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模式简介(山丹县南关学校)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浅议

2019第1期中(总第288期)一直以来,教育界的学者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始终在路上,没有停歇,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实施,语文课堂高效教学受到重视,围绕高效课堂教学开展的教学研究也越来越多,笔者作为从事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师,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建议。
一、提高语文教学兴趣是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兴趣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这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起码的条件就是你得喜欢语文教学,那种抱着“对付教”思想、“满堂读”方法的语文教师不是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这里所说的“兴趣”包含两个层面:一层意思是教师自身必须喜欢语文。
在很多教师中,从事语文教学并不是自己的专长,有的初中语文老师,原本是学数学的,但被分配后无奈改教了语文,像这种所学非所用的教学情况并非个例,而是很多。
笔者的同行中就要这样的例子,原本数学是所学的特长专业,而只因为学校缺少语文教师硬性地被学校摁到了语文教学的岗位上,自此这名教师就抱着“对付教”的态度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岗位上稀里糊涂的教了一年又一年,这样还谈何思考怎样去高效教学呢?因此说,对语文教学感兴趣方是语文课堂高校教学的关键。
二、专业水平过硬是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不同,初中相较于小学语文教学更注重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对作文词汇的积累。
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尤其是要想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专业水平更为重要。
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师要首先应该具备如下几个能力,方可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
(一)阅读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教授学生阅读的时候,不仅要传授学生阅读技巧,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并明确阅读重点,阅读技巧笔者认为就是高效的阅读方法,包括语调、语音、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变化等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倘若是平平淡淡的阅读,是不能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的,相反会对阅读产生反感。
3443高效课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3443高效课堂模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关键词1.凸显主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表明,再完美的知识结构只有融进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才有意义。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核心。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规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简单灌输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变剖析式教学为体验式教学;变概念化教学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积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好小组合作互助,让所有学生参与学习。
教师单向讲授时间不超过15分钟,确保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充分展开。
2.读透文本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其教学内容不够明晰(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每堂课都有明确、具体、独立的知识和能力训练点,而语文课还没有一套非常具体的教学内容序列),因此,深入解读文本和正确选择教学内容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
语文教师备课必须首先独立反复阅读课文,形成自己的独到感悟和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参考有关教学参考资料,一定避免浅读、误读,或机械搬运教参。
要认真研究文本并抓住文本的核心价值,再结合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确定正确、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3.品味语言语言文字是语文的根基,离开语言,内容就成了空中楼阁。
新课标要求“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要让学生积累语言、学习语言、品味语言,提高言语能力。
阅读教学要以语言为抓手,让学生循着语言的路径去学习内容;对课文中精彩或关键性的词语、句子,要通过反复朗读、替换、比较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品味、理解,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要把深度理解课文的语言魅力作为教学主要目标,避免脱离语言的内容解析;避免游离文本、游离教学目标的随意拓展、过度拓展,避免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主题班会;重视学生的课堂语言训练,在教师的引导、矫正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有效提问每一节课精心设计1—3个主问题。
主问题设计要指向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引领一个板块的学习,避免无效或低效的碎问碎答;要创设问题情境,讲究提问技巧,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避免枯燥晦涩;问题要有梯度,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体现语文教学由体味文字含义到体悟文章内涵的螺旋上升特点,避免杂乱无序;提问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避免思维缺席、机械浮浅或直接呈现答案;尽量形式多样,至少有一个问题要采用书面回答的方式,人人动笔;至少有一个问题要让学生用语段回答;禁止学生照搬教辅资料回答问题;每一堂课至少提问2名学困生;学完课文要让学生至少独立提出一个问题,写一条批注。
走向对话,构建高效课堂

走向对话,构建高效课堂山丹县南关学校石敏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早上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走向对话,构建高效课堂》。
前面张老师和大家交流了呈示行为,如果说呈示行为是以教师控制为主的话,那么对话行为可以说是师生之间分享信息与观点或者共同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
今天我想和大家重点交流一下英语课堂中最主要的两种课堂对话行为:问答和讨论。
一、问答的功能问答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出示)(一)诱发学生参与教学。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引起学生浓烈的兴趣,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如我在广州花都育才学校听了一节英语课,教学内容是广州版第八册第六课《Plants》。
在上课之前,老师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让孩子们在家中仔细观察种植的花草,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到上新课时,当老师提出:What does our plant need?时,平时不举手的同学都争着要求回答:It needs a small pot of soil. It needs a lot of light. It needs water, too.课堂上学习的氛围很浓厚,学习的欲望也非常强烈,学生不仅能完全掌握课文的知识,而且还能叙说植物生长的规律,更加增强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在这里设计的情境一下能切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学生立刻认可,就能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关注老师的教学活动。
(二)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根据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巧妙地利用教材,有意识地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特别是涉及那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的途径,才能拓宽学生的思路,达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目的。
我在教学season中的spring时,是这样设计的:课前让学生观看有关春天的视频,然后提出以下问题:1.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2. What can you wear in spring?3. What can you see in spring?4. What can we eat in spring?这几个问题都是开放式的,其中第三个问题得到的答案最多,我整理了这样几个:I can see kites in spring; I can see birds in spring; I can see beautiful flowers in spring. I can see green trees in spring……这些回答不仅让学生掌握了spring这个词,而且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把旧知和新知进行了融合、滚动。
生理化组教学模式解读

