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纠纷原因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堑 堕 蕉
CH I E C O M M UNIP DO C T RS N SE "C O
护 理 纠 纷 原 因 分 析 及 预 防 措 施
李 建 云 2 21 6 7 0山东 寿 光 市 人 民 医 院 3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0 o:0 3 6/.s . 07 s 1x 2 1
l 2 4. 58
治疗 护理 效 果 ; 患 者对 医疗 费用 问 ⑦ 题 很 敏感 , 果 费 用 过 高 , 费 项 目不 透 如 收 明 , 至有 错 误 , 易 造 成 患 者 及 家 属 不 甚 极
满。
原 因分 析
护 士 因 素 : 随 着 患 者 的 法 律 意 识 和 ① 自我 保 护 意识 增 强 , 疗 保健 服务 需 求 提 医 高, 使患者对医疗活动中出现 的问题或对 些 不 理解 的行 为 , 希 望有 个 说 法 以求 都 得心理 上的平衡 ; 护理工作 者对患者越 ② 来越高 的就 医观念 、 要求个性化 医疗服务 的需 求 、 求 医疗 消 费决 策 权 和知 情 权 的 追 行 为不能很快适应 , 是引起护患 冲突的 主 要原 因 ; ③随着科 学技术 的发 展 , 医疗 护 理 新 理 论 、 技 术 层 出 不 穷 , 部 分 护 新 而 理 人 员 安 于 现 状 、 思 进 取 、 及 时 更 新 不 不 护 理 知 识 ; 由 于 护 理 人 员 紧 缺 , 能 按 ④ 未 等 级 护 理要 求 巡 视 病 房 , 患 者 有 病 情 变 致 化 时未 能及 时 发 现 , 液 故 障未 能 及 时 解 输 除 , 能 对 压疮 高危 患 者 进 行 按 时 翻身 致 未 使患 者 发 生 压 疮 , 加 患 者 痛 苦 而 引 起 纠 增 纷 ; 护理 记 录 不 仅 是 衡 量 护 理 质 量 、 ⑤ 管 理 水 平 的依 据 , 同时 在 医 疗 诉 讼 中 具 有 重 要 的作 用 , 处 理 医 疗 护 理 纠 纷 的 法 律 依 是 据 。而 实 际 工 作 中有 些 护 士 对 护 理 文 件 书 写 未 予 以足 够 的重 视 , 缺乏 自我 保 护 意 识 , 略 一 些 记 录 的 准 确性 、 时 性 、 整 忽 及 完 性、 逻辑性等 ; ⑥运用 良好 的沟通交 流技 巧 , 得 服 务 对 象 的 信 任 , 而 获 得 与 服 取 从 务对 象有 关 的 全 面 的 信 息 。密 切 护 患 关 系 , 进相 互 的理 解 、 持 与 配合 , 增 支 以提 高

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1、护理水平不够。

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水平不佳,护理技能不够熟练,使得护理和护理措施的实施不尽如人意,出现了有关护理出现的纠纷。

2、缺乏沟通。

护理人员沟通护理过程中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不足,使得病人对护理过程不了解,从而出现对护理结果不满,引发纠纷。

3、病人和家属的不理解。

病人及其家属在进行治疗时,由于小心翼翼的心态、不学习的病理知识以及其他不识趣的行为,使护理工作存在着理解问题,从而发生纠纷。

1、提高护理水平。

提高护理水平,比如增强护士、私人护理师以及其他护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水平,为护理活动提供质量护理服务,减少因护理质量不合格而发生的纠纷。

2、提高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沟通技巧,充分听取病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增强他们对护理措施的理解,使病人及其家属能够更好地进行护理、护理,降低出现纠纷的可能性。

3、强化护理服务的跟踪管理。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护理服务的控制管理,不断跟踪和分析病人的护理状况,及时发现可以引发纠纷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解决护理纠纷。

此外,应该强化护理能力建设,加强环境护理,应对突发事件;加强病人及其家属的教育和培训,提升病人和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病人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认识,并及时处理不满意情绪,为减少护理纠纷出现提供有效机制,以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护理活动建立和谐的氛围。

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内容摘要:护患纠纷原因防范措施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护患纠纷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对医院声誉及护理人员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通过分析我院9月至9月发生的23起护患纠纷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1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1.1服务意识淡薄,缺乏沟通技巧由于服务态度生硬导致护患矛盾的发生是目前产生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还没有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工作缺乏主动性,服务态度欠佳,护理人员的观念转变不够和工作方法不到位。

