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经典题回顾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经典题回顾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经典题回顾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经典题回顾

1.一个果园里栽了125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少20棵。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

3. 红光印刷厂装订一批日记本,前三天共装订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装订420本。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

4.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输入3000个汉字需要多少分钟?

5. 3袋面粉共重75千克,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6.一个钢铁厂,炼750千克钢需要用5吨水。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节约55吨生活用水,可以炼钢多少千克?

7.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19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一年要酿1725千克蜂蜜需要养多少箱蜜蜂?

8.两个年级的同学去买书,三年级有48人,每人买2本,四年级每人买3本,四年级买的总本数和三年级一样多。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买书?

9.工人们修马路,原计划用40个工人,实际用了45个工人。计划要修路90天,实际修了多少天?

10.小华从学校步行回家要20分,骑自行车回家要10分。小华步行每分走45米,他骑自行车每分行多少米?

11.王大伯进县城卖了9只兔子,每只22元。还卖1只羊,得160元。(1)王大伯的兔子和羊一共卖了多少钱?(2)王大伯用卖兔子和羊的钱买了4瓶农药,每瓶13元。王大伯还剩多少钱?

12.一桶3Kg的油42元,一桶5Kg的油65元,哪种瓶装的油便宜?

13.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28元。(1)买4件上衣比4条裤子多花多少钱?(2)

用150元钱买2套衣服,够吗?

14.有两根铁丝,第一根长35米,第二根的长度比第一根的4倍多2米。第二根长多少米?

15.修路队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已经修好了300米,剩下的要在6天修完,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16.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米,王叔叔每天坚持跑2圈半。他每天跑多少米?

17.小丽走一步长约5分米,她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540步,算一算,她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18.兰兰身高134厘米,东东比兰兰高5厘米。东东身高是多少厘米?

19.红领巾小学三年级有男生257人,女生235人,已经体检身体的有387人,没有体检的有多少人?

20.图书室借出456本图书,还剩207本,现在又还回285本,图书室里现在有多

少本?

21.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周长是400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22.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23.冬冬借了一本科技书有40页,一周后归还,他每天准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

24.用一根36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5.一根绳子长25米,先剪下10米,剩下的每两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福建省漳州市小学三年级数学经典200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三(1)班举行跑步比赛,男生跑操场A区的周长,女生跑B区的周长。你觉得公平吗?() A.不公平B.公平C.无法判断 2.两数之和为66,其中一个数最后一个数字是0,如果把0 去掉,就与另一个数相同,较小的那个数是()。 A.11 B.60 C.6 3.图中●是▲的()倍. A.2 B.3 C.4 4.下面的图形中,不是四边形的是()。

A. B. C. 5.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老师身高1.65米B.深圳7月某天的最高气温是38.5℃

C.一本书的价格是23.75元D.丽丽百米赛跑用时1.5秒 6.计量较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作单位 A.克B.吨 C.千克 7.如果a×b=0,那么()。 A.a一定等于0 B.b一定等于0 C.a,b都等于0 D.a,b至少有一个是0 8.□97是一个三位数,□97×5的积最接近2000,□里数字是() A.3 B.4 C.5 9.小林3天读24页书,小宁2天读12页书。小林3天读的书,小宁多少天就可以读完?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12÷2×3 B.24÷(12÷2)C.24÷3×2 10.下面()问题可以用“28×7”来列式解决。 A.科技组有女生28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7倍,科技组有男生多少人? B.小明折了28朵黄花,折的黄花是红花的7倍,小明折了几朵红花? C.一本故事书有28页,每天读7页,几天可以读完?

11.下面算式中,()算式的个位、十位相加都要向前一位进1。 A.457+626 B.728+46 C.158+667 12.下列()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特征 A.四条边都相等B.四个角都是直角 C.都是四边形 1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 A.两位数或三位数B.三位数或四位数C.两位数、三位数或四位数14.()个100米是1千米. A.100 B.1 C.10 15.下面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比小的是()。 A.

