.EBV B.B19 C.HIVD.HCV E.HBV6.下列哪项属于白细胞分化抗原 ? ★A.TCRB.BCRC.FcγRD.SmIgE.MHC分子7.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组成大多数是:★A. 跨膜蛋白或糖蛋白B. 跨膜磷脂C. 跨膜化学基团D. 跨膜无机物E. 跨膜有机物8.关于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是免疫细胞膜分子的同义词B. 都具有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C. 均以磷脂肌醇的方式锚定在细胞膜上D. 可出现在白细胞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E. 只参与机体的生理过程9.整合素分子识别配体的★A. CRB. CDRC. 寡糖基团D. 短肽序列E. 攻膜复合体10.选择素分子归巢受体表达在:★A. 血管内皮细胞表面B. APC 表面C. 红细胞表面D. 血小板表面E. 淋巴细胞表面11.在免疫应答的诱导阶段具有重要作用的IgSF分子是:★★A.ICAM-1 B.ICAM-2 C.ICAM-3D. VCAM-1E. CD2812.Ig超家族粘附分子具有:★A. 与免疫球蛋白V区和( 或 )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B. 与补体攻膜复合体相似的分子聚合形式C. 与MHC分子肽结合区相似的分子结构D. 与SmIg相似的识别特异性E. 与 CKs 相似的旁分泌作用特点13.以识别为基础的粘附分子是:★A. 整合素家族B.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C. 选择素家族D. 钙粘蛋白家族E. 未归类的粘附分子14.既作为淋巴细胞的归巢受体又与肿瘤转移有关的是:★A. CD2B. CD3C. CD4D. CD8E. CD4415.整合素β2亚单位(CD18)表达缺陷可以导致:★★A. 血小板功能不全症B. 白细胞粘附缺陷病C. 支气管哮喘D. AIDSE. 移植物排斥反应16.Cadherin 家族的主要作用是:★A.介导同型细胞间的粘附B.介导细胞与 ECM 的粘附C.介导炎症细胞渗出过程D.介导免疫细胞间的相互识别E. 介导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17.介导NK细胞发挥ADCC的受体是:★A. FcγR IB. FcγRⅡC. FcγRⅢD. FcεRE. FcαR18.关于 FcγR 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可分为三类,结构和分布有所不同B.三类 FcγR 结构虽不同,分布相同C. FcγRⅢ的亲和力最强,FcγR I的亲和力最弱D. 表达在各种类型免疫细胞表面E. 可增强所有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19.FcrRI的作用是:★A.介导巨噬细胞的ADCC B.介导NK细胞的ADCCC.介导嗜酸性粒细胞的ADCCD. 参与杀伤寄生虫感染的细胞E. 促进 B 淋巴细胞分化活化20.关于 CD2 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不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B. 主要分布于B淋巴细胞上C. 其配体是CD58(LFA-3)D. 传递 TCR 双识别的信号E.分布在所有免疫细胞上21.不属于粘附分子的是:★A. LFA-2B. ICAM-1C. TCRD. CD44E. P-Cadherin22.下列哪项不属于淋巴细胞归巢? ★A. 淋巴细胞向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回归B. 成熟淋巴细胞向周围淋巴器官的回归C. 淋巴细胞再循环D. 淋巴细胞向皮肤炎症部位的回归E. 淋巴细胞在血液中循环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CD2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为绵羊红细胞受体B. 配体为CD58C. 成熟T淋巴细胞及胸腺细胞表达CD2分子D. 与T淋巴细胞活化无关E. 是一种粘附分子2.关于FcεR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FcεR表达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B.参与I型超敏反应 C.FcεR I即CD23D. 结构、分布与FcγR非常相似E. 作用、功能与FcγR相同3.参与T细胞识别活化和粘附过程的CD分子有A.CD3 CD4 CD8 CD2 B.CD2 CD58 CD40LC.CD58 CD28 D.CD19 CD40E.CD21 CD80/CD864.按结构特点可将粘附分子分为以下哪几类?A. 整合素家族B.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C. 选择素家族D. 钙离子依赖的粘附素家族E. 未归类的粘附分子5.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是:★A. CD2B. CD4/CD8 C.MHC I/Ⅱ类分子D.VLA E. B76.关于IgSF粘附分子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具有与IgV区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B. 氨基酸序列与Ig有一定同源性C. 其识别的配体为IgSF分子D. 其识别的配体为整合素家族分子E. IgSF与Cadherin家族分子相互识别7.参与免疫应答中APC与Th细胞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有:A.MHC I 类分子 /CD8 B.MHC Ⅱ类分子 /CD4C.CD28/B7 D.CD2/CD58E.CD36/CA8.参与ADCC的Ig受体包括:★A. FcγRB. FcαR C.FcμRD.FcδR E.FcεR9.单核/巨噬细胞可通过以下哪些受体发挥ADCC作用? ★A.FcγR I B.FcγRⅡ C.FcγRⅢD.FcμR E.FcεRI三、填空题1.根据粘附分子的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5类即、、、和。

