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哺乳期用药指南

合集下载

妊娠期、哺乳期合理药物选择指南(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妊娠期、哺乳期合理药物选择指南(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妊娠期、哺乳期合理药物选择指南(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妊娠期、哺乳期合理药物选择指南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引言本指南旨在为执业药师提供关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合理药物选择的指导。

在此阶段,药物的选择对于母婴的安全至关重要。

药物选择原则1. 优先选择无害药物:根据相关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应优先选择在妊娠和哺乳期已经被证明无害的药物。

2. 尽量避免使用未研究的药物:对于没有足够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支持的药物,应尽量避免在妊娠和哺乳期使用。

3. 充分评估风险与效益:在药物使用决策时,应综合考虑母亲的病情、药物的风险和效益,并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

4. 注意药物禁忌:避免使用已经被明确禁忌的药物,例如对胎儿或乳汁中的婴儿有明显不良影响的药物。

妊娠期合理药物选择根据妊娠期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风险,下面是一些常见疾病及对应药物的选择指南:1. 发热: 推荐使用对胎儿无致畸作用的解热药物,如扑热息痛(对孕妇和胎儿相对安全)。

应避免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 的长期使用。

2. 咳嗽和感冒症状: 可使用没有明确胎儿风险的局部止咳药物,如樟脑水蒸气吸入剂或局部安慰剂。

应避免含有孕酮或麻黄碱的药物。

3. 消化不适: 推荐使用消化酶类药物如胰酶来缓解消化不良。

应避免使用放松胃肠道平滑肌的药物。

4. 感染性疾病: 针对感染,选择对胎儿风险较低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药物。

应避免使用孕妇禁忌和/或对胎儿有潜在危害的药物。

哺乳期合理药物选择在哺乳期,母乳中药物的转移量较低,但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选择不影响婴儿的药物:尽量选择已被证明不会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避免使用过量、脂溶性或长效药物。

2. 了解药物的排泄情况:了解药物在哺乳期的排泄特性,并选择对婴儿风险较低的药物。

3. 避免使用禁忌药物:避免使用对婴儿有潜在危害,或被明确禁忌的药物。

4. 注意婴儿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观察婴儿是否出现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嗜睡、烦躁、食欲不振等。

孕期哺乳期用药指南

孕期哺乳期用药指南

妊娠和哺乳期患者的皮肤科合理用药全网发布:2011-06-23 19:34 发表者:宏翔9117人已访问国外例一:60年代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在德国等欧洲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岀生了万余名畸形儿。

经大量回顾性调查发现,这些婴儿的母亲在怀孕的第3〜8周服用过中枢性镇静药酞胺哌啶酮(thalidomide,商品名:反应停)。

该药不仅有很好的镇静安神作用,而且对制止妊娠反应有特效,故不仅被制成多种复方制剂,还作为100多种食品、饮料等的添加剂,很受孕妇青睐。

回顾性研究证实,孕妇在受孕后第39天(从最后一次月经开始后的第14天算起)服用该药可发生海豹肢畸胎,而在第34〜38天服用可发生双耳和颅神经畸形,第40〜50天服用可发生无胆囊及心脏、小肠畸形,50d后服用则对胎儿影响不大。

国自60年代初反应停事件以来,人们对妊娠期用药安全性的关注已明显增加。

我国药物所致畸形儿数量也十分惊人。

据1989年11月11日《健康报》载:1987年全国人口统计表明,该年出生婴儿有33.8万人为畸形,其中约1万人被确定为药物引起。

第一部分妊娠期皮肤科合理用药一、药物致畸及对胎儿的其他影响(一)定义致畸剂被定义为一种当暴露在其中时,能导致胎儿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物质。

(二)可能致畸的药物1 .反应停(沙立度胺,thalidomide )是控制麻风反应的有效药物,近年来发现本品有免疫抑制作用。

反应停事件之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各国药品管理法规都增加了相应的法律条文,新药研制中要求必须把致畸实验作为基础研究项目,未作该项目研究或该项目不符合标准者均不批准生产。

2 .抗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监察证实,抗癌药中的甲氨喋吟、6-巯基嘌吟、环磷酰胺、苯甲酸氮芥和白消安,激素中的睾酮、孕酮和乙烯雌酚等药物肯定有致畸作用。

