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混合结构体系

合集下载

混合结构

混合结构
外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体系可以应用于设防烈度比较低的地区;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 体混合结构体系由于抗震性能相对较好而可以应用于高烈度区,为高烈度区建造超高层建筑提供了可能。这一结 论对其它类型混合结构体系可参考使用。
谢谢观看
区别
框架结构又叫钢筋混凝土结构,只要不动柱子、梁,这种房屋的墙体可以任意拆除,房屋的布局自己可以按 需要设计,其造价高,质量好,寿命长。
混合结构又可以说是砖混结构。虽然也用钢筋浇柱/梁,但墙体具是承重功能,不能乱拆,所以布局不能变。 混合结构质量较框架略差,质量较好,寿命较长,造价略低。
应用
混合结构是一种适用于建造超高层结构的结构体系,对混合结构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和全面,我国已应用的混 合结构体系各有优缺点和适用性,设计中结构选型时应慎重考虑。
混合结构(5张)混合结构不是指单一的结构形式,如砼、木结构、钢结构等。而是指多种结构形式总和而成 的一种结构,即混合结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的承重结构所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均为混合结构。
分类
对混合结构分类不是很明确。主要观点如下: 型钢柱+混凝土梁+混凝土筒归入混凝土结构; 型钢柱/钢管混凝土+钢梁+混凝土筒归入型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存在的问题
外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尽管在国内曾经进行过两个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但由于模型比例太小, 尺寸效应比较显著,节点的构造也难以满足规范要求,故难以反映实际情况。
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体系尽管从概念上分析其抗震性能要优于外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 体混合结构体系,但国内有针对性的深入试验研究资料尚少。应尽快开展研究工作,解决理论落后于实践的状况, 了解此类混合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模型、恢复力特性、变形特性、耗能能力等;掌握此类混合结构在强震作用 下的地震作用分布规律及结构的受力特性、裂缝的发生和开展及分布、子结构屈服、塑性铰分布和薄弱部位等; 分析此类混合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型钢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筒体之间的刚度分配和剪力分布规律等。

当代传媒经营管理第三讲 传媒的组织结构-文档资料

当代传媒经营管理第三讲 传媒的组织结构-文档资料




(2)锥型结构及其优缺点 锥形结构是管理幅度较小、管理层次较多的高、尖、细的金字塔 形态。 其优点与局限性正好与扁平结构相反;较小的管理幅度可以使每 位主管仔细地研究从每个下属那儿得到的有限信息,并对每个下 属进行详尽的指导; 但过多的管理层次不仅影响了信息从基层传递到高层的速度,而 且由于经过的层次太多,每次传递都被各层主管加进了许多自己 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可能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同时,过多 的管理层次可能使各层主管感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相对渺小, 从而影响积极性的发挥;最后,过多的管理层次也往往容易使计 划的控制工作复杂化。


2、管理层次
最高主管的委托人也需将受托担任的部分管理工作再 委托给另一些人来协助进行,并依次类推下去,直 去, 直至受托人能直接安排和协调组织成员的、具体业务 活动。由此形成组织中最高主管到具体工作人员之间 的不同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关系
3、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态




董事会主席
英文虎报
星岛日报
各投资企业
总经理
总编辑
总经理
总编辑
广告部
发行部 人事部 财务部 印刷部 市场部 采访部
编辑部
香港星岛报业集团事业部型结构
三种传媒集团组织结构类型权责的比较
结构类型 U型 H型 联系的紧密 程度 很紧 松散 集分权 集权 分权 中间管理层 无 集团(公司)总部职 责 总部职责介入日常管 理

(三)传媒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及其演变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要求,就是建立规范而完善的公司 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 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四个部分。 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公司的重 大事项;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对股东大会负 责;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经理人以及 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经理层主持公司的日常管理 和经营,对董事会负责。

