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茶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合集下载

英国独特茶文化的简介

英国独特茶文化的简介

英国独特茶文化的简介相较于中国人喝茶时的沉稳,英国人多添了份优雅,而喝英式下午茶,也成为一种流行的象征!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英国独特茶文化的简介,一起来看看。

英国独特茶文化的简介古时茶叶犹如黄金般的贵重,能与珠宝首饰享有同等的收藏价值。

17世纪时,英国上流名媛们腰间都藏有一条镶金嵌玉的小钥匙,用它来开启特制的茶叶箱,即使泡茶这项活儿也专门由女主人亲自主持,生怕手下佣人会顺手牵羊偷茶叶。

英国人饮茶始于17世纪中期,1662年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查理二世。

饮茶风尚带入皇家,凯瑟琳公主视茶为健美饮料,而被人称为“饮茶皇后”。

新皇后高雅冲泡品饮的表率作用,引得贵族们争相效仿。

而“英式下午茶”这一称谓的正式发明则是19世纪40年代的创举。

当时那些富极无聊的贵族妇女们,每日享用完午餐后,便为如何打发晚餐前的整个漫长下午而苦恼。

一位名叫安娜的公爵夫人灵机一动,发明了喝下午茶这个节目,它一问世立即受到上流贵族的欢迎,从此有钱又有闲的大富大贵们,每天便拥有了一个高雅正式的名义聚在一起“说长道短”了。

同时,贵族妇女们也以赴下午茶的借口盛装出席,这便为她们争奇斗妍,展示时装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她发明的下午茶,不但成为在世界各地英国人每天生活的一种仪式,并且慢慢地渗透到许多文化中。

英国人喝起茶来相当复杂,要在茶水中加入牛奶和糖制成奶茶,同时佐以饼干、糕点等边吃边喝。

尽管我们中国人更视绿茶和乌龙茶为上等茶,而茉莉花茶却是西方人最为欣赏的东方礼品,但我请英国人喝茉莉花茶时都会强调中国茶不宜加入牛奶和糖,最好的享受就是它的原汁原味。

然而要真正享受茶,一个人只有在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知己满前的境地中,方能领略到茶的滋味。

因为茶须静品,其性能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默想人生的世界。

英国独特茶文化与文学作品的关系茶叶到达英国之后,不仅仅是“缪斯之友”,“众神的甘露”,更是诗人的灵感源泉,也受到许多小说家的追捧。

在“英式下午茶”的熏陶下,英国茶事在文学作品中频频出现,娓娓道出人物的生活场景。

女人如茶:英国饮茶文化中的独特女性魅力

女人如茶:英国饮茶文化中的独特女性魅力

女人如茶:英国饮茶文化中的独特女性魅力远在西方的大不列颠国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熏陶,英国的茶叶消费占据其饮料总消费量的百分之七十,是世界上除了中国外饮茶最多的国家,茶叶在英国成为了一种精神享受和生活必需品。

在英国短短的几百年的茶文化史上,英国女性促进了茶叶在英国的本土化,而茶叶也改变了英国女性的命运,英国女性与茶是不可分割的,因此英国茶文化中蕴含着独特的女性魅力。

英国茶文化的起源咖啡和酒是16世纪之前英国的主要饮品,而茶叶是在16世纪左右传入英国的。

在茶叶传入英国之初,茶叶主要是药用功能为主,真正推动茶饮之风的是王后凯瑟琳,茶饮在王室的推动下,逐渐成为英国上层社会的时尚。

由于当时英国的茶叶数量有限,茶饮在英国被贴上高贵、奢靡的标签。

而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航海业的逐渐发展,大量的茶叶由东方运送至英国,茶叶才开始逐渐成为普通人家的日常饮品。

英国茶文化与中国的区别在于其饮茶风俗是由皇室宗族引领的,这就意味着茶饮在英国上流社会中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英国当代社会的发展、英国茶叶的消费方式、英国独有的历史文化特点,构成了英国别具一格的茶文化。

