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脉冲弹

合集下载

新一代电磁脉冲武器走上台前

新一代电磁脉冲武器走上台前

新一代电磁脉冲武器走上台前龙腾日月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已经成功测试使用无人机投放电磁脉冲弹,该炸弹能让一个目标区域的电子设备陷入全部瘫痪。

美国的此次研究属于“反电子设备高功率微波先进导弹项目”,这款导弹搭载了一台电磁脉冲炮。

这台脉冲炮利用功率超强的微波器生成一束集中的能量束,导致电子设备发生电涌(电压急剧升高)从而瘫痪,而电涌保护器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

实际上,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海军就首次使用了高功率微波弹,干扰和破坏伊拉克防空武器系统和指挥中心的电子系统,使其瘫痪和失去作战能力。

在此后的南联盟战争、新伊拉克战争中,美国都使用了电磁脉冲炸弹。

应该说,电磁武器已经成为高强度现代化常规战争的重要装备,在不知不觉中,人类已经进入能量束武器时代。

电磁脉冲武器及其毁伤原理信息化战争催生电磁脉冲武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军用电子系统的综合化向集成化发展,通信、雷达、导航、电子仪器以及各种武器监控、目标识别及定位、军事指挥等方面均广泛地实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这极大地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综合效能。

未来的战争是高度信息化的高技术战争,也是核威胁条件下的信息战。

信息体系在空、天、地、海、电、磁全维空间的各个信息节点及其间网络构成了立体战场空间的信息网。

对于战场敌我双方的任何一方的信息节点给与破坏、切断,都将造成指挥、通信、控制系统的瘫痪或失灵,从而造成战斗力锐减或丧失。

针对武器系统中电子系统的相对脆弱性,各军事大国开始竞相发展电磁脉冲武器。

所谓电磁脉冲武器是指能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并通过短暂的脉冲照射来破坏敌方的雷达、通信、计算机等与电磁有关设备的一种武器系统,国外称之为EMP武器。

电磁脉冲武器的作战对象主要是敌方的指挥、通讯、信息及武器系统,它能够对较大范围内的敌方各种电子设备的内部关键部件同时实施压制性和摧毁性的杀伤。

所以,它是一种性能独特、威力强大、软硬杀伤兼备的信息化作战武器,是一种可用来控制未来战场,并成为核威慑条件下信息战的杀手锏武器。

全球十大最危险鞭炮

全球十大最危险鞭炮

全球十大最危险鞭炮炸药是由一种爆炸性物质制成的,在炸药的历史上,世界上排名前十的最危险的鞭炮有:第一、Nuclear Weapons钚弹:钚弹是指具有核裂变和核聚变作用的武器,它们能够产生非常大的毁灭力,以及巨大的放射性污染,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之一。

第二、“Father of All Bombs”:这是一种电磁脉冲弹,也称“FOAB”,这种鞭炮是俄罗斯研制出来的,它具有极高的破坏力,可以横跨大范围地面对地上的目标进行攻击,能够清除整个城市街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武器之一。

第三、Scud Missiles可及导弹:这是一种可以在空中发射的多发射头导弹,它可以发射多种不同类型的核弹头,拥有极强的威力,并且可以对地面的多个目标同时进行攻击,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之一。

第四、Thermobaric Weapons热力弹:这种弹药主要是由一种名为微粒子发动机的火药制成,它可以产生极大的热量和压力,使整个爆炸范围内的物质和空气都处于点燃状态,从而达到目标毁灭的目的,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武器之一。

第五Anti-Ballistic Missiles(ABM)反弹道导弹:也称“国际和平导弹”,它可以击落对方的导弹,也可以用来攻击对方的飞机,是最先进的防御武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武器之一。

第六、Cluster Bombs集束炸弹:集束炸弹可以将许多炸弹一次性投放成一个大的烟雾圈,在空中爆炸后,把小炸弹分成许多小“炮弹”,爆炸时可以达到毁灭性的效果,是最危险的武器之一。

第七Command-Detonated Mines指挥式雷:这种雷可以通过指挥的方式让它在特定的时间或地点爆炸,这种雷的爆炸范围非常大,而且能够造成巨大的毁灭性,是最危险的武器之一。

第八、Depleted Uranium Weapons钚弹:这种弹药是由钚元素制成的,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并且能够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物,使它成为最危险的武器之一。

电磁脉冲武器原理

电磁脉冲武器原理

电磁脉冲武器原理电磁脉冲武器原理是指利用电磁波产生的瞬时高能电磁脉冲来攻击和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一种新型武器。

