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主要通过...

合集下载

淋病的诊疗及护理

淋病的诊疗及护理

淋病的诊疗及护理淋病,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生殖器黏膜表面的化脓性炎症。

感染可从男性尿道播散至附睾、睾丸及前列腺,或从女性宫颈播散至输卵管、卵巢、腹膜、巴氏腺、尿道及直肠。

咽部、直肠和眼结膜亦可作为原发性感染部位受累。

【主要表现】(1)病史:不洁性交史,潜伏期平均3~5日。

(2)症状体征:①男性感染。

淋菌性尿道炎时,表现为尿道脓性分泌物,尿痛、尿频、尿急,尿道口红肿,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

1周后急性症状减轻,1个月后可基本消失。

肛门直肠感染,表现为肛门有黏液脓性分泌物、肛门瘙痒、疼痛和里急后重感,直肠镜检可见直肠黏膜或肛管皮肤弥漫性红肿。

咽部感染者可由口交导致,表现为咽痛、耳部牵涉痛,轻度咽炎和扁桃体炎,有时见扁桃体附着脓性分泌物。

②女性感染。

最常受累的部位为子宫颈,其次为尿道、直肠及咽部,宫颈内膜炎时可有yin道分泌物增多,或呈脓性,或有异味,异常出血、下腹痛、宫颈红肿、颈管口有脓性分泌物;尿道炎时尿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道口红肿,挤压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

直肠和口咽感染时症状与男性相似。

还可有淋菌性附件炎、盆腔炎等感染,出现局部相应症状体征。

(3)辅助检查:分泌物涂片镜检可见到脓细胞、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

【治疗与护理】(1)药物治疗:①淋菌性尿道炎、直肠炎、宫颈炎、咽炎时,一般可用头孢曲松钠0.25克,1次/日,肌内注射;或大观霉素40毫克/千克体重,1次/日,肌内注射;或环丙沙星0.5克,1次/日,口服;或氧氟沙星0.4克,1次/日,口服。

②淋菌性附睾炎、盆腔炎时,可用头孢曲松钠0.25~0.5克,1次/日,肌内注射,连用10日;或大观霉素2克,1次/日,肌内注射,连用10日。

输卵管淋球菌感染时,尚需加用甲硝唑400毫克/次,2次/日,口服。

(2)护理措施:①忌食辛辣食物,多饮水,多排尿。

②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淋浴洗澡,将换下的内衣、床单、被褥用水煮沸消毒。

③配偶或xing伴侣如有本病应同时治疗。

中医淋病名词解释

中医淋病名词解释

中医淋病名词解释1. 什么是淋病?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也称为淋菌性尿道炎。

它是由淋球菌(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淋病可以影响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孕症、盆腔炎和输尿管狭窄等。

2. 中医对淋病的认识在中医理论中,淋病被归类为“淋证”。

淋证主要表现为尿道刺痛、尿频、尿急、尿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与西医的淋病症状相似。

中医认为淋病是由湿热、寒湿等因素引起的,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来治疗淋病。

3. 中医淋病名词解释3.1 淋病淋病是指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侵犯泌尿生殖系统,导致尿道炎症和尿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3.2 淋病的病因淋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淋球菌的感染。

淋球菌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

性伴侣之间的不安全性行为、多次性伴侣、性伴侣感染淋病等都是淋病的高危因素。

3.3 淋病的症状淋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道刺痛、尿频、尿急和尿道分泌物增多等。

男性患者还可能出现尿道口红肿、尿道口溃疡等症状。

女性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炎症等症状。

3.4 淋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淋病主要是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清热解毒,祛除湿邪等方法来治疗。

常用的中药包括金银花、黄芩、连翘等,可以通过煎剂、丸剂、药膏等形式使用。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5 淋病的预防措施预防淋病的最有效方法是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包括使用安全套、与固定性伴侣进行性行为、定期进行性传播疾病的筛查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预防淋病的重要措施。

4. 总结淋病是一种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中医将其归类为淋证,并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来治疗。

预防淋病的关键是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中药治疗和饮食调理,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最重要的是,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的治疗,以避免淋病引发的并发症。