3 •其他致畸药物口服避孕药及抗癫痫药苯妥英钠、痫酮等可能有致畸作用,而氯氮卓、地西泮、阿司匹林、水酸钠,减肥药左旋苯丙胺、止咳药、吸入麻醉药,巴比妥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等也与致畸的发生有关。

妊娠哺乳期用药(1)

妊娠哺乳期用药(1)

妊娠哺乳期用药(1)
妊娠哺乳期是孕育新生命和养育幼儿的重要阶段,因此妊娠哺乳期用
药时需格外谨慎。

以下是有关妊娠哺乳期用药的相关内容:
一、妊娠期用药
1. 妊娠期避免用药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首2个月孕期尤其要避免用药。

在必须用药的情况下,需要同时考虑胎儿和母体的安全性。

2. 进行妊娠前筛查,尽可能在怀孕前检查遗传与先天性疾病,以减少
用药的风险。

3. 安全用药原则是选用经验较多,在胎儿和母体中均有安全性研究数
据的药物。

4. 有效疗效原则是选用经验较丰富的药物,尽量避免在妊娠期中使用
进口药、新药或针对孕妇特殊疾病的药物等。

二、哺乳期用药
1. 了解目前授乳情况并确认用药对婴儿的影响
2. 选择安全用药品种,注重剂量、用药时间和疗程长度。

在哺乳期使
用药物时,优先考虑没有肝肾及心血管系统毒性,以及使用多年未见
有宜胎毒性药品。

3. 如果必须使用某些药物,可以采取措施来减少婴儿接触药物的程度,如限制授乳时间和结合给予母亲玻璃瓶饮料,以利于避免药物渗入乳
汁。

总之,妊娠和哺乳期用药均涉及到新生命,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当医生建议用药时,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该咨询医生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及医嘱使用,以保护母亲和婴儿的健康。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合理用药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合理用药
➢ 近年用地高辛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利多卡因等 治疗胎儿宫内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并取得疗效。
2024/3/20
35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页。
抗高血压药
➢ 甲基多巴〔C〕:可用,妊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或在原发性高血压根 底上并发妊娠高血压
➢ 拉贝洛尔〔C〕:口服平安。不能静注〔降低胎盘血流量〕
➢ 普萘洛尔〔C〕:用于妊娠中期和晚期为D,长期应用可致胎 儿生长受限,新生儿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和低血糖,慎用
2024/3/20
第六页,共五十页。
妊娠期药物的吸收
妊娠期心输出量增加37%,生理性肺通气过度,肺潮气量 增加,吸入性药物如麻醉药的吸收加快并增多
皮肤、粘膜的局部毛细血管开放,血流增加,皮肤用 药透皮吸收加快,滴鼻给药、经阴道黏膜吸收的药物 吸收加快和增多。
硬膜外腔更多血管形成,硬膜外腔给药可加速吸收
妊娠期药物的代谢
➢ 妊娠期高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使胆汁郁积,药物从 肝去除速度减慢;
➢ 妊娠期肝微粒体酶活性有较大的变化:茶碱代谢受抑 制
➢ 妊娠期间胎盘分泌孕酮:苯妥英钠等药物羟化过程 加快
2024/3/20
第十页,共五十页。
妊娠期药物的排泄
➢ 孕妇心搏出量和肾血流量的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约50 %,主要从尿中排出的药物,从肾排出的过程加快:硫酸镁、
达 1-300mg/日。 1953年已有研究证明其无效性。 60年代发现曾在早期妊娠时用DES的孕妇与其子代的
女性在以后发生阴道腺病及阴道透明细胞癌〔627%〕。
1971年FDA禁止使用。
2024/3/20
第四页,共五十页。
一、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2024/3/20
第五页,共五十页。

妊娠期、哺乳期合理药物使用指导(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妊娠期、哺乳期合理药物使用指导(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妊娠期、哺乳期合理药物使用指导(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妊娠期、哺乳期合理药物使用指导介绍本文档旨在为执业药师提供一份关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合理药物使用的指导。

在妊娠和哺乳期间,药物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以保护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本指导旨在帮助药师更好地辅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提供必要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妊娠期合理药物使用指导妊娠期是孕妇和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母婴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妊娠期合理药物使用的指导:1. 尽量避免药物使用:在妊娠初期尤其是前三个月,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