电磁脉冲武器的研究和发展应用具有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

电磁脉冲(EMP)是指当高空核爆炸或其它高能源爆炸物引起的电离,电离层再加速和辐射造成的一连串电磁波瞬时脉冲。

电磁脉冲武器的工作原理,正是利用这个特殊的电磁现象进行攻击。

其有效范围可达数百公里,能对目标造成长时间持续的破坏。

电磁脉冲武器包括高功率微波武器、电磁炮和爆炸聚变型电磁脉冲武器等。

高功率微波武器是电磁脉冲武器中的代表性武器之一。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微波电磁波的高频特性,将高能量的电磁波辐射到目标电子设备上,形成强烈的瞬时高电压、高电流脉冲,进而使设备损坏或瘫痪。

电磁炮原理类似于磁轨加速器,通过瞬时通电,让铁轨上的电流产生强磁场,使得炮弹在轨道上运动加速。

当炮弹离开轨道时,因为离子体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会释放出大量电子,形成高能电磁脉冲,进而破坏敌方电子设备。

爆炸聚变型电磁脉冲武器的原理是通过小型核弹爆炸后产生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使得受到核爆炸影响的部分空气电离,形成大量的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并在几微秒内高速移动,从而产生高能电磁脉冲,对设备进行摧毁。

电磁脉冲武器在现代战争剧烈发展的大背景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作战中,其可以以极高战斗效能攻击敌方电子设备,从而使其失去作战能力,极大地削弱敌人的战斗力。

电磁脉冲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不仅限于攻击敌方电子设备,还包括干扰电子信号、侦察和情报收集等领域。

电磁脉冲武器还具有潜在的民用用途,如防止恶意电磁波攻击、保护电子设备安全和电磁环境监测等方面。

电磁脉冲武器的应用也面临着众多挑战。

在电磁脉冲武器的研制中,需要解决高能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潜在危害问题。

电磁脉冲武器的研制需要高超的技术支持,包括新材料、高功率电极、高频电子管等方面的技术。

电磁脉冲武器研制的成本十分昂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人才支持。

EVE_射弹弹药介绍

EVE_射弹弹药介绍

EVE
会造成约为12点的伤害。

这是三种高伤害弹药。

但同时,这三种弹药都有高达50%的攻击范围减少。

另外,这一
也算一个奇葩……还有,这一组弹药的转速倍增系数都是1.2。

是对转速加成最多的弹药类别。

但同时,这三种弹药有60%的攻击距离加成。

而且,这一组弹药的转速倍增系数都是1.05。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威力大的弹药攻击距离减少,威力小的弹药攻击距离有加成。

打A怪用电热伤,定向等离子是热,OK。

打G怪用动热伤,定向等离子是热,OK。

打C怪用动热伤,定向等离子是热,OK。

打M怪用动爆伤,额你需要一些聚变弹。

所以我一般不用远距离弹。

达50%的攻击范围减少。

另外,这一组弹药的转速倍增系数都是1.0。

最多的弹药类别。

增系数都是1.05。

电磁脉冲弹的杀伤能力

电磁脉冲弹的杀伤能力

关 键 词 : 磁 脉 冲 武 器 , 坏 阈值 , 线 增 益 电 破 天
中 圈分 类号 : 9 5 TM 3 文献标识码 : A
K iln li g Abii y o lt f EM PW
J A u LI Hu n y I Ch n, U a — u
( la v lAc de Da i n Na a a my,Da i n 1 6 1 Ch n l 1 0 8, i a) a
Abs r c t a t:Thi ga e b if c o t f he o s v a re a c un o t c mpo ii n nd sto a wo k r prn i l o EM PW ,s t icp e f e up a
sm u a i n i l to mo e o EM P ’ k l n a i t t r u h n l ss f dl f W S i i g b l y h o g a a y i o EM P l i wa e o m a d e e r h f vfr n r s a c o
文 章 编 号 :020 4 (0 6 0 —0 30 1 0 — 6 0 2 0 ) 80 5 - 3

电磁 脉 冲 弹 的 杀 伤 能 力
贾 春, 刘环 宇
( 军大连舰艇学 院, 宁 大连 海 辽 161) 10 8

要 : 述 了 电磁 脉 冲 弹 的组 成 和 工 作 原 理 , 过 对 电 磁 脉 冲 波 形 的分 析 , 及 对 电磁 脉 冲 能 量 在 空 中 的传 播 规 律 的 概 通 以
标, 为此 , 先要研 究 电磁脉 冲 的波形 特性 及其 在空 首
中的传播 规 律 。