淋病

淋病

率下降,普通收入阶层发病率增加,大城市感染逐渐下降,中小城市感染增加,淋病从城 市走向农村,农村病人增多。 三,淋病的病理机制 大家知道,正常情况下尿液应该是无菌的,由于尿液不断的冲洗尿道,使浸入的微生物很 难在泌尿道定居,因而,经常喝水,就是对泌尿道很好的保健。 而且,人体内寄生的正常菌群对淋球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些菌群的存在给身体 提供了一些自然抵抗力。粘膜表面存在有乳铁蛋白,铁对淋球菌的生长繁殖是必需的,如 果粘膜中铁的浓度处于低水平时,淋球菌的生长就受到限制。还有,淋球菌在酸性尿中 (pH<5.5)很快被杀死,因而膀胱和肾脏不易被感染,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平均 PH值是6.0,差不多满足这个偏酸的条件,而前列腺液偏碱,含有精胺及锌元素,比较容 易感染淋球菌。 淋球菌特别容易在尿道上皮寄生,主要是因为淋球菌对不同细胞敏感性不同,对前尿道粘 膜的柱状上皮细胞最敏感。淋球菌对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有亲和力,而且淋 球菌有菌毛,菌毛在这些细胞上有很强的粘附及侵入作用,因此,人体凡是具有单层柱状 上皮和移行上皮细胞的地方,就容易被淋球菌感染。 我们身体的很多腺体以及前尿道、子宫颈管、直肠都是单层柱状上皮,睑结膜、咽部上皮 是复层柱状上皮,淋球菌更喜欢前者;除了柱状上皮,后尿道、膀胱都是移行上皮,淋球 菌对它的敏感性就不如柱状细胞,因而被淋球菌感染的机会比前尿道少。 注意,男性前尿道尿道口的舟状窝粘膜由复层鳞状细胞组成,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不易被淋 球菌感染,因此,即使是感染淋病,阴茎流脓的时候,这些脓液主要来源是来自于除了舟 状窝的十几公分的前尿道。 阴道的正常PH值是4.0左右的酸性环境,阴道粘膜、宫颈粘膜是复层鳞状上皮,因此,在 没有阴道炎的时候,淋球菌不容易感染,但如果存在阴道炎,阴道的环境被破坏,就特别 容易合并淋病感染;在子宫颈糜烂的时候,糜烂的部位被单层柱状上皮覆盖,因此,对于

梅与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关系是什么

梅与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关系是什么

梅与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关系是什么性传播疾病,一直是公众健康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众多性传播疾病中,“梅”(梅毒)作为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其与其他性传播疾病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多样的关系。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它的病程发展较为复杂,可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

在探讨梅毒与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常见的其他性传播疾病。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

淋病与梅毒在传播途径上高度相似,都是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由于两者的传播方式相同,因此感染淋病的人群如果不注意防护,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就很容易同时感染梅毒。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的疣状病变。

梅毒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其对 HPV 的抵抗力可能下降,从而增加感染尖锐湿疣的风险。

反之,尖锐湿疣患者如果存在高危性行为,也可能同时感染梅毒。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表现为生殖器部位的水疱、溃疡和疼痛。

梅毒患者感染生殖器疱疹后,由于梅毒对身体的损害,可能导致生殖器疱疹的症状更加严重,治疗难度也相应增加。

同时,生殖器疱疹患者的皮肤黏膜破损,也为梅毒螺旋体的侵入提供了便利条件。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

梅毒与艾滋病的关系尤为值得关注。

梅毒患者的生殖器溃疡和炎症会破坏皮肤和黏膜的屏障功能,使得HIV 更容易进入人体。

此外,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调节紊乱,也可能加速 HIV 的感染进程和疾病进展。

另一方面,HIV 感染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对梅毒的易感性增加,且梅毒的病情可能更严重,发展更快。

除了上述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还有一些其他相对少见的性传播疾病,如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它们与梅毒之间也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淋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中西医治疗良方

淋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中西医治疗良方

淋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中西医治疗良方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

主要由性交传染,但污染的衣裤、被褥、寝具、毛巾、浴盆、便桶和手在传染中亦起一定作用。

常在局部扩散感染,亦可通过血液形成全身性或系统性感染。

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性病之一。

中医对此病的论述较少,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痒痛,尿道口有黄白色粘液,有恶臭,伴有尿频尿痛,白带增多等症状,中医称之为“膏淋”、“白浊”、“精浊”、“花柳毒淋”等。

【病因病理】一、西医本病病原菌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的需氧球菌——淋病双球菌。

人类对该菌有易感性,也是该菌的唯一天然宿主。

主要通过性交直接传染。

淋球菌可直接附着在粘膜上发育繁殖。

男性主要累及尿道,女性可累及尿道、尿道周围腺体和子宫颈。

也可通过带菌的衣裤、被褥、便桶、浴盆等间接传染。

儿童的结膜和外阴亦易感染,大都是与患淋病的母亲密切接触的缘故。

妊娠期妇女淋病患者,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导致胎儿感染。

二、中医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湿热内蕴,精化感毒,湿热毒邪下注所致。

或因感病日久,脾气虚弱,脾虚不能转输精微,清浊不分,则时有白浊淋下;又可因淋浊日久,久病及肾,阴液损伤,肾阴亏虚,下脱不固,精浊下走。

【临床表现】淋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为性活跃的中青年。

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

一、急性淋病男性以尿道炎为主。

初起为尿道口红肿,轻度刺痒,继而尿道流黄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排尿时有疼痛和灼热感,伴尿频,并逐渐加重,可引起包皮炎,包皮龟头炎甚至并发嵌顿包茎。