如果非常必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选择经过充分研究并被证明相对安全的药物。

2. 选择合适的药物:在妊娠期间,应选择对母婴风险最小的药物。

药物的选择应基于已有的临床试验数据、药理学性质和药物的使用经验。

3. 谨慎使用非处方药:非处方药在妊娠期间的使用应格外谨慎。

药师应向患者明确指出哪些非处方药在孕妇中使用是安全的,并提供合理的替代选择。

4. 个体化指导:每个孕妇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药师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药物使用指导。

注意妊娠期的生理和代谢变化,以及任何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5. 注意特殊病症:一些特殊病症可能需要特定的药物治疗,药师应在综合考虑疾病的严重性和药物的风险后,为孕妇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哺乳期合理药物使用指导哺乳期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母乳喂养的过程中,药物可能经由乳汁传递给婴儿。

以下是一些关于哺乳期合理药物使用的指导:1. 选择低风险药物:哺乳期间,药物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对婴儿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应优先选择已经研究证明对婴儿安全的药物,并避免使用潜在有害的药物。

2. 谨慎使用潜在有害药物:某些药物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对其产生有害影响。

药师应对患者提供关于这些药物的信息,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替代选择。

3. 个体化建议:每位母亲的哺乳情况各不相同,药师应根据哺乳时间、婴儿健康状况和药物的特性,为母亲提供个体化的药物使用建议。

妊娠期、哺乳期的合理用药

妊娠期、哺乳期的合理用药

万方数据
定等。 2.了解孕妇的家庭病史,尤其是遗传病史。 3.了解孕妇的职业情况,如职业毒物甲苯、苯、铅、电 13
删妇ew矗eaJ场E蟊哐量皿
离辐射等.及工作环境的有害物质浓度是否符合劳动保护法 生不良影响.因此不能讳疾忌医而不治疗、不检查。
的规定。
良好的生活方式
I.嗜酒者酒精可影响精子.卵子质量,也可致胎儿晃 常。长期饮酒可引起胎儿酒精中毒综合征,表现为小头、小 眼裂.面部发育不全,特殊面容,生长迟缓及智力低下。而 主动或被动吸烟可使胎儿发育迟缓等。在准备妊娠前至少三 月应改变此习惯。
影响。固钭零产奄3覃±◇每疋回笏7.2~‘.,黟,酝 §药物。

常0∞Q方药物Q境壁去、觏搀笱密笏。
! ii鹱鬻魏g动物实验证实有致畸或致胚胎死亡,而在人类未!
i作对照实验;或在动物或人类均未作实验,此类药物应权衡利i
目前存在的问题
≤弊.慎重选用。

! 匹粪麓证实对人类胎儿有害,在无其他良好有效的治疗!
万方数据
删J1ew^e们场E重谨鄹
发育.氯霉素可抑制骨髓,致灰婴综合征.磺胺类可致血小板 减少.溶血性贫血。大剂量缩宫素、双氢克尿塞、VftK可致新 生儿黄疸。母亲使用过敏麻醉剂反应或中毒时可致胎儿、新生 儿缺氧。
鞲乳黼袋糯整≯豁猢褥菊藤嬲 l几乎能通过胎盘的药物均能通过萼I朦进粪乳;_|-,因此
分娩期用药愿则 1.分娩应是生理过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如用催产
素催产,常规静脉滴注等。 2.推荐非药物性分娩镇痛,减少麻醉、镇痛剂对胎儿
影响。
妊蟪期用药原则
妊娠28周以后几乎所有的药物都能通过胎盘达胎儿体内. 受精卵3~8周药物的危险为致畸或杀伤胚胎致流产。9周后进 入胎儿期.药物的危险是毒性作用伤害器官的功能。因此用药 的原则是:

精选哺乳期中医用药指南

精选哺乳期中医用药指南

哺乳期中医用药指南由准妈妈蜕变成新妈妈,整个过程女性免疫力有所下降,因此比平时容易生病。

不少妈妈反映从孕期到哺乳阶段,他们都小心翼翼不敢乱用药物。

坊间总流传着中药的毒药性相对较低,不少妈妈不适时多是考虑服用中药。

到底妈妈们怀孕过程到哺乳期是否一定不能吃药?服用中药药物要注意些什么?中医给上权威孕期、哺乳期用药指南。

准妈妈怀孕期间药不当、滥用药物,会大大提高胎儿的器官形态构造异常的几率。

孕期第3-14周是胚胎发育期,此时期最易致残致。

目前,某些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并不具体,这方面医学界很难给出肯定的答复。

即使是对胎儿有伤害的药物,其伤害程度、发生几率也很难判定。

理论上没有伤害的药物也并非对所有的胎儿都是安全的。

但中医对于孕期不适宜服用的药物,有了较全面的归集,给准妈妈做日常参考。

★1、准妈妈孕期用药指南:忌活血破气妊娠期应用中药禁忌,从药物的性能来说,主要是忌活血破气、滑利攻下、芳香渗透、大热有毒之品。

★活血破气类:因"血活"可使血液循环加速,"迫血随气行",气乱则无力固胎。

★代表药物: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泽兰、苏木、刘寄奴、益母草、牛漆、水蛭、虻虫、乳香、没药等。

★滑利攻下类:此类药物多具通利小便、泻下通府的作用。

有伤阴耗气之弊。

阴伤则胎失所养,气耗则胎失固摄,胎儿易下坠。

★代表药物:滑石、冬葵子、甘遂、大戟、芫花、薏苡根、巴豆、牵牛子、木通等★大辛大热类:辛热而燥,辛热走窜迫血妄行,燥能伤津,对胎儿不利,且多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堕胎之弊。

★代表药物:附子、肉桂、川乌、草乌等★芳香渗透类:多辛温香躁,有疏通气机的作用。

气行则血行,以致迫胎外出。

★代表药物:如麝香、草果、丁香、降香等★有毒之品:有直接伤胎、腐胎之作用,当严禁使用。

★代表药物:如水银、朱砂之类。

★★★2、中医的哺乳期用药指南:传统的坐月子,产妇吃后会进补中药,这有滋阴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可增强体质,促进子宫收缩和预防产褥感染。

哺乳期安全用药指南

哺乳期安全用药指南

绿灯:可以服用!以下药物短期服用是安全的,如果服用超过1-2周,应向医生咨询。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阿斯巴甜代糖(纽特阿斯巴甜)胰岛素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水杨酸亚铋局部麻醉剂(例如牙科用麻醉剂)哮喘药(色甘酸钠,吸入型支气管扩张剂)轻泻剂肌肉松弛剂抗酸药氯喹(抗疟药)普萘洛尔可的松丙基硫氧嘧啶减充血剂硅有机树脂植入物抗凝(血)剂洋地黄甲状腺药物抗癫痫药利尿剂疫苗抗组胺药布洛芬维生素黄灯:小心服用!以下药物在哺乳期服用的安全性取决于若干因素:剂量、婴儿年龄、治疗期长短、用药及哺乳时间的安排。

如需长期服用,应向熟悉哺乳期用药的医生咨询。

酒精吲哚美辛(消炎痛)帕罗西汀抗抑郁药异烟肼瓦利姆镇定药(安定)麦角菌类药红灯:禁用!以下药物在哺乳期禁用!安非他命林丹溴隐亭抗代谢药物(抗癌药)大麻五氯酚(天使粉,PCP)可卡因甲氨蝶呤海洛因尼古丁后缀说明:d有专家认为在哺乳期应完全禁用锂,也有专家认为可以只要监控婴儿血液的锂含量即可小心服用选择药物时需考虑的因素:1、多数药物都会进入乳汁,但大多数情况只是少量进入——通常是你服用剂量的1%或更少。

2、如果有好几种药物都可以有效的治疗你的病,医生应该选择进入乳汁最少的药物。

用药途径也会影响药物进入及排出血液和乳汁的速度。

例如,有些药物有口服剂和吸入剂的不用形式,他们在体内排出所需的时间也不同。

3、最好服用一天三至四次的短效药物,这可能比日服一次的长效药物要麻烦些,但他们从你血液和乳汁中排出的速度也更快,而且婴儿也更容易代谢短效药物,这就避免了药物在婴儿体内堆积。

4、有些药物对婴儿无害,但对制造乳汁的荷尔蒙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你的泌乳量。