小学数学解答题经典题

小学数学解答题经典题 1、甲、乙两个修路队同时合修一条1875米的公路,用25天。完工时乙队比甲队少修125米,乙队平均每天修35米,甲队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车从甲站到达乙站需要8小时,慢车从乙站到达甲站需要12小时,如果快、慢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相遇是快车比慢车多行180千米,甲、乙两站相遇多少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影门票20元一张,降价后观众增加一倍,收入增加五分之一,那么一张门票降价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行了3.2小时后,两列还相距全程的5/8,两车还需要几小时才能相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工一批零件,甲独做30小时完成,乙独做20小时完成,现在两人同时加工,完成任务时,乙给甲87个,两人零件个数就相等,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修一条路3天修完。第一天修全长的37%,第二天和第三天修的米数的比是4:5,第二天修了64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红星鞋厂生产一批儿童鞋准备装箱。如果每箱装70双,5箱装不满,如果每箱装44双,7箱又装不完,最后决定每箱装A双,这是恰好装满A箱而没有剩余,这批儿童鞋共有多少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两桶油,第一桶用去1/4后,余下的与第二桶的质量比是3:5,第一桶原来有油18千克,第二桶原来有油多少千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客车从甲地,货车从乙地同时相对开出。一段时间后,客车行了全程的7/8,货车行的超过中点54千米,已知客车比货车多行了9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当甲车行到全程的7/11时与乙车相遇,乙车继续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前进,又行驶了154千米到达A地。甲车出发到相遇用了多少小时?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 一、《数的运算》知识整理及复习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知识点及例子提醒注意 (一)、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 360÷6= 4900÷7= 720÷4= 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543÷9≈418÷7≈723÷8≈ 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数,利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三)、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 426÷7 = (本题要验算) 640÷6= 478÷8= 201÷3= 742÷7= 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如果商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的上面商0,每次除的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

除法的验算方法: (1)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四)、如何确定商是几位数 1、判断商是几位数: 426÷7商是()位数;709÷7商是()位数; 310÷5商是()位数; 2、在除式□31÷6里,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如果被除数的第一位不够除,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第一位够除,则商是三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小数加减法 知识点例子提醒注意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60×20= 50×80= 20×50= 12×30= 14×80= 6×500= 先用表内乘法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52×33≈ 42×39≈ 79×60≈(1)把两个因数都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做算出结果。(2)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经典计算题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练习汇总 一、竖式:三位数乘两位数 135×45 108×25 54×312 47×210 138×54 126×89 203×32 312×25 437×28 82×403 208×24 36×137 406×23 460×23 305×56 624×78 46×589 353×56 45×240 479×85

336÷21 858÷39 918÷27 888÷37 645÷32 432÷46 966÷23 731÷79 980÷28 828÷36 689÷34 618÷88 372÷45 294÷29 328÷42 395÷56 765÷74 840÷35 630÷31 961÷19

三、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结合律: 48+25+175 578+143+22+57 128+89+72 357+288+143 129+235+171+165 378+527+73 167+289+33 58+39+42+61 75+34+125+366 125+75+320 153+38+162 163+32+137+268 158+395+105 822+197+78