约于2~3周后开始减轻。

如未治疗,淋病向上蔓延到后尿道。

主要症状为尿频,排尿量少,后尿道疼痛,腹股沟淋巴结红肿疼痛,甚至化脓。

可引起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亦可引起前列腺炎、附睾炎、球腺炎等。

女性因尿道短,淋病易蔓延到膀胱及会阴部,有钝痛及压迫感,尿频、血尿,脓血白带,宫颈口糜烂。

可合并有淋病性盆腔炎。

幼女感染后出现阴道脓性分泌物,外阴红肿,排尿疼痛。

淋病是由奈瑟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传染性疾...

淋病是由奈瑟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传染性疾...

1、急性尿道炎: 、急性尿道炎: 早期前尿道炎:
症状:尿道口、舟状窝处轻痒、热,尿痛。 体征:尿道口轻度红肿,2~3天加重, 分泌物由稀薄变为黄白或黄绿色脓液。
晚期后尿道炎: 2周后出现。
-主要是排尿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加重,甚至终末血尿。 -会阴部不适感或钝痛和压迫感。
2、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 -附睾炎、精囊炎:肿痛 -前列腺炎: 腰痛、会阴部坠胀感 患者精神负担很大,严重可引起神经官 能症。
+ 淋球菌
七、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及时、足量、彻底(夫妻双方、性伴治疗) 及时、足量、彻底(夫妻双方、性伴治疗) 常用药物:头孢类 大观霉素 喹诺酮类 四环素类(孕产妇及儿童禁用) 由于我国抗药性淋球菌株感染已超过5%,所以, 治疗时青霉素已不再作为首选药物。
用药方案
淋菌性尿道炎:头孢去松钠 0.25 im. 大观霉素 4.0 im. 淋菌性眼炎:头孢去松钠 0.25 im. qd. ×7 大观霉素 4.0 im. qd. ×7 其他非尿道的局部感染: ×10 播散性淋病: ×2~4 w
淋菌性尿道炎与非淋菌性尿道炎鉴别表
淋菌性尿道炎 潜伏期 全身症状 尿道分泌物 WBC内G双球菌 病原体培养 + 淋球菌 CT或UU 念珠菌 阴道毛滴虫 平均3~5天 偶见 量多,脓性 非淋菌性尿道炎 念珠菌性尿道炎 滴虫性尿道炎 (CT或UU引起) 1~3周 轻或无 无 少或无,稀薄 粘液 不定 无 无 多,黄,粘稠 或乳酪样 不定 无 无 多,黄,稀薄 泡沫状 尿道刺激症状 多见
六、愈合及预后
男性症状及体征消失,尿沉渣无白细胞。 女性症状及体征消失。
尖锐湿疣
condyloma acuminatum
一、概述: 概述:

淋病(gonorrhea)诊疗规范

淋病(gonorrhea)诊疗规范

淋病(gonorrhea)诊疗规范淋病是淋菌性尿道炎的简称,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感染性疾病。

淋球菌首先入侵前尿道或宫颈粘膜,在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损伤崩解,产生炎症,出现尿道或宫颈口脓性分泌物。

不及时治疗淋菌可进入后尿道或由宫颈向上蔓延,可引起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或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严重者可经血行播散引起淋菌性败血症。

淋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染,非性接触感染淋病很少见。

幼女可以通过与污染了淋球菌的物品间接接触感染,引起急性外阴阴道炎。

新生儿还可以通过淋病母亲的产道被传染,引起淋病性结膜炎。

【诊断】(—)无合并症淋病(单纯性淋病)1.有不洁性接触史、配偶感染史,或与淋病患者共用物品史,或新生儿的母亲有淋病史等。

2.潜伏期:一般在感染后3~5天发病。

3.症状和体征:男性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烧灼感,排出粘稠的深黄色脓液。

个别病人还会出现全身症状。

女性表现为白带增多、阴道口有脓性分泌物排出,外阴瘙痒,阴道烧灼感等,检查可见阴道口及舟状窝充血,水肿,子宫颈口充血,糜烂,以手指从阴道壁向上压迫尿道时,还可见尿道旁腺开口处有脓性分泌物外溢。

女童淋病表现为弥漫性阴道炎继发外阴炎,可见阴道、尿道、会阴部红肿,可出现糜烂和溃疡,疼痛,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排尿困难。

