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微表处技术应用
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沥青微表处技术的应用

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沥青微表处技术的应用
沥青微表处技术是一种专业化的现场浇注施工方法,通过将沥青乳液、矿物填料、胶结材料等原材料混合后,直接浇注到路面上并进行夯实,形成一层厚度约为6-12mm的合成薄层,进而提升路面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沥青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高速公路通常承受着大量的车流量和交通荷载,长期以来容易出现路面破损、龟裂等问题。
而沥青微表处技术的施工目标就是通过补充路面的密实性和平整度,填充路面微裂纹,修复路面的损伤,从而防止细小损伤扩大,延缓路面老化和破坏的速度,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沥青微表处技术的施工过程简便、快捷、安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养护工作。
相比于传统的路面养护方法,如热拌修补、封层施工等,沥青微表处技术不需要进行破坏性的铺设和挖掘工作,只需要进行表面涂覆和夯实处理,大大缩减了施工的时间和影响交通的时间,提高了施工的效益和安全性。
沥青微表处技术还能有效提升路面的抗滑性、抗水浸性、防水性和耐久性等性能。
在高速公路的使用过程中,车辆的制动和转向操作都离不开对路面的摩擦力,而沥青微表处技术通过表面涂覆和填充修复,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和摩擦系数,减少了车辆在路面行驶过程中的打滑和失控的风险;沥青微表处技术还能起到一定的防水和抗水浸的作用,提高了路面在雨水湿润或积水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沥青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既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又能提高路面的抗滑性、抗水浸性、防水性和耐久性等性能,同时施工过程简便、快捷、安全。
在高速公路的养护中,沥青微表处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和经济的选择。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作业中微表处技术的应用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作业中微表处技术的应用摘要:在我国公路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行驶舒适度以及出行安全。
在开展公路养护工作的过程中,微表处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还能能够提升施工速度,从而在短时间内使公路恢复正常,提高公路的稳定性,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
微表处技术对交通具有较小干扰性,操作便捷,未来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全景非常广阔。
鉴于此,本文就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作业中微表处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沥青路面;养护作业;微表处技术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作业中应用微表处技术的意义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部分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降低,急需进行大规模维修,大量的维修工程给交通带来不利影响。
路面破坏程度越严重,施工难度、施工工期和施工费用等方面所需要的资源越庞大,因此,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延缓路面状况恶化显得尤为重要。
采取稀浆封层、微表处、等预防性养护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发生,延长路面使用年限,提高路面使用性能。
尤其是微表处技术,因其具有施工便捷,工程费用较低,使用性能优良等特点被广泛采用。
微表处属于薄层沥青罩面,其主要原材料为改性乳化沥青、碎石、添加剂、填料和水。
微表处厚度一般为 5~10mm,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抗滑性能和耐久性。
微表处施工过程消耗的能量较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低,主要用于路面结构的功能性恢复或预防,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减小路面表面磨损,但微表处结构层较薄,无法起到支撑结构的功能,不具有承担荷载的能力,无法修复路面的结构性损坏。
因此,微表处技术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路面破损等病害的修复和预防。
但与普通沥青路面相比,加铺微表处后车辆行驶时的车内噪声和车外噪声都明显增大,高分贝、长时间的道路交通噪声对驾乘人员的生理、心理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交通噪声作为噪声污染的一种,与大气污染、水污染一样,逐渐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之一,因此,开发降噪预防性养护技术是解决交通噪声污染的有效途径。
微表处技术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微表处技术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的增加、沥青路面不断老化,病害增加,使用功能不断降低。
适时对沥青路面实施微表处,实践证明是一项较好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研究和总结微表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对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约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沥青路面微表处施工技术1、微表处的适用范围微表处作为预防性养护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应用在改善路面的抗滑性能、降低路面渗水、进行车辙修复等方面。
