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用慧眼看世界 用慧心写生活
第一单元《热爱写作,学会观察》写作实践+范文引领2024-202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第一单元《热爱写作,学会观察》写作实践主题范文引领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
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去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些变化。
别忘了取一个别致的题目。
提示:1.关键是要善于发现,你观察、感受到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不妨先都记下来,再做取舍。
2.注意“九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写出由夏入秋的各种变化。
要写得具体明确,比如你的感受是“秋高气爽”,就要用特定的景物把这个感觉描绘出来。
示例校园的秋天秋天校园的清晨是宁静的!走进校园一阵微风吹过,枫树叶一片片落下,叶子在天空左摇右摆,好像在对枫树妈妈说:“再见!”再仔细看看,梧桐树的叶子有的全黄了,有的一半黄一半绿,五彩缤纷的飘落下来,像五彩的蝴蝶在空中飞舞!(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秋天的色彩斑斓)这时,一股香气迎面扑来,抬头望去原来是校园花坛里的那棵桂花开了,真是“金秋十月,十里飘香啊!”也飘来了秋天的凉爽!同学们一个个都戴着红领巾,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走进学校,见到老师,同学们都有礼貌的打招呼,老师也向同学们问好,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秋天校园的中午是热闹的!花园里的花草树木都露出了笑脸,仿佛都在比美,看谁才是最美的!菊花说:“我是最美的,我不仅可以供人们欣赏还可以帮助人们降火清肺呢!”桂花说:“我比你更厉害,我不仅美、还可以吃,更可以十里飘香!”见到桂花和菊花争论不休,旁边的狗尾巴草说:“你俩别争了,我才是最美的,你们没听说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吗?”这时菊花和桂花都笑了……(多个拟人修辞综合运用,写出了花草树木的生机勃勃)同学们在操场上玩着游戏,他们有的踢足球,有的打篮球,有的玩老鹰捉小鸡,有的打乒乓球……校园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名师点评】小短文从两个方面对校园的秋天进行描绘,第一段写出“秋天校园的清晨是宁静的”,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秋天的色彩斑斓。
第一单元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二、 有方法地选择素材。 从生活中观察到的素材,我们如何把它们变成写作素材呢? 首先,选择要有标准。要选择最熟悉、最动人的素材来写,或者是 有真体验、真感受的素材。这样,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情感才能自然 而然地流露出来。例如,老舍抓住自己最熟悉的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创作 了《济南的冬天》,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济南、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 和赞美之情。
返回目录
记忆,为那个烤红薯停留 冬天的夜晚格外寒冷。我慢慢地走在去接弟弟的路上。寒风扑面而 来,在衣服上着陆,它像一大块碎玻璃在羽绒服上来回划着,隔着衣服 还使我猛地打了个寒战。我的牙齿哆哆嗦嗦地打着架,我赶忙缩起脖 子,不断地哈气。风仿佛着了魔似的,肆意穿透厚实的衣服,在皮肤与 衣服的间隙中尽情地舞蹈,疯狂地蹦跳,拼命地滑步。 快到学校门口时,就着昏黄的灯光,我看到远处街道的拐角处,隐 约有一个摊子独自守在寒风里。
弟弟终于放学了,我手捧烤红薯,剥开它被烤焦的外衣,露出金黄 诱人的、散发出阵阵清甜香气的红薯肉,与弟弟分享。路灯下,远远望 去,那对老夫妇已经走远了,那位请我帮忙的老人正向我挥手致意,脸 上似乎还挂着幸福的微笑。
返回目录
那个冬夜里的烤红薯温软香甜,如一把火,驱走了刺骨的寒冷,让 我的记忆为它停留。 点评:作者通过记叙冬夜里,买走老人的老伴卖的最后一个烤红薯, 令其顺利收摊的平凡小事,传达了一种温馨、亲切的氛围。“我”与 弟弟分享红薯,又为这个故事增加一层温暖。文中的细节描写将人 物、事件描绘得细腻生动,可见作者观察之细,也可见其对生活中小 事的留意和思考。文章结尾与标题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这年头,坏人太多了,我警惕地后退了几步,却又有些好奇他要干 什么,便停下了脚步。
返回目录
