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安全注射培训ppt课件

安全注射培训ppt课件
目的
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防止疾病 传播,减少医疗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不安全注射危害及后果
危害
不安全注射可导致疾病传播、感染、 组织损伤、药物过量或不足等危害。
后果
不安全注射可能引发严重的医疗纠 纷和医疗事故,给患者和医务人员 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国内外安全注射现状分析
国内现状
我国安全注射意识逐渐提高,但部分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仍存在不规范操作和 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注射前准备
包括洗手、消毒、检查药品和注 射器等步骤的重要性。
正确注射技巧
强调注射角度、速度、深度及拔 针后的处理要点。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学习如何预防和处理常见的注射 并发症,如疼痛、感染、出血等。
患者教育与沟通
了解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提供注射相关的教育和指导。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环节
1 2
学员A 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注射的重要性,掌 握了正确的注射技巧,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学员B 这次培训让我更加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学会 了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服务质量。
3
学员C
在实际操作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老师 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我成功解决了问题,收获 很大。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注射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注射设备将更加智能化,提高注射 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无痛注射技术
为满足患者的需求,无痛注射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服务模式
注射服务将不再局限于医疗机构,社区、家庭等多元化服 务模式将逐步发展。
持续改进计划制定
定期培训 为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 将定期组织安全注射培训。
反馈机制建立

安全注射知识培训ppt课件

安全注射知识培训ppt课件
2. 将针帽背靠于一个稳固的垂直面,开口朝向采血者,然后将使用过的针头插 入;
3. 套上针帽后,垂直提起针头和注射器,用另一只手固定针帽。
1+1+1=0
掌 握
•一个患者
•+Βιβλιοθήκη 个注射针头安 全注
•+一支注射针管


•+一次性使用

指 征
•= 0 感染?
锐 器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1、对注射者造成损害,如注射部位脓肿,传播丙肝、乙肝、艾滋等血源性病原 体等 2、对实施注射者造成伤害,如锐器伤传播丙肝、乙肝、艾滋等,刺伤部位脓肿 3、注射产生的医疗废物伤害第三者,如用过的注射针头刺伤,传播丙肝、乙肝、 艾滋等,刺伤部位脓肿
医疗保健相关感染
患者或就诊者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医疗保健活动 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染。提供医疗保健活动的场所包 括医院(门急诊和住院部等)、体检中心、预防保 健门诊、家庭护理单位等。
血源性病原体
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 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
如何实现安全注射
1、改善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行为 2、减少或避免过度注射 3、开展安全注射培训与宣传 4、保障注射安全 5、提供安全注射装置和容器 6、锐器废物合理处置 7、开展安全注射监测与持续质量改进。
包括注射针穿刺针和缝合针等针具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试管安瓿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11血源性病原体指存在亍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12如何实现安全注射改善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行为减少或避免过度注射开展安全注射培训不宣传保障注射安全提供安全注射装置和容器锐器废物合理处置开展安全注射监测不持续质量改进

安全注射知识培训ppt课件

安全注射知识培训ppt课件
22
单手回套技术
1. 将针帽置于桌面,单手持针头插入针帽。
事后用消毒液清洁桌面,以避免留下血渍;
2. 将针帽背靠于一个稳固的垂直面,开口朝
向采血者,然后将使用过的针头插入;
3. 套上针帽后,垂直提起针头和注射器,用
另一只手固定针帽。
23
1+1+1=0
掌 握 注 射 指 征
• 一个患者
•+一个注射针头 •+一支注射针管 •+一次性使用 •= 0 感染?
安 全 处 置 锐 器
24
25
26
27
28
29
实施安全注射,让注射更安全
1
安全注射八项指标要求
1.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环境、设施条件、器 具配置等合格率100%; 2.医务人员安全注射培训覆盖率100%; 3.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95%; 4.医务人员安全注射操作依从率≥90%;
2
安全注射八项指标要求
5.规范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实施注射率 100%(硬膜外麻醉、腰麻除外); 6.医疗卫生机构对注射后医疗废物正确处理 率100%; 7.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安全注射质控覆盖率 100%; 8.医务人员注射相关锐器伤发生率较基线下 降≥20%;
4、禁止打开、清空或清洗重复使用锐器盒。
21
预防锐器伤
1.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2.禁止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 3.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需戴手套; 4.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 5.禁止将注射针等锐器随手传递; 6.进行侵袭性治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 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 锐器刺伤或划伤。
实施安全注射与无菌操作技术
1、注射前需确保注射器和药物处于有效期内 且外包装完整。 2、不可以使用疑似有污染的药品。