拟实施微表处的路段应满足以下条件:(1)原路面结构强度必须满足要求。
为保证微表处实施效果,就要求拟进行微表处的路段道路结构强度必须满足要求,否则应首先进行补强处理。
应在分析病害成因的基础上选择沥青层挖补、基层翻修甚至路基土的换填等方式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微表处罩面。
(2)原路面存在的裂缝、坑槽、龟裂、网裂等病害必须事先进行修补、灌缝处理。
2、微表处的原材料选用微表处混合料中,集料重量占到了混合料总重量的90%以上,而改性剂则是微表处区别于普通稀浆封层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因此,集料和改性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合料性能。
2.1集料的选择微表处成败与否的关键是集料.由于其功能是制造一个封闭、粗糙的表面,石料的耐磨耗性特别重要。
故微表处所用集料,特别是粗骨料部分应该使用耐磨耗的硬质石料,这与中国对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用粗集料应采用耐磨耗的要求相同。
规范要求集料的砂当量不低于65%,高于对普通稀浆封层用集料砂当量不低于45%的要求。
也高于规范中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用细集料砂当量不小于60%2.2胶乳改性剂的选择微表处混合料大多选用胶乳改性剂。
其中最为常用的是SBR胶乳。
胶乳改性剂的加入,一方面改善了沥青本身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延伸性,同时又可以增进沥青与石料之间的裹附性能,改善混合料的耐磨耗能力。
3、微表处混合料的设计3.1矿料级配微表处级配宜粗不宜细。
随着微表处使用期的延长,最初外观表现较好,级配较细的微表处,出现抗滑功能不足的问题,而最初表观粗糙的微表处,不仅外观效果变得美观,而且保持了良好的抗滑性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微表处技术的施工应用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微表处技术的施工应用摘要:微表处技术是使用高分子聚合物和添加剂的混合物,通过严格控制骨料,设计独特的改性稀浆封层进行路面铺设。
微表处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养护效果好、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养护后可有效恢复沥青路面各项性能。
在实际预防性养护工作中,要保证养护质量和效果,对微表处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微表处技术引言高速公路的长期运行会使沥青路面产生诸多病害,诸如泛油、龟裂、车辙、纵横向裂缝等问题,同时路面抗滑性能下降,从而影响高速公路的使用安全和寿命等。
预防性养护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方式,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处在良好状态时对其进行预先处理,以免路面出现各种问题,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
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中,微表处技术是十分常用的技术,其在提升沥青路面抗渗性、耐久性与抗磨性方面变现突出,且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好。
本文从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现状及常见问题入手,分析微表处技术的应用特点,介绍微表处技术的应用要点。
1微表处养护技术的应用优势微表处施工时,材料选用的是质地坚硬、耐磨性好的石料,为使此类材料与沥青稳定粘结,需要选择性能良好的改性沥青。
沥青路面具有防滑、耐磨的特点,车辆通行期间受载荷过大的影响,易导致路面出现松散病害。
为此,可根据公路路面的实际病害情况合理安排微表处养护施工,依托于此方法提高路面的防滑性和耐磨性,确保经过养护后的路面可更为有效地抵御病害。
在常规的路面封层施工中,通常采用热沥青薄层罩面技术,但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此时的防渗性能欠佳,例如路面的积水大量渗透至路基内。
相比之下,微表处养护技术可规避热沥青薄层罩面技术抗渗性不足的局限性,确保成型的路面有良好的抗渗性能。
高速公路的车流量较大,针对路面做养护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养护效果和所在道路的车辆通行要求。
换言之,应在不影响养护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养护的时间,尽快开放交通,以免造成交通拥堵。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微表处技术的应用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微表处技术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高速公路的总里程不断增长,已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覆盖。
由于高速公路的特殊性,行驶车辆的速度较快,同时随着人们出行需要的不断增加,公路上车辆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造成高速公路的承载负荷也越来越高,很容易造成路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对高速公路的使用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对高速路面进行预防性的养护,成为保障高速公路正常通行的有效措施,微表处理技术便是其中较为实用的技术。
为此,文章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微表处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对我国高速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标签: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微表处理技术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great achievements has been made in highway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The total mileage of the expressway is increasing constantly,and it has basically realized the nationwide coverage.