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995

合集下载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参比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参比
至于涉及土壤发生分类则有所不同 。如按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则棕色针叶林土 、暗棕壤和 白浆土中均有漂白冷凉淋溶土 ;黑土 、黑钙土 、栗钙土和草甸土中均可出现均腐土 。这说明两 种体系的差别 ,同时也说明只有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才能进行严格的参比 。
2 土壤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比较
土壤学历史上土壤发生学理论的创立是一项重大成就 。土壤发生分类体系的建立也是一
砂姜黑土 砂姜黑土 砂姜黑土 燥红土 草甸土 赤红壤
Calciaquert Calciaquert Endoaquert Aridic Calciustert Typic Hapludert Typic Hapludent
Calcic Vertisol Calcic Vertisol Eutric Vertisol Calcic Vertisol Eurtic Vertisol Eurtic Vertisol
土壤发生分类是以地带性学说为基础 ,以生物气候条件为依据 ,当生物气候条件发生变异
1999 年 第 2 期 土 壤
·59 ·
土4 分黑 10
炭2 分黑 4
灰土
HD2091
872长24
火山灰山 长 2
铁铝土
H218
SS G3
V H2
CV3
变性土
Albic Luvisol Haplic Luvisol Haplic luvisol Haplic Alisol Haplic Alisol Haplic Alisol Haplic luvisol Haplic luvisol
新成土
942青21 Y224 Y220 2423 冲21
同城 82 T42025 正7
砖红壤 赤红壤
Hapludox Hapludox

第六章 土壤分类

第六章 土壤分类
有机土永冻有机土正常有机土落叶永冻有机土纤维永冻有机土半腐永冻有机土落叶正常有机土纤维正常有机土半腐正常有机土高腐正常有机土人为土水耕人为土旱耕人为土潜育水耕人为土铁渗水耕人为土铁聚水旱人为土简育水耕人为土灰土腐殖灰土正常灰土简育腐殖灰土简育正常灰土火山灰土寒冻火山灰土玻璃火山灰土湿润火山灰土简育寒冻火山灰土干润玻璃火山灰土湿润玻璃火山灰土腐殖湿润火山灰土简育湿润火山灰土铁铝土湿润铁铝土暗红湿润铁铝土简育湿润铁铝土变性土潮湿变性土干润变性土湿润变性土盐积潮湿变性土钠质潮湿变性土钙积潮湿变性土简育潮湿变性土腐殖湿润变性土钙积湿润变性土简育湿润变性土腐殖湿润变性土钙积湿润变性土简育湿润变性土干旱土寒性干旱土正常干旱土钙积寒性干旱土石膏寒性干旱土粘化寒性干旱土简育寒性干旱土钙积正常干旱土石膏正常干旱土盐积正常干旱土粘化正常干旱土简育正常干旱土漂白湿润淋溶土钙质湿润淋溶土粘磐湿润淋溶土铝质湿润淋溶土铁质湿润淋溶土简育湿润淋溶土雏形土寒冻雏形土潮湿雏形土干润雏形土常湿雏形土湿润雏形土永冻寒冻雏形土潮湿寒冻雏形土草毡寒冻雏形土暗沃寒冻雏形土暗瘠寒冻雏形土潜育潮湿雏形土砂姜潮湿雏形土暗色潮湿雏形土淡色潮湿雏形土灌淤干润雏形土铁质干润雏形土斑纹干润雏形土石灰干润雏形土简育干润雏形土冷凉常湿雏形土钙质常湿雏形土铝质常湿雏形土铁质常湿雏形土简育常湿雏形土钙质湿润雏形土紫色湿润雏形土铝质湿润雏形土铁质湿润雏形土酸性湿润雏形土暗沃湿润雏形土斑纹湿润雏形土简育湿润雏形土人为新成土砂质新成土冲积新成土正常新成土扰动人为新成土淤积人为新成土寒冻砂质新成土干旱砂质新成土暖热砂质新成土干润砂质新成土湿润砂质新成土寒冻冲积新成土干旱冲积新成土暖热冲积新成土干润冲积新成土湿润冲积新成土黄土正常新成土紫色正常新成土红色正常新成土寒冻正常新成土干旱正常新成土暖热正常新成土干湿正常新成土湿润正常新成土第第66章章4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分类原则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分类原则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分类原则我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分类原则评述1. 介绍我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是我国土壤科学家根据我国国土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条件,在总结和综合国内外土壤分类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编制而成的。

