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耳部和听力
• 检查外耳有无畸形、外耳道有无异常分泌物; • 新生儿出生时若未在医院进行听力筛查,此次要 查看婴儿是否能对摇铃声(或击掌声)作出反应。
• 若外耳畸形第一次发现或发现后未到医院就诊, 建议转诊。 • 若婴儿对声音无反应,建议转诊。

• 外观有无畸形
• 呼吸是否通畅
• 有无鼻翼扇动
口腔
• 有无不正常的情况(如唇腭裂、高腭弓)
• 口腔黏膜有无异常(有无口炎或鹅口疮)
• 若口腔畸形第一次发现或发现后未曾到医院就诊,
建议转诊。 • 若发现口炎或鹅口疮,给予针对性指导。
胸部
• • • • • • • 胸廓外观有无畸形; 检查锁骨有无骨折; 有无呼吸困难和胸凹陷; 计数1分钟呼吸次数和心率; 肺部呼吸音是否对称、有无异常。 心脏听诊有无杂音及心音异常, 若胸廓畸形第一次发现或发现后未曾到医院就诊, 建议转诊。
腹部
• 腹部有无膨隆、包块,肝脾有无肿大。
• 重点观察脐带是否脱落、脐部有无红肿、渗出、 有无脐疝或肉芽。
• 当脐部污染、脐部有少许分泌物或少许渗血时, 用碘伏擦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需包扎。若 脓性分泌物较多或有肉芽时,应予以处理。 • 单纯脐疝,若直径小于2cm,可观察至2岁。
• 若出生后即不能自然排便,且腹胀严重,常伴有 呕吐,要考虑有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能,应转诊。
母亲孕期经受意外事故者。
高危新生儿识别
• 有围产期窒息,阿氏评分1分钟及5分钟小于7分并伴有神经系、循
环系统、呼吸、消化和血液系统异常表现者。
• 内环境紊乱:脱水、水肿、电解质紊乱(低钠、高钠、低钾、高 钾、低钙、低镁、低氯、高氯)、酸碱平衡紊乱、低血糖、高血
糖等。
•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青紫、呼吸呻吟、鼻扇、 三凹征、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等,肺部听诊有湿罗音、呼吸音

apgar评分标准

apgar评分标准

apgar评分标准Apgar评分标准。

Apgar评分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的临床工具,由弗吉尼亚·阿普加尔(Virginia Apgar)于1952年提出。

这一评分标准主要通过对新生儿在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时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刺激反应和皮肤颜色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Apgar评分标准是临床医生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也是评估新生儿抢救效果的指标之一。

首先,Apgar评分标准对新生儿的心率进行评估。

在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时,医生会观察新生儿的心跳情况,正常心率范围为100-160次/分钟。

心率过缓或过快都可能是健康问题的表现,需要及时处理。

其次,Apgar评分标准评估新生儿的呼吸情况。

医生会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和规律,正常呼吸频率为40-60次/分钟。

呼吸困难或呼吸不规律都可能是健康问题的表现,需要及时处理。

接着,Apgar评分标准评估新生儿的肌张力。

医生会观察新生儿的肌肉张力情况,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该有良好的肌张力。

肌张力过低或过高都可能是健康问题的表现,需要及时处理。

此外,Apgar评分标准评估新生儿的刺激反应。

医生会对新生儿进行一定程度的刺激,观察其反应情况。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该有明显的刺激反应,如咳嗽、嚎啕大哭等。

缺乏刺激反应可能是健康问题的表现,需要及时处理。

最后,Apgar评分标准评估新生儿的皮肤颜色。

医生会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该有粉红色的皮肤。

苍白或发紫的皮肤颜色可能是健康问题的表现,需要及时处理。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估,医生会给新生儿一个Apgar评分,分数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越好。

一般来说,7-10分为健康状态,4-6分为需要关注,0-3分为需要抢救。

Apgar评分标准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新生儿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

word文档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
其评判标准是:0-3分:严重窒息;4-7分:中度窒息,但心率正常;8-10分:正常生儿。

五项体征是:心跳、呼吸、肌X力反响、对刺激反响、肤色
五项体征的打分标准是:
1.心跳:
不能触摸到、也不能听到心跳:0分;
心跳少于100次/分钟:1分;
心跳超过100次/分钟:2分。

