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训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中药药剂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中药制剂的基本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2. 学习中药散剂、煎膏剂、丸剂的制备过程,了解其特点、性质及制备方法。
3. 掌握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查方法,提高对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意识。
二、实验原理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实验是中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巩固和扩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三、实验内容1. 散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散剂的制备方法,了解散剂的特点、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
(2)实验原理:散剂是指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细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装瓶包装而成的制剂。
(3)实验步骤:①称取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等原料;②将原料粉碎过七号筛;③将黄连、黄柏、龙胆末、甘草置乳钵中研匀,倾出;④将雄黄置研钵中,分次加入石膏(按等量递增法),套研均匀倾出;⑤取青黛少许置研钵研匀,将冰片、薄荷冰放入研钵中轻研,研匀;⑥将青黛、人工牛黄、石膏和雄黄混合粉顺序加入,每加一种药都要充分研匀;⑦再将黄连等四味药混合粉加入,研匀,至颜色均匀,装瓶即得。
2. 煎膏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煎膏剂的制备方法,了解煎膏剂的特点、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
(2)实验原理:煎膏剂是指将中药原料煎煮提取后,浓缩、炼制而成的制剂。
(3)实验步骤:①称取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等原料;②将原料加水煎煮提取;③煎煮液浓缩;④炼制;⑤装瓶即得。
3. 丸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丸剂的制备方法,了解丸剂的特点、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
(2)实验原理:丸剂是指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辅料,制成球形或椭圆形的制剂。
(3)实验步骤:①称取明腰黄、人工牛黄、青黛、龙胆末、黄柏、黄连、煅石膏、甘草、冰片、薄荷冰等原料;②将原料粉碎成细粉;③加入适量的辅料;④制成球形或椭圆形;⑤装瓶即得。
药剂学实训报告范文模板

一、实验名称:[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1. [实验目的一]2. [实验目的二]3. [实验目的三]三、实验原理:[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的理论基础和原理]四、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仪器名称及型号]2. 试剂:[试剂名称及浓度]五、实验步骤:1. [实验步骤一]2. [实验步骤二]3. [实验步骤三]4. [实验步骤四]5. [实验步骤五]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一]- [分析一]- [分析二]2. [实验结果二]- [分析一]- [分析二]3. [实验结果三]- [分析一]- [分析二]七、实验讨论:1. [讨论一]2. [讨论二]3. [讨论三]八、实验结论:1. [结论一]2. [结论二]3. [结论三]九、实验反思与改进:1. [反思一]2. [反思二]3. [反思三]十、思考题:1. [思考题一]2. [思考题二]3. [思考题三]以下为详细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名称: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二、实验目的:1. 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2. 了解溶液型液体制剂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3. 学会溶液型液体制剂的质检方法。
三、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透明的液体。
本实验通过制备不同浓度的溶液型液体制剂,了解其制备方法、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四、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滴定管、试管、试管架、显微镜等。
2. 试剂:盐酸、氯化钠、葡萄糖、苯甲醇、苯酚、硫酸铜、碘化钾等。
五、实验步骤:1. 称取适量的盐酸,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
2. 称取适量的氯化钠,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3. 称取适量的葡萄糖,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4. 称取适量的苯甲醇,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苯甲醇溶液。
5. 称取适量的苯酚,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苯酚溶液。
五篇药剂学实训报告范例1000字

五篇药剂学实训报告范例1000字总结主要写一下重点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果,以及不足得出结论,以此改正缺点及吸取阅历教训,以便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
以下是我为大家预备的药剂学实训报告,供您借鉴。
药剂学实训报告1药剂科见习工作总结时间荏苒,我在药剂科见习已经有一年了,在这期间,在领导的指导、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忙支持、亲密协作下,我不断加强学习,对工作精益求精,能够较为顺当地完成自己所担当的各项工作,个人的业务工作力量有肯定的提高,现将这一段时间的工作状况总结汇报如下:1.药品调剂方面配方时细心谨慎,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收方后对处方内容、病人姓名、年龄、药品名称、剂型、剂量、用法、配伍合理性及价格进行仔细审核,遇有药品用法用量不妥、配伍不合理及处方书写有误的,准时与医师联系更正后才进行调配。