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expressway,the speed of moving vehicles is faster. At the same time,the number of vehicles on highway is also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eople’s travel needs,which makes the load of expressway increase. It is easy to cause a variety of problems on the road surface,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use of highways. The preventive maintenance of high speed pavement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ensure the normal passage of the highway,and micro-surfac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re practical technology. Therefor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surfacing technology in the maintenance of expressway asphalt pavement,hop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maintenance in China.Keywords:highway;asphalt pavement;micro-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1 概述隨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的车流量越来越大,高速公路的运行负荷越来越高,这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沥青微表处技术的应用

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沥青微表处技术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加,高速公路成为城市间主要交通枢纽,对于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预防性养护显得尤为重要。
而沥青微表处技术的应用在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沥青微表处技术的概念沥青微表处技术是一种在现有路面基础上,通过施工机械进行微表处处理的技术。
其主要采用沥青级配料,通过微表处机对路面进行表层处理,以提高路面的抗滑性、抗水质能力和耐久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1. 提高路面抗滑性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车速快,一旦出现路面打滑现象将极大地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而沥青微表处技术可以在路面表层形成均匀、光滑的路面,有效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 增强路面的耐久性沥青微表处技术在施工时,可以根据路面现状和材料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从而更好地提高路面的耐久性。
经过微表处处理的路面,不仅能够增加路面的平整度,减少车辆的沿轨迹行驶,还能够减少车辆对路面的挤压和磨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3. 改善路面的抗水质能力在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尤其要对路面的抗水质能力进行加强,以防止路面因为雨水渗入造成路基面下方松动引起路面的龟裂和松动,从而影响行车的安全。
沥青微表处技术可以有效增加路面的抗水质能力,减少路面龟裂和松动的发生。
1. 某高速公路路段在进行预防性养护时,采用了沥青微表处技术,经过施工后,路面表层得到了有效修复,平整度和抗滑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大大减少了因路面问题引发的交通事故。
2. 在某高寒地区,高速公路路面因长时间的低温冷冻,导致路面龟裂和松动严重。
采用沥青微表处技术进行处理后,路面的抗水质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有效减少了路面龟裂和松动的发生。
1. 沥青微表处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控制施工参数,包括沥青配比、施工温度、施工速度等,以确保施工质量。
因此需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摘要:微表处技术是一项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以其诸多的优点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等方面介绍了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应用,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微表处;施工工艺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公路、高速公路等路面的建设,这对促进城市的发展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目前,我过许多城市的已建成高速公路逐渐进入维修养护时期,急需研究推广经济、高效、操作方便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在路面的养护性措施中,热沥青混合料罩面、缺陷修补、微表处等技术是当前极具代表性的路面养护方法,其中微表处技术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养护措施。
微表处技术具有施工方便、节能环保、防水效果显著、维修养护费用低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以有效地解决高速公路路面轻度裂缝、划痕、脱落掉粒等质量通病。
但由于微表处技术在我国高速公路养护中仍处于起步阶段,施工工艺尚未完善。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不断完善此项技术,并确保公路的质量。
1 沥青路面微表处混合料设计沥青路面微表处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路面使用要求、原路面技术状况、道路交通量及施工地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并制定合理的微表处施工方案。
