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修辞手法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修辞手法“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是一句很有感染力的诗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这句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以落花为喻,讲述了生命的无常和转换。
它运用了修辞手法,使之更加生动鲜活,让人记忆深刻。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句话的修辞手法。
首先是形象比喻。
白居易通过“落红”这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人生的转瞬即逝。
因为落花是生命短暂的象征,“落红”是落花的代表词语。
人的生命也像落花一样,虽然是短暂而无常,但同样也是美丽的。
这句诗句通过精心构思的形象指称,让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价值。
其次是转化。
诗人把落花转化为春泥,表达了一种转化与再生的思想。
春泥是一种物质,能够产生新的生命,它不仅可以让花儿更美,更能让花儿继续生长。
诗人的意思是说:落花虽然死去了,但化作春泥后,仍能保护和滋润新生命的花儿,为新的生命繁衍提供肥沃而丰富的土壤。
这样的转化,不但创造了新的生命力,也让人想到了物化生命的价值,从而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最后是感性分析。
诗人不是用理性的分析来阐述生命的价值,而是从感性上去诠释。
通过“更护花”这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期望和感受。
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也有无尽的拓展空间,这种超越,来自于其所固有的价值,它的存在是为了让更多的生命能得以繁衍和生长。
这种感性的理解方式,给人以启示和含义,增强了对于诗句的感受和体验。
综上所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句,通过形象比喻、转化和感性分析等修辞手法,表达出了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
不仅概括了人生的真谛,更体现了诗歌独特的感染力和让人回味的价值,也希望我们在实践生活中,能够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更好的精神寄托。
龚自珍爱国诗句

龚自珍著名的爱国诗: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句含义: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己亥杂诗·二百二十》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句含义:
要想让全中国都生气蓬勃,靠的是风行厉雷的变革。
这种万马章喑的局面太可哀了,看着就让人心痛。
我想劝谏皇上重新整顿,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于老规律,招揽更多的人才为国效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古诗作品《已亥杂诗》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1、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这里比喻自己离开官场2、护:保护3、花:比喻国家【翻译】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鉴赏】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
“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
别离愁绪已经充塞天地、浩浩难禁,何况正值夕阳西坠,日暮摇落之际,诗人此时的心绪,便可想而知。
如果借用词组结构方式分析其中的意蕴,以“离愁”为中心词的话,那么,“浩荡”是“离愁”的定语,而“白日斜”则是“离愁”的补语。
“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
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作为自然现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双重手法来显示相思之烈或别离之苦。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古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斜阳却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
“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
马鞭举处,前面便是离京师越来越远的海角天涯。
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全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全诗
摘要:
一、前言
二、落红不是无情物的意义
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义
四、全诗的主题和启示
正文:
一、前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著名诗句,出自《己亥杂诗》。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传达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读这句诗的意义,并探讨其背后的主题和启示。
二、落红不是无情物的意义
“落红不是无情物”意味着生命虽然会经历衰败和消逝,但它们并非毫无价值。
这里的“落红”象征着生命的衰落,如衰老、疾病和死亡等。
然而,即使生命衰落,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价值和意义在于,生命可以滋养其他生命,为新生命的成长提供支持。
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义
“化作春泥更护花”意味着生命的衰落可以为新生命的成长提供保护和滋养。
这里的“春泥”象征着生命的转化和新生。
当生命衰落时,它们会融入土壤,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
因此,“化作春泥更护花”意味着生命
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延续和保护新生命。
四、全诗的主题和启示
《己亥杂诗》中的这句诗传达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即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将个体的生命融入到更广阔的生命体系中,为新生命的成长做出贡献。
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和国家的要求。
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传达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青少年版)》同学们,咱们来聊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
你看,这花落下了,好像结束了它美丽的一生。
但它可不是无情地就这么消失啦!它变成了春泥,去保护那些还在生长的花朵。
就像咱们身边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毕业了离开了学校,但是他们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咱们,帮助咱们成长。
还有那些退役的运动员,他们把自己的技巧和精神传递给后来的人,让咱们国家的体育事业越来越好。
这句诗告诉咱们,有时候看似结束,其实是新的开始,是另一种付出和守护。