该分类系统充分考虑了我国广袤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土壤类型,提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土壤分类体系。

在整个土壤科学领域中,这一系统在我国土壤分类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推动我国土壤科学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分类原则1992年的我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总共包括了12个主要类型和56个细类土壤,其中每个类型都是根据其地理形成背景、土壤过程和成因等综合因素进行的分类。

在这个土壤分类系统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几项分类原则:2.1 地质基础原则我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充分考虑了我国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条件,将我国土壤划分为东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貌类型,以及相应的土壤类型。

2.2 地理环境原则我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着重强调了土壤形成和演化的地理环境条件,包括了气候、植被、地形、水文等因素,将这些因素作为土壤分类的重要依据。

2.3 土地利用原则该分类系统还将土地利用作为土壤分类的重要原则之一,因为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往往会导致土壤的不同特征和用途,因此在土壤的分类中不可忽视土地利用对于土壤形成和特征的影响。

2.4 土壤特征原则我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还根据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将土壤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更好地理解土壤的形成和特征。

3.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我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我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系统(1992)准确地结合了我国广袤的地理环境、地质构造和土地利用情况,充分考虑了土壤特征和地理环境对土壤形成演化的影响,为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分类系统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当今社会和土壤科学的要求。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2 术语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2。

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深夜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尖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溶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除外)。

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3.2 标准分级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3。

3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的级别规定如下: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4. 标准值本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值,见表1。

表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注:①重金属(铬主要是三价)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②六六六为四种异构体总量,滴滴涕为四种衍生物总量。

土壤的形成、分类和分布

土壤的形成、分类和分布
在针叶林植被下的残落物富含单宁 和树脂类物质,经过真菌微生物的分解 后会产生一种强有机酸-富里酸,对土壤 矿物质起着极强的破坏作用。强酸性淋 溶作用条件下,土壤表层除石英外的其 他矿物均可被淋失或从土体中排出,从 而在残落物层的下部形成了强酸性的灰 白色土层即灰化层。
灰化层
11
(3)土壤粘化过程(clayification)
三、我国土壤分类系统分类级别
分类单元(七级) 土纲 12 亚纲 28 土类 61 基本分类单元 亚类 233
高级分类单元 (区域规划)
土属
土种 基本分类单元 亚种(变种)
中级级分类单元
基层分
土纲 亚纲








土类
棕 钙 土
亚类
棕钙土 淡棕钙土 草甸棕钙土 盐化棕钙土 碱化棕钙土 棕钙土性土
红土又称第四 纪红色粘土,多呈 现红色、红棕色, 质地粘重,养分少, 分布于我国南方。
脱硅富铝 化过程
四、我国土壤分类系统土壤命名
土壤名称的来源(连续命名和分段(独立)命名) 土纲和亚纲:由土类名称概括而成,(湿暖)淋溶土 土类和亚类:习惯名称部分采用经提炼的土壤俗名(黄) 红壤,(淋溶)黑钙土,楼土,黑垆土 土属:亚类加属性,或土种提炼 氯化物滨海盐土,黄 褐土,粘盘黄褐土 土种和变种:群众名(+地名)死黄土、刚黄土
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原生矿物在土壤形成过 程中不断分解;而与此同时,次生矿物不断地生成,从而 形成了富含粘土矿物的粘重土层,这就是土壤的粘化过程。
粘化过程主要包括: 残积粘化(residual clayification) 淋溶粘化(eluvial clayification)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名称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名称

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名称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名称引言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农业文化背景的国家,土壤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土壤系统分类名称,是土壤科学领域的核心内容,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有效管理土壤资源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和土壤系统分类名称,并根据其在土壤科学中的价值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学类型是指根据土壤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地理环境因素,将中国国土划分为不同的土壤类型。

主要包括红壤、黄壤、黑土、褐土、草地土壤、河流湖泊沉积土壤等类型。

1. 红壤红壤是中国最重要且分布广泛的土壤类型之一。

其特点是颜色红艳,富含氧化铁和氧化铝。

红壤有良好的通气条件,适合发展农作物。

在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地区,长期的低度风化和淋溶作用使得土壤呈红色,造就了丰富的红壤资源。

