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非病毒性肝病所致的肝功能异常和衰竭

合集下载

肝病的常见死亡原因

肝病的常见死亡原因

肝病的常见死亡原因肝病是指肝脏在结构、功能或代谢方面发生异常的一类疾病,常见的肝病常常导致肝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肝病的常见死亡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肝硬化合并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是许多基础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发展到晚期的一种结果。

随着病情的进展,肝脏组织遭到破坏并逐渐形成疤痕组织,最终导致肝脏结构的严重改变和功能的衰竭。

肝硬化患者因肝脏功能障碍常常出现消化功能减退、凝血障碍、代谢产物积聚等并发症,如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常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

2. 肝癌:肝癌是肝细胞(肝细胞癌)或胆管细胞(胆管细胞癌)恶性肿瘤的统称。

肝癌可出现在肝硬化的基础上,也可由肝炎病毒感染直接引起。

肝癌通常在晚期才会出现症状,因此往往已是晚期。

肝癌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常出现肝脏功能衰竭、疼痛、消瘦、转移等严重症状,导致死亡。

3. 肝功能衰竭:肝病的晚期常出现肝功能衰竭,这是肝脏无法正常完成其代谢、解毒等功能的严重情况。

肝功能衰竭时,患者常常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

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

肝功能衰竭患者往往需要及时进行肝移植,否则死亡率较高。

4. 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肝病患者在肝功能损害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表现。

肝病时,肝脏无法正常解毒,导致体内毒素积聚,特别是氨基酸代谢异常引发高氨血症,其中的氨就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

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与氨血症的程度密切相关,症状涉及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神经肌肉功能紊乱等,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昏迷、死亡。

5. 肝炎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常见的病毒有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等。

肝炎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而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形成后才出现明显病症,因此诊断已相对晚期。

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可导致患者死亡。

肝功能检验结果与常见非病毒性肝损伤程度分析

肝功能检验结果与常见非病毒性肝损伤程度分析

肝功能检验结果与常见非病毒性肝损伤程度分析
杜学梅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年(卷),期】2004(20)24
【摘要】一般资料:本资料1999年3月~2003年10月本院门诊及内科住院常见非病毒性肝损伤患者160例,年龄40~70岁,男141例,女19例,诊断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及肝硬化的患者82例,药物性肝损伤26例,脂肪肝34例,肝癌18例。

【总页数】1页(P67)
【作者】杜学梅
【作者单位】云南省怒江州人民医院内科67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
【相关文献】
1.常见非病毒性肝病所致的肝功能异常和衰竭 [J], 王慧;贾继东
2.非乙醇性脂肪肝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J], 饶雪飞;赵东;黄可佳;刘建雷
3.非乙醇性脂肪肝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J], 饶雪飞;赵东;黄可佳;刘建雷;
4.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J], 黄瑾
5.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的检验结果分析 [J], 杨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脏功能异常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肝脏功能异常的症状和诊断方法

传播途径
02
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等途径传播。
预防措施
03
接种疫苗、避免不洁注射和输血、注意个人卫生等。
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
酒精在肝脏中代谢,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 肝细胞损伤、脂肪沉积和纤维化。
症状
肝区疼痛、黄疸、腹水等。
治疗措施
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 行心理干预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 疗效果。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 情绪波动,同时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以减少对肝脏的损害。
06
预防肝脏功能异常的措施和建议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 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 物质,避免过度摄入脂肪 和糖分。
生理功能。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肝 脏功能异常可分为以下几

病毒性肝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 症,如乙型肝炎、丙型肝
炎等。
肝脏功能异常的定义和分类
01 药物性肝损伤
由药物使用不当或过量引起的 肝脏损伤。
02 酒精性肝病
由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肝脏疾 病,如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 。
03 自身免疫性肝病
免疫系统症状
发热
肝脏疾病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 致发热。
感染易感性增加
肝脏功能异常可能影响免疫细胞 的生成和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
其他症状
皮肤瘙痒
肝脏疾病可能导致胆汁淤 积,引发皮肤瘙痒。
肝区疼痛
肝脏疾病可能导致肝区疼 痛或不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鼻出血或牙龈出血

肝病的分类与治疗原则解析

肝病的分类与治疗原则解析

肝病的分类与治疗原则解析肝病是指肝脏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常改变,常见的肝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肝病的分类与治疗原则如下所述:一、肝病的分类:1.慢性肝病和急性肝病:慢性肝病是指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在半年以上持续存在的疾病,急性肝病是指短时间内肝脏发生严重损害的疾病。