英国茶文化中的女性魅力展现在英国历史中,女性的地位常常被忽视,被认为在社会发展中不能像男性一般起推动作用。

然而,在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展现出英国女性的重要作用和独特魅力。

•女性饮茶丰富了宫廷贵族的娱乐消遣方式1662年,王后凯瑟琳把东方的饮茶习惯引入了英国宫廷后,茶叶开始在英国各个阶层中显现出非凡的作用。

因为凯瑟琳王后从小就深受东方饮茶文化的熏陶,所以她对饮茶情有独钟,而她的饮茶嗜好被宫廷贵族的妇女们纷纷效仿,并逐渐形成一种时尚。

由于凯瑟琳的影响,饮茶与茶会等习俗逐渐在英国王室中形成气候,文雅的饮茶习惯不仅改变了社会各个阶层的行为举止,还为英国女性树立了行为榜样,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发展进程,在英国王公贵族阶层中,家庭茶会成了最时髦的社交礼仪。

由此可见,凯瑟琳王后对英国的品茶活动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引领性作用,饮茶成了一种新的娱乐消遣方式,也成了贵族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并形成了一种高贵、典雅的英国茶文化现象。

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不同

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不同

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不同英国茶文化是中国传播过去的,那么你们知道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有哪些不同吗?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不同,一起来看看。

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不同英国人没有茶文化的概念。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人从中国学会了茶叶栽种、采收、制备。

现在国际上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茶叶品牌是英国的“立顿”(国际市场占压倒优势的品牌)。

每年“立顿”茶叶要给英国人赚很多钱。

严格说来,中国历史上也没有什么“茶文化”的概念。

史书虽然记载了一些著名的茶叶产地、品种和茶具,还有少量与茶叶有关的趣事,但这还不能称为“茶文化”。

历史上,中国人只是把茶叶当作一种有益健康的饮料。

据说按现代医学观点,茶叶不一定对健康有益。

中国历史上有少量文人,追求极至享受,也曾经研究用什么水沏茶、如何烧水、使用什么样的茶具等。

到明、清时期,还产生了“贡茶”(地方官员拍皇帝马屁以求升官)。

这也只不过是一种“奢嗜”,按现代话来说就是“炫富”。

搞出“茶文化”概念是日本人,日本人搞了一大套喝茶的仪式,从坐姿到拿杯子、从烧水到沏茶等等;甚至对周边环境等都有要求。

这些体现了日本民族的什么文化到现在也是个有个的说法。

部分中国人学“茶文化”的概念主要是搞“噱头”,一种赚钱谋生的方式而已。

英国茶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差异一、茶文化的界定及中英茶文化的形成茶的发现和使用并不等同于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体而言,我国早在神农时代就发现了茶,但直到两晋、南北朝的时候才出现了茶文化的萌芽;同样,虽然茶从16世纪开始就已经向西传播,但到18世纪才为英国社会所接受,逐渐从宫廷贵族的专享演化为社会各阶层的饮品。

在中国,茶叶在发现之初本是作为药用的;后随着对其认识的加深,至秦汉时,茶成为饮品;再至两晋南北朝时,茶成为寻常人家的待客之物,融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东晋时,茶不再仅仅是单纯的饮品,而成为了待客之物、祭祀之品,表现出了自身价值之外的文化功能,进入了精神领域,中国茶文化由此萌芽,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逐渐超过其自然实用功能。

英国下午茶文化介绍

英国下午茶文化介绍

英国下午茶文化介绍在英国,下午茶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备受珍视的文化传统。

无论是在家庭、酒店还是咖啡厅,下午茶都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时刻,人们可以在这个时间里放松身心,享受美味的点心和香浓的茶水。