5、在你服用有镇定或催眠效果的感冒药时,不要和宝宝睡在一起,因为这些药物会降低你对宝宝在身边的意识。

6、如果药物属于要小心服用的,最好在喂奶之后立即服用。

大多数药物在服用1-2小时后,在乳汁中含量最高,在两次喂奶的间隔,药物基本从乳汁中散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和哺乳期患者的皮肤科合理用药全网发布:2011-06-23 19:34 发表者:宏翔9117人已访问国外例一:60年代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在德国等欧洲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出生了万余名畸形儿。

经大量回顾性调查发现,这些婴儿的母亲在怀孕的第3~8周服用过中枢性镇静药酞胺哌啶酮(thalidomide,商品名:反应停)。

该药不仅有很好的镇静安神作用,而且对制止妊娠反应有特效,故不仅被制成多种复方制剂,还作为100多种食品、饮料等的添加剂,很受孕妇青睐。

回顾性研究证实,孕妇在受孕后第39天(从最后一次月经开始后的第14天算起)服用该药可发生海豹肢畸胎,而在第34~38天服用可发生双耳和颅神经畸形,第40~50天服用可发生无胆囊及心脏、小肠畸形,50d后服用则对胎儿影响不大。

国自60年代初反应停事件以来,人们对妊娠期用药安全性的关注已明显增加。

我国药物所致畸形儿数量也十分惊人。

据1989年11月11日《健康报》载:1987年全国人口统计表明,该年出生婴儿有33.8万人为畸形,其中约1万人被确定为药物引起。

第一部分妊娠期皮肤科合理用药一、药物致畸及对胎儿的其他影响(一)定义致畸剂被定义为一种当暴露在其中时,能导致胎儿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物质。

(二)可能致畸的药物1.反应停(沙立度胺,thalidomide)是控制麻风反应的有效药物,近年来发现本品有免疫抑制作用。

反应停事件之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各国药品管理法规都增加了相应的法律条文,新药研制中要求必须把致畸实验作为基础研究项目,未作该项目研究或该项目不符合标准者均不批准生产。

2.抗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监察证实,抗癌药中的甲氨喋呤、6-巯基嘌呤、环磷酰胺、苯甲酸氮芥和白消安,激素中的睾酮、孕酮和乙烯雌酚等药物肯定有致畸作用。

3.其他致畸药物口服避孕药及抗癫痫药苯妥英钠、痫酮等可能有致畸作用,而氯氮卓、地西泮、阿司匹林、水酸钠,减肥药左旋苯丙胺、止咳药、吸入麻醉药,巴比妥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等也与致畸的发生有关。

(三)药物致器质和功能性病变有些药物不致畸形,但可使器官产生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

抗生素类药物,分子量较小,有些脂溶性较高,极易透过胎盘屏障,产生中毒反应,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可对胎儿造成严重的耳损伤。