混合结构体系课件

混合结构体系课件
促进多学科交叉
混合结构体系的研发涉及材料科学 、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 科的交叉,有助于推动多学科的协 同发展。
混合结构体系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混合结构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早 期主要集中在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简单 组合与性能研究。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 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结构体系的研发 逐渐深入,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
减排和生态化。
长寿命和可回收性
混合结构体系具有较长的使用寿 命和良好的可回收性,有助于减 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节约资源
,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环境影响评估
在设计和应用混合结构体系时,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 评估,包括能源消耗、碳排放、材料消耗、水资源利用等 方面,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特点
混合结构体系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可设计性,能够实现材料性能的互补和优 化。例如,通过结合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可以获得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性 。
混合结构体系的重要性
实现高性能材料
混合结构体系可以显著提高材料 的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性能 ,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新的途径

拓展材料应用领域
由于混合结构体系具有多样的性能 和可设计性,使得它们在航空航天 、电子、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
感谢观看
THANKS
VS
发展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生物技术等领域 的快速发展,混合结构体系的研究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纳米尺度的混合结构体系 在电子、光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 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随着3D打印等 增材制造技术的进步,混合结构体系的制 备和应用将更加便捷和高效。
02
混合结构体系的构成
混凝土结构
01

第三讲 组织结构的概念、方案和模式

第三讲 组织结构的概念、方案和模式

Reorganization from Functional Structure to Divisional Structure at Info-Tech
Functional Structure
R&D Info-Tech President Manufacturing Accounting Marketing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Division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 STRENGTHS:
– Suited to fast change in unstable environment – Leads to client satisfaction because product responsibility and contact points are clear – Involves high coordination across functions – Allows units to adapt to differences in products, regions, clients – Best in large organizations with several products – Decentralizes decision-making
组织结构图是组织设计方案的重要表现工具
组织设计方案的重点内容
• 工作任务 • 每个组织职位的指示-报告关系 • 部门组合方式。尤其是在第一个组织层级和第二个 组织层级之间的部门组合方式相当重要。职位、事 业部、矩阵结构和横向结构等部门组合方式。 • 层级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集权制和分权制。
第三讲 组织结构的概念、方案和模式
Maintenance Superintendent

混合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体系
合结构体系概述
● 混合结构是指乘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混凝土制成,以砖 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的承重结构 所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均为混合结构,混合结构,又可以说是砖混结构,虽然也用钢筋浇注,但墙体 具是承重功能,不能乱拆。
● 特点:质量较框架略差,质量较好,寿命较长,造价略低,适合6层以下,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 但平面灵活性差。
● 分类:型钢柱+混凝土梁+混凝土筒归入混凝土结构 ● 型钢柱/钢管混凝土+钢梁+混凝土筒归入型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1.2 实例工程项目概况
● 金茂大厦,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是 上海目前第二高的摩天大楼(截止2008年)、中国大陆第三高楼、世界第8高楼。大厦于1994年 开工,1999年建成,有地上88层,若再加上尖塔的楼层共有93层,地下3层,楼面面积27万8707平 方米,有多达130部电梯与555间房客,现已成为上海的一座地标,是集现代办公楼、五星级酒店, 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 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 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设 计师Adrian Smith 设计。 因为中国人喜欢塔所以中国才把金茂 大厦设计成这样。
其结构体系为巨型型钢混凝土翼柱+内筒混合结构体系。这种混 合结构体系的巨型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内筒通过刚性大 梁构成一个整体的抗侧力体系,而且其抗侧力体系的力矩很大, 效率很高。这种体系还可以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其外围洞口可 以做的很大。
建筑结构分析总结
●1、金茂大厦体现了现代超高层建筑与中国历史传统文脉相结合一种建筑设 计理念--即数字8与宝塔外观造型的深度融合; ●2、高层建筑基本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 力墙体系、筒体结构体系; ●3、巨型高层结构型式包括:巨型混凝土框架结构、巨型钢刚架结构、巨型 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竖向桁架结构; ●4、金茂大厦是巨型高层建筑结构型式中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典型代表, 是现代工业高新技术下应用性与艺术性融合的典范。