生理化教学模式解读------山丹县南关学校生理化组为了实现“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这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任务。
在这几年里,我校生理化组紧紧围绕初中生理化课堂教学的有效、优效、高效的原则,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摸索,初步形成了针对不同课型的生理化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下面就针对该模式特征进行简单的解读。
模式分析:环节一:课前预习设计课前预习题,根据上一节课的旧知识结合新授课的内容设计合理恰当的预习题。
注重难度适中、题量适中、题型多样。
可以是知识复习、可以是实验,可以是习题。
(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环节二:新课教学1.课课堂导入(不超过2分钟)A.复习提问的形式B.预习题展示C.实验引入D.设置情景(多种形式引入新课,以达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新课教学(不少于20分钟)(1)1.学生阅读:通过阅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以及自习的能力。
(2)学生动手:通过分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合作协调的能力。
(3)集中交流:通过交流来激发学生思考、理解的能力。
教师适当纠正有偏颇的思考方向,放手学生去讨论。
也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4)教师点拨:A.概念的关键点B.相关的思想方法C.知识系统化D.物理概念的深刻内涵E.正确的实验方法(通过学生的充分参与、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环节三:巩固练习(不少于10分钟)1.读、说、写:训练学生理解基本概念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2.教学反馈性练习:通过练习再次巩固学生的知识理解。
3.巩固性实验操作:情景再现。
环节四:能力提升(不超过4分钟)重在知识要点和思想方法。
实施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

作者: 李宗让
作者机构: 山丹县南关学校,甘肃山丹734100
出版物刊名: 甘肃教育
页码: 43-43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3期
主题词: 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 高效课堂 时机 分组 内容 点拨 评价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陈旧的教学观念、落后的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求,如何在教学中创新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课题。
那么,如何实施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解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课堂学习费时、效率低下等问题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就如何实施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谈几点看法。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张凤娟【摘 要】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少教多学成为语文教学努力的新方向。
文章就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语文课堂;少教多学;高效课堂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受关注。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所以,精讲精练,少教多学就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借助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呢?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奠定自主学习基础“少教多学”不是指教师少讲,而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精讲精练,给予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时间,以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都得到发展。
但是,要想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少教多学、精讲精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教学前,教师就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制定科学的课堂教学计划,并在教学计划中突出重点和难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艾滋病小斗士》这一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学生课前预习的任务、教学导入的方式,就学生课文阅读和思考时间做出科学安排。
在课前,准备好教学材料(艾滋病材料、微视频)和教具(多媒体、图片)。
根据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让学生抓住文章中的细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艾滋病给恩科西带来的痛苦,感悟“艾滋病小斗士”的“不幸”和“抗争”,然后由教师重点讲述“为什么人们称恩科西为‘艾滋病小斗士’?”“艾滋病小斗士”的可敬之处是什么?如何培养战胜“困难”的信心,并站在人文视角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教导学生向恩科西学习,学习他坚持不懈地与社会、病魔抗争的勇气,同时号召学生尊重、关爱艾滋病人。
南关学校打造高效课堂阶段性总结材料