2.乘法交换结合律(一): 25 ×125×32= (15×25)×4= 38×25×4= 35×2×5= (60×25)×4= (125×5)×8= 25×17×4= (25×125)×(8×4)= 38×125×8×3= 5×289×2= 125×5×8×2= 9×8×125= 43×25×4= 125×50×2= 42×125×8= 60×25×4= 125×5×8= 25×17×4= 37×8×125=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2.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 3.红光印刷厂装订一批日记本,前三天共装订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装订420本。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 4.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输入3000个汉字需要多少分钟? 5.3袋面粉共重75千克,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6.一个钢铁厂,炼750千克钢需要用5吨水。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节约55吨生活用水,可以炼钢多少千克? 7.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19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一年要酿1725千克蜂蜜需要养多少箱蜜蜂? 8.两个年级的同学去买书,三年级有48人,每人买2本,四年级每人买3本,四年级买的总本数和三年级一样多。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买书? 9.工人们修马路,原计划用40个工人,实际用了45个工人。计划要修路90天,实际修了多少天? 10.小华从学校步行回家要20分,骑自行车回家要10分。小华步行每分走45米,他骑自行车每分行多少米? 11.学校买15盒彩色粉笔,每盒50枝,用去10盒。还剩多少枝没有用? 12.海天机械厂第一,二,三车间各生产了6箱零件,每箱120个,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 13.一台织布机一小时织布21米,5小时4台同样的织布机共织布多少米? 14.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每小时行60千米,3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因车上一人生病,剩下的路程要2小时行完。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15.刘师傅23天共加工4255个零件,王师傅平均每天比刘师傅多加工18个。王师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16.李伯伯家的一头牛,10天吃草50千克。照这样计算,有155千克草够这头牛吃多少天? 17.湖滨公园有18条游船,每天收入1008元。照这样计算,现在有26条游船,每天增加收入多少元?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题(填空题专训) 姓名: 1、日落时明明面对太阳,前面是()方,后面是()方,左面是()方,右面是()方。 2、夜晚莎莎面对北极星,向左转面对()方,向右转面对()方,向后转面对()方。 3、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4、常用的方向有东、南、()、()、东南、()、()、()。 5、697÷7商的最高位是()位,商是()位数。 707÷7商的最高位是()位,商是()位数。 6、0÷□=0,方框中不能填()。 7、一个数除以6,商是32,余数最大是(),这时的被除数是()。 8、要验算652÷5=130……2是否正确,方法是()×()+(),看结果是否等于 ()。 9、□27÷7,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10、504除以5,商的末尾有()个0。 11、84是7的()倍。 12、括号里最大填几 ()×7<90 5×()<67 9×()<700 ()×4<42 13、31□÷5,要使计算结果没有余数,方框中可以填()或()。 14、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最多是()位数,最少是()位数。 15、一年有()个月,其中()月、()月、()月、()月、() 月、()月、()月是大月,大月有()天;()月、()月、()月、()月有30天是()月;()月既不是大月又不是小月。 16、2008年是()年,全年有()天,2010年是(),全年有()天,平年 一年有()个星期零()天。 17、芳芳的生日比劳动节早一天,她的生日是()月()日;红红的生日比国庆节晚一 天,她的生日是()月()日;明明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 个生日,他的生日是()月()日。 18、张晶2010年4月份满10岁,他是()年出生的。 19、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圈,共()小时,采用从()时到() 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0、4分=()秒 3年=()个月 6日=()时 2星期=()天 21、燕子每年秋天从()方飞往()方过冬。 22、如果你面对南方,那么你的左边是()方,右边是()方,后面是()方。 23、东北方与()相对,东南方与()方相对。 24、856÷□,要使商是三位数,方框里最大只能填()。 25、一个数除以8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26、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30分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分。 27、公历年份是()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 28、小娟是1996年2月29日出生的,到2012年2月29日她一共过了()次生日。 29、平年的二月有()天,闰年的二月有()天。 30、17时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晚上9时30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31、龙潭公园的开放时间是7:30~18:30,这个公园每天开放()小时。 32、在()里填上“>”、“<”或“=”。 闰年二月的天数()平年二月的天数闰年上半年的天数()闰年下半年的天数平年上半年的天数()平年下半年的天数平年上半年的天数()平年下半年的天数闰年上半年的天数()平年上半年的天数平年一月的天数()闰年一月的天数 33、在口算24×30,可以先算()×(),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个0。

《小学数学经典专题课程集锦》

目录 行程综合 (3) 圆的周长和面积 (14) 解决问题的策略 (21) 行程问题 (34) 探索规律 (47) 工程问题 (54) 小学方程与应用题专题解析 (66) 小升初应用题解题指导课程 (79)

行程综合 【知识梳理】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基本类型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追及问题: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 流水问题:关键是抓住水速对追及和相遇的时间不产生影响;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也就是顺水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速4个量中只要有2个就可求另外2个) 时钟问题: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2人追及或相遇问题,不过这 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 具体是:整个钟面为360度,上面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为30度;60个小格,每个小格为6度。 分针速度:每分钟走1小格,每分钟走6度, 时针速度:每分钟走1 12小格,每分钟走0.5 度。 其他问题:利用相应知识解决,比如和差分倍和盈亏; 复杂的行程 1、多次相遇问题; 2、环形行程问题; 3、运用比例、方程等解复杂的题; 【典例剖析】 例1 甲、乙二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32 ,二人相遇后继续行进, 甲到B 地、

