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与生产线平衡计算
平衡生产线标准工时

一般认为时间分析及PTS两种方法的科学性好一些,这样就保证了标准时间客观公平的 基本原则.其中时间分析即通过现场观测的方法来求得标准时间的方法,,对于现场管理 与改善非常实用,PTS法则主要用于新产品及新机种的量产前标准设定,以及对革新前后 的方法进行评价,因此PTS法是IE必须掌握的方法.
1.确定设定标准时间的目的 2.选定设定的方法---根据目的选择方法 3.确定已获得批准并已标准化的标准作业 4.正确划分动作单元,现场测定净作业时间 5.对观测时间进行评比 6.确定宽放项目及宽放率 7.由公式计算标准时间 8.主管部门审批备案 1.必须认真负责.不可马虎大意 2.制定人必须具有专业水平. 3.必须在设定标准时间之前将作业方法及作业条件进行标准化. 4.当作业方法及条件改善后应及时更新ST,企业应有一套进行ST定期更新管理 程序,以保证现场取得的改善成绩及时变成标准并实现经济效益,评价改善绩
IE---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 3.标准时间 的设定 观察时间 在时间分析现场观测基础上经过评比修正得到正常时间,然后考虑宽放因素,加 上宽放时间后得到标准时间. 评比 私事宽放 疲劳宽放 作业宽放 特殊宽放
正常时间 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
方法名称 时间分析 动素法 PTS法 标准资料 经验估算法 适用范围 周期性的作业 非周期性的作业或周期较大 长.短周期都适合消除人为因素 生产过程有重复相同内容的作业 作业周期长,且无历史资料,急生产,无时间做准确计算 评比 需要 需要 不要 不要 不作 精度 较好 一般 优 优 不好 用时 较少 较少 一般 较少 少
标准时间设 定步骤
4.标准
标准工时测量与平衡率计算

1、标准工时的测量与制定
1-14、标准工时结构 标准时间是由最初用秒表测得的时间,经评比率修正为正常时间,然后考虑宽放 时间的加入,最后得到标准时间,其构成如下图所示。
观察时间
评比 私事 疲劳 程序 特别 政策 因数 宽放 宽放 宽放 宽放 宽放
正常时间 标准时间
1、标准工时的测量与制定
1、标准工时的测量与制定
1-7、秒表测时法
(一)连续测时法 采用流水方式计时。当第一单元开始时,开动 秒表,为避免指针回零时所产生的时间累计误差,在整个测时过 程中不使秒表指针回零,而任其继续走动,仅当每一单元完毕时 按动秒表上的LAP/SPLIT RESET键,该单元的时间值便自动储存 起来。待全部单元时间测定完毕,再从秒表中调取每一单元时间 (T值)加以记录。后面作详细介绍。
此文件标题此文件标题
1、标准工时的测量与制定
1-11、常见工时测量方法 1、连续测时法(录像) 2、反复测时法(录像) 3、一托N测试方法(录像) 。
此文件标题此文件标题
1、标准工时的测量与制定
1-12、如何剔除异常值
: 由于各种原因,在测时数据中难免有些异常值,如以下数据
产品名称: 12 3 4 5 15 12 12 14 28
疲劳放宽 6%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1+放宽率) =21.6X(1+15%)=24.84秒
管理放宽 4%
此文件标题此文件标题
2、生产线平衡率与平衡率计算
2-1、认识瓶颈
木桶理论
此文件标题此文件标题
2、生产线平衡率与平衡率计算
2-1、认识瓶颈
。 • 调整各工序间的作业时间,使差距很小
各工序间的作业时间 差距越小,生产线就 越平衡。
(电子讲义)标准(ST)工时与生产线平衡管理实战技能训练 2013

3.本生产线在生产该产品时的平衡效率是多少?平衡损失率是多少?
4.如果当天的工作时间是480分钟,按照目前的状况若再没有其它异常情况出现, 当天最多可以生产多少台产品? 如果有可能将上述生产线调整到最佳平衡状态, 则当天最多可以生产多少台产品?