2.传染性肝病和非传染性肝病:传染性肝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而非传染性肝病则与遗传因素、酒精滥用、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例如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

3.脂肪肝、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脂肪肝主要是由于脂肪在肝脏中的沉积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引起的,肝硬化则是肝脏纤维化和结构异常的结果。

二、肝病的治疗原则:1.寻找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要进行病毒学检查,确定感染的病毒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抗病毒治疗。

对于非病毒性肝病,需要寻找导致肝脏损害的病因,如酒精滥用、药物使用等,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控制症状和保护肝脏功能:对于肝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如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需要通过药物、支持性治疗等措施进行控制。

此外,也需要保护肝脏功能,如合理饮食、避免饮酒、控制体重、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等。

3.预防并治疗并发症:肝病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要采取药物和介入治疗进行控制。

同时,要预防和治疗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如肝癌、胆囊炎、糖尿病等。

4.肝移植:对于肝病晚期进展严重的患者,如肝硬化晚期或肝癌合并肝功能衰竭等,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

肝移植是目前唯一能够治愈患者严重肝脏疾病的手段。

总之,肝病的分类与治疗原则主要取决于病因、病程和患者的临床表现。

对于不同类型的肝病,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情、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自身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情绪状态等也对肝病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影响,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肝衰竭的分类和诊断

肝衰竭的分类和诊断

肝衰竭的分类和诊断(一)分类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与病情进展速度,肝衰竭可被分为四类: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与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

急性肝衰竭的特征是起病急,发病2周内出现以Ⅱ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症候群;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发病15d~26周内出现肝衰竭症候群;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慢性肝衰竭是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的以腹水或者门静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与肝性脑病等为要紧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3-7]。

邯郸市传染病医院肝科刘军英(二)分期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亚急性肝衰竭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可分为早期、中期与晚期[8]。

1.早期(1)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呕吐与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或者每日上升≥17.1μmol /L)。

(3)有出血倾向,30%<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40%。

(4)未出现肝性脑病或者明显腹水。

2.中期:在肝衰竭早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进展,出现下列两条之一者。

(1)出现Ⅱ度下列肝性脑病与(或者)明显腹水。

(2)出血倾向明显(出血点或者瘀斑),且20%<PTA≤30%。

3.晚期:在肝衰竭中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下列三条之一者。

(1)有难治性并发症,比如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与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等。

(2)出现Ⅲ度以上肝性脑病。

(3)有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PTA≤20%。

(三)诊断1. 临床诊断:肝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而确定。

肝功能不全诊断标准

肝功能不全诊断标准

肝功能不全诊断标准肝功能不全是指肝脏在代谢、解毒、合成等功能上出现异常,临床上常见的肝功能不全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

对于患者的肝功能不全,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肝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临床表现。

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黄疸、肝区疼痛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性脑病、腹水、肝昏迷等严重并发症。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生化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

其中ALT、AST升高是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提示胆汁淤积,ALP升高提示胆道阻塞,白蛋白降低提示肝合成功能减退,INR升高提示凝血功能异常。

2.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等指标。

肝功能不全时,凝血功能常常异常,PT延长是常见的表现。

3. 肝脏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检查,有助于了解肝脏形态结构、大小、形态、血流情况等。

三、病因诊断。

在明确肝功能不全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病因诊断。

包括病毒性肝炎病毒学检测、酒精史询问、药物史了解等,以明确肝功能不全的病因。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诊断,肝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肝功能不全的表现;2. 血清生化指标异常,如ALT、AST升高、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INR延长等;3. 凝血功能异常,如PT延长;4. 影像学检查提示肝脏形态结构异常;5. 病因诊断明确,包括病毒学检测、酒精史、药物史等。

综上所述,肝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判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因诊断来综合判断。

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及时明确诊断,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肝病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