2.呼吸:
出生后60秒钟无呼吸:0分;
出生后呼吸慢、弱、不规律:1分;
出生60秒钟内呼吸良好、哭声响亮:2分。

3.肌肉X力:
四肢肌肉完全松弛:0分;
四肢略微呈屈曲状:1分;
四肢活动有力:2分。

4.对刺激反响:
通常在吸净咽部黏液后,弹小儿足底时,或用导管插入鼻孔时:
毫无反响:0分;
面部稍有活动,如皱额等:1分;
反响好,小儿哭闹声响、打喷嚏或咳嗽:2分。

5.肤色:
全身青紫或苍白:0分;
躯干红而四肢青紫:1分;
全身皮肤颜色红润:2分。

具体作法: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及10分钟,各评分1次
精品文档分享。

apgar评分标准

apgar评分标准

apgar评分标准Apgar评分标准。

Apgar评分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的方法,由美国产科医生弗吉尼亚·阿普加于1952年提出。

Apgar评分标准主要通过对新生儿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刺激反应和皮肤颜色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生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Apgar评分标准对新生儿的心率进行评估。

心率是评估新生儿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通常新生儿的心率在出生后1分钟内会达到100-160次/分。

如果心率低于100次/分,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其次,Apgar评分标准对新生儿的呼吸情况进行评估。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会迅速进行呼吸,如果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内没有进行呼吸,或者呼吸困难,需要及时进行呼吸道通畅和呼吸支持。

接着,Apgar评分标准对新生儿的肌张力进行评估。

肌张力是评估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该有良好的肌张力,如果出现肌张力低下或者过度紧张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神经系统检查。

然后,Apgar评分标准对新生儿的刺激反应进行评估。

刺激反应是评估新生儿对外界刺激的敏感程度,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该有良好的刺激反应,如果出现反应迟钝或者过度兴奋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检查。

最后,Apgar评分标准对新生儿的皮肤颜色进行评估。

皮肤颜色是评估新生儿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该有良好的粉红色皮肤,如果出现皮肤苍白或者发绀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循环和呼吸系统检查。

综上所述,Apgar评分标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的方法,通过对心率、呼吸、肌张力、刺激反应和皮肤颜色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和干预,对新生儿的生存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Apgar评分标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健康水平,对于新生儿医学和产科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是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通过对新生儿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刺激反应和皮肤颜色等方面进行评分,来判断新生儿的整体健康状况。

这一评分标准的建立旨在及时发现新生儿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首先,心率是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心率应该在每分钟110-160次之间。

心率过慢或过快都可能是健康问题的表现,因此对新生儿心率的评估至关重要。

其次,呼吸是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中另一个重要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呼吸应该是规律而有力的,每分钟30-60次。

呼吸过快、过慢或者不规律都可能是健康问题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

此外,肌张力也是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该有一定的肌张力,能够做出正常的运动反应。

肌张力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是健康问题的表现,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

另外,刺激反应也是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中需要评估的指标之一。

通过对新生儿对刺激的反应情况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其神经系统的功能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最后,皮肤颜色也是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皮肤应该是粉红色的,有一定的弹性。

苍白、发绀或黄疸都可能是健康问题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

总的来说,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的方法。

通过对新生儿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刺激反应和皮肤颜色等方面进行评分,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这有助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及时进行评估,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阿 氏 评 分 与 新 生 儿 复 苏

阿  氏  评   分  与  新  生  儿  复  苏

阿氏评分与新生儿复苏民勤县妇幼保健院石翎雁新生儿窒息的分度:由Apgar评分来判定。

评分标准为五个体征(心率、呼吸、皮肤颜色、肌张力和反应)。

每个体征为0、1、2分,共10分。

根据评分高低来判断窒息轻重。

由于其简便易行,被广泛应用于围生医学研究中。

尽管有人提出争论,认为Apgar评分不能正确反应酸中毒程度,得出Apgar评分与脐血PH值无明显相关结论,但它仍是临床诊断新生儿窒息最便捷的方法,是对新生儿窒息诊断、分型及预后判定的较好指标。