乙到A地后立即返回。已知二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20千米,那么,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此题为直线型的多次相遇问题,我们可以借助图形和比例解题。 【解】如图:C为第一次相遇的地点,D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将AC作为3份,则CB是2份 第一次相遇,甲、乙共走一个AB,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甲、乙共走2个AB,因此, 乙应走CB的2倍,即4份,从而AD是1份,DC是2份(=3-1)。 但已知DC是20千米,所以AB的长度是20÷2×(2+3)=50(千米)答:A、B两地相距50千米。 反馈练习: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他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 原地,途中又在距A地42千米处相遇。求两次相遇地点的距离。 例2 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两人从A地,丙一人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200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200题) 1. 商店有4筐苹果,每筐55千克,已经卖出1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 2. 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 3. 每盒粉笔1元3角4分,每瓶墨水6角2分,学校买了6盒粉笔5瓶墨水,共花多少钱? 4. 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足球有多少个? 5. 有足球72个,篮球9个,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 6. 有足球72个,正好是篮球个数的8倍,篮球有多少个? 7. 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50本,平均分给4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 8. 在3千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分多少段? 9.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0米长的路,如果他来回走2趟共行多少米? 10. 商店有黄气球19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7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2倍,花气球 有多少个? 11. 同学们做习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华和小明的总数少30道, 小青做了多少道? 12. 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 13. 三年级(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14. 公园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9只,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 15. 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 16. 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地, 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5-5)*120=1200 1200/(10+2)=100 17.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4时到达乙地。 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6-8)*60=480 480/(8+2)=48 18 .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买。回家后,三 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少钱?给小红多少钱? (7+5)/3=4 8/4=2 2*(7-4)=6 8-6=2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 7、和差问题 (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 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如图: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经典题目集锦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经典题目集锦1 一、填空。 1.一个小数由8个百、5个十、8个十分之一和6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十分位约是( )。 2.把54 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4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 3.6501 吨=( )吨( )千克 2.25时=( )时( )分 4.甲、乙两个圆的周长比是3:4,则面积比是( )。 5.把331 小时:25分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6.甲、乙两数的比是4:5,如果比的后项增加20,那么比的前项必须增加( )才能使比值不变。 7.分母是12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8.六(1)班今天的出勤率是96%,缺席2人,六(1)班有学生( )人。 9.用96分米长的钢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已知长、宽、高的比是 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0.在比例尺是1:6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1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1.如果32a=21 b,那么a:b=( ) :( )。a 和b 成( )比例关系。 12.A=2×2×2×3 B=2×2×3×5 A 与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13.一个长方体的高减少4厘米后成为一个正方体,并且表面积减少 48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14.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的和是96立方分米,圆 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分米。 二、选择题。 1.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3 ,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A 、34 B 、73 C 、43 D 、74 2.要反映全班同学身高的一般水平,应该选用( )表示。 A 、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D 、全班同学的身高之和 3.一项工作,5天完成全部工作的41 ,照这样计算,完成余下的工作需要( )天。 A 、20 B 、15 C 、10 D 、5 4.周长都相等的圆、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的面积( )。 A 、圆最大 B 、正方形最大 C 、长方形最大 D 、一样大 5.含盐25%的盐水中,盐与水的比是( ) A 1:4 B 3:1 C 1:3 D 4:1 三、判断。 1.整数或小数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2.甲数比乙数多25%,乙数就比甲数少20%。( )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方向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方向练习题(一) 一、我会认 1、羊在猴的()面,鸡在猴的()面。 2、狗在松鼠的()面,猴在松鼠的()面。 3、猴的东北面是(),马的西面是()。 二、送信(每小格20米) 1.小鸽子要向()飞()米,再向()飞()米就把信送给了小松鼠? 2.小鸽子从小松鼠家出来,向()飞()米就到了小白兔家,把信送给小白兔后,再向()飞()米找到大象,最后再接着向()飞()米,又向()飞()米把信交给小花猫。 3.从小鸽子出发开始,到把信全部送完,在路上一共飞了()米。 三、填一填 星期天,我们去动物园游玩,走进动物园大门,正北面有狮子馆和河马馆,熊猫馆在狮子馆的西北面,飞禽馆在狮子馆的东北面,经过熊猫馆向南走,可到达猴山和大象馆,经过猴山向东走到达狮子馆和金鱼馆,经过金鱼馆向南走到达骆驼馆,你能填出它们的位置吗? 二、按要求画图形,并填一填