生活养生-电子脉冲危害有哪些

生活养生-电子脉冲危害有哪些

文章导读电子脉冲也叫作电磁脉冲,是由核爆炸和非核电磁脉冲弹爆炸产生的。

目前应用有作为电疗,主要是针灸和电子脉冲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或者直接将电子脉冲固定在需要的皮肤穴位上治病的。

建议不适合孕妇、小孩、老人人群使用,以及带有金属的也不适合。

带来的危害主要有电流太大可能会引起皮肤烧伤等问题。

电磁脉冲由核爆炸和非核电磁脉冲弹(高功率微波弹)爆炸而产生。

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称为核电磁脉冲,任何在地面以上爆炸的核武器都会产生电磁脉冲,能量大约占核爆炸总能量的百万分之一,频率从几百赫到几兆赫。

非核电磁脉冲弹则利用炸药爆炸或化学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通过微波器件转换成高功率微波辐射能,能发射峰值功率在吉瓦以上、频率为1吉赫~300吉赫的脉冲微波束,在裸露的导电体(例如裸露的电线、印刷电路板的印制线)上急剧产生数千伏的瞬变电压,对大量电子设备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坏。

电子脉冲防护方法与雷电防护方法基本相同。

用9.5毫米厚钢板或4毫米厚铜板做成的屏蔽罩,可以提供很高的总体屏蔽效能。

但是,这种屏蔽会由于存在检修门和供电缆、连接器、开关等使用的小孔而减弱,这样就必须用衬垫密封孔隙。

如果必须开孔通气,则应使用各种屏蔽栅(如蜂窝状隔板、多孔金属板和金属丝网屏栅)把大孔分成许多小孔,孔与孔之间相交的地方必须熔合,以便确保最佳的屏蔽效果。

电缆必须使用整体防护材料,最好的电缆防护材料是管道之类的导电固体材料。

在协助降低易损性方面,合适的接地线路也很重要。

若数据传输率低,可采用滤波方法抑制瞬时效应。

若只靠滤波不足以把电磁脉冲降到安全水平,则需使用防护性抑制器,例如齐纳二极管。

当前,国外指挥通信系统防电磁脉冲的具体方法主要有:选取最佳元器件;使用不易受电磁脉冲影响的元件,如电子管等;在连接器上安装滤波器;使用外部防护元器件保护预先包装的电路(如集成电路);使用引线防护装置;使用分离滤波器,将耦合频率限制在很窄的频带内;采用自动增益控制与增益限制技术;使用特种滤波器;使用电路隔离技术隔离电瞬变现象;屏蔽和接地;重新设计分系统;探测由于电磁脉冲干扰而出现的数据错误,并拒绝这些数据。

电磁脉冲弹的原理

电磁脉冲弹的原理

电磁脉冲弹的原理
嘿,大家知道电磁脉冲弹吗?这玩意儿可厉害啦!
电磁脉冲弹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能产生强大电磁脉冲的武器。

那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想象一下,就好像突然有一股超级强大的能量爆发出来,然后迅速向四周扩散。

它的原理呢,其实是利用核爆炸或者其他高能量的爆炸,在瞬间释放出巨大的电磁能量。

这就好比一场超级电磁风暴一下子席卷开来。

这种电磁脉冲的威力可不容小觑啊!它能瞬间破坏掉各种电子设备。

你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到处都是电子设备,手机、电脑、电视等等,如果被电磁脉冲弹袭击了,那这些设备可能一下子就瘫痪啦!就好像一个人突然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一样。

而且啊,电磁脉冲弹的影响范围还特别广。

它可不只是针对一个小地方,而是能覆盖很大一片区域呢。

这就像是一场巨大的电磁海啸,所到之处,电子设备都难以幸免。

那有人可能会问了,它这么厉害,岂不是很可怕?没错,电磁脉冲弹确实是一种具有巨大破坏力的武器。

如果被滥用,那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简直无法想象。

我们的生活、工作、通信等等都会陷入混乱。

不过呢,好在现在各个国家都对这种武器有一定的管控和约束。

大家也都明白,这种强大的武器不能随便乱用,不然会引发很严重的后果。

总之,电磁脉冲弹是一种非常特殊且威力巨大的武器。

我们要了解它,也要警惕它,希望它永远都只是停留在理论和管控之下,不要真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灾难啊!。