见我停下,老人赶紧摸出一张五元的纸币,然后认真地对我说: “在校门口的拐角处,有一个胖胖的老太婆在那里卖烤红薯,你可不可 以帮我到那里去买一个烤红薯来?”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我才看清, 原来那是个卖烤红薯的摊子。我疑惑地问:“您为什么不自己去啊?”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七年级作文500字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七年级作文500字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七年级作文500字打开心灵的窗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缤纷的世界。
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中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用不同的精神看世界,会有不同的收获。
如果用乐观的精神的话,生活总是多彩的。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老人,他大儿子是晒盐的,二儿子是卖伞的。
他老人家退休了,可天天都苦着脸。
因为他每天早早地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看天气。
如果下雨他就担心大儿子:“哎呀!这天下雨了,我大儿子洒不了盐了。
”如果天睛,他又担心二儿子伞哪卖得出去啊!因此,他天天茶不思,饭不香的。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哲学家来到了他家,对他说:“你命真好!你看,下雨了,你二儿子的伞卖得多好!天晴了,你大儿子又可以晒盐了。
”老人一想,这倒也是。
于是,从此后,他天天笑哈哈的。
与这个哲学家一样,有着乐观精神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当年发明灯泡时也一样。
在失败了无数次后,依然乐观地说:“我已经找到了一千多种不适合做灯泡的材料了”这就是乐观的心态。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时,不仅要做到乐观,还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有些同学考试时题做错了,考试发挥失常,回来后便大哭一场。
其实这样不好,你于其用这些时间哭泣,不如先分析题目,正确去面对,相信自己下次能考得很好。
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不止上面两点,最重要的是要有顽强的意志。
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主人公------保尔,他为革命而工作。
在他双目失明后,生活最困难时,他仍用顽强的意念支撑自己,用笔当武器,继续为革命工作。
天不暗,阴云总会散;海不宽,此岸连彼岸;山不高,条条路可攀;路不远,一切皆如愿。
对人如此,对生活亦应如此。
少一点悲观,多一点乐观,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
推开写作之门,感悟人生美好——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热爱写作,学会观察》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实践。
按照教材编排体系,本次习作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细心感受大自然的景物变化,用心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并借鉴课文运用的写作方法,从课文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消除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信心。
因为此前的阅读教学中,已经通过读写融通的方式,指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并完成了“写作实践”一的片段写作,所以本节课将集中完成“写作实践”二和“写作实践”三,为有效组织教学,本节课将以“从小学到初中”为话题铺开,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初中初体验,回顾自身成长经历,并撰写作文。
教学目标1.消除写作畏难心理,明白写作就是用笔说话的理念。
2.掌握观察的方法,学会运用观察的方法感受自然,发现自然和生活中的美,获得写作素材。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热情,明确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4.培养写作的兴趣,养成学生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观察的方法,学会运用观察的方法感受自然,发现自然和生活中的美,获得写作素材。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热情,明确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教学难点明确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课前调研小学时,老师怎么教你们写作文的?二、导入有这样一首打油诗,“一看题目就挠头,摊开稿纸咬笔头,冥思苦想皱眉头,半个小时没开头”,大家知道这首诗形容的是什么吗?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家已经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从小学到初中那些事。