混合结构

混合结构
19
整体失效。结构在各个阶段表现出弯曲型的变形态势,失 效模式也属于整体弯曲型。 对带加强层的SF-T-CW 结构和CFTF-T-CW 结构,在 小震作用下,结构保持弹性;中震作用下,筒体连梁和筒体 底部墙体开裂,加强层伸臂桁架上下弦杆翼缘板出现开裂; 在大震作用下,底部核心筒角部和洞口边的暗柱屈服,加 强层的核心筒角部也出现部分屈服;在更强地震动作用下, 核心筒体塑性区扩大,开始向外围框架卸载,框架伸臂梁 和外围框架梁出铰,加强层桁架腹杆也相继进入屈服,加 强层附近楼层的框架柱和底部框架柱出现受压或受拉屈 服,结构整体失效。
17
在SF-T-CW 结构和CFTF-T-CW 结构中,三种位移角 间相差均不大,相对都较稳定,说明结构高度的增大使 三种位移角的变化更趋稳定。所以,位移角指标采用的 优先级为相对层间位移角、顶点位移角和总层间位移 角。 3)如果位移角指标较稳定,不同结构间可采用相 同或相近的限值。如果离散程度较大,则对不同的结构 应分别采用不同的限值。对不带加强层的钢框架-混凝 土核心筒结构和CFT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应采用 不同的总层间位移角限值,而且后者可较前者有所放松, 但可采用相同的相对层间位移角限值或相近的顶点位 移角限值。对带加强层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和 CFT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可采用相同或相近的位移 角限值。 18
7
表1
类筒体和类框架的表现形式及其刚度比参数
类型 刚度比参数 体系A 体系B 体系C、D 体系E 类筒体 T (1 /EIS ) 连续加强 无加强 连续加强 集中加强 α(ω) 筒框结构 核心筒 筒框结构 筒框结构 类框架 λ 平面边框架 空间周边 平面边 平面边
伸臂梁两端绞接(体系B)的外围框架对核心筒抗侧刚度没有提高。 表2 类筒体体系间刚度比参数对应关系

03-讲义:5.5 组合结构

03-讲义:5.5 组合结构

第四节组合结构静定组合结构是指由两种受力特性不同的杆件组合而成的结构。

一类是梁式杆,它为受弯杆件,内力一般有弯矩、剪力和轴力,如梁和刚架结构中的杆件均为梁式杆。

另一类是二力杆(或链杆),它只承受轴力作用,如桁架结构中的杆件均为二力杆。

因此,组合结构通常由梁和桁架或刚架和桁架组成。

如图5-21(a)所示为下撑式五角屋架,其上弦为钢筋混凝土斜梁,竖杆和下弦可用型钢制作,计算简图如图5-21(b)所示。

该屋架为典型的静定组合结构,其中斜梁为梁式杆,竖杆和下弦杆均为链杆。

图5-21 下撑式五角屋架(a)屋架示意图 (b)屋架计算简图用承受拉力的悬索和加劲梁构成的悬吊式结构也可归入组合结构一类。

图5-22所示为某悬吊式桥梁的计算简图,其中柔性悬索和吊杆均为链杆,桥面加劲梁为梁式杆件,具有相当的截面抗弯刚度。

图5-22悬吊式组合结构如图5-23所示常见桥梁工程中采用的拱梁结构,它是由若干链杆组成的链杆拱与加劲梁用竖向链杆连接而成的组合结构,也称为拱式组合结构。

图5-23拱式组合结构求解组合结构前,需对梁式杆和二力杆进行判别,目的是为了确定杆截面上未知内力分量的数目。

一般来说,链杆为直杆,两端完全铰结,且无横向荷载和力偶作用,如图5-24(a)所示。

折杆(图5-24(b)),或有横向荷载作用的直杆(图5-24(c)),或带有不完全铰的两端铰结的杆件(图5-24(d)),均为梁式杆。

图5-24 链杆和梁式杆的判别 组合结构内力分析方法一般仍采用截面法,即取隔离体、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未知杆内力等。