1.1 集料级配集料在微表处稀浆混合料中起到骨架和支撑作用,集料应符合相应的级配要求,并要充分考虑到路面的防水功能以及抗滑性能。
本次微表处工程采用公称最大粒径为9.5mm的ms—3型集料级配类型进行施工。
ms—3型级配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罩面和车辙填充,微表处集料合成级配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微表处集料级配图2.2 混合料配合比稀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以往施工经验初步确定各种材料的用量,并在充分考虑原路面状况、交通流量及气候条件的基础上调整混合料配合比,稀浆混合料的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
沥青微表处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沥青微表处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摘要:介绍沥青微表处概念及在当前路面维修养护中的应用特点;微表处的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详细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沥青微表处;施工介绍;施工工艺微表处是乳化沥青稀浆罩面的高级形式,它适用于重交通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和路面轻度车辙等的早期修护和新建路面的抗滑磨耗层。
微表处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不需碾压,并很快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层结构。
一、沥青微表处施工介绍及特点沥青微表处是采用专用设备将具有一定级配的矿料、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材料,按一定配合比均匀拌和成稀浆混合料并迅速摊铺到原路面上,在摊铺后1~2h内可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层结构。
微表处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现已在我国的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得到迅速推广。
沥青微表处技术具有的优点:(1)微表处比热沥青薄层罩面具有更好的封层效果,更好地防止水下渗,同时可提高路面的防滑能力,改善项目单位技术要求。
(2)施工速度快,施工后1h即可通车,适用于交通量大的高等级公路。
(3)常温条件下作业,降低能耗,不释放有毒物质,符合环保要求。
(4)因为微表处层很薄,所以用于桥面不会增加多少重量。
(5)成型快、工期短,施工季节长,可以夜间作业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
二、沥青微表处的施工准备1、原材料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是微表处的粘结材料,其质量的好坏对封层质量的影响最直接、明显。
改性乳化沥青的特征主要与乳化剂和改性剂的选择有关。
为了达到快开放交通的要求,乳化剂必须是慢裂快凝型的阳离子乳化剂,且所用乳化剂不能对沥青性能造成影响。
对各种沥青的适应性要好,与改性剂要有良好的配伍性。
改性剂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交通特点进行试验后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6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une2012 第11期总第261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1T o tal N o.26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微表处技术应用
李 勇1,石海涛1,邓明霞2
(1.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2.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水务局,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摘 要:文章介绍了微表处在高速公路沥青预养护的应用,对微表处的特点及适用性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工艺及检测方法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微表处;预养护;抗滑性;沥青路面
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1—0110—02
在我国高速公路路面形式中,沥青路面占有很大的比例。
沥青路面使用一定的年限后,一般会出现轻微疲劳、细骨料损失的现象。
由于路面渗水增大,进而导致沥青混合料在交通和环境因素下进一步损坏。
此时的路面整体质量尚好,若在这一时期不及时处理,路面会出现网裂、龟裂、坑洞等严重病害。
传统路面养护,多是在路面行驶质量和结构状况下降到“差”或者“较差”水平时对路面进行维修,这种维修需花费高额成本,并且维修工期长,对交通干扰大。
而以微表处为代表性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避免了以上缺点。
因此,为了减轻或避免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害,研究推广微表处技术等预防性养护措施,对于推迟路面大中修的到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微表处的适用性
微表处是一种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泥、石灰、矿粉等)、水和外加剂按合理配比拌和,并通过专用机械设备摊铺到原路面上,达到迅速开放交通要求的薄层结构。
根据微表处的技术特点及费用消耗等实际情况,微表处一般用于以下地方: 高速公路的抗滑表层及车辙处理; 公路重交通路面,重载及超载较多的路段,渠化车辙路段,公路弯道、匝道、坡道和交叉路口; 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的表面抗滑、美观处理; 用于机场停机坪道面,可提高路面耐磨和抗变形性能,减少集料的飞散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设微表处,可起到磨耗层作用。
可减轻路面磨光、露骨等现象,提高平整度,降低渗水率; 立交桥和桥梁桥面,特别是钢桥面铺装,应用微表处技术在治理病害、改善表面状况的同时,不会过多增加桥身自重。
2 微表处的技术特点