培训课件安全注射

培训课件安全注射

在注射前,对选定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范围大于5cm,待干后再进行注射。
常用注射部位包括臀大肌、上臂三角 肌、腹部等,避开炎症、硬结、疤痕 等部位。
针头使用与处理
01
02
03
04
使用一次性针头,禁止重复使 用。
在注射过程中,保持针头与皮 肤垂直,避免斜刺或深刺。
注射完毕后,立即将针头弃入 专用锐器盒内,避免刺伤自己
培训课件安全注射
contents
目录
• 安全注射概述 • 注射器具与药物安全 • 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 患者安全与防护 • 医护人员职业防护 • 安全注射培训与考核
01 安全注射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安全注射是指在进行医疗注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确保注射操作安 全、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和医源性传播。
应对过敏反应
如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 注射,给予抗过敏治疗,并观察患 者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转诊。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在注射前,医护人员可采取适当 措施,如与患者交流、提供舒适 环境等,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提供心理支持
对于因注射治疗而产生焦虑、恐 惧等心理问题的患者,医护人员 应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
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提供关于注射 治疗的相关知识教育,包括药物 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等,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05 医护人员职业防护
职业暴露风险及危害
感染风险
01
医护人员在进行注射操作时,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
存在感染疾病的风险,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锐器伤害
02
使用注射器、针头等锐器时,如操作不当或发生意外,可能导

安全注射知识培训幻灯片课件

安全注射知识培训幻灯片课件
实施安全注射,让注射更安全
1
安全注射八项指标要求
1.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环境、设施条件、器 具配置等合格率100%;
2.医务人员安全注射培训覆盖率100%; 3.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95%; 4.医务人员安全注射操作依从率≥90%;
2
安全注射八项指标要求
5.规范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实施注射率 100%(硬膜外麻醉、腰麻除外);
6.医疗卫生机构对注射后医疗废物正确处理 率100%;
7.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安全注射质控覆盖率 100%;
8.医务人员注射相关锐器伤发生率较基线下 降≥20%;
3
什么是注射?
• 注射是指采用注射器、钢针、留置针、导管 等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体内,达到诊 断、治疗等目的的过程和方法。本方案中所 指的注射,不仅包括肌内注射、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静脉输液或注射、牙科注射;还 包括使用以上医疗器械的其他操作(如采血 和各类穿刺等介入性操作)。
2、不应重复使用采血针 3、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4、需要短时间连续多日输液时可使用留置针
或留置其他血管导管 5、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使用安全型注
射器(指完成注射后注射器针头能自动回 缩的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
14
实施安全注射与无菌操作技术
1、注射前需确保注射器和药物处于有效期内 且外包装完整。
10
血源性病原体
• 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 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 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

如何实现安全注射
1、改善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行为 2、减少或避免过度注射 3、开展安全注射培训与宣传 4、保障注射安全 5、提供安全注射装置和容器 6、锐器废物合理处置 7、开展安全注射监测与持续质量改进。

安全注射ppt课件 讲课

安全注射ppt课件 讲课
伤等。
了解风险来源
风险可能来源于注射器、药物、操 作过程等多个方面。
分析风险因素
对每种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风 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安全注射的风险评估
评估风险等级
根据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 度,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
制定评估标准
建立一套科学、公道的评估标准 ,用于衡量风险的严重程度。
定期评估
定期对注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重 新评估,以确保及时发现新出现
安全注射的监督与评估
定期检查
定期对安全注射的设施、 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符 合标准。
操作监督
对医护人员的安全注射操 作进行监督,及时纠正不 规范操作。
效果评估
定期对安全注射的效果进 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持续改进。
04
安全注射的风险与控制
安全注射的风险辨认
辨认潜伏风险
在注射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风 险,如感染、过敏反应、血管损
国际安全注射规范
WHO安全注射规范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全球安全注射指南,包括对注射环境和过程的具体要求, 以及对注射器的选择和处理的指点原则。
美国CDC安全注射规范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制定的针对美国国内的安全注射指南,强调了减少感 染和伤害的重要性。
国内安全注射标准
中国卫生部安全注射标准
中国卫生部根据国家实际情况制定的安全注射标准,包括对医疗机构的设施、人 员培训和操作流程的要求。
的风险。
安全注射的风险控制
制定控制措施
针对辨认出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使 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消毒等。
加强培训
对医务人员进行安全注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 技能和风险意识。
建立监管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注射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安全注射培训课件(ppt)(共41张)

