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郁金香育种
说明郁金香的繁殖和栽培技术

说明郁金香的繁殖和栽培技术
郁金香是一种非常美丽和受欢迎的花卉,其花色丰富,形态各异,深
受人们的喜爱。
如果您想了解郁金香的繁殖和栽培技术,可以参考下
面的内容。
1. 郁金香的繁殖方式
郁金香的繁殖方式有种球茎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方法。
种球茎繁殖:郁金香的种球可以手工分蘖或自然吸取养分后自爆分蘖。
通常在植株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花茎开花后便可进行分蘖。
将分蘖后
的种球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风干几天,然后再将种球植入新土中
培育,以便更好的发芽和生长。
种子繁殖:种子繁殖需要进行花粉传递,可以在花开时将同品种的花
壳分开,用小毛刷将雄蕊蕊药粉轻轻刷到花蕊柱上,使花粉粘到柱头,这样并保证了同种不同体系的植物也能进行交配繁殖,实现种子繁殖
的目的。
种子成熟后在早春播种,包覆一定量培育土,保持湿度而不
宜温度过高,如此能得到更好的繁殖效果。
2. 郁金香的栽培技术
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不积水的黏性土壤和沙质土壤均可。
肥料是促进郁金香生长的关键,所以在栽培过程中要加足肥料。
光照:郁金香对光照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光线越充足,生长越优美,
也能增强其品质和色泽的美丽。
浇水:郁金香在生长期间需要适时浇水,以防止土壤过干或过湿。
喜
好温度适宜的温带气候。
修剪:郁金香在开花前应该剪去叶片,加强通风,避免病虫害。
总之,郁金香的繁殖和栽培技术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和肥料等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和管理,我们可以让郁金香
长得更加美丽,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风貌。
郁金香育种进展解析

种质资源
早花类: ○ 单瓣早花型,25个以上品种 ○ 重瓣早花型,20个以上品种
2021/4/10
单瓣郁金香
重瓣郁金香
种质资源
中花类:
○ 胜利型,100以上品种
○ 达尔文杂种型,60个以上品种
晚花型
○ 单瓣晚花型,100多个品种
○ 百合花型,30多个品种
Yonina,百合花型
○ 皱边型,15个品种
○ 绿花型
○ 端木班特型,10几个品种
○ 鹦鹉型,25个品种
○ 重瓣晚花或牡丹花型,30多个品种
Flaming Parrot, 鹦鹉型
种பைடு நூலகம்资源
原种 ○ 考夫曼系,50多个品种 ○ 福斯特系,30多个品种 ○ 格里格系,40多个品种 ○ 其他种
引种驯化
弄清、弄准品种名称 要精准栽培、使其性状充分表达
种植出与国外品种一样的优良植株 考虑保护地栽培或异地专业化栽培 设法自繁自用,避免重复引进 考虑种球繁殖的国产化问题
芽变选种
情况和条件 突变较普通,利用芽变育成的品种约占20% 花色、花型、彩斑、株型等观赏性状都会发生芽变 既有自发芽变,也有人工诱发的突变,以芽变为主
例子 早花的’Mouliro’ ○ 108个芽变品种 达尔文型的“Bartigon” ○ 产生了49个芽变品种 “William Copliand” ○ 12个芽变品种
种间杂交
方法途径 将栽培的各型、各系郁金香与其他郁金香野生 原种进行杂交 远缘杂交结合胚培养是培育郁金香新品种的主 要途径
特点 不仅可重组性状,还可通过异源基因的互作产 生新的性状
育种加速
提高育种效率是杂交育种的主要问题 育成一个品种需20年左右
方法 缩短营养生长阶段 ○ 一年两作,可使杂种苗提前开花 早期选择 ○ 种球与叶片的性状、促成适应性、抗病性等均 可在苗期进行初步筛选 快速繁殖 ○ 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简述郁金香育种

简述郁金香育种一、郁金香育种的意义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的属名“Tulipa”源于波斯语,系“帽子”和“伊斯兰头巾”(指花的形状)的意思。
