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断裂的社会学分析

合集下载

90后大学生群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偏离的反思

90后大学生群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偏离的反思

90后大学生群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偏离的反思作者:刘冲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01期摘要道德的形成经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过程。

高校德育的使命便是要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作出与之相符的道德行为,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本文系统的阐释了90后大学生群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偏离的表现和形成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期给当前大学生知行矛盾现象的解决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知行偏离原因分析对策Abstract Moral formation undergoes 4 processes: moral cognition, moral emotion, moral will and moral behavior. The miss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to form correct moral cognition, to make the moral behavior in accordance with them,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system deviation from 90 college students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behavior and the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ways and methods to solve this problem,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current line between the phenomen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Keywords 90s college students; deviation of knowing and doing; cause analysis;countermeasures“知行错位,或‘良能’缺场,是当代中国道德精神的最大缺陷和突出难题”。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原因分析及自我体会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原因分析及自我体会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原因分析及自我体会刘慧当代大学生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面临着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和碰撞,受此影响,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念出现混乱,道德行为出现滑坡,道德行为出现滑坡,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1.功利思想明显,价值取向扭曲,具体体现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比较淡薄,理想追求淡化,在得到别人资助时心安理得,不思感恩与回报,一些学生过分关注自我价值,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视为人生追求的核心,从而造成价值取向扭曲,甚至形成极端的自私人格,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造成个人贡献与社会索取失去平衡。

2.缺少社会公德意识,生活行为失范。

部分大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细节不够重视,缺少检点,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方面,不少学生对这一体现大学生责任与文明程度的规范未加重视,甚至行为失范,个人感情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大学生,处理不好恋爱与就业,爱情与性等诸多问题导致抑郁,敌意等心理症状,造成未婚同居,未婚先孕,为情自杀,他杀等诸多问题。

3.拜金思潮泛滥,贪图安逸享乐。

二、导致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因素1.家长过分溺爱所致,当今社会,父母对子女的爱护与日俱增,对子女的各种投资有增无减,但他们过多的关注智力开发,忽视了对子女道德品质和行为方面的养成教育,许多父母忽视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尤其忽视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的发展,这种教育上的片面性无疑给处在养成教育关键时刻的青少年传递了一种错误理念,成绩就是一切,其他皆无所谓。

再者,不少父母追求生活享受,自身行为不检点,不能给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

2.学校道德教育的缺陷,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唯分论”“应试教育”扔根深蒂固,重智商而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明显存在。

同时,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说教模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将其具体的付之行动。

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人们主体意识的生成,同时诱发了个人主义的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思想道德价值的取向多元化,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的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的思想。

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摘要】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众多,首先是受到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不良价值观念容易导致道德观念淡化。

教育体制存在问题,道德教育缺失或者教育方式不当也会影响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心理压力的加剧和社会诱惑的增多也是导致道德缺失的原因之一,这些因素使得大学生在道德选择上更容易受到影响。

自我意识过强也会使得大学生更多地关注个人利益,而忽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

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复杂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缺失,原因分析,社会价值观念,教育体制,心理压力,社会诱惑,自我意识,解决措施。

1. 引言1.1 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探讨。

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一些大学生可能淡化了道德伦理观念,导致道德行为不规范。

教育体制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导致道德素养不足。

心理压力的加剧也会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一些大学生在应对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方面会出现行为偏差。

社会诱惑的增多以及自我意识过强也会导致大学生道德缺失的问题。

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众多,亟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 正文2.1 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对大学生道德缺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碰撞。

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行为举止,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现代社会普遍存在功利主义和唯利是图的现象。

许多人追求的是眼前的利益和享乐,忽视了道德和良知。

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导大学生追求名利和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道德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一些大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和生活,不择手段地为自己谋取利益,丧失了对正义和良知的判断能力。

社会的道德风气也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

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状况分析

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状况分析

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状况分析一、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的现状当前大学生道德状况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他们大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拥护党的领导,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态度,崇尚知识和科学,渴望成才。

在某些方面,大学生道德状况还有自身的特点。

(一)大学生道德文化呈现多元性和变动性高等学校本身是一个文化的思想库,它在客观上为各种社会思想提供了展览的橱窗。

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多种文化因子的相互冲击,一个目不暇接的精神世界赫然出现,这些对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尚未成熟、好思索、想探求、求知欲强、理性不足的当代大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高等学校历来都是思想自由和观念创新的温床。