2. 黄壤黄壤是我国南方的另一重要土壤类型,以黄色为主,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黄壤形成于温暖湿润气候下的冲积平原和丘陵地区,适合发展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黄壤的肥力较高,适宜农业生产。

3. 黑土黑土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土壤类型,以黑色为主,含有机质丰富。

黑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适合发展小麦、大豆等作物。

黑土的良好保水能力和保肥性能,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4. 褐土褐土是我国华南、台湾和西南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颜色呈棕色或黑褐色。

褐土在多年受雨蚀和风蚀的影响下,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土层。

褐土广泛用于发展茶叶、水果和果树等农业作物。

5. 草地土壤草地土壤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特有的土壤类型,适于草原植被的生长。

由于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草地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但缺乏养分。

草地土壤的发展对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6. 河流湖泊沉积土壤河流湖泊沉积土壤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和华南地区的平原地带,颜色多样,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土纲
1.有机土 2、人为土纲 3、灰土纲: 4、火山灰土纲 5、铁铝土 6、变性土纲
7、干旱土纲 8、盐成土纲 9、潜育土纲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995)
亚纲
永冻有机土 正常有机土
水耕人为土
旱耕人为土 腐殖灰土 正常灰土 寒性火山灰土 玻璃火山灰土 湿润火山灰土 湿润铁铝土
潮湿变性土 干润变性土 湿润变性土
寒性干旱土
正常干旱土
碱积盐成土 正常盐成土 永冻潜育土 滞水潜育土 正常潜育土
土类
落叶永冻有机土 纤维永冻有机土 半腐永冻有机土 落叶正常有机土 纤维正常有机土 半腐正常有机土 潜育水耕人为土 铁渗水耕人为土 铁聚水耕人为土 简育水耕人为土 肥熟旱耕人为土 灌淤旱耕人为土 泥垫旱耕人为土 土垫旱耕人为土 简育腐殖灰土 简育正常灰土 寒冻寒性火山灰土 简育寒性火山灰土 干润玻璃火山灰土 湿润玻璃火山灰土 腐殖湿润火山灰土 简育湿润火山灰土 暗红湿润铁铝土 黄色湿润铁铝土 简育湿润铁铝土 钙积潮湿变性土 简育潮湿变性土 钙积干润变性土 简育干润变性土 钙积干润变性土 简育干润变性土 腐殖湿润变性土 钙积湿润变性土 简育湿润变性土 钙积寒性干旱土 石膏寒性干旱土 粘化寒性干旱土 简育寒性干旱土 钙积正常干旱土 盐积正常干旱土 石膏正常干旱土 粘化正常干旱土 简育正常干旱土 龟裂碱积盐成土 潮湿碱积盐成土 简育碱积盐成土 干旱正常盐成土 潮湿正常盐成土 有机永冻潜育土 简育永冻潜育土 有机滞水潜育土 简育滞水潜育土 有机正常潜育土 暗沃正常潜育土 简育正常潜育土
酸性紫色湿润雏形土 黄色铝质湿润雏形土
饱和红色正常新成土 永冻寒冻正常新成土 石质干润正常新成土 钙质湿润正常新成土
覆沙磐状富磷岩性均腐土 普通黑色岩性均腐土