关键是截面截到的杆件是梁式杆(需要求解弯矩、剪力和轴力)还是轴力杆(只需要求解轴力)。

一般情况下,截面要尽量避免截开梁式杆(因为梁式杆上弯矩、剪力和轴力等内力未知量太多不便求解),尽量截开轴力杆。

先求轴力杆的轴力,并将其作用于梁式杆上,再计算梁式杆的弯矩、剪力和轴力。

计算链杆的内力与分析桁架的内力一样,可以采用结点法或截面法。

常见混合结构及组合结构设计研究.doc

常见混合结构及组合结构设计研究.doc

常见混合结构及组合结构设计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高层建筑越老越多。

建筑结构体系是指结构抵抗外部作用的结构构件组成方式。

本文重点介绍常用的混合结构体系和组合结构体系,以及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设计方法。

关键词:混合结构组合结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随着建筑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结构的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继诞生了许多新的结构体系。

这些结构体系使用方便,受力更加合理,既经济又便于施工。

混合结构体系和组合结构体系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一、常见的混合结构体系1、混凝土墙-钢框架体系混凝土墙-钢框架体系中,混凝土墙分成预制和现浇两种。

混凝土墙-钢框架体系中,钢框架是主要的承重构件,混凝土墙是主要的抗侧力构件。

由于预制混凝土墙-钢框架体系是通过在框架间配置一定数量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所组成的,所以水平荷载引起的倾覆力矩主要由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墙板所形成的联合体来承担。

在现挠混凝土墙-钢框架体系中,现浇混凝土墙具有较大水平截面,而且沿高度是连续分布的,因而具有较大的抗侧移刚度。

在水平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墙承担大部分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框架部分承拉由于变形协调所分配的小部分水平剪力。

2、混凝土芯筒-钢框架体系“混凝土芯筒-钢框架”结构体系,是指出钢筋混凝土芯筒及铰接或刚接钢框架所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

3、混凝土框筒-钢框架体系“混凝土框筒-钢框架”体系,是指由外围的混凝土框筒和内部钢框架所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

这种体系主要是靠钢筋混凝上外框筒抵抗水平荷载,内部钢框架仅需承担竖向荷载。

钢柱可以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使截面尺寸达到最小值。

外框筒也可以起到围护作用,省去了外墙板及安装工作量。

在施工方面,内部钢框架的安装和外圈钢筋混凝土框筒的绕酒,可以交锗进行,从而避免厂劳力密集型的施工作业。

4、混凝上墙—钢框筒体系“混凝土墙-钢框筒”结构体系是指由钢框筒和嵌置于钢框架间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所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

钢框筒是一个空间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它的整体抗弯能力甚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浇混凝土楼盖施工工艺
支模板
模板有柱通过处.模板要断开
绑扎钢筋
完成钢筋工程
浇筑混凝土
无梁楼盖
无梁楼盖形式上 是以结构柱与楼板组 合,取消了柱间及 底的梁。楼板可以通 过柱帽或无柱帽支承 在柱子上,这时周边 的楼板最好均匀出挑, 可使结构较为单一。
(4)、装配整体式楼盖
压型钢板组合楼盖
优点
现浇式楼盖 装配式楼盖 装配整体式楼盖
整体性,耐久 节约材料,造 综合了前两种优点
性,抗震性较 价低,施工进
好,灵活性较 度快,有利于

