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全国示范农民田间学校
着力“五个强化”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着力“五个强化”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作者:白文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3年第11期编者按:四川省职农中心(农广校)举办四川省农广校系统农民教育培训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以“守正创新、强体赋能,奋力开创农广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主题,旨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创新思路、担当进取,推进新时代农广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专题聚焦达州市中心分校,资中、仪陇、通江、宣汉、蓬安、岳池等六个县校的交流发言,刊发一组文章,敬请关注。
近五年来,达州市农广校按照省校“勇于担负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全面开创乡村人才振兴新局面”的要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达州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在改革中勇毅前行,农广校工作呈现出新面貌。
一、强化体系建设,充分履行广校主责主业在全市农广校系统分类改革过程中,达州市农广校通过专题汇报、沟通交流等形式,积极争取有利政策,确保了全市农广校体系的相对稳定。
目前是全省农广校系统体系比较健全、人员配置较多的农广校之一。
学校在做好自身体系建设的同时,还主动走出去,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去年与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共商川渝乡村人才培养大计,于2023年7月签订了万达开农广校乡村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在培训实训基地等方面共建共享,编织了一张省际间农广校体系建设网,这一切都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农民中职学历教育上,达州市农广校时隔 20 余年,在 2022 年重启农民中职学历教育,从 2021 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中招收 41 人,成功开设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 1 个班,目前正按教学计划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上,就市校而言,达州市农广校每年都独立或合作举办 1 期高素质农民市级调训示范班,培训人数累计达 400 人,与高校合作承办 2 期农业经理人市级调训班,培训人数 80 人,培训学员满意率达 95%以上;就全市农广校系统而言,每年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2200 人左右,占全市总任务的 70%以上,充分发挥了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
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三能力四模块”模式构建——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镇转移就业,农业优质劳动力严重短缺,“谁来种地”问题引起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广泛关注。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定了乡村振兴的时间表。
为确保按时完成乡村振兴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尤其是高素质农民的人才支撑是关键。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模式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解读高素质农民笔者认为, 高素质农民是那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较为年轻的、其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大(或者掌握先进农业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带头人,包括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高素质农民是农民中的带头人、领头雁,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细胞,也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把愿意留在农村发展、志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青壮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三能力四模块”模式构建——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袁 华 根,丁 丽 军,蒋 平,刘 健摘 要:高素质农民有情怀、有本领、能创新,是新型职业农民中的带头人、领头雁。
在总结多年培育实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产业、不同需求的高素质农民,以“优化技术传承能力、塑化产业发展能力、内化带动农民能力”为目标、以“教培资源聚合、中高职衔接培育、多元机制联动、培育质量保障”为核心,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构建了“三能力四模块”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三能力四模块”模式;江苏农牧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中高职衔接’培养高素质农民的实践与探索——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9JSJG361)作者简介:袁华根,男,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畜牧兽医及农民教育培训;丁丽军(通讯作者),男,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民教育培训;蒋平,男,江苏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推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民教育培训;刘健,男,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滨海县分校校长,高级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民教育培训。
“五化”模式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

“五化”模式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作者:马金翠徐莹春马铭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5期2023年,河北省农广校承担“耕耘者”振兴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任务,共组织培训班15期、培训1140人。
学员们纷纷反映,培训内容充实、形式新颖、针对性和实操性强,既提高了政策理论水平,又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取得了“带着问题来、拿着方案走”的良好效果。
一、培训工作主要特点一是内容聚焦。
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提升种植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15个培训班全部为大豆玉米单产提升专题。
二是地区覆盖。
结合河北省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项目县,覆盖石家庄、保定等7个重点地市,选择在31个创建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与4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的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开展。
三是聚合力量。
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合作经济处加强工作指导,省农广校与相关市县级分校、业务科室共同组织实施,同时在市县农业农村部门遴选了一批相关政策讲师和技术专家参与授课指导,在农广校系统选拔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承担教练策划、培训主持、班级管理和网络操作。
四是方式创新。