中国国家分类标准目录之土壤、肥料

中国国家分类标准目录之土壤、肥料

GB/T 19524.1-2004 GB/T 19524.2-2004 GB/T 17140-1997 SN/T 0990-2001 NY/T 304-1995NY/T 295-1995NY/T 296-1995NY/T 294-1995GB 9834-1988GB 6260-1986GB 7833-1987GB 7836-1987GB 7888-1987GB 7839-1987GB 7848-1987GB 7864-1987GB 7865-1987GB 7871-1987GB 7872-1987GB 7874-1987GB 7875-1987GB 7876-1987GB 7877-1987GB 7878-1987GB 7879-1987GB 7883-1987GB 9835-1988GB 9836-1988NY/T 297-1995NY/T 298-1995NY/T 299-1995NY/T 300-1995NY/T 301-1995NY/T 302-1995NY/T 303-1995NY/T 305.1-1995 NY/T 305.2-1995 NY/T 305.3-1995 NY/T 305.4-1995 GB 7172-1987 GB 7173-1987 GB 9837-1988 GB 9838-1988 GB 7830-1987 GB 7831-1987 GB 7832-1987 GB 7834-1987 GB 7835-1987 GB 7837-1987 GB 7838-1987 GB 7840-1987 GB 7841-1987 GB 7842-1987 GB 7843-1987 GB 7844-1987 GB 7845-1987 GB 7846-1987 GB 7847-1987 GB 7849-1987 GB 7850-1987 GB 7851-1987 GB 7852-1987 GB 7853-1987 GB 7854-1987 GB 7855-1987 GB 7856-1987 GB 7857-1987 GB 7858-1987 GB 7859-1987 GB 7860-1987 GB 7861-1987 GB 7863-1987 GB 7862-1987 GB 7866-1987 GB 7867-1987 GB 7868-1987 GB 7869-1987GB 7870-1987 GB 7873-1987 GB 7880-1987 GB 7881-1987 GB 7882-1987 GB 7884-1987 GB 7885-1987 GB 7886-1987 GB 7887-1987 GB 7889-1987 GB 7890-1987 GB 7891-1987 GB 7892-1987 GB 12297-1990 GB 12298-1990 MT/T 746-1997 NY/T 148-1990 NY/T 149-1990 LY/T 1210-1999 LY/T 1211-1999 LY/T 1212-1999 LY/T 1213-1999 LY/T 1214-1999 LY/T 1215-1999 LY/T 1216-1999 LY/T 1217-1999 LY/T 1218-1999 LY/T 1219-1999 LY/T 1220-1999 LY/T 1221-1999 LY/T 1222-1999 LY/T 1223-1999 LY/T 1224-1999 LY/T 1225-1999 LY/T 1226-1999 LY/T 1227-1999 LY/T 1228-1999 LY/T 1229-1999 LY/T 1230-1999 LY/T 1231-1999 LY/T 1232-1999 LY/T 1233-1999NY/T 30-1986 LY/T 1235-1999 LY/T 1236-1999 LY/T 1237-1999 LY/T 1238-1999 LY/T 1239-1999 LY/T 1240-1999 LY/T 1241-1999 LY/T 1242-1999 LY/T 1243-1999 LY/T 1244-1999 LY/T 1245-1999 LY/T 1246-1999 LY/T 1247-1999 LY/T 1248-1999 LY/T 1249-1999 LY/T 1250-1999 LY/T 1251-1999 LY/T 1252-1999 LY/T 1253-1999 LY/T 1254-1999 LY/T 1255-1999 LY/T 1256-1999 LY/T 1257-1999 LY/T 1258-1999 LY/T 1259-1999 LY/T 1260-1999 LY/T 1261-1999 LY/T 1262-1999 LY/T 1263-1999 LY/T 1264-1999 LY/T 1265-1999 LY/T 1266-1999 LY/T 1267-1999 LY/T 1268-1999 LY/T 1269-1999 LY/T 1270-1999 LY/T 1271-1999 LY/T 1272-1999 LY/T 1273-1999 LY/T 1274-1999NY/T 52-1987 NY/T 53-1987 NY/T 85-1988 NY/T 86-1988 NY/T 87-1988 NY/T 88-1988 NY/T 89-1988 NY 882-2004NY/T 883-2004 NY 884-2004NY 885-2004NY/T 887-2004 NY/T 888-2004 NY/T 797-2004 NY 1110-2006 NY/T 1112-2006 NY/T 798-2004 NY/T 1377-2007 NY/T 1378-2007 NY/T 1334-2007 NY/T 1535-2007 NY/T 1536-2007 DB51/T 843-2008 NY/T 1749-2009 GB/T 25246-2010 LY/T 1970-2011中国国家标准分类目录之B10土壤、肥料综合网 网址: 电话:400-7255 888 QQ:569872709 MSN/Email:csres@hotma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出口颗粒膨润土中白度、酸度及膨胀容的检验方法有机肥料有机物总量的测定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的测定土壤全量钙、镁、钠的测定蔬菜地分等土壤有机质测定法土壤中氧化稀土总量的测定对马尿酸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森林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森林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森林土壤渗透性的测定森林土壤温度的测定森林土壤坚实度的测定森林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森林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森林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森林土壤粘粒的提取森林土壤全钾、全钠的测定森林土壤全硫的测定森林土壤烧失量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效硼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效钼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效铜的测定森林土壤易还原锰的测定土壤碳酸盐测定法土壤全钾测定法有机肥料全氮的测定有机肥料全磷的测定有机肥料全钾的测定有机肥料速效磷的测定有机肥料速效钾的测定有机肥料水分的测定有机肥料粗灰分的测定有机肥料铜的测定方法有机肥料锌的测定方法有机肥料铁的测定方法有机肥料锰的测定方法土壤水分测定法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土壤全磷测定法N土壤、植物标准样品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森林植物(包括森林枯枝落叶层)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森林土壤水和天然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森林土壤土水势的测定森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森林土壤稳定凋萎含水量(凋萎系数)的测定森林土壤渗透性的测定森林土壤呼吸的测定森林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森林土壤溶液中氧含量的测定森林土壤坚实度的测定森林土壤比重的测定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森林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森林土壤硝态氮的测定森林土壤铵态氮的测定森林土壤全磷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森林土壤全钾的测定森林土壤缓效钾的测定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森林土壤腐殖质组成的测定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森林土壤交换性酸的测定森林土壤水解性总酸度的测定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森林土壤石灰施用量的测定森林土壤交换