郁金香因其外形典雅、花色纯正、花色繁多而深受世人喜爱,被誉为“花中皇后”,成为胜利、凯旋的象征[2]。
郁金香也是世界著名的鲜切花,成束插于较大的花盆中,既朴素大方又色彩艳丽,成为风靡世界的著名球根花卉之一,其栽培历史长达300 多年。
郁金香也适合盆栽,是冬春节日高档的盆花。
由于该花卉较适合园林布置,现已广泛应用于花坛、花境、园林小品或作地被以及主题花卉展览,具备良好的园林应用前景。
郁金香的园林栽培种极多,作为重要的地被层花卉,可成片成群培植,构成绚丽多彩的色块,深受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也可在花坛或大草坪边缘片植、丛植。
郁金香的园艺品种有8000 多个,但常用的品种只有200 多个, 依荷兰R.G.B.A 的标准(1981 年)进行园艺品种分类,可分为早生种、中生种、晚生种3 个类群。
新品种主要育成于荷兰,所以世界的郁金香新品种登录委员会设在荷兰皇家球根生产协会。
早花品种的自然开花期在4 月中旬到下旬,一般为单瓣或重瓣,植株较矮小,大多数品种适合于花坛或盆栽,很少用于切花生产。
中花品种的自然开花期在 4 月下旬,植株属于中到大型,花色丰富,包括很多优良的园艺品种,适合于切花生产。
晚花品种的自然开花期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花色和花型丰富,分为7 个类型,植株高大健壮,适合切花生产。
原种与经过品种改良的园艺品种不同,是由野生种和其近原种的品种群整理而来。
就目前我国郁金香的生产水平来说,无论是切花还是盆花,均处于初级阶段,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落后于荷兰、日本等世界先进国家。
究其原因是:郁金香在国内的商业化种植时间较短,相关的生产技术还未完全成熟;国内育种水平低,品种更新周期长,且主要依赖进口,种球繁殖量少,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发展体系,缺乏技术力量等。
郁金香的繁殖方法以及栽培管理技术

郁金香的繁殖方法以及栽培管理技术郁金香又叫旱荷花,是世界著名球根花卉。
花茎刚劲挺拔,花朵高高托出,花形整齐,色泽丰润,美丽端庄。
可地栽、盆栽或用作切花,观赏价值极高。
一、郁金香的繁殖技术1、子球繁殖郁金香每年更新,花后即干枯,其旁生出一个新球及数个子球。
子球数量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早花品种子球数量少,晚花品种子球数量多。
子球数量还同培育条件有关。
一般9-10月份栽子球,南方可延至10月末至11月初。
栽前整地做畦,先将畦内土挖出15厘米厚,铺上腐熟的厩肥及草木灰等作基肥。
基肥上面铺一层细土,将子球栽植其上,上覆土,厚度以高出子球2倍为宜。
行距14-16厘米,株距5-15厘米。
栽后浇水,促发生根。
冬季北方需覆盖马粪、草帘等防寒物。
早春化冻前撤去防寒物。
盆栽每盆栽4-5个充实肥大的子球,埋土与球顶平齐即可,盆底加基肥。
一般在秋季播种种球后,可把盆埋入土中,促进生根,待到第二年春天掘出灌水,进行盆栽正常管理。
如想提早开花,可于12月份起随时掘出。
如盆栽后放在温室内,可在春节开花。
2、播种繁殖应在秋季播种,经过冬季低温于春季发芽。
温室内、露地播种均可。
二、郁金香的栽培管理栽培地点选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砂壤土)、排水良好的地方。
在发芽和开花前后可施2-4次薄肥。
盆栽干燥时浇水,少施、勤施稀薄液肥。
盆栽球根生长一般不充实,可于开花后弃掉,如想继续利用繁殖,应在取出后转入地上培育,1-2年才能开花。
露地栽植,于6-7片叶枯黄时将球根掘起,在阳光下充分干燥,收藏于干燥通风凉爽的室内架上。
栽小球经3-4年时间才能培养成大球。
到2-3年后大部分球能开花,这时采切花不影响球根发育,故培养球根可兼做切花生产。
郁金香可进行促成培育,目前国外采取5个步骤:1、种球应稍提前掘起,掘后立即经34℃处理7天。
2、处理的种球再经20℃条件下贮藏至花芽分化完全,时间约需30天。
3、再转移到17℃14天。
4、再转移到50℃条件60-65天。
郁金香杂交育种的主要成就

郁金香杂交育种的主要成就
郁金香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花卉,其美丽的花形和优雅的花语常常为人所爱。
但是在自然界中,郁金香的颜色和形状都是十分有限的。
为了使郁金香在花形和花色上更为多样化,郁金香杂交育种应运而生。