电磁脉冲介绍

电磁脉冲介绍

电磁脉冲是一种物理现象,通常描述为短暂的电磁辐射脉冲。

它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表现出来,从微秒级的场变化到秒级的辐射。

电磁脉冲在许多自然和人为现象中存在,例如闪电、核爆炸、高能电子束、无线电波、激光等。

在军事上,电磁脉冲是一种潜在的武器,它可以用来破坏或干扰电子设备。

根据不同的产生方式,电磁脉冲武器可以分为核电磁脉冲弹、微波电磁脉冲弹、电力电磁脉冲弹等。

这些武器可以通过产生强大的电磁辐射脉冲,破坏敌方电子设备和系统,从而达到军事目的。

在科技领域,电磁脉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无线电通信、雷达系统、计算机、电子设备等。

这些设备需要电磁波来传递信息,因此电磁脉冲对这些设备的影响也很大。

如果这些设备受到电磁脉冲的干扰或破坏,它们的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完全失效。

在电力系统方面,电磁脉冲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等设备会产生电磁场,这些电磁场可以形成电磁脉冲。

如果这些设备发生故障或受到攻击,它们可能会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从而对电力系统造成破坏。

总的来说,电磁脉冲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因素。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电磁脉冲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在军事、科技和电力系统等领域,电磁脉冲的影响和作用也各不相同。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电磁脉冲的研究和理解,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电磁脉冲认识的深入,可能会有更多的应用领域和解决方案出现。

例如,可以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算法来抑制电磁脉冲的影响,保护电子设备和系统免受破坏。

同时,也可以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材料和器件,来提高电子设备的抗电磁脉冲能力。

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总之,电磁脉冲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它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加强对电磁脉冲的研究和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推动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脉冲弹主要包括核电磁脉冲弹和非核电磁脉冲弹。

非核电磁脉冲弹,是利用炸药爆炸压缩磁通量的方法产生高功率微波的电磁脉冲武器。

核电磁脉冲弹是一种以增强电磁脉冲效应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核武器。

电磁脉冲武器号称“第二原子弹”,世界军事强国电磁脉冲武器开始走向实用化,对电子信息系统及指挥控制系统及网络等构成极大威胁。

常规型的电磁脉冲炸弹已经爆响,而核电磁脉冲炸弹——“第二原子弹”正在向人类逼近。

美国《流行机械》杂志报道说,下一次世界灾难降临之时,看不到蘑菇云,只是一声巨响和一道闪电,便可使计算机所有数据被烤焦,除柴油机外,所有电气化引擎都无法发动,世界将倒退200年……这并非耸人听闻,五角大楼相信,新一代电子炸弹爆炸后,世界将变成这般模样。

电磁脉冲弹 - 工作原理电磁脉冲,是短暂瞬变的电磁现象,它以空间辐射传播形式,透过电磁波,可对电子、信息、电力、光电、微波等设施造成破坏,可使电子设备半导体绝缘层或集成电路烧毁,甚至设备失效或永久损坏。

电磁脉冲弹有“第二原子弹”的称号见过原子弹爆炸的人很少,但是,几乎人人都见过“第二原子弹”爆炸。

这种爆炸就是自然界的雷电和静电现象。

雷电、静电形成的电磁辐射和太阳、星际的电磁辐射以及地球磁场和大气中的电磁场,所产生的爆炸只是有大小区别,其原理都是一致的。

此外,“第二原子弹”的爆炸还有人为现象,就是人为产生电磁辐射源的电磁辐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社会电气设备大量普及,如电视发射台、广播发射台、无线电台站、航空导航系统、雷达系统、移动通信系统、高电压送变电系统、大电流工频设备和轻轨、干线电气化铁路系统等。

总之,一切以电磁能应用进行工作的工业、科学、医疗、军用的电磁辐射设备,以及电火花点燃内燃机为动力的机器、车辆、船舶、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电动工具等,都会产生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

其中,大部分是电磁脉冲辐射。

现代战场的电磁环境是各种电磁能量共同作用的复合环境,既有自然电磁干扰源,如雷电、静电等,又有强烈的人为干扰源,如各种功率的雷达、无线电通信、导航、计算机以及与之对抗的电子战设备、新概念电磁武器等。

因此,战场电磁环境比平时要复杂得多,高技术条件下的战场电磁环境效应主要由各类电磁脉冲场构成。

如此说来,没有蘑菇云的人类巨灾——电磁脉冲灾害,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大类。

和平时期,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电磁脉冲危害时时发生。

全球每年因雷电电磁脉冲导致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从卫星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乃至家用电器都会受到雷电灾害的严重威胁。

