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总结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21世纪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更多地区得到推进。
推进阶段
近年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涉及更多的林区和农民。
深化阶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程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
通过改革,明确林地和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使林农成为林业经营的主体。
明晰产权
放活经营权
落实处置权
保障收益权
改革要赋予林农更多的经营权,让他们自主决定林业生产的经营方向和模式。
要赋予林农对林木和林地的处置权,让他们能够自主决定林木和林地的流转和抵押等事宜。
通过改革,要确保林农能够获得林木和林地经营的收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CHAPTER
02
工作进展情况
总结词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齐抓共管、层层落实
详细描述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宣传发动,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CHAPTER
05
下一步工作计划
完善确权发证工作
总结确权发证经验
对已经完成的集体林权确权发证工作进行总结,梳理出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强化档案管理工作
建立完善的林权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林权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产权交易和纠纷解决提供依据。
加强宣传和培训
加大对林权制度改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林权制度改革的认识和参与度。同时,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确权发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提高农民收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林业资源得以更好地配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林业的绿色发展,加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我通过此邮件向大家汇报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
具体情况如下:一、林权制度改革背景林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我市的林业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林权制度不规范、不完善,导致林地流转难、规模化经营难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此,我市提出了加快林权制度改革的任务,以进一步激发农村林业资源的活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1.建立健全了林地确权登记制度。
我市通过调查摸底,确保了林地的权益归属清晰,为后续的流转和经营奠定了基础。
2.完善了林地流转交易市场体系。
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和规范林地流转交易,促进了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转利用。
3.加强了林地流转管理与监管。
建立了林地流转的登记管理平台,加强了对林地流转行为的监管,保障了各方权益的合法合规。
三、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1.林地确权登记工作进展缓慢。
由于地形复杂、人口密集,一些林地确权登记工作进展缓慢,存在滞后性。
2.流转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健全。
虽然出台了政策支持,但市场体系建设仍需进一步深化,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
3.监管机制亟待加强。
对林地流转的监管力度不够,一些违规行为仍然存在,亟需加强监管力度。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快林地确权登记工作。
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技术保障等措施,加快林地确权登记工作,确保任务按期完成。
2.深化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培育林地流转市场,促进林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流转利用。
3.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林地流转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规行为,保障林地流转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五、总结我市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前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实施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一环。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文件,提出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统筹协调,深化改革创新,确保改革工作务实有效,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本文旨在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汇报,谋求更好的改革举措,以period。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框架基本确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各市县和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全省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框架基本确立。
政策内容主要包括:集体林权确权登记、资产清产核算、权属划转明确、资源经营权有偿使用、资产收益共享、政策支持保障六大方面。
2.集体林权证书颁发宣传工作有序进行全省林业局、各市县林业局、镇村各级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宣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加强群众宣传,已有大量集体林权证书颁发。
林权证书有序发放对分类认识资源,维护林区生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党员干部的高度认可。
3.尚存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1)认识不到位,有群众对林权制度的不了解和不信任情况。
