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年龄段的少女称呼
女子年龄古称古代女子不同年龄段的称呼

女子年龄古称古代女子不同年龄段的称呼女子在古代的年龄都有哪些称呼?本文整理了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女子古代年龄称呼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
古代女子有哪些别称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
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也指妇女。
如唐代韩愈《醉赠张祕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
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
”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粉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
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借为美人的代称。
青娥:指代青年女子。
娥,“蛾眉”的省称。
红颜: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也代指美女。
如清代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裙钗:因妇女著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
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巾帼:本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成为智慧出众的妇女的代称。
如清代湘灵子《轩亭冤·赏花》:“新世界,旧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
男女年龄雅称

男女年龄雅称
男女年龄雅称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各年龄段别称

古代各年龄段别称
1、襁褓:不满周岁。
2、孩提:两至三岁。
3、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4、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5、垂髫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6、黄口:十岁以下孩童。
7、幼学:十岁。
8、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9、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10、志学:十五岁。
11、及笄:女子十五岁。
12、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13、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14、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女子出嫁称摽梅之年。
15、而立:三十岁。
16、不惑:四十岁。
17、天命:五十岁
18、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19、古稀:七十岁。
20、耄耋:八十、九十岁。
21、期颐:一百岁。
古代中国各年龄阶段称呼

古代中国各年龄阶段称呼在古代中国,对于各个年龄阶段的称呼有着丰富的词汇和传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示年龄的词语:
1.婴儿期:
•赤子:初生的婴儿。
•襁褓:婴儿的包被,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两三岁的儿童。
•龆龀:儿童换牙期,七八岁左右。
2.儿童期:
•垂髫: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
•童龀:男孩八岁,女孩七岁。
•豆蔻:十三四岁的女孩子。
3.少年期:
•志学之年:十五岁左右的男子,也泛指少年。
•及笄:女子十五岁,标志成年。
•束发:男子十五岁,标志成童。
4.青年期:
•加冠:男子二十岁,标志成年。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舞象之年:男子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
5.中年期: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6.老年期:
•耳顺之年:六十岁。
•从心之年: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八十至九十岁。
•期颐:百岁老人。
这些词语不仅表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年龄的感受和认知,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同时,还有很多与年龄相关的成语、典故和诗词,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人们的期待与赞美。
古代对女子不同时段的称呼单字

古代对女子不同时段的称呼单字
婴儿期:古代对婴儿期的女子通常没有特定的称呼,但可以用“孩”、“婴”等字来表示。
这些称呼通常与年龄和成长状态有关,表示女子还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
少女期:在古代,少女期的女子通常被称为“女”、“娘”或“姝”等。
其中,“女”是最基本的称呼,表示女性身份;“娘”则带有一定的亲昵和温柔之意,常用于称呼年轻的女子;“姝”则是指美好的女子,常用于赞美少女的美丽和优雅。
成年期:成年期的女子在古代有许多不同的称呼,如“妇”、“妻”、“妾”等。
其中,“妇”是指已婚女子,强调了女子的家庭角色和责任;“妻”则是指男子的正式配偶,具有更高的身份和地位;“妾”则是指男子的侧室或侍妾,地位相对较低。
中年期:中年期的女子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姑”、“姆”或“婶”等。
这些称呼通常与年龄和辈分有关,表示女子已经步入中年,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智慧。
老年期:老年期的女子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姥”、“媪”或“老”等。
这些称呼通常与年龄和身体状态有关,表示女子已经年迈体弱,需要更多的照顾和尊重。
总之,古代对女子不同时段的称呼单字丰富多彩,不仅体现了对女子的尊重和敬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子的看法和期望。
这些称呼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但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却是永恒的。
女子不同年龄古代称呼