Apgar评分,1分钟评分可确定窒息的诊断和分型,5分钟评分则与预后有关。

根据Apgar评分将新生儿窒息分为轻度和重度窒息。

轻度窒息:1分钟评分4~7分重度窒息:1分钟评分0~3分5分钟评分<5分无窒息:1分钟评分8~10分。

有少数患儿1分钟评分正常,但数分钟后评分<7分。

可再按上述评分分度。

新生儿Apgar评分表出生后1分钟体征0 1 2皮肤颜色青紫或苍白身体红,四肢青紫全身红心率(次/分)无<100 > 100弹足底或插鼻管反应无反应有些动作如皱眉哭、喷嚏肌张力松驰四肢略屈曲四肢活动呼吸无慢、不规则哭声弱正常,哭声响ABCDE复苏方案:A 建立通畅的呼吸道B建立有效的呼吸C维持正常的循环,保持足够的心输出量D药物治疗E评价。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步骤一、复苏的准备⑴器械准备:辐射台应提前3分钟预热,以备立即使用;氧源,应准备好氧源,如连接好流量表氧气管及呼吸麻醉机,并有足够长的管道;低压吸引器;人工呼吸机;听诊器;负压吸球,一次性型号大小的粘液吸管;适宜足月儿、早产儿的各种型号的面罩及复苏气囊;带气源的暖箱或暖包;经皮测氧血氧饱合仪或血气分析仪;复苏包,包括新生儿喉镜(0号、1号两种镜片);各种内径的气管插管;吸引管,连接管,插管针芯,电池、灯泡、3Fr、3.5Fr脐静脉插管、空心管等物品,事先消毒并在抢救台上打开消毒包,蝶形胶布、剪刀、注射器、针头等;⑵药品准备:1/10000肾上素、5%葡萄糖、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纳洛酮、多巴胺、血容量扩充剂等;1/10000的肾上腺素应抽吸于1支1ml针管内,2.5%碳酸氢钠应抽吸15ml于针管内备用。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
• (1)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分娩提前做好产房内复苏心理、物力和人 员准备,按照新生儿产房内复苏规范进行处理,
• (2)初步稳定后做全面体检,发现感染、畸形和异常病理体征。 • (3)做良好的保温并监护体温,最好放置于开放暖台或闭式暖箱内,
保持体温在36.5左右,每2小时检查体温情况。 • (4)监护并每小时记录呼吸、心率、经皮肤血氧、血压。
新生儿家庭访视及健康管理
.
1
一、目的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 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 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 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 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 健康成长。
2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新生儿
3
三、内容与方法
(一)访视次数
正常足月新生儿 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家庭访视。如发 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6
• 母亲有不良产史如:异常妊娠、胎儿畸形、新生儿死亡、母婴血型不 合等。
• 母亲孕期有并发症,如糖尿病、妊高症、感染等。 • 母亲有基础疾病史: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
肾病、免疫性疾病等。 • 母亲为高龄产妇或母亲年龄小于16岁。 • 母亲孕期剧烈呕吐或营养不良者。 • 母亲有感染、产道病原培养阳性又为在产前使用抗生素者。 • 母亲有长期酒精、毒麻药、烟草、特殊药物等使用者。 • 母亲孕期经受意外事故者。
• (2)外科急症:不明原因剧烈呕吐、腹胀、便血、生后不排便,腹裂、膈疝等 等
• (3)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或孕周小于32周。 • (4)阿氏评分1分钟及5分钟小于6分。 • (5)反复抽搐、青紫、低血压、心率失常等 • (6)所有生命体征不稳,本单位无条件处理的其他情况。

新生儿评分apgar标准

新生儿评分apgar标准

新生儿评分apgar标准新生儿评分Apgar标准。

新生儿评分Apgar标准是用于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是由美国医生弗吉尼亚·阿普加尔(Virginia Apgar)于1952年提出的,通过对新生儿在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时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刺激反应和皮肤颜色等5个指标进行评分,最高分为10分。

Apgar评分标准是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的一种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的方法,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生儿窘迫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Apgar评分标准包括以下5个指标:1. 心率,评估新生儿的心率情况,正常心率为大于100次/分钟,心率低于100次/分钟得分为1分,心率低于60次/分钟得分为0分。