06 CD分子和黏附分子

06 CD分子和黏附分子

αⅡβ3 αvβ3
分布
配体
广泛 广泛 广泛(但未见 在淋细胞表面 ) 淋巴细胞Mo 广泛 广泛
某些细胞系
注:FN:纤维粘连蛋白:LM:
层粘连蛋白;TSP:血
栓海绵蛋白;VLA:很
CA,LM
晚出现的抗原;CA:胶
CA,LM
原蛋白:VN:粘连蛋;
FN,LM,CA
FB:血纤维蛋白;vWF:
von Witlebrand 因子;
6、选择素的表达谱
CD62P (P-Selectin, PADGEM, GMP-140)
• I型膜蛋白,N端1个lectin样功能区, 1个EGF样 功能区, 9个补体SCR功能区
• 在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表达
• 配体为多糖类分子和CD24,介导白细胞和血 小板rolling。
CD62L (L-Selectin, Mel-14/LAM-1)
亚单位 结构
α1β1 α2β1 α3β1 α4β1 α5β1 α6β1 α7β1 α8β1 αvβ1
180/95(CD11b /CD18) 165/95(CD11b /CD18)
150/95( CD11c/CD18 )
αLβ2 ΑMβ2 αXβ2
120+25/105(C D51/CD61) 125+24/105(C D51/CD61)
化信号
T cell
(二) CD3
• 分布:T细胞和胸腺细胞。 • 功能:稳定TCR的结构,转导TCR识别
抗原所产生的特异性活化信号。
(三)CD4和CD8
– T细胞的膜分子,属于Ig超家族成员 – 分布: CD4+/CD8-:Th/Treg
CD4-/CD8+ :Tc/Ts

第八章-免疫细胞膜分子

第八章-免疫细胞膜分子

阳性选择
胸腺基质细胞
MHC-与淋巴细胞表面TCR 结合 MHC- + 淋巴细胞表面TCR
CD8+ CD4+
MHC-I
胸腺基 质细胞
TC R 前T细胞
CD8+
胸腺基 质细胞
TC R 前T细胞
MHCII
CD4+
阴性选择
巨噬细胞
表面MHC-I-自身肽 + CD8+
树突状细胞
自身耐受
巨噬细胞
表面MHC-II-自身肽 + CD4+ 自身耐受
如白细胞穿过血管进入组织,LFA-1/ICAM, VLA-4/VCAM-1,Mac-1/ICAM-1,selectin 等都参与。
(2)作用特点 1)在同一类细胞中可同时表达多种CAM:
如T细胞同时表达CD2,LFA-1, CD4/CD8, CD28,ICAM等,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
2)同一个CAM对可具有多种功能,在不同反应过 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如LFA-1/ICAM:既可增强T细胞与APC/靶细胞 的相互结合又可作为淋巴细胞归巢受体和内皮 细胞上的配体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3)作用双向性:
CAM除介导细胞粘附作用外,还起传导信 号的作用,而且表现为双向性的。
如B7(CD80/CD86):B7分子与T细胞 CD28结合促进T细胞活化,同时活化的T细 胞表达CD40L,与B细胞上的CD40结合促进 B细胞增殖和产生免疫球蛋白。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白细胞(还包括血小板、 血管内皮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不同谱系 (lineage)和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 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它们大都是穿膜 的蛋白或糖蛋白,含胞膜外区、穿膜区和胞 浆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细胞膜分子(一)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韩文玲2013年10月11日免疫系统的功能人体免疫系统历经30亿年的进化,形成复杂的精细调控系统,在机体发挥军队和警察的作用。

对外:抵御病源微生物和异己成分;对内:清除病变、衰老细胞。

Stimulating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microbes by the process of vaccina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protectingindividuals against infections.Worldwide eradication of smallpoxWhat is the immune system?The collection of tissues, cells, and molecules that mediate resistance to infections is called the immune system.Molecules of the immune systemAntibody;Complement;Cytokine;Membrane molecules of immune cells, including TCR, BCR, PRR, HLA, HLDA et al.Cytokines and membrane molecules medi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mmune cellsEngelhardt, K.R.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2. 129 (2): 294-305.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ytokines and membrane molecules of immune cellsFoster, D et al. Nature Rev. Drug Discov. 2004, 3, 160–170.免疫细胞膜分子免疫细胞膜分子按其执行的功能,主要可以分为受体、MHC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及粘附分子。

