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精神 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3第7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人教版必修3第7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孙中山先生“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A.善良朴实B.爱好和平C.自强不息D.艰苦朴素2.“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他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科学家钱学森不仅为中国国防尖端科技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给中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体现了()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②自强不息、振兴中华的坚定理想信念③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统一④选择健康有益的多元文化的重要性A.③④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

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天道酬勤”、“勇者不惧”、“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等。

这说明()①勤劳与勇敢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②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优良品格③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④勤劳勇敢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4.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

土尔扈特蒙古部族重返祖国的壮举展现了()A.蒙古民族的凝聚力B.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C.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D.—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5.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现出来。

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

这表明()①文化的力量是一种物质力量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6.2010年7月30日6时许,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巨匠钱伟长教授在上海逝世。

政治:3.7《我们的民族精神》试题(新人教必修3)

政治:3.7《我们的民族精神》试题(新人教必修3)

政治:3.7《我们的民族精神》试题(新人教必修3)1.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导致1 000多人遇难。

在特大灾害面前,伟大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终于战胜灾害。

这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是()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物质基础④中华民族之魂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①②④正确。

③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不是物质基础。

2.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格言:“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

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A.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B.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C.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解析】选D。

题干两个格言强调了各地区各民族要团结统一、加强联系,故D项正确。

2010年9月8日,“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发起举办的“21世纪论坛”上,发表了关于《发展杂交水稻,保障粮食安全》的演讲。

据此回答3、4题:3.袁隆平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这种情怀是激励他孜孜不倦、忘我探索的不竭动力。

这说明()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④爱国主义是鼓舞人民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A.②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是袁隆平对国家深厚感情的具体体现,②当选;这种情怀是激励袁隆平忘我探索的不竭动力,表明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④当选;①③与题意不符。

4.袁隆平许诺到90岁时,将使超级水稻亩产超过1吨。

这完全可以实现,因为袁隆平不是因循守旧、盲从权威的科学家,他善于质疑,勇于创新,敢于超越。

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练习题

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练习题

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练习题第一篇:7.2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练习题7.2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练习题1、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连,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上述论断表明民族精神()A.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B.渗透于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C.具有深厚的民族性D.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2、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A.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外地入侵的斗争历程中B.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C.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探索过程中D.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之中3、今天,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当前,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是()A.爱国主义精神B.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D.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精神4、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A.民族精神现在已不复存在B.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支撑C.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已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灵魂和核心D.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表现在()①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③ 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从而推动综合国力提高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②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③全盘继承传统文化④全面拒绝外来文化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④7.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初三民族精神试题及答案

初三民族精神试题及答案

初三民族精神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A. 团结统一B. 爱好和平C. 勤劳勇敢D. 个人主义答案:D3. 中华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没有被磨灭,反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A. 时代性B. 民族性C. 传承性D. 创新性答案:C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A.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B. 弘扬和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C. 弘扬和培育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 弘扬和培育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答案:A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这里的“主心骨”指的是()A. 中国共产党B. 马克思主义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传统文化答案:B二、多选题6.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A. 爱国主义B. 团结统一C. 爱好和平D. 勤劳勇敢答案:ABCD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包括()A. 增强民族凝聚力B. 提高国家竞争力C. 促进社会和谐D. 推动经济发展答案:ABCD8. 在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A.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B. 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C. 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D.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答案:ABCD三、判断题9.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答案:√10.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需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答案:×四、简答题11. 请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答案: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包括: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这些精神特质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12. 为什么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答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因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民族精神历史试题及答案

民族精神历史试题及答案

民族精神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A. 团结统一B. 爱好和平C. 勤劳勇敢D. 个人主义答案:D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民族英雄”?A. 岳飞B. 曹操C. 诸葛亮D. 刘备答案:A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一方面?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A5.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勤劳勇敢”最为相关?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A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A. 崇尚科学B. 重视教育C. 封建迷信D. 尊老爱幼答案:C7. “精忠报国”这一成语出自哪位历史人物的故事?A. 岳飞B. 关羽C. 诸葛亮D. 刘备答案:A8.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一方面?A. 爱国主义B. 勤劳勇敢C. 团结统一D. 爱好和平答案:B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一方面?A. 爱国主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B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一方面?A. 爱国主义B. 勤劳勇敢C. 团结统一D. 爱好和平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哪些方面?B. 集体主义C. 社会主义D. 勤劳勇敢答案:ABD12. 下列哪些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精神?A. 抗日战争B. 抗美援朝C. 文化大革命D. 改革开放答案:AB13. 以下哪些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勤劳勇敢”?A. 愚公移山B. 精卫填海C. 守株待兔D. 卧薪尝胆答案:ABD14. 下列哪些历史人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A. 岳飞B. 文天祥C. 林则徐D. 张居正答案:ABC15. “天下为公”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一方面?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BC16. 下列哪些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团结统一”?A. 众志成城B. 同舟共济C. 各行其是D. 齐心协力答案:ABD17.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一方面?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B1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一方面?A. 爱国主义B. 勤劳勇敢C. 团结统一D. 爱好和平答案:B19. 下列哪些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好和平”?A. 郑和下西洋B. 丝绸之路C. 鸦片战争D. 甲午战争答案:AB2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一方面?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21.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专题精练(含答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专题精练(含答案)

