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知识汇总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知识汇总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知识汇总

第一章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1.物流对电子商务的作用

1、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与效益;

2、协调电子商务的目标;

3、扩大电子商务的市场范围;

4、支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5、集成电子商务中的商流、信息流与资金流;

6、促使电子商务成为下个世纪最具竞争力的商务形式;

7、实现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集成。

2.我国现行的物流体系对电子商务的发展的制约因素

1、社会上重电子轻商务,重商流轻物流,重信息网轻物流网的倾向比较严重;

2、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体系没有建立;

3、物流基础设施不配套;

4、物流管理手段落后;

5、第三方物流服务滞后;

6、传统储运的观念、体制及方法对现代物流的发展存在巨大的阻力3.中国电子商务配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

1.观念

2.规模

3.网络

4.资源

5.费用

6.服务

7.管理

8.人员

9.关系10.协议

配送公司为达到配送规模所采取的步骤包括:为多个网站提供配送服务,从而真正成为社会化配送公司;将网站的配送业务与其他客户的配送业务需求集中起来,将小批量配送集中成大批量配送,并且将由此带来的好处与配送需求方分享,这是配送公司的使命。

4.两网四流

两种网络组成:一是电子商务商流,二是配送网络

两网四流即计算机网和配送网,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5.电子商务中物流方案的重点考虑因素

1.电子商务消费者的地区分布2。销售的品种3.配送细节4.服务提供者5.物流成本与库存控制

6.电子商务中物流体系的建立模式

(1)电子商务与普通商务活动业务共用一套物流体系。(2)ISP,ICP自己建立物流系统或利用社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3)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系统。

7.电子商务中物流服务设计内容

(1)传统物流服务包括:1.运输功能2.储存功能3.装卸搬运功能4.包装功能5.流通加工功能6.物流信息处理功能(2)物流的增值服务包括:1.增加便利性服务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3.降低成本的服务4延伸服务

8.电子商务的物流作业流程

1)从制造商角度来看。(结合Dell公司)戴尔的直销分为三个阶段八个步骤第一阶段:订货阶段分两步:第一步:订货处理第二步:预生产;第二阶段生产阶段分四步:第三步:配件准备第四步:装配第五步测试第六步:装箱;第三阶段发运阶段分两步:第七步:送货准备第八步:发运

2)从销售企业的角度来看。(通过亚马逊书店)亚马逊网上书店销售的配送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拥有完整的物流、配送网络 2.以全资子公司的形式经营和管理配送中心 3.高层管理人员经验丰富 4.亚马逊提供了多种送货方式和送货期限供消费者选择,对应的送货费用也不同

3)从物流企业的角度来看。以世界第一大快件运输商联邦快递FdeEX为例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9.改进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的措施

1.优化物流网络系统

2.建立供应链关系

3.建设适合电子商务要求的物流信息系统

10.好的配送方案应考虑的内容

1.库存的可供性

2.反应速度

3.首次报修修复率

4.送货频率

5.送货的可靠性

6.配送文档的质量

国内企业与国外的信息企业合资组建电子商务公司时解决物流和配送系统问题的办法有两

1.自己组建物流公司

2.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

第二章现代物流的概念、要素与结构

1.物流概念的产生1、经济动因2、军事动因

2.物流的定义美国物流定义四大派别:管理派、工程派、军事派、企业派

中国物流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想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3.对物流定义的理解1、物流的对象应包括人2、物流是一个过程3、物流过程与组成这个过程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不同4、物流过程需要一体化

物流过程从纵向可以分解为:环节、作业和动作;从横向可以分为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和流速六要素。

纵向分解即EMOC分析。EMOC分析师动素、动作、作业和业务环节分析的简称

物流和配送的区别(1)物流辐射范围大,配送辐射范围小;(2)物流作业发生在供应链上游和前端,配送链发生供应链下游和末端;(3)物流包括各项要素活动及增值服务,配送除上述作业之外,还包括分拣、拣选等标志性作业;(4)物流处理的流体具有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的特点,配送则相反

4.配送定义: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5.物流中心定义:物流中心是从事是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面向社会服务2、物流功能健全3、完善的信息网络4、辐射范围大5、少品种、大批量6、存储、吞吐能力强7、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

6.配送中心定义:配送中心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为特定用户服务2、配送功能健全3、完善的信息网络4、辐射范围小5、多品种、小批量6、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7.物流与储运储运是储存、运输的总称,物流与储运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内涵不同。物流出了包含储运、运输等这些纵向的具体活动外,更强调活动之间的横向协调、配合与集成,在物流中,虽然储运、运输这些具体的活动或环节依然存在,但是它们是以行使物流系统的特定使命而存在的,是经过集成的特定使命而存在的,是经过集成的存储和运输,比以前单独存在的储运和运输具有更大价值。

8.物流的六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和流速

9物流要素之间的关系物流要素之间存在着冲突、相持和协同三种状态。(1)物流系统要素存在冲突。物流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目标、产权、运作和边界上的冲突(2 )要素协同是物流系统形成的关键。要达到协同,必须要达到以下几点:1.调整要素之间的目标2.统一要素之间的产权3.构建无缝要素接口

10.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物流系统的治理是指物流系统资源配置的管理和控制的机制和方法。(1)多边治理。就是第三方治理也称市场治理、古典合同治理,即不管是谁想建立一个物流系统,他所需要的所有资源都能够从物流市场上通过交易购买得到,但这不是专门为某个物流系统地址的专用性资源,它能够用于很多物流系统,比如一般的铁路运输资源、一般的公路运输资源等。(2)三边治理。是指通过物流资源的需求方、供给方和第三方(法律)来共同治理的模式(3)双边治理。是指通过物流资源买卖双方共同治理的模式。(4)单边治理。也称一体化治理。当人力和实物资产等物流资源越来越专用于一个用途,因而越来越不容易转移到其他用途上时,就会出现一体化治理的情况,一体化就是将外部治理变成内部治理,将企业外部供给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为。采用一体化时,买方和供应商一样能够充分实