部分免疫细胞膜分子也被称为细胞表面标记(Cell Surface Marker),包括TCR、BCR等。

Human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HLDA)The molecules appear or disappear on the cell surface of human leukocyte during the processes of development, differentiation, maturation, and activation.HLDA Workshop (/ )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1、概念: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由国际白细胞分化抗原会议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CD。

2、组成:CD1-CD363;多为动态表达;T细胞发育: CD4-CD8-; CD4+CD8+; CD4+ or CD8+。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The proposed surface molecule is assigned a CD number once two independent antibodies have the same specificity (bind to the molecule);At least one specific mAb if its gene has been cloned.New CDs require definitiv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the target antigenThere is at least one Workshop-characterized Ab and good molecular data;The antigen is expressed on the surface of cells involved in immune reactions;The Abs react with primary cells (not just transfectants or recombinant protein);The Ab is available.Indication of CDCell populations are usually defined using a …+‟ or a …-‟ symbol to indicate whether a certain cell fraction expresses or lacks a CD molecule.Some cell populations can also be defined as hi, mid or low (alternatively bright, mid or dim), indicating an overall variability in CD expression, particularly when compared to other cells being studied.Human Cell Differentiation Molecules(HCDM)HLDA8: The HLDA Council changed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to reflect the broader objectives. The acronym “HLDA” will be succeeded by “HCDM”.(1) To indicate a break with tradition, while retaining the letters “CD”;(2) To maintain the emphasis on molecules of human origin;(3) To extend the focus from leukocytes to other cell types, recognizing that leukocytes do not act alone.(4) To broaden the scope from cell-surface molecules to any molecule whose expression reflects differentiation. (only surface membrane molecules will be given CD numbers, CD1-CD363)Section of CDs(1)T cells: CD2, CD3, CD4, CD8, et al.(2)B cells:CD19, CD20, CD21, et al.(3)Myeloid cells: CD14, CD64, et al.(4)Dendritic cells:CD273, CD274, et al.(5)Adhesion structures: CD11a-CD11c, et al.(6)Cytokine/chemokine receptors.(7)Stem/Progenitor cells:CD133, et al.(8)Stromal cells:CD292, et al.(9)Erythroid cells:CD233-CD242, et al.(10)Platelets:CD36, CD41, CD51, CD61, et al.(11)NK cells:CD16, CD56, et al.(12)Endothelial cells: CD105, CD106 et al.(13)Non-lineage molecules:CD30, CD32, CD46, et al.(14)Carbohydrate structures: CD60a-CD60c, CD75, et al.结构特点1、特点:多为跨膜糖蛋白;部分被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锚定在细胞膜表面。

N糖基化位点:Asn-X-Thr/Ser中的Asn位点;O糖基化位点:Ser、Thr、Pro占优势序列中的Ser或Thr残基。

2、根据胞膜外区结构分类:IgSF;TNFSF;TNFRSF;整合素;选择素等。

3、根据跨膜区分类I型:一次跨膜,N端:胞外,C端:胞内;II型:一次跨膜,N端:胞内,C端:胞外;III型:多次跨膜(二、三、四、五、六、七);IV型:多个亚单位组成;V型:多肽以GPI连接于细胞膜的脂质双层中;VI型:一端以GPI连接于细胞膜,另一端为一次或多次跨膜。

胞浆区重要结构域蛋白酪氨酸激酶结构域(Protein Tyrosine Kinase, PTK);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结构域(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PTP);死亡结构域(Death Domain, DD);ITAM/ITIM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based Inhibition Motif )。

ITAM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s, ITAM):基本结构为YxxL/V,在胞膜相连的PTK作用下,Y发生磷酸化,招募胞浆中具有SH2结构域的其它PTK,启动细胞活化。

ITIM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s, ITIM):基本结构为I/VxYxxL,在胞膜相连的PTK 作用下,Y发生磷酸化,招募胞浆中具有SH2结构域的PTP,抑制细胞活化。

Ig超家族分子的结构特点此类分子多为Ig超家族分子;Ig超家族分子:由约100个氨基酸组成、通过链内二硫键形成的具有类似Ig可变区(V区)或稳定区(C区)结构的功能区(domain),并在氨基酸序列上与Ig有一定的同源性的分子。

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单个核吞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60%-70%;寿命2-3天;含初级和次级颗粒,富含蛋白酶;迁移、吞噬能力强。

一、固有免疫细胞膜分子(一)吞噬细胞(Phagocytes)单核吞噬细胞(mononuclear phagocytes)血液中:单核细胞;组织中:巨噬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