下午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英国。

当时,贵族们发现午餐与晚餐之间的时间太长,于是便创造了下午茶这一习俗。

最初,下午茶是为了填补午餐与晚餐之间的饥饿感而设立的,但很快就发展成了一种社交活动。

下午茶通常在下午3点至5点之间举行。

当时的英国社会非常注重礼仪和规矩,下午茶成为了一种展示社交地位和品味的方式。

无论是贵族还是中产阶级,都会在下午茶时刻招待客人,展示他们家庭的优雅和繁荣。

在下午茶中,茶是核心。

英国人非常钟爱红茶,尤其是早餐茶。

他们会用热水壶将水煮沸,然后在茶壶里加入红茶叶,让茶叶充分浸泡出香气。

传统的下午茶通常使用陶瓷茶具,茶水会倒入精美的茶杯中。

除了茶水,下午茶还有许多美味的点心。

最经典的是茶叶三明治,通常用吐司面包搭配各种馅料,如黄油、鸡蛋沙拉、火腿等。

此外,还有各种饼干、蛋糕和水果。

这些点心通常精心制作,外形精美,口感丰富。

在享用下午茶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美食的同时交流和聊天。

下午茶被视为一种放松和社交的机会,人们可以与亲朋好友相聚,互相交流近况,分享彼此的快乐和烦恼。

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使下午茶成为了英国社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但下午茶仍然在英国保持着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家庭聚会、商务会议还是休闲时光,下午茶都是人们喜爱的选择。

许多高档酒店和咖啡厅都提供精致的下午茶套餐,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总的来说,英国下午茶文化是一种独特而美妙的传统。

它不仅代表了英国人的优雅和绅士风度,也展示了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下午茶不仅是一种饮食习俗,更是一种社交活动,人们可以通过它享受美味,放松身心,与亲朋好友共度愉快时光。

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其他国家,下午茶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值得一试。

英国红茶文化的简介

英国红茶文化的简介

英国红茶文化的简介茶影响着英国的各个阶层,英国人在晨起之时,要饮早茶,他们早餐就以红茶为主要饮料。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英国红茶文化的简介,一起来看看。

英国红茶文化的简介红茶虽然原产于中国,却在国外受到更大的欢迎,尤其是英国。

自17世纪英国人接触到红茶后,三百年来逐步发展出一套幽雅的红茶文化,并成为世界红茶文化的主流。

英国的红茶文化形成是自上而下的,于1662年嫁给英国查理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周末下午茶,人称为饮茶皇后,她虽然不是英国第一个饮茶的人,却是带动英国宫廷和贵族饮红茶风气的开创者,她陪嫁来的茶叶和陶瓷茶具,以及她冲泡的在茶和饮茶方式,都成为上层阶级乃至普通老百姓仿效的时髦风尚。

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英国正统的红茶文化约在1837年起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成型,并已深入到英国普通老百姓之中,据估计,绿茶去眼袋会有副作用,英国人一天会喝45杯茶,平均每人每年会喝1300杯茶,相当于每人每年消费33.5公斤茶叶。

英国人一天中会有六七次的饮茶时间:如一起床即喝的早茶;早餐时的早餐茶;到十一点左右,早上工作告一段落的十一点钟茶:到下午三四点时的下午茶:相当于下午茶(又称Low Tea)而在傍晚六点左右进行的的高茶(High Tea);最后一天活动即将结束,就寝前还会喝杯睡前茶。

本文由佳缘茶叶铁观音原创,转摘请注明出处。

在英国的红茶文化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下午茶。

到了下午三四点时,坦洋工夫茶的泡法,英国人习惯有一段1520分钟左右的茶点时间,每天到这一时间,从家庭到公司,从学校到工厂,人们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惬意的饮一杯红茶,并配以一些小点心。