校园内外对于青年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开始日渐关注,而大学生的道德世界却正在由以往理想主义的伊甸园向着道德的多元性而变动发展,表露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剧烈冲突。

(二)大学生道德观念日趋世俗性和实用性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阵阵涛声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大学校园成为寻找新道德的一个入口,在豪迈誓言与壮志理想连连与现实碰撞之后,青年大学生开始了人生苦思。

在有价证券与无价道德、上书山与下商海的冲突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脑体倒挂”出现了,“知识贬值”出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纷纷抬头。

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青年大学生道德世界中世俗化与务实性的倾向越来越明显,道德理想的尊严在理性的务实观支配下逐渐在道德现实的世俗化、平庸化的催逼下远离青年大学生的道德视野。

(三)道德个性的发展趋向虚拟性信息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网络技术的迅速推广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有了更大的主动性,但也会影响大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各种知识越来越多的来源于网络,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快乐、知识、在网络中进行社会交往行为,一种不受现行法律约束的虚拟社会活动。

二、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具体表现(一)大学生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修养不够政治修养是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核心。

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对策研究摘要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支柱,更应该时刻坚守道德行为规范。

但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一度下滑,中华民族的道德传承出现了危机。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这样才能促进我们的健康成长,才能是民族的精神更加灿烂。

关键词道德认知;行为脱节;坚守;进步1、道德认知1.1道德的含义及道德认知的含义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道德认知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

1.2道德的重要性道德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在当今这个物质富裕的社会里,正确的道德尤为重要。

尤其是大学生人群,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要求,可以促进大学生脚踏实地的套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有了较快的发展,总体来说,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与社会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和成熟,思想也不够深刻。

所以学习思想道德可以不断完善人格,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甚至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意义。

如今,大学生的就业也涉及到个人的道德素质问题,各大企业招聘用人已经把个人的道德素质放在首位。

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现象的分析

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现象的分析

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现象的分析[摘要]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实现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是高校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知行分离原因对策“道德规范,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

道德只有和人的行为统一起来,才具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①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道德认知,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从而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

但现实中却普遍存在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较强、行为能力较弱,即知行分离的现象,这让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感焦虑。

一、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

然而,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可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却并不付诸行动或不按道德要求去行动,“知而不行”或“知而错行”,说一套,做一套,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和相悖特征。

在政治态度上,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取向呈现矛盾状态。

首先,通过各种学习,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但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强,不善于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

其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对社会上的腐败等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在牵涉到自身利益时,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门,千方百计地请客送礼,一边愤世嫉俗,一边逢迎世俗,在认知和行为上呈现出二律背反。

再次,在入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在入党申请书上写得真真切切、诚诚恳恳,为了捞上“党票”,一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可一旦达到目的,行动上很快就松弛下来,表现出崇高理想与现实追求的相悖性。

在文化素养上,大学生尽管认同严肃文化或高雅文化,却偏好世俗文化甚至亵渎文化。

面对文化建设,他们的认识和评论独到而深刻,但不少大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被人称为“有知识,没文化”,更有极少数大学生只看以武打、言情、凶杀为主要内容的书刊,对凡是少赌、无毒、缺黄等不“刺激”的书刊,一律提不起兴趣。

社会实践大学生道德状况

社会实践大学生道德状况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其道德素质的培养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道德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在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现状,旨在为高校道德教育提供参考。

一、引言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

然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部分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却不容乐观。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道德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旨在揭示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为高校道德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二、大学生道德状况调查1. 道德观念方面(1)道德认知:大部分大学生对道德有明确的认识,认为道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然而,部分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道德是约束自己的枷锁,缺乏道德责任感。

(2)道德情感:大学生对道德情感的认同度较高,愿意为道德事业付出努力。

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面对道德困境时,表现出犹豫、矛盾的心态。

2. 道德行为方面(1)诚信:在学术诚信方面,部分大学生存在抄袭、剽窃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术氛围。

在人际交往中,部分大学生存在欺骗、虚伪等现象。

(2)责任:部分大学生对个人、家庭、社会责任感认识不足,对学业、工作缺乏进取心。

(3)友善:在人际交往中,部分大学生表现出自私、冷漠、攻击性等特点,缺乏友善、包容的品质。

3. 道德情感方面(1)爱国主义:大学生对国家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部分大学生对国家利益的认识不够深刻。

(2)集体主义:大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集体主义精神,但部分大学生缺乏团队协作意识。