郁金香杂交育种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繁殖新品种
郁金香杂交育种与自然繁殖相比,可以更为快速地繁殖出新品种,使得郁金香的种类更为多样化。
通过交叉授粉,将不同的郁金香种类杂交在一起,可以创造出新的花色和花型。
比如在花色上,经过多年的努力,人们已经成功地培育出了红色、黑色、橙色和紫色等十几种颜色的郁金香。
而在花型上,人们也创造出了不同的变种,包括摇曳的万重山、粉色的蝴蝶等等。
二、提高品质
通过杂交育种,郁金香的品质不断提高。
首先是花朵的大小,经过技术创新,郁金香的花朵已经可以达到15-20厘米的大小。
其次是坚固程度,现在种植的郁金香已经不会因为风吹日晒而导致枯萎。
除此之
外,还有花期延长、适应性增加等多方面的提高。
三、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郁金香杂交育种不仅提高了郁金香的种类和质量,同时也推动了荷兰
农业经济的发展。
荷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郁金香生产国之一,郁金香
杂交育种不仅为农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展现了荷兰农民的
创新精神和技术实力。
总的来说,郁金香杂交育种的主要成就在于推动了郁金香的种类、品
质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郁金香杂交育种的发展,我们
应该加强对这项技术的研究,提高品种的分类鉴定能力,并针对不同
的地域和市场需求,开发新的郁金香品种,提高郁金香的市场竞争力。
郁金香的种植方法以及时间(简介)

郁金香的种植方法以及时间(简介)郁金香的种植方法以及时间(简介)一、种植时间郁金香种植的时间一般在秋季。
植株在春季开花后,夏季高温进入休眠状态,之后枝叶会逐渐枯萎,等到地上部分完全枯死后,就可以将种球起出保存了。
通常要放到温度较低的地方,同时还要保持干燥,等到秋季再进行播种。
二、种球处理准备播种前先要处理一下种球,以便让它能更好的发芽,同时也有助于之后的生长。
准备好多菌灵或福尔马林溶液,将种种浸泡在里面,这样可以有效的消毒,以免种球患上疾病。
另外,还可以加一点赤霉素,促进植株发育。
三、盆土配制种植郁金香需要用疏松肥沃的土壤,良好的排水性对于根部的生长和呼吸很重要,酸性土质对于植株发育也很有帮助。
一般用园土、腐叶土和河沙混合配制,其中园土比例要大,河沙不用太多。
另外,还可以加一点堆肥增加养分。
四、上盆养护在土壤表面挖一个坑,将郁金香的种球埋在里面,深度一般是大小的1.5倍,然后用土壤覆盖起来,但顶芽要露出来。
上盆后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温度要控制在5-10℃之间,适当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等到长出叶子后,还要给它施点肥。
郁金香开花是啥时候郁金香的花期一般在3~5月。
郁金香原产地中海沿岸及中亚细亚、土耳其等地,经过园艺家长期的杂交栽培,全世界已拥有八千多个品种,被大量生产的大约有150种,可以分为早花种和晚花种。
不同品种开花时间参差不齐,有些比较早在3月初就开花了,而晚的要到4月底,开花时间比较短,一般十几天左右。
而且按照生长地区不同而花期也不同,普遍是在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
郁金香可以送给哪些人1、恋人郁金香是生活中常见的赠送花选之一,送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那么郁金香送给什么人最佳,一般送于自己喜欢的人或者暗恋很久的对象寓意更好,由于郁金香有无尽的爱的花语意义,送于恋人寓意着自己对彼此爱情的认可,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真情爱意。
2、朋友郁金香也是可以送给朋友的,一般为黄色郁金香居多,因为它的花语有着友谊长久和珍重的意思,送于自己的闺蜜或者朋友都比较适合,寓意着彼此的友谊会一直长久持续下去,也是对朋友的高度赞赏。
郁金香怎么种植

郁金香怎么种植色素雅秀丽,荷花似的花朵端庄动人,惹人喜爱。
在欧美视为胜利和美好的象征,荷兰、伊朗、土耳其等许多国家珍为国花。
一、繁殖方法:常用分球和播种繁殖。
1、分球繁殖。
当年栽植的母球经过一季生长后,在其周围同时又能分生出1-2个大鳞茎和3-5个小鳞茎。
