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培仁《传播学》名词解释

邵培仁《传播学》名词解释
邵培仁《传播学》名词解释

《传播学》(邵培仁)名词解释

绪论

1.传播学

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2.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是通过“事实陈述”而得出“价值判断”的一个命题论述。3.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

4.传播本质

传播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

5.传播规律

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和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和隐蔽性。

第一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1.奥古斯特·孔德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a Comte,1798一1857)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他大力倡导的实证主义的研究对美国的传播学经验学派曾产生过影响。

2.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Gabriel Tarde,1843一1904)是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刑事犯罪学、统计学等方面均有杰出成就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从许多创新扩散的研究中,我们似乎都能看到塔尔德的身影和学术渗透力。

3.爱弥尔·涂尔干

爱弥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他在研究中观察、解释的方法和因果分析、功能分析的示范,对后来传播理论中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和结构功能论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4.乔格·齐穆尔

乔格·齐穆尔(George Simmel,1858—1918)是一位富有灵感的教师和多产的学者。虽然他并未建立起一个社会学的“学派”,但他的学术成就确立了他在德国社会学界的权威地位,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的追随者,对于美国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学(包括传播社会学和人际传播学)的发展也产生过很大影响。

5.约翰·杜威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最有声望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杜威一生写了30多本书和800多篇论文,传播问题只是其中一个次要的小题目。但是,他毕竟为美国传播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工具性的基础”,并直接影响他的三个追随者——库利、帕克和米德的学术研究。

6.查尔斯·库利

查尔斯·库利(Charles Cooley,1864—1929) 是自我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第一个为解释传播媒介如何改变行为和文化做出了成功尝试的人,也是第一个为探索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付出辛勤努力的人。

7.罗伯特·帕克

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1864—1944)曾被人称为“可能是美国社会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同时也是“第一位大众传播研究者”。因为,他既“深远地影响了实证社会学的方向”,又最先对报纸内容、读者与所有权结构进行了较有成效的实证分析,开创了大众传播、种族关系、人类生态学和集体行为等四个重要论题的学术研究。

8.乔治·赫伯特·米德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Mead,1863—1931) 是位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的研究推动了人际传播对个人社会化的研究和语言符号与意义关系的研究,他对人的自我内部沟通的分析,对于内向传播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9.哈罗德·拉斯韦尔

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7)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够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拉斯韦尔一生勤勉耕耘,著术甚丰,共发表了600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内容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宣传学和传播学等许多领域。但是,他的许多传播学成果并不为人所了解,一般人只是从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论文中的“一句话”、“三功能”来认定他在传播学中的创始人地位。

10.库尔特·勒温

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又译为卢因,1890---1947)是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最先提出“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7年,勒温在论文《群体生活的渠道》中将传播系统内的“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予以理性阐述。

11.卡尔·霍夫兰

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1912—1961)是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霍夫兰的研究项目既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以态度改变的程度测量)的开端,又是大众传播理论(如说服研究)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他的理论和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

12.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zarsfeld,1901—1976)是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既是一系列重要传播理论(如意见领袖、有限效果论、两级传播论)的开拓者,又是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的开创者。

13.沃尔特?李普曼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 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也是美国最伟大的专栏作家,在传播史上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他也不适应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或理论视野,但他是在宣传、舆论、议程设置研究过程中的一个起关键作用的重要人物。

14.威尔伯·施拉姆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1907一1987)是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对传播学的突出贡献不仅在于他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见解和理论问题,而更在于他使梦想成真,为传播学勾画出一个完整的学科框架,并推动它破门而出,成为一门独立自主的学科。他是传播学科的创立者和集大成者。

第二章传播

1.传播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2.内向传播

内向传播又叫人际内传播,是人们头脑里“主我”(I)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这种经常发生在我们脑海里的内在的自己同自己的精神对话,包括自言自语、自我推敲、自我反省、自我克制、沉思默想、内心矛盾等,其内容及文本所包含的是思虑,传播媒介是精神化学器官透过大脑来处理的想法。

3.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如交谈、交往、约谈、讨论、对话等,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如写信、打电话、发传真、电子信件、短信、微博、微信等。

4.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组织传播的目的就在于稳定、密切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协调行动,减少磨擦,维持和发展组织的生命力,疏通组织内外渠道,应付外部环境的变化。

5.大众传播

这是指职业传播者和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向大众提供信息、

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大众传播要真正取得效果必须以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作为补充。

6.全球传播

全球传播是囊括了个体、群体、组织、公众、政府以及信息传播机构等传播的一系列价值、态度、意见、信息与数据的集合,包含了更为多元的对象以及更为复杂的跨文化关系。

7.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是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象征性的拥有同现实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

8.阳光模式

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如电信局或网站等)连接各大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

9.整体互动模式

整体互动模式是指对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等人类重要传播系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整体的综合的呈现与描述,它包括构成传播活动的四大圈成因素,即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因素和干扰因素。

10.传播功能

传播功能是指传播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及其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或效能。

11.传播原则

传播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传播规律和一定的传播目的,对传播者、守门人和管理者提出的在传播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它既是人们对传播规律和目的正确认识的结果,又是对人类传播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第三章传播者

1.传播者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和传播内容的发出者,是位于传播起点的个人、组织、社会的混合体。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和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和数量、流量和流向,决定着传播内容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2.普通传播者

普通传播者不专司传播,也不以传播谋生,因而也无需进行专门的训练与教育。他们可以自由地支配传播时间,灵活地运用传播方式,想传即传,想止即止,兴致所至,随意而为,不受职业上的约束和控制。

3.职业传播者

职业传播者专司传播,并以此得到物质上的利益和心理或精神上的满足,通常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与教育,有专门的职业道德和规范。

4.传播角色

所谓传播角色,就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传播者依据社会对他的要求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角色反映了客观要求与主观努力的统一,社会期望与个体能力的统一;同时还对传播者的个体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对其潜在能力具有激励作用,对其奋斗目标具有导向作用。

5.媒介组织

媒介组织是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

6.守门人

所谓守门人,是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7.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一词是法兰克福学派用来指代大量生产的文化工业化过程以及推动该产业发展的商业运行机制。他们通过分析工业生产时代所有的文化产品,指出文化产品和其他大批量制造的产品具有同样的特征: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

8.霸权理论

“霸权”主要是指统治阶级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和领导,可被视为一种强制的统治与控制。霸权理论带有经

典的马克思主义色彩,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传播者尤其是大众媒介组织如何通过“被统治”进而服务于特定意识形态。

第四章传播与信息

1.信息

信息是指进行存贮、传递和能够被人感知的非实体性的情况和内容。

2.讯息

讯息是指由一系列有序性符号(语言、文字、图像等)组成的表达特定信息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信息和符号两个部分。

3.数据

数据是组成信息的素材。数据是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搜集的原始材料,根据使用数据人的目的按一定的形式加以处理,找出其中的联系,就形成了信息。

4.文本

文本是指那种具有自身的物质形态由表述性符号所组成的一则讯息。报纸、杂志、书籍、CD、VCD、照片是文本,数码摄像、讲话纪录也是文本。“然而,一个手势或面部表情虽然传播了一则讯息,却没有产生一个文本。”

5.知识

知识是人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了的信息集合,是一种特定的压缩信息,是信息的高级形态,并非原来的一般意义上的信息。

6.信息学

信息学是研究信息及其运动、传播规律的科学。它以信息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运动的要素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现代科学方法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提高传送信息的效能和保证传送信息的完整作为主要研究目标。