(3)奉献精神:部分大学生具备奉献精神,愿意为他人、为社会付出,但总体上奉献精神不足。

三、原因分析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影响。

部分家庭过度关注子女的物质需求,忽视道德教育,导致子女道德观念扭曲。

2. 学校教育:高校道德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

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现象解析

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现象解析

要求和道德评 价方 面采 用双重标准 .比如一些学生痛恨社会 上 的一些行贿受贿现象 , 但 当涉及个人利益时 , 却急于拉关 系
走后 门 . 一方面 愤世嫉俗 , 另一方面逢迎 世俗 , 知行 脱节使部 分学生成 了“ 两面人” 。在诚信方 面, 大学生的举动也是十分令
人担忧 .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不能按期返还 助学 贷款 的经 济诚 信方 面的缺失 、考试作 弊的学业诚信 方面的缺失 和就业 双向 选择时与多家用人单位同时签约的就业诚 信方面的缺失 。这 些都显示 出大学生诚信意识 的危机 。给社会造 成了对 当代 大 学 生诚信度普遍下降的不 良印象 ,从侧 面反 映了大 学生又一 “ 知行分离 ” 的道德现象 , 进而影响了和谐人格的健康发展 。 2 . 大学 生“ 知行分 离” 现象 的成 因 2 . 1 社 会主 义市场经 济构建对 大学生 “ 知行统 一” 所带 来
的 负 面 影 响 在 市 场 经 济 的条 件 下 , 大 学 生 的 道 德 选 择 趋 向 于 市 场 需
卷. 其 中得 出这样 的数据结 果 . 9 0 . 7 3 %的学生认 为道 德修养
会 直 接或 间 接地 影 响个人 的 最终 成就 。 7 9 . 7 4 % 的学 生 认 为
1 . 道 德 认 知与 道德 行 为 的脱 节导 致 大学 生 的“ 知 行 分 离” 现 象 重 庆 邮 电大 学 做 了 一 份 关 于 大 学 生 道 德 现 状 的 调 查 问
地 主等赌博行 为 , 虽从 小就诵读 “ 粒粒 皆辛苦 ” 却仍在食 堂里
的随意抛洒饭菜 。 使用“ 善解人衣” 、 “ 梅川酷子 ” 等庸俗 网名 , 发
大学生应该 具备“ 大公 无私 ” 、 “ 公大 于私” 及“ 公私兼顾 ” 的思 想, 8 0 . 2 %的学生 认为人 应该具 备 “ 真诚” “ 善 良” “ 正直” “ 高 尚” 的品德等 。选项 的结果说 明大学生在道 德行为判断上符 合正 常价 值判断 标准 的比例相 当高 ,这与 中国传统 文化 的 熏陶 以及从 小学就接受思 想品德课 教育是密不可 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紧密 。 这种道 德认 知 和道 德行 为 的断 裂现 象表 现有
向 。道 德规范 , 从来 不是 一个单 纯 的理 论 问题 。道 德 只有 和人 的行 为统 一起 来 ,才具 有其 社会 意 义 和社会价 值 。【 德 行 为是判 断一个 人 的道德 高低 l 道 与否 的最佳标 准 和最 高境 界 。
和 道德 行为 四个 要 素 。其 中 ,道 德行 为 是道 德 认
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的综合体现。道德行 为是