肝病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
严重的肝脏外伤或长期接 触某些毒素,都可能造成肝 细胞大量坏死,引发肝硬化 。
肝癌的发病原因
慢性肝炎
长期感染病毒性肝炎或慢性肝 炎可导致肝细胞持续受损,增加 肝癌的发病风险。
肝硬化
肝细胞受损和纤维化积累最终 导致肝硬化,这是肝癌最主要的 危险因素之一。
毒素和污染
长期接触一些化学物质和污染 物,如农药、重金属等,也可能 引发肝癌。
根治性手术
对于早期诊断的肝癌患者 来说,手术切除肿瘤是最有 效的治疗方式。这种根治 性手术可以彻底切除肝内 肿瘤,从而有效阻止癌细胞 的进一步扩散。
微创手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生 可以采用腹腔镜或机器人 辅助等微创手术方式进行 肝癌切除。这种手术创伤 小、恢复快,是许多肝癌患 者的理想选择。
肝移植手术
药物性肝病的诱发因素
药物过量
某些药物如扑热息痛、抗生素等如果超量服用,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化学物质
工业溶剂、杀虫剂等含有毒性化学物质都可能引发药物性肝病。
常用药物
一些常规药物如避孕药、抗癫痫药等长期服用也会对肝脏产生不往由于某些基因发生变异 而导致。这些基因突变可能影响肝细胞 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不同类型的肝病。
营养不良
由于长期饮酒,患者常伴有 营养不良,出现体重下降、 肌肉消瘦等症状。
脂肪肝的诊断依据
肝功能检查
通过测量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 平,可以发现肝细胞损伤的情况 。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可以观察肝脏的大小 、形状和声波的衰减,从而诊断 脂肪肝。
病理活检
肝脏活检可以清楚地观察肝细胞内脂肪的积累程度,是确诊脂肪肝的金 标准。
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特点
酒精毒性作用