现规模经济。

三边治理适用于两列物流资源交易:一是偶尔进行的;二是交易的物流资源是高度专用化的。双边治理架构的适用条件:1.交易应该是重复发生的2.交易需要的资产必须是高度专用的3.交易是非标准化的

单边治理物流系统资源交易采用一体化治理的条件是:1.交易高度专用化,投资于这种交易的物流资源转移到其他用途上的价值趋近于零。2.此项交易与企业的核心业务具有强相关性。3.交易本本身具有一定规模,是的投资人可以获得该项投资的规模效益。

双边治理于三边治理的区别

双边治理和三边治理的区别在于关系上,双边治理的双方关系更加紧密,近似于垂直一体化关系,因而双边治理需要的专用性资产投资规模更大一些,三边治理结构中的冲突机制在双边治理结构中通过关系机制得到解决,由于任何一方脱离交易关系都要在交易专用性资产上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双方有强烈动机维持交易关系而不是让它终止,另外,双方都获得了一份利润流,不会轻易同意任何调整合同的提议。

12.物流产业特征1.多行业性2.基础性3.服务性4.综合性

13.物流产业结构1)按照物流作业环节划分。可以分为: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装卸业,流通加工业,邮政业,物流信息业。2)按照物流业务组织化程度划分。可以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14.载体分为两类:第一类载体指基础设施。第二类载体指设备。

15.流向物流的流向有四种:一是自然流向、二是计划流向、三是市场流向、四是实际流向。

16.流量具体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实际流量,即实际发生的物流流量。第二类是理论流量,即从物流系统合理化角度来看应该发生的物流流量,也可按照与实际流量相对应的五个方面俩分类。

第三章现代物流的基本原理

1. 物流目标系统化原理

物流目标系统化是按照物流系统整体最优的原则。对物流系统内部要素互相冲突,或者虽然不冲突但需要相互配合的目标进行权衡,选择和协调,最后确定能够实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的物流系统整体目标和物流系统要素目标,是物流系统集成,运作,管理,评价的总出发点。2.物流目标优化的对象第一是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第二是物流系统内部要素的目标3.物流系统的层次物流系统分为四个层次:本级层次、上级系统、统计系统和下级系统4.物流系统的共同目标1、提供顾客需要的服务,即在恰当的时间,将恰当数量、恰当质量的恰当商品送到恰当的地点;2.提供系统所需要的服务水平的同时,使系统的总成本最小;3.服从公司的总体政策;4.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资源,使公司投资保持在合理的水平;5.促进公司长期发展

5.物流系统目标要素冲突(1)不同层次的系统同类物流目标之间的冲突(2)本级系统不同物流目标之间的冲突

6.物流目标系统化的方法1)目标管理法2)总成本分析法3)重要业绩衡量指标分析法4)目标规划法

7.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

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供应链上物流系统的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等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象一个整体在运作,而实现供应链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达到供应链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的过程.

8集成集成就是要将分散、各自为政的要素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整体,以发挥单个要素不可能发挥的功能,集成已成为物流发展的一种趋势。

9.物流要素集成的动机 1.)从传统储运向物流转化的需要2)由物流要素的复杂性决定3)提高物流要素运作效率的需要 4.)生产、销售和消费发展对现代物流的需要5.)是企业建立供应链的要求

10.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物流系统的要素可分为集成者和被集成者两种。物流要素集成者是物流要素集成方案的规划者、设计者和物流要素集成过程的协调者、控制者。物流要素被集成者,是被集成要素的所有者、运营者、管理者。一个生产、销售企业可能建有集成者和被集成者两种身份。

11.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1)要素一体化2)建立战略联盟3)资源共享4)采用第三方物流方式。

. 现代物流涉及两大类业务一类是物流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一类是物流系统的运作、管理、控制

传统储运企业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寻求发展:一是继续扩大物流基础设施、网点、固定资产;而是进行同业兼并、合作等;三十开发物流增值性服务,提升物流服务层次,即开展第一层次的服务

12.物流组织网络化原理物流网络组织化是指物流经营管理机构、物流业务、物流资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组织按照网络方式在一定市场区域内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以实现物流系统快速反应和最优总成本等要求的过程。

13.物流组织网络化的好处1、扩大市场覆盖面2、提高网络效率3、提高要素的收益4、抵御要素的风险

14. 物流网络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1)直送形式2)经过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的形式

15.采用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的好处1、提高厂商和门店的物流效率2、提高厂商和门店业主的效率3、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本身可以是盈利的项目4、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是复杂物流网络的核心5、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是重要的基础设施

16.LD—CED模式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模式是一种可以普遍应用于经济活动的集成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集成模式,在运输、邮政、电信、银行等各个行业都广泛使用,这种模式的核心表现在6个字:收集、交换、发送,简称CED,因为它的前提是LD,所以将这种模型称为LD---CED模型。C;收集,即将分散的业务对象收集起来;E交换,即将收集起来的业务对象在集中地的物流中心进行分类,汇总,将业务请求目的地相同的业务通过干线运输送至目的地物流中心,然后由目的地将相同业务请求目的地的业务对象送至离目的地最近的或者分工负责那个地区的配送中心;D发送,即将由物流中心发来的业务对象进行集中,并统一送到目的地址。LD—CED模型将分散零星的业务积少成多,并且提供一个进行业务交换的平台,是一种增值性的业务模式,这种物流网络是增值物流网络

第四章仓库还礼与库存控制

1.仓库通常指储存商品的设施

仓库1)根据保管条件不同分为:普通仓库、专用仓库和特种仓库;2)根据建筑形式的不同分为:单层仓库、多层仓库和立体仓库;3)根据管理形式不同分为:自用仓库、公用仓库和保税仓库。

2.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特点1、用高层货架存储商品2、自动存取3、计算机控制

自动化立体仓库1)按建筑形式分为:一体式和分离式2)按高层货架的构造形式分为:单元货格式、贯通式、垂直循环式和水平循环式3)按其作业方式分为:整个单元货格存取式和拣选式