审核、调配特别药品(毒、麻、精、放)处方时,严格执行特别药品管理法规,并做好特别药品专册登记工作。
处方调配好后在调配人处签字并请当日带教老师签字再经发药人核对,发药人对药名、剂型、剂量、色、味及病人姓名等进行核对无误后才发给病人,此外帮助上级药师定期检查在库药品质量,清理过期、变质和近效期的药品,并按规定处理,按时进行库存盘点,仔细做好盘点报表。
2.在药品检验方面,做到严格、仔细、细心,照实做好检验记录,检验完毕,对各种数据反复核对,准时书写检验报告,保证无不合格制剂发放到临床,以保证临床用药平安。
每季度帮助上级药师对血透室的透析液、反渗水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按规定对制剂室生产的医院制剂进行留样观看,每天准时记录留样观看室的温、湿度,不符合留样条件时乐观实行相关措施。
留样样品每月做一次外观检查并照实记录。
3.在临床药学工作方面,乐观收集整理全院各科室填写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每月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临床药学室的各项工作,包括每月药品使用量动态监测,每月各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使用品种数,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生素的状况,每月各科室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等。
五篇药剂学实训报告范例1000字

五篇药剂学实训报告范例1000字a;总结主要写一下重点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得出结论,以此改正缺点及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
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药剂学实训报告,供您借鉴。
药剂学实训报告1药剂科见习工作总结时间荏苒,我在药剂科见习已经有一年了,在这期间,在领导的指导、关心下,在同事们的帮助支持、密切配合下,我不断加强学习,对工作精益求精,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个人的业务工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现将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1.药品调剂方面配方时细心谨慎,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收方后对处方内容、病人姓名、年龄、药品名称、剂型、剂量、用法、配伍合理性及价格进行认真审核,遇有药品用法用量不妥、配伍不合理及处方书写有误的,及时与医师联系更正后才进行调配。
审核、调配特殊药品处方时,严格执行特殊药品管理法规,并做好特殊药品专册登记工作。
处方调配好后在调配人处签字并请当日带教老师签字再经发药人核对,发药人对药名、剂型、剂量、色、味及病人姓名等进行核对无误后才发给病人,此外协助上级药师定期检查在库药品质量,清理过期、变质和近效期的药品,并按规定处理,按时进行库存盘点,认真做好盘点报表。
2.在药品检验方面,做到严格、认真、细心,如实做好检验记录,检验完毕,对各种数据反复核对,及时书写检验报告,保证无不合格制剂发放到临床,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每季度协助上级药师对血透室的透析液、反渗水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按规定对制剂室生产的医院制剂进行留样观察,每天准时记录留样观察室的温、湿度,不符合留样条件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
留样样品每月做一次外观检查并如实记录。
3.在临床药学工作方面,积极收集整理全院各科室填写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每月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临床药学室的各项工作,包括每月药品使用量动态监测,每月各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使用品种数,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每月各科室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等。
药剂学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实习是我校药剂学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在药剂科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职业素养。
实习期间,我将学习药剂科的基本工作流程,了解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掌握药品质量管理与储存知识,并参与药房日常业务工作。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2年8月,共两个月。
实习地点为XX市XX医院药剂科。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药剂科基本工作流程学习实习初期,我主要学习药剂科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药品采购、验收、储存、调配、发放等环节。
通过观察和请教带教老师,我了解到药品采购需遵循医院相关规定,确保药品质量;验收时要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储存药品要分类存放,遵循“先进先出”原则;调配药品需准确计算剂量,确保用药安全;发放药品时要核对患者信息,提醒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2. 药物制剂制备方法学习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常见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如片剂、胶囊剂、散剂、酊剂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药物制剂的配制、粉碎、过筛、混合、压制、封装等步骤,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药品质量管理与储存知识学习实习期间,我学习了药品质量管理与储存的相关知识,包括药品质量标准、储存条件、有效期管理、温湿度控制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掌握了药品储存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药剂工作奠定了基础。
4. 药房日常业务工作参与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药房日常业务工作,如药品调配、发放、核对、回收等。