培训班采取“破冰”行动(团队组建方式),打破学员之间的隔膜和陌生感,运用“词云图”(展现高频率关键词的图解方法)聚焦学员最关心的问题,采用“鱼骨图”(将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系统化图解的方法)进行问题剖析和主题讨论,通过“路演”(在培训班上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等一套新的培训方法,运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提升培训效果。
二、主要做法河北省统筹实施,分层培训,探索了“五化”培育模式,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引领带动小农户发展能力。
(一)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培训流程“规范化”2023年初,省农广校会同厅农经处制定了实施方案,对班次安排、课程设置、培训方式、聘请师资、培训地点等重点环节进行全面部署。
一是认真谋划,项目实施规范。
在认真研究学习部农经司《关于做好“耕耘者”振兴计划2023年度有关工作的通知》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厅种植业处等相关处室,深入了解全省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发展实际和农民教育培訓实施情况。
“四个五”模式培优培强乡村振兴“领头雁”

“四个五”模式培优培强乡村振兴“领头雁”
韦文;姜洪
【期刊名称】《农家科技》
【年(卷),期】2024()18
【摘要】开州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州分校)是开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下属独立事业单位。
办学40余年,先后获得“全国农民教育提质增效百佳校”“市级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市级农民田间示范学校”“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基地”等荣誉。
【总页数】1页(PF0003)
【作者】韦文;姜洪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乡村振兴领头雁缙云茭白带头人
——浙江缙云县五羊湾果蔬专业合作社2.选优配强乡村组织振兴的"领头雁"3.选准“领头雁”建强“后备军”——遵义市构建乡村振兴“人才矩阵”4.李土强:搞活“五个振兴”走向共同富裕--李寨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做法与经验5.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地方实践——基于对杨凌“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模式的观察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民田间学校

• 4) 以丰富多样、 寓教于乐的专题活动满足农 户多种需求。北京农民田间学校根据学员的兴 趣与愿望选择相应的主题, 开展培训活动。 内 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通过交流讨论、 游戏活动、 专家讲座、 观看小影片、 知识竞猜、 演示性 试验等多种手段实现。农民通过主动参与式学 习、 实践, 增强了自信心、 生态意识、 团队共 享协作精神。通过训前、 训后学员能力测试成 绩对比, 学员平均成绩最低提高 18.8%, 其中 粮改菜学校的学员基础比较薄弱, 测试成绩提高 了175%, 可以看出农民学员生产水平和综合素 质有了明显提升。
• 3) 以技术培训为主线, 贯穿农民学、 用科学的意 识和能力培养。 农民田间学校以农民生产、 生 活实际中存在的技术需求为载体, 通过引导, 使其 在思考和决策过程中, 培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 通过活动培养 其生态意识、 食品安全意识、 信誉意识、 环境 意识和协作发展意识。 主要体现在:①农民受训 后学会了科学使用农药、 化肥, 减少了投入和环 境污染。②具有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识和生态意识, 如在社区安装双光雷达杀虫灯, 使用性诱剂、释 放赤眼蜂等方法控制有害生物。③种植的蔬菜品 质明显提高, 纯收入显著增加,个别农户纯收入增 加超过 60%。
• 2004年开始,中德合作在河北省藁城市、徐水县 和衡水市桃城区实施ESIA项目,开办农民田间学 校,从种到收全过程培训温室西红柿、黄瓜无公 害栽培技术,农民不仅减少了投入,还增加了收 入,提高了蔬菜产品的质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十分显著。 • 北京市2005年启动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项目,围绕 郊区有机草莓、有机西瓜、食用菌、无公害西洋 参、奥运蔬菜等优势产业,根据农民产业发展需 求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受到农民欢迎。目前, 结合优势产业布局,已建起56所示范带动能力强 的农民田间学校,培养农民技术员1800余人,带 动示范农户5万余户,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较高 的新型农民。
“四个四”引领产业育人

“四个四”引领产业育人作者:胡永万顾媛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3年第10期近期,笔者参加“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治理骨干专题甘肃省级示范培训班开班式后,实地走访甘肃定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和旺农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丰禾村田园综合体两所农民田间学校,与定西市、安定区农业农村局和农广校座谈交流,就农民教育培训实施、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高素质农民成长成才情况深入调研。
一、农民教育培训成效显著近年来,定西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市、县(区)农广校主阵地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7+X”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对农业农村人才的需求,组织实施两项计划和三项行动,不断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示范引领、全力组织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定西市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一)农民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政策保障到位。
2016年,定西市制定《定西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1+5文件”》;2017年,市政府办成立“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市农业产业人才“十百千万”支撑计划》,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2022年,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市“三农”领域“5678”关键指标考核办法》,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作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并纳入党委政府年度关键考核指标。
一系列强有力政策和举措为定西市的农民教育培训保驾护航。
部门协调配合,措施落实得力。
定西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先后出台《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办法》《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奖励办法》《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跟踪服务指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定西市“十四五”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细化目标任务,靠实部门责任。
市财政每年预算专项经费用于保障市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通渭县、陇西县、临洮县等县财政积极筹措安排资金配套用于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
农民田间学校总结