第四讲:WF标准工时系统概述及检测
WF的起源与定义 WF的基本内容八大分类介绍 标准工时系统的导入程序 标准工时运算体系的三种表格 标准工时检测的三大指标与计算方法
铝集团、中国石油、联想集团、松下空调、卡西 欧电子、天水华天、西门子冰箱、东风本田发动 机、海信集团、奇瑞汽车、江铃汽车、一汽、创 维集团、富士施乐、东软飞利蒲、三一集团、徐 州重工、新华联集团科力远股份、伊戈尔、百丽 鞋业…… 陈老师著有《反省中国式工厂管理》、《挑战90后 员工管理》等书籍。并受很多企业的热捧与支持。 《高精度标准工时系统构筑》、《劳动定额管理系 统构筑》、《如何实现多技能员工的培养》、《车 间 / 班组实战技能训练》、《精益生产价值流体系 的构建》、《80/90 后一线员工管理》等课题的实 战性在全国受到众多学员的好评!
1.具有强烈的改善意识和追求最好的精神; 2.接受过IE<工业工程>基楚知识培训; 3.具有看图和辩图能力; 4.洞悉产品的工艺流程;
5.熟悉各种生产工艺的特点;
6.主要技能方面要比员工技高一筹; 7.善于从事作业技巧/动作研究。
第三讲
马表测量过程与技巧
被测工序标准作业必备的四种规范化文件
1.
马表测量工作的“望闻问切”
1.谓之望的内容:统观被测部门的生产全局运作是否正常 2.谓之闻的内容:侧面了解被测部门的管理人员心态是否正常 3.谓之问的内容:正面了解被测部门的员工与效率状况 (新员 工比例/一年以上员工比例/过往生产效率) 4.谓之切的内容:观察后的前期准备工作执行(统一管理人员 思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作业技能)
IE标准工时及线平衡

61.8
65.77
40.00
12.7
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备注:
产线布局图(Line Layout)
工序 2-2
宽放率:人工8%,设备(治具)10%
TOTAL工序时间:'Tc'=Σ Tc' 节拍时间(s):'Ts'=Max('C/T') 标准工时(s/PCS):'ST'='Ts'*'N' 22547.9 156.26 39845.1 23.0 255.0 0.1 0.4
23 29 37 40 43 53 58
160.00
156.3
151.3
140.00 123.8 120.00 100.5 90.5 83.8 80.00 68.5
61.8 60.00 43.1 70.8 93.4
104.0
100.00
98.0
51 39 36 58 84 283 35 24 55
20.00
生产线平衡率计算表
Doc. NO.文件编号 Schedule Qty 数量(PCS/11Hr): NO.of pro工序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ProcessName 工序名称 253.4 Time of Pro工序时间(S) TC 1562.6 5324.7 784.0 1266.8 1257.3 205.5 247.1 2972.0 373.4 1708.1 803.2 560.3 229.0 3537.4 1058.8 657.70 No.of Operators 人员安排 Model (型号): T/T (节拍): Cycle time 周期时间 (S)C/T 156.3 UPH 每小时产量 (PCS/Hr) Labour(人力) Machine Requirement 设备 需求
生产线平衡率

生产线平衡率的计算例子:工位标准时间人数1. 12. 13. 24. 15. 1C/T:Cycle Time 一个作业中开始动作至下一个开始动作实施的总时间Neck Time: 瓶颈工位时间,即最长的 CT平衡率(LOB:Line Of Balance)=整个工程所需时间/ ( Neck Time*总人数)一、若第 3 个工位是由两个人联合操作完成的,那是二、平衡率 =++++/(6*=66%三、CT(tact time or cycle time) 即节拍时间 =四、标准产量 =3600/=215(PCS/H/LINE)五、人均产量 =215/6=H六、若第 3 个工位是由两个人并行操作完成的,那是七、平衡率 =++++/(6*=81%八、CT(tact time or cycle time) 即节拍时间 =九、标准产量 =3600/=265(PCS/H/LINE)十、人均产量 =265/6=44PCS/H线平衡分析,这一基本技能与工作,工作与学习过的IE 朋友来讲都不会陌生,线平衡分析能做,但是大家又是如何利用线平衡分析来做改善的呢线平衡分析是 IE 基础中的一项技能与工作,但这项工作只能反映现场一个状况而已,并不能在现场得到一个改善结果。