到如今下午茶已经演变成为五花八门的茶会,成为重要的社交活动。

英国人有一种说法,认为女主人拥有成功举办茶会的能力,将有助丈夫的事业。

英国人对下午茶会从茶叶的选用,茶具的品质,冲泡要领,摆放方式,场地气氛等等都颇讲究。

在下午茶会,主人们都会布置一个优雅舒适的环境,茶壶紫砂150cc,摆上精致华美的茶具,备妥各种优质红茶和糕饼点心,使主宾都悠闲地放松心情联谊。

论英国茶文化与社会影响

论英国茶文化与社会影响

论英国茶文化与社会影响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张松韬17世纪,中国茶叶正式通过葡萄牙和荷兰的贸易进入欧洲市场,众多的西方国家加入到茶叶消费的行列中,但在众多的国家中,因饮茶形成系统文化体系的却只有英国。

英国的茶文化根植于本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受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并在形成过程中借鉴了亚洲国家饮茶的经验,历经四百年的积淀最终形成世界茶文化的一枝奇葩———英国茶文化。

一、英国茶文化的内容英语中专门有T eatime一词,指的就是占据英国人1/3生命的饮茶时间。

英式红茶更是以名目繁多、内容丰富闻名于世,其主要的内容包括:(一)英式早茶英国人在晨起时要饮“早茶”,又名“开眼茶”,即Early m orning T ea,有时在早茶之前还会有“床头茶”,即清晨一睁眼靠在床头就能享受的茶。

而早茶主要是以红茶为主要饮料,是英国当家招牌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集浓郁和清新于一体,色泽和口感都相当出色。

正统的早茶要精选阿萨姆、锡兰、肯尼亚等地红茶调制而成,因此早餐茶的口感来自锡兰、浓度来自阿萨姆、色泽来自肯尼亚,可见英国人的早茶还是相当讲究的,最适合早上起床后饮用,英国人早晨若没有喝上一杯浓香的加了牛奶的早茶会感到怅然若失去。

(二)英式上午茶这是最不为外人所知的英国饮茶习惯,又称为“公休茶”,大约持续20分钟。

英国人在上午11点,无论是空暇在家享受生活的贵族还是忙碌奔波的上班一族,都要在这一时间休息一会儿,喝一杯茶,即早上十一点时的便餐,所以上午茶可以看成是英国人工作间隙的一种很好的调剂方式。

总体说来,上午茶由于客观条件的约束,不可能很繁杂,所以成为英国茶中最简单的部分。

(三)英式下午茶英文名称A fternoon T ea,这其实才是真正意义英国茶文化载体,因为历史上不曾种过一片茶叶的英国用从中国的舶来品创造了自己优美独特的饮用方式和内容,赋予饮茶以新的文化内涵。

英国茶正是凭借其内涵丰富、形式优雅的“英式下午茶”—红茶文化享誉世界,如今世界各地都对下午茶青睐有加,而“英式下午茶”更是成为英国人典雅生活的象征。

英国茶文化的影响分析

英国茶文化的影响分析

英国茶文化的影响分析英国人不仅喜欢饮茶,而且还独创了闻名世界的红茶文化,向人们展示了英国独有的茶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英国茶文化的影响分析,一起来看看。

英国茶文化的影响分析(一)对英国生活方式的影响16世纪早期的英国是一个沉浸在咖啡和酒的国度,虽然隔着英吉利海峡那边的大陆国家已经有了饮茶的消费,是这种新的植物在当时还没有引起英国人的认知。

但情况很快就发生了改变,到了17世纪 茶 开始以作为治疗昏迷、虚弱等病症的药在英国为人使用,游人开始称赞东方的茶叶是从未有过的有利于健康的天然植物,除了一些特殊的用途外,使用这样的饮品普遍意义上还可以让人身心平静、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英国的零售商抓住了这一点开始在国内打出广告,吸引人们购买茶叶。