三年级数学认识方向周周练 一、在()里填出八个方向 二、按要求画图形,并填一填 三、看路线图填空 红红从甜品屋出发到电影院,她可以有下面几种走法。请把红红的行走路线填完整。 ⑴从甜品屋出发,向北走到(),再向()走到电影院 ⑵从甜品屋出发,向()走到街心花园,再向()走到电影院。 ⑶从甜品屋出发,向()走到花店,再向()走到书店,再向北走到电影院。 四、测一测,填一填 你家所在的位置观察下面八个方向各有什么,将观测结果填在方框里。 五、看图填空 小猪要到小猴家玩,它可以怎么走? ⑴小猪从家出发,向南走到()家,再向()走到小猴家。 ⑵小猪从家出发,向()走到小狗家,再向()走到小猴家。

⑶小猪从家出发,向()走到小兔家,再向()走到小猴家。 ⑷在上面三种走法中,你觉得小猪怎样走,到小猴家会近些? ⑸算一算,小猪从家出发,经过小鹿家到小猴家要走多少米。 ⑹小狗从家出发,到小鹿家去玩。你觉得它怎样走近些? 六、画一画,填一填 七、想一想,填一填 ⑴乐乐从家出发,向()走到人民路,再向()走到书店。 ⑵乐乐的爸爸在游乐场工作,爸爸从家出发,向()走到人民路,再向()走到游乐场。 ⑶太平路在人民路的()面,长白街在人民路的()面。 八、看图填空 ⑴2路车从()开往()。3路车从()开往() ⑵小明从汽车站出发到书城,应乘()路车,乘()站。 ⑶小亮从文化宫出发到游乐场,应先乘()路车到()站下车,再乘()路车到游乐场。 ⑷从花园小区到公园可以怎样乘车?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 位置与方向 一、填一填 1、小东早晨上学,他面向太阳,他的前面是( 东 ),后面是(西),左面是(北 ),右面是( 南 )。 2 (1)小刚出门向( 北)走( 90 )米就到学校了。 (2)小红出门向( 北)走( 60)米,再向( 东 )走(100)米,最后向(北)走( 50 )米就到学校 了。 (3)小明出门后向(西 )走(70)米,再向( 北 )走( 50 )米就到学校了。 3、 帮小动物找家 小鸡的家 小狗的家 小鸭的家 小猪的家 小猫的家 (1)小鸡的家在小鸭的家的(北)面,小猪的家在小鸭的家的(东)面。 (2)小猫的家在小鸭的家的( 南)面,小猪的家在小鸡的家的(东南)面。 二、选择题 学校 小红家 小刚家 小明家 60米 50米 100米 40米 70米

1、早上太阳从( A )方升起,傍晚在( C )方落下。 A .东 B 、 西 C 、 南 D 、 北 2、小红向东走,迎面走来小明,小明向( B )面走。 A .东 B 、 西 C 、 南 D 、 北 3、大树的影子在东边,那么太阳在大树的( B )面。 A .东 B 、 西 C 、 南 D 、 北 4、冬冬座位的西北方向是李伟的座位,那么冬冬的座位在李伟的座位的( B )方向。 A .西北 B 、 东南 C 、 东北 D 、 西南 5、 西南与( A )相对。 w W w . X k b 1.c A .东北 B 、 东南 C 、 西北 三、一起去逛街 我从新华路乘公交车向(东北)方向坐( 2 )站地到公园,再向(东南)方向坐(2)站地到书店,最后向( 东)方向坐( 3)站地就到火车站了。 口算除法练习题 1、口算下面各题. 200÷5 =40 120÷6 =20 2400÷6= 40 100÷5=20 3×200=600 350÷7=50 500÷5=100 100×6 =600 2000÷2=1000 1200÷4=300 700÷7=100 2000÷5=400 160÷4=40 120÷3=40 1500÷3=500 800÷8=100 630÷9=70 400÷4=100 4900÷7=700 540÷6=90 北 新华路 学校 公园 书店 医院 体育馆 凯旋路 火车站

