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原则是什么呢

合集下载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自身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典型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SLE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ANA)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及多器官和系统受累。

SLE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女性发病年龄多为15~40岁,女:男约为7~9:1。

SLE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不同种族人群中具有一定差异,亚洲及太平洋地区SLE的发病率约为每年25~99∕1O万,患病率约为3.2~97.5∕10万⑴。

为在深入认识SLE,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充分参考各级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权威诊治指南和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提高我国SLE的诊治水平。

一、临床表现SLE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系统受累表现多样,病程和疾病严重程度不一;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各异,同一患者在病程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相同临床表型的患者预后亦有差异。

SLE的自然病程多为病情的加重与缓解交替。

1 .全身症状:是SLE患者起病的主要表现之一,亦是稳定期SLE患者出现疾病活动的警示。

SLE患者的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疲乏和体重下降。

发热通常为SLE疾病活动的标志,但需与感染相鉴别。

疲乏是SLE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由多种因素导致。

2,皮肤黏膜:皮肤黏膜损害见于大部分SLE患者,特异性狼疮皮肤损害的典型表现为面颊部蝶形红斑,亦可表现为亚急性皮肤型狼疮和慢性皮肤型狼疮。

其他特异性表现包括狼疮性脂膜炎、冻疮样红斑狼疮和肿胀型红斑狼疮。

非特异性皮肤黏膜表现包括网状青斑、雷诺现象、尊麻疹、血管炎、扁平苔辞等。

此外,SLE患者常出现光过敏、脱发、口腔黏膜溃疡等。

3 .肌肉骨骼:SLE患者典型的关节受累表现为对称分布的非侵蚀性关节痛和关节炎,通常累及双手小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

全身性肌痛与肌肉压痛在SLE患者中常见,部分患者出现肌炎,可表现为近端肌无力和肌酸激酶升高。

缺血性骨坏死可见于少数SLE患者,最常累及部位为股骨头,部分与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相关,长期激素治疗者需警惕。

系统性红斑狼疮操作规程

系统性红斑狼疮操作规程

系统性红斑狼疮操作规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多脏器受累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下是关于SLE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1. 确诊标准:1. 必备条件:具备1个以下临床特征和1个以上免疫学特征;2. 临床特征:面部红斑、慢性皮肤损伤、口腔溃疡、非血栓性坏死性脊柱炎、脑膜炎、类风湿关节炎、肾炎等;3. 免疫学特征:ANA滴度升高、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抗卡尔菲抗体阳性等。

2. 治疗方案:1. 非药物治疗:规律的锻炼、合理的休息、减轻精神压力、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晒等;2. 药物治疗:a. 空气污染控制:使用氧气治疗,保持空气清新;b.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用于控制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动;c. 抗炎药物:如NSAIDs(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关节炎症状;d. 免疫调节剂:如羟氯喹、雷公藤等,可调节免疫功能;e. 全身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用于控制疾病活动。

3. 疾病管理:1. 定期随访:根据患者的病情,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血常规、肾功能、免疫学指标等;2. 症状监测:定期询问患者症状的变化,如关节痛、面部红斑等;3. 疾病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的相关知识宣传,教授自我监测和管理技巧;4. 心理支持: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5. 预防并发症:密切关注患者的肾脏功能、心脏功能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4. 并发症管理:1. 肾脏受累:进行肾脏功能监测,必要时进行肾活检;2. 心脏受累: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必要时进行心脏病变的处理;3. 血栓形成: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和血栓筛查,如有需要,使用抗凝药物;4.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进行脑脊液检查,必要时进行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疗。

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复杂多样的疾病,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疾病管理则包括定期随访、症状监测、疾病教育、心理支持以及预防并发症等。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多系统受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及激活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SLE可累及多个器官,包括皮肤、关节、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针对中国SLE患者的特点,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了《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具体内容如下:一、诊断标准1.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标准(强调抗核抗体和免疫球蛋白)2. 2024年Systemic Lupu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ng Clinics (SLICC)标准(修订免疫球蛋白和抗磷脂抗体)建议使用SLICC标准,辅以培养技术优化的方法检测抗核抗体。