三、说说初中那些人1.已经开学三个周了,大家相互也比较熟悉了,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与新同学(新老师)第一次见面的场景,请不要点明人物,让大家猜猜这个人是谁?(提示:必须是本班的同学和老师,且小学时不在同一个班级。
慧眼观生活 慧心写所感

慧眼观生活慧心写所感——“一件小事”习作案例贾月萍【摘要】怎样才能让学生作文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必须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必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可供表达的题材,这是作文真实的源泉,是作文富有生命力的基石。
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要简化作前点滴不漏的指导过程,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机会。
教师要有很强的语文意识和资源意识,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教学资源。
【关键词】作文源泉生活【正文】案例背景:这是一堂“节外生枝”的语文课!这是一节“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作文课!这是个充满意外、满盈惊喜的收获!那天上午,本来我是兴冲冲地准备教授一篇新课的,可上课之后发生了意外。
事情发生在课堂上,如果不及时处理定会助长那些“为非作歹”的学生的不良习气,也会使受害者受到心理上的伤害。
一向热衷于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我,在事情处理完后,灵机一动,将计就计,临时改变了教学计划。
这么富有戏剧性的调节,难道不是学生习作的鲜活素材吗?何不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笔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呢?我的提议马上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响应。
我要求学生可以不拘形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可以选取不同的主题,可以浓墨重彩,也可以温婉平缓地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想说的话真真切切地写下来。
再不用繁琐的作前指导,也不用过多的点拨,学生不假思索,奋笔疾书,个个笔端涌动着兴奋和难以按捺的激情。
学生习作:因为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作文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尽管是同一题目、同一题材,但作文形式与其中的遣词造句、细致入微的刻画、习作所表现的主题也各不相同,真可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文有如实记录当时场面的,有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的换位思考的,有以比较的写法反映老师处理事情与众不同的,有从中悟出各种不同的为人处世之道的,有以第一人称写的,也有以第三人称写的,真是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就连班上公认的语文表达能力最差的两位“肇事者”杨斌和张洋的作文也写得很是成功,其中不乏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尤其出人意料的是平时语文学习、作文水平一直很是一般的“受害者”庞红同学的作文,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到形式,都远远超出了所有同学包括那些语文方面的佼佼者。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用慧眼看世界 用慧心写生活

《用慧眼看世界用慧心写生活》作业设计广东省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潘蔚作业:课后认真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写你(他或她)和花的故事。
学生范文(本文发表于《广东教学报》)上:与花相遇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七(8)班李嘉悦我家阳台一角,总是被一株小小的、不起眼的绿色植物占据着。
平日里,我并不留心去看,只是知道有那么一个东西而已。
直到有一天,我坐在阳台上无所事事,才注意起它来。
它被栽种在一个绿色的横置汽水瓶里,泥土深深浅浅地勉强填满了半瓶。
可这却也并不妨碍它的生长。
墨绿的根深深驻扎在了深褐色的泥土中,藤蔓向四周快活地生长,好像要把整个阳台都占为自己的天地才心满意足。
蔓上此时已经孕育出了好几个鲜活的生命——花苞们错落有致但也安分守己呆在自己的位置上,一丝也未曾逾越。
好似在从蔓中努力汲取力量,拉满弓,张满帆,蓄势待发。
而几朵已经开放的花朵却不似花苞那样含蓄,而是张扬且骄傲地盛放出属于自己的最美年华。