7.信息爆炸

信息爆炸是指信息的巨量生产和高速传播,超越了媒介空间的容纳而产生的剧烈传播反应或社会影响。

8.信息超载

信息超载是指社会信息量超过个人或系统能力所能接收、处理或有效利用并导致故障的状况。

9.信息匮乏

信息匮乏是指大众媒介提供的巨量信息中严重缺乏受众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能了解事情真相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10.信息污染

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性、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元素,或者媒介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对传播生态、信息资源以及人类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损害或其他不良影响。

11.信息侵略

信息侵略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试图利用自己在传媒和信息上的优势,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和推广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播体系和精神领域,最终达到嫁接和取代的目的。

12.信息公平论

信息公平论也可以叫信息均衡论或世界信息新秩序,是指在全球传播进程中或世界文化关系中专门由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一系列试图改变信息不平衡或文化帝国主义状态的改革理论。

13.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即关于他人与自我的思考”。社会认知的出发点虽是人类作为“我”这一主体的思维活动,实际仍在于强调观念意识在社会网络中的文化互动过程。社会认知理论在传播的信息接受、选择与加工研究中广受关注,为探索大众传播如何影响人类想法、情感和行动提供了有利的分析框架。社会认知并非强调特定的内容或者观念,而是旨在提供一种解释人们如何处理信息,认知社会情境的路径与方法。

14.框架分析

戈夫曼将“框架”视为一种“解释图式”。社会事件原本混乱无序,人的认识能力却是有限的,正是框架的存在使得人们能够寻找、感知、确认以及标签化社会事件与信息。“事件不会自己‘说话’,而需要从它们本身所嵌入的框架中呈现意义。”“媒介框架”(media frame)就是“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强调、概括和加工,从而建立一种中心化的、组织化的观念”。而受众框架则更强调基于受众的立场来理解传播现象,可以被认为是指导人们看待事件、处理信息的心理观念集合。

第五章传播与符号

1.符号

符号是指传递信息、指示和称谓事物及其关系的代码,是信息的感性坦露和外在表征。

2.信号

信号是指客观事物本身的某一部分或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某一部分,它预示着客观事物的来临。

3.编码

编码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具体符号或代码。

4.译码

译码指的是将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传播者所传达的原初的那种信息或意义。

5.外延意义

外延意义是指语言符号体系中所固有的与客观事物有代表性关系的意义。

6.内蕴意义

内蕴意义是指人们在运用语言符号时所表达的与客观事物无直接联系的评价性意义。

第六章传播媒介

1.媒介

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

2.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如口头传播形式、文字传播形式、图像传播形式和综合传播形式等。

3.传播渠道

传播渠道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

4.书写媒介

书写媒介是指由自然物加工而成的负载有文字与图像的物质实体。

5.印刷媒介

印刷媒介,就是将文字和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印在薄页上形成的报纸、杂志、书籍等物质实体。6.广播媒介

广播媒介是指录编、传送和接收声音信息的电子媒介。

7.影视媒介

影视(电影与电视)媒介是指录编、传送和接收声音和活动图像信息的电子媒介。

8.网络媒介

网络媒介是指通过电脑和网络集声图字像诸种符号于一体、采录编播各种手段于一身的电子传播媒介。

9.媒介恐慌论

媒介恐慌论是指媒介在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大规模报道的过程中会导致产生新的更多的恐慌现象或恐慌心理的媒介理论。

10.媒介决定论

媒介决定论是指将社会变迁和文化进步视为传播科技或媒介技术发展与创新所导致的直接结果的媒介理论。

第七章传播的谋略

1.谋略

谋略,指的是计谋策略,是一种在重大决策和行动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

2.传播谋略

传播谋略,是指传播者为了实现传播目的而根据客观情况对传播机制、传播方式所进行的先期谋算、策划和采取的对策。

3.传播战略

传播战略是指媒介组织面对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的环境,为实现自己的总任务和目标所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整体性的规划。

4.传播计划

传播计划是指为实现已定的传播战略而对各项具体传播活动及其所需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资源作出的设计和谋划。

第八章传播的技巧

1.传播技巧

传播技巧,就是有效熟练地灵活运用传播原理、知识和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传播技能或方法。2.传播技术

传播技术是指传播活动中用于处理、编辑、交流、反馈、存储信息的物化的技术和非物化的技能。

3.传播实践

传播实践是指人类进行的各种有目的的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具体的客观活动。

4.首位法

在出现两个以上的传播者或阐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时,先出场的传播者和先阐述的观点在其特定的情境中获得了较大的传播效果,谓之首位法。

5.新奇法

在出现两个以上的传播者或阐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时,后出场的传播者和后阐述的观点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了较大的影响效应,则谓之新奇法。

6.归谬法

归谬法是指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把它作为前提予以合理引申,最后得出对方论点是荒谬可笑的结论。这种方法仅用以反驳错误的观点。

7.逆证法

逆证是选择一个与论题性质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为参照物,从逆向、反面证实论点,所以也可称为反驳法或驳论法。

8.滋补法

在抗御敌对的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事先向某些接受者灌输或提供正面论点的材料,以此直接建立或巩固正确的立场和态度,就叫滋补法。

9.接种法

接种法是通过对接受者的预存立场和所持正面观点加以轻微地攻击或驳斥来达到抵制反面信息的一种方法,也叫“种牛痘”。

第九章受众

1.受众

受众,就是接受信息的人,它既包括大规模信息传播中群体――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也包括小范围信息交流中的个体――参与者和对话人。

2.反馈

反馈“被当做解码者对讯息的反应而返回编码者的过程。”在传播学中的反馈是指从受传者送回给传播者的少量意见信息。

3.需要

需要是受众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地说,受众的需要主要是一种信息需要和精神需要。

4.动机

动机是个人为了推动从事某项活动的意图、愿望、理想、信念等。

5.预期受众

预期受众是传播者的想象中出现的或者在编码过程中预先假想的接受者。

6.现实受众

现实受众指在现时状态下可以观其行、听其言、握其手并正在活动着的接受“信息”成品的人。

7.潜在受众

潜在受众又叫隐性受众,是指潜藏、内含在信息作品之中和传播过程之中,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的、或者在适当时候有可能要出现接受该作品的群体。

8.纯粹受众

纯粹受众也叫终极受众,是指只接受信息而不做“二传手”的人。

9.介质受众

介质受众又叫兼职受众或中介者,是指介于传播者与纯粹受众之间的一些人。

10.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某种影响力的中介角色者。

第十章传播环境

1.环境

环境是指人生活在其中并给人以影响的境况和条件。

2.传播环境

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

3.大环境

大环境是指同传播活动有关的各种状况和条件分布在较大的空间或领域。

4.小环境

小环境是指紧贴传播活动周围的那些关系密切的因素和条件。

5.硬环境

硬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那些物质条件、有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

6.软环境

软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那些非物质条件、无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

7.行为环境

行为环境是指由人类自身皮肤之外的种种行为或活动所组合而成的影响传播的情况和条件。

8.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是指由人类自身皮肤之内的种种心理活动所构成的情感状态。

9.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貌、植被和自然资源等同人们生活和传播活动有关的那一部分自然条件。

10.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具有各种不同价值观并能减弱或加强传播效果的特定的人为的物理情境。 11.媒介环境

媒介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在运作管理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气氛,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全体参与者的行为方式聚合后形成的一种习惯模式。