通过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沟通,我学会了如何正确指导患者用药,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实践能力提高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药剂科的基本工作流程,熟悉了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2. 职业素养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尊重患者,关爱同事,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3.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实习期间,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学会了团队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篇药剂实训报告范文1000字

五篇药剂实训报告范文1000字实训结束后是不是都不知道实训报告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药剂实训报告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药剂实训报告1见习,是一种希冀,是对自己实践技能强化的期待;见习,也有一份兴奋,毕竟自己是在西安闻名的省级三甲医院进行。
第一个轮转科室泌尿外科,她是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专家学者云集。
在护士长蒋老师的指导、安排下,我们学到先进的诊治和管理理念,学到许多课本学不到的新知识、新进展;膀胱镜室,高老师等耐心介绍各导管、腔镜的使用和功能,指导我们观察各式操作流程;同时也领悟了不少临床实践经历:晨间护理时,问问病人“昨夜睡的香吗?看起来您精神好多了呢!”多温馨沁入病人肺腑的话语;病房一小孩刚入院时病情危重,全身浮肿,医生的妙手回春,现在精神好多了,症状也消除了;是你们,让我们有了第二次生命的机会;是你们,用亲切话语安慰我们,让我们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是你们,细心的照顾,让我们迅速康复……牌匾、锦旗、表扬信满布科室墙壁,我充满敬意。
第二个轮转科室是RICU,很感激RICU的护士长冯老师以及吴老师,她们在不停地抢救病人的空隙当中讲授急救方法、原理,介绍呼吸机的运用,示范胃管的插入并验证,如何阅读心电监护仪等等;对一个垂危病人如何进行口腔护理、氧气吸入,有时要灌肠,必要时导尿……RICU出现一个又一个病人转危为安的奇迹,我充满惊讶。
第三个轮转科室呼吸内科,护士长杜老师给我们讲解操作技术的重要性,对于慢支病人,要持续低流量吸氧,要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人要定时测血糖,空腹、餐后2小时,嘱咐病人进粗纤维食物,规律用药,特别是注射胰岛素后30分钟内要进餐,防止低血糖反应发生。
理论去应用于临床,实在是非常新鲜而有意思,真正的掌握是把它用于实践,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只有在病房不断操作实践,才能真正地透过症状看到疾病本质。
在科室见习期间护理部还邀请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做了多次精彩的讲座,包括: 1、医院概况简介;2、医院的有关法律法规;3、心肺复苏;4、医德医风教育;5、医疗文书的书写;6、相关护理知识的讲解;7、院内感染的讲座。
药剂实习总结范文6篇_药剂专业实习工作总结

药剂实习总结范文6篇_药剂专业实习工作总结近年来,我院药剂科接受了多批次药学专业学生的实习任务,从实习情况看,部分学生有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轻视实践技能训练的偏向。
为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求学态度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药剂实习总结范文6篇_药剂专业实习工作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药剂实习总结范文篇一: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药学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药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
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
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药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药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
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药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
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药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
药剂学课程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备、制剂、剂型、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学科。
通过药剂学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药剂学的基本理论,还学会了如何进行药剂学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在药剂学课程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
二、实践目的1. 深入理解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实践内容1. 实验一:药物的制备与鉴定通过实验,我们学习了药物的制备方法,如溶解、稀释、混合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药物鉴定方法,如紫外-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对药物的制备和鉴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二:药物的剂型与稳定性本实验主要研究了药物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不同剂型的特点、制备方法以及稳定性。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3. 实验三:药物的药效学实验本实验旨在了解药物的药效学特性,如起效时间、作用强度、持续时间等。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药效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如动物实验、体外实验等。