线平衡分析,是效率提升改善的一个环节,那么也只能是改善环节中的统计与分析阶段。
线平衡改善也就是效率提升工作,按照如下步骤制定工作进程表进行(一定要做好工作进程表) :一、选择改善对象效率提升改善选择对象要有两个:1、首先是要选择做效率提升改善产品型号,先利用P-Q图进行分析,用 ABC法进行选择几个所要改善的产品型号备用。
另外还要看看过去该产品的生产效率记录,初步估计其改善的效果有多大,然后再确定该产品。
2、选择所要改善的线体,线体的选择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要线体的人员必须要安定;二是要线体的组长要有积极主动改善的思想,而且执行力要强,选择这一条是相当重要的,这必须要在平常工作中,长期观察,以及与产线组长沟通方可得到的,这也是改善中很关键的一个选择。
标准工时与线平衡覃凡课件

二﹑标准工时制定 ---- 秒表法
案例分析
例:产品投入工站,取产品——检查——刷MES——投入
伸 手
取产品
目 检
外观检查
拿 扫 描 枪
扫描
确
松
认
手
信
息
放至流水线
二﹑标准工时制定 ---- 模特法
MOD法
根据人的动作级次,选择以一个正常人的级次最低、速度最快、 能量消耗最小的一次,即手指动作的时间消耗值,作为他的时间单位。 即:
• 2. 起立坐下动作 S30 坐在工作椅上站起来,再坐下去的往复动作,一个周期为 30MOD。
二﹑标准工时制定 ---- 模特法
3. 搬运动作的重量因素 L1 • 在搬运重物时,物体的重量影响动作速度,而且随物体的重量 而 • 影响时间值,因此应该给予考虑。 • 有效重量小于2kg,不考虑; • 有效重量2-6 kg,重量因素L1,为1MOD; • 有效重量6-10 kg,重量因素2L1,为2MOD;
1. 延时 BD 表示一只手进行动作时,另一只手什么都不做,处于停止状态。
2. 保持 H 用手拿着或抓住物体,处于一直不动的状态。
3. 有效时间 UT 除了人的动作之外的机器或其他所有的加工时间。
二﹑标准工时制定 ---- 模特法
二﹑标准工时制定 ---- 模特法
案例分析
例:某工站双手同时进行拿取的MOD分析
追求线平衡的目的:
提高人员及设备的生产效率; 缩短单件工时,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在制品,降低库存,稳定产品品质;
三﹑线平衡概念及意义
节拍时间:
指生产线上连续出产两件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它决定了生产线的生 产能力、生产速度和效率。
--市场节拍(TT) --生产节拍(CT) 例:
标准工时与生产线平衡计算

作 业
2人
时
时
间
间
工序 1 2 3 4 5
工序 1 2 3 4 5
工序 1 2 3 4 5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事例
高原则。 2. 合并(Combine)
对于无法取消而又有必要的,看是否能够合并,以达到省时简化的目的。 3. 重组(Rearrange)
经过取消、合并后,可再根据“何人、何时、何地”三个提问进行重排,使 其能有最佳的顺序、除去重复、办事有序。 4. 简化(Simple)
经过取消、合并、重排后的必要工作,就可考虑能否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及设 备,以节省人力、时间及费用。
好一件工作的理想流程和工作状态,使现场管理更加科学化、秩序化。
标准工时的具体运用(一)
计算生产效率事例: 2010年10月30日,智能电表制造部成品检验车间,检验DDZY666-Z型
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的标准工时为2分钟,共20人检验,用了8小时检验出 4000台电能表。
请计算该车间当天的生产效率是多少?