伴随茶室的流行,新的娱乐茶舞走进了英国人的生活。

全伦敦都在为茶舞疯狂,几乎所有的戏院、餐厅和旅馆都成立了探戈舞俱乐部,很多培训班也因此产生,茶舞舞会成为随处可见的活动。

饮茶在这一时期被赋予了娱乐的色彩,涉及的社会层面更加广泛,内容上也更加充实,成为融合饮食与休闲双重特质的新的形式,英国式的茶文化更加成熟。

20世纪,茶在英国的地位更加无法撼动,也几乎没有什么负面评价,英国还成立了专门的茶叶联盟,他们公开声明说 每一种茶叶都含有黄酮素,及抗氧化的混合物,这些因素对身体的健康有正面的好处,这些黄酮素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很多威胁我们的疾病,例如癌症和心脏疾病等。

每天平均喝3-4杯茶等于吃了8颗苹果所产生的抗氧化剂。

这就再一次把英国人嗜茶的程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二)对英国殖民政策的影响英国茶文化建立在经济的基石上,与国家的殖民是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

殖民时代英国的茶叶贸易和消费帮助英国实现早期的原始积累,茶叶贸易创造的财富增加了英国的国家财政,国家的力量又反过来支持海外的茶叶贸易。

之后英国的工业文明化过程中,茶叶贸易同样带来巨额利润,成为国家发展强有力的支持。

反之,有关茶的商业活动不仅意味着新市场的形成,更重要的意义体现在由此产生的消费观念的变化,正是有了人们观念的积淀,最终使英国茶文化模式走向成熟。

英国下午茶文化介绍

英国下午茶文化介绍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下午茶最忠实的粉丝, 在英国女王每日餐单中,下午茶是绝不能少的 一环,哪怕是出宫巡访,也会随身带着红茶和 茶点。这种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也成为她保持 身材、一直健康的秘诀之一。每天加一餐轻量 的下午茶,有助于培养少吃多餐的饮食习惯, 维持定时定量的用餐规律,使女王放松心情, 使得女王在89岁高龄还保持着旺盛的精力。
• 当维多利亚女王参与到下午茶仪式中以后, 一种更为正式的、更大型的形式出现了, 被 称 为 “ 茶 会 ” ( Te a Re c e p t i o n ) “ 茶 会”可以接待几百的客人,但是却是在下 午4点到7点在家里以开放式拜访的形式 , 因此允许流水一般的客人可以随时来或走, 只要他们愿意。在某种程度上,这也部分 促成了今天相对开放的下午茶仪式。这种 “茶会”对一些酒店和餐厅举办的生日宴 会、婚礼、婴儿洗礼而言,是一种很好的 选择。
• 电影《女王》中有这样一个桥段,镜头中伊丽 莎白女王与菲利普亲王正在静静的享受下午茶 的时光,镜头之外戴安娜王妃去世的消息使所 有舆论压力直指皇室,事态的发展不容乐观, 而菲利普亲王却只是说:亲爱的,你的茶都凉 了。可见,对于皇室来说,没有什么比下午茶 更重要的事情了。英国女王只有在下午茶的时 候才最为放松,即使是安妮公主想和母亲共度 这段安逸时光,也需要提前和母亲商量,且也 有被拒绝的可能性。
逐渐形成规模的审美
1815年开始,英国逐渐城 市化,愈来愈多的资产阶级和 中产阶级的活动促使英国下午 茶逐渐规则化,礼仪标准逐渐 确立。
TWO
02
下午4点钟钟声响起的那一 刻,世上的一切皆因茶而停 止......
怎么样优雅演绎,从 容高贵的进行愉快的 下午茶生活呢?
• 首先喝茶的时间是下午4点钟。 参加茶会者要着正装。男士着燕 尾服, 带高礼帽, 手持长伞;女士 着洋装长袍, 且带帽子。 (在当代 去酒店喝下午茶时, 也还要注意 着装礼礼仪, 尤其是高级餐厅, 会 要求着正装或比较正式的休闲装。 穿运动鞋、人字拖、运动装是不 允许进入酒店享用下午茶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对英国人而言,茶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饮料。