内科学——肝功能异常的诊断与治疗教学教案

内科学——肝功能异常的诊断与治疗教学教案

电解质紊乱
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纠 正低钾、低钠、低氯等电解质 紊乱。
原发性肝癌
对肝功能异常患者定期进行肝 癌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CHAPTER 06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计划
康复期患者日常生活指导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遵循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增加新鲜蔬 果摄入,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生活习惯改善
分类方法
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肝功能异常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 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
临床意义
对肝功能异常进行准确分类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 果和生活质量。
CHAPTER 02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技术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
肝功能酶学指标
如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等,反映肝细胞损伤情
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心理调适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减轻精神压力。
定期随访安排和内容
随访频率
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随访计划,一般建议每3-6个月 进行一次随访。
随访内容
包括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病情 评估等,以及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的个 性化指导和治疗方案调整。
况。
胆红素代谢指标
包括总胆红素(TBil) 、直接胆红素(DBil) 等,用于评估黄疸类型
及程度。
蛋白质代谢指标
如白蛋白(Alb)、球蛋 白(Glob)等,反映肝
脏合成功能。
凝血功能指标
如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 间(APTT)等,评估肝 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
影像学检查在肝功能评估中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Polimeno L, Capuano F, Vujanovic N, et al. The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induces mitochondrial gene expression in rat liver and enhances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capacity of liver mitochondria[J]. Dig liver Dis,2000,32(6):510- 517.
[14] 杨 联 萍 , 易 学 瑞 , 孔 祥 平 , 等 . 重 组 人 肝 再 生 增 强 因 子 McAB 的 建 立 及 免 疫 组 化 的 定 位 研 究[J]. 中 华 微 生 物 学 和免疫学杂志,2001,21(1):86- 90.
[15] Wang G, Yang X, Yong L,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 terization of receptor for mammalian hepatopoeitin that is homologous to yeast ERV1 [J]. J Biol Chem,1999,274(17): 11469- 11475.
eases[J]. J Gastroenterol,2000,35(2):112- 119. [22] Polimeno L, Margiotta M, Marangi L, et al. Molecular mecha-
nisms of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as immunoregulator: its effect on interferon- gamma expression in rat liver[J]. Dig Liver Dis,2000,32(2):217- 225. [23] 张 勇 , 宋 良 文 , 王 清 明, 等. 肝 细 胞 增 殖 因 子 促 进 受 损 肝 细 胞 增 殖 的 可 能 机 制[J]. 中 国 病 理 生 理 杂 志,2007,23(5): 926- 929. [24] 张 勇 , 宋 良 文 , 尹 纪 业, 等. 肝 再 生 增 强 因 子 促 进 肝 再 生 的 细 胞 信 号 途 径 研 究[J]. 中 华 肝 胆 外 科 杂 志,2007,13(5): 328- 331. [25] 谢华, 孙航, 郭辉, 等.肝再生增强因子对大鼠脾单个核细 胞 增 殖 及 IL- 2 产 生 能 力 的 影 响 [J]. 中 国 免 疫 学 杂 志, 2007,23(5):467- 470. [26] Chen XX, Li Y, Wei HD, et al. The potentiation role of he- patopoietin on activator protein- 1 is dependent on its shlfhy- dryl oxidase activity[J]. J Biol Chem,2003,278(49):49022- 49030. [27] Abe J, Baines CP, Berk BC. Role of mitogen- activated pro- tein kinases in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 the good and the bad[J]. Circ Res,2000,86(6):607- 609. [28] Lu CR , Li Y. Intracrine hepatopoietin potentiates AP- 1 activity through JAB1 independen t of MAPK pathway [J]. FASEB J,2001,15(13):221- 238. [29] 易 学 瑞 , 孔 祥 平 , 张 宜 俊, 等. 人 肝 再 生 增 强 因 子 的 克 隆 及表达[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1998,11(4):197- 199. [30] 潘 韵 , 何 国 庆 , 孔 祥 平, 等. 用 飞 行 时 间 质 谱 研 究 尿 素 对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的修饰作用[J]. 生 物 化 学 与 生 物 物理学报,2003,35(4):355- 359. [31] 佟 明 华 , 陈 思 强, 姚 汝 华 , 等. 酵 母 双 杂 交 系 统 筛 选 人 肝 再生增强因子的相互作用蛋白[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 11(5):274- 278. [32] Chen XX, Li Y. The identification of hepatopoietin interact- ing proteins in human testis by yeast two- hybrid systems [J]. Prog Biochem Biophys,2004,31(4):334- 339. [33] 林莹, 佟明华, 孔祥平, 等. Na+,K+- ATPase 调节肝再生增 强 因 子 促 HepG2 细 胞 增 殖[J]. 广 西 农 业 生 物 科 学,2006, 25(1):5- 9. [34] 崔春萍, 吴祖泽. 肝刺激物的研 究 进 展[J]. 军 事 医 学 科 学 院院刊,2006,30(1):76- 79. [35] Mackay IR. Hepatoimmunology: a perspective[J]. Immunol Cell Biol,2002,80(1):36- 44. [36] 张 宜 俊, 陈 光 明, 孔 祥 平, 等. 促 肝 细 胞 生 长 素 的 研 制 及 临床应用[J]. 临床肝胆杂志,1991,7(1):15- 17.
[13] Li Y, Wei K, Lu C,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hepatopoietin dim- erization, its interacting regions and alternative aplicing of its transcription[J]. Eur J Biochem,2002,269(16):3888- 3893.
[12] Hofhaus G, Stein G, Francavilla A, et al. Highly divergent amino termini of the homologous human ALR and yeast scEVR1 gene products define species specific differences in cellular localization[J]. Eur J Cell Biol,1999,78(5):349- 356.
· 84 ·
Infect Dis Info, 2008, Vol.21, No.2
[10] Hofhaus G, Lisowsky T, Polimeno L, et al. Mammalian aug- 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protein is a sulfhydryl oxidase[J]. Dig Liver Dis,2001,33(2):173- 180.
通讯作者: 贾继东, E- mail: jiamd@263.net
者在 26 周内出现肝功能恶化而导致的凝血功能障 碍[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率( INR) ≥1.5]及任何程 度的意识改变( 脑病) [1]。2006 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
传染病信息 2008 年第 21 卷第 2 期
· 85 ·
分会及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所给的肝 衰竭定义为: 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 导致其 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 失代偿, 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和腹水 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2]。除常见的病毒性 肝炎外, 其他许多非病毒因素也可引起肝衰竭。因此, 目前的命名比过去称为重型肝炎更合理, 更有利于提 醒临床医生仔细鉴别其病因并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 2007- 11- 24 收稿 2008- 02- 03 修回)
常见非病毒性肝病所致的肝功能异常和衰竭
王 慧 贾继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北京 100050
中图分类号: R5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8134(2008)02- 0084- 03
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 AASLD) 对急性肝衰竭 ( acute liver failure, ALF) 的 定 义 为 : 既 往 无 肝 硬 化
1 药物及其他毒物所致 ALF
[21] Tanigawan K, Sakaida I, Masuhara M, et al.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ALR) may promote liver regeneration by reducing natural killer(NK) cell activity in human liver dis-
[16] Li Y, Li M, Xing G, et al. Stimlation of the mitogen- activat- ed protein kinase cascade and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by hepatopoietin [J]. J Biol Chem,2000,275(48):37443- 37447.
[11] Lange H, Lisowsky T, Gerber J,et al. An essential function of the mitochondrial sulfhydryl oxidase Erv1p/ALR in the ma- turation of cytosolic Fe/S proteins[J]. EMBO Reports,2001, 2(8):715- 7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