4.病原体检查(1)淋球菌涂片检查:从男性患者尿道涂片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

(2)女性患者检出率低,应作细菌培养。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形态典型,氧化酶试验阳性的菌落,取典型菌落作涂片检查,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

(二)有合并症淋病1.男性淋病合并症(1)淋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有发热、尿痛、尿频、尿急,会阴胀痛,肛检前列腺有明显压痛和肿大。

前列腺分泌物中有大量脓细胞、卵磷脂减少,镜检和培养可查到淋球菌。

(2)淋菌性附睾炎、睾丸炎;发病急,初起时阴囊或睾丸有牵引痛,进行性加重,且向腹股沟处扩散,有全身症状,体温可升高至40℃,检查可见附睾、峯丸肿大、压痛,病情严重时可触及肿大的精索及腹股沟淋巴结。

淋病的诊治要点与预防策略

淋病的诊治要点与预防策略

探讨淋病的诊治要点与预防策略摘要:淋病(gonorrhea)是淋病奈瑟菌(简称淋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

淋菌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呈肾形,成双排列,离开人体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剂容易将其杀灭。

多发生于青年男女。

是一种古老而又常见的性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播,现已属多发病范畴。

为了有效确诊,提高临床疗效,针对诊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关键词:淋病诊治预防策略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05【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16-02淋病(gonorrhea)是淋病奈瑟菌(简称淋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

淋菌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呈肾形,成双排列,离开人体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剂容易将其杀灭。

多发生于青年男女。

是一种古老而又常见的性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播,现已属多发病范畴。

为了有效确诊,提高临床疗效,针对诊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1 诊断方法1.1 临床诊断。

1.1.1 病人有不洁性生活史或间接接触史:潜伏期一般1~10天,平均3~5天。

1.1.2 典型的症状:男性早期出现尿道口红肿、瘙痒及轻微刺痛,继而有稀薄黄色脓液流出,排尿不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行走不便,入夜阴茎有痛勃起。

这段时间若延误病期,最后可导致或合并慢性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尿道狭窄、输精管狭窄或梗阻,甚至影响生育;女性早期可见外阴、尿道口、宫颈一处或多处红肿疼痛,有脓性分泌物,常伴尿、经带异常或有腹痛。

如不彻底治疗易造成慢性炎症改变,并发为淋菌性盆腔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继发性输卵管炎、卵巢脓肿及其破裂后所致盆腔脓肿、腹膜炎等。

直肠、咽部、眼结膜、角膜的感染少见且症状轻微,但不容忽视。

1.1.3 实验室检查: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涂片培养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病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

主要通过性交感染尿道、子宫内膜、直肠、肛周、眼、咽并引起局部炎症。

病原学:淋球菌,属奈瑟氏菌属,为革兰阴性双球菌。

淋球菌抵抗力较弱,对热、干燥和一般消毒剂敏感,55摄氏度5分钟即死亡,干燥环境可存活1-2小时。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带菌者。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性途径感染,包括异性、同性性行为;新生儿可通过母亲产道而感染;少数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被感染,如共用污染了淋球菌的内裤、毛巾和洗浴用具而间接感染。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以青壮年性活跃人群为主,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表现:1、无合并症淋病(单纯性淋病)
(1)男性淋球菌性尿道炎:一般发生在性接触后2-5天尿道口红肿、尿痛,有黄色粘液脓性分泌物流出。

(2)女性泌尿生殖道淋球菌感染
①淋球菌性宫颈(尿道)炎:发生于感染后10天内。

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异常,表现为大量脓性白带。

②幼女淋病:外阴灼痛、红肿、尿痛、有黄色脓性阴道分泌物。

(3)淋球菌性结膜炎:多见于新生儿,表现为眼结膜充血、水肿,有较多脓性分泌物。

(4)淋球菌性咽炎:主要发生于口交者。

(5)淋球菌性直肠炎:常发生于男性同性恋者。

2、有合并症淋病
(1)淋球菌性附睾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2)淋球菌性输卵管炎。

(3)淋球菌性前庭大腺炎。

(4)播散性淋病。

特征性表现:①性接触史;
②男性尿道、妇性阴道脓性分泌物;
③涂片可见革兰染色阴性球菌;
④培养淋球菌。

预防控制:
1、开展健康教育,避免发生婚外性行为,提倡正确使用安全套。

2、鼓励病人遵医嘱完成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3、对配偶和性伴同时进行诊治。

4、开展对孕妇的性病查治和新生儿预防性滴眼工作。

5、患者应注意消毒隔离,生活用品(如毛巾、浴盆、衣物)与他人分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