咱们也要像这落花一样,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想着为别人、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上班族版)》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说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想想看啊,这花儿凋零飘落,可别觉得它就没啥用了。
它变成了滋养土地的春泥,让下一季的花儿能开得更艳。
这就跟咱们工作似的。
比如说,老员工退休了,但是他们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技巧都传授给了新员工,让新员工能少走弯路,把工作做得更好。
又比如,一个项目结束了,咱们从中学到的东西,能用到下一个项目里,让后面的工作更顺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家长版)》各位家长们,咱们来品一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咱们的孩子慢慢长大,咱们可能觉得自己能为他们做的越来越少。
但其实不是的,咱们的经历、咱们的爱,就像那落下的花瓣变成春泥,始终在滋养着孩子的成长。
就像我邻居家,孩子上大学去了,家长就在家里把日子过好,不给孩子添麻烦,还经常鼓励孩子,这也是一种守护。
咱们以前的那些人生经验,在孩子迷茫的时候跟他们说一说,就是在给他们力量。
所以啊,咱们对孩子的爱永远不会消失,会一直以各种方式陪伴着他们。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老年版)》老伙计们,咱们聊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咱们年纪大啦,身体可能不如从前,好像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啦。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相近的诗句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相近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是: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与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相近的诗句有:
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出自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译文: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译文:我小心谨慎地为国献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为止。
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出自唐代罗隐的《蜂》
译文:蜜蜂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近现鲁迅
译文: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白头吟》。
这是一句含蓄而深情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衰老的男女老夫老妻之间的纯洁和珍贵。
这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犹如镜子般反映了人生中老年时期的淡淡忧伤与深深的感伤。
这篇文章将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的意境和艺术魅力进行赏析,并探讨其对人性和人生的启示。
首先,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描绘了一种衰老的景象。
落红与花相比,属于衰败的、枯萎的阶段。
然而,尽管它们失去了生机与青春,但它们并非无情物。
相反,它们将自己化作春泥,为花的生长提供了养分与保护。
这种转化形成了一幅艳丽的画面,也暗示着人生的变幻无常和阶段性。
人们也是如此,在衰老阶段,虽然容颜不再年轻靓丽,但内在的智慧和经验使他们成为后辈们的养分与指引。
其次,诗句通过“化作春泥”表达了一种无私和奉献精神。
花红愿意放弃自己的美丽和生命,将自己融入泥土中,以滋养新生的花朵。
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人们心中崇高的品质,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无私奉献的人往往不求回报,只是默默地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反思和学习的。
同时,诗句还体现了生命的延续与传承。
花朵虽然经历了枯萎与死亡,但新一轮的生命仍会在春泥中孕育而生长。
生命的轮回与变化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也是人生不可忽视的真理。
衰老和死亡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生命的轮回和传承使人们不断从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和冬天。
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所拥有的生命,并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阶段,不断地追求成长和进步。
最后,诗句还透露出一种人生的忧伤和感伤。
诗中的“落红”象征着片刻的美丽与青春的逝去。
人们在年老时,往往会回忆过去,感叹时光的匆匆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然而,尽管在时间的冲刷下,一切都无可挽回,但人们依然可以从内心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这是一种忧伤中的慰藉,也是人生智慧和成熟的表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比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比喻什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比喻拥有 “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的人;或者用于形容清洁工或者是教师这样具备奉献精神的群体。
出自《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 《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
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01/一抹秋风如约而至吹拂山川河流,岁月转身,与秋意的萧瑟同步前行,白驹过隙从夏的经纬处腾跃到秋的胸襟。
叶落归根的的情怀,落英缤纷中缱的情殇,遥望远山,绿肥红瘦的姿态,悄然变幻成枫情饮醉,层林尽染羞涩的蕴涵,漫山遍野的金灿灿的菊,氤氲铿锵,山岚深处,一棵棵悬挂满脸红彤彤的苹果,在秋风掠过中招摇,沟壑里自然生长的一串串扁红灯笼在秋风中摇晃,与秋叶的飘零相互倾诉衷肠,不难想象,落叶有多少心事需要与红枫抒发,和柿树银杏诠释秋意秋韵的满腔情怀。
秋风成阵,风声飒飒,秋风托起银杏飘落的叶片,像似知道宛如金黄色蝴蝶婆娑蹁跹的缘故,银杏的落叶情怀,仿佛向着秋天诉说:那一片片叶在秋枝头饱含深情的锦绣舞姿,其实是它给冬天绣织金黄色的地毯,秋雨绵绵,梳洗一片片害羞枫叶的脸庞,秋天就在这季节深处浅笑盈盈,轻柔地姗姗走来!一抹浅浅秋的倩影,面带着朦胧的美感,带着雅致的神韵,一次又一次将我的心境,带到含蓄而悠远的境界,令我的思绪在这个季节里漫步。
流光剪影,西风秋水,层林尽染。
秋色却一如那落花般散落着,那么的安静、那么的淡定、那么的从容。
秋天,在
我心中是最美的季节,和其他季节相比,曾是历尽千帆以后的沉淀,是阅尽繁华以后的从容,也是对季节轮回的渴望。
步入秋日,在美好的意境中我走了一程又一程,更重要的是我这在云淡风清的季节深处学会品味秋天文字的静好和温婉。
秋天,是旋舞的季节,每每与这个季节相遇,我都会轻轻地把思绪放逐在秋日的景色中,任季节怎么带走我的思念,我都会虔诚地叩响秋日的门扉,在秋天的怀抱里吸取灵感、吸取诗意,并酝酿旖旎的情怀而编织成文字,来分享我的人生!