在与患者或家属交流中不注意说话的语气、讲话不注意技巧、面无表情、回答问题简单、态度冷漠生硬等,让患者与家属感到医护人员没有同情心和安全感,忽视了对病情的观察,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疑问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致使病人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反感,在情绪上与护理人员对立,从而发生纠纷。

1.2护士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疏忽大意,玩忽职守,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擅自让家属做某些护理工作等,容易引起纠纷。

如指使病人家属帮助吸痰、擦洗尿道口、做口腔护理等,这些操作表面看起来简单,家属一看就会,然而,一旦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或者家属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时,家属就会对护理工作提出质疑,甚至拿起法律武器向上级部门投诉。

还有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或者因个人情绪、疲劳等原因,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未认真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医嘱未认真查对,导致输错液、打错针、换错液体、发错药、遗漏治疗,或交接班不细致,遗漏危重病员的特殊处理。

1.3操作技术不熟练部分年轻护士临床经验不足,操作技术不熟练,对突发事件缺乏应对能力,不能及时观察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的症状与体征,如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不能一次穿刺成功;导尿手法不妥致尿道出血;抢救病员时突然发生跳闸断电的应急处理不到位等,均可导致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不信任与不满意,家属情绪急躁而引起护患纠纷发生。

在护理中发生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在护理中发生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在护理中发生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观念的逐渐普及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在医疗工作中潜在着许多法律问题,处理得不当就会导致医患纠纷。

现就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纠纷及防范措施与大家共同探讨。

1.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1.1医护人员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忽视患者权益。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提高。

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

对患者权利、护理人员义务了解少,缺乏证据意识,对具有法律效应的护理证据重视不够,陈述不正确,法律责任模糊.主要表现在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语言不严谨。

对护理记录书写简单、不全,字迹了草,随意涂改护理记录内容,与医生病程记录相矛盾,从而造成纠纷。

1.2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差。

在工作中不使用服务用语,不注意谈话的方式和语气,回答问题冷漠简单,不能感受患者的痛苦,表现十分不耐烦,大声呵斥致患者紧张、恐惧或难以承受而发生意外情况,引起纠纷。

1.3缺乏责任心。

工作粗心大意,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查对制度不严,甚至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具有难预料的特点,要求护士严格按照操作常规进行观察,有些护士工作不专心,观察不细致,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失去处理时机。

住院时未能履行详尽告知患者的义务,享受的知情权,在遇到特殊病人时说话随便,从而引起纠纷。

1.4业务技术不熟练。

现在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业务不熟练表现为观察病情时护理知识欠缺,工作经验不足,对患者出现的某些症状缺乏认识以致延误诊断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因操作技能不熟练,给患者增加痛苦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引发纠纷,对常用的诊疗设备和仪器性能不熟悉,操作生疏,出现紧急情况应急能力差。

在忙乱中出现差错而引发纠纷。

1.5管理缺陷。

护理人员的编制不足,夜班频繁,工作繁重,夜班护士一人要照顾整个病区的患者,往往顾此失彼。

这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一个客观因素。

1.6护患沟通不到位。

護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

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1.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更新服务理论,加强对护士的素质教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法律知识教育,不断加强业务和理论学习。

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使用保护性语言、用正确的沟通技巧对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提高患者的安全系数,确保护理质量。

2.运用护理技巧,融合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增进病人与护士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

运用护理技巧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理解病人,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

热情周到的护理服务能够获得病人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化解工作中的矛盾,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

3.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护理技能大多数护理纠纷是因为护士工作失职或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引起的(: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因此,加强责任心是减少和杜绝护理纠纷的关键。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是加强责任心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必须严格遵守。

应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及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保证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4.护理记录具有法律效应,记录不可草率在护理工作中护理记录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记录往往简单重复,甚至有的护士认为有医生的记录就足够了,护理记录纯属多余,不清楚它所具有的法律意义。

而一件因护理记录不全导致医院败诉的护理纠纷充分的说明了护理记录所具有的法律效应。

某患者胸闷、气短、出汗,遵医嘱给予处理。

值班护士未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后患者因病情变化死亡。

家属一口咬定是发现病情不及时,未给处理,而将医院告上法庭,院方无法提供书面依据为自己辩护。

如当时护士重视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完整及时准确记录病人情况,就不会有上述情况发生。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一定要重视护理文收的书写。