(2)部分地区工作人员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导致行政不公和权益受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群众宣传,深入解释林权制度的意义和重要性。
(2)更加明确和加强资金管理,防止资金和权益受损。
二、下一步工作展望1.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法规体系建设,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相关法律、政策。
为了更好地保障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实施,加强法律条文追责,加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资金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林权改革项目资金配套。
同时,我们将鼓励社会资本进驻林权改革项目,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建设中。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四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四篇【篇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千千万万林农的切身利益,是关系农村生产资料再分配和利益再调整的一场深刻变革,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__年省、市林改工作会议后,区林业主管部门认真贯彻有关会议精神,制定了我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于20__年11月底已确权4.6万亩,确权宗数895宗,确权率97%,完成发证面积4.4万亩,发证宗数860宗,发证率96%。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声像、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为了确保我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区档案局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及时介入和有效跟进,尽心竭力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现作如下总结。
一、高度重视,强化林改档案工作领导。
自从20__年省、市、区林改工作会议后,我局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工作引起了高度重视,不仅认真学习和贯彻会议精神,还向各乡镇转发了省林业局、省档案局联合印发的《湖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鄂档[20__]59号)文件,林业局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组长,林政股负责人为成员的林改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林改档案的监督、检查、指导、验收等工作,指派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档安的整理、归档和管理,同时,把林改档案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业务目标考核。
定期召开林改档案工作会议,研究林改档案管理方案,布置工作,建立健全林改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二、加强培训,提高林改档案业务能力。
一是及时向区档案局通报情况,请档案局专家到林业局指导林改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时集中对林政股的工作人员进行授课。
二是局内干部职工业务培训。
主要学习了《湖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及上级有关林改和档案工作的文件精神,要求业务指导人员明确林权改革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的划分方法,以及分级负责的主要内容。
三是各乡镇林业站长及兼职档案人员业务培训。
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4篇

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4篇【第1篇】2023上半年林权制度工作总结集体林权制度是林业中根本性的基础工作,是林业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乡按照县政府《关于推进全县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_____府发[2023]140号)、《_____省林业厅关于印发<_____省集体林权制度2023上半年林权制度工作总结【第2篇】乡镇集体林权制度工作总结范文某某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县林改办的统一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昭通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加快林产业发展的意见》、大关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加快林产业发展的意见》,深入学习《中共大关县委大关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的实施意见》及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的有关文件精神。
通过全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村民的积极参与,按期完成了全镇的主体工作。
达到了产权明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利划分明确的效果,调动了广大群众及社会力量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和林区和谐稳定。
为了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总结经验教训,现将某某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某某镇东接某某镇,南靠某某镇,西连某某镇,北临某某乡,最高海拔2324米,最低海拔700米,国土面积185.98平方公里,全镇11个村(社区)、75个自然村、185个组。
农业户数6994户,农业总人口28485人。
有耕地面积20685亩,其中水田5970亩,旱地14715亩。
林地总面积112032亩,占国土面积的44.96%。
按权属分:国有林面积6471亩,集体林面积105561亩。
按林地现状分:有林地65356亩,疏林地3121亩,灌木林19004亩,未成林地22675亩,无林地1876亩。
退耕地14474.725亩。
2019年乡镇关于推进林长制工作落实情况总结

20XX年乡镇关于推进林长制工作落实情况总结乡镇关于推进林长制工作落实情况总结一、主要目标从18年到18年,全乡完成人工造林1000亩,退化林修复3000亩,实现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涉林农民林业综合性收入年增长20%以上;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9‰以内,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0.3‰以内,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到18年全镇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林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二、组织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建立乡、村两级林长组织体系,形成责任明确、监管有力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网格。