4. 实验四: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实验本实验主要研究了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如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药代动力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如血药浓度测定、药时曲线绘制等。
四、实践过程及结果1. 实验一:药物的制备与鉴定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了药物的制备和鉴定。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我们成功鉴定了药物成分,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药物的含量。
2. 实验二:药物的剂型与稳定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制备了不同剂型的药物,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通过稳定性实验,我们研究了药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为药物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参考。
3. 实验三:药物的药效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两种方法,研究了药物的药效学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实验报告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2002年11月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四、实验结果(一)薄荷油增溶相图的制作: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组成,填入表1-1绘制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
表1-1称重记录及各组分百分组成计算图1-1薄荷油增溶相图(二)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其适用性。
表1-2不同方法制得薄荷水的性状处方i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 ii吐温80iii吐温80与90%乙醇ph澄清度嗅味(三)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四)胃蛋白酶合剂: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五)甲酚皂溶液: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五、讨论六、思考题篇二:药剂学实验报告一、目的要求(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3)了解散剂的常规质量检查和包装法。
二、本实验所需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2.药材:滑石粉、甘草、朱砂三、实验内容[处方]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制法]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
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
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
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四、思考题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2、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及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
一般可利用其它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若液体组分含量较大而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吸收。
若含挥发性物质,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并进一步在水浴上蒸发,加入固体药物或赋形剂后,低温,干燥即可。
五、总结甘草在粉碎过程中较难成细粉,粉碎好多次,由于后面还有别的同学等着粉碎,最后还是没把甘草粉碎成标准要求的细度。
因此,后面的研磨过程,并不是很成功,制出的益元散中可以明显看出甘草粗末。
一、目的要求掌握药酒、酊剂的制备方法。
二、本实验所需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粉碎机、药筛(20目,65目或60目)、渗漉筒、铁架台、铁夹、烧杯(1000ml,400ml)2.药材:蕲蛇、防风、当归、红花、羌活、秦艽、香加皮、白酒、白糖三、实验内容[处方]蕲蛇(去头)12g,防风3g,当归6g,红花9g,羌活6g,秦艽6g,香加皮6g,白酒加至1000ml。
[制法]以上七味,蕲蛇粉碎成粗粉,其余防风等六味共研碎成粗粉,与上述粗粉混合均匀,置烧杯中,加入白酒适量,拌匀,浸润0.5小时,使其充分膨胀,装入底部填有脱脂棉的渗漉桶中,层层轻压,装毕后于药面覆盖滤纸一张,并压小瓷片数块,加白酒使高出药面1~2cm,盖上表面皿,浸渍48小时后,以白酒为溶剂,按渗漉法调节流速每分钟1~3ml渗漉,收集渗漉液900ml,加入蔗糖100g,搅拌溶解后,过滤,制成1000ml,即得。
本品含醇量应为44%~50%。
四、思考题1、比较药酒、酊剂的异同点?药酒与酊剂同为浸出药剂,其不同点在于药酒溶剂为蒸馏酒,无一定浓度,制备方法有浸渍法和渗漉法,常加入糖或蜂蜜作为矫味剂;酊剂的溶剂为不同浓度的乙醇,有浓度规定,制备方法除上述两种还有溶解法和稀释法,一般不用添加矫味剂。
2、浸出药剂中哪些剂型需要测定含醇量?浸出药剂中酊剂和流浸膏剂需要测定乙醇含量。
五、总结粉碎蕲蛇时,蛇皮粉碎不了,蛇刺也很难被粉碎,但是蛇肉被粉的过细。
在装入渗漉桶中时,由于没有小瓷片,滤纸浮在药面上,导致药粉与白酒接触。
因为时间有限,并没有浸渍48小时,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就开始渗漏了,并且实验全部做完后也没达到要求的900ml。
一、目的要求掌握煎膏剂的制备方法。
二、本实验所需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电磁炉、锅、纱布若干2.药材:益母草、红糖三、实验内容[处方] 益母草125g,红糖31.5g。
[制法] 取益母草洗净切碎,置锅中,加水高于药材3~4cm,煎煮两次,每次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1~1.25(80~85℃)的清膏。
称取红糖,加糖量1/2的水及0.1%酒石酸,直火加热熬炼,不断搅拌,至呈金黄色时,加入上述清膏,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1.4左右,即得。
