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性格类型与语法_语用能力及其意识程度研究
英语专业学生性格与英语学习的相关性分析

安 徽 工 业 大 学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 fAn u Un v ri fT c n lg S ca S in e ) o r a o h i ie st o e h o o y( o il c c s y e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研 究 对 象 及 资料 收 集
( 研 究对象 一) 二、 数据 分 析 本 次调查 的对象是 西 北工业 大 学英语 系英 语 专业 二年级 学生 , 机选择抽样 7 名学生 , 中男生 2 随 6 其 O名 , 通过对 所 作 的 问卷 调 查 整理 分 析 , 首先 界 定 了学 女生 5 名 。绝大 多数 学生学 习英语 7年左右 。他们都 生 的性格 ,6 6 7 名学 生 中 2 属 于外 向型性格 , 4名 其余 5 2 是英语 专业 的学 生 , 人校 成 绩 和 学 年 的成 绩 都 达 到学 名 学生为 内 向型 。具 体 的性 格 和英语 学 习之间 的相关 校 的要 求 , 这表 明他们 的英语 综合水平 相 当。 性 分析如 下 : ( ) 究 方 法 二 研 从表 1中我们 可 以看 出 , 精读课 的 t 检验 的显 著水
Vo . 8 1 2 ,NO 2 .
Mac r h, 2011
英语 专业 学生性格 与英 语 学 习的相关 性分 析
仵 桂 荣
( 西安翻 泽学 院 基础课 部 , 陕西 西安 7 00 ) 1 15
摘 要 : 验结果表明 : 实 性格 与英 语 学 习 是 一 种 弱 相关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师 应 培 养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导 学 生 教 引
内向、外向型性格与英语口语学习相关关系的研究

内向、外向型性格与英语口语学习相关关系的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语系包莎莎*摘 要:本文就人格因素中讨论最多的内向、外向型性格与英语学习的相关关系作了研究,旨在发现英语学习者的性格(内向、外向)与口语学习之间的相关关系。
得出结论为: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口语水平高于外向型性格的学生,而中间型性格则在口语学习方面没有太大优势,他们既低于内向型,又低于外向型性格的学生。
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性格,更好地教学。
关键词:内向外向相关关系1. 引言人格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然而在所有的人格因素中,讨论最多的是:外向和内向。
相关关系研究属于描述研究,或者说是描述性研究中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
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只是意味着同时发生,它与因果关系不是同义词”。
相关关系研究分为两种:关系研究和预示性研究(刘润清, 1999:173)。
本文所进行的是关系研究。
Eysenck(1957)认为内向人学习成绩要优于外向人。
但不少研究者(如:Naiman et al.,1978; McDonough,1981)则持相反观点。
他们指出外向人乐于与人交谈,上课时积极踊跃,所以能最广泛接触大量语言信息(Krashen,1985),参与更多的交际活动(Long,1985),尽量使用所学语言(Swain,1985)。
Chastain (1975)得出结论说,学生的外向性格与德语和西班牙语学习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法语学习不相关。
Strong (1983)把前人的研究列表做一总结。
Skehan(1989: 103)将其修改如下:语言成绩与内向/外向的关系(刘润清、吴一安等,2000:177):表1正相关自然交际法 Pritchard (1952) 中学生外语观察法Rossier (1976) 成人本族语?Wang-Fillmore (1976) 少年本族语观察法Strong (1978) 儿童本族语?Strong (1983) 少年本族语观察法Morrison (1961) 成人外语?语言项目法 Chastain (1975) 成人外语问卷法不相关自然交际法 Genessee (1980) 儿童外语问卷法Suter (1977) 成人本族语问卷法Ely (1986) 成人外语问卷法Strong (1983) 儿童本族语问卷法Rossier (1976) 成人本族语?问卷法Smart (1970) 成人外语问卷法语言项目法 Swain (1976) 儿童外语评估法Chastain (1975) 成人外语问卷法表1显示,观察法得出“相关”的结论,问卷法则得出“不相关”的结论。
学生性格类型与其口语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二 语学 习策 略 的研究 从 2 O世 纪 6 O年代 开展 以
来, 受 到 了研究 者 的广泛 关注 。近 年来 , 研究 者对 二
格 因素对学 习者英语 学 习 的影 响具 有重 要 意义 。
一
语 学 习者 的 特 点 以及 交 际能 力 方 面 的研 究 颇 为 注 重 。这 是 因为 除 了语 言 本 身 的影 响之 外 , 诸 多 非 语
与否显 著相 关 。B u s h对 3 9名 英语 学 习者 的研 究 发 现, 受 试者 的英 语 发音 与他 们 的外 向 型性 格 呈 负 相 关。 _ 】 何 小 凤和 杨 敏 敏让 1 1 8名学 生完 成 卡 特 尔 的 1 6 P F性格 因 素 问 卷 ( 1 6 P e r s o n a l i t y F a c t o r s Qu e s - t i o n n a i r e , 简称 1 6 P F ) , 并 用检 测结 果 来 比对 受 试 学 生参 加 的英 国剑 桥 大学 和上海 交通 大学 联合举 办 的 英 语 口语考 试 成绩 , 结 果表 明 , 除个 别 因素 外 , 大 学
、
理 论 背 景
随着 二 语 习得 理 论 的 发展 , 越 来 越 多 的研 究 者 开 始 研 究 学 生 性 格 在 口语 学 习 中 所 起 的 作 用 。 Ro s s i e r 对 说 西班 牙 语 的青 少 年 的性 格 倾 向和 外 语 习得 的研究 发 现 , 学生 的 口语 流 利 程 度 与性 格何 提 高 口语 水 平 日益成 为英 语 学 习者 需要 解决 的 问题 。然而 , 除 了受语 言本 身 的影 响之 外 , 许 多非语 言 因素也 影 响到 学生 的 口语 学 习, 如年 龄 、 语 言 环境 、 性格 、 学 习动 机和 学
中学生性格特征和英语学习的关系研究