3.仓库的功能(1)服务功能(2)经济功能

4.仓库的储存能力是指仓库能够储存商品的总量

公用仓库储存的商品可分为实重商品和轻泡商品

5.影响仓库储存能力的因素1、仓库储存面积2、地坪承载能力3、商品允许堆码高度

6.商品保管合同是一种经济合同,2存货方和保管方为了加速商品流通,妥善保管商品,提高经济利益而签订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7.仓库作业管理就是对在仓库中所进行的商品入库、商品保管、商品出库三大项作业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8.仓库作业管理包括:商品作业过程管理、商品入库过程管理、商品保管作业管理和商品出库作业管理

仓库作业过程的管理包括1、仓库在作业过程的分析2、仓库作业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仓库作业中始终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仓库作业技术和仓库作业组织

商品入库作业是由商品入库前的准备、商品入库作业操作程序和商品入库过程中的问题处理三部分组成的。

商品入库作业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对入库单据和商品的审核无误;确保入库商品数量准确、质量完好、包装无损;搬运迅速,安全稳妥;手续简便、交接清楚。

商品入库作业的操作程序:1)审核凭证2)单货核对(商品数量的核对与验收、商品质量的额验收、商品包装的验收3)搬运入库4)办理入库手续

商品入库验收中的问题处理:1)单货不符2)商品质量问题3)包装问题4)单货不同行商品保管作业是由商品库房布置、商品分区分类存放和货位编号、仓容利用的综合考核、商品堆码、商品维护保养、商品的数量管理等项内容组成的

合理选择货位应遵循原则:1)确保储存商品安全2)方便作业3)提高仓容利用率

商品出库作业包括审核单据、登记入账、准备商品、复核、发货

如何对仓容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考核?答:仓容利用通常用容载利用系数进行综合考核。所谓容载利用系数是指商品的容重和库房的容载的比值。容载利用系数越接近1.仓容的利用率越高。如果容载利用系数不等于1,可有如下结果:(1)容载利用系数小于1,它与1的离差为负数。这种情况表明在库房高度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库房载重量未被充分利用,而负离差的绝对值就是库房载重量未被利用的比值。(2)容载利用系数大于1,它与1的离差为正数。这种情况表明在库房重量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库房高度未被充分利用,正离差与容载利用系数倒数的乘积,就是库房高度未被充分利用的比值。因此,容载利用系数越接近1,表明仓容利用程度越高。因此,可以根据各库房容载利用系数与1的离差来选择安排货立的最优方案(假定其他条件不足)。

9.库存是指作为今后按预定目的适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品

10.库存的分类(1)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消耗品库存、原材料库存、半成品库存、成品的库存(2)从经营过程的角度:国家库存、周转库存(经常库存和安全库存)、季节库存、在途库存

11.库存的功能1、时间功能2、分离功能3、不确定因素的缓冲功能4、经济功能

12.库存的四个构成部分:需求、补充、约束和成本

13.ABC库存分类管理法就是根据库存品占用资金额的累计百分比,把库存划分为A、B、C三类

14.ABC库存分析法的步骤1、收集数据2、处理数据3、编制ABC分析表4、根据ABC 分析表确定分类5、绘制ABC分析图

15.定量库存管理制度是以固定的订货量和再次订货点为基础的库存管理制度

16.定期库存管理制度是以固定的订货间隔时间和最高库存量为基础的库存管理制度

17.JIT的实施要准备几个条件1.需求拉动的思想2.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3.小批量的配送4.高效低成本的物流运输方式5.全员参与

18.DRP(配送需求计划) DRP技术的输入:1.顾客需求量2.准确的前置时间3.销售网络结构

4.库存报表DRP的输出:每种商品的订货数量和订货时间

19.QR技术(快速反应)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以达到增加销售额,降低库存量和企业经营成本的目的。

QR技术成功实施的条件1、企业必须与供应链各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对企业商业信息保密的做法,把企业的商品销售数据、库存信息、成本资料与合作方共享,双方跟她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3、企业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4、供应商必须进行多频度小批量的配送,以降低零售商的库存水平

20.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成功实施的条件1、供应商和零售商必须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2、供应商和零售商必须建立战略伙伴关系3、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4、供应商和零售商必须签订合同

第五章运输管理

1.运输运输是指利用运输工具,将人或物从一地位移到另一地改变其空间位置的运送行为运输可分为货物运输(散货运输、杂货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和旅客运输

运输的特征:公用性、不可储存性、配合性和统一性

运输的基础设施包括运输路线、运输工具、通信设备和运输站点

运输的两大功能:位移功能和储存功能

运输遵循两条基本原理:距离经济和规模经济

2.五种运输方式: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铁路运输具有载重量大、运输速度较快、运输成本较低、运输适应性强的优势,但它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运输灵活性小、短距离运输成本较高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运输速度快、实现“门到门“运输、为其他运输方式集散货物的优势,但它运输成本较高、单位载货量小、对环境污染大水路运输具有载运量大、建设投资小、运输成本低的优势,但它运输的连续性差、运输速度慢、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多航空运输具有运输速度快、运输距离短、机动灵活、建设周期短的优势,但它运输成本高,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管道运输具有输送能力大、连续性强、占用土地少、运输适用性强的优势,但它消耗金属量大、灵活性低、输送货物品种单一。

3.集装箱运输具有运输效率高、运输质量高、有利于多式联运的开展、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的特点,是运输发展的方向。

集装箱运输的条款包括:箱货交接方式条款、价格条款、责任划分条款、保险条款、索赔条款

集装箱运输的主要单证包括:箱货联运提单、装箱单、设备交接单、场站收据、提货单、交接记录、实装船图。

4.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负责将货物从一地运到另一地的运输方式。

多式联运的条件:必须有一个多式联运合同、必须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据、必须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工具、必须是运输全程单一运费率、必须是多式联运运营经营人对货物联运全程负责。

多式联运的特点:手续简单、便于实现门到门运输和运费低

5.商品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有:迂回运输和过远运输、对流运输和倒流运输、亏吨运输、重复运输和无效运输。