12.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由人类主体聚集、汇合后所形成的社会状况和条件。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

1.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信息传播使受众在某些方面发生的各种变化,是诸种传播要素相互作用的集合效应。

2.魔弹效果论

魔弹效果论是一种认定大众传播具有强大威力、能够左右公众的态度和行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受众就像射击场里一个固定不动的靶子或医生面前的一位昏迷的病人,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只要枪口对准靶子,针头扎准人体部位,子弹和注射液就会迅速地产生出神奇效果。

3.微弱效果论

微弱效果论的研究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是有限的、间接的和有选择的,它往往受到媒介的性质、个人差异、社会类别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远非“威力无比,不可抗拒”。

4.适度效果论

适度效果论的研究认为,传播媒介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有效果,所以某种媒介在某种情况下对某些人就有某种效果。

5.强大效果论

强大效果论的研究认为,“只要大众传播媒介能根据传播理论的原则而审慎巧妙地编排节目(版面)或筹划宣传,就可能使传播发挥强大影响。”

6.条件效果论

条件效果论的研究认为,只要大众传播活动经过科学的规划设计,遵循传播的规律和原则,巧妙地运用传播谋略和技巧,在特定的条件下就会产生特定的效果。

7.分层效果论

分层效果论的研究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在不同层面、不同方面对个人、家庭、团体、系统、社会产生各种效果,它可以分为类型效果论、层面效果论和波纹效果论等。

8.社会说服论

社会说服论的研究认为,只要传播活动根据说服的要素和原则进行,就可能在个体自身心理作用下,对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等产生一定的效果。

9.认知一致论

认知一致论的研究认为,认知的一致性不公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现象,而且也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现象中,进而也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

10.认知失调论

认知失调论的研究认为,当人们觉察到信念、态度或行为的不一致,就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认知失调),从而会驱使人们改变态度、减少冲突,以求恢复平衡、均衡或协调的状态。

11.文化规范论

文化规范论的研究认为,大众媒介之所以能间接地影响受众的行为,是因为它发出的信息能形成一种道德的文化的规范力量,而受众正是依据这种“参考架构”来解释社会现象与事实并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12.议程设置论

议程设置论的研究认为,大众媒介有能力通过新闻、时事与评论等建构公共讨论的或聚焦大众关注的一系列经过选择、获得解释的问题,同时回避其它问题。换句话说,大众传播媒介愈是大量报道或重点突出某个事件或问题,受众愈是特别地关注、谈论这个事件或问题。

13.知识鸿沟论

知识鸿沟论的研究认为,新闻媒介总是系统性地向某些人群传递信息,具有更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又总是比其他人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流逝,获得更多信息的群体和获得更少信息的群体之间的差异日益增长,即他们之间的知识鸿沟会变得越来越宽。

14.沉默螺旋论

沉默螺旋论是指在大众传播领域中,大多数人有追随“被以为”是主流态度的倾向,随着加入者的增多,便真的形成为主流态度,而少数持相反意见的则渐渐沉默隐没。如果“沉默”是大多数人以为的主流态度,沉默便真的形成为主流态度。

15.媒介依赖论

媒介依赖论的研究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而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简答

新闻专业主义

1.定义: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职业原则和专业要求的总和,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标准和正当的业务手段,它以媒体的圣洁使命为目标,新闻专业主义是在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大众化报纸兴起时,在新闻业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信念,构成行政理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部分。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更不是媒体本身。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摆脱党派和团体的立场准确的报道客观事实。

2.内涵:

(1)专业(行业)意识,即监测社会环境的责任意识。

(2)职业规范意识和评价标准。

(3)新闻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传媒的专业培训机制。

(4)严格、客观的专业资格认可制度。

(5)专业内部的自律。

(6)专业精神的范例。

3.新闻专业主义的价值:

(1)它要求媒体积极发挥信息功能和监督职能,承担起“守望者”的角色,有利于社会的良好运行,发挥社会环境监测职能,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提倡新闻专业主义,有利于新闻工作者践行真实、客观、公正等原则,反映真相、揭示社会发展趋势。(3)可以帮助媒体提高认识水平,注意划清与政治集团、经济集团错误控制的界限。

总结: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现状与问题,比如我国传统媒体新闻专业主义在自媒体中的体现更加弱化、范围更加狭隘,在总体新媒体环境中是碎片和局域的呈现。提倡新闻专业主义可以帮助记者反映社会真相,反映民意,揭示社会发展趋势。可以帮助媒介提高认识水平等等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2007

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产生,由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出的传播制度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坚持个人重要性,依靠个人和理智活动能力,主张言论和出版自由,进而形成“观点的公开市场”。具体包括:①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③“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④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该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回答了以下四个问题:①个人是有理性的,他自己就是他的目的,最符合人性的事情就是让个人有最大的自由去选择他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②社会和国家从根本上说是由个人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组成的;③个人高于社会、国家,当然也高于政府;④每一个人都可以凭借得自上帝的理性获得知识和真理

早期自由主义对打破封建专制制度,确立自由平等民权思想起到巨大作用。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和历史的局限性,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从其一开始就带有片面性和空想成分。绝对自由化曾使西方新闻界陷入一片混乱。后期成为了维护垄断资本利益的理论;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演变成传播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依据。

社会责任论

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传播制度理论,代表著作是《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社会责任论强调个人的积极自由,出发点是实现个人的新闻自由权利。该理论认为,新闻媒介由于垄断或利益驱使阻碍个人的言论自由,因此需要政府干涉迫使新闻媒介承担起社会责任。

1)社会责任理论出现的背景

①传播媒介的垄断使大多数人越来越失去表达意见的手段和机会。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控制,而大多数人则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

②媒介内容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下,越来越有浅薄化、刺激化、

煽情化的倾向,严重地危害了健康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带来了不少深刻的社会问题。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对自由主义理论及其媒介制度的强烈不满。

2)主要内容

①传媒(报刊)对社会有某种义务,要不负公众的信任。

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③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④报刊要能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

⑤报刊要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⑥报刊要让人们容易获得当天消息。

3)影响

社会责任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西方社会的变迁,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在缓解社会矛盾和防止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方面产生了一些效果,但是这一理论没有改变少数人垄断媒介的现状,只把希望寄托于“媒介自律”,不能摆脱与实际脱节的困境。

参考小王子2017 P462

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是指新闻传播领域内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对于新闻传播自由的具体内容构成,大致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对于传播主体来说,它包括了报道自由、采访自由、写作自由以及传递自由;另一方面对于公众客体来说,它包括了获悉新闻信息的自由、选择和认识新闻的自由等,“新闻自由”口号最早是由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在出版的《论出版自由》一书提出,他同时提出了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的观点。1789年新闻自由载入《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后正式列入宪法条款。资产阶级曾利用它作为反对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武器;无产阶级也借此宣传自己的主张,打破统治阶级对社会舆论和精神交往的垄断。“新闻自由”推动了近代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

1)新闻自由的特点

①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不是绝对的、抽象的,新闻自由的内涵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

②新闻自由具有阶级性、历史性和政治性。在阶级社会里,只有一定阶级的自由,没有超阶级、绝对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的言论出版自由是不存在的,任何自由都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言论出版自由历来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特权

2)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本质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首先体现为一般的自由和形式上的自由。但是,在实践的层面,资本主义的新闻自由注定是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这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表现在:

①办报自由。只有资本家才有财力办报,意味着,报纸必为资本所控制,传播媒介就成了当时的俱乐部,是资本的产物,具有资本特性,它存在首要目的就是满足资本增值。

②新闻传播行动的自由。包括新闻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写作、制作、传播新闻的自由,也包括公民个人获取、传递新闻的自由,还有两者共有的评论社会事务特别是批评政府的自由。但是,新闻媒介的充分报道主要是出于商业考虑。而自由批评的原因是:a. 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和价值观。新闻媒介起到介入批评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b. 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各经济利益集团的利益不能协调,批评是出于利益分配的原因; c. 为了取得受众的信任,媒介需要有独立的批评姿态。新闻媒介树立自己的社会形象,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润。

公共领域(public area)

是指传播学中一种介于私人领域与国家权利领域之间的机构空间和时间。最早的“公共领域”起源于古希腊城邦的广场集会,是自由平等的公民之间的一种理性的、批判性的公共辩论。在这个空间中.公民可以聚集在一起就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进行公开的讨论和辩论,形成某种接近于舆论的一致意见并组织对压迫性的国家和公共权力从而维护总体利益和公众福扯。

哈认为,公共领域具有脱离国家控制和市场操作的相对独立性,是介于私人与国家之间的政治活动空间。

在此领域,公民可以自由表达和沟通,也可以对公共事务进行批评。大众媒介是发挥公共领域作用的重要一环。

公共领域具有以下特点:开放性,即向所有公民开放;自由独立,不受任何权力机构和个人的强制;关注普遍利益,谋求公利而非私利;需要媒介进行传播辅助,保证信息充分沟通和交流。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传媒的渗透使得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渐趋融合。其后果之一,就是传媒的民主功能下降。现代大众媒体日益为意识形态所操纵,为资产阶级利益所控制,政治利益理性取代了大众话语。同时,传媒的不断商业化使得公共领域被广告所“劫持”。这一切使得公共领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

新闻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本质真实、现象真实、微观真实、宏观真实和表述真实。

1)新闻真实性是现象与本质统一的真实。但是在新闻报道更重视本质真实,认为本质真实就是对符合事物

发展规律的事实的反映,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2)新闻真实性是单纯指一篇新闻的真实,也就是微观真实。要做到具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是对记者个人的

基本职业要求。宏观真实是新闻报道总体上对社会发展主要的真实反应,是新闻媒介的真实性,它必须建立在新闻真实的基础上,不是新闻真实性概念能覆盖的。需要通过每个记者、每个媒介组织及整个新闻事业的努力才可能达到。

3)就语言表述层面,由于语言与经验有同构关系,使得用概念把握客观事物或用语言来表达事物都可以形

成对应关系,而我们新闻真实性正是基于对这种关系的考虑。因此,新闻真实性是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是准确认识和准确的语言表达,从语言角度来看就是语言与经验事实的同构。新闻真实性就是看新闻陈诉能否在事物中找到它相对应的存在,如有,新闻就有其真实性,而评价性语言会损害新闻真实性。

新闻客观性

1)新闻客观性是一种职业态度,无偏见、中立、公正、无党派色彩等就是客观性态度的具体要求。要求记

者保持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同时,客观性是一种方法论要求,要求记者用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的方法来报道社会事务

2)新闻客观性原则只能是一种职业态度的要求,要求记者面对具体事务时排除纯属自己的态度、感情、观

点等方面的影响,不可能做到纯粹的机械式的客观性。体现在态度和方法论两方面:

①首先,新闻报道者无法做到客观的态度来进行报道,因为记者作为一个社会人,自然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新闻报道者的态度实际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他身处的社会环境和传统先验地构造好了。这些社会环境和传统因素包括:意识形态、社会阶层和文化传统

②从方法论角度,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不可能完全照搬到日常新闻报道中,因为社会事实是与人的主体性密切相关的,主体与客体、价值与事实是不可分的,但是客观性却希望完全割裂它们的关系。法兰克福学派在反对事实中立上提出了三点理由:a. 经验事实实际上为知识或力量所中介;b. 经验事实是人类社会实践或历史的产物; c. 人的感觉和知觉具有相对性。以上几点说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方法所要处理的事实并不是完全脱离主体的事实,记者在观察事物时就会受到感觉和知觉的主体性差异的营销。此外,新闻报道的事实只是现实的断片,孤立的事件,客观性方法不能把它们归结为总体,因此不能使人们正确理解现实。要实现绝对的客观性是不可能的,但是不断向客观性靠拢是每一个新闻记者的追求方向,也是一种职业准则。(由于中美在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它们在选择事实上的差异)

3) 客观报道的要求:准确、全面、中立、公正、平衡对等、无党派色彩

4) 客观性原则能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良好的作用;有助于更好的吸引并影响读者;有利于新闻传播媒介的自我发展和保护;

☆中美新闻报道不同2003 2004 论诉

?资产阶级的新闻客观性方法论要求具有欺骗性、偏见性、危险性的原因:

1)美国新闻界奉行的客观性“事实”本质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即资本主义的产物,立足点是资本主义社会,

目的仍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民主传统。这种“事实”其实是用其“客观结构”支配了大众的注意力,“事

实”的“信息爆炸”剥夺了大众真正理解世界的能力,受众只能被动接受这种客观描述的“事实”。而(西方)媒介在观察事物时实际上都已经被所处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因素先验地构造好了,因此这种貌似客观的表面下隐藏的可能是更可怕的偏见。比如美国媒介在报道中国运动员取得的成绩时总是持怀疑态度,总要牵扯进人权问题,这种“客观性”态度实质是霸权思维经过伪装后的表演,更具有迷惑性。

2)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方法论要求记者不能将个人观点、意见放到新闻中,因此媒介不能表明倾向性,大众

倾向去相信媒介提供的新闻,而新闻中错误的言论就有可能在受众中间取得合法的、可靠的地位。如西方媒介在报道中国的政策方针新闻时,引用西方评论员带有偏见的言论,渲染中国威胁论和霸权形象,其实是用客观报道的手法变相引导大众的舆论态度。

3)新闻的整体客观性和事件客观性也会起到引导舆论、强化刻板印象的作用。事件客观性或称个体客观性,

是指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地报道。整体客观性, 是个体客观性的整体积累, 所反映的是一个总体形象。整休客观性与事件客观性两者有密切的关联, 两者相辅相成。如果事件客观性所反映的正、负面和中性报道比例严重失调, 持续的时间很长, 且保证有足够的新闻流量, 那么整体客观性也可能随之产生与事实不符的、被扭曲的总体形象。其次,整体客观性对事件客观性又具有反作用。如果整体客观性在事件客观性基础上形成了固定的形象或模式, 那么以后便会用这种形象或模式为准来取舍新闻事实。受意识形态影响,西方媒体报道中国的内容长期以来偏向于负面报道,塑造的中国总体形象是扭曲的、片面的,必然也影响之后的新闻报道客观性。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

“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于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提出来的,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前提是第一世界与第二世界的划分。第一世界是官方世界,是有序的、有节制的生活,巴赫金又把它称之为“日常的生活”。而第二世界,是狂欢的世界,是与第一世界对峙的时空。第二世界是平民的世界,占主导的是平民的情绪与意志,其氛围则是和谐的、融洽的、欢乐的,同官方和教会的世界观相对立。该理论中的狂欢文化有以下特征:1)全民性

