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文+解释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华传统国学经典弟子规图文PPT课件

fù mǔ mìng 父母命
fù mǔ zé 父母责
xíng wù lǎn 行勿懒
xū shùn chéng 须顺承
【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唱。它的声音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不但所有的公鸡都唱起了歌儿,就连睡梦中的你,听了这首歌儿也会立马起床,你也会静静地站在那,倾听着美妙的音乐。
chén zé xǐng 晨则省
jū yǒu cháng 居有常
hūn zé dìng 昏则定
yè wú biàn 业无变
【解释】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在二十四孝故事里,九岁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唱。它的声音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不但所有的公鸡都唱起了歌儿,就连睡梦中的你,听了这首歌儿也会立马起床,你也会静静地站在那,倾听着美妙的音乐。
rù zé xiào
入则孝
fù mǔ hū 父母呼
fù mǔ jiào 父母教
yìng wù huǎn 应勿缓
xū jìng tīng 须敬听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yào xiān cháng 药先尝
zhòu yè shì 昼夜侍
cháng bēi yè 常悲咽
清晨,公鸡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了独 唱。它 的声音 一传十 ,十传 百,到 最后, 不但所 有的公 鸡都唱 起了歌 儿,就 连睡梦 中的你 ,听了 这首歌 儿也会 立马起 床,你 也会静 静地站 在那, 倾听着 美妙的 音乐。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PPT课件

30
第三章 出 则 弟
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二门 课。出是指出了家门在社会, 在国家中,悌是指兄弟的关 系,就是在社会上要能够顺 从长大,能够事兄长。
31
第八课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32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做哥哥的友爱弟弟妹妹, 做弟弟的尊敬哥哥姐姐;兄 弟姐妹和睦相处,父母心中 就快乐了,孝就体现在其中 了。
10
第二课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我承。
11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叫我们,应该马上 答应,不可以慢吞吞的; 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 真,不可以懒惰懈怠。
12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我承。
父母亲有事吩咐我们, 应该立即去做,不能偷 懒;父母亲教育我们, 要恭敬地聆听; 做错了 事,父母责备我们,应当 虚心接受.
父母亲生病了,做子女 的煎好药后先尝尝是否太 烫或太凉;要日夜照顾, 不随便离开。
28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父母去世了,做子女的要守孝 三年。守孝期间,要常常追思、 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 住所要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 吃肉的生活享受。
29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办理丧事时,要完全按照 礼节,祭拜时要诚心诚意; 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对待 父母亲生前一样的恭敬。
50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结。
帽子要戴正,衣纽要 扣好,袜子穿好鞋带系 紧。
51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堆,置污秽。
帽子衣服要放在固定 的位置,不可随意乱放 乱扔,以免弄皱弄脏。
52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第三章 出 则 弟
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二门 课。出是指出了家门在社会, 在国家中,悌是指兄弟的关 系,就是在社会上要能够顺 从长大,能够事兄长。
31
第八课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32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做哥哥的友爱弟弟妹妹, 做弟弟的尊敬哥哥姐姐;兄 弟姐妹和睦相处,父母心中 就快乐了,孝就体现在其中 了。
10
第二课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我承。
11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叫我们,应该马上 答应,不可以慢吞吞的; 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 真,不可以懒惰懈怠。
12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我承。
父母亲有事吩咐我们, 应该立即去做,不能偷 懒;父母亲教育我们, 要恭敬地聆听; 做错了 事,父母责备我们,应当 虚心接受.
父母亲生病了,做子女 的煎好药后先尝尝是否太 烫或太凉;要日夜照顾, 不随便离开。
28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父母去世了,做子女的要守孝 三年。守孝期间,要常常追思、 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 住所要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 吃肉的生活享受。
29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办理丧事时,要完全按照 礼节,祭拜时要诚心诚意; 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对待 父母亲生前一样的恭敬。
50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结。
帽子要戴正,衣纽要 扣好,袜子穿好鞋带系 紧。
51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堆,置污秽。
帽子衣服要放在固定 的位置,不可随意乱放 乱扔,以免弄皱弄脏。
52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弟子规》原文 解释PPT课件

有益的学问。
2021
4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2021
7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 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一般人 总认为,父母要对 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 声色俱 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 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 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 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 。不分白天或 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 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 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 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2021
12
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 才可以坐下。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 也不适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好。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表 现得很礼节,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视长 辈,不要左右移动。
2021
4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2021
7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 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一般人 总认为,父母要对 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 声色俱 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 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 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 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 。不分白天或 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 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 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 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2021
12
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 才可以坐下。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 也不适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好。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表 现得很礼节,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视长 辈,不要左右移动。
2024版《弟子规》幼儿园ppt课件