种价值行为 ,体现出道德行为者的一种价值取
度, 而生活追求新潮 , 贪图安逸享乐等功利主义色 彩较重。( ) 3 道德要求和道德评价方面采用双重标
准。道 德 困惑 表现 明显 , 际行 为与道 德认 知结合 实
4 2
出现脱节现象。知行脱节使部分学生成了 “ 两面 人” ,对 于道 德认 知 和道 德 行为 采 取双 重标 准 , 在 要求 自己和要求社会时也采取双重标准。这很容 易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双重性格 ,形成一种扭曲的
自我认知 和社会 认知 , 不利 于 以后 的成 长和发展 。 二、 道德认 知和 道德行 为 断裂 的社会 学分 析
元化 , 道德 困惑和 冲突 加剧 , 德认 知 和道 德行 为 道
作者简 介 : 刘银行(94 )男, 18一 , 河南虞城人,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 级硕士研究生; 08
王彦-(94 ) ,  ̄ 18- , 河南安阳人, , 男 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0 级硕士研究生, m iwny f_g2 6.m 08 E a:aga e O1@1 e o - l ni 3o
21 00年第 4 期 总第 8 期 8
徐特 纱印籀立 研 究 学报 学投 ( 专科)
— —
N.21 o 00 4
S ra . 8 e i lNo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当 代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断裂的 社会学分析
刘银 行 王彦 飞 z ,
( 中师范大学 1 华 . 教育学 院 ,. 2高等教育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 07 ) 30 9 摘 要: 当前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断裂现 象已成为极为普遍的社会现 象。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 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断裂现象尤为引人 注目。 文章从分析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断裂的现 状和外在表现入手, 着重从社会学视 角分析其断裂的原 因, 并提 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 词 : 道德 认知 ; 道德行 为 ; 断裂
性的经济人是不会 出手的。经济主义的浪潮正在 ( 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缺 陷 一) 当前学 校道 德 教育 多采 用 思 想道 德修 养 课和
政 治课 的形式 。一 方面 , 通过 讲授 教学形 式对 学生
把人们统统都变成理性的经济人。 在这一点上, 教
育经 济 主义 思 潮也 是 它 的帮 凶 ,以及一 切 疯狂 追 逐经 济利 益 的人都 是 这一 过程 的帮 凶 ,而 甘 心被
当代大学生从小受过 良好 的教育 ,包括道德 教育 , 拥有丰富的道德知识 , 有着深刻和广泛的道 德认知 ,也有着 良好的道德情感。在道德理想方 面, 当代大学生都有着强烈 的爱国精神 , 同高尚 认
收稿 日期 : 09l-8 20一l2
日 趋严重化的趋势。这一方面说 明大学生的道德 认识能力提高了, 道德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另一方 面也说 明道德功利性 日趋明显 ,道德价值取向多
种道德冷漠。这对我 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构建和 谐社会都是一大挑战。

道德观。 但是 , 在有这样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 同时 ,当代 大学 生也 存在 道德 意 志和 道德 行为 方 面存在严重的缺失 , 具体表现在 : 1 自我意识膨 ()
胀, 缺乏 自律 能力 , 致社 会公 德 意识 薄 弱 。当代 导
育理论和实践 的结合 ,促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的 发展 、道 德情 感 意志 的 陶冶 提升 和道 德行 为 的 规
范 , 而促 进其知 、 、 、 和谐统 一 。然而 , 进 情 意 行 当代
大学 生道 德认 知 与道 德行 为 之 间存在 一 定 的知 行
断裂 现象 ,而且 这种 断裂 现 象在 慢慢 地 演化 为 一
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 ,并用考试 的手段让学生努 力进行道德知识 的学习,不但使学生掌握 了一定
的道德 知识 , 拓展 了学 生 的道德 认 知 , 同时也 增进
同化 的人们也是 自甘堕落。所以 , 从这一点上讲 , 人们陷入了一个不能 自拔的泥沼。 更可笑 的是, 人 们 陷入 了这 样 的泥 沼 而不 自知 ,反而有 一 种得 了
中 图分 类号 : 6 G4 文献标 志码 : A
高 等 院校 德 育工 作 的 主要任 务应 当是通 过 德
的道德 , 真 善美 的追 求 , 有 期待 良好 的社会 道德 秩 序, 主张兼 顾 国家 、 体 、 人 三者 利益 , 同基本 集 个 认 的“ ”“ ”兼爱 ” 高 尚 的道 德 情怀 ; 社会公 仁 、义 “ 等 在 德方 面 ,认 同文 明公 德 、勤俭 节 约等 我 国传统美 德, 赞赏有 教 养 的文 明道德 行 为 , 同诚实 守信 等 认
害, 甚至被冷漠而麻木 的人们嘲笑 , 他们完全有理
由选择道德冷漠的态度。因此, 当人们站在经济的 角度 ,拿投资回报率之类 的经济学原理来衡量道
德收益的时候 ,他们发现其实道德行为大多数时
候是一个赔本的买卖 , 而且一旦实施 , 还将面临不
可预知的风险。当收益不大、 风险很高的时候 , 理
大 学生 自我 意识 增强 的 同时 ,在 维护 社会 公共 利

道 德认 知和道 德行 为 断裂的外在 表现
道 德 品质 包 括道 德认 识 、 道德 情 感 、 道德 意 志
益 方面部 分 学生 对体 现大 学生 责 任感 与文 明程 度 的规范未 加 重视 , 至行 为失 范 。 ( ) 甚 2 道德 价值 观 功 利 主义 倾 向 。学生 普遍 缺 乏努 力 学 习进取 的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