巴赫金认为“全民性是狂欢节的本质特征”。狂欢节具有全民性,它和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也意味着对于所有人而言,面对狂欢节不再将是一名看客,更是一名参与者。狂欢节不受时空的控制,它按照自己的规律自由的生活着。

2)颠覆性与新生性

巴赫金认为“”第二个世界是作为对日常生活,即非狂欢节生活的戏仿,是作为‘颠倒的世界’而建立的。”颠覆性是狂欢文化的重要特征。它颠覆了有的秩序、规则、等级,权威走下神坛,人与人之间以一种平等的的关系存在。同时,巴赫金认为,“国王加冕和脱冕仪式的基础是狂欢式的感受世界的核心所在,这个核心便是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对于平民的加冕也是狂欢文化的特征,狂欢文化的双重性有重要的建构意义。

3)广场文化

巴赫金认为,狂欢打造的是一种“怪诞”而又“去中心”的“广场文化”,人人都是对话的“中心”和“权威”。每个人都在广场上,纵情玩乐,放纵本能。上层社会的精英文化不再大行其道,而以“插科打诨”为特征的平民大众文化渐渐流行。

传播学(邵培仁第三版)课后题答案

绪论 1.传播学 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2.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是通过“事实陈述”而得出“价值判断”的一个命题论述。 3.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 4.传播本质 传播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 5.传播规律 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和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和隐蔽性。 绪论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现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传播现象。它应该既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也包括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人类传播也是既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又包括内向传播、人际传播。总之,凡是客观地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并构成影响的现象,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什么? 传播学的研究宗旨,就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人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3.传播学与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科学是走向成熟的标志。传播学也是传播研究、传播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三者的关系犹如一座“传播学术金字塔”,传播科学位于塔顶,传播理论位于塔腰,传播研究位于塔基。任何华丽的塔顶都离不开稳固的塔基支撑,而没有塔顶、只有塔基,只能算是正在施工的建筑。这就是传播研究最先出现、传播理论延后诞生、传播科学姗姗来迟的一个重要原因。换句话说,传播学的诞生是一个长时间的缓慢的渐进的转向过程,即逐步由应用研究转向基础研究、由微观研究转向宏观研究、由单一研究转向综合研究、由依附关系转向独立地位的过程。 4.传播学与宣传学、新闻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传播学与宣传学之间有着某种“血缘”关系。因为,早期的传播研究有很大一部分是宣传研究。这种“血缘”关系,曾使人误以为“传播学就是宣传学”。其实,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不可以混同。传播学是把人类社会中一切信息传播现象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自然也包括宣传现象;而宣传学只将那些具有说服性、观念性的传播现象看作是自己的研究对象。传播学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野来揭示一般信息传播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可以更正确地指导包括宣传活动在内的一切传播活动;而宣传学只能从它自身的角度和层面来分析宣传现象、揭示宣传规律,进而指导自己的传播活动,并且只能从某些方面深化和丰富传播学的内容,而不能简单地用来指导一般的传播活动。后来居上的传播学已成了各门分支传播学科的“统帅”,而宣传学说到底只是传播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在传播学引进中国的初期,“传播学就是大众传播学,而大众传播学就是广义新闻学”的观点曾产生过十分

邵培仁《传播学》教材内容梳理

邵培仁《传播学》教材内容梳理

绪论 第一节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传播学的定义 传播学诞生在美国,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它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相对独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传播学是传播研究、传播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三者关系犹如一座金字塔,传播学位于塔顶,传播理论位于塔腰,传播研究位于塔基。任何塔顶都离不开稳固的塔基支撑,而没有塔顶,只有塔基,只能算是正在施工的建筑。这就是传播研究最先出现、传播理论延后诞生、传播科学姗姗来迟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播学(Communicology或Communication Science)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宗旨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现象。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人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互相关系中,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三、传播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 2、互动性; 3、开放性; 4、综合性; 5、发展性。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体系 传播学研究体系是一种对研究对象作直观的简洁的有序的映现和说明,也是指传播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各种传播要素所占比例、排列秩序及组合形式等。 一、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传播学与社会学:在西方人们曾将传播学看作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学诞生于前,而传播学产生在后。传播学在形成中吸取、借用了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如调查方法),也从其他许多新兴学科中吸取养料。如今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也开始用传播学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 2、传播学和心理学:心理学通过挖掘传播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因素来充实和丰富传播学研究的内容的,从而使偏重于宏观研究和过程研究的传播学能够从微观研究和心理研究方面取长补短,显显活力。传播作为一种最富有人性和人情的社会活动,为心理学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空间,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感和实用性。 3、传播学与人类学:传播学与人类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目的都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这一特殊的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自然与社会现象。但是,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传播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和文化世代流传的基本媒介。 4、传播学与新闻学:传播学和新闻学曾有过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新闻学是具体科学的研究,对传播学研究有提供材料、充实内容的作用;传播学是一般科学的研究,对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规范、指导的作用。新闻学对传播学的诞生也确实起过催产的作用,但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 ①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 新闻学早在20世纪初期即已兴起。那时,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经过职业训练的新

邵培仁《传播学》名词解释

《传播学》(邵培仁)名词解释 绪论 1.传播学 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2.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是通过“事实陈述”而得出“价值判断”的一个命题论述。3.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 4.传播本质 传播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 5.传播规律 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和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和隐蔽性。 第一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1.奥古斯特·孔德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a Comte,1798一1857)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他大力倡导的实证主义的研究对美国的传播学经验学派曾产生过影响。 2.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Gabriel Tarde,1843一1904)是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刑事犯罪学、统计学等方面均有杰出成就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从许多创新扩散的研究中,我们似乎都能看到塔尔德的身影和学术渗透力。 3.爱弥尔·涂尔干 爱弥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他在研究中观察、解释的方法和因果分析、功能分析的示范,对后来传播理论中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和结构功能论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4.乔格·齐穆尔 乔格·齐穆尔(George Simmel,1858—1918)是一位富有灵感的教师和多产的学者。虽然他并未建立起一个社会学的“学派”,但他的学术成就确立了他在德国社会学界的权威地位,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的追随者,对于美国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学(包括传播社会学和人际传播学)的发展也产生过很大影响。 5.约翰·杜威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最有声望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杜威一生写了30多本书和800多篇论文,传播问题只是其中一个次要的小题目。但是,他毕竟为美国传播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工具性的基础”,并直接影响他的三个追随者——库利、帕克和米德的学术研究。 6.查尔斯·库利 查尔斯·库利(Charles Cooley,1864—1929) 是自我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第一个为解释传播媒介如何改变行为和文化做出了成功尝试的人,也是第一个为探索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付出辛勤努力的人。 7.罗伯特·帕克 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1864—1944)曾被人称为“可能是美国社会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同时也是“第一位大众传播研究者”。因为,他既“深远地影响了实证社会学的方向”,又最先对报纸内容、读者与所有权结构进行了较有成效的实证分析,开创了大众传播、种族关系、人类生态学和集体行为等四个重要论题的学术研究。 8.乔治·赫伯特·米德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圣才出品】

第二章传播 一、名词解释 1.人际传播 答: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是整个社交过程的基本形态。人际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维持和发展的润滑剂。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 2.集合行为[华南理工2013研] 答:集合行为是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该行为发生的基本条件:①结构性压力;②触发性事件;③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包括两种: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3.群体规范[华中农大2010研] 答: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指每个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已经确立的思想、评价和行为的标准。广义的群体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都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群体规范在不同的群体中产生的作用不同,利用正式群体中的压力与非正式群体中的内聚力可以产生相应的道德效应。