2. 呼吸,评估新生儿的呼吸情况,正常呼吸为哭声有力,得分为2分;呼吸微弱不规则得分为1分;无呼吸得分为0分。

3. 肌张力,评估新生儿的肌张力情况,正常肌张力为四肢活动有力,得分为2分;四肢活动轻度弱得分为1分;四肢无活动得分为0分。

4. 刺激反应,评估新生儿对刺激的反应情况,正常刺激后有咳嗽、嚎啕大哭得分为2分;刺激后有轻微咳嗽得分为1分;无刺激反应得分为0分。

5. 皮肤颜色,评估新生儿的皮肤颜色情况,正常皮肤颜色为粉红色得分为2分;轻度发绀得分为1分;重度发绀得分为0分。

根据以上指标对新生儿进行评分后,将1分钟评分和5分钟评分相加,得出新生儿的总分。

总分8-10分为健康状态良好,需要轻度护理;总分4-7分为中度窘迫,需要中度护理;总分0-3分为重度窘迫,需要紧急护理。

Apgar评分标准的应用对于新生儿窘迫症状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Apgar评分,医护人员可以及时评估新生儿的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新生儿能够尽快适应生活在子宫外的环境。

同时,Apgar评分也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判断新生儿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抢救和治疗,对于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Apgar评分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只是众多标准中的一个,但其被接受的程度要高于其它标准。

阿氏(VirgiriaApgar,一个麻醉科医生)评分标准是:把描述新生儿基本体征的五项指标列于同一表格中,并对其给予评分(每项评分为0、1、2分),再把五项分数相加,依据其评分之和,对新生儿的状况进行评价。

其评判标准是:0-3分:严重窒息;4-7分:中度窒息,但心率正常;8-10分:正常生儿。

五项体征是:心跳、呼吸、肌张力反应、对刺激反应、肤色五项体征的打分标准是:1.心跳:不能触摸到、也不能听到心跳:0分;心跳少于100次/分钟:1分;心跳超过100次/分钟:2分。

2.呼吸:出生后60秒钟无呼吸:0分;出生后呼吸慢、弱、不规律:1分;出生60秒钟内呼吸良好、哭声响亮:2分。

3.肌肉张力:四肢肌肉完全松弛:0分;四肢略微呈屈曲状:1分;四肢活动有力:2分。

4.对刺激反应:通常在吸净咽部黏液后,弹小儿足底时,或用导管插入鼻孔时:毫无反应:0分;面部稍有活动,如皱额等:1分;反应好,小儿哭闹声响、打喷嚏或咳嗽:2分。

5.肤色:全身青紫或苍白:0分;躯干红而四肢青紫:1分;全身皮肤颜色红润:2分。

具体作法: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及10分钟,各评分1次在宝宝出生后1分钟做一次,5分钟再做一次。

如果在最初的两次检查中,宝宝的得分较低,会在10分钟再次给宝做一次评估。

评定宝宝的状况有5项因素(每项因素的分值为0~2分):心率(脉搏)、呼吸(频率及力度)、肌肉张力、反射应激、外表(皮肤颜色),这5项因素累加起来计算出阿氏评分。

5项因素的具体评分标准如下:①心跳:每分钟心跳数超过100次者为正常,评2分;少于100次者给1分;如果不能触摸到、也不能听到心跳者评0分。

这是对新生儿诊断和估计预后最重要的一项。

②呼吸:呼吸良好、哭声响亮者评2分;呼吸慢、弱、不规律者评1分;无呼吸时,评0分;③肌肉张力:四肢活动有力者评2分;肌肉完全松弛者评0分;四肢略微呈屈曲状,评1分。

④反射应激:在吸净咽部黏液后,弹小儿足底或用导管插入鼻孔时,反应好,小儿哭闹声响、打喷嚏或咳嗽者评2分;面部稍有活动,如皱额者评1分;毫无反应者评0分。

⑤肤色:全身皮肤颜色红润,评2分者;躯干红而四肢青紫者评1分;全身青紫或苍白者评0分。

如果宝宝的阿氏评分得分在7分以上,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需紧急抢救,否则会造成严重后遗症或死亡。