黄昏已近,金色的斜阳映在阳台上,给植物们披上一层金黄的柔和外衣。
花苞小家碧玉,羞笑着;花朵大家闺秀,骄傲却也不失该有的那份温婉。
一夜过后,走出屋外来到阳台,才惊觉昨夜竟下了场大雨。
地砖湿漉漉的,像长了青苔;扶栏滴着水滴,仿佛诉说着昨夜奏响的风雨交响曲。
一眼望去,阳台上几棵芦荟依旧如往常般精神抖擞,只是带上了些许雨滴,相比之下那颗小仙人球就显得不妙。
尽管带着些刺,但硬邦邦的刺又会对无形的风雨带来什么作用呢!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它蔫蔫的,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垂头丧气的哀怨着。
另一盘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也损失惨重,叶子飘零在地板上,被雨水做成的强力胶粘住,动弹不得。
唯独它,把花苞绽放开来。
微紫的花瓣朝着朝阳升起的方向傲然挺立,却也微微有些颤抖。
它的影子也如其一样,好似无言解说着它的坚强。
不畏风,不惧雨。
只为沐浴在新生的阳光之下。
这是哪里来的一股力量啊!或许,只因花儿那对生命的渴望和执着罢了。
这也是我喜欢上她的原因。
单纯只因心中的渴望与执着去战斗,去守护,再无其他。
慧眼看生活 灵性写作文

慧眼看生活灵性写作文人们常说“慧眼看生活”,意指以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的种种变化。
生活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作者,而我们的眼睛,就是生活的镜子,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
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蕴含着无尽的真理。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被琐碎的事物和烦恼所淹没,无法发现它们。
只有慧眼看待生活,才能从中发现生活的意义和美好。
慧眼看待生活,就是在每天的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品味。
我们常常忽略了孩子们天真的笑容,邻居们的友好问候,朋友们无私的帮助等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蕴含着无尽的关爱和真诚。
只有慧眼看到这些,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慧眼看待生活,就是在每一次困境中寻找机遇和启示。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面对这些困境,我们可以选择抱怨和失望,也可以选择积极应对和改变。
慧眼看待生活,就是从困境中寻找机遇和启示。
无论是失业、失败、分手还是挫折,每一次都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只有慧眼看到这些,我们才能真正走向成功和幸福。
慧眼看待生活,就是在每一个陌生的人和事中发现共鸣和温暖。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陌生的人和事。
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意见不合和缺乏了解而产生矛盾和冲突。
只要我们以慧眼看待生活,我们就能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价值,每个事情都有自己的意义和目的。
只有慧眼看到这些,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接纳他人。
慧眼看待生活,就是在每一个瞬间中感受到生命的奇迹和无限的可能。
生活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每一个瞬间都是宝贵的。
我们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一切,而沉溺于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焦虑。
只有慧眼看待生活,我们才能珍惜现在,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无限的可能。
慧眼看待生活,就是通过灵性的写作,将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分享给他人。
写作是一种表达和创造的方式,通过它,我们可以将内心世界中的种种感受和思考传递给他人。
无论是一篇散文、一首诗歌,还是一篇小说,每一次写作都是灵性的体验和表达。
初一作文《“慧眼”观世界》500字(共8页PPT)

“慧眼”观世界
500字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千世界里,
角 真是无奇不有,当你以不同的
度观看一种物品时,就能看到不
同的样子,丰城市人民医院
一楼大厅的清明上河图古画
就是一例。
这幅画,我曾经在小学的
课文 一篇
里学到过,现在我终于
有机会参观一下了,然而,就
时候 在我参观的
,才偶然发现了
这个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
初一作文《“慧眼”观世界》
黄色 站在它的正前方看到的是
,
到了两个斜角看就变成了橙色;
பைடு நூலகம்
白色 在正前方看到的是
,到了两
蓝色 个斜角看就成了灰
,这就是
以不同的角度和眼光看到的不
同的效果。
一幅画会产生这种效果,那