在妊娠末期使用四环素等,易致胎儿牙齿变色及牙釉质发育不良。

(四)药物对新生一代病变孕妇如服用较大剂量已烯雌酚可使娩出的女婴成长过程中发生阴道和宫颈癌。

有人对初孕3个月中服用过雌激素的1000名母亲的女儿作了19a 的随访发现。

其中9例发生腺瘤。

二、药物对不同孕期胎儿的影响从受孕到分娩的全过程中(图1 人类发育的几个关键时期),药物对胎儿都可以产生影响。

胚胎前期阶段(受孕后0~14天)。

此期暴露在致畸剂下可能引起‘全或无’效应,如果全部或大部分的孕体细胞损伤,会导致死亡。

仅损伤少数细胞则出现代偿并正常发展到下一阶段。

胚胎期(受孕后3~8周)。

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开始发展,可能对致畸药物更敏感。

在第8周,主要的器官已经建立。

胎儿期(受孕后第9周到出生)。

在此期给予致畸药物会延缓生长或干扰特异的组织功能。

如己烯雌酚能导致男性和女性生殖道的微妙改变,在子宫长期暴露于这些药物下,会增加女性婴儿今后患阴道癌的风险。

足月前短期给药可能对分娩后的新生儿有副作用。

1.在胎儿发育的第一阶段(细胞增殖早期,妊娠后18d 左右) 致畸药物无特异性影响到所有细胞,胚胎可因药物中毒死亡而致流产。

2.第二阶段(器官发生期,妊娠后3周~3个月) 致畸药物可致畸胎。

3.第三阶段(胎儿形成期,妊娠3个月~足月) 药物可引起胎儿器官功能变化。

三、药物致畸危险等级及妊娠用药原则表3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致畸危险等级(1979年)妊娠用药原则:①避免在妊娠前3个月使用任何药物,孕妇在整个怀孕期用药都要特别谨慎,应杜绝非必需用药;②所有药物的剂量应是最小有效量;③尽量使用在妊娠期间较为完全的药物;④慢性病患者在妊娠期间用药要征得医生同意;⑤能有外用药尽量不用服药。

四、妊娠期用药的致畸和不良反应评估下面我门分别对皮肤科涉及到的常用药物分为十二个类别进行阐述:(1)抗生素,(2)抗真菌药,(3)抗病毒药,(4)抗肿瘤和免疫抑制剂,(5)糖皮质激素类,(6)性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7)抗组胺类药,(8)维生素,(9)维甲酸类药物,(10)其它(反应停、氨苯砜、氯苯吩嗪、氯喹和羟氯喹),(11)外用药中药,(12)中药。

1.抗生素(1)β-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FDA等级为B):在大量研究中均未发现妊娠期应用青霉素与新生儿畸形相关的证据。

可以认为青霉素是安全的。

头孢菌素类(FDA等级为B):未发现头孢菌素类药与新生儿先天缺陷或毒性有关。

(2)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氨基苷类(FDA等级为C,而卡那霉素、链霉素和妥布霉素为D):包括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壮观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和链霉素。