经抢救情况好转后应继续评分。

一、病因(一)产前因素1.母体血氧含量减低:孕妇存在严重心脏病或合并心功能不全,急性失血及重症贫血等;2.子宫胎盘间血循环障碍: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全及妊高征等;3.脐带血流中断:脐带受压,脱垂,绕颈及打结等;(二)产时因素1.产程异常:头盆不称,产力异常,产母衰竭,产程延长,滞产等;2.难产:臀位和产钳助产处理不当;3.药物:产程中应用麻醉药,镇痛药,催产药等。

(三)出生后因素1.先天缺陷:肺发育不良,肺膨胀不全,先天性心脏病,膈疝,气管-食道瘘等;2.呼吸道阻塞: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道梗阻,如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

二、诊断要点1.病史:存在导致胎婴儿缺氧的因素及胎儿窒息史。

2.临床表现:呼吸浅表,不规则,或无呼吸;心率由快变慢;肤色由青紫变苍白;肌张力低下,对刺激无反应;呻吟伴三凹征,体温不升,四肢厥冷,重者呈休克状。

3.Apgar评分:目前仍采用阿氏评分(Apgar score)来确定窒息程度,生后1分钟评分,8-10分者为无窒息,4-7分者为轻度窒息,0-3分者为重度窒息。

1分钟无窒息,而5分钟≤6分者为重度窒息。

表1.阿氏评分法(Apgar score)体征心率呼吸肌张力弹足底或导管插鼻反应皮肤颜色0分0 0 松弛无反应青紫或苍白1分<100 浅表慢、不整四肢稍屈曲稍有反应躯干红,四肢青紫2分>100 哭声响四肢活动哭、打喷嚏红润三、处理1.复苏(resuscitation)准备:WHO强调每位胎儿分娩前都应做好复苏准备,包括复苏技术娴熟的医护、设备(预热好的幅射保温台、氧气、吸痰管、喉镜、插管、气囊等)、急救药品,都必需置即用状态。

2.复苏步骤:复苏必需分秒必争,每个操作要迅速、准确、轻柔、有效。

按照ABC 复苏方案:即清理呼吸道(airyway,A);建立呼吸(breathing,B);建立有效循环(circulation,C);根据情况应用药物(drug,D)。

3.复苏后处理(1)一般处理:保暖,安静,保持呼吸道通畅,侧卧位以防误吸,监测呼吸、心率、肤色、血气。

根据呼吸情况,面色转红半小时后停止供氧。

(2)疑有脑水肿者:可用,地塞米松0.25mg/(kg·次)静注,2次/日,或速尿1mg/(kg·次),静注,或20%甘露醇1g/(kg·次)静注。

(3)止惊:苯巴比妥钠20mg/kg静点,惊止后5-7mg/(kg·d)分2次口服,惊厥持续者安定0.1-0.3mg/kg静脉慢推注。

(4)反复呼吸暂停者:氨苯碱5-7mg/kg静注。

(5)抗生素抗感染。

(6)预防治疗窒息后并发症:如HIE,颅内出血,代谢异常等。

(7)重度窒息适当推迟喂养,静脉补液50-60ml/(kg·d)(8)NBNA评分以观察恢复情况,并预测未来。

(9)跟踪随访,指导家长实施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英语学习·试题自测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diopathic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IRDS):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综合征。

其病因可能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有关。

多见于早产儿,亦可见于未临产即剖宫产者和糖尿病母儿。

一、诊断1.出生前的高危因素(1)早产儿,尤其是小于1500克的极低体重儿;(2)糖尿病母儿;(3)分娩未发动而剖宫产者;(4)男婴,双胎第二产;(5)围产期缺氧,低体温及酸中毒者等。

2.出生前预测(1)测定羊水卵磷脂/鞘磷脂(L/S)比值,L/S比值正常为2-3:1,卵磷脂>3.5mg/dl,提示胎肺成熟,如L/S<1.5,说明胎肺尚未成熟,RDS的发生率高。

(2)测定羊水中磷酰脂甘油(phosphatidyl glycerol,PG)。

PG于孕35周后才能测出,所以,羊水中能测出PG,说明胎肺成熟,比L/S更为可靠。

3.出生后诊断(1)临床表现:多于生后6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超过12小时发病者一般不考虑本病。