物体 么其它的
也该会有这样的效
果,包括人的心理。
关键词:正前方,看到,黄色,两
个,斜角,变成,橙色,正前方,看到, 白色,两个,斜角,蓝色,就是,不同, 角度,眼光,看到,不同,效果,一幅, 产生,这种,效果,那么,其它,物体, 该会,这样,效果,包括,心理。
我站在这幅画的正前方看,
看到的颜色和在左右斜方看到
的截然不同,物体的样子一样,
颜色却不一样,这就是一个无奇不有
的世界的一例,也是一个物理
知识,关于这个知识我也发表了论文,
关系 当然,这与本文没有任何
。
关键词:幅画,正前方,看到,颜
色,左右,斜方,看到,截然不同,物体, 样子,一样,颜色,一样,就是,一个, 无奇不有,世界,一例,一个,物理,知 识,关于,这个,知识,发表,论文,当 然,本文,没有,任何,关系。
初一作文《”观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慧眼看世界用慧心写生活》教学设计广东省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潘蔚教学目标:1.观察感知,细致描写百合花。
2. 感悟观察方法,引导学生用心灵体察生活。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世间万物充满了好奇,有强烈的探究欲。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以观察为主线,设计了观察系列作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在观察中感悟,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本课将实物(百合花)引进课堂,激活兴趣,切合七年级学生的学情。
重点难点:1.学会调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
2.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开细致描写。
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入花语: 评点随笔1.回忆《山中访友》,激发兴趣。
引入:我们在小学学过一篇课文——《山中访友》,还记得作者李汉荣在到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吗?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我请同学们走进大自然,与花相约。
下面一起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描写你们的朋友的。
2.出示随笔,评点引入。
课前学生观察并写一写身边的一种花,师出示两位同学写的随笔,要求思考点评。
附:学生随笔一:玫瑰那是一朵绚丽的花,一层一层地把花心包住,极富层次感,一层颜色又或许带着另一层颜色。
那是一朵极富香味的花,沁人心扉,让人陶醉。
那是一朵看起来美丽的花,却带着深深的刺。
它就是“玫瑰”。
附:学生随笔二:百合花我的房间有一盆美丽的盆栽——百合花。
这盆花在买回来的时候只有两根花藤,后来越长越多,变成四根,六根……直到现在,已经有八根花藤了。
我家的百合是白色的,开花时十分优雅、美丽。
她在十月份左右就会发芽,一直长呀长,长呀长,长到春节前后就会开花,一直到五六月份才会完全枯萎。
3.学生点评,师引入本课目标。
活动二花径探幽:借鉴范例1.赏析“春风图”,谈谈感悟。
显示“春风图”,学生谈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小结:作者调动了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各种感官,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具体可感。
2.归纳感知事物的方法:看:形态、颜色、构造、特点听:声音嗅:气味触:软硬、冷热、质地、干湿3.品读句子,学用拟人。
学生朗读以下句子,领悟用拟人的手法对事物进行细致描摹的作用:(1)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3)“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4.调动各种感官,感知百合花。
要求学生用心观察、感受摆放在每个小组桌面上的百合花,按照感知事物的方法,说一说自己用眼用心感受到的百合花: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试着听一下,又听到了什么?并试着用拟人的手法使自己说得更形象更生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观察边交流,老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用拟人的手法细化观察所得。
5.搭建梯级,分层要求(1)阅读张晓风的《木棉树》和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想一想:这两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木棉树张晓风所有开花的树看来该是女性的,只有木棉花是男性的。
木棉树又干又皱,不知为什么,它竟结出那么雷白柔软的木棉,并且以一种不可思议的优美风度,缓缓地自枝头飘落。
木棉花大得骇人,是一种耀眼的橘的红色,开的时候连一片叶子的衬托都不要,像一碗红曲酒,斟在粗陶碗里,火烈烈地,有一种不讲理的的架势,却很美。