南关学校打造高效课堂阶段性总结高效课堂建设是推进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之路,也是落实减负增效的重要手段。
为此学校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县局文件精神。
其实在两年前我校就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目标,经过两年的实践已有了初步的经验。
转变教育理念,提炼教学方法,规范教学步骤,培训年轻教师,保持并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优势,就成为南关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
我们认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提高课堂实效。
学校立足提高课堂实效,探索完善教学模式,切实减轻师生负担,踏实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力求摸索出一套回归课堂、注重实效、着眼发展、利于评价、便于推广的最优化教学模式。
现将三个月来的工作作简要的汇报,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高度重视,成立领导机构为保障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各项内容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南关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研室负责整个活动的管理、组织、规划和推进工作。
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绩效考核细则,突出教学能力及教学业绩,把高效课堂达标认定的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评优奖励依据,形成公平互益的竞争机制。
组长:朱惠兰副组长:吴钦、任光华、周云成员:宋振东、王国柱、刘伟、韩建芳、吴玉文、张潇、何文萍二、学习宣传,制定方案首先朱校长在校长办公会上解读了县局高效课堂实施意见,并提出了分层推进,分部实施的要求。
然后在学校行政会上吴钦副校长再次领学,并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传达学习县局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意见,明确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方向,学习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专人负责分析研讨现状,拟订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中小学分部召开构建高效课堂动员及启动大会,学习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撰写学习心得,查找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无效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作者:赵兴盛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27期赵兴盛(甘肃省山丹县南关学校,甘肃山丹734100)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合作、探究,这样教师就要少讲精讲,尽量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效课堂能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感悟能力、交际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坚定信心,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教学;高效性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158-02一、打造高效课堂的意义建设高效课堂是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需要,是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之路。
构建高效课堂,将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探究的时间、空间得到保证,课堂教学由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启迪学生智慧,升华学生情感,唤起学生生命意识的过程。
二、高效课堂的特征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在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重在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高效课堂的标志不是教师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读了多少、思维了多少、活动了多少,看学生收获了多少。
1.高效课堂是民主课堂。
民主课堂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互相尊重、互帮互学、质疑问难、相互交流的课堂;是建立课堂学习共同体,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并且成为课堂学习中首席的课堂;是教师把以“教”为主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建立民主化的课堂管理机制,学生不仅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更应该成为课堂管理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实现真正意义上民主的课堂。
同时,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进入到课堂管理中来,提高课堂民主管理的实效。
2.高效课堂是和谐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山丹县南关学校中学部语文组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县局科学高效的教改理念指引下,山丹县南关学校中学部语文教研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我挖掘、自我创新,打造符合学校特点的课堂模式——“356”课堂模式。
何谓“356”?即“三模块、五环节、六要素”。
【三模块】“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1.“定向导学”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明确学习目标,预设课堂的重点难点,编制成导学案下发给学生,并明确每个学习小组的预习任务;
2.“互动展示”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质疑、感悟和提升;
3.“当堂反馈”包括反思和总结,要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关注弱势群体,给他们更多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标。
三模块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既包含课前的备课预习,也包含课内的展示提升,还包含课后的小结反思和检测评价。
【五环节】“自主学习,初步感知”、“理清文脉,整体感知”、“合作交流,品读质疑”、“回顾总结,拓展延伸”、“达标测评,巩固内化”。
解读五环节之前,先说说课前活动。
课前三分钟只是让个别学生广泛涉猎国内外时事、名人佳话、生活趣闻、经典
故事、谜语笑话等,其目的是让学生提前进入状态,激活语文兴趣。
五环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则是课堂的主角。
教师一定要走近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下面结合陈老师的授课情况简单介绍一下课堂“五环节”:
1.“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要求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标,独自完成导学案上的任务,包括字词文学常识、写作背景、课文内容,以及与文本相关的其他资料和类文赏读等。
2.“理清文脉,整体感知”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走近文本,把握作者写作及教材编排的意图。
首先提出朗读要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比如陈鸿英老师设计的问题:①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②文章读起来是否生动有趣,作者运用哪些方法把蚂蚁写得如此传神?③本文仅仅是在写蚂蚁吗?精巧的问题引领学生走近文本,在课堂上陈老师衔接得自然流畅。
3.“合作交流,品读质疑”环节,教师要将任务合理地分配到各小组,一般情况下,每组完成一项任务即可,各小组在这个环节还要推荐本组的中心发言人。
展示提升时,各小组要根据组内讨论的情况,面对全班,讲解、分析本组分配到的学习任务。
质疑评价时要求各小组结合其他小组的展示情况,对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对抗质疑,还要对其他小组的展示做出中肯的评价。
这一环节,陈老师根据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当老师把问题抛出:①作者为什么说“并没有感到自己比没有优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②“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而不说是“令人感动的动物”?
各组成员在组长带动下热情高涨,讨论激烈,最后师生互动点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感染。
4.“回顾总结,拓展延伸”环节,重在总结文本主旨、写作技巧、作者情感等,由此引导学生由文本延伸到生活的空间。
课堂上,陈老师把总结部分以填空形式呈现给学生,在回顾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上环环相扣地将课文主旨概括出来,进而延伸到“蚁族”,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在都市这个“围城”出出进进的压力和奋斗。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浅谈自己当下的思考和追求。
5.“达标测评,巩固内化”环节,教师可根据文本特质及授课内容设计科学有效的测评试题,以填空、表格或选择等形式,依托电子白板,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以达到巩固内化的目的。
这一环节中,字词积累因学生自主学习较扎实,故费时不多。
但最为成功的是第三小题“我读懂了什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内化,以及第四小题的读写训练感悟式写法的展示与提升,足以证明陈老师的这堂课是高效的。
【六要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的明晰度”、“合作的参与度”、“展示的精彩度”、“拓展的合适度”、“反馈的有效度”。
1.“目标的准确度”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立体式目标;
2.“自学的明晰度”让学习任务以导学案的形式落实到每个学生和小组;
3.“合作的参与度”让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展示,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发言人数的比
例不低于80%;
4.“展示的精彩度”检测课堂教学能否在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通过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5.“拓展的合适度”要求教师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拓展;
6.“反馈的有效度”是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的检测体现。
六要素是对一堂课进行评价的标准,学校每周会以教研组为单位,让每名教师按照六要素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交流。
下面就让其他老师做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