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前面试题后面答案)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大全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这本资料主要研究以下30类典型应用题。 目录 1 归一问题 (1) 2 归总问题 (1) 3 和差问题 (2) 4 和倍问题 (3) 5 差倍问题 (4) 6 倍比问题 (5) 7 相遇问题 (6) 8 追及问题 (7) 9 植树问题 (8) 10 年龄问题 (9) 11 行船问题 (10) 12 列车问题 (12) 13 时钟问题 (13) 14 盈亏问题 (14) 15 工程问题 (15) 16 正反比例问题 (16) 17 按比例分配问题 (17) 18 百分数问题 (18) 19 “牛吃草”问题 (20) 20 鸡兔同笼问题 (21) 21 方阵问题 (22)

22 商品利润问题 (24) 23 存款利率问题 (25) 24 溶液浓度问题 (26) 25 构图布数问题 (27) 26 幻方问题 (28) 27 抽屉原则问题 (28) 28 公约公倍问题 (28) 29 最值问题 (29) 30 列方程问题 (31)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2 归总问题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

小学数学经典应用题集锦1

经典应用题集锦1 1.修路队修一条2850米的公路,前 3 天,每天修150米,剩下的需要12 天完成,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2.一工厂买来大米608千克,已经吃了 4 天,每天吃了52千克,剩下的吃了8 天才吃完,剩下的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3.张强家养的猪,7 天吃饲料105 千克.照这样计算,五月份他家的猪一共要吃饲料多少千克? 4.10 千克油菜籽共榨出菜籽油 3.2 千克.照这样计算,一袋油菜籽重50 千克,可以榨出菜籽油多少千克?要榨出菜籽油 1.6 吨,需要油菜籽多少吨? 5.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小时做45 个,18 小时完成,而实际只用了15 小时就完成了,问:王师傅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多做几个零件? 6.王明做口算题,每分钟做18 道, 6 分钟做完.如果每分钟做27 道,那么几分钟可以做完? 7.学校添置大小黑板共用去300元,大黑板每块22.5 元,比2块小黑板的价钱还贵 2.5 元,大黑板买了8 块,小黑板买了多少块?

8.5辆汽车3次可以运货120吨,照这样计算,减少2辆车,8次可 以运货多少吨? 9.从山顶到山底的路长72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 4 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 2 小时到达山脚,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10.小胖和小巧每天坚持到学校进行晨跑,在环形跑道上,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着相反方向跑步,小明每秒跑2米,小王每秒跑 3 米,经过 1 分钟20 秒两人相遇,学校跑道多少米? 参考答案 1.修路队修一条2850米的公路,前 3 天,每天修150米,剩下的需要12 天完成,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分析】首先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前 3 天每天修的公路的长度乘以3,求出前 3 天一共修了多少米;然后用这条公路的长度减去已经修的长度,求出还剩下多少米没有修;最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库

美思园教育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填一填 1、小东早晨上学,他面向太阳,他的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2 (1)小刚出门向()走()米就到学校了。 (2)小红出门向()走()米,再向()走()米,最后向()走()米就到学校了。 (3)小明出门后向()走()米,再向()走()米就到学校了。 3、帮小动物找家 小鸡的家

小狗的家小鸭的家小猪的家 小猫的家 (1)小鸡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小猪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 (2)小猫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小猪的家在小鸡的家的()面。 二、选择题 1、早上太阳从()方升起,傍晚在()方落下。 A.东 B、西 C、南 D、北 2、小红向东走,迎面走来小明,小明向()面走。 A.东 B、西 C、南 D、北 3、大树的影子在东边,那么太阳在大树的()面。 A.东 B、西 C、南 D、北 4、冬冬座位的西北方向是李伟的座位,那么冬冬的座位在李伟的座位的()方向。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 5、西南与()相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练习题3 960÷3= 108÷4= 505÷5= 723÷6= 408÷4= 763÷7= 327÷3= 637÷6= 485÷8= 315÷3= 635÷5= 验验验 算算算