提高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护理纠纷的产生。

01 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01  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二 纠纷发生的原因
• 护士在护理过程工作中态度生硬,毫无同 情心,甚至恶语伤人,一旦有失误就可能 导致更大的纠纷。如在为患儿做静脉穿刺 时,护理人员对家属提出的疑问没有做耐 心、细致的解答,给患儿以必要的鼓励、 爱抚等,而是面无表情,纯粹为静脉穿刺。 当一次或两次静脉穿刺不成功的情况发生 时,护士不但没有歉意,而是一味责怪家 属配合不好,或以患儿血管不好为托辞。 如果家属抱怨几句,索性不做任何解释, 把患儿放在一边置之不理,而最终激怒了 家长成为护患纠纷的一大诱因。
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 一 护理纠纷概念
• 二 纠纷发生的原因 • 三 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一 护理纠纷概念
• 护理纠纷是因为对未定性或已定性 的护理问题,医院与患者及其家属 之间发生纠葛,对过失等有不同看 法,在未作出结论之前,称为护理 纠纷。
二 纠纷发生的原因
• 1 人们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提 高是出现纠纷的首要原因 随着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人 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 越强。尤其是近年来,新闻媒体对医疗行业医患纠纷的大 量曝光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病人的“自我保护意 识”、“上帝观念”更加强烈。患者来到医院,如同寻求 “救星”,对医院抱有较高的期望,想立即让自己得到最 好的医疗服务。比如:护士在患者身上反复找穿刺部位, 属动作拖拉,要进行投诉;在输液过程中出现针头错位, 导致液体渗漏而简单地责怪为护士技术差,服务质量不好, 这种情况的出现若护士处理不当,则激发矛盾引起护患纠 纷。诸如此类都深深体现出病人对医院各方面服务的高标 准、严要求。
三 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 4 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范 护士必须 自觉地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严格执行各 种法律法规。《护士条例》是关于护理人员的资 格、权利和责任以及行为规范的法律与法规,它 对护理工作有约束、监督和指导作用。护士在实 际工作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四要”, 即解释病情要科学,签字手续要完善,执行制度 要严格,说话办事要谨慎。对每项治疗、护理、 医嘱、操作规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 然。其次,要懂得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合法 权益,即使发生了纠纷,处理时也会从容不迫, 有理有节。

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5篇

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5篇

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5篇第一篇: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浅谈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内容摘要:探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患冲突原因及防范措施,建立和谐、安全的健康环境,建立良好的职道德。

护患冲突频发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护患矛盾、避免护患冲突。

医疗收费、服务态度、护理管理、业务素质、沟通障碍及违反护理规章制度,是产生护患纠纷的根本原因。

应不断加强护士的文明修养,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是减少和防范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

融洽的护患关系不仅能取得双方的密切配合与合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而且能增加护患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建立和谐、向上、互动的护患关系,已成为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公民法制观念的增强,以及对医疗服务要求的增高,医疗纠纷已经逐年上升,致使护患关系日益紧张,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不管其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可引起护患纠纷。

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防止护患冲突的发生,需为患者提供一和谐的康复环境,还可以最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防患于未然【1】。

我院是一所街道卫生医院,根据近几年来我院科学地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要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分析造成护患关系的症结所在,坦然面对不要回避护患冲突的根本原因,根据护患冲突的影响因素、行为表现,提出防范措施,以便有效地调控护患关系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

一、护患冲突发生的原因分析1.患者因素1.1 病人文化素质的影响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维护权权利的意识和要求提高,对健康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疾病诊治的同时,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

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以及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患者的文化程度、自身修养、社会职业、素质高低参差不齐,对病情的转归认识及反应、处理不同,易发生冲突。

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1养老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养老护理工作也出现了较大劣势。

养老护理纠纷是指对本工作涉及到的养老机构,以及包括护理者、受护者及其家属之间出现的矛盾冲突。

养老护理纠纷的发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责任不明确。

在护理过程中,由于护理医院和护理者之间未约定明确的责任,护理者和养老机构之间未签订完善的护理协议,使养老护理中事件和责任角色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容易导致出现纠纷。