6.组织商品合理运输的途径和方法包括:1、按照商品的自然流向组织商品运输;2、减少运输环节、缩短运输路线;3、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4、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效率

7.运输方案的规划方法有:(1)图上作业法(2)表上作业法

(1)图上作业法是利用交通图进行运输方案的规划,其目标函数是运输吨公里最小。

(2)表上作业法是利用单位运价表进行运输方案的规划,其目标函数是运输费用最低。

8.铁路运输的基本形式包括:整车运输、零担运输和集装箱运输。

整车运输根据其组合形式分为:单一整车、合装整车、合装整车中转分运、整车分卸。零担运输按照其组织形式分为:直达零担、中转零担和沿途零担

铁路部门承担零担商品一般采用日历承运、随到随承运合集中审批三种形式。

9.商品运输业务的操作程序包括:1、商品的托运和承运2、商品的装车和卸车3、商品的到达与交付

10.商品运输安全管理包括两项内容:(1)防止商品运输事故的发生(2)降低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其理化生物性能的变化而造成商品的变质。

11.商品运输事故的处理包括:确定商品运输事故责任划分的原则、做好商品运输事故的记录以及正确处理商品运输事故。

12.商品运输保险包括:基本险和综合险

13.商品运输保险的投保程序包括:1、填写保单2、审查投保单3、签发投保单4、结算

保险费和变动

第六章配送与配送中心

1.配送的特点.1)配送是从物流据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2)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3)配送时门到门的服务形式

1.配送与运输的区别:第一,配送不是单纯的进行货物运输或输送;第二,配送中心送货仅指从物流据点至需求顾客之间的货物配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货物运输的处于“终端运输”的地位;第三,由于配送运输的而距离短、批量小、品种多、时间性强,因而送货运输时所采用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汽车,其运输方式、运输工具比较单一。

2.配送对电子商务的意义与作用1)配送时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保证2)配送时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3.配送的模式1)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自建配送中心,自己经营配送业务2)将配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3)与专业物流公司进行合作,采取单项业务外包的配送模式4)与其他企业合建配送中心,共同经营配送业务

4.配送方式按照配送组织者、组织方式及配送商品的不同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配送组织者不同可分为:配送中心配送、仓库配送、生产企业配送、商店配送;按配送的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独立配送、集团配送和共同配送;按照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可分为:少品种、大批量配送,多品种、少批量配送和长套配套配送。按照配送的时间和数量又可分为:定时配送、定量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定时定路线配送和及时配送。

5.配送中心的作用1)减少交易次数和流通环节2)能产生规模效益3)可减少顾客的库存,提高库存保证程度4)能有效的控制商品质量

6.配送中心的功能1进货、2储存、3拣选、4流通加工、5分拣、6配装、送货7信息治理

配送中心按性质分为:自有型配送中心、合作型配送中心、公用型配送中心、合同制配送中心

按经营主体:生产制造商配送中心、营业性配送中心和商业配送中心

按功能:储存性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和加工型配送中心

按业务内容:专业配送中心、集约化配送中心

7.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1.订货2.到货接收3.验货4.储存5.订货处理、汇总6.拣选7.包装/流通加工8.分拣、配货9.组配10.发货区暂存11.装车12.送货8.配送中心设置的岗位有(1)采购或进货管理组(2)储存管理组(3)加工管理组(4)配货组(5)运输组(6)营业管理组或客户服务组(7)财务管理组(8)退货与退货作业组

9. 库存是出于储存状态中的商品或物品

10.配送中心库存管理的任务一是提高库存保管程度,快速反应;二是尽可能降低库存费用

11.配送中心库存的数量和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

1.配送中心的位置与服务内容

2.订货决策

3.配送中心各环节的协调与配合

4.运输组织管理水平

5.信息系统的建立

12.确定配送路线时所遵循的原则:1)效益最高2)成本最低3)路程最短4)吨公里数最小5)准时性最高6)运力利用合理7)劳动消耗最低

13.提高配送经济效益的途径(1)合理选择送货方式,确定配送区域(2)实施计划配送(3)展开共同配送

14.共同配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共同集货型(2)共同送货型(3)共同集货型

15.配送合理化的评价标志(1)库存标志(2)资金标志(3)成本和效益标志(4)供应保证标志(5)社会运力节约标志(6)物流和理化标志

16.配送技术经济指标:(1)效益指标(2)服务指标

第七章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1配送中心的规划包括1.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2.配送中心设置地点的选择3.配送中心内部设置的配置4.配送中心的数量

配送中心规划的主要内容1.合理确定配送中心的规模和数量2.选择配送中心的设置地点2.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因素:1、货物的分布和数量2、运输条件3、用地条件4、水电供应条件5、工程技术条件

3.单一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法(1)重心法(2) 坐标分析法

4.确定配送中心的数量是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设施投资费用2、物流费用3、配送服务水平

5.配送中心总体设计的任务配送中心的总体设计也就是仓库内部区域内各种建筑设施的合理布置,其任务是为安全、方便、多储商品和提高配送服务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6.配送中心总设计的原则及其要求

总体设计的原则是安全、适用和经济

其基本要求是:1.方便各项作业,以高作业效率;2.节约用地,减少投资费用;3.内部物流路线简洁通畅4.满足防火要求等

7.配送中心总体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按仓库设施的功能分区布置2.绘制物流程图,分析各项设施之间的关系,作靠近性分析,确定设施的相对位置。3.确定各项设施的面积和防火间距4.确定物流路线面积5.绘制仓库总平面布置图

仓库一般划分为主要作业区、辅助作业区和行政生活区三个部分。三个区既要有适当的隔离,有利于仓库的安全,又要有方便联系的路线,以利于管理。主要作业区包括收货、验货、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包装、组配发货以及特殊商品存放场所。辅助作业区是为主要作业场所服务的,如放置砧垫用品、包装物料的场所。行政生活区是为工作人员的生活服务和业务管理设置的区域。如办公楼、宿舍、食堂等。