(一)分级设立林长翁墩乡设立乡级林长和副林长。
林长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林长由党政分管负责同志担任。
村级设立村级林长和副林长。
林长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副林长由村委会主任担任。
(二)分级建立林长会议制度乡、村级林长会议由本级林长负责召集。
林长会议根据实际,每年召开2次以上,调度林长制工作进展情况。
(三)分级设立林长制办公室翁墩乡林长制办公室设在镇林业站,乡林业站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村(街)要结合实际,设立林长制办公室。
三、工作职责(一)林长职责乡级林长负责本镇内林长制目标、任务落实工作重点承担辖区内的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湿地、城公园、古树名木等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以及退耕还林重要区位水源涵养林等保护职责,落实上级部署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对村级林长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村级林长负责落实本村范围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实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林长会议职责研究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的有关问题;制定林长制的目标、主要任务;协调解决推行林长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林长制相关的配套工作制度和办法;组织开展执法监督和综合考核工作。
(三)林长制办公室职责承担林长制实施工作的具体日常事务和组织协调工作;负责林长会议确定的决策事项的督办落实;负责草拟林长制相关制度和考核办法;负责林长制的督查和考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上报本级政府办公室。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模板范文(二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模板范文尊敬的领导:我在此向您汇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进展情况。
经过多次研究、调查和实施,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调研分析阶段我们在项目启动初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工作。
首先,我们对全国范围内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梳理和排查,深入了解了各地的改革做法和经验。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对我国林业发展状况的全面调研,了解了集体经济林、村级林场等林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所在。
在调研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如集体林权流转难、权益保护机制不完善等。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难点和症结所在,如政策法规的不完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等。
二、政策制定阶段基于调研分析阶段的结果,我们启动了政策制定工作。
我们邀请了专家学者,就改革方案和政策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研讨。
经过多次的讨论和修订,我们制定了一份较为完善和系统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集体林权流转市场,促进林地股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有序流转;二是加强集体林权的保护机制,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三是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决策执行一致的工作机制。
三、试点推广阶段为了验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选择了若干个试点地区进行了试点推广工作。
在试点地区,我们先后开展了林地流转、林权确权登记等工作,并积极探索合作经营、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等新模式。
试点推广阶段取得了一些成果,林地流转率显著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效益均实现了良好的增长。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试点地区之间的政策落差、农民个体能力不足等。
四、政策调整阶段根据试点推广阶段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反馈,我们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修订。
首先,我们加大了对试点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加了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其次,我们加强了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了决策一致、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范文(3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范文尊敬的领导:我根据要求,向您汇报我部门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的工作情况。
自去年开始,我部门积极参与并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一、组织会议研究方案。
我们召集了相关领导和专家组成研讨会,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和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集思广益,我们制定了一整套改革方案,并形成了相关文件。
二、推进试点工作。
我们选取了若干个地区作为试点,开始试行新的集体林权制度。
在试行过程中,我们与地方政府、农民合作社等多个相关部门展开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宣传工作。
我们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好处。
我们举办了宣讲会、培训班等活动,让广大农民了解到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宣传工作,我们争取到了更多的民众支持和参与。