二、治疗原则1.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系统的受累程度、临床病情以及个体特点进行调整。

2.早期治疗,以达到疾病控制为目标,预防并处理SLE活动期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和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情况。

3.综合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教育、心理支持、合理锻炼等)和药物治疗(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三、治疗策略1. 一线治疗:全身症状轻微、无重要脏器受累者,使用短期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每日≤7.5mg)。

2. 二线治疗:症状加重、重要脏器受累者或糖皮质激素剂量需大于每日7.5mg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3.RPC疗法:对于病情较重、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考虑随机贴片环磷酰胺(RPC)疗法。

4.常规监测和注意事项:包括治疗药物的监测以及给予相关的免疫接种和疫苗。

5.临床研究和新药试验:鼓励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和新药试验,以改善疗效和治疗质量。

四、临床提示1.注意性别和年龄因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SLE在生育过程中的影响也需要引起重视。

2.合理指导患者运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运动,维持关节功能和心肺功能。

3.防止感染:采取避免接触病原体、提高自身免疫力等措施,预防和应对感染。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循证医学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循证医学治疗

膜病变 , 但脸部应尽量避免使用强效激素类外用药 , 即
使使用也不应超 过 l 。小剂 量激 素 ( 尼松 ≤1 周 泼 0 m/) gd 有助于控制病情 , 常副作用较小。对 于有 明 通 显脏器损害的 中、 重度活动 型 S E患者 , L 个体化糖皮 质激素治疗是必要的, 通常泼尼松剂量为每天 0 5 . —1 m / g并联合 其他免疫抑 制剂治疗 , gk , 包括环 磷酰胺、
至 停用 ¨。
定大剂量环磷酰胺静脉冲击( .5 10 m , 07 — .0 / 每月 1 g
次) 的效 果 ;3 欧洲 抗 风 湿 病 联 盟方 案 : 0 2年 , () 20 欧洲抗 风湿 病联 盟 9个 国家 1 医 院联 合进 行 了多 8所 中心 随机 开放性 对 照研 究 尝试 了小剂量 环磷 酰胺 冲击
年《 风湿病学年鉴》 发表 的一篇系统性综述总结 了羟 氯喹治疗 S E的循证医学证据 。常用羟氯喹 20— L 』 0
40m / 。抗疟 药 不 良反 应 少 , 有 视 网 膜 病变 等 不 0 gd 可 良反 应 。治疗前 和 治疗 后 每 年 应进 行 1次 眼底 检 查 ,
2 1 年 1 且第 2 01 1 8卷第 1 期 1
JCi It nNe , oe br 0 1V 12 . o 1 l ne d N vm e 1 . o.8 N . 1 n r 2

7 9・ 2

综述 与讲 座 ・
系统 性 红 斑 狼疮 的循 证 医 学治 疗
徐 传辉 栗 占国
[ 文献标识码 ] A [ O ] 03 6 /. s.0 19 5 .0 11 .0 D I 1 .9 9ji n 10 -0 7 2 1 . 102 s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遂宁市中医院风湿科方荣成主治医师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也是最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以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特别是抗核抗体)和病变累计全身多系统、多种器官为特征。

SLE以育龄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也多见于15-40岁,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5;也见于儿童及老人,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2。

近30年来,随着对SLE基础研究的深入,SLE 在治疗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10年存活率已达到80%以上。

一、病因(一)遗传学(二)性激素(三)环境因素二、发病机制(一)B细胞功能亢进(二)T细胞功能异常(三)细胞因子产生的异常(四)自身免疫耐受的破坏三、临床表现(一)皮肤黏膜表现1、光过敏常见表现,约占58%。