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
整合课程内容
将《弟子规》的内容与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相结合,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多种 形式进行呈现,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互动问答等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 效果。
家园共育与亲子活动
家园共育
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箱等方式向家 长宣传《弟子规》的教育理念,引 导家长在家庭中延续传统文化教育, 实现家园共育。
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得到改善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尊敬师长、友爱同学、 讲究卫生等。
家园共育效果显著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孩子们在家庭中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和教育,家长对孩子们的进 步和成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深化《弟子规》教育内涵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亲子活动
组织亲子诵读、亲子表演等亲子活 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同 时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传统文化教 育中来。
PART 05
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教 育成果展示
REPORTING
幼儿品德行为改善情况
尊敬师长
幼儿更加懂得尊敬老师和其他长 辈,学会了礼貌用语和尊重他人
的行为。
友爱同伴
幼儿之间更加团结友爱,学会了 分享、合作和互助,减少了争吵 和打架现象。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和科技的 进步,孩子们面临着更多的诱 惑和挑战。在未来的教育中, 需要引导孩子们正确面对这些 挑战,坚守传统美德和道德规 范。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弟子规》幼儿园ppt 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弟子规》概述 • 幼儿园阶段《弟子规》教育目标 • 《弟子规》中关键概念解读 • 《弟子规》在幼儿园中实施策略 • 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教育成果展示 • 总结与展望
2024年度最新《弟子规》全文及解释ppt课件

2024/3/24
24
将《弟子规》推向国际舞台,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2024/3/24
翻译与传播
通过将《弟子规》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国际舞台上推广,可以让 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交流
借助各种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展示《弟子规》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 涵和智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教育合作
强调尊敬长辈、关爱晚辈 ,传承中华民族家庭伦理 道德。
2024/3/24
诚实守信
倡导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树立诚信为本的社会风 尚。
勤劳节俭
鼓励勤劳致富、节俭持家 ,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 精神。
20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主义
培育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社会公德
倡导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关爱他人、热心公益,营造和谐社会环 境。
与国际教育机构合作,将《弟子规》融入国际课程中,为培养具有 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25
挖掘《弟子规》普世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 量
普世价值
挖掘和弘扬《弟子规》中所蕴含的普世价值,如尊重长辈 、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等,这些价值对于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时代意义
最新《弟子规》全文 及解释ppt课件
2024/3/24
1
目录
• 《弟子规》概述 • 原文解读与赏析 • 家庭教育观念探讨 • 校园教育实践应用 • 社会道德风尚引领 • 跨文化交流与影响
2024/3/24
2
01
《弟子规》概述
2024/3/24
3
《弟子规》背景与作者
2024/3/24
弟子规(最完整)ppt课件

弟子规的教育意义
1 2 3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教导儿童遵守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品德和 行为习惯,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一部经典的蒙学读物,《弟子规》承载着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对于传承和弘扬 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弟子规》所倡导的孝亲尊师、友爱兄弟、谨慎 言行等道德规范,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 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03
提升个人修养
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在现代社会中
,具备高素质的个人修养对于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THANKS
感谢观看
口到
朗读时,嘴巴要张开,声音要洪亮, 吐字要清晰。
眼到
阅读时,眼睛要注视文字,逐字逐句 地认真看,不可走马观花。
心眼口,信皆要
信心
树立对学习的信心,相信自己能 够掌握知识和技能。
用心
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不断思考、实 践和总结。
恒心
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怕困难,勇往 直前。
方读此,勿慕彼
专注当前
在学习先
弟子规注重德育,认为做人做事应以德为本。现代学校教 育也应重视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因材施教
弟子规提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现 代学校教育也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 方法。
营造良好学风
弟子规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现代学校教育也应注重营 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为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注重礼仪
在饮食上,还应注意餐桌礼仪,尊重长辈和客人,不随意说话和 走动。
步从容,立端正
行走有仪态
《弟子规(入则孝)》ppt课件

弟子规以孝、悌、谨、信等为 主要内容,强调了人的品德修 养和行为规范。
弟子规在古代被广泛传播,对 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 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4
入则孝篇章简介
入则孝是弟子规中的一个重要篇 章,主要讲述了如何孝敬父母。
入则孝篇章中强调了孝顺父母的 重要性,以及具体的行为规范和
要求。
通过学习入则孝篇章,可以培养 人们的孝心和感恩之心,促进家
的意义等。
学习方法分享
分享学习《弟子规(入则孝)》的 方法和技巧,如如何理解古文、
如何将孝道融入日常生活等。
2024/1/29
24
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展望
01
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更多的经典著作和思想
。
02
践行孝道,培养良好品德
引导学生将孝道融入日常生活,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成为有道德、
。
2024/1/29
关爱同学
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参加志愿活动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志愿活动 ,为社会奉献爱心,培养感恩 之心。
学习传统文化
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 孝道的重要性,传承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美德。
17
社会中如何倡导孝道
宣传孝道文化
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宣传孝道文化,让更 多人了解孝道的内涵和价值。
开展公益活动
组织开展以孝道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如关爱 老人、帮助贫困家庭等。
2024/1/29
树立孝道典型
表彰和宣传孝道典型人物和事迹,引导人们 向他们学习。
建立孝道教育机制
将孝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孩 子的孝心和感恩之心。
弟子规_PPT课件