4.组织传播[南京理工大学2011研;华中农大2009研;人大2006研;中国传媒大学2005研;南开大学2005研] 答:组织传播是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它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组织传播的功能可分为: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5.大众传播[南京理工大学2010研;武汉理工大学2009研;华东师范大学2007研;四川大学2007研] 答: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②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③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⑤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但仍然没有考虑更为广泛的社会过程和背景对传播的影响。 6.5W模式(拉斯韦尔模式)[上海财大2010研;上海交大2007研;北邮2007研;中国传媒大学2005研;华东师范大学2005研] 答:5W模式是指哈罗德·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的传播过程模式。这5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媒介)【圣才出品】

第六章传播媒介 一、名词解释 1.渠道 答:渠道是指信息流通与扩散的渠道。它比媒介的意义更宽泛一些。媒介一般只用在大众传播中,而渠道既可用于大众传播中,又可用到人际传播上。 2.马歇尔·麦克卢汉[中国传媒大学2011研;西安交大2007研] 答:麦克卢汉是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他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圣人”、“先驱”和“先知”。他是20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著名的传播学理论有“地球村”、“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他对电子时代和赛博空间的预言一个个变成现实,被传播和科技界认作“IT时代的先知”。 3.媒介事件[中国传媒大学2011研] 答:媒介事件就是指经过某“组织”(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社团等)有计划、有目的的策划并执行,以大众媒体为媒介和渠道,向受众进行有目的传播的事件及其过程。媒介事件这个概念包含两种理解:①丹尼尔·布尔斯廷提出“假事件”,即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道的事件;②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种定义的“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媒介事件具有三个特点:①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进程当中; ②打破时间的限制,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的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到“表演”的收看当中;③

由于媒介经过了提前的策划和电视参与,使得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产生相当的“知名度”。 4.自媒体[南京大学2013研] 答:自媒体是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博客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网络自媒体的数量庞大,网络的隐匿性给网民提供“随心所欲”的空间。自媒体包括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空间、人人网、Facebook等。它具有平民化、个性化,门槛低、运作简单,交互性强、传播迅速,良莠不齐,可信度低,相关法律不规范等特点。 5.传播渠道 答:英语“channel”(渠道)一词,原意是指航道、水道、途径、通路、门径、渠道等。在传播学中,它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信息一旦通过广播、电视传播,就是大众传播渠道了。人际传播媒介可以随意进入各种传播渠道,并与其间的特定媒介配合使用,而不会改变其渠道形态。需要注意的是,传播媒介并不等于传播渠道。 6.传播形式 答: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如口头传播形式、文字传播形式、图像传播形式和综合传播形式等。在政治传播中,过去人们常采用文

传播学复习(邵培仁版)

传播学复习 名词解释:回答时需要扩展 一、内向传播:这是人们头脑里“自我”与“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如:自言自语、 自我推敲、自我反省、自我克制、沉思默想、内心矛盾等。这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人类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有传播的一般特性,又有自身的特点:隐蔽性、内动性、短途性、思维型,同事具备语言传播活动的基本条件:传播者、信息、语言、接受者。内向传播史一种最隐蔽、最自由的传播。通过它,个人既可自我调适、避免错误、纠正缺点,也可能陷入懊恼、后悔的泥潭;既可筑起一道与他人和外界沟通的桥梁,也可能垒起一堵自我封闭的围墙。 二、书写媒介:书写媒介往往是对自然物的简单加工而成。(如石头、树叶、树皮、甲骨、 羊皮、竹片、纸等) 三、印刷媒介:将文字和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印在薄页上形成的报纸、杂志、书籍等 物质实体。印刷媒介作为人类传播的主要工具,他具有鲜活的特点,可以大量迅速印刷生产,容纳信息多,内容广,读者可以自由决定阅读的时间、地点、速度和方式;可以长期保存,随时取阅,反复研读;能适应不同读者的不同兴趣和要求;印刷媒介的威望较高,专业性很强。缺点是文化程度低、识字少的人和文盲无法充分使用和分享其中的信息。 四、传播谋略:是为实现行动纲领和奔向预定方向而谋划的一系列计谋和策略。客观反映了 施谋主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适应自己的需要而运用谋略积极推动事态发生相应变化的思维活动方式。 五、传播技巧:就是有效熟练地灵活运用传播原理、知识和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 的传播技能或者方法。其实传播技巧反应的是对信息包装传播的巧妙技能,对传播原理有很大的依赖性,即没有对传播原理的透彻了解,很难有高超的传播技巧。 六、意见领袖: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既非选举产生又无 名号的人。这些人事大众传播中的评论员、转达者,是组织传播中的闸门、滤网,是人际沟通中的小广播和大喇叭。 七、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环境对传播的作用是 非定向的,没有固定不变的目标和对象,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环境永远是自然而然的释放能量。理想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媒介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提高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有助于提高传播和接受效果,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反恶劣的环境则可能破坏传播活动。因此高明的媒介领导者和传播者或者受者,总是积极地营造和选择适宜的理想环境,以充分发挥环境作用的正面效应。 八、传播效果:传播效果位于传播过程的最后阶段,他是诸种传播要素相互作用的集合效应, 也是受众受到信息作用在某些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如何评估和测定传播效果,对于不断提高传播水平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述题: 一、传播学理论框架:1.传播科学论2.传播过程论3.传播主体论4.传播客体论5.传播载体论 6.传播对象论 7.传播方法论 8.传播环境论 二、传播学的意义:1.有助于推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2.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 的问题3有助于提高传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4有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5.有助于人们

传播学 邵培仁 笔记

邵培仁《传播学》阅读笔记 绪论 第一节主要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凡是客观存在与传播活动中的并构成影响的现象,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的特点是整体性、互动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第一点整体性,传播过程不是单一的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个相关的因素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其次,互动性而言,传播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过程。开放性是指,传播学不是只面对个别孤立的传播现象,它的方法吸收容纳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最后,综合性是指传播学在分析现象和规律时,不会只限制于一两种方法和手段,而是立体关照与分析。 第二节主讲传播学的研究体系。传播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传播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传播学的知识层次、传播学的理论框架。首先,传播学体系的依据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新闻学和历史学中找到依据。按照知识的构成,我们可以把传播学分为:理论传播学、历史传播学、实用传播学和边缘传播学。其中我们比较陌生的是边缘传播学,它既是传播学向外扩张的产物,又是传播学向外联姻的结晶。比如,当传播学和其他学科连接,会出现传播心理学,传播社会学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由八大理论板块组成:传播科学论、传播过程论、传播主体论、传播客体论、传播载体论、传播对象论、传播方法论、传播环境论。 第三节主讲学习与研究传播学意义。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科学的传播学;有助于正确解释当代纷繁复杂的传播现象;有助于提高传播传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有利于增强信息传播效果;有助于人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第一章传播学得回顾与展望 这一章介绍了传播学的产生和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这一时期却是传播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历史上四位杰出的传播学创始人:Harold lasswell(1902-1977),Kurt lewin(1890-1947),Carl hovland(1912-1961),Paul F. lzarsfeld(1901-1976).对传播学起到完善作用的是Wlibur Schramm(1907-1987),他的另一个译名为大家所熟知——宣伟伯,他把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来审视,他的《大众传播》出版,标志着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章传播 传播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对于这个定义,有几点值得注意,传播不仅是人类的活动,也是一种信息交流,是一个相互交替的过程。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并且以发生相应的变化为目的。前面提到传播是人类的活动,而不是动植物的、自然界的,这可以通过传播的特点来解释,传播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同性和互动性、永恒性和历史性。 传播活动的普遍性决定了传播活动的多样性,主要有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等。内向传播主要是“主我”(I)同“客我”(Me)之间的交流活动,比如自我反省;人际传播主要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它的特点一般是指令性的、有一定规模的;大众传播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了,它是指职业传播者或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大众提供信息的过程。第五种跨国传播是指对外机构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所进行