可按种球大小分开种植,大球栽后当年可开花,小仔球培养1-2年也能开花。
2、播种繁殖。
郁金香的播种繁殖,多用于培育新品种。
种子在蒴果成熟开裂前采收,沙藏到10月在室内盆播。
保持湿润,翌年春季才发芽。
约3-4年开花。
二、栽培管理1、严格调控温度。
郁金香的生长期适温为5-20℃,最佳温度为15-18℃,植株的生育温度应保持在0-25℃。
郁金香根系的生长温度宜在5℃以上,14℃以下,尤为10℃左右最佳。
花芽分化的适温为17-23℃,超过35℃时,花芽分化会受到抑制。
另外,郁金香有极强的耐寒性,冬季可耐-35℃的低温,当温度保持在8℃以上时开始生长。
2、水分管理。
栽培过程中切忌灌水过量,但定植后一周内需水量较多,应浇足,发芽后需水量减少,尤其是在开花时水分不能多,浇水应做到"少量多次"如果过于干燥,生育会显著延缓,郁金香生长期间,空气湿度以保持在80%左右为宜。
3、光照条件。
种球发芽时,其花芽的伸长会受到阳光的抑制。
因此必须深植,并进行适度遮光,以防止直射阳光对种球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4、土壤和施肥。
以沙壤土为好,土壤酸碱度以中性偏碱为好。
郁金香较喜肥,栽前要施足基肥。
一般采用干鸡粪或腐熟的堆肥作基肥并充分灌水,定植前2-3天仔细耕耙确保土质疏松。
种球生出两片叶后可追施1-2次液体肥,生长旺季每月施3-4次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花期要停止施肥,花后施1-2次磷酸二氢钾或复合肥的液肥。
5、病虫害防治。
郁金香的病害主要有腐朽菌核病、灰霉病和碎色花瓣病。
防治方法首先是尽可能选用无病毒种球,并进行土壤和种球的消毒,及时焚烧病球、病株等,然后每半个月用5%苯来特可湿性乳剂2500倍喷杀。
探索郁金香育种的创新技巧与繁殖方法

探索郁金香育种的创新技巧与繁殖方法郁金香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深受人们的喜爱。
发展出新的品种和繁殖方法对于郁金香的育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索一些创新技巧和繁殖方法,以提高郁金香的育种效率和品质。
以下是具体内容:" 混合授粉是一种创新的技巧,可以促进新的郁金香品种的产生。
传统的郁金香授粉方式是使用刷子将花粉从一个花朵传输到另一个花朵上。
而混合授粉是将不同品种的花朵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让自然的风力来传播花粉。
通过这种方式,不同品种的花粉可以交叉传播,产生新的品种。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育种的效率,还可以增加郁金香的遗传多样性。
除了混合授粉,基因编辑技术也是一个创新的方法。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可以直接修改郁金香的基因,以获得特定的性状。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删除或插入特定基因序列来改变郁金香的花色、花形或花期。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获得新的品种,且可以精确地控制所需的性状。
然而,基因编辑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除了这些创新的技术,繁殖方法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传统的繁殖方法包括种子繁殖和球茎繁殖。
种子繁殖是指通过种子繁殖郁金香,这种方法可以产生新的品种。
然而,郁金香的种子需要经过特殊处理,例如冷冻和加热处理,才能发芽。
球茎繁殖是指通过分株繁殖郁金香,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繁殖大量的郁金香。
然而,球茎繁殖需要有足够的原材料,而且繁殖的过程比较繁琐。
目前,有一种新的繁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郁金香的育种,那就是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是将郁金香的一小部分组织进行培养,以快速繁殖大量的郁金香。