第二十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一、选择题1.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

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

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

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

”这表明中华民族是________的民族。

()。

A.自强不息 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 D.团结统一2.《老子·三十三章》说“自胜者强”;《论语·子罕》说“为仁由己”;《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商君书·画策》说“自恃者,得天下。

得天下者,先自得也”。

从以上引述中可知,________是支持着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

()。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3.一个成熟的爱国者不会忘记历史,而会以对国家未来负责的态度,理性选择自己的爱国行为。

把爱国简单地化为游行,甚至变为发泄个人情绪的违法行动,受伤害的只能是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

这说明()。

A.爱国主义在当代的最突出表现就是反对国际反华势力B.爱国必须和国家、民族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C.坚持爱国主义就是不忘历史D.游行、示威未必是爱国行为的表现4.“玫瑰”盖过“汤圆”,“元宵”不敌“情人”,传统文化遭受尴尬。

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有识之士对此深表忧虑。

热衷于过“洋节”、冷落本民族传统节日的现象()。

A.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以弘扬中国的文化B.不利于弘扬民族精神与增强民族凝聚力C.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结果D.反映了西方先进文化逐步代替中国落后文化的趋势5.电影《唐山大地震》震撼人心,主人公方达在灾难中失去了父亲、姐姐和一条手臂,但倔强坚强的他最终带领母亲走出心灵的废墟,走出痛失亲人的阴霾,完成艰难痛苦的心理重建,让母亲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高中政治我们的民族精神 练习与解析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高中政治我们的民族精神 练习与解析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我们的民族精神练习与解析一、基础掌握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A.传统美德的力量B.民族精神的力量C.文学艺术的力量D.科学技术的力量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再现能力。

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中,所以应选B项。

答案:B2.下列不属于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是()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俭持家D.自强不息解析:此题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考查,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A、B、D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C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属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所以应选C。

答案:C3.从“夸父逐日”“大禹治水”到世代传诵的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故事,从张衡艰辛创制地动仪、祖冲之倾注毕生心血计算圆周率、司马迁发愤60年著《史记》……到“神舟”五号载_______________的精神()A.团结统一B.自强不息C.勤劳勇敢D.爱国主义解析:此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判断。

题干的中心意思是强调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生生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即自强不息。

所以应该选B项。

答案:B4.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是_______________精神()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爱国主义解析:此题是对勤劳勇敢这一精神地位的理解。

题中的关键词是“兴旺发达”“立业根基”,即创造财富、业绩。

由此可见A、B、D都不合题意,应该选C。

答案:C5.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和弘扬民族精神,这是因为()A.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B.民族精神是表明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C.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骄傲D.民族精神根植于我们民族文化之中解析: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国与国之间的激烈竞争,这就要求必须增强综合国力,而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明显C、D都不合题意,A本身错误应排除。

所以应选B。

答案:B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2004年9月开始,将每年的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精练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1)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精练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1)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3·西安模拟)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之所以要振奋民族精神是因为民族精神()①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④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排除;①②③均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为A。

答案:A2.邓小平说:“难道爱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这说明()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B.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C.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D.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解析:“难道爱祖国是抽象的吗”“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等信息,强调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拥护社会主义”不是矛盾的,而是一致的,C项正确;A、D 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是对题干的重复,不选。

答案:C3.(2013·黄冈模拟)成语“天道酬勤”强调多一分耕耘便多一分收获,这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A.团结统一B.勤奋进取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解析:勤奋进取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团结统一明显与题干无关,A、B两项不选;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强调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D项不选。

答案为C。

答案:C4.在古代,中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友好往来,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