(2)护理者素质低下。

护理工作者的素质是养老护理工作的基础,若养老护理中护理者素质低、训练不足,他们常常无法正确把握人们的细节,导致受护者的利益受损而产生纠纷。

(3)不良护理行为。

由于护理者素质低,也可能引起不良护理行为。

护理者可能采用责骂、斥责、暴力等不正确的护理方式,以达到护理目的而引起护理纠纷。

(4)技术不够精湛。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受护者对护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护理者本身技术能力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对受护者处理不当也会产生养老护理纠纷。

2防范措施为了减少养老护理纠纷的发生,有必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1)建立完善的法规和政策。

出台有关管理办法,将养老护理服务与监督、管理等措施结合起来,明确服务的伦理规范,对护理机构的教育管理,加强对病患的及时保护,确保服务质量。

(2)完善服务内容。

丰富养老护理项目,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促进护理质量。

(3)改变护理者的工作态度。

培养训练护理者,使他们了解护理行为的伦理法律问题,熟悉养老文化及文明行为,改变对病患的心理态度,努力做到关心病患、尊重病患、坦荡接纳病患的社会心态。

(4)加强护理管理。

建立科学的规范化护理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记录受护者的病历,建立护理质量把关等机制,充分保障受护者和其护理者所享有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养老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从中可以看出,只有科学合理地把握护理服务的有效防范,才能避免养老护理纠纷的发生,减轻老年人的心理负担,营造社会稳定的和谐护理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几年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提出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沟通技巧。

结论:通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护患沟通,可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护患纠纷;原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396-011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
1.1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

患者来到医院有更多的自主权,在诊疗过程中有知情同意权,对服务态度、价格、医疗效果、穿刺等方面的问题都会引起纠纷。

1.2护患之间缺乏沟通,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桥梁,可以使患者得到安慰,还可收集患者信息、为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若护士缺乏有效沟通,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易引发纠纷。

1.3由于护理技能欠缺、技术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观察不到位,工作态度不严谨,导致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或额外增加患者痛苦,引起患者及家属不满而发生纠纷。

1.4护士法律意识淡漠。

护理工作中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问题都隐含了法律问题,护士若对护理行为缺乏足够认识,工作中侵犯了病人的权利,就可能引发纠纷。

1.5患者的期望值过高。

一些患者或家属对医院抱着过高的期望和对医疗高风险的不认知,对治疗护理过程不理解,认为到了医院
就能治好病,希望能药到病除。

但由于现有医疗水平的局限,一些疾病目前还无法治愈,或者治疗效果不佳时,患者和家属往往心存不满。

当护士语言不妥或出现操作失误时,他们就借题发挥,迁怒于护士身上,引发纠纷。

1.6护理人员不足。

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时,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的时间较少,工作中告知不到位或解释过于简单,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或耐心解答,从而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有可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成为护患纠纷的隐患
1.7后勤保障不到位。

贵重物品丢失、病房、走廊、卫生间的照明灯不亮、下水道不通、病区不安静等也可引起护患矛盾。

2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2.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

尊重患者的权利,履行告知义务,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操作前,应如实告知患者或家属有关情况。

2.2优化护患关系,避免护理纠纷。

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体谅患者在医院生活上的不方便,理解患者的担忧和顾虑,时刻体现人文关怀,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更人性化,这样才能消除隔阂,化解护患矛盾,减少纠纷。

2.3掌握沟通技巧,妥善处理纠纷。

护患沟通要耐心、礼貌、灵活,忌刺激和伤害性的语言,要学会倾听、耐心解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2.4提高自身素质。

护士应加强业务学习,苦练基本功,尽可能
减少因治疗和护理操作给患者增加的痛苦。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操作规定,用过硬的技术,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蔼真诚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有效防止医患纠纷发生。

2.5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各项操作常规,严格执行规范操作。

护理工作具有环节多、操作多、技术性强、服务细、时间连续性强等特点,在管理中要确保质量,保证安全,必须从管理规范化和工作规范化入手。

2.6增加护理人员的配置,实施弹性排班。

护士长根据工作量安排上班时间和护士人数,改变以往忙闲不均的状况。

同时要求护士熟悉本班职责,合理安排工作,避免同时进行几项操作,防范纠纷。

2.7加强与后勤部门的协调工作。

护士长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加强与后勤部门沟通协调,将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积极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护理人员做好病区各项管理工作,使病人在安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早日康复。

3讨论
每个护理人员都要有很强的风险意识,注重护理工作的每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件事情,做每项护理操作都要尊重患者、关怀患者,切实把工作做细、做准、做精,确保护理服务安全有效,从根本上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