树枝也许是干得狠了,根根都麻绉着,像一只曲张的手——肱是干的,臂是干的,连手肘手腕手指头和手指甲都是干的——向天空讨求着什么,撕抓些什么。
而干到极点时,树枚爆开了,木棉花几乎就像是从干裂的伤口里吐出来的火焰。
木棉花常常长得极高,那年在广州初见木棉树,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年纪特别小,总觉得那是全世界最高的一种树了,广东人叫它英雄树。
初夏的公园里,我们疲于奔命地去接拾那些新落的木棉,也许几丈高的树对我们是太高了些,竟觉得每团木棉都是晴空上折翼的云。
木棉落后,木棉树的叶子便逐日浓密起来,木棉树终于变行平凡了,大家也都安下一颗心,至少在明春以前,在绿叶的掩覆下,它不会再暴露那种让人焦灼的奇异的美了。
心田上的百合花林清玄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过数千尺的断崖。
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
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那些杂草看不惯了,嘲讽百合说:“即使你真是百合,在这种荒郊野外你的结果还不是跟我们一样吗?就算你开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来又有谁来欣赏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知道自己是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一株花所拥有的庄严的使命;我要开花,是因为要用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
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
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学生回答,老师引导:两文都是以物喻人,写出了花的内在品质。
(2)提出不同层次的写作要求:在接下来的写作练习中,同学们写一写自己眼中的百合花,可以的话,仿照上两文写出感悟更好。
活动三花香四溢:写作交流1.学生观察百合花,并写成片段。
要求调动各种感官感知,并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开细致描写,写出感悟。
2.展示片段,交流评点。
全班交流分享。
活动四花开有情:展开联想1.想一想:你由花联想到什么人什么事?启发联想:史铁生——菊花——母亲宗璞——紫藤萝——生命林清玄——百合花——生命价值2.说一说:你(他或她)和花的故事。
学生谈自己与花的故事。
活动五读懂花语:总结升华教师寄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用感知观察生活,用心灵体察生活,文字才会有生命的色彩、生活的情趣。
活动六与花相约:课外延伸布置作业:课后认真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写你(他或她)和花的故事。
板书设计:看:形态、颜色、构造、特点嗅:气味触:软硬、冷热、质地、干湿学生范文:与花相遇江门市培英初级中学七(8)班李嘉悦我家阳台一角,总是被一株小小的、不起眼的绿色植物占据着。
平日里,我并不留心去看,只是知道有那么一个东西而已。
直到有一天,我坐在阳台上无所事事,才注意起它来。
它被栽种在一个绿色的横置汽水瓶里,泥土深深浅浅地勉强填满了半瓶。
可这却也并不妨碍它的生长。
墨绿的根深深驻扎在了深褐色的泥土中,藤蔓向四周快活地生长,好像要把整个阳台都占为自己的天地才心满意足。
蔓上此时已经孕育出了好几个鲜活的生命——花苞们错落有致但也安分守己呆在自己的位置上,一丝也未曾逾越。
好似在从蔓中努力汲取力量,拉满弓,张满帆,蓄势待发。
而几朵已经开放的花朵却不似花苞那样含蓄,而是张扬且骄傲地盛放出属于自己的最美年华。
黄昏已近,金色的斜阳映在阳台上,给植物们披上一层金黄的柔和外衣。
花苞小家碧玉,羞笑着;花朵大家闺秀,骄傲却也不失该有的那份温婉。
一夜过后,走出屋外来到阳台,才惊觉昨夜竟下了场大雨。
地砖湿漉漉的,像长了青苔;扶栏滴着水滴,仿佛诉说着昨夜奏响的风雨交响曲。
一眼望去,阳台上几棵芦荟依旧如往常般精神抖擞,只是带上了些许雨滴,相比之下那颗小仙人球就显得不妙。
尽管带着些刺,但硬邦邦的刺又会对无形的风雨带来什么作用呢!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它蔫蔫的,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垂头丧气的哀怨着。
另一盘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也损失惨重,叶子飘零在地板上,被雨水做成的强力胶粘住,动弹不得。
唯独它,把花苞绽放开来。
微紫的花瓣朝着朝阳升起的方向傲然挺立,却也微微有些颤抖。
它的影子也如其一样,好似无言解说着它的坚强。
不畏风,不惧雨。
只为沐浴在新生的阳光之下。
这是哪里来的一股力量啊!或许,只因花儿那对生命的渴望和执着罢了。
这也是我喜欢上她的原因。
单纯只因心中的渴望与执着去战斗,去守护,再无其他。
可惜的是,后来因为虫害或是其他原因,她始终没有拗过生老病死这个自然规律,花落根枯。
自始至终,我与这株植物的相遇如梦一般,即使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不知道她的性格习性,但我依然常常想起她。
因为这株植物早已在我的心中悄悄埋下坚强的种子,扎根生长。
(本文刊登于《广东教学·初中语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