安全注射培训课件(ppt)(共41张)

安全注射培训课件(ppt)(共41张)•安全注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注射器使用前准备及检查•正确使用注射器进行安全注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目•废弃物管理与环境保护要求•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录01安全注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安全注射定义及意义安全注射的定义安全注射的意义医疗器械相关法规与标准医疗器械监管法规安全注射相关标准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对安全注射的具体操作和管理要求进行规定。

医务人员职责与要求医务人员职责医务人员要求02注射器使用前准备及检查注射器类型选择与适用范围适用于单次注射,避免交叉感染,使用方便。

适用于多次注射,需进行严格清洗和消毒,成本较低。

专门用于注射胰岛素,刻度精确,易于操作。

具有防止针刺伤的安全装置,保护医护人员安全。

一次性注射器重复使用注射器胰岛素注射器安全注射器010204注射器外观检查及质量评估检查注射器包装是否完好,无破损或漏气现象。

检查注射器外观是否清洁,无污渍、变形或裂纹。

检查注射器刻度是否清晰、准确,无磨损或模糊现象。

评估注射器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03消毒方法与注意事项消毒方法注意事项03正确使用注射器进行安全注射抽取药液方法及注意事项01020304注射部位选择与消毒处理穿刺技巧及减轻患者疼痛感方法04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局部反应全身反应神经损伤030201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注射器和药物无污染。

提高注射技术,减少局部刺激和损伤。

应急处理方案设计和演练立即停止注射,评估患者状况。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寻求专业帮助。

05废弃物管理与环境保护要求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处理流程医疗废弃物分类根据医疗废弃物的性质、来源和危害程度,将其分为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药物性和化学性五大类。

分类收集使用不同颜色的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识,对各类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确保不混放、不交叉污染。

2024版安全注射PPT课件

2024版安全注射PPT课件

露。
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
03
正确分类、收集和处理医疗废物,防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5
相关法规与标准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规定了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要求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2024/1/25
22
处理方法与技巧
局部反应处理 对于局部红肿、硬结等反应,可采用 热敷、理疗等方法缓解。
全身反应处理
立即停止注射,给予抗过敏、退热等 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024/1/25
神经损伤处理
立即停止注射,给予营养神经、理疗 等治疗措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感染处理
对局部感染进行消毒、换药等处理, 全身感染需给予抗感染治疗。
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处 理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2024/1/25
严格遵守药物的给药途径、给药时间 和给药速度等要求。
对于需要皮试的药物,应先进行皮试, 确认无过敏反应后再使用。
14
04
注射操作规范与技巧
2024/1/25
15
注射前准备
了解药物性质
熟悉药物的剂量、浓度、给药途 径及不良反应。
01
02
03
04
局部反应
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等, 多由于注射技术不当或药物刺
激引起。
全身反应
发热、寒战、头痛等,可能由 于药物过敏反应或注射过程中
的污染导致。
2024/1/25
神经损伤
注射过程中损伤神经,导致局 部麻木、疼痛或功能障碍。
感染
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或注射器具 污染,引发局部或全身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注射
WHO对安全注射的定义

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 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注射 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的注射。
非安全注射的危害

对患者的危险 对医务人员的影响 对社区的危险

注射,一直被视为现代医疗或“西医”的一种 标志,很多人都认为注射疗效好、作用快。其 实注射是治疗过程中最不文明最不安全的方式。 中国是全球注射最多的国家,而这中间非安全 注射的行为非常突出。注射带给我们的不仅仅 是健康,不安全的注射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伤 害。

加快了我国乙肝的传播: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由于受医疗设施条件的限制,在接种疫苗和 各种注射中,依然采用多人共用一个玻璃针管,每人更换针头的 注射方式。注射会导致一定量的回血,如果前一个人是乙肝病毒 携带者,那么下一个人在注射的时候自然就会被传染。世界卫生 组织驻华代表处工作人员说,根据调查,在中国的某些省份,不 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注射的比例高达30%,20%的乡村 医生认为注射过程中只要没有明显回血现象就可以重复使用注射 器。一项调查显示,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中有35%的人在5岁以 前就已经被感染了。而5岁以前的儿童有过输血和献血经历的人 又非常稀少。
严格遵守安全给药原则