8.库房设计组要包括以下内容1、库房平面设计2、合理确定库房的层高及楼、地面的设计荷载3、库房的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

库房面积考虑的因素:1)防火的要求2)保管员的保管能力3)商品的批量大小4)商品的保质要求

9.仓库内部的交通设施主要有汽车运输设施、铁路运输设施、水路运输设施

汽车运输设施主要包括汽车装卸作业场地、装卸站台、汽车和叉车形式道路、站台库和站台渡板等设施

第八章物流服务与成本管理

1.系统所谓系统就是由一个共同目标,联系起来的许多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2.系统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集合性2、相关性3、目的性4、整体性

3.物流系统的目的是通过系统要素间的协调、配合使系统整体达到最优化,即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总成本提供有竞争优势的物流服务。

4. 物流系统及物流系统化

物流系统是由物流活动中的包装,运输,储存,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诸项活动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化就是要把物流的包装,运输,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这七项活动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构造,组织和管理,其目的在于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即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总成本提供有竞争优势的物流服务。

5.物流服务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1、拥有顾客所需要的商品2、商品具有顾客期望的质量3、在顾客要求的时间内将所需的商品完好的运送到正确的地点

6.物流服务对企业的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1)物流服务是实现企业销售的重要保证2)物流服务是企业竞争的手段3)物流服务对降低流通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

7.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一般来讲有四种类型:1)在服务水平一定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2)在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同时增加了物流成本3)在物流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4)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

8.企业确定物流服务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采取销售竞争所需要的服务水平;第二,增加的成本与销售收入之间进行权衡抉择,抉择的原则时保证最大限度的利润;第三,随着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物流成本中有一部分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而上升,也有一部分不受服务水平的影响,如果此部分成本的降低数额不小于因因服务水平提高而增加的成本,那么这样的服务水平的确定或调整时适宜的。

9.物流服务管理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物流服务要素2)收集物流服务信息3)分析比较、确定物流服务水平4)进行顾客服务需求分类5)根据不同的顾客群体,制定出相应的物流服务组合战略6)物流服务的绩效评价

10.物流各要素成本之间具有交替损益的关系

11.物流成本管理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这是因为:第一,物流成本能够真实反应物流物流活动的真实状况;第二,物流总成本是衡量与评价物流和理化的统一尺度

12.目前许多企业在物流成本计算、反应上还存在不少问题1)物流成本没有独立的会计科目2)物流成本计算的不完整、不全面3)物流成本范围的边缘不清,难以掌握和比较4)无法掌握和控制的物流成本较多,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

13.物流成本的分类1)按照物流的范围分,可以分为供应物流费、企业内物流费、销售物流费、回收物物流费和废弃物物流费2)按照支付形态的不同分为本企业支付的物流费和其他企业支付的物流费3)按照物流的功能分,分为物品流通费、信息流通费和物流管理费三大类。

14.物流成本在管理中的作用组主要有四个方面

(1)通过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物流成本水平,发现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2)通过与同类企业或竞争对手物流成本的对比,可以找出本企业与同行及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3)通过对物流成本结构及物流总成本分析,可以正确评价物流活动的合理性,(4)根据物流成本计算的结果,可以为企业制定物流计划,调整物流活动和评价物流活动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15.降低物流成本的大体思路

第一,正确选择物流的运作方式;第二,完善物流网络;第三,实行两级物流代理制度;

第四,调整服务政策,谋求规模效益

第九章现代物流质量管理

1.物流质量是指现代物流过程满足现代企业生产需要和顾客消费需要的各个特性的总合。

2.物流质量具体包括:1)商品质量保证及改善2)物流服务质量3)物流工作质量4)物流工程质量

3.物流质量管理是指用经济的办法,对现代物流确定和达到的质量要求所必需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特点:1)把满足用户需要放在第一位2)管理的对象全面3)管理的范围全面4)全员参加的管理

4.现代物流质量管理的核心:一个物流对象质量维护管理;一个是物流质量目标“用户满意”。

5.物流过程中商品的损耗表现形式主要有:挥发、干缩、丢失、散落、渗漏、粘结、破碎、溶化、熔化、脆裂。

6.物流过程商品质量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由化学变化引起的质变现象2)由生理生化变化引起的质变现象3)由生物学变化引起的质变现象

7.现代物流商品质量管理的手段主要有1.温湿度管理技术 2.商品科学防霉技术3商品科学防治害虫技术。4.金属商品科学防腐蚀技术 5.高分子材料商品科学防老化技术

8.顾客服务包括交易全过程即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三个阶段。

9.物流服务的三要素

1)拥有顾客所期望的商品;2)在顾客所期望的时间内传递商品;3)符合顾客所期望的质量

10.物流服务的目的是以适当的成本实现高质量的顾客服务

11.物流服务质量的基本准则是:从产品导向想市场导向转变;制定多物流服务组合,开展对比性服务,重视物流服务社会系统的吻合,不断对物流服务的绩效进行评价等。

12.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是由1)物流目标质量指标体系2)仓储质量指标体系3)运输环节质量指标体系构成。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大全(pdf豪华版)

公共知识笔记大全(pdf豪华版)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总结

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 绪论 道路工程材料是道路工程建设与养护的物质基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道路工程质量和服务寿命和结构形式。 路面结构由下而上有:垫层,基层,面层。 面层结构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良好的表面特性。 第一章 砂石材料是石料和集料的统称 岩石物理常数为密度和孔隙率 真实密度:指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的质量。 毛体积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空隙(闭口、开口空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是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开口空隙和闭口空隙)的百分率。 吸水性:岩石吸入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来表征。 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饱和吸水率:是岩石在常温及真空抽气条件下,最大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在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集料:是由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组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沥青混合料 水泥混合料