中学生性格特征和英语学习的关系研究【摘要】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其心理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一直是外语教学非智力因素研究中被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直接影响外语教师对学生学业成就归因过程及教学决策中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本研究收集了浙江省宁波市某中学的高一年级 156 名学生的英语期中考试成绩,并对他们实施了“卡特尔 16PF 测验”,应用统计分析技术探讨了学生性格特征和英语学习的关系,通过性别差异对比,发现乐群性,敏感性和幻想性是影响中学生外语学习的主要性格特征,也是导致女生英语学习优势的主要人格基础。
【关键词】人格特征英语学习相关分析方差检验性别差异1. 导论美国语言学家 Ellis(1994) 在他的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中明确提到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对外语学习的影响问题,其中个体差异包括了学习者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认知能力的差异、性格差异、学习动机的差异及学习策略的使用差异等因素。
关于性格倾向与外语学习的关系 Ellis 提出了两种假设:一种是认为外向型学生在习得基本的人际交往机能(Basic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ve skills)方面要好于内向型学生,原因是外向型学生表现出活泼开朗,善于交际的性格倾向,他们往往主动地和别人进行英语的交流。
另一种假设是内向型学生在发展认知学术语言技能上要比外向型学生要好,理由是内向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上化较多的时间,因此学术成绩斐然。
关于验证这两种假设的实证研究国内外有不少,但是其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
如 Rossier(1976) 通过对说西班牙语的青少年的性格倾向和外语习得的相关研究,发现外向型学生的口语流利性要明显高于内向性格的学生(cited in Strong, 1983)。
Chastain (1975) 在一所大学里调查过 80 名法语学生,72 名德语学生,77 名西班牙学生,发现学生的性格开朗程度与德语和西班牙语成绩有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在某些外语学习上有较好的成绩(见王初明,1990:107)。
语法、语用意识及能力与英语水平及动机的关系