/02/
落日余辉里,一阵清爽舒朗的风吹动着黄昏,片片精致的叶儿在空中从容而淡定地投入到了大地的怀抱,无怨无悔!那又是怎样的凄美和悲壮呀?那又是怎样的绵长和厚重呀?
遥望着被夜色淹没的落叶,心里对生命的力量便心存敬意,落叶走过了他们人生的繁华,可当他们静静地飘落在大地的那一刻,是否也为这瞬间疼痛而后悔呢?秋天的凉意不知道要碾碎我们生命里多少次梦,可秋天总是给我们生命太多的渴望与期待!
有朋友认为,花开了会枯,叶老了会落,但不管花枯叶落,至少它已经拥有过曾经的美丽,这样就不会留下些微的
遗憾;因为,等到花开叶茂的那一天,它就会重新拥有它自己的美丽。
花枯了又怎样?
叶落了又如何?只要它的根还在,它的明天就还在,它的未来就还在,蓦然想起竹的精神,山坳处那一片竹林的曲径通幽,秋天里依就显得惬意清新,令人心旷神怡,竹虽腹空心,骨气可颂,竹出土前就有节,风雨中,宁折不屈,坚韧不拔。
高入云端,却依旧虚心,此乃虚心为竹清节而秋,更为魅力无穷的是,死在去年冬雪里的竹叶,在来年的春天里拔节而起,那是雨后春笋的勃勃生机,也是竹的精神所在,令人赞不绝口心灵震撼。
枯荷背临西风时那一股顽强毅力,依就在池塘散发缕缕幽香,同样也是可圈可点,令人赞颂不已。
终有一天它依然含苞待放!“听窗外秋风萧瑟,看庭前落叶飞舞,想人间世事沧桑,惜红颜弹指老去!”人生毕竟不同于花草,人与花草相喻不过是诗人的想象罢了。
落叶在诉说起点和终点的过程,当然在时光的流转中,形成一个不可抗拒的规律,新陈代谢生老病死,都包含着生命的全部历程,起点和终点,预示着生命的两端,将生与死巧妙划分。
活着,生存于世,除衣食住行之外,每个人还需有自己的姿态和人格魅力。
知足长乐,能忍自安,宽容大度,为旁
人不可为,行善念与大爱之无形。
真实,从心出发......
然,生命是一次孤独的行走,成长需要漫长的过程。
走着,看着,一路感悟着,在光阴的角落里聆听自己的心语。
喜欢聆听,总觉得那是一种极致的美。
它可以在时光的交错中,穿越季节的长河,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
仰望天空,我们总会感到世界的广阔,天的湛蓝,生命的渺小。
低头走路,总是觉得季节变换的无常,瞬间花开,刹那陨落,埋藏在尘埃。
大海行船,总是惧怕风浪的肆意追赶,害怕被卷入浩瀚的激流。
人生需要不停地前行.....
/03/
落叶与风结伴而行,忽然想到唐朝诗人李娇的脍炙人口的诗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
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只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有人把生命比作秋天的落叶,其实有着落叶一样的人生,生命何其不完美呀?只是我们与落叶相比少了一份勇气而已!