性钾和钠的测定森林土壤盐基饱和度的计算碱化土壤交换性钠的测定土壤碱化度的计算森林土壤矿质全量(二氧化硅、铁、铝、钛、锰、钙、镁、磷)分析方法森林土壤有效锌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效铁的测定森林土壤交换性锰的测定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样品的制备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粗灰分的测定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氮的测定(凯氏法)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硅、全铁、全铝、全钙、全镁、全钾、全钠、全磷、全硫、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氯的测定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硼的测定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钼的测定森林土壤水化学分析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煤系腐植酸复混肥料技术条件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森林植物(包括森林枯枝落叶层)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森林土壤水和天然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森林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森林土壤土水势的测定森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森林土壤最大吸湿量的测定森林土壤稳定凋萎含水量的测定森林土壤渗滤率的测定森林土壤温度的测定森林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森林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森林土壤溶液中氧含量的测定森林土壤坚实度的测定森林土壤土粒密度的测定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森林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森林土壤全氮的测定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森林土壤硝态氮的测定森林土壤铵态氮的测定森林土壤全磷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土壤中氧化稀土总量的测定 对马尿酸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森林土壤缓效钾的测定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森林土壤腐殖质组成的测定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森林土壤交换性酸度的测定森林土壤水解性总酸度的测定森林土壤石灰施用量的测定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森林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森林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森林土壤交换性钾和钠的测定森林土壤盐基饱和度的计算碱化土壤交换性钠的测定土壤碱化度的计算森林土壤碳酸钙的测定森林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森林土壤粘粒(<0.002mm)的提取森林土壤矿质全量素(铁、铝、钛、锰、钙、镁、磷)烧失量的测定森林土壤全钾、全钠的测定森林土壤全硫的测定森林土壤强酸消化素的测定森林土壤浸提性铁、铝、锰、硅、碳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效硼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效钼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效铜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效锌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效铁的测定森林土壤交换性锰的测定森林土壤易还原锰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效硫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效硅的测定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样品的制备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粗灰分的测定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氮的测定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硅、铁、铝、钙、镁、钾、钠、磷、硫、锰、铜、锌的测定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氮、磷、钾、钠、钙、镁的测定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氯的测定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硼的测定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钼的测定土壤水分测定法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土壤有机质测定法土壤碳酸盐测定法土壤全钾测定法土壤全磷测定法15N土壤、植物标准样品硅酸盐细菌菌种农用微生物菌剂生产技术规程生物有机肥农用微生物产品标识要求液体肥料密度的测定肥料中铬含量的测定硅肥水溶肥料汞、砷、镉、铅、铬的限量及其含量测定配方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土壤中PH值的测定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畜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田间试验技术规程及肥效评价指南桑园肥培管理技术规程南方地区耕地土壤肥力诊断与评价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绿化用有机基质现行2004/10/1现行2004/10/1现行1998/5/1现行2002/6/1现行1996/5/1现行1996/5/1现行1996/5/1作废1996/5/1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作废1996/5/1作废1996/5/1作废1996/5/1现行1996/5/1现行1996/5/1作废1996/5/1现行1996/5/1现行1996/5/1现行1996/5/1现行1996/5/1现行1996/5/1作废1987/8/1作废1987/8/1作废1989/3/1作废1989/3/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88/1/1作废1990/12/1作废1990/12/1现行1998/7/1作废1990/12/1现行1990/12/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5/10/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99/11/1现行1987/8/1现行1987/8/1现行1989/3/1现行1989/3/1现行1989/3/1现行1989/3/1现行1989/3/1现行2005/2/1现行2005/2/1作废2005/2/1现行2005/2/1作废2005/2/1现行2005/2/1现行2004/6/1作废2006/10/1现行2006/10/1现行2004/6/1现行2007/9/1现行2007/9/1现行2007/7/1现行2008/3/1现行2008/3/1现行2008/9/1现行2009/5/20现行2011/3/1现行2011/7/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1995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表(修订方案,1995)
土纲亚纲土类
有机土永冻有机土落叶永冻有机土,纤维永冻有机土,半腐永冻有机土
正常有机土落叶下常有机土,纤维正常有机土,半腐正常有机土,高腐正常有机土
人为土水耕人为土潜育水耕人为土,铁渗水耕人为土,铁聚水耕人为土,简育水耕人为土
旱耕人为土肥熟旱耕人为土,灌淤旱耕人为土,泥垫旱耕人为土,土垫旱耕人为土
灰土腐殖灰土简育腐殖灰土
正常灰土简育正常灰土
火山灰土寒冻火山灰