A
根据医嘱给药,注意观察病情及疗效,护士应做到:
(1)病人方面:熟悉病情、明确用药目的、注意观察用药后 的反应。

(2)药物方面:熟悉病区常用药剂量、药效、不良反应及配 伍禁忌。
(3)严格按医嘱给药。

严格遵守安全给药原则
B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有疑问应核实清楚后 再执行。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 . 九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
时间、有效期、批号。

严格遵守安全给药原则
C 做到五准确



准确的药物、 准确的剂量、 准确的方法、 准确的时间、 准确的病人。
严格遵守安全给药原则

D 加强巡视 对患者输液情况了解和掌握
输液巡视作为特殊巡视形式是对正在静 脉输液的患者进行巡视,包括观察患者的输液、 病情等情况,有无发生不良反应、输液是否通 畅,调整输液滴数,及时填写输液巡视卡,输 液巡视还能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和用药的了 解,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也可督促护士的床 边巡视及时,使护士巡视更加主动、到位.[
药物对安全注射的影响
中药 活性成分 中药注射剂所含的成分复杂, 有些中药的有效成分本身就是致敏原或参与了 致敏反应过程,中药注射剂中常含有的活性成 分绿原酸就是一种半抗原,是一种常见的致敏 物质。很多清热解毒的中药材如金银花、忍冬 藤、鱼腥草、茵陈、栀子等均含有绿原酸这种 物质,
药物对安全注射的影响
护士在安全注射中的作用!


在医院,病人接触最多的是护士,吃的最多的是药物。 只要患者来到医院,不管是因为感冒发烧等常见病来 医院打针输液,还是因为某种原因住院治疗,都跟用 药密不可分。 患者用药直接来自于护士,护士负责把患者每天所需 的各类药物送到相应的患者手中,或者将注射用药输 送到患者体内。然而护士每天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病 患,几十、几百乃至上千种药物的使用和存放,怎样 才能在操作过程中保证患者安全,做到万无一失呢?


不安全注射,对护士意味着什么?
经血液传播疾病和化疗药物伤害是护士注射中主要面对的职业危 害。
经血液传播疾病特别是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护理人员生物 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
同时大量研究证实,化疗药物对操作人员可能产生潜在的职业危 害。 目前,医护工作者防护意识极度缺乏,职业暴露危险普遍存在。
护士职业防护现状

给医护人员的生命带来威胁: 1981年有学者首次报道污染针头的针刺伤对医务人员 的危害以来,,针刺伤是当今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最严重 的职业性危险因素之一。医务人员被各种污染的针头 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其中艾滋病、乙肝、 丙肝感染是主要种类。医务人员因职业感染血源性传 播疾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19倍,,并且80%归 因于针刺伤。
药物对安全注射的影响
中药赋形剂:中药注射剂的致敏原,除药物本 身成分和致敏杂质外,注射剂中的添加剂、增 溶剂、稳定剂、着色剂、稀释剂等均可能成为 过敏原而使人体过敏。例如,一些表面活性剂 就具有致敏性,可导致溶血。
药物对安全注射的影响
中药降解产物:中药注射剂本身氧化、还原、 分解、聚合等形成的“杂质”也能成为过敏原 物质而致机体过敏,从而诱发变态反应发生。

注射器被当做“玩具”危害儿童健康: 很多时候,医生在给儿童注射完之后作为奖励 会把注射器给儿童玩耍,孩子把针头拔掉以后 可以当“水枪”玩,甚至还有些不把针头摘掉 就对着别人“射击”。除此之外,医疗垃圾中 可能存在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 射性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因而具有极大的危险 性。在国外,医疗垃圾被视为“顶级危险”和 “致命杀手”。
中药药物佐剂 许多中药具有强佐剂效应,可 触发变态反应的发生或加重药物的变态反应。 例如:许多中药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例如人参、 黄芪、刺五加等。他们在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同 时,也同时能增强I型变态反应。当中药注射 剂的致敏原刺激机体产生变态反应时,应用这 些免疫增强剂可能加重变态反应的严重程度, 应引起注意。

加快了疾病的传播,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 道,日本因打防疫针而染上乙肝的患者同意接 受政府的390亿美元赔偿。这则新闻再次引起 了人们对注射的思考。在当年的一项疫苗接种 计划中,日本防疫针的针筒重复使用,结果造 成43万人感染上乙肝病毒。我国作为一个注 射大国,共用一次性注射器已经造成乙肝病毒、 艾滋病病毒在中国迅速传播;不当使用注射针 头,带给不同人群的伤害更是数不胜数。
刺伤有可能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2、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容易受到抗肿瘤药 物毒性潜在的职业危害。
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
3、转运病人、给病人翻身可能导致 护士腰背损伤。
4、身体长期固定于某一姿势可能导 致配合手术护士患颈椎病。
针扎!