2、蝶形红斑最典型的皮肤表现,分布于颧部及及鼻梁上,常融合成蝶形。

皮损为不规则的水肿性红斑,色泽鲜红或紫红,边缘清楚或模糊,高出皮肤,表面光滑,有时可见鳞屑,可有痒和痛感。

3、盘状红斑此种表现为界限清晰的红色斑丘疹,皮疹中央区有硬痂并伴色素脱落,结痂处皮肤可出现萎缩。

4、脱发常为弥漫性脱发。

5、真皮血管炎20%患者有此表现,表现为指(趾)尖有小动脉的梗死。

6、Raynaud现象(二)骨、关节和肌肉表现关节痛和关节炎是SLE常见的临床症状。

急性关节炎以小关节为主,最多见于近端指间关节、膝关节及腕关节,皆为对称性的。

但一般无关节破坏,不会引起关节畸形。

约70%的SLE患者出现肌痛、肌无力和肌压痛,多与药物治疗有关。

(三)肾脏表现SLE常见的临床表现,约半数患者可出现狼疮性肾炎症状,表现多种多样。

严重者出现高血压、尿少、尿闭、氮质血症等急进性肾炎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四)精神和神经系统表现常见临床表现。

严重的精神和神经系统症状常常是SLE活动的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主要表现是器质性脑病和癫痫发作。

SLE诊疗指南

SLE诊疗指南

SLE病情活动性和轻重程度评估
1)活动性表现
(1)新近出现症状 (2)dsDNA高滴度 补体C3 下降 血沉增快 (3)活动性判断标准 SLEDAI SLAM OUT
临床SLEDAI积分表

• • •
• • • • •
临床表现 8 癫痫发作:最近开始发作的,除外代谢、感染、药物所致 8 精神症状:严重紊乱干扰正常活动。除外尿毒症、药物影响 8 器质性脑病:智力的改变伴定向力、记忆力或其他智力功能 的损害并出现反复不定的临床症状,至少同时有以下两项:感觉紊乱、 不连贯的松散语言、失眠或白天瞌睡、精神运动性活动增加或减少,除 外代谢、感染、药物所致 8 视觉障碍:SLE视网膜病变,除外高血压、感染、药物所致 8 颅神经病变:累及颅神经的新出现的感觉、运动神经病变 8 狼疮性头痛:严重持续性头痛,麻醉性止痛药无效 8 脑血管意外:新出现的脑血管意外,应除外动脉硬化 8 脉管炎:溃疡、坏疽、有触痛的手指小结节、甲周碎片状梗 死、出血或经活检、血管造影证实。
抽搐 精神异常 脑器质性症状 视力下降 颅神经受累 脑血管意外 血管炎
8分
SLEDAI
狼疮头痛 关节炎 肌炎 4分 管型尿 血尿 蛋白尿 脓尿
新出皮疹 脱发 2分
发热1分 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减少
2)轻重程度评估
(1)轻型SLE 临床稳定 所累及靶器官功能正常 (2)重型SLE 所累及靶器官功能异常 (3)狼疮危象 指急性的危及生命的重症狼疮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原则
治疗进展
• 激素 • 免疫抑制剂 • 其他药物:HCQ、NSAIDS、植物药
• 患者宣教 • 对症治疗 • 去除预后不良因素
• 生物制剂 • 免疫吸附 •干细胞移植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病史采集】1.颊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发热、疲乏、脱发、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肿痛、浆膜炎、心肺症状、肾脏病变、血液系统病变、血管炎、癫痫或精神症状。

2.诱因:阳光照射、感染、妊娠、分娩、某些药物、手术。

3.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情况。

4.与之鉴别的常见症状:乏力、发热、关节痛、皮疹。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生命体征、各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1)皮肤粘膜体征:狼疮发、水肿性红斑、真皮血管炎、雷诺现象、无痛性溃疡;(2)肌肉关节体征:压痛部位、畸形。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应做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总蛋白、白蛋白、血脂、血糖、尿酸、肌酶、血沉、C反应蛋白、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补体、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ENA抗体(包括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磷脂抗体;(2)酌情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狼疮细胞、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人球蛋白(Coomb)试验。