建筑工业化
缺点
耗费材料,造 整体性抗震性 使用的限制条件比
价较高,施工 较差,灵活性 较多。
工期长。
不好。
(7)、现浇空心楼盖
定义:利用预制空心楼盖的概念,将空心圆孔 管埋入钢筋混凝土板中,按不定方向排列,现 场浇注成型,使原实心钢筋混凝土板变成空心 板。
(3)、适用范围
2、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布置
墙体布置方案 (一)横墙承重方案 (二)纵墙承重方案 (三)纵横墙承重方案 (四)内框架承重方案
(一)横墙承重方案
1受力特点:主要靠横墙支撑楼板 横墙:承重 纵墙:维护、分隔、维持横墙的 整体作用、承担自身重量
2优点: (1)横墙较密,房屋横向刚度大,
(3)、现浇式楼盖的选型
结构型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
楼板结构稳定性分析
楼板传力分析
单向板:两对边支承,或四边支承而l1/l2 ≤2 优点:计算简便,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双向板:四边支承而且l1/l2 ≤2 优点:梁较少,接近正方形,天棚平整,外形美观,适用 于门厅部分或公共建筑的的楼盖 缺点:配筋构造复杂,施工不方便
整体刚度好 (2)外纵墙立面处理方便,可设
较大洞口 3缺点:横墙较密,房间布置不灵
活 4适用范围:宿舍、多层住宅
(二)纵墙承重方案
1.受力特点: 板荷载传给梁,由梁传给纵墙 纵墙:承重 横墙:满足房屋刚度和整体性
2.优点:房间空间大,房间布置灵活, 墙面积小
3.缺点:房屋横向刚度差,纵墙较厚 或要加壁柱
4.适用范围: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 或隔墙位置可能变化的房屋
(三)纵横墙承重方案
1.受力特点: 纵横墙共同承重
2.优点:房间开间和进深能满足使用要求,房屋横向刚度 比纵墙承重方案大
(四)内框架承重方案
钢筋混凝 土柱代替 内承重墙
1.受力特点:外墙和内柱共同承重 2.优点:可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 3.缺点: (1)房屋空间刚度差 (2)墙柱易发生不均匀沉降 4.使用范围: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的房屋
建筑技术概论
教 师:韩晓娟
一、混合结构体系
1、混合结构的定义、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2、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布置 3、混合结构房屋的楼盖布置
1、混合结构的定义、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1)定义 同一房屋结构体系中采用两种或两种
以上不同材料组成的承重结构
(2)优缺点
优点: (a)主要承重结构用砖砌 (b)房屋纵横墙体布置容易满足刚度要求 (c)混凝土、钢材主要用于楼屋盖上,造价低 缺点: (a)砖砌体强度低,层数受限制。 (b)抗震性能差 (c)施工速度慢 解决办法:大型墙板和砌块
既具有整体性,抗震性好,适用于大空间、 大跨度柱网建筑等现浇混凝土的优点,又具 有减少用料,降低成本的优点,是一项正在 发展的新技术。
施工工艺
混凝土浇筑后形成空心板
(8)、现浇楼盖中的梁板的尺寸要求
单向板单跨简支h
多跨连续h
l
30 l
屋面板h
40
60mm楼面板h
70mm
板厚双向板单跨简支h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只能够用作单向板。 组合楼板的跨度为 1.5~4.0m,其经 济跨度为2.0~ 3.0m之间。如果 建筑空间较大,需 要增加梁以满足板 跨的要求。
压型钢板的连接
(5)、现浇楼盖的传力系统
单向板:板→次梁→主梁→柱或墙→基础→地基 双向板:板→梁→柱或墙→基础→地基
(6)、不同结构形式楼盖的优缺点
3混合结构房屋的楼盖布置
(1)、装配式楼盖的选型
定义: 铺板式楼盖——由许多预制楼板直接铺放在砖墙或楼
面的大梁上所形成的楼盖形式。 预制楼板:实心平板、空心板、槽形板 规格:通用构件图集
预制槽型板实例
预制空心板实例
装配式结构实例
(2)、装配式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和墙体承重方案相对应 •小跨度(M) •平面尺寸符合300mm的基本模数,以便和预制楼板 的模数相配合 •发展趋势:加大板宽
多跨连续h
l 40 l 50
h
80mm
悬壁板h
l 12
(9)、现浇楼盖中的梁板的尺寸要求
次梁截面
h=(111
b
(
1 2
~ ~
1 )l 15 1)h 3
主梁截面
h=(81 ~
b
(
1 2
~
121 )l 1)h 3
悬壁梁截面
h b
l 6 (1 2
~
1)h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