通过组织培养,可以有效地繁殖所需的品种,并且可以控制郁金香的品质。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病虫害的传播,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繁殖的成功率。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创新技巧和繁殖方法正在被开发和研究。
例如,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郁金香的基因组,为育种提供更多的信息。
同源转移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在不同的郁金香品种之间转移基因,从而获得更好的性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郁金香育种一、郁金香育种的意义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的属名“Tulipa”源于波斯语,系“帽子”和“伊斯兰头巾”(指花的形状)的意思。
郁金香因其外形典雅、花色纯正、花色繁多而深受世人喜爱,被誉为“花中皇后”,成为胜利、凯旋的象征[2]。
郁金香也是世界著名的鲜切花,成束插于较大的花盆中,既朴素大方又色彩艳丽,成为风靡世界的著名球根花卉之一,其栽培历史长达300 多年。
郁金香也适合盆栽,是冬春节日高档的盆花。
由于该花卉较适合园林布置,现已广泛应用于花坛、花境、园林小品或作地被以及主题花卉展览,具备良好的园林应用前景。
郁金香的园林栽培种极多,作为重要的地被层花卉,可成片成群培植,构成绚丽多彩的色块,深受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也可在花坛或大草坪边缘片植、丛植。
郁金香的园艺品种有8000 多个,但常用的品种只有200 多个, 依荷兰R.G.B.A 的标准(1981 年)进行园艺品种分类,可分为早生种、中生种、晚生种3 个类群。
新品种主要育成于荷兰,所以世界的郁金香新品种登录委员会设在荷兰皇家球根生产协会。
早花品种的自然开花期在4 月中旬到下旬,一般为单瓣或重瓣,植株较矮小,大多数品种适合于花坛或盆栽,很少用于切花生产。
中花品种的自然开花期在 4 月下旬,植株属于中到大型,花色丰富,包括很多优良的园艺品种,适合于切花生产。
晚花品种的自然开花期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花色和花型丰富,分为7 个类型,植株高大健壮,适合切花生产。
原种与经过品种改良的园艺品种不同,是由野生种和其近原种的品种群整理而来。
就目前我国郁金香的生产水平来说,无论是切花还是盆花,均处于初级阶段,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落后于荷兰、日本等世界先进国家。
究其原因是:郁金香在国内的商业化种植时间较短,相关的生产技术还未完全成熟;国内育种水平低,品种更新周期长,且主要依赖进口,种球繁殖量少,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发展体系,缺乏技术力量等。
但应该指出,近几年的发展还是相当迅速的,因为随着国内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发现郁金香等种球花卉的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各地已开始进行规模化栽培生产。
二、郁金香育种目标的确立根据不同用途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对郁金香进行选拔。
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观赏性:作为观赏植物,其花色、花型、茎叶、株型、芳香性等性状是选拔的重要指标。
郁金香的花色虽然比较丰富,但是没有蓝色,如果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等培育出蓝色品种将非常有价值;郁金香的双色花或带嵌合色斑的品种很多,而且其变化多样,能够筛选出固定花纹的品种也非常有意义;现有郁金香的花冠有单瓣、重瓣、百合花型、边缘绒毛型、鹦鹉头型和飞舞型等,重瓣、百合花型以及边缘绒毛型等特殊花型的品种非常受欢迎,是近年育种家追求的主要目标;郁金香的花型有杯状、倒圆锥状、倒钟状等;此外,郁金香茎叶的色泽,一般均为碧绿色,但是有些品种的花茎或者叶片带有紫色或白色斑纹,这样就增加了植株的观赏性,有些原生种的花茎呈黑绿色,被称为黑茎类型,与花朵色彩相配合,惟妙惟肖,自然和谐;叶片的光泽也是选育品种的重要条件之一,色彩鲜明的叶片在开花前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郁金香的株型非常重要,要根据生产目的来筛选,如切花品种要求花茎长而坚硬,亭亭玉立犹如出水芙蓉。