邵培仁传播学各章重点

绪论: 学习要点: 了解传播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宗旨 把握传播的本质和传播学的学科特点 知道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掌握传播学研究的知识层次和理论框架 熟悉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初步认识与了解传播学研究方法 重要概念: 传播学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传播本质传播规律 思考题: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什么? 3、传播学与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传播学与宣传学、新闻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5、媒介地理学能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些什么样的新内容? 6、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意义有哪些? 7、分析专向方法在传播研究中的优势与局限。 8、定量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 第一章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学习要点: 了解传播学产生与发展的知识根源和历史脉络 知道传播学研究中的重要人物和当代传播研究现状 熟悉传播学迅速流传、扩散的深层原因和传播学基本成熟的主要标志 了解关于传播学分支研究和本土研究的学术争鸣情况及其正确观点 掌握传播学的发展趋势 重要人物: 奥古斯特·孔德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爱弥儿·涂尔干乔格·齐穆尔约翰·杜威查尔斯·库利罗伯特·帕克乔治·赫伯特·米德哈罗德·拉斯维尔库尔特·勒温卡尔·霍夫兰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沃尔特·李普曼威尔伯·施拉姆 思考题: 1、传播学迅速流传、扩散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在传播学研究的欧洲源头有哪些重要人物? 3、在传播学研究的美国源头有哪些重要人物? 4、传播学的创始人都哪些? 5、李普曼在传播研究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6、为什么说施拉姆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7、传播学的发展趋势怎样? 8、传播学科学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9、传播学本土化趋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传播 学习要点: 掌握人类传播史上发生的五次传播革命的性质及意义 了解传播模式的概念、功能、标志以及应用模式进行研究的三个原则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8×5=40分) 1.效用信息论 2.传播谋略 3.技术信息论 4.传播媒介 5.意见领袖 二、简答题(15×3=45分) 1.什么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简述守门人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特征与功能。 3.简述传播效果及其评估。 三、论述题(第1题15分,第2、3题各25分,共65分)1.试述整体互动模式的要素与特点。 2.试述网络时代人际传播的新趋势。 3.试述议程设置的基本内涵。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8×5=40分) 1.效用信息论 答:效用信息论是指研究信源所发出的信息被信宿(如收信人)收到后所起的效果和作用的理论,即研究信息的实效、效用(如信息的价值)问题。信源发出消息后,对不同的接受者、使用者,其效用或价值是不相同的。同样的消息对于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其价值可以不同甚至完全不同,所以效用信息亦称相对信息。 2.传播谋略 答:传播谋略是指媒介组织面对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的环境,为实现自己的总任务和目标所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整体性的规划。优秀的传播谋略总是建立在以下四个原理之上:①它反映了主体谋求利益的动机;②它适应了施谋对象趋利避害的心理;③它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或突破口;④它顺应了客观事物发展和竞争的规律和趋势。 3.技术信息论 答:技术信息论是指将通讯系统传输信息能力和可靠性进行研究的观点用于描述、解释社会信息传播中的某些现象的观点。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C·E·香农(Shannon)和韦弗(Weaver)。他们于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的著名论文《通讯的数学原理》,标志着技术信息论的萌芽和诞生。 4.传播媒介 答:在传播学中传播媒介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

邵培仁传播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邵培仁《传播学》第三版课后答案 绪论 1.传播学 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2.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是人类对传播现象和问题的审视、探究和思考,是通过“事实陈述”而得出“价值判断”的一个命题论述。 3.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是传播研究者对某些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系统解释和集中探讨,是由与该现象有关的一组命题组成的体系,是有助于弄清该现象的任何一种思想。 4.传播本质 传播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 5.传播规律 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和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性和隐蔽性。绪论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现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传播现象。它应该既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也包括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人类传播也是既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又包括内向传播、人际传播。总之,凡是客观地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并构成影响的现象,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什么? 传播学的研究宗旨,就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人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3.传播学与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科学是走向成熟的标志。传播学也是传播研究、传播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三者的关系犹如一座“传播学术金字塔”,传播科学位于塔顶,传播理论位于塔腰,传播研究位于塔基。任何华丽的塔顶都离不开稳固的塔基支撑,而没有塔顶、只有塔基,只能算是正在施工的建筑。这就是传播研究最先出现、传播理论延后诞生、传播科学姗姗来迟的一个重要原因。换句话说,传播学的诞生是一个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8×5=40分) 1.效用信息论 2.传播谋略 3.技术信息论 4.传播媒介 5.意见领袖 二、简答题(15×3=45分) 1.什么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简述守门人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特征与功能。 3.简述传播效果及其评估。 三、论述题(第1题15分,第2、3题各25分,共65分) 1.试述整体互动模式的要素与特点。 2.试述网络时代人际传播的新趋势。 3.试述议程设置的基本内涵。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8×5=40分)

1.效用信息论 答:效用信息论是指研究信源所发出的信息被信宿(如收信人)收到后所起的效果和作用的理论,即研究信息的实效、效用(如信息的价值)问题。信源发出消息后,对不同的接受者、使用者,其效用或价值是不相同的。同样的消息对于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其价值可以不同甚至完全不同,所以效用信息亦称相对信息。 2.传播谋略 答:传播谋略是指媒介组织面对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的环境,为实现自己的总任务和目标所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整体性的规划。优秀的传播谋略总是建立在以下四个原理之上:①它反映了主体谋求利益的动机;②它适应了施谋对象趋利避害的心理;③它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或突破口;④它顺应了客观事物发展和竞争的规律和趋势。 3.技术信息论 答:技术信息论是指将通讯系统传输信息能力和可靠性进行研究的观点用于描述、解释社会信息传播中的某些现象的观点。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C·E·香农(Shannon)和韦弗(Weaver)。他们于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的著名论文《通讯的数学原理》,标志着技术信息论的萌芽和诞生。 4.传播媒介 答:在传播学中传播媒介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其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这两个方面都是传播学研究的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传播媒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六章传播媒介 6.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 1.媒介的概念 (1)对媒介的不同解释 广义的媒介是指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 在狭义的层面上,人们对“媒介”的理解的运用也是各不相同和相当混乱。 (2)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渠道的区别 ①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符号

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如语言、文字、图像等),而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 ②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表明的只是传播活动的状态、方式和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物体。 ③传播媒介还有异于传播渠道 在传播学中,渠道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等。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 2.传播媒介的构成要素 (1)物体 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 (2)符号 符号是传播媒介与其他普通的物质实体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 (3)信息 信息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 ①传播信息是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和唯一使命。 ②任何有序的完整的符号都蕴含着特定的信息。 ③信息也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发生关系、形成互动的理由和前提。