国内外在采用微表处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证明微表处技术是功能完善的道路养护方法之一。
微表处主要有以下的技术特点。
2.1 施工速度快
连续式稀浆封层摊铺机1天之内能摊铺500t微表处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最小可达9.5mm,施工后1h即可通车,对于交通量大的高等级公路及城市干道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2.2 改善抗滑性能和安全性能
采用微表处技术能减轻水损害,改进路面的附着性能,降低公路的受损程度,改进路面行车性能,从而延长路面寿命。
同时,微表处能增加路面色彩对比度,改善行车安全性能。
2.3 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施工条件
微表处整个施工过程都在常温条件下操作,改性乳化沥青和砂石料都不需要加热,显著降低有害物质排放,也无需繁重的体力劳动,因而相比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微表处具有无可比拟的环保优势。
2.4 节约能源
微表处只是在生产改性乳化沥青时将沥青加热到130℃,以后倒运或保存过程中都不需要加热。
据资料统计,微表处混合料比沥青混凝土节约能源在50%以上。
2.5 延长施工季节
微表处在地表温度为10℃以上时,即可进行施工,比一般沥青混凝土可延长2~4个月施工时间。
2.6 其他特点
在面层不发生塑性变形的条件下,采用微表处可修复深达38mm的车辙而无需碾压。
微表处厚度薄,应用在城市主干道和立交桥上不会影响排水,用于桥面也不会显著增加重量。
3 微表处材料的技术要求
3.1 矿料
矿料直接与汽车车轮接触,形成了矿物骨架,是微表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微表处的抗滑耐磨性能,矿料的应符合一定的力学指标(见表1)。
・
110
・
收稿日期:2012-03-28
李勇,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微表处技术应用2012年第11期 表1微表处用矿料性能指标要求
材料名称项目标准试验方法
粗集料
石料压碎值/%
洛杉矶磨耗值/%
石料磨光值
坚固性/%
≤26
≤28
≥42
≤12
T0316
T0317
T0321
T0314
细集料针片状含量/%
坚固性/%
砂当量/%
≤15
≤12
≥65
T0312
T0340
T0334
除以上力学性能要求,所需矿料还应符合一定的级配要求。
矿料中要有一定数量的粗料从而起到骨架作用。
为保持矿料的密实性、耐久性及混合料拌和摊铺的和易性,矿料还要有细颗粒,以避免施工、拌和及摊铺时出现离析现象。
集料的级配范围见《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施工技术规范》。
3.2 改性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是微表处的黏结材料,作为微表处混合料的组成部分,改性乳化沥青应满足施工要求,也就是乳液和矿料在拌和、摊铺过程中,微表处混合料必须均匀、不破乳、不离析、处于良好的流动状态。
若由于天气或其他原因,罐车中的乳化沥青不能及时用完而需要放置几天时,应用泵抽吸循环或放出,从而保持罐车中的乳化沥青上下密度的一致。
改性乳化沥青指标要求见《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施工技术规范》。
4 微表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4.1 微表处的施工工艺
微表处进行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施工,施工工艺主要如下: 采用专门的配料设备进行矿料的掺配; 对施工用的乳化沥青、矿料、水、填料等进行质量检查; 测定矿料的“含水量——单位体积干矿料重量”的关系曲线,确定施工参数; 清除原路面泥土杂物,摊铺微表处混合料,对局部施工缺陷进行人工修复; 初期养护,开放交通。
4.2 微表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为保证微表处施工的质量,应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加以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控制接缝施工质量。
接缝处采用湿水处理,扫平突出部分,尽量减少纵缝的搭接宽度,尽可能将重叠的位置安排在标线的位置。
尽量减少横缝的数量,摊铺时应力求摊铺箱内混合料分布均匀。
选用合适的加水量。
机械作业时的外加水量,可采取允许范围的中值。
少加或多加对施工都有一定影响。
若加水量过少,拌和时的和易性及均匀性都受影响;加水量过多,会产生破乳成型时间延长,造成流淌现象及沥青分布不均。
控制摊铺厚度及速度。
微表处的设计厚度为稀浆中最大颗粒的粒径,如果强行将封层铺厚或铺薄,将造成封层稳定性差,容易出现松散、泛油和车辙等病害。
摊铺时的速度对铺筑质量也有重要影响,过快会引起波纹、推移和离析,过慢会影响施工进度。
摊铺的速度应根据路面的状况进行调整。
其他要点。
施工前应了解天气状况,避免雨天施工,并采取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噪音。
5 微表处效果评价
对微表处的效果进行评价,主要针对养护后路面的抗滑性能、抗渗性能及平整度。
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中相关规定分别对不同指标进行现场试验。
抗滑性能可采用铺砂法测试路面构造深度,摆式摩擦系数仪测试路面的BPN;抗渗性能采用路面渗水试验。
6 结束语
微表处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方法,对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和防水性能,具有显著效果,并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路面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
微表处施工工艺简单易行,但应该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控制,方可实现微表处的较好的效果。
微表处具有交通干扰小、施工速度快等特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养护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JT J059—95,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S].
[2] 黄颂昌,徐剑,等.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董涛,那英男,等.沥青路面微表处预防性养护
技术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1,(1).
・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