仅上海市1999年由于雷电所造成的损失就超过2亿元。

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产生的强电磁辐射,核电磁脉冲的破坏力十分巨大。

一些国家的核试验中,核电磁脉冲能量侵入电子、电力系统,烧断电缆、烧坏电子设备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高空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危害,比地面和地下核爆炸更大,核电磁脉冲强度大、覆盖区域广。

由于大气的衰减作用,高空核爆炸产生的热、冲击波、辐射等效应,对地面设施的危害范围都不如电磁脉冲效应大,100万吨当量的核武器在高空爆炸时,总能量中约万分之三以电磁脉冲的形式辐射出去。

随着核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已研制出核电磁脉冲弹,增强了电磁脉冲效应,而削弱了冲击波、核辐射效应,电磁脉冲的破坏力明显增大。

电磁脉冲弹 - 初露锋芒人类研制电磁脉冲武器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进入实用化阶段。

1985年,美国在制定“战略防御倡议”计划时,把高功率微波武器列为其空间武器的主攻项目,重点研究其杀伤机理。

1987年,美国国防部提出“平衡技术倡议”计划,高功率微波武器是其五大关键技术之一。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在E-8“联合星”飞机携带和使用电磁脉冲武器。

美国和俄罗斯小型化电磁干扰机,可被常规兵器投掷到敌方,不仅可损伤敌方指挥控制系统,而且直接影响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化单兵的作战效能。

1992年7月,美国国会总审计局向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提交《国防基础技术、军用特殊技术依赖外国带来的风险》报告,提出未来先进武器最关键的6项技术,其中包括高功率微波武器。

美国海陆空三军还分别制定了高功率微波武器发展计划。

1993年,美国进行了代号为“竖琴”的电磁脉冲武器实验,天线群向电离层发射电磁脉冲,阻断通信和摧毁来袭导弹。

1996年,美国一国家实验室研制出手提箱大小的高能电磁脉冲武器,以及可装备在巡航导弹上的电磁脉冲武器,其有效作战半径达10公里。

1998年,俄罗斯发明了重8公斤的小型强电流电子加速器,爆炸时发出X射线、高功率微波,可破坏电子设备。

1999年3月,美国在对南联盟的轰炸中,使用了尚在试验中的微波武器,造成南联盟部分地区通信设施瘫痪3个多小时。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于2003年3月26日,用电磁脉冲弹空袭伊拉克国家电视台,造成其转播信号中断。

除俄罗斯和美国外,英、法、德、日等国家,也都在进行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开发。

有国际军事专家分析认为,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之所以被动挨打,重要原因是指挥控制系统和防空设施遭到破坏,丧失电磁环境控制权。

有记者问及为何美军只偶尔使用电磁脉冲武器,美军发言人说,我们留着更强大的电磁脉冲武器,对付更强大的敌人。

有分析认为,美军更强大的敌人,暗指俄罗斯和中国。

不过,也可能是指包括俄中在内的所有一切的潜在敌手,像当年美国最先研制出原子弹一样,他们要威慑的是一切对手,这是美国在新世纪里,想长期保持自己一超独霸的另一“杀手锏”。

[1]电磁脉冲弹 - 威力与防护电磁脉冲炸弹的打击目标与传统原子弹有很大不同。

它的攻击目标有三类:一是军用和民用电子通信和金融中心,如指挥部、军舰、通信大楼和政府要地等;二是防空预警系统;三是各类导弹和导弹防护系统。

美国和前苏联在研究和发展电磁脉冲武器时,都十分重视武器装备电磁环境效应和防护加固技术的研究。

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发布命令,强调核电磁脉冲的严重威胁,要求每开发一种武器,必须考虑电磁脉冲防护能力。

为此,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科特兰、亚利桑那州等地,建立了十余座电磁脉冲场模拟器。

近几年,台湾军方在强化电子战攻击能力时,重视电磁脉冲防护研究。

据台湾媒体披露,台“国防部”于2001年,投资7.8亿元新台币,用于“电子战及资讯战装备”规划,其中包括“资安计划”与“脉护计划”。

“脉护计划”主要针对来自对手的电磁脉冲武器“硬杀伤”,防护台军重要军事设施、战略民用设施和“政府”重点建筑设施等。

据台湾军方的一位权威人士透露,目前,台湾“脉护计划”正在衡山指挥所紧锣密鼓地进行。

其计划由反制脉冲效应、电子反制防护网等7部分组成,以防范电磁脉冲武器攻击,维持计算机网络运转,保护计算机作战指挥系统的畅通及数据库的安全。

负责这一计划的“中山科学研究院”主管官员称,“脉护计划”实现后,台军方作战指挥系统等于“戴上了一顶防电磁干扰的防护帽”。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国家开始核电磁脉冲特性研究,陆续取得一定进展。