卡那霉素和链霉素对胎儿的第八对颅神经有毒性损害作用,应用其它氨基苷类也有发生这种毒性的潜在可能,尽管目前尚无报道。

(3)四环素类(FDA等级为D)妊娠时期应用这类药物需极为慎重。

对胎儿牙齿和骨骼的副作用,对孕母的肝毒性,引起先天缺陷和其它问题均有报道。

对任何孕妇都不得采用四环素治疗痤疮。

在人类和动物中及妊娠期外用四环素,尚无引起先天异常的报道。

鉴于该药的副作用,因此不宜作为首选外用治疗药物。

(4)大环脂类红霉素(FDA等级为B)文献中没有见到应用红霉素与先天缺陷有关的报告。

该药已全身或局部用于治疗3个妊娠阶段的各种疾病,并认为是安全的。

阿奇霉素(FDA等级为B),尚无相关危险报导;克拉霉素(FDA等级为C),动物、有心血和缺陷及胎毒性有关。

妊娠期应避免使用。

(5)氯林可霉素/林可霉素(FDA等级为B)这两种药在孕妇中均已应用过,尚未发现其与先天缺陷有关的报告。

有2~10%病人发生伪膜性肠炎,也有局部应用后发生伪膜性肠炎的报道。

(6)磺胺类(FDA等级为C,妊娠末期接近临产时应用则为D)毒性作用可见于新生儿,包括黄疸、溶血性贫血和核黄疸症。

文献中并未见到妊娠期应用磺胺与任何先天畸形相关的报道。

由于对新生儿有潜在的毒性,这些药品在妊娠末期接近临产时和哺乳期应避免应用。

(7)甲氧苄胺嘧啶(TMP)因TMP为叶酸拮抗剂,故主妊娠期慎用。

数百例病人的病例报告和安慰剂对照没有见到任何胎儿异常的增加(FDA等级为C)。

(8)喹诺酮类(多数FDA等级为C)此类药对年幼动物引起关节病变,并影响软骨发育,对神经、精神方面也有影响,因此,妊娠最好不宜使用,尤其是妊娠早期。

2.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妊娠期抗真菌感染的外用药治疗,认为是安全的。

(1)两性霉素B(FDA等级为B):曾用于治疗妊娠期全身性真菌感染,文献中亦未见到对胎儿不利的证据。

(2)灰黄霉素(FDA等级为C):灰黄霉素在妊娠期服用该药致婴儿骨骼和心脏畸形,由此将瑞典灰黄霉素从B3类转到D类。

故该药不应用于妊娠期。

(3)酮康唑(FDA等级为C):没有致畸报道,但不推荐在孕期应用。

已发现鼠类应用该药与胚胎毒性和畸形有关,并已明确该药可阻滞雄激素和皮质类固醇的合成。

(4)氟康唑(FDA等级为C)大剂量使用时与人类畸形有关。

大剂量的致畸性在啮齿动物已被报告。

(5)伊曲康唑(FDA等级为C)啮齿动物中有胎毒性和致畸性,但也有报告妊娠期使用伊曲康唑安全。

它对人类致畸的危险性和氟康唑、酮康唑等唑类抗真菌药相比是最低的,但在妊娠期应尽量避免用伊曲康唑。

(6)特比萘芬(FDA等级为B)妊娠期口服特比萘芬在小鼠会产生良性肿瘤,但不会流产。

妊娠期应避免使用。

3.抗病毒药(FDA等级为C)(1)阿昔/泛昔/伐昔洛韦阿昔洛韦(FDA等级为C),不用于妊娠期;泛昔洛韦(famciclovir)(FDA等级为B),动物无致畸性,确实必需时才使用;伐昔洛韦(valaciclovir)(FDA分类为B),动物没有致畸性,但只有孕妇利益大于胎儿的危险才使用。

宫及分娩过程中发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给胎儿或新生儿造成严重的损伤,早期应用无环鸟苷则可能预防这些损伤。

很多报告都提到对孕妇无副作用。

但因监测的人数太少,不能完全确定妊娠期该药的安全性。

(2)金刚烷胺/阿糖腺苷由于在人类尚缺乏妊娠期应用金刚烷胺和阿糖腺苷的研究,故妊娠期应避免使用。

4.抗肿瘤和免疫抑制剂D(FDA等级为D)致畸率高药物特别是在妊娠早期应用时,胎儿畸形率、流产和死胎产率高。

有报导如抗癌药,氨甲喋呤、瘤可宁、白消安、氮芥、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马利兰和氟尿嘧啶在孕早期用药可致多种畸形、趾指及肢体畸形、腭裂、肾不发育、流产或死胎,晚期用药可致胎儿中毒死亡。

有报导甲氨喋呤妊娠期间有26例应用,其中10例妊娠头3个月应用,有3例胎儿发生畸形。

因其最终排出很缓慢,它在肝脏和肾脏中要停滞数周。

由于本品可能有致畸作用,因此无论夫妇间谁应用本品,均宜于用药终了后半年再怀孕。

致畸率低药物新碱、花碱及博莱霉素等致畸率很低,甚至没有致畸作用。

另有学者认为,妊娠期在采用硫唑嘌呤、博来霉素、环磷酰胺、氟尿嘧啶、氨甲蝶呤和花硷等药前必须慎重考虑。

它们中的大多数或多或少有致畸作用。

5.糖皮质激素类(强的松/强的松龙,FDA等级为B;倍他米松/地塞米松等级为C;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级为D)所有糖皮质激素都能通过胎盘。

强的松和氢化可的松容易受胎盘11-β脱氢酶的作用而灭活,对胎儿影响较少,故适宜用于对SLE孕妇的治疗。

地塞米松/倍他米松11-β脱氢酶对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的灭活作用很弱,故这两种药物妇产科的使用,适用于促胎肺成熟。

无证据致畸目前尚无证据确定在早孕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胎儿致畸作用。

可能影响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①过期妊娠;②胎儿宫生长迟缓;③死胎发生率增高;④使胎儿产生免疫抑制和增高感染发生率。

(1)泼尼松,强的松(Prednisone)FDA分类C。

据美国密执安药物使用监测研究的资料,母亲在妊娠首三个月应用本品的236名新生儿中,结果显示本品无致畸。

我国有关于在妊娠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阿狄森病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的报道,其中有23例使用了泼尼松,所分娩的新生儿中均未见畸形。

(2)醋酸可的松(Cortisone Acetate)FDA分类C。

可的松对胎儿是否有致畸作用,尚无定论,据美国围产期协作计划的研究资料,母亲在妊娠首三个月应用本品的34名新生儿中,无存在畸形者。

但在其他6篇的报道中,母亲在妊娠首三个月应用本品的35名新生儿中竟有9名存在畸形。

(3)曲安奈德,丙酮缩去炎舒松,去炎舒松,曲安缩松(Triamcinolone acetonide)FDA分类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