英国人不但自己爱喝茶,而且还通过茶这个载体向世界传播其独特且高雅的茶文化。

本文通过对英国茶文化的研究,向人们展示英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的内涵、价值、影响力以及其巨大的魅力。

关键词:茶;下午茶;红茶;英国茶文化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茶绝不是一种普通的日常饮料。

自唐宋以来,茶就是中国人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样东西---油、盐、酱、醋、柴、米、茶,俗称“开门七件事”之一。

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茶情有独钟。

虽然,中国是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最早时期的茶叶也是由中国输往欧洲的荷兰和葡萄牙及英国的。

然而,英国人爱喝茶的程度似乎要远远超过中国人。

对英国人而言,茶就是他们生活的重心。

80%的英国人不但每天饮茶,而且一日数次有规律的饮茶。

据统计,英国人平均每人一辈子会喝掉约7.4万杯茶,每年人均消耗近3.5公斤的茶叶。

正因为如此,英国每年茶叶的进口量一直位于世界之首。

不仅如此,英国人还利用茶叶这个舶来品开创了闻名遐迩且韵味独特的英国红茶文化,形成了健康、优雅并为欧洲许多国家人民大为欣赏的下午茶生活方式。

在许多诸如夏洛特•勃朗特这样的英国著名作家的作品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有关英国的茶、下午茶、茶点、茶田、茶具等的描写,让我们看到英国人对茶的那种发自内心的酷爱。

而从“二次大战”英国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给中居然还包括每人一月一包茶叶的事实中,从对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登报高薪聘请“茶博士”为其负责茶点的报道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在英国,茶对英国人的生活是如此的的重要,以至于连皇室也不例外。

人们不禁要问,在咖啡盛行的欧洲国家,英国人为何也像中国人一样对茶如此钟情?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中国茶叶带到欧洲大约是在16世纪后半期,由葡萄牙落脚在东方的商人和传教士开始的。

由于当时茶叶价格的昂贵,喝茶之习也只是风靡于荷兰贵族富商之间,而英国人后来之所以也喜欢上这个舶来品,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葡萄牙公主凯瑟琳。

有资料显示,在凯瑟琳1662年嫁给英王查尔斯二世时,她将当时尚不流行的饮茶新风带入皇室。

这个被后人称为 “饮茶皇后”的公主,不但爱茶,而且十分崇尚茶文化。

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饮茶之风在朝廷开始慢慢盛行起来。

但是由于茶叶量少价高,喝茶之风也只是扩展到贵族世家,茶也没有很快成为普通百姓喝得起的饮料。

1826年之后,英国人开始在有野茶树的印度东部山区大面积种植茶树,并将采摘的茶叶加工后装运回国。

当茶叶的价格可以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尤其是当茶受到众多医生的认可和推荐,并带着药用的功效和魅力进入市场时,英国人开始相信喝茶能有助消化、延年益寿,甚至能医治百病。

久而久之,喝茶之风开始真正在整个英国盛行起来,英国也从此成为享誉世界的饮茶“大国”。

一直以来,茶影响着英国的各个阶层以及各个年龄层次的人。

如果说中国人很爱喝茶的话,那“无茶非英国”则是对英国人酷爱喝茶的最恰当的形容。

相比中国人的饮茶习惯,大部分英国人则显得更有规律、更有格调。

英国人在起床之后就要饮早茶,即:early morning tea。

空腹喝点红茶的目的一是补充隔夜失去的水分,二是为了暖身、醒胃。

喝早茶在英国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

英国人很重视早餐,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

早餐时再来一杯早餐茶,即breakfast tea。

英式早餐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常常被誉为世界上最棒的早餐之一。

早餐茶系精选印度、锡兰等地红茶,通过加入牛奶或柠檬,精心调制出奶香浓郁的早餐茶,其味道非常特殊,既有茶的清香,又有牛奶的可口。

英国人认为这是中西方两种文化的融和。

一些英式早餐茶也会配有中国的红茶,伯爵茶就是以中国茶为基茶,加入佛手柑调制而成。

此茶香气特殊,喝后能使人以清醒的头脑开始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英国人非常懂得劳逸结合。