统计练习题 三年级植树情况统计图 2 4 6 8 10 12 14 晴 多云阴下雨 请你回答: (1)6月份( )天最多。 (2)( )和( )一样多。 (3)从这张统计图里, 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棵树。 )班的同学)棵。 )棵。( )倍。 )棵。

小学三年级数学笔算练习题

我是计算小能手 姓名:成绩:940÷2= 207÷3= 992÷8= 648÷9=276÷2= 341×60=27×36=34×20=20×50=81×92= 324÷4= 656÷3= 844÷2= 498÷8= 738÷9= 50×60=40×49=23×20=20×70=25×32= 850÷5= 340÷2= 960÷4= 650÷5= 306÷3= 36×22=80×60=38×42=70×70=25×36= 627÷3= 725÷6= 912÷3= 280÷5= 840÷7= 40×54=10×80=11×40=30×20=23×30=

570÷3= 216÷2= 840÷4= 604÷2= 880÷4= 42×60=28×14=38×40=12×73=46×30= 附加题(20分) 1、三年级同学种树60棵,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4倍多16棵,三个年级共种树多少棵? 2、王阿姨要在一块菜地四周围篱笆,其中有一面靠墙(长的一面),菜地长24米,宽16米,问要围多长的篱笆?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3、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48个,师傅比徒弟的2倍少20个,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4、这个月的电费是82元,水费是37元,照这样计算,全年的水电费各是多少元?

77×48= 36×29=24×13=23×81=64×98=152÷5=314÷3=870÷9=315÷3=264÷2=38×15=74×63=20×38=18×70=45×46=1250÷5=4760÷4=1800÷4=5400÷6=3000÷5=64×14=19×81=72×32=95×26=83×56=1400÷7=2400÷6=5400÷9=2100÷7=2800÷4=

小学数学经典题集锦

小学数学经典题集锦 小升初奥数经典试题集锦 (1)一工人工作7天,老板有一段黄金,每天要给工人1/7的黄金作为工资,老板只能切这段黄金2刀,请问怎样切才能每天都给工人1/7的黄金? (2)有2个人开油坊,每天榨出10斤油,正好装满一个大油篓,他们用一个能盛3斤油的勺和一个能盛7斤油的小油篓平分了这10斤油,请问他们是如何分的? (3)一老板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老板和一赌徒赌博,老板用3个不透明的杯子盖住这3个球,让赌徒猜红球在哪个杯子里。于是赌徒选了一个杯子,还不知道里面是否是红球。老板有个习惯,在对方翻开选好的杯子之前,自己先翻开一个里面是白球的杯子,然后再问赌徒是否想用选好的杯子对换另一个未翻开的杯子。请问赌徒对换杯子赢的可能性大还是不换大? (4)有若干根不均匀的绳子,每根绳子烧完的时间是一个小时,用什么方法确定一段1小时15分钟的时间? (5)有三个人去住旅馆,住三间房,每一间房$10元,于是他们一共付给老板$30,第二天,老板觉得三间房只需要$25元就够了于是叫小弟退回$5给三位客人,谁知小弟贪心,只退回每人$1,自己偷偷拿了$2,这样一来便等于那三位客人每人各花了九元,于是三个人一共花了$27,再加上小弟独吞的$2,总共是$29。可是当初他们三个人一共付出$30那么还有$1呢? (6)有两位盲人,他们都各自买了两对黑袜和两对白袜,八对袜的布质、大小完全相同,而每对袜了都有一商标纸连着。两位盲人不小心将八对袜混在了一起。他们每人怎样才能取回黑袜和白袜各两对呢?