花坛和盆栽品种要求植株矮小,叶片丰满坚挺。
不能选择花茎柔软,叶片下垂的个体。
花朵的芳香性也是重要的指标之一。
如果具有鲜艳靓丽的花型和色彩鲜明的叶片,再散放出浓郁的芳香就更加完美。
此外,球根的生产性、抗病性、球开花早晚性、促成和抑制栽培的适应性、保鲜性、对机械化的适应性等也都很重要。
种球大小是商品球生产中的重要因素[5]。
在繁殖郁金香种球时,应进行种球分级,根据不同的生产目的进行种植,种球收获时,各级种球单独贮藏,退化严重的及时淘汰,做到种球的专业化生产。
不同品种的开花大小和繁殖系数不同,子球的大小与栽培技术有关,繁殖系数和气候因素、土壤条件也有密切关系,并且关键在于栽培技术水平和管理措施是否得当,郁金香适应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秋季干燥的气候特点;喜向阳或半阴的环境、耐寒性强、能耐- 35 ℃的低温、最低生长温度为8 ℃、适应性较广、最适生长温度在15-18 ℃、夏季高温进入休眠期;喜富含腐殖质肥沃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三、郁金香的育种技术和品种改良1.引种驯化首先是引种驯化,郁金香原产地中海沿岸至我国新疆、日本,但荷兰并没有郁金香原种,他们在育种之初都经历过引种的阶段。
我国栽培的郁金香品种中绝大多数引自荷兰,少数引自日本。
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举办郁金香花展,获得了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引进郁金香商品球数量逐年成倍增长,如沈阳市植物园2005 年引进郁金香种球达550 万颗[8]。
但由于我国与种球生产国气候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进口的种球在我国的表现性状并不稳定。
引种首先要弄清品种的名称、特征性状及其所属类别;其次要提供良好的栽培条件;还要防止品种退化,实现良种自繁;最后要致力于品种的国产化。
我国栽培郁金香的主要问题是初夏气温急剧上升,使花后生长期缩短,营养物质积累较少,引起鳞茎退化。
我国新疆原产的11 种郁金香,大多数种类可能都比较耐旱、耐热。
当务之急是将这些野生种收集、保存起来,进行遗传资源的系统研究,为选配杂交亲本提供依据。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培育郁金香新品种的主要方法。
主要包括品种间杂交、种间杂交、远缘杂交等三类,其中以远缘杂交为主。
品种间杂交的亲本来源丰富,可以根据新品种培育目标,选择适宜的现有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种间杂交是利用原生种群以及其他近缘种进行杂交,可以获得现有品种所不具备的遗传特性;远缘杂交是利用亲缘关系更远的原生种进行种间杂交。
经研究,自交不亲和可能是受柱头分泌抑制物的影响,延期后柱头发育过成熟,抑制物含量有所减少,故延期授粉可以提高自交的亲和性。
但延期授粉却不能克服郁金香杂交不亲和,因此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注意亲本的选配。
3.芽变育种郁金香很容易发生芽变。
因此利用其突变也是选育新品种的重要方法之一。
荷兰早在1987 年就利用芽变育种培育了49 个新品种。
比如飞舞型品种以及达尔文杂交品种群的大多数品种都来源于芽变。
芽变首先表现在花色和花型上,这对于育种来说非常重要。
4.多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郁金香的品种大多数为2倍体,多倍体很少。
多倍体郁金香一般植株高大,大花型,球根肥大,如‘哈尔克罗’、‘马武琳’、‘莱娜温’等品种为3倍体,‘西巴斯夫人’为4倍体,这些品种都是大型品种。
从目前多倍体郁金香的情况来看,3倍体的观赏价值更高,而3倍体育种需要4倍体与2倍体进行杂交,目前已经选育出了“阿普多美”等植株高大、鳞茎肥大的三倍体品种,遗憾的是,4倍体品种很少,为了培育新的4倍体,需要采用秋水仙碱处理腋芽,然后再培养而获得。