落叶,是秋天里一片最好的文字,没有树干的高大挺拔,没有根须的粗壮深沉,没有花朵的娇美俏丽,但有的是真诚。
和所有爱好劳动的人一样曾满腔热情地制造营养,协同枝干展示树木的繁茂和活力,衬托花朵的美丽,滋润果实的丰硕,给大地装饰秀丽,也给我们人们的心情带来绿阴和收获的喜悦。
回首落叶的人生,我们知道,她来到世间的第一个脚步就是踏在大地复苏的寒气里。
春暖乍寒时,她从芽苞里探出身子,嫩嫩的,薄薄的,浑身透明,柔弱而可爱。
她栉风沐雨,依然贪婪地吸吮着春的甘露,夏的精华,而迅速壮大了,厚厚的绿色,粗壮的肋脉,油亮的叶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烁烁,每一片在生命的历程上都是一个蓬勃的生命。
也许太多的期待,让我在秋天的文字里对生命饱尝着无限的留恋!一叶知秋来,落叶让我想到秋天的人生,生命中的心情,我的心隐隐作疼,那是秋吟还是蝉鸣?一时难以分辨!茫茫宇宙之中,地球也不过是一粒尘埃,一片叶子又算什么呢?可假若没有叶子,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呢?好花还
得绿叶衬,可花儿就不为叶子开么?任何一个人,不管你多么完美,有多么超凡的智慧,都不可能单独完成自己理想的事业。
仔细想着,每个人的一生不正像叶子吗?帮衬着别人,成长着自己,岁月流转,周而复始,生命中也是经过新陈代谢的循环往复,终究逃不脱离生老病死的轨迹。
那既便是在炫烂的青春,也终归会苍老,消亡。
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像叶子一样,在这生命的尽头起舞,留给世界一抹绝美的身影,像秋天一样洒下片片真情?
落叶!我深情地爱恋着你,并由衷地感激你给了我如此多的遐想。
若待我年华逝去,能像你,一片秋叶一样了无牵挂,我或许就已找到了一份生命的答案了!置身于秋,醉了,是谁顾盼的目光在月下流连?又是谁的身影在月下穿行,把那一轮亘古不变的明月,轻揽怀中?清新的微风夹杂着淡淡的花香,伴着一池如雪般的月光,笼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洒落在你我清瘦的双肩,那份情又踏至而来!
月柔如水,月光倾城。
轻轻的,伸出手,就让一轮素月躺在我们浅浅的掌心,倾听我们浅唱轻吟,听我们把永不凋谢的一帘幽梦吟作旷世的亘古相思,写成文字,散满一地!踩着一地的白月光,我却把对生命祝福的心愿,种植在进今夜的月色里,等你来,和我合唱一曲山高水长!聚也云,散也云。
雨滴残荷烟柳昏,晓风音讯沉。
秋韵吟,秋意深。
瘦尽花容朱泪匀,相思落叶纷。
清风流水欢奏春曲,吹绿大地,你再次展开了嫩芽,绿油油的叶勃发着生机,显示着不尽的活力。
隐约可见的嫩芽在枝丫间点缀,如同少女蒙着面纱的脸,大地母亲任你尽情地吮吸乳汁,只过了几天,那翠绿的身子便宛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般抖动着。
那青翠欲滴的绿,不正是已孕育的希望?不正是崭新的生命? 充满生机盎然地赋予盛夏以丰采,不回避烈日的灼烧,默默地向花和果实贡献自己制造的养料,让花儿更艳,果实更美。
落叶与树的枝干紧密相连,成就了蓊郁蓬勃婆娑青翠的树冠,一任骄阳似火,为人们织出绿荫一片,而自己却感受阳光的炙烤。
秋风送爽,秋雨如帘,但树叶却要凋零了,但在生命最后一刻,也会不遗余力去描绘金秋的美丽画卷,为人留下最后一丝美。
在高远澄碧的蓝天下,因落叶而五彩缤纷。
虽未必比得上清香溢远的桂花,轻柔素雅的水仙,雍容华贵的牡丹。
落叶平凡,平凡里似乎无人问津,但是,谁能否认落叶内在的品性呢?黄色的,火红的,这任何人也抹不去的迷人色彩,不正是落叶在用生命血汗做的画吗?即使那残存的绿意,不也仍向人们显示希望,传递着青春的信息? 落叶飘落了,打着旋,缓缓地,悠然落下,是留恋枝头,还
是忧郁悲伤?不!都不是,那是落叶投入大地母亲怀抱时欣然的婆娑舞姿,是向母亲表示这赤子之心—“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啊!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经历了严冬的磨难与春的更新,你坦然化作泥土,以自己的生命去呵护滋养新的生机。
于是,叶儿更青翠,花儿更绚丽,果实更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