四、建立监督机制。
为确保改革工作的公正公平,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包括对改革实施情况的定期检查和评估。
我们还设立了举报渠道,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改革进程,监督不正之风。
通过以上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试点地区的农民普遍反映,新的集体林权制度使他们享受到了更多的权益,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提高了森林资源的管理水平。
在宣传方面,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例如农民对新制度的理解和适应等。
我们将在下阶段的工作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我希望领导能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谢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范文(2)[单位名称][日期]工作汇报1. 工作概况自[日期]起,本单位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该工作的目标是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提升林业资源利用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 工作内容(1)调研:我们组织了一次深入调研和分析,了解了当前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与相关部门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总结我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县林改办的支持、指导下,全镇干部职工通力合作、扎实工作,林改工作已圆满完成,在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全镇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取得了预期效果,现将**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我镇位于XX县西南部,国土面积216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700米,平均气温13.8摄氏度,属暖带气候,全镇总人口41581人。
林地总面积103656亩,森林覆盖率39.2%。
全镇共9个村委会64个自然村。
现已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面积87215.51亩,退耕还林面积4623亩,共完成确权面积91938.24亩,宗地数3138宗。
确权面积的确权率已达89%以上,确权到户率(含均山、均股、均利)已达80%以上;林权证宗地发证率达90%以上;纠纷调处达80%以上。
(一)各村委会完成情况1、红土村委会:9个自然村(宜乐1194.49亩、大红土557.58亩、小红土87.73亩、启发474.22亩、凹子村95.96亩、老紫薇518.22亩、小紫薇949.4亩、长房子91.17亩、农场490.65亩、张家寨99.73亩),确权林地面积4559.15亩,宗地数87宗。
确权率达95%以上,林权证宗地发证率达95%以上。
2、石洞村委会:7个自然村(羊格1411.47亩,宗地数39宗、老额里51.2亩,宗地数2宗、新额里1137.22亩,宗地数10宗、大石洞1251.53亩,宗地数6宗、小石洞358.48亩,宗地数4宗、尚里637.4亩,宗地数7宗、中和158.08亩,宗地数3宗),已确权林地面积5005.38亩,宗地数71宗,确权率达100%,林权证宗地发证率达100%。
3、足法村委会:6个自然村(架格2607.99亩,宗地数17宗、新村3245.47亩,宗地数369宗、老可居626.43亩,宗地数92宗、小可居274.33亩,宗地数12宗、白泥塘287.41亩,宗地数24宗、足法527.57亩,宗地数4宗、),确权林地面积7569.2亩,宗地数587宗,确权率达95%以上,林权证宗地发证率达95%以上。
4、槟榔村委会:8个自然村(大紫薇236.46亩,宗地数1宗、金家寨360.4亩,宗地数4宗、小长山81.29亩,宗地数2宗、白龙潭24.13亩,宗地数1宗、槟榔1029.58亩,宗地数10宗、小乃邑857.62亩,宗地数362宗、大乃邑2796.84亩,宗地数18宗、左舍320.8亩,宗地数10宗)已确权林地面积5707.12亩,宗地数408宗,确权率达95%以上,林权证宗地发证率达95%以上。
5、额则村委会:3个自然村(柒村825.2亩,宗地数48宗,路雄4724.38亩,宗地数19宗,额则3111.95,宗地数295宗,)已确权林地面积8661.53亩,宗地数362宗,确权率达95%以上,林权证宗地发证率达95%以上。
6、法块村委会:5个自然村(堵西10098.9亩,宗地数434宗、沙帽山1069.35,宗地数6宗、碧宗3989.31亩,宗地数13宗、法块4017.86亩,宗地数16宗、三家1267.03亩,宗地数276宗),已确权林地面积20442.45亩,宗地数745宗,确权率达95%以上,林权证宗地发证率达95%以上。
7、务龙村委会:6个自然村(小务龙4546.56亩,宗地数17宗、大头田141.45亩,宗地数3宗、大务龙2781.4亩,宗地数65宗、大色土1103.5亩,宗地数103宗、小色土186.41亩,宗地数3宗、大以则1605.32亩,宗地数94宗、),已确权林地面积11214.24亩,宗地数合计393宗。
确权率达95%以上,林权证宗地发证率达95%以上。
8、长街村委会:11个自然村(拨云2230.34亩,宗地数112宗、长街32.97亩,宗地数4宗、小沙湾1224.86亩,宗地数50宗、宗昔342.06亩,宗地数7宗、秦家海子191.85亩,宗地数27宗、大沙湾3669.77亩,宗地数27宗、当当石3233.62亩,宗地数18宗、新寨670.41亩,宗地数20宗、XX1239.43亩,宗地数39宗、红田37.86亩,宗地数6宗、小矣则1242.09亩,宗地数10宗、),已确权林地面积14115.26亩,宗地数320宗,确权率达95%以上,林权证宗地发证率达95%以上。
9、路撒村委会:5个自然村(所衣格1480.31亩,宗地数25宗、小路撒3292.98亩,宗地数10宗、大路撒612.12亩,宗地数91宗、纪者落1226.87亩,宗地数27宗、发宜7093.1亩,宗地数12宗、)已确权林地面积13705.38亩,宗地数165宗,确权率达95%以上,林权证宗地发证率达95%以上。
(二)痕迹管理(档案装订)情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档案归档工作,按照《**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统一的标准和规格已装订归档的村委会有:红土、石洞、务龙、足法、槟榔。
其它4个村委会的林改档案正在整理之中。
档案管理合格率达95%。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做法(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艰巨的系统工程,改革的成功与失败都将直接影响我镇的林业发展,为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改工作,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成立**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联村领导和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机构,成立镇林改办,办公室设在林业站,具体负责全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二是明确责任。