四、思考题1、制备煎膏剂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煎煮2-3次,浓缩至浓缩液滴至纸上液滴周围无水迹时为度,收膏时一般加入糖或蜜的量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分装时应待煎膏充分放冷后再装入容器。
2、如何防止煎膏出现“返砂”现象?炼糖时使糖部分转化,控制糖的适宜转化率。
3、按传统法收膏标识有哪些?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加入糖或蜂蜜的量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收膏时随着稠度的增加,加热温度可相应降低,收膏稠度视品种而定。
4、煎膏剂与糖浆剂有哪些异同点?两者都是水提取物加糖或蜂蜜制备而成,糖浆剂是浓蔗糖水溶液,煎膏剂是稠厚状半流体剂型,煎膏剂需要浓缩和收膏,糖浆剂一般不用。
五、总结在熬炼红糖时并没有呈现金黄色,而是深红棕色。
因为没法测密度,所以熬炼时全凭自己感觉,每步都按要求做,最后的实验成品呈棕黑色,为稠厚的半流体,味道很苦。
实验四板蓝根颗粒的制备一、目的要求掌握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二、本实验所需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电磁炉,锅,纱布2.药材:板蓝根、红糖3.试剂:无水乙醇、蔗糖粉、糊精三、实验内容[处方] 板蓝根[制法]取板蓝根14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0倍量水,1.5小时,第二次8倍量水,0.5小时,煎液纱布过滤,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加乙醇使含量达60%,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的蔗糖粉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制成60g,即得。
四、思考题1、制备颗粒剂应注意哪些问题?颗粒剂的制备过程中,提取遇到挥发性成分要采用低温至稠膏状,精制95%乙醇适量,制粒用一号筛,赋形剂的用量一般不超过稠膏量的5倍。
2、颗粒剂通常应做哪些质量检查?辅料用量,外观检查,溶化性,水分,硬度,粒度,装量差异,卫生学检查等。
五、总结因为做这个实验时正好中午,所以我们把板蓝根加水入锅后就去吃饭了,但排队吃饭人太多,导致时间加长,回来时板蓝根已糊,因此,就不得不称取板蓝根重新做实验。
浓缩时,密度有点低,导致加入蔗糖粉后并未出现颗粒,为此,我又不断研磨,待加入许多蔗糖粉后,板蓝根渐渐呈固体颗粒样,但颜色呈黄白色,加入蔗糖太多,导致颜色变浅。
实验六紫草膏的制备一、目的要求掌握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操作关键及注意事项二、本实验所需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电磁炉、锅、纱布、粉碎机、七号筛(120目)2.药材:紫草、当归、生地黄、白芷、乳香、没药、芝麻油三、实验内容[处方] 紫草10g,当归3g,生地黄3g,白芷3g,乳香3g,没药3g,麻油100g,蜂蜡。
[制法](1)原料处理:将乳香、没药粉碎成细粉,过七号筛;当归、防风、生地黄、白芷碎断;紫草用清水润湿。
(2)炸料制膏:取麻油100g于锅内,加热至约200℃,先将当归、防风、生地黄、白芷四味药炸枯,至白芷表面呈焦黄色,除去药渣,降温至约160℃,将紫草加入,用微火炸枯,至油呈紫红色,滤出药渣,加入蜂蜡(每油10g,蜂蜡2~4g)熔化,倾入容器中,待温度降到60~70℃时,加入乳香、没药细粉,搅匀至冷凝,即得。
四、思考题中药软膏有哪些制备方法?各有何特点?如何选用?制备方法:研合法、熔和法、乳化法。
研合法:将药物细粉用少量基质研匀或用适量液体研磨成细糊再递加其余基质均匀。
熔和法:将基质先加热熔化再将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直至冷凝。
乳化法:将油溶性组分混合加热熔融,另加水溶性组分加热至油相温度相近时,两液混合边加边搅拌,待乳化完全直至冷凝。
软膏剂基质较软,研磨后即可混匀,或主药不宜加热用研磨法,基质熔点不同,常温下不易混匀,主药可溶于基质,或药材需要用基质浸渍有效成分用熔和法。
乳化法中有油水两相。
五、总结油炸当归、防风、生地黄、白芷四味药时,由于温度过高,不小心有些炸糊,但不严重。
最后做出的紫草膏看着还比较好,颜色均一,有光泽,该实验做的还比较成功。
篇三:药剂学实习报告123药剂学实习报告中药学院班级:10级药物制剂2012年12月15日药剂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通过一周的实习实践经验,提升我们的操作能力,掌握实验室仪器的操作,了解片剂的质量检查的全过程,将本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
实习是为了帮助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为学习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打好基础。
通过这一周的实验学习,可以提高学习对本专业真的了解和认识,增加学习兴趣和增强专业自豪感,为日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的时间和地点时间:2012年12月10日——14日三、实习的内容(一)化学检查1、鉴别:取10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研磨成细粉,用200ml乙醇溶解,滤过,将滤液水浴加热蒸干。
(1)取蒸干粉末适量,溶于水中,加fecl3试液(9g三氯化铁溶解于100ml水中)后,显蓝紫色。
(2)取本品约0.1g,加稀盐酸(9ml浓盐酸稀释至1000ml)5ml,置水浴中加热。
40分钟后放冷,取0.5ml该溶液,滴加亚硝酸钠溶液(1g亚硝酸钠溶解于100ml水中)5滴,摇匀,用水3ml稀释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0.25gβ-萘酚溶于10ml氢氧化钠溶液中)2ml,震摇后,呈现红色。
实验结果:显色结果如图1图12、含量测定取对乙酰氨基酚10片,精密称定,研细。
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40mg)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0.4%naoh溶液50ml加水50ml震摇15min,加水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滤液5ml,置100ml量瓶中,加0.4%naoh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
用0.4%naoh溶液做标志品,进行uv测定,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结果(其中e为715,l 为1cm)。
公式:a=ecl结果分析:测定a为0.781,计算得c为1.7g×10-5g/ml。
0.1g对乙酰胺基酚片细粉含有0.085g的对乙酰胺基酚。
每片药片的对乙酰氨(%)=0.085/0.1=85%(二)卫生学检查:一般采用测定药片中微生物含量是否超标来检验制剂是否安全。
(三)物理检查1、外观检测:主要检查片剂的片形、表面、边缘、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