女子不同年龄古代称呼
在古代,女子的称呼通常与她们的年龄和婚姻状况有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女子称呼:
1. 少女:指未成年的女孩,通常指年龄在十几岁的年轻女子。
2. 童女:指尚未成年的女孩,还未进入青春期的少女。
3. 出闺:指女子成年后出嫁,离开娘家。
4. 新娘:指刚刚成婚的女子。
5. 贞女:指未婚的年轻女子,强调其纯洁和贞节。
6. 室女:指未婚的年轻女子,强调其尚未有夫家。
7. 待字闺中:指未婚的女子,强调其居住在家中等待婚姻。
8. 夫人:指已婚的女子,尤其是地位较高或有富贵之家庭。
9. 太夫人:指地位更高、婚姻更稳定的已婚女子,通常为贵族或皇室成员。
10. 寡妇:指丈夫去世后的女性,尤其是在丈夫去世后仍然保持贞节的女性。
这些称呼在不同的古代时期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反映了女性在不同年龄和婚姻状况下的身份和地位。
古代女子各阶段的称呼

古代女子各阶段的称呼一、童女:少女初长成的阶段童女是指尚未到达婚嫁年龄的少女,一般指年龄在10岁至15岁之间的女孩子。
在古代中国,童女一般是由家长或者家族长辈负责教育和保护的对象。
她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如诗词、礼仪、音乐等。
此时的童女通常是天真无邪、稚气未脱的形象,容貌清秀可爱,身体健康。
二、及笄:少女成年的仪式及笄是指女子到达15岁或16岁时的成年仪式。
在这个阶段,女子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身体各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
及笄仪式通常在女子的家族中举行,以庆祝女子的成年。
在这个仪式上,女子会穿上成年装束,由父母或长辈戴上及笄冠。
及笄仪式标志着女子从童年走向成年,被视为成为合格妇女的标志。
三、出嫁:女子成为人妻的阶段出嫁是指女子离开自己的家庭,嫁给丈夫成为他的妻子。
在古代中国,女子出嫁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也是一个庄重的仪式。
出嫁前,女子通常要穿上嫁妆,由媒人或者亲友陪同,前往丈夫家庭。
出嫁后,女子将成为丈夫家庭的一员,履行妻子的职责,负责家务和生育子嗣。
此时的女子要学会处事和照顾家庭,成为一个贤良淑德的妻子。
四、宫女:进入皇宫服侍的女子宫女是指被选入皇宫服侍皇帝和皇后的女子。
在古代中国,宫女是由贵族或官员家庭选送的美貌女子,她们通常要接受严格的宫廷礼仪和教育。
宫女的任务是服侍皇帝和皇后,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梳妆、取暖等。
宫女在宫廷内地位较低,但也有一定的机会接触到皇帝和皇后,甚至对政务有所了解。
五、贵妃:宠爱有加的女子贵妃是指被皇帝宠爱有加的女子,地位在妃子之上。
在古代中国,贵妃是皇帝的宠妃,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待遇。
贵妃通常由美貌、才艺和聪明才智兼备的女子担任,她们可以陪伴皇帝、参与重要的宫廷活动,甚至影响皇帝的决策。
然而,贵妃的地位也是非常脆弱的,她们需要时刻保持自己的魅力和优势,以保持皇帝对她们的宠爱。
六、皇后:女子成为皇帝妻子的阶段皇后是指女子成为皇帝的正妻,地位在妃子之上。
古代形容女子各年龄段的雅称

古代形容女子各年龄段的雅称
以下是古代形容女子各年龄段的雅称:
一、幼年时期
1.髫年:女孩七岁。
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髫”指儿童。
2.总角:幼年泛称。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女子在这个年龄段也可称为总角。
二、少女时期
1.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古代女子到了十二岁要戴钗,所以用金钗之年指代女子十二岁。
2.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3.及笄之年:女子十五岁。
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
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三、成年时期
1.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所以用桃李年华指代女子二十岁。
2.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花信,开花时期,花期。
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
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四、中年时期
1.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以上。
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
五、老年时期
1.老妪:老年妇女。
妪,年老的女人。
2.老媪:老年妇人。
媪,年老的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