今年5月,镇党委政府专门召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会,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改革范围、基本原则、方法步骤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安排和部署,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作为挂联单位的年度考核目标任务,各村也相应成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的改革方案。
(二)加强学习,集中培训,广泛宣传,深刻理解林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林改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群众表现出来的是对林改工作十分欢迎,但是对如何做、做到一个什么程度、做了以后有什么好处等还不是太理解,我们的工作人员有些思想还不够统一,认识还不到位,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政策界限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到位,对群众的解释不到位,甚至出现偏差。
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整个工作缺乏一个系统的认识,对如何开展工作没有底,思路不清,还有就是对林改的困难程度认识不一,有些同志认为太复杂,认为无法下手,有些同志认为太简单,没有去考虑过细的问题,遇到问题时不充分考虑前因后果就简单下结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就着重加强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做到依法办事,认真组织学习了《XX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林改政策问答、GPS的使用、识图、懂图和市、县相关文件精神,不断实践和总结,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吃不透的、拿不准的不轻易下结论,而是将问题带回来互相商量,找充分的法律依据,作出准确的结论和用可行的办法进行解决。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我们的工作人员真正做到了思想统一,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显著,从而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如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宣传单、墙报等向群众宣传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减少改革阻力,调动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每天30个工作队员奋斗在林改第一线,共投入工作车辆800余辆(次),发出林改通知书4600余份,召开群众会160余场(次)。
(三)拨出专项经费。
镇党委、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划拨专项经费4万元专门用于业务培训,购置办公设备等经费。
县林业局给予大力支持相应配套经费,为林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由于党委、政府对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坚决性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并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和工作责任制,使我镇的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顺利。
(四)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
林改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事关“三农”问题,乃至全社会的一项大工程,不是单靠某一人某一个部门能完成的,在这方面,我认为我们做得比较好,应该说是举全镇之力抽了大量工作人员,除县级选派人员外,我们还抽了30多名工作人员,镇直各单位及社会各界也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基层干部的积极响应,主要参与,使我镇林改工作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通力配合的良好氛围。
(五)通过林界线踏堪解决部分历史遗留问题。
以林改为契机,通过大力宣传林改法规政策,耐心向群众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解疑解难,化解矛盾,调处纠纷,有效解决部分历史遗留问题。
共发生林权纠纷217起,已调结184起,未调结33起(州县2起,乡镇之间16起,镇内15起)。
(六)维护林区的社会稳定。
在实施林改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管严生态公益林,稳定落实自留山和责任山,放活用材林。
特别是对集体林地的转让、租赁和承包行为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操作,坚决杜绝暗箱操作,低价转让、承包等损害集体经济利益的行为,让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明白放心,有效避免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自林改工作以来,我镇严格按照各村民小组大会讨论通过的实施方案程序办事,依法操作,林改工作到目前为止没有由于不规范而引发新的矛盾纠纷,没有出现集体上访,未收到一封上级批准的林改告状信,林区社会秩序稳定。
(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改革工作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深化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林业发展的新机遇,贯穿于整个林改工作的始终,认真贯彻落实“还权于民、还利于民”的惠民政策,牢固树立“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亲民爱民意识,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满意,林改工作通过民主决策、民主决议,提高了群众对政策的理解以及参与林改工作的热情,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融合。
三、取得的成效林权证的发放使群众对发展林业信心倍增。
通过发放林权证,保障了林农的合法权益,让群众吃下“定心丸”,增强了他们发展林业的信心,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
今年春耕生产一结束,随处可见拉树苗的,栽树苗的群众,这是我们林改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林改的一大亮点,我们的群众已深刻认识到谁造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已经认识到这是他们的绿色银行,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已从过去的“要我种树”转变为“我要种树”,群众对爱林护林的意识提高了,在林区,乱砍滥伐的现象减少了,防火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四、存在的困难1、分山到户率偏低。
主要是因为集体统一经营的山林面积过多。
2、分户登记率和户均持证率偏低。
这主要是因为全镇有大量的山林为联户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