简育寒冻火山灰土
玻璃火山灰

干润玻璃火山灰土,湿润玻璃火山灰土
湿润火山灰

腐殖湿润火山灰土,湿润火山灰土
铁铝土湿润铁铝土暗红湿润铁铝土,简育湿润铁铝土
变性土潮湿变性土盐积潮湿变性土,钙积干润变性土,简育干润变性土干湿变性土腐殖干润性土,钙积干润变性土,简育干润变性土
湿润变性土腐殖湿润变性土,钙积湿润变性土,简育湿润变性土
干旱土寒性干旱土钙积寒性干旱土,石膏寒性干旱土,粘化寒性干旱土,简育寒性干旱土
正常干旱土钙积正常干旱土,石膏正常干旱土,盐积正常干旱土,粘化正常干旱土,简化下常干旱土
盐成土碱积盐成土龟裂碱积盐成土,潮湿碱积盐成土,简育碱积盐成土正常盐成土干旱正常盐成土,潮湿正常盐成土
潜育土寒冻潜育土有机寒冻潜育土,简育寒冻潜育土
滞水潜育土有机滞水潜育土,简育滞水潜育土
正常潜育土含硫正常潜育土,有机正常潜育土,表锈正常潜育土,暗沃正常潜育土,简育正常潜育土
均腐土岩性均腐土富磷岩性均腐土,黑色岩性均腐土
干润均腐土寒性干润均腐土,粘化干润均腐土,钙积干润均腐土,简育干润均腐土
湿润均腐土滞水湿润均腐土,粘化湿润均腐土,简育湿润均腐土富铁土干润富铁土钙质干润富铁土,粘化干润富铁土,简育干润富铁土常湿富铁土富铝常湿富铁土,粘化常湿富铁土,简育常湿富铁土
湿润富铁土钙质湿润富铁土,强育湿润富铁土,富铝湿润富铁土,粘化湿润富铁土,简育湿润富铁土
淋溶土冷凉淋溶土漂白冷凉淋溶土,暗沃冷凉淋溶土,简育冷凉淋溶土
干润林溶土钙质干润淋溶土,钙积干润淋溶土,铁质干润淋溶土,简育干润淋溶土
常湿淋溶土钙质常湿淋溶土,铝质常湿淋溶土,铁质常湿淋溶土
湿润淋溶土漂白湿润淋溶土,钙质湿润淋溶土,粘盘湿润淋溶土,铝质湿润淋溶土,铁质湿润淋溶土,简育湿润淋溶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