生产线平衡率的计算
要衡量生产线平衡状态的好坏,我们需要一个定量值来表示,即 生产线平衡率或平衡损失率,以百分率表示。
生产线平衡率
工序时间总和
= 生产线人数
× 瓶劲时间
× 100%
ti:工序i的作业时间总和; S: 生产线人数 r:瓶劲时间(节拍时间)
最长工位时间Pitch time就是瓶劲时间,它等于节拍(cycle time) 。
宽放
更换不良工具、加油、清扫设备等无规律活动, 是不可避免的宽放。但准备作业例外。
因疲劳而使作业时间延迟 以及为消除疲劳而需休息的宽放。
上厕所、擦汗、饮水等生理需要而导致的宽放 等待材料及搬运的宽放,若管理改善,此项可免
SMT品质效率提升方法

SMT标准工时计算方法:标准产量:3600/一块板的时间(以S为单位,包括基板传送时间) *基板拼数*0.90SMT生产线的优化生产线平衡和生产线的效率SMT生产线优化有两种1. 品种单一批量大的生产环境中,重点是要使印刷板的产量到达最大2. 多品种少批量,重点是减少不同品种印刷板之间的更换时间。
程序优化的原那么X/Y结构的设备1. 尽量使多个贴装头同时吸取元件。
2. 拾取频率高的喂料架应挨放在挨近印刷板的位置。
3. 在每个拾放循环中,都要使所有的贴装头满负荷。
4. 在一个拾放循环过程中,先从前面或后面拾取元件。
而不是两边都取,这样可以减少拾取时的移动路程。
5. 为了减少拾取时的移动路径,在一个拾放循环过程中只沿着X坐标增加或减少的方向拾取元件。
6. 一个循环中,按照X和Y坐标增加或减少的顺序贴装,减少贴装头的移动过程。
7. 贴装速度相同的物料排在同一拾放循环中吸取。
8. 更换新料还散料时最好用接料带接料,使用SMT不停机续料新型超薄接料带、比使用传统接料带通过率可到达100%不卡带不断带。
无需要辅助工具既不用更换料架,从而减少机器频繁停、开,防止飞达频繁扳动及其它动作,对机器飞达等机械的磨损,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9.管理严格而且要求速度产量的SMT加工厂,使用SMT不停机续料接料胶带,是一个最正确的选择!可实现不停机换料,提高生产效率15%左右,且质优价廉,综合投资回报大于500%.〔1〕提前将要补充的元件装在备用送料器上,缩短换料时间;〔2〕生产线装配前面批号产品的同时,提前做好生产线下一批号产品的准备工作等等。
〔3〕加强对操作职工的培训。
SMT生产线属大生产流水线,产值是以秒来进行计算的。
而生产的流畅性和产品的质量除设备与环境因素外,人的因素占有极为重要的成分。
例如假设操作员对设备很熟悉,那么在生产过程中排除问题所花费时间较少,也可节约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所以我们格外重视对职工的培训,除了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外,我们还以一些专业SMT书刊为教材组织职工学习,培养对SMT的热爱,提高每个人的综合业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试行先观测的次数
14
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例: 某一单元试行观测10次,结果如下:7,5,6,8,7,6,7,6,6,7﹐平
均误差5%,可靠度95%,问需观测多少次?
n
n
求
i=1
Xi
和
i=1
xi2
,列表如下:
i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7 5 6 8 7 6 7 6 6 7 65
标准工时和生产线平衡培训
课程目录 第一讲: 标准工时 第二讲: 生产线平衡
1
第一讲:标准工时 1 标准工时定义 2 标准工时组成 3 标准工时维护与作用 4 标准工时的具体运用
2
标准工时定义 标准工时是一个操作熟练程度中等偏上的作业人员,在机 器设备、原物料等生产条件完全正常的情况下,顺利流畅地 完成某道工序或某个组件或是某个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3
标准工时定义分解
标准工时的基准都是“一个”:一个作业人员、一道工序、一个组件、一个产 品等。比如一道工序,是由3个人共同用10秒钟时间完成的,则这道工序的标准时 间不是10秒钟,而是10秒×3 = 30秒钟。
标准工时是基于经过努力可以接近或完全达到的标准,不是取熟练程度最好的 作业人员,也不是取熟练程度差的作业人员来作为测试的对象;而是取熟练程度中 等以上的作业人员为对象来进行测试。
作业员在操作中的动作是否顺利流畅,也是影响“标准工时”是否“标准”的关 键。如果作业员因自身或外界因素影响,动作时断时续、时快时慢,这样测算出来 的工时,就不能算作是“标准工时”。
4
与标准工时有关的概念
产出工时: 按产品的标准工时,所完成定额产品的标准时间(理论时间)。 产出工时=生产数量 × 标准工时 出勤工时: 完成某一数量的产品,实际所投入人员的出勤工时的总和。 出勤工时=生产人数 × 出勤时间