表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剧,鼻煽,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随病情进展,出现呼吸不规则、暂停、面色青灰,肌张力低下,肺部呼吸音低,吸气时可闻细小湿罗音,严重者多在48小时内死亡,超过72小时者多数能恢复。

(2)X线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需短期重复动态观察,按病情X线改变分四级:Ⅰ级仅有小颗粒状阴影的轻微改变;Ⅱ级除颗粒状阴影外,出现支气管充气征;Ⅲ级除上述改变外,心膈膜模糊不清;Ⅳ级双肺完全不透亮,成为“白肺”,出现在生后72小时内者预后极差。

(3)实验室检查①胃液震荡实验:生后一小时内抽吸胃液做泡沫稳定实验,阴性支持RDS,“+”或“++”为可疑,“+++”可除外RDS。

②血气分析:PH↓,PaO2↓, PaCO2↑,BE↓。

二、处理1.一般处理建立特护;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静脉补液,保证热卡,包括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或血浆;能吃奶者尽量母乳喂养。

2.氧疗(1)轻、中度(X线Ⅰ、Ⅱ级)可用头罩或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维持PaO2在50~80 mmHg。

(2)重症(X线Ⅲ、Ⅳ级)用上述方法氧疗后低血氧症不见改善或出现反复呼吸暂停,以及体重<1500g者,应用机械通气供氧。

3.纠正代谢性致中毒4.抗生素抗感染5.对症治疗镇静、止惊、抗心衰、降颅压。

6.酚妥拉明(Regitine),使肺血管扩张,增加供氧。

7.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8.本病重在预防,以减少IRDS发生。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窒息·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英语学习·试题自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a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儿缺氧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并可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弱智、脑瘫、痉挛、共济失调和癫痫等。

所以,预防和尽可能减轻围产儿窒息是极其重要的。

一、诊断1.围产期窒息史2.临床表现:意识状态,肌张力,原始反射及脑干功能(瞳孔改变,眼球震颤,呼吸节律)的改变是判断HIE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

根据临床状态分为轻,中,重三度。

表1.HIE临床分度项目HIE临床分度轻度(Ⅰ) 中度(Ⅱ) 重度(Ⅲ)意识过度兴奋嗜睡、迟钝昏迷肌张力正常减低松软拥抱反射稍活跃减弱消失吸吮反射正常减弱消失惊厥无通常伴有多见或持续中枢性呼吸衰竭无无或轻度常有瞳孔改变无缩小不对称、扩大或光反应消失。

前囟张力正常正常、稍饱满饱满、紧张病程及预后病态持续24小时左右,预后好大多数一周后症状消失,不消失者如存活,可能有后遗症。

病死率高,多在一周内死亡,存活者症状持续,数周后多有后遗症。

3.颅脑超声检查:提示脑白质软化,脑水肿。

4.CT检查可分4级:Ⅰ正常脑实质所有区密度正常Ⅱ斑点状区域性局部密度减低Ⅲ弥漫性两个以上区域性密度减低Ⅳ大脑半球密度减低,灰白质间差别消失,侧脑室变窄。

二、治疗1.加强监护(1)监测血压及颅内压以了解脑血流灌注;(2)颅脑超声和CT检查以了解脑结构状况;(3)EEG及诱发电位以发现脑波抑制情况;(4)监测各项参数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

2.支持治疗(1)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2)保证充分的脑血流灌注,监测心率,血压,尿量,可用血浆纠正低血压,必要时用多巴胺5-10μg/(kg.min),静滴;(3)保证热卡:葡萄糖50-60ml/(kg·d),6-8mg/(kg·min),静滴;(4)维持HCT在45%-60%,<45%时少量输血;(5)纠正低血钙;(6)注意电解液平衡。

控制液量在50-60ml/(kg·d)。

3.止惊苯巴比妥20mg/(kg)静注,维持量为5mg/(kg·d)。

或苯妥英纳15-20mg/(kg)静注,维持量为5mg/(kg·d)。

惊厥频发或呈持续状态可间歇加用安定或副醛,应监测药物血浓度,注意呼吸。

4.降颅压脑水肿时应严格限制液体入量。

颅压增高早期用地塞米松静注0.5-1mg/(kg.d 1-2天);也可用20%甘露醇0.25-0.5g/kg静注,必要时每6小时重复一次;或速尿1mg/kg静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