2.器械检查:胸部X光正位片、心电图、心脏及肝脾肾B超。

3.特殊检查:必要时做狼疮带试验和肾活检。

【诊断与鉴别诊断】1.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重新修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标准:(1)颊部红斑;(2)盘状红斑;(3)光敏感;(4)口腔溃疡;(5)关节炎;(6)浆膜炎:心包炎或胸膜炎;(7)肾脏病变:蛋白尿>0.5g/d或细胞管型;(8)神经系统异常:抽搐或精神异常;(9)血液学异常: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10)免疫学异常:LE细胞阳性或抗ds-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11)抗核抗体阳性。

具有以上4项或4项以上者可以诊断为SLE。

在SLE发生、发展中的过渡型,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不足以诊断SLE,系SLE的可疑病例,称为非典型SLE。

2.SLE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类风湿关节炎;(2)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3)结节性多动脉炎;(4)混合性结缔组织病;(5)其它,如系统性硬化症、风湿热、白塞病、血清病、原发性溶血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霍奇金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荨麻疹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是一种以多系统器官损害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一、临床表现1.皮肤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常涉及皮肤,特征性体征是蝶形红斑,多出现在面颊和鼻梁部位。

此外,还可见到日光敏感、毛发脱落、口腔溃疡等皮肤损害。

2.关节和肌肉关节和肌肉受累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患者经常感到关节痛、僵硬,并有明显的早晨僵硬感。

这种关节和肌肉的不适通常持续数月以上。

3.心血管系统受累心血管系统受累表现为血压升高、胸闷、心悸等。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包炎、心内膜心包炎、心肌炎等严重的心脏病变。

此外,SLE患者还易发生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

4.肾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也是最具临床意义的表现之一是肾损害,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表现为尿蛋白增加、尿血、高血压等。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逐渐进行性的肾功能衰竭。

5.神经系统受累神经系统受累在SLE中较为常见,其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精神异常、抽搐和中风等神经系统症状。

6.其他器官受累SLE还可涉及眼部、肺部、消化道及造血系统等多个器官,导致眼球红斑、视网膜出血、呼吸困难、胃肠道溃疡以及贫血等多种临床表现。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主要用于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关节炎和肌肉疼痛。

(2)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等,可用于控制自身免疫反应和减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各种临床表现。

(3)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可抑制免疫系统活性,遏制自身免疫反应发展。

2.非药物治疗(1)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阳光暴晒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减轻SLE患者的临床表现。

(2)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患者身体素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并改善心血管函数。

(3)心理支持:SLE是一种长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原则是什么呢
导语:越来越多的中朋友有红斑狼疮,而红斑狼疮就算是现在朋友们疾病十分常见的一种,目前为止红斑狼疮的患病的趋势呈年轻化,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
越来越多的中朋友有红斑狼疮,而红斑狼疮就算是现在朋友们疾病十分常见的一种,目前为止红斑狼疮的患病的趋势呈年轻化,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科学的诊疗,不然可能会错过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甚至引起红斑狼疮病情的加重。

那么,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原则是什么呢?
红斑狼疮的治疗原则有以下几点:
1、向患者解释病情,增强治疗信心,定期复查,活动期注意休息,避免感染,预防接种、妊娠和手术。

2、避免太阳光或紫外线、强烈光电及X线照射,采取防光措施,忌用有感光性药物如磺胺类、克尿噻、酚噻嗪等药。

3、避免过劳,多注意休息,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4、内服药一般盘状者采用氯化奎宁或小量皮质激素、维生素c等治疗。

系统性者则应首选皮质激素,且应足量和持续应用,必要时采用免疫抑制剂和雷公藤。

对有多脏器损害、症状严重且对皮质激素疗效差者可考虑用血浆置换疗法。

5、外用疗法可用皮质激素软膏、奎宁软膏等外搽。

6、支持疗法及各脏器病变的对症治疗。

以全身症状为主的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应到内科医师处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一、祛除诱因
预防红斑狼疮这种疾病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消除诱发该病的病因或加重该病的因素,在外出的时候要防止受到阳光的暴晒,不要接触有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