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空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的质 量。 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石料强度的相对指标。压碎值是对石料的标准试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加荷,测试石料被压碎后,标准筛上筛余质量的百分 率。1000 1 ?='m m Q a (1m :试验后通过2.36mm 筛孔的细集料质量) 磨光值:是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是决定某种集料能否用于沥青路面抗滑磨耗层的关键指标。 冲击值:反映粗集料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由于路表集料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冲击作用,这一指标对道路表层用料非常重要。 磨耗值:用于评定道路路面表层所用粗集料抵抗车轮磨耗作用的能力。 级配参数: ?? ? ??分率。 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是指通过某号筛的式样通过百分率和。 筛分级筛余百分率之总分率和大于该号筛的各是指某号筛上的筛余百累计筛余百分率率。 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是指某号筛上的筛余质分级筛余百分率i i i A a ρ 天然砂的细度模数,系度模数越大,表示细集料越粗。 根据矿质集料级配曲线的形状,将其划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 在连续级配类型的集料中,由大到小且各级粒径的颗粒都有,各级颗粒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绘制出的级配曲线圆滑不间断;在间断级配集料中,缺少一级或几个粒级的颗粒,大颗粒与小颗粒之间有较大的“空档”,所做出的级配曲线是非连续的。 第二章 沥青按照形态分类:粘稠沥青、液体沥青。 沥青按照用途分类:道路沥青、建筑沥青、水工沥青、防腐沥青、其他沥青。 粗集料 >2.36mm >4.75mm 细集料 <2.36mm <4.75mm

【真题】2018年四川特岗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四川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作答客观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作答非客观题时,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不得使用铅笔、红笔、钢笔或圆珠笔等。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的题号位置作答,题号顺序不能颠倒或错位。书写时严格按照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中务必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损。不得将试卷及答题卡带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话》 D.《雄辩术原理》 参考答案:B 2.我国传统教育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是( )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教师和学生 参考答案:A 3.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了一切学生 C.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D.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答案:C 4.《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A 5.对有些家长而言,学校起了照管儿童的功能,这体现了教育的( )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 D.隐性功能 参考答案:D 6.个人不位的教育功能取向主张培养( ) A.自然人 B.社会人 C.公民 D.文化人 参考答案:a 7.提出“泛智”教育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的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卢梭 参考答案:B

会计基础知识点汇总

会计基础 第一章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地核算与监督,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属于管理范畴。 %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会计的职能: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基本职能: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或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并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反映职能) 5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 3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7 种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 除事后核算,还包括事前核算(经济预测,分析和参与经济决策)事中核算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及考评等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所实施的审查,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职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工业企业为例: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人投入的资金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以生产过程为核心的供应,生产,销售的循环与周转资金形态一次转变: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资金的循环:从货币资金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资金的退出:偿还债务,上缴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经济业务事项:各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经济业务:又叫经济交易,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购买固定资产) 经济事项: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无形资产摊销)%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会计控制的重点) 2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反映经营成果,盈亏状况)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细则:(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的资产。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如:银行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 有价证券: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债权;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2)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指企业用来进行或维持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如: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房屋,机械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的设备是企业财物;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不是,属于季节性或临时需要而发生的资产租赁,是一种短期租赁形式。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打印版)

公共基础笔记 第三部分法律 1、法的概念和本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法与经济 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 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 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3、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4、法律实施中的相关概念 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法律适用的要求:准确,指适用法律时,事实要调查清楚,证据要准确;合法,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要合乎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案;及时,指司法机关办案时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遵守时限。 法律适用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的社会关系。它不属于物质关系,而是一种思想关系。 违法的分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违宪行为。 5、宪法的基本理论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法律特征: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根本问题;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的政治特征: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宪法是对民主政治的保障;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宪法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

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材料的性能 1、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的优点:测量误差小,数据稳定。 缺点:压痕大,不能用于太薄件、成品件及比压头还硬的材料。 适于测量退火、正火、调质钢, 铸铁及有色金属的硬度(硬度少于450HB)。 2、洛氏硬度 HRA用于测量高硬度材料, 如硬质合金、表淬层和渗碳层。 HRB用于测量低硬度材料, 如有色金属和退火、正火钢等。 HRC用于测量中等硬度材料,如调质钢、淬火钢等。 洛氏硬度的优点:操作简便,压痕小,适用范围广。 缺点:测量结果分散度大。 3、维氏硬度 维氏硬度所用载荷小,压痕浅,适用于测量零件表面的薄硬化层、镀层及薄片材料的硬度,载荷可调范围大,对软硬材料都适用。 4、耐磨性是材料抵抗磨损的性能,用磨损量来表示。 分类有黏着磨损(咬合磨损)、磨粒磨损、腐蚀磨损。 5、接触疲劳:(滚动轴承、齿轮)经接触压应力的反复长期作用后引起的一种表面疲劳剥落损坏的现象。 6、蠕变:恒温、恒应力下,随着时间的延长,材料发生缓慢塑变的现象。 7、应力强度因子:描述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场强度的指标。 第三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1、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在空间的规则排列的方式为晶体结构。为便于描述晶体结构,把每个原子抽象成一个点,把这些点用假想直线连接起来,构成空间格架,称为晶格。 晶格中每个点称为结点,由一系列原子所组成的平面成为晶面。 由任意两个原子之间连线所指的方向称为晶向。 组成晶格的最小几何组成单元称为晶胞。 晶胞的棱边长度、棱边夹角称为晶格常数。 ①体心立方晶格 晶格常数用边长a表示,原子半径为√3a/4,每个晶胞包含的原子数为1/8×8+1=2(个)。属于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铁、钼、铬等。 ②面心立方晶格 原子半径为√2a/4,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包含原子数为1/8×8+1/2×6=4(个) 典型金属(金、银、铝、铜等)。 ③密排六方晶格 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包含原子数为为12×1/6+2*1/2+3=6(个)。 典型金属锌等。 2、各向异性:晶体中不同晶向上的原子排列紧密程度及不同晶面间距是不同的,所以不同方向上原子结合力也不同,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化学、力学间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差异,此特性称为各向异性。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16日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共27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3.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 4.学生不按教师要求的方法和步骤完成作业,这是一种失德行为。( ) 5.在幼儿园教学中,为了体现“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主动为幼儿选择游戏和课程。( ) 6.任何教学策略都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目标,制约着师生的教学行为。( ) 7.从总体来看,人的发展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建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 8.任何教学活动都会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制约,体现出一种价值的指引性。( ) 9.新课改后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 10.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学校中每一样工作、学校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满了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 11.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 12.人本主义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心理疾患者能自由地实现他自己的潜能,成为功能完善者。( ) 13.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而采用的适应性教学,其追求的是维持学生学业上的平等。( ) 14.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对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解释,整合就是学习者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 15.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教儿童道德先要教他们遵守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16.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 17.通过对原则的演绎、推广和应用而确认某特殊事例隶属于该原则之内,该种学习即是奥苏贝尔提出的上位学习。( )