78 2.02 2 19
管制下限:21-(3×2)=15
28的数值大于27,在上限之外,为异常值,应剔除。
13
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计算观测次数的公式如下(误差为5% ,可靠度为95%): 決定觀測次數
40 N [
n
n
n
xi 2 (
xi ) 2
i 1 n
i 1
]2
xi
i 1
xi---每一次秒表读数
9
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時間研究的步驟
收集资料 划分操作单元
秒表测时 正常时间 宽放时间 标准时间
10
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剔除異常值
美国机械工程协会(SAM)对异常值定义为:“某一单元的秒表 读数,由于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而超出正常范围的数值” 剔除异常值常用的方法——三倍标准差法。
设对某一操作单元观测n次,所得时间为: x1, x2,x3,xn 则平均值为:
16
标准工时的作用
工厂管理的基础: 标准工时与标准用量,是制造业工厂管理中的两项基础工程。标准
49 25 36 64 49 36 49 49 36 49 429
代入式得:
N
40
10* 429
652
2
24.6
25
65
已测了10次,需再测15次。
15
标准工时的维护
1. 标准工时对应特定的制程条件,当制程条件改变时,标准工时也跟 着改变。
2. 对于标准工时,应该进行定期、不定期更新,使工时反映当前的作 业状况。
操作。
8
時間測量的注意事項
The Don't
不要站在防礙被觀測對象的位置 別分散被觀測對象的注意力 別直接站於被觀測對象前面 別靠近被觀測對象 別償試從隱藏的地點取時間 別將秒表放在口袋里 不坐,不靠.
The Do 應站著取時間 應站在你可以觀察到操作者進行操作的地方 一個總的原則是:與員工最好保持2米的距離
可避免的 管理宽放 3%~5%(一般 3%)
宽放
更换不良工具、加油、清扫设备等无规律活动, 是不可避免的宽放。但准备作业例外。
因疲劳而使作业时间延迟 以及为消除疲劳而需休息的宽放。
上厕所、擦汗、饮水等生理需要而导致的宽放 等待材料及搬运的宽放,若管理改善,此项可免
管理良好的单位一般将宽放时间推荐为总工作时间的15%。
12
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剔除異常值
例: 某一操作单元观测20次(其中漏记一 次,记为M),观 测数据如下:
20,20,21,20,22,20,19,24,20,22,19,21 ,20,28,21,20,20,22,M,20
x xi 399 21
n
19
( xi x)2
Hale Waihona Puke n管制上限:21+(3×2)=27
产出工时与出勤工时之间的差异,就是我们工厂管理中需要改善的空间。
5
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组成
观测时间
生理 疲劳 作业 管理 评比因素 宽放 宽放 宽放 宽放
正常时间
标准时间
评比值
标准时间=观测时间*
*(1+宽放率)
正常评比
6
宽放率的参考值
宽放种类及宽放率
说明
作业宽放 3%~5% (普通 3%) 不 可 疲劳宽放: 避 特种作业:30%以上; 免 重作业:20%~30%; 的 中作业:10%~20%; 宽 轻作业:5%~10%; 放 特轻作业:0%~5% 生理宽放 3%~5% (一般 3%)
x x1 x2 x3 ... xn
xi
n
n
n
(x1 x)2 (x2 x)2 ... (xn x)2
(xi x)2
i 1
n
n
11
秒表法制定標准工時 剔除異常值 正常值为x±3内的数值,超过者即为异常值
管制上限 (UCL)
中心線 (平均)(CL)
管制界限
管制下限 (LCL)
因为是“标准”,所以就不能考虑各种外在的因素。这个“标准”才会有意义。
保障生产条件完全正常,是工厂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所以,针对实际与“标 准”之间的差异,就是工厂要进行改善的重点。“标准”才可以发挥出它应有的 “比较价值”。 正常生产条件包括:机器设备运行良好、物料供应顺畅、人员配合正常等因素。
7
标准工时的测量
秒表法是使用秒錶(也稱碼錶),對人工操作的動作單元 或是機器的運行時間進行測量,將幾次測量的結果記錄下 來,得出其平均值,即為該動作單元或運行時間的工時
挑選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工人 證實操作是遵循操作標準的(SOP) 如果研究是還沒有被確定的方法,預先通知工人及其主管和
線長,向他們進行解釋後才測量時間。 如果研究的是一種新方法,允許操作者按他的習慣方法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