但是,对电磁防护的研究,基本都停留在电磁兼容范畴内,未重视电磁脉冲防护。

至今,这些国家的绝大多数军用、民用电子设备未采取电磁脉冲防护措施,有的甚至无任何强制性出厂检验标准和设施,其整体水平至少落后美国和俄罗斯20年左右。

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在军事强国的电磁脉冲武器的打击面前,早已敞开了胸膛。

一旦这些国家的政府机构、金融中心、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系统和军事设施,受到强电磁脉冲打击时,不可避免地出现大范围瘫痪或损坏,国民经济和社会秩序难以正常运行。

1961年10月31日,苏联在新地岛上空35千米处进行空爆核试验,不料氢弹不仅毁灭爆心附近的一切,还对数千千米范围内的电子系统产生冲击,苏军地面的防空雷达被烧坏,无法探测空中的飞行目标;数千千米长的通讯中断,部队1个多小时处于无法指挥状态。

无独有偶,1963年7月9日,美国在太平洋的约翰斯顿岛上空400千米处进行空爆核试验后,距约翰斯顿岛1400千米之遥的檀香山却陷入一片混乱。

防盗报警器响个不停,街灯熄灭,动力设备上的继电器一个个被烧毁……当时人们并不能解开这个谜。

后来经过几年的研究,才发现这是氢弹爆炸所产生的电磁脉冲造成的恶果。

原子弹爆炸会产生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和放射性污染四种效应,而氢弹爆炸又增加了另一种效应,即电磁脉冲。

氢弹爆炸时,早期核辐射中的α射线会与周围介质中的分子、原子相互作用,激发并产生高速运动的电子(康普顿效应),大量高速运动的电子形成很强的电场。

在爆心几千米范围内电场强度可达到每米几千伏到几万伏,并以光速向四周传播。

它的作用范围随着爆高的增加而扩大。

当量1000吨的氢弹如在40千米高空爆炸,可影响整个欧洲。

美国军事专家看到了这种由核爆炸产生的瞬时电磁脉冲的军事价值,开始不遗余力地研究如何增强核爆炸时产生的电磁脉冲效应而抑制其他几种效应,他们把这种能产生强大电磁脉冲的武器称为电磁脉冲弹。

电磁脉冲弹增强了电磁脉冲效应,而减少其他四种效应,是一种"干净"的核武器,它属于第三代核武器。

与雷达或雷电的电磁脉冲相比,核电磁脉冲有作用范围广、电场强度高、频率范围宽和作用时间短等特点。

电磁脉冲弹对人员和非电子武器装备并没有什么危害和破坏作用,只对电子设备、线路和电子元件进行破坏和干扰,所以是一种毁物而不伤人的非致命性武器。

它产生的强大脉冲可通过天线、动力线、电讯线路和金属管道等渠道进入电子设备,使无防护的电子元件暂时失效或完全损坏,使计算机中的存储器丧失记忆能力,使整个网络无法继续工作,从而使整个作战系统陷于瘫痪,给敌方以致命的打击。

核电磁脉冲所占据的频率范围非常广,从低频到超高频,可以覆盖现代电子设备所使用的全部工作频段,使通讯中断,或引起工作紊乱,控制失灵。

这种专门破坏计算机网络和电子战设备的电磁脉冲弹,对计算机网络、通信指挥系统、雷达系统的破坏将是摧毁性的。

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研制成功了一种大小如手提箱那样的装置,它可以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

美军设想,由突击队员潜入敌国,把这种装置放在建筑物内,将其遥控引爆以破坏所有电子设备,造成混乱。

也可将此作为武器射至敌国,摧毁其电子战系统,破坏通信设施,影响精确制导武器发射。

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正在引起一场深刻的军事革命,计算机网络和其他电子设备在给现代军事机器注入强大生命力的同时,也使其自身成为重要的攻击目标。

在未来的信息战中制电磁权、制网络权的争夺将会异常激烈,对计算机网络和电子设备的防护将成为21世纪军事对抗的焦点之一。

电磁脉冲弹作为一种使用简单、效果显著的"硬"杀伤武器,将成为未来信息战的利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