轻易 许诺,就会进退两难。
第 9课 凡出言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释文: 说话的时候,吐字要清楚、缓慢,不能讲得太快,也不能讲
得 含糊不清,使人家 听不明白。
第 9课 凡出言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释文: 东家说长,西家说短,别人的是非很难弄清楚。与自己的正
经事 没有关系的,不要去 多管。否则,不但搅 乱了别人,也有损自 己的德行。
我认为……
我认为……
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回家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
释文: 凡是说出的话,首先要真实不虚、讲求信用。说谎话骗人、
胡言乱语 都是不可以的。
第 9课 凡出言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释文: 说话多不如说话少,因为言多必有失。说的话要恰当在理。
符合 实际,千万不要 花言巧语。否则 人家只会讨厌你。
第 9课 凡出言
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释文: 虚伪狡诈、尖酸刻薄、下流肮脏的话,千万不能说。阿谀奉
第 9
课
第 9课 凡出言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言”字甲骨文字形,像从嘴里伸出舌 头的样子,上面的一横是指事符号,表 示说出的话。它本来的意思就是言论, 语言。
请听故事:好好先生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白雪走将来 。 平生不敢轻言语 , 一叫千门万户开 。
说一说 根据课文,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是合适的,哪种是不合适的?
第 9课 凡出言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释文: 说话的时候,吐字要清楚、缓慢,不能讲得太快,也不能讲
得 含糊不清,使人家 听不明白。
第 9课 凡出言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释文: 东家说长,西家说短,别人的是非很难弄清楚。与自己的正
经事 没有关系的,不要去 多管。否则,不但搅 乱了别人,也有损自 己的德行。
我认为……
我认为……
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回家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
释文: 凡是说出的话,首先要真实不虚、讲求信用。说谎话骗人、
胡言乱语 都是不可以的。
第 9课 凡出言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释文: 说话多不如说话少,因为言多必有失。说的话要恰当在理。
符合 实际,千万不要 花言巧语。否则 人家只会讨厌你。
第 9课 凡出言
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释文: 虚伪狡诈、尖酸刻薄、下流肮脏的话,千万不能说。阿谀奉
第 9
课
第 9课 凡出言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言”字甲骨文字形,像从嘴里伸出舌 头的样子,上面的一横是指事符号,表 示说出的话。它本来的意思就是言论, 语言。
请听故事:好好先生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白雪走将来 。 平生不敢轻言语 , 一叫千门万户开 。
说一说 根据课文,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是合适的,哪种是不合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 乐。可不是有性的东西可以媲美的哟。现在我们在家庭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7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 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一般人 总认为,父母要对 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 声色俱 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 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 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 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10
解说: 出则悌,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 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 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当哥哥姐姐 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 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 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 ;讲话时不要太冲 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幸
弟福 人
主
生
子 讲
: 唐
讲 座
硕
规 成
1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
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它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每一
个人能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 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都可以得到 这些良好优秀的贤子孝孙。
5
解说: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 颗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 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 教导我们时 ,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 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 。不分白天或 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 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 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 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6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 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 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 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 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
2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3
解说: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 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 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 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 有益的学问。
4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 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 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 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 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 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日常饮食起居中,有人认为孩子还小,和长辈相处在一起,不要太过要求他们,长大 自然就适应了,甚至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好吃好用的先给小孩享用,以致小孩认为这 样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要礼让长辈,因而误导孩子养成坏的习惯。而《弟子规》却 指导我们,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不管是吃东西或喝 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 应让长辈先走。
8
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 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 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 。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亲,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孔子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 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当子女的 ,我们在父母去逝后,为什么就不能在三年的丧期中 时时刻刻想念父母,爱念父母呢?”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 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 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父慈 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 然和谐的 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 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 金汤堡垒。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7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 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一般人 总认为,父母要对 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 声色俱 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 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 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 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10
解说: 出则悌,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 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 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当哥哥姐姐 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 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 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 ;讲话时不要太冲 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幸
弟福 人
主
生
子 讲
: 唐
讲 座
硕
规 成
1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
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它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每一
个人能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 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都可以得到 这些良好优秀的贤子孝孙。
5
解说: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 颗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 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 教导我们时 ,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 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 。不分白天或 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 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 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 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6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 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 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 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 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
2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3
解说: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 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 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 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 有益的学问。
4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 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 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 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 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 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日常饮食起居中,有人认为孩子还小,和长辈相处在一起,不要太过要求他们,长大 自然就适应了,甚至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好吃好用的先给小孩享用,以致小孩认为这 样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要礼让长辈,因而误导孩子养成坏的习惯。而《弟子规》却 指导我们,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不管是吃东西或喝 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 应让长辈先走。
8
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 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 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 。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亲,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孔子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 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当子女的 ,我们在父母去逝后,为什么就不能在三年的丧期中 时时刻刻想念父母,爱念父母呢?”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 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 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父慈 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 然和谐的 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 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 金汤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