无论工作再忙,许多人都会设法抽空在上午和下午休息十五至二十分钟喝茶、小憩。

上午茶(morning tea)一般在上午十一点左右,下午茶(afternoon tea)在下午四点左右。

当然,有些人还在中午吃饭时喝午餐茶和下午两、三点喝午后茶 。

在英国的饮食场所、公共娱乐场所等地,都有供应午后茶的。

在英国的火车上,还备有茶篮,里面有茶、面包、小点心、牛奶、柠檬以及糖等,供旅客饮午后茶用。

多数英国的咖啡厅也会供应茶,通常是袋装的红茶和各种果茶。

有些地方还会提供瓷杯、瓷壶。

不过,在英国人喝的这几种茶当中,下午茶是最具魅力也最有影响力。

英国下午茶文化的形成与 18世纪英国的一位女公爵Duchess of Bedford有关。

据说,由于午饭与晚饭之间的时间相隔较长,她常常会在晚饭尚未开始之前觉得肚子饿。

因此,在每天下午 4点到 5点之间她会先喝点茶,吃点点心以此来提神充饥。

久而久之,她的这种做法得到不少人的效仿,这才有了今天闻名世界的英国下午茶文化。

在英国,泡茶、饮茶已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反映出一种独特的西方文化。

英国的下午茶不仅仅是温馨、宁静休闲的家庭生活的象征,各种茶会也为人们参与社交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在中国,喜欢喝茶的人往往是中老年人居多,而英国人喝茶则完全没有年龄的限制。

这个时段的喝茶休闲是英国举国上下一致的行为。

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为正统的“英国红茶文化”。

这种文化既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悠闲自得,也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浪漫情怀。

相比中国人的以酒会友,英国人以茶会友似乎更为实惠与文雅。

有人曾这样评论说,“一杯热茶不仅是抗寒剂,更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

以一杯热茶暖暖身子开始,继而进行社交谈心之事。

英国人喝茶、泡茶似乎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他们并不习惯喝有着淡淡芳香气息的清茶,而是更爱喝加有牛奶和糖的奶茶。

他们绝不会简单的用热水瓶里的水来泡奶茶,一定要用正在沸腾的水。

而制作奶茶的过程也颇为复杂,需要经过“取水”“烧水”“温壶”“冲泡”“调制”等程序。

英国人典雅、认真的做事方式由此可见一斑。

英国喝茶的讲究,除了它特有的文化氛围外,还可从它精致,细腻和彰显尊贵的茶具上看出。

每当英国人邀请朋友到家中喝茶时,主人会做非常精心的准备,常常选用最高档的红茶,所用的茶具也多为中国的瓷器和银器。

而茶壶、茶杯,滤匙、小碟子、糖罐、奶盅瓶、茶匙、点心盘等带有英国植物与花卉的图案茶具的茶具更是给人以美的享受。

面对赏心悦目的茶具,喝着甜甜的奶茶,品尝各式各样的蛋糕、点心,的确让人无比享受。

而赏茶的同时,英国女主人典雅的气质、出众的茶艺和高超的社交能力也时常给人留下极为美好的记忆。

虽说英国的茶文化发展到现在也只有短短数百年的历史,可英国茶的品种却非常繁多。

除了传统的英国绿茶和奶茶外,英国人后来又研制出在当下非常流行的玫瑰花茶、樱桃梅子果茶、橘子柠檬果茶和各类香料茶。

这些茶色泽鲜艳、香气四溢,口感非常好。

当然,如今以袋装红茶为主,行销全世界的“立顿”红茶,几乎成为红茶的代名词。

“从茶园直接进入茶壶的好茶”英国茶文化的内涵与魅力李力群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4)(下转第291页)中国画的墨,一般是加工制成的墨锭。