“針扎意外傷害”仍是醫療保健人員最常見 的醫療性職業傷害 1984年美國首位因針扎而感染後天免疫缺乏 病毒(HIV)的案例被報告出來
严格遵守安全给药原则


E 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1)清楚可能发生哪些不良反应。
(2)掌握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



(3)掌握不良反应的早期表现。
(4)掌握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抢救措施。 (5)掌握药物的禁忌症。
促进疗效的措施

(1)帮助病人树立对药物治疗的信心。 (2)采取增加药物作用的方法。 (3)合理安排用药时间。

針扎

針扎的潜在危害 主要 來 自 血液 或 體 液 性病原菌的 傳 染,使 用後的針器若已沾染了病患的血液或體液時, 即属于污染性針器;此時若工作人員再遭其扎 傷,則可能因此而感染病菌。
易被刺伤的情况:
1、被拔出的静脉穿刺针刺伤
2、将静脉注射器与针头分离
3、抢救、配合手术时传送器械清洗、 抢救、 手术后器械

加重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注射胰岛素,对于糖友们 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因为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血 糖控制,而血糖控制的关键就是胰岛素的适时适量应 用。对于一般的糖尿病人来说,每天注射胰岛素2-3 次是比较常见的,而注射胰岛素的针头在原则上要求 每次都进行更换,但据了解,每个针头的价格在3元 钱左右,并不便宜,所以对糖友们来说,针头反复使 用的情况普遍存在。注射胰岛素时针头重复使用给糖 尿病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护士在安全注射中的作用!

患者的用药安全至关重要,我们护理人员责无 旁贷!虽然护士的工作很细碎、很繁杂,尤其 在用药这方面,药物多、药名复杂、新药不断、 禁忌配伍多……对护士的考验非常大,但是不 能把困难作为借口。质量上我们要求尽善尽美, 管理上我们要精益求精,向零失误无限接近。
给药护士应具有的条件

成为艾滋病快速传播的“帮凶”: 许多静脉吸毒者都是通过使用不清洁针具或共用针具 而感染艾滋病。有资料显示,在HIV感染率达20%的 地方,一次注射感染HIV的机会是0.1%左右。吸毒者 经常聚众吸毒,出现公用注射器吸毒的现象不足为奇, 被含有艾滋病毒的针刺穿皮肤感染的几率为0.3%到 1%,如果是使用被污染的针头进行静脉注射,感染 几率在50%以上。此外,静脉吸毒者他们会回抽自己 的血液,再次注射,大大提高了感染的机会,感染几 率一下提高到90%以上!虽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吸毒 都是感染的主要途径,但共用针头感染率极高。
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避免职业暴露已经近在眉睫!
什么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 危险因素中,从而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 的情况。
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
护理是一门特殊的专业,其独特的工作 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 各种各样的危险中。
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
1、注射占护士工作量2/3,护理人员如被
临床护士在工作中被血液污染的锐器 刺伤发生比率较高,一项调查表明过去 的一年80%以上的护士有过1次以上锐 器刺伤。减少职业感染最重要的途径就 是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发生。
护士面临不安全注射威胁!

前不久,对我国护士生存现状展开的问卷调 查,调查涉及我国多个省市的医院,在回收的 601份有效问卷中,临床一线科室护士418人, 他们中受到过针刺伤害的有378人,伤害率高 达90.43%。
药物对安全注射的影响
中药致敏杂质:中药注射剂是从单味或多味 中药材经提取工艺制成的制剂,由于中药所含 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仅一味中药就含百余 种、数百种甚至上千种成分),经提取制成的 中药注射剂不乏致机体过敏物质,如动植物蛋 白、多肽、酶等大分子物质以及一些小分子化 学物质等,其作为抗原或半抗原进入人体而致 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