(7)有一辆火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离开洛杉矶开往42公里以外的纽约,另一辆火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离开纽约开往洛杉矶。如果有一只鸟,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和两辆火车同时启动,从洛杉矶出发,碰到另一辆车后返回,依次在两辆火车来回飞行,直到两辆火车相遇,请问,这只小鸟飞行了多长距离? (8)你有两个罐子,50个红色弹球,50个蓝色弹球,随机选出一个罐子,随机选取出一个弹球放入罐子,怎么给红色弹球最大的选中机会?在你的计划中,得到红球的准确几率是多少? (9)你有四瓶药丸,每瓶装的药丸数量不等,但都多于20粒,每瓶中每粒药丸重10,过期的一瓶中每粒药丸重11。用电子秤称量一次,如何找出哪瓶药过期了? (10)对一批编号为1~100、全部开着的灯进行以下操作:凡是1的倍数反方向拨一次开关;2的倍数反方向又拨一次开关;3的倍数反方向又拨一次开关……100的倍数反方向又拨一次开关。问:最后为关熄状态的灯的编号? (11)想象你在镜子前,请问,为什么镜子中的影像可以颠倒左右,却不能颠倒上下? (12)1元钱一瓶汽水,喝完后两个空瓶换一瓶汽水,问:你有20元钱,最多可以喝到几瓶汽水? (13)在一天的24小时之中,时钟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完全重合在一起的时候有几次? (14)一个大人让孩子去买苹果,给了孩子3元钱,让他买4个苹果,但每个苹果2.5元钱,可孩子买完苹果还剩4角钱。问:他是怎么买的? (15)在9个点上画10条直线,要求每条直线上至少有三个点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姓名: 知识点和常考点: 1.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3. 确定一个方向,能判断出其他方向的方法:按照顺时针方向“东—南—西—北” 4.以一个物体为中心来判断另一个物体在什么方向:如“学校在小明在的( )方向”,这时候要以小明家为中心。 5. 学会描述路线:从( 开始地点 )出发,往( )方向,经过( ),到达(目的地 ) 一、填一填 1.小东早晨上学,他面向太阳,他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2.三个小朋友分别从家出发去学校。(如图) (1)小刚出门向( )走( )米就到学校了。 (2)小红出门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最后向( )走( )米就到学校了。 (3)小明出门后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就到学校了。 3. 帮小动物找家 小鸡的家 小狗的家 小鸭的家 小猪的家 小猫的家 (1)小鸡的家在小鸭的家的( )面,小猪的家在小鸭的家的( )面。 (2)小猫的家在小鸭的家的( )面,小猪的家在小鸡的家的( )面。 二、选择题 1.早上太阳从( )方升起,傍晚在( )方落下。 学校 小红家 小刚家 小明家 60米 50米 100米 40米 70米 北

A.东 B. 西 C. 南 D. 北 2.小红向东走,迎面走来小明,小明向()面走。 A.东 B. 西 C. 南 D. 北 3.大树的影子在东边,那么太阳在大树的()面。 A.东 B. 西 C. 南 D. 北 4.冬冬座位的西北方向是李伟的座位,那么冬冬的座位在李伟的座位的()方向。 A.西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南 5. 西南与()相对。 A.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三、一起去逛街 下面是公交车线路图 我从新华路乘公交车向()方向坐()站地到公园,再向()方向坐()站地到书店,最后向()方向坐()站地就到火车站了。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姓名: 知识点和常考点: 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1 归一问题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 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 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 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 (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 等。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 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 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 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 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 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 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 50×30=1500(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1500÷(50+10)=25(天) 列成综合算式 50×30÷(50+10)=1500÷60=25(天) 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3 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 和差问题。 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 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 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 形的面积。 解长=(18+2)÷2=10(厘米) 宽=(18-2)÷2=8(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10×8=80(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为80平方厘米。 例3 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 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解甲乙两袋、乙丙两袋都含有乙,从中可以看出甲比丙多(32 -30)=2千克,且甲是大数,丙是小数。由此可知 甲袋化肥重量=(22+2)÷2=12(千克) 丙袋化肥重量=(22-2)÷2=10(千克) 乙袋化肥重量=32-12=20(千克) 答:甲袋化肥重12千克,乙袋化肥重20千克,丙袋化肥重10 千克。 例4 甲乙两车原来共装苹果97筐,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 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两车原来各装苹果多少筐? 解“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 这说明甲车是大数,乙车是小数,甲与乙的差是(14×2+3), 甲与乙的和是97,因此甲车筐数=(97+14×2+3)÷2=64(筐) 乙车筐数=97-64=33(筐) 答:甲车原来装苹果64筐,乙车原来装苹果33筐。 4 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 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