选择墨锭时,先要看它的墨色。

看墨泛出青紫光的最好,黑色的次之,泛出红黄光或有白色的为最劣。

磨墨的方法是要用清水,用力平均,慢慢地磨研,磨到墨汁浓稠为止。

为了方便,现在一般书画都采用墨汁,以一得阁和曹素功所产为佳。

但讲究用墨的人仍采用研磨徽墨的办法,创作书画。

(三)纸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

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

中国古时候绘画多画干帛和绢上。

大约到了宋元时代,人门才开始大量用纸作画。

绢和纸各有特点,纸是植物制品,绢是丝织品。

笔墨画在纸上,容易表现出笔墨和色彩的变化。

画在绢上,其画的光洁度就更强一些。

我们现在主要是用纸作画,一般是宣纸。

宣纸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笔墨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

古代诗人誊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历代文人墨客书画名家无不珍爱喜用。

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飞目生辉,产生出特殊丰满的艺术效果。

(四)砚古代的书斋中,除笔、墨、纸外,还有与之相配的砚,砚也是文房四宝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砚是磨墨用的,要求细腻滋润,容易发墨,并且墨汁细匀无渣。

大概在殷商时期,砚随墨的使用始以粗见雏形。

砚也有石砚、陶砚,砖砚、玉砚等种类之分,最负盛名的是广东产的端砚和安徽产的歙砚。

砚即是砚墨器又称砚台,它是绘画与书法的辅助品,砚如手足般配合笔墨纸,必然使书法与绘画达到尽善尽美之境界。

二、文房四宝的价值及意义中国画独特的风格特征和形式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所运用的工具材料紧密相连,它是材质和技法的综合产物。

在绘画过程中,表现技法和工具材料都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使用特定的工具材料能制作出特定的笔墨肌理和创造出独特的画面效果,因此,绘画材料与笔墨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中国画中,毛笔、墨、宣纸、砚台是最基本的工具材料。

在中国绘画中,笔墨是表现形象、塑造形体的重要工具,纸是中国绘画的载体,砚台是绘画与书法的辅助工具。

在传统中国画中,普遍使用圆柱体的“毛笔”,它和宣纸、墨、砚形成了最佳组合,能表现出特有的笔情墨韵。

由于中国画是运用较单纯的形式语言——笔、墨来塑造形体,所以中国画是非常讲究笔墨的。

古代画家就说过:“有笔有墨谓之画”,也就是说只要有了笔墨,才能称之为中国画,没有笔墨就不成其为中国画,或者说有笔无墨或有墨无笔,都不能算是好画。

这说明笔墨对中国画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那么,用笔和用墨是怎样的呢?一般说,用笔就是指线条。

线条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手段。

线条不仅用来表现物体的轮廓,也用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明暗。

因此,中国画线条的变化是很丰富的,有轻、重、缓、急、粗、细、曲、直、刚、柔、肥、瘦等种种区别。

单是中国古代画人物衣服的褶纹,就总结出了十八种描法。

而且古代中国画家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还总结出了用笔的“五忌”“六要”。

用笔五忌是指忌刻、板、枯、弱、结;用笔六要是指一要自然有力,二要变化有联系,三要苍老而滋润,四要松灵而凝炼,五要刚柔相济,六要巧拙互用等。

再说用墨,用墨主要目的是表现物体的色彩、明暗等。

墨虽然是黑的,但中国画却有“墨分五彩”的说法,五彩是指黑、浓、淡、干、湿。

古人说“墨即是色”,浓淡水墨可代替各种色彩。

用墨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型体,烘染气氛。

用墨还要有浓谈相生相融,做到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浓要有最浓与次浓,淡要有稍谈与更淡。

这都是中国画的灵活用笔用墨之法。

一笔一划的深浅浓淡、渗透润化以及水分的多寡都极其讲究,这就对中国画的载体——纸的渗透性、晕化性、呈色性等方面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