汉武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唐太宗发展西域交通,郑和七下西洋等,都是中华民族对外和平交往的历史见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民族精神一、选择题1.2010年12月,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月河路小学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系列活动,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加培育民族精神活动。

下列不属于中华民族精神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A.民族性B.时代性C.先进性D.包容性2.“智慧东方——2010中华文化促进人物”颁授典礼于12月15日晚上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表示,“要大力繁荣文化、发展文化、丰富文化,提升文化的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A.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力量B.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力量C.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D.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3.华夏五千年中国龙文化,亿万华人传承中华龙精神!盛世2010国人敞开国门喜迎上海世博、广州亚运两大世界盛会!为向全世界展现最具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龙神韵,首尊双面“国宝金玉九龙壁”在2010年12月15日横空耀世。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爱国主义4.加强抗震救灾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怀。

玉树抗震救灾中,大爱同心、无私奉献等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③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有人认为:“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

那么,弘扬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事。

”这种观点()①正确揭示了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②割裂了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③否认了弘扬民族精神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④肯定了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抢险救灾精神是舟曲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精神保障,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下列各选项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是()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2010年10月26日,“嫦娥二号”成功进入远月点100公里、近月点15公里的试验轨道,开始用自身携带的CCD相机为月球近距离拍“特写”。

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

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力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8.2010年12月19日,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圆满闭幕。

运动员向我们展现了残疾人体育的独特魅力,自强不息、超越自我、永不言弃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典故、名言。

例如()①“夸父逐日”②“大禹治水”③“愚公移山”④“精卫填海”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9.2010年11月18日,美国国会发布报告,渲染中国网络的威胁论,声称“它可能导致非常恶意的行为”。

针对西方媒体的反华论调,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激情以及在理性思维支配下的爱国方式令全球炎黄子孙为之感动。

下列诗词格言中不能反映这一情怀的是() A.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10.抗震救灾体现了一种宏大的精神力量。

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①市场经济越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国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1.2010年12月17日,日本通过新防卫大纲明确提出加强钓鱼岛等防卫。

对此中国爱国学生纷纷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从文化生活角度,材料主要说明()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B.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D.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12.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这表明()①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②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③发扬民族精神必须满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④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16.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就像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就像看到上海世博会圆满落幕、“嫦娥二号”飞向太空,就像看到我们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看到奥运健儿披金挂银。

材料二新中国初升的太阳,召唤着海外赤子。

钱学森、赵忠尧、彭桓武等一批科学家,毅然放弃了在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人民当家作主的祖国。

当彭桓武被问到为什么要回来时,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派出大批访问学者、留学人员,加上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已有一大批海外科技人才。

如今,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已形成热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材料一、二、三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它们给我们什么启示?课节训练1.D[此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具有民族性;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往往有差异,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这体现了时代性、先进性。

而D项是中华文化的特征,故应选D项。

]2.C[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上,A、B、D项只是中华文化在某一方面的表现。

C项最全面,故应选C项。

]3.D[A、B、C三项均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与设问不符。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应是爱国主义,居于核心地位的爱国主义在任何时候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故选D项。

] 4.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并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故①②③④均正确。

] 5.C[这是一道辨析性质的选择题,解答时注意思维的全面性和辩证性,①不是题目所表明的观点,②③看到了命题中观点的错误方面,④肯定了命题中观点的正确方面。

]6.B[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操;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均符合题意。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描写物的诗句,与民族精神没有联系;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错误的人生价值观的表现。

②④应排除,应选B项。

] 7.B[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①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未能体现。

]8.D[题肢从各个方面反映了自强不息精神,故全部正确,选D。

]9.B[B项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精神,与题干中“爱国主义”不符,故选B。

]10.C[①③说法错误,排除。

]11.A[我们不能仅仅把爱国主义放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12.D[①②③分别从三个角度说明必须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均符合题意。

④强调的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13.C[③④观点本身错误,故不选。

]14.C[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其他不少民族也具有这种品格,因此②说法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因此,④说法错误。

故选C。

]15.A[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④说法错误,应排除包括④的选项。

①②③说法正确并且符合题意。

故选A项。

]16.(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但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③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作为青年学生,必须立志做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拥护祖国的统一,从而体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解析此题考查民族精神知识。

第(1)问揭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第(2)问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17.(1)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2)①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

②典型人物:雷锋、李素丽、袁隆平、许振超等。

解析第(1)问怎样弘扬民族精神,需要正确处理好对待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时代精神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作用;第(2)问要提供体现民族精神等一类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