会计基础知识

1、会计六大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一定时日的财务状况,对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反映,是构造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的基本等式也是恒等式。) 资产=权益(权益分为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是构造利润表的理论基础。) 3、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类相同,即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一般为0,若 有余额在借方。 收入类账户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相同,即贷方增加,借方减少,余额一般为0,若有余额在贷方。 应交税费属负债类且为流动负债(含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为损益类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未达账项有四种情况: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企业和银行双方都在各自金额的基础上加(或减)对方已记账,自己尚未记账 的未达账项(包括增加额和减少额)。 5、错账更正法 (1)划线更正法;(2)红字更正法;(3)补充登记法(蓝色笔)。 * 登账后,记账凭证无误纯属登记时文字或数字上的错误可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 登账后,发现记账凭证有误的(记账凭证上的会计科目、借贷方向、金额错误的)采用红字更正法。 * 登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借贷方向均未发生错误,但所记录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可将正确金额与错误金额之差填制一张红字凭证,将错误部分冲销。 * 登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借贷方向均未发生错误,但所记录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可用补充登记法更正错误。 6、会计中只有以下几种情况才能使用红笔(红色墨水或碳素笔) (1)根据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2)在只设借方或贷方专栏的账页中登记减少数;(3)在 三栏式账户的余额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4)结账划线;(5)统一会计制度规 定的其他内容。 7、结账方法红色笔(月末下行划单红色线;年末下行划双红色线) (1)月度:在各账户的最后一笔数字下,结出本月借方、贷方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或“本月发生额及期末余额”字样,并在该行下划通栏单红线。对需要逐月结转累计发生额的账户,在计算本月发生额及期末余额后,还应在下一行增加“本年累计”或“本年累计发生额”,并在下面划通栏单红线。 (2)季度:半年度结账方法下,结出本季度(本半年度)发生额合计数,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季累计”(本半年累计),并在该行下划通栏单红线。 (3)年度结账:应结出本年四个季度的发生额合计数,记入第四季结的下一行,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该行下划 通栏双红线,表示年末封账。 8、资产负债表应注意的几点 (1)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其他货币资金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不含商业汇票存款)。 (3)应收票据不能反映在“货币资金”项目,只能在“应收账款”中反映。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1、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活动。下列不符合实践的特点的是()。 A、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人类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C、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是人类获得成功的基础,具有必然性 2、加强政府管理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创新行政管理的方式。关于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方向,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从僵化走向灵活 B、从法治走向人治 C、从封闭走向开放 D、从权力导向走向规则导向 3、暴雨或特大暴雨的袭击常会造成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面对这些可采用的工程措施包括包括()。(多选题) A、修筑堤坝 B、修建分洪区 C、修建水库 D、整治河道 4、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面的价值要求。 A、B、民族C、社会D、公民 5、《论衡》是王充所作是一部关于()的哲学文献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浪漫主义 D、社会空想主义 6、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生产资料 D、生产工具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实践的特点包括:(1)客观物质性;(2)自 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4)直接现实性。D选项必然性不属于实 践的特点。故本题答案选D。 2、【答案】B。解析:行政管理方式创新,主要包括一下内容:(1)从僵化走向灵活;(2)从人治走向法治;(3)从封闭走向开放;(4)从 权力导向走向规则导向。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ABCD。解析:面对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可采 取修筑堤坝、修建分洪区、修建水库、整治河道等工程措施。故本 题答案选ABCD。 4、【答案】C。解析:党的报告分别从、社会、公民三个层次,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凝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本题答案C。 5、【答案】A。解析:《论衡》是中国历史上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的一部著作,是一部宣传无神论的檄文,是一部古代唯物主义的 哲学文献。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价值的天平。故本题答案为A。 6、【答案】C。解析: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 料生产的劳动者;物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 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二) 1、2015年8月5日,中国首条直飞()航线正式开通,这是中国 民航目前一条连通非洲大陆的航线。 A、乌干达 B、冈比亚 C、喀麦隆 D、肯尼亚 2、我国提出要转变现有的“三高一低”的经济增长方式,对比 下列不属于“三高”的是()。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点汇总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点汇总 1、会计计量: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计量单位。计量尺度包括:实物量度、劳动量度、货币量度。 2、会计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就是会计主体,例如: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 3、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4、会计监督包括:参与经济决策、预测经济活动、监督经济过程、考核经营业绩等方面。 5、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 6、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1.服务对象不同2.处理依据不同3.处理时态不同4.计量单位不同5.质量标准不同。 7、会计作账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 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8、会计作账的基本制度: (1)权责发生制: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应当负担发生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记入利润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收付实现制: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