3.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 (1)实体性 在大众传播中,书刊、报纸、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都是用于传播的实体。 (2)中介性 ①指它的居间性,即它居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 ②指它的桥梁性,即它可以使传受两者通过它交流信息、发生关系。 (3)负载性 负载符号,既是传播媒介的特点,也是传播媒介存在的前提和必须完成的使命。 (4)还原性 作为中介的传播媒介,它决定了其在传播过程中所负载符号的原声、原形、原样,而不应对符号作扭曲、变形、嫁接处理。 (5)扩张性 媒介不仅可以“穿针引线”使传受两者产生关系,还可以将一人的思想、感情和所见、所闻扩张开来为许多人所共享。 4.媒介分析的标准 (1)时空偏倚 任何传播媒介都是一种物质实体,因此也必然会以一定的形态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并显示出自身独特的性质。 (2)参与程度 受众在传播中不仅有知晓权,还应有参与传播的权利。由于不同的传播媒介具有不同的

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传播媒介)【圣才出品】

第六章传播媒介 1.媒介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不论是笨重粗陋的金石碑刻和竹木简牍,还是轻便精致的报纸、杂志、书籍、光盘、优盘,不管其内容和形式如何变化,只要认真地加以考察和分析,就可以得知,任何传播媒介都由三个要素构成。 ①物体 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没有具体而实在的物质实体,无论多么精美的精神内容也无所依附、无法传播。物质实体是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 ②符号 符号是构成传播媒介的第二要素。只有在绳子上打上表示特定事件的“结”,在木板上刻上表示特殊含义的“契”,在树皮或羊皮等东西上面写上传递一定讯息的文字,这些绳子、木板、树皮和羊皮等才能够称之为传播媒介。符号是传播媒介与其他普通的物质实体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 ③信息 信息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重要因素。 a.传播信息是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和唯一使命。 b.任何有序的完整的符号都蕴含着特定的信息。 c.信息也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发生关系、形成互动的理由和前提。 总之,物体、符号、信息三者是构成传播媒介的核心要素,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传播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

号的物质实体,具有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和扩张性等特点。 ①实体性 作为实体性的媒介,它有质地、形状、重量,给人的感觉是可见、可触、可感,是个具体的真实的有形的物质存在,故也就有磨损、消耗和锈蚀。在大众传播中,书刊、报纸、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都是用于传播的实体。在面对面的传播中,空气、光线是传播的实体,人体及人体的口、眼、耳也都是传播的实体,口是发送信息的媒介,耳是接收信息的媒介,眼既可发送信息(所谓“眉目传情”),也可接收信息。 ②中介性 媒介的中介性特点,一是指它的居间性,即它居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二是指它的桥梁性,即它可以使传受两者通过它交流信息、发生关系。当其他的物质实体(如屏风、木板、幕布等)插入人与人之间,它会使人与人隔离、分开。但传播媒介则是在传受两者之间建立联系、沟通信息的“渡船”、“桥梁”、“纽带”和“窗口”。 ③负载性 负载符号,既是传播媒介的特点,也是传播媒介存在的前提和必须完成的使命。由于传播媒介不仅负载符号而且通过符号负载了信息或内容,因此,当人们说“传播媒介”时,往往既指其物质实体(纸张、收音机、电视机、放映机),也指媒介实体、符号、信息的混合物(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有时甚至泛指媒介机构或媒介组织(如“大众媒介”、“新闻媒介”)。 ④还原性 作为中介的传播媒介,它决定了其在传播过程中所负载符号的原声、原形、原样,而不应对符号作扭曲、变形、嫁接处理。 ⑤扩张性

传播学复习资料 (文产) 邵培仁

传播学复习资料(文产)邵培仁 选择:20*1 填空:15*1 名词:4*5 问答:3*10 论述:1*15 1.大众传播学概念提出者:拉斯韦尔 2.传播学几位创始人 *拉斯韦尔 哈罗德·拉斯韦尔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有“行为科学的达尔文”之称。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研究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 ①拉斯韦尔是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播的第一人,是分析研究宣传的权威。1927《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35年与布卢门斯通合著出版《世界革命的宣传》;合编了《宣传与推行》;1979年在他去世后两年,拉斯韦尔、勒纳、史皮尔三人合作编写的三卷巨著续《宣传与传播世界史》/《世界历史上的宣传性传播》,成为宣传传播的又一里程碑。 ②大众传播研究。a、五W: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谁传播?(控制分析);传播什么?(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媒介分析);向谁传播?(对象分析);传播的效果怎样?(效果分析)。b、指出传播的三大作用或三大功能,即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 *施拉姆 韦尔伯·施拉姆(又译宣伟伯,1907-1987),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把传播学系统化、理论化的大师。 ①使传播学系统化和科学化: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不同与前面四位奠基人。后者都是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和专业来研究传播学的,而施拉姆是第一位从新闻专业角度,并把新闻学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结合起来,从全新的视野全面考察传播学,并把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研究的主题包括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问题,传播体制与社会结构问题,传播与国家发展问题,为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完善与成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施拉姆使传播学从梦想变为现实,为传播学勾画出了一个完整的学科框架,并推动它成为一门独立自主的学科。 ②著作:代表性著作有:《大众传播学》(1949)、《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1954)、《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大众传播的责任》(1957)、《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1964)等,其中《大众传播学》(1949)的出版标志着传播学的正式诞生,而《人类传播概论》的问世又标志着传播学基本体系已初步形成。 ③扩大传播学影响:创建一个调查中心(衣阿华民意调查中心)和四个传播研究机构,带动了美国数以百计的传播学系的成立,并波及世界各国。他曾经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数次访华,室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 ④提出新观点和见解:传播的直线型观点,阅读的“即时报偿”和“延缓报偿”的看法,教育传播中的“知识沟”问题,对六种传播模式的精辟概括,对早期传播效果看法的“魔弹论”形容……同时,他还开辟过几个新的研究领域,如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等等 *拉扎斯菲尔德

传播学(第三版) 邵培仁 邵培仁著《传播学》(第3版)问题解答2015

《传播学》(第3版)中的 概念、问题与解答———————————————————————————教材: 邵培仁著,《传播学》(第3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定用书) 教参: 1.戴元光、邵培仁、龚炜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美]赛佛林、坦卡特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4.[美]塞伦·麦克莱著,《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美]鲁伯特·W·麦克切斯尼著,《富媒体,穷民主》,谢兵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7.[英]丹尼斯·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昆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著,《大众传播通论》,颜建军王怡红张跃宏刘逎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邵培仁著《传播学》(第3版)内容简介和声明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定用书。 全书从传播学的产生、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纵向展示了传播学的学科概貌,从传播者、信息、符号、媒介、传播谋略、传播技巧、受众、传播环境、传播效果等方面横向阐述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展示了世界传播学的学术前沿成果,也有中国传播学界和作者的最新思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摄影、社会学等本科专业教材,也可作相关专业的自学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用书。 声明 《传播学》多媒体课件及其内容的版权归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作者邵培仁共同所有,任何个人和单位在未经允许的情况均不得侵犯知识产权。 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传播学是人类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护照”和“通行证”。因此,不论是学习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专业,还是学习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摄影、社会学、文秘专业等,都应该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历史和基本规律,知道如何运用传播学的原理与知识指导各种传播活动,知道如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所需信息,并知道如何避免信息伤害和信息污染,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大众媒介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绪论 学习要点: 了解传播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宗旨,把握传播的本质和传播学的学科特点,知道传播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掌握传播学研究的知识层次和理论框架,熟悉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初步认识与了解传播学研究方法。 重要概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