农民田间学校总结篇一: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农民田间学校工作总结借助“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开展,大力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积极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手段和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根据项目要求,2009年首次建立农民田间学校,通过激发农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原动力和创造力,提升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自理”能力,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新型农民,有效促进和推动了的农业生产。
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2009年,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要求,结合实际和产业分布,在镇建立了一个温棚蔬菜农民田间学校。
高级农艺师和担任辅导员。
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挑选了30名种植积极性高、接受科学能力强的农民作为田间学校学员。
在村委大院建立培训室,配备了30套桌椅、1台电脑、200套图书等学习的有关硬件设施。
建立一个占地8亩的大棚作为试验示范展示田,供学员观摩和实习。
田间学校自开班以来,根据农事和学员需求,共开展7次田间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的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科学地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思想汇报专题受到的农民的广泛赞誉。
同时带动周边农户600余人积极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的进行田间管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采取的措施(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农民学校成立初期,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田间学校建立的各项工作,并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配备完整的硬件设施,为农民田间学校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成立由作物、园艺栽培、植保、土肥等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学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聘请高级农艺师和为辅导员,全面负责农民田间学校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调研总结等各项工作。
(二)多次调研,确定重点为突出培训效果,强化示范作用,围绕农民科技需求量大、产业科技含量高的棚室蔬菜为重点培训产业,我们多次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反复勘察调研,按照区域代表性、基础条件好、便于农民参观学习等原则,最后确定以温棚蔬菜种植大面积发展区镇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基地。
基层农民教育培训的一面旗帜

基层农民教育培训的一面旗帜作者: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专题调研组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1期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
但是,長期以来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力量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近年来在基层已出现大量撤并,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力量出现严重动摇。
如何更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破解基层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的困难问题,近期,中央农广校组织力量赴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发现了一批基层农广校建设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正反两方面的典型。
其中,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成立42年来,在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作为全县正科级事业单位,拥有在编干部职工58人,单位资产过亿元,承担了全县100%的农民教育培训任务,一直受到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成为党委政府推进三农工作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全国农民教育培训战线一面不倒的旗帜。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夏邑县农广校在条件建设上为全国县级校树立起“六有”标杆夏邑县农广校始建于198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重视支持下,1986年被县编委确定为隶属于县政府的副科级财政全供事业单位,1997年升格为正科级一级机构,并设立党组。
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夏邑县农广校仍然是直属于县政府的正科级机构,同时加挂“夏邑县农民教育中心”牌子,履行全县农民教育培训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监督考核和指导服务等职能。
总体看,夏邑县农广校的建设现状集中表现为“六个有”。
一是有比较高规格的组织架构。
夏邑县农广校一直以来都是隶属于县政府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并从副科级晋升为正科级,这在全国农广校体系中屈指可数。
夏邑县创办的农民田间学校组织机构高配一级,由副县长任田间学校名誉校长,农广校校长任田间学校校长,乡镇副书记和农广校副校长任田间学校副校长,所在村支部书记任班长,如此高规格的组织架构,为农民教育培训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个全国示范农民田间学校
1.北京市昌平区圣泉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2.天津市蓟州区华昱农民田间学校
3.河北省青县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4.河北省藁城区绿之宝家庭农场农民田间学校
5.河北省平山县华鑫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6.河北省景县景泓苑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7.河北省南和县富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8.山西省盐湖区中农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9.山西省长子县生贵式大棚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10.山西省介休市铁巩循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11.山西省云冈区普天友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12.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区鲜农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13.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赛诺新牧民培训学校农民田间学校
14.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金柱家庭农场农民田间学校
15.吉林省长春市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16.吉林省农安县陈家店村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
17.吉林省吉林市春新生态家庭农场农民田间学校
1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科院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民田间学校
19.黑龙江省安达市和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20.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富华食用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21.黑龙江省桦南县鸿源农业田间学校