也有人利用非还原性花粉进行杂交的方法培育4倍体。
总之,培育多倍体品种的难度很大,而培育4倍体品种是多倍体育种的基础。
5.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育种技术,为改良和修饰花卉性状、为花卉的定向育种提供了技术保障。
如果将这些基因转移到郁金香的植物体内,就可以获得特殊花色、叶型、抗病性或抗虫性的新品种。
利用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大幅度缩短育种时间,节约人力物力,并且可以创造出更加神奇的新品种。
进行植物基因转化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目前郁金香的转化体系和转化植株已获得。
6.品种改良由于郁金香的育种工作无论是从花型、花色、植株的生长势、开花期早晚,还是植株的抗病性、对不同气候条件、栽培方法的适应性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因此,超越现有水平的育种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近10 余年来,国内关于郁金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郁金香的引种试验、种球复壮、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上,在郁金香新品种的选育方面报道甚少。
近几年,新疆农业大学林学院的科研工作者对新疆产的13 种郁金香进行了深入、全面的野外调查及引种栽培工作。
建立了13 种约80 个居群的野生郁金香属植物种质资源谱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观察。
四、郁金香的繁殖方式1.分球繁殖郁金香以自然分球繁殖为主,在秋季9-10月分在=栽子鳞茎,大者一年、小者2-3年可培育成开花球。
荷兰利用其气候优势,尤其在邻近海边的埃克霍森一带大量进行种球生产,通常采用分级繁育法,即用周径为8-9cm、10-11cm的栽植种球经一年分别培育成周径为11-12cm、12cm以上的商品球。
荷兰非常重视郁金香的轮作,一般每隔5-6年才连作一次,其间用旋耕机打碎地下的残余根球,并与马铃薯或豆科作物等进行间作。
国内引种郁金香后,更新球极易发生退化现象,表现为鳞茎变小、开花率降低、花色浅、花小等。
为有效地保存良种,可选择气候冷凉地或海拔800-1000m的山地进行种球的复壮栽培,采用冷凉越夏贮藏、掌握种植适期及合理定植的密度和深度,施用合理的配方基肥、加强苗期管理并及时摘花、后期进行遮阴、适时收秋等措施,可取得良好的复壮效果。
2.播种繁殖郁金香种子发芽需要湿润与低温(0-10℃)条件,超过10℃发芽迟缓,25℃以上则不能发芽。
一般露地秋播,经冬季低温后发芽,当年只形成一片真叶,地下部为圆形小鳞茎,一般需经3-5年生长能发育成开花球。
3.组织快繁郁金香的自然繁殖系数较低,但郁金香的所有组织皆可用来进行组培繁殖,如新鲜鳞片、叶片、花茎、子鳞茎、花及鳞茎盘等。
郁金香的所有组织都可发生芽及愈伤组织,但并非都可发生再生茎和再生根。
试验证明。
用花茎茎段来诱导芽最为成功,需8周,而子鳞茎诱导芽则需6个月。
五、总结目前,我国的郁金香的育种方式主要还是采用常规方法,注重我国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很重要。
由于郁金香可以进行营养繁殖,在育种工作中,没有必要从遗传的角度选育出纯系品种,所以能够适当简化育种工作程序,缩短育种时间。
因为郁金香的自花受粉比较困难,其杂交亲本只能采用野生种和现有品种。
又因为郁金香的育种年代非常久远,每个品种的基因组合都来源于不同的杂种群,其遗传特性非常复杂。
再加上郁金香的实生苗到开花需要五六年,遗传特性的研究也非常困难,因此,系统育种异常困难,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大量实生群体中筛选品质优良的个体或系统。
为了获得各种各样的遗传特性,必须收集和保存各种遗传资源。
特别在我国原生郁金香较少的情况下,不但要收集荷兰和日本的品种,还要收集中亚、中东、近东和地中海沿岸地区自生的原种和野生种,同时也不要忘记我国天山山脉的野生郁金香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