9、两者的区别: (1)所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完全相同 (2)在同一时期同一业务计算的收入和费用总额也可能不相同 (3)权责发生制计算出的盈亏较为准确,收付实现制计算出的盈亏不够准确 (4)“权”计算盈亏的手续比较麻烦,“收”比较简单。 10、会计要素的计量: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 11、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经批准转销的应付款项。 12、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 13、他业务收入是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或经营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如销售材料、出租包装物和商品、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运输收入等实现的收入。 14、其他业务成本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出租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出租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 15、利润表的特点是1、根据损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编制2、属于动态报表 16、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账户式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一般根据科目发生额填制 资产按流动性有大到小顺序排列 根据总账账户余额直接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 资产负债表中的各项目金额,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大类科目及其有关明细科目在一定时日(报告期末)的期末余额编制的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最新整理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教育及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概述(P3)※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2、狭义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及教学组织的规范) 3、更狭义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德育) 二、教育的要素(P3-P4)※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教育者的基本特征:主体性目的性社会性 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受教性(受教性是人的身心发展和动物的省心发展的本质区别)。 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4、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来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及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作用及联系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使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 三、教育的形态 含义:由教育三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 (一)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非制度化的教育及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没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生产及生活高度一体化(人类学校教育以前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促进人类教育文明的发展。 (二)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来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特点: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最新、最强、最详细)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德育、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与学习理论、学习的迁移、记忆和遗忘、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个别差异与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法与教育法、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制过程、教育法律责任、学生的权利及其维护、教师 的权利及其维护、教育法律救济、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等。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1.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P3 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P3 2.2三者关系:学校教育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之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可以构成多种结构。(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2)二者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教教为主,学受教为主。(3)二者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教育内容,共同的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3.教育的形态: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实体教育与虚体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P4 4.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P5 5.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最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P6(二) 6.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水平低下、传递生产经验、言传身教、耳口相传),(2)古代社会(鲜明的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3)现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P7 7.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P8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8.教育学: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P9 9.教育学的基本问题:(1)教育本质,解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3)教育目的问题,(4)教育制度问题,(5)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6)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7)学校管理问题。P10 10.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萌芽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2)独立形态时期: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诞生。(3)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马、恩、列等经典作家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教育的阶级性、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作了科学的解释。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4)近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三大流派,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机构教学论,赞科夫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倡导范例教学,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P10 二、教育的功能 (一)11.教育功能的含义: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P18 12.教育功能的类型: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P18 13.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P19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各章知识汇总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讲述了六部分容: 1.会计的概念; 2.会计的基本职能; 3.会计的对象;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5.会计要素; 6.会计等式。 一、会计的概念 (一)定义(属于新大纲中修改的容,重点掌握):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要点: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反映和监督; 3.会计的对象是特定的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不是多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4.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而不是一般的管理活动。 〔例1〕下列关于会计的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会计是以货币为惟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B.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C.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D.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工作 答案:ABCD 解析: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货币是会计计量的主要单位,但并不是惟一单位。例如:对于库存商品的核算,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数量。 (二)分类(了解):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指的是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对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通过记账、算账和报账等专门方法,向单位外部关系人提供单位的账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等有关信息的会计。 管理会计指的是根据管理者的需要和成本效益分析原理的要求,采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对企业部现在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与评价,向企业经营者和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的会计。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主要区别: 第一,服务的对象不同。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是单位外部的关系人,而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的部经营管理者。 第二,提供的信息不同。财务会计侧重于提供过去信息,而管理会计侧重于提供未来信息。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重点掌握)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一)进行会计核算 1.定义: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其它会计工作的基础。 具体说明如下: (1)会计核算的环节: 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其中: 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或者方法来确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 计量:是指以货币为单位对已确认为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 记录:通过一定会计专业方法按上述确定的金额将发生的经济活动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进行登记的工作。 报告:是指以通过编制会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方面和人员提供会计信息,它是会计工作的最终环节。 (2)会计核算的工作: 会计核算的工作始终离不开账簿,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共计三项工作。 〔例2〕会计的职能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答案:× 解析: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除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济业绩等功能。 〔例3〕下列属于会计核算的环节的是()。 A.记账 B.记录 C.报告 D.报账答案:BC 解析: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记账和报账属于会计核算的工作。 (二)实施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对象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监督职能也被称为控制职能。 (三)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易考简答题) 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例4〕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核算是监督的保障,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基础。()答案:× 三、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容,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运动都是会计的对象,企业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资金指的是企业所拥有的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存在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构成了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也称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既有一定时期的显

安徽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全讲解

公共基础笔记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材料表面界面考试知识点整理

1.原子间的键合方式及性能特点 原子间的键合方式包括化学键和物理键,其中化学键又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物理键又包括分子键和氢键. 2.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晶体的能带结构。 3.晶体(单晶、多晶)的基本概念,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单晶:质点按同一取向排列,由一个核心(晶核)生长而成的晶体;多晶:由许多不同位向的小晶体(晶粒)所组成的晶体.

4.空间点阵与晶胞、晶面指数、晶面间距的概念,原子的堆积方式和典型的晶体结构。 空间点阵:呈周期性的规律排列的阵点所形成的具有等同的周围环境的三维阵列; 晶胞:在空间点阵中,能代表空间点阵结构特点的最小平行六面体,反应晶格特性的最小几何单元; 晶面指数: 在晶格中,通过任意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格点作一平面,称为晶面,描写晶面方位的一组数称为晶面指数.一般选取晶面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截距,取倒数作为晶面指数; 晶面间距:两近邻晶面间的垂直距离; 原子的堆积方式:六角堆积和立方堆积; 典型的晶体结构:面心立方结构,体心立方结构,密排六方结构. 5.表面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及基本原理 可以通过光子,电子,离子,声,热,电场和磁场等与材料表面作用,来获取表面的各种信息,或者利用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与被测材料的表面近距离接近,探测探针与材料之间的信号,来获取表面信息. 电子束技术原理: 离子束技术原理:离子比光子电子都重,它轰击表面时产生的效应非常明显.离子不但具有电荷还有电子结构和原子结构,当离子与表面接近时,除具有静电场和接触电势差作用外,它本身还可以处于不同的激发电离态,离子还可以与表面产生各种化学反应,总之,离子与表面作用后,提供的信息非常丰富. 光电子能谱原理: 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原理: 6.为什么XPS可获得表面信息,而X射线衍射只能获得体信息? [略] X射线衍射(XRD)是利用晶体形成X射线衍射,对物质进行内部原子在空间分布状况的结构分析方法.将具有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时,X射线因在晶体内遇到规则排列的原子或离子而发生散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