22.黑龙江省阿城区天一联合社农民田间学校
23.上海市青浦区彰显渔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24.上海市嘉定区缘菊粮食果蔬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25.江苏省滨海县随耕生态园农民田间学校
26.江苏省泰州市现代畜牧科技园农民田间学校
27.江苏省昆山市城区农副产品实业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28.江苏省建湖县中农网购(江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29.江苏省涟水县涟水奕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30.浙江省杭州市玉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31.浙江省金华市菇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32.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建珊家庭农场农民田间学校
33.浙江省新昌县百果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34.浙江省慈溪市正大农业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35.浙江省丽水市灵山鲜果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36.安徽省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37.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云雾高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38.安徽省巢湖市传旺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学校
39.江西省信丰县农伯乐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40.山东省长清区龙凤庄园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41.山东省枣庄市旺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42.山东省广饶县悠然家庭农场农民田间学校
43.山东省牟平区增富山家庭农场农民田间学校
44.山东省宁阳县润华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45.山东省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农民田间学校
46.山东省兰陵县鸿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47.河南省长葛市中万农业发展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48.河南省洛阳市高新区农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49.河南省洛阳市明拓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50.河南省夏邑县永震农业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51.河南省新乡市九圣禾新科种业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52.河南省内乡县兴华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53.河南省浉河区兴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54.河南省开封市耕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55.河南省温县鑫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56.河南省兰考县五农好田间学校
57.湖北省崇阳县石枧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58.湖北省宣恩县贡茶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59.湖北省潜江市楚然家庭农场农民田间学校
60.湖南省祁阳县德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61.湖南省蓝山县博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62.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卫红粮食分校农民田间学校
63.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泽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64.湖南省安化县千秋界茶业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65.湖南省湘潭市应德恩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66.湖南省湘潭市喜杨杨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67.湖南省岳阳市惠众农民田间学校
68.广西自治区玉林市中农富玉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69.广西自治区合浦县富民生态种养农民田间学校
70.广西自治区浦北县番石榴田间学校
71.广西自治区灵川县甘草惠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72.重庆市江津区江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73.重庆市万州区猕猴桃股份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74.四川省德阳市德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75.四川省广汉市和兴永和农业技物配套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76.四川省安岳县晨阳养兔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77.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月亮湾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78.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健森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79.贵州省普定县清茗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80.贵州省遵义市奇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81.云南省大理市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82.云南省宣威市太坤调味品厂农民田间学校
83.云南省临沧市碧丽源茶业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84.陕西省杨凌区珂瑞职业农民培训学校农民田间学校
85.陕西省三原县一合果蔬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86.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星星田间培训学校农民田间学校
87.陕西省宜川县云辛果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88.陕西省宝鸡市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89.陕西省平利县田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90.甘肃省庆城县农广校丰泰农民田间学校
91.甘肃省陇西县药圃园农民田间学校
92.甘肃省清水县金果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学校
93.甘肃省玉门市恒旺农业示范园区农民田间学校
94.宁夏自治区西吉县绿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
95.宁夏自治区原州区二营农民田间学校
96.新疆自治区博湖县富民农民田间学校
97.新疆兵团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第七师129团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
98.新疆兵团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第十四师工作站农民田间学校
99.广东农垦东方红农场(湛江)农民田间学校
100.青岛市平度市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