语法、语用意识及能力与英语水平及动机的关系牟小梅【摘要】运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调查了英语专业高、低水平组在语法、语用意识/能力及学习动机方面的差异,并探讨了他们的语法、语用意识/能力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结果显示:高水平组的语法意识和语法能力低于低水平组,但其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高于低水平组;高水平组的情境动机显著高于低水平组,而社会责任动机显著低于低水平组.高水平组的个人发展动机与语用意识显著相关.低水平组的兴趣动机与语用能力显著相关,个人发展动机与语法意识显著负相关.【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1)012【总页数】3页(P154-156)【关键词】语法意识;语用意识;语法能力;语用能力;学习动机;英语水平【作者】牟小梅【作者单位】宿州学院外语系,安徽宿州2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3英语水平影响语用能力,但国内外关于语言水平对语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非常少[1]13-32。
Takahashi & Beebe(1987)[2]发现高、低水平组在使用道歉策略时存在差异,低水平组更多的使用直接道歉策略。
Koike(1996)[3]发现高、低水平者在习得言语行为时存在差异,高水平者比低水平者更容易意识到言语行为的意图。
Bardovi-Harlig&Dornyei(1998)[4]的研究证明:西班牙外语学习者高水平组的语法意识和语用意识高于低水平组;Niezgoda&Rover(2001)[5]则发现:高水平者的语法意识高于低水平者,而语用意识不存在差异。
国内关于英语水平与语用意识或语用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李民和陈新仁(2007)[6]曾经探讨过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与英语水平的关系,但他们的研究样本太小,高、低水平组的人数都少于30人,所以其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都值得怀疑。
另一方面,Takahashi(2005)[7]认为,学习者因素影响二语语用意识的发展,其中学习动机对语用意识的影响最大,并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国内有语用能力与性别的相关性研究[8],也有语用能力与性格关系的实证研究[9]。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语法语用意识及能力研究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语法\语用意识及能力研究作者:牟小梅来源:《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03期[摘要]运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调查了60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语用意识/能力及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并探讨了语法、语用意识/能力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统计分析表明调查对象语法意识和语法能力、语用意识及语用能力水平不高;但四者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语法意识显著低于其语用意识;语法能力显著低于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法意识语用意识语法能力语用能力相关关系一、引言目前国内关于商务英语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用途英语、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技巧、跨文化交际及语用能力的培养等。
研究绝大部分是理论性和思辨性的,实证性研究很少。
李民和陈新仁曾在2007年调查过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目前国内尚无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实证研究。
因此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
二、研究方法1. 研究问题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英语专业学习者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习得情况怎样?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是否存在相关关系?2. 调查对象参与调查的是安徽省某省属新建本科院校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大一的60名学生。
3. 调查工具本调查涉及的调查问卷为 Bardovi-Harlig & Dornyei (1998)[设计的旨在测试外语学习者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的调查问卷。
该问卷共包含20 道测试题目。
4. 数据收集与处理调查问卷由精读任课教师在课上发放给学生,要求课上完成,以便保证答题效果。
问卷收上来以后由作者对两份问卷进行赋值,并把数值输入SPSS 14.0 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讨论1. 语法、语用意识和能力习得情况国外学者Bardovi-Harlig & Dornyei(1998)发现外语学习者的语法意识和语法能力分别高于其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但差异没达到显著性。
而本研究结果与他们的发现相反。
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学习资料

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1、具备熟练的英语交际能力,必备的听力理解水平和流利的英语口语。
现在的这个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相处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对于你的工作,还是对于你自己,都起着关乎成败的作用。
如果你懂得如何去相处,去交际,那就代表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因为像有时候去应酬,陪客户吃饭什么的,你连说句话都會得罪别人的,那你说服别人和你合作或者帮助你的理由是什么?必然要是你能了解别人所好,并投其所好,那样才可以使大家合作愉快,建立一段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啊。
而你的交际技能,也将会使你的人际网络慢慢建立起来,那样,不管以后你是继续好好帮你老板完成工作,还是好好去做你的老板,都是很必要的。
缺少了交流的能力,建立不来人际网,那你的圈子就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阶段了。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应聘岗位工作时,口语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要听得懂并且准确获得对方表达的信息,然后需要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然而量的积累尤为重要,平时要多练习多实践,关键时候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2、具备扎实的英语阅读,写作能力,能独立完成日常工作中的函电往来。
在我们大学生涯中,除了英文的学习,还有信函类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因为你经常會与外商交流,那就必然你要知道如何去和外商交流,还有,email 啊。
书信啊什么的书写形式要正式,因为这是关于钱的交易。
只要是一点点的错误将会导致你的那桩生意失败,而失败的后果,将由你自己负责,所以你没有扎实的外贸函电的知识,你根本不能参与商务方向的工作。
就像我们在校练习的实际操作的国际贸易,虽然课堂知识是有,可是在运用的时候才发现,要想纯熟地利用你的理论知识到实际中去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啊。
可是少了这个的話,你也就根本不能做这份工作啦。
3、英语翻译能力,能胜任简单的日常的口头和书面翻译工作。
要想好好地和外商交流,好好地参与你的商务方向的工作,那你的英语口语能力一定要很流利。
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语法和语用意识研究

语 用意识 和语 法 意识 的研 究 。他 们借 助 多媒 体 , 让 E L和 E L学 习者 以及他 们 的英语 老 师通 过 S F
视 频观看 2 场 景 对 话 ( 含 道 歉 、 绝 、 求 0个 包 拒 请 和建议 四个 言语 行 为 ) 辨 识 会话 中标 明部 分语 ,
语用知 识 的有机 结合 。但 是 , 多研 究 ( , a. 很 如 Br
收 稿 日期 :0 0 0 -0 2 1—9 1
.
比低水平组的 E L高; F 美国的高水平组 E L比低 S
水平 组 E L更 多 地 认 为 语 用 失 误 更 严 重 。E L S F 和 E L英 语 教 师都 辨 识 出更多 的语 法 错 误 。不 S
过 , 体而言 ,S 总 E L教师 和学习者都认 为语用失误
、 19 No 4 r . . o
D c 00 e .2 1
文章编 号 :0 6 4 0 (o o o .4 4 0 10 — 3 3 2 l ) 4 0 3 —6
英语 专业 本 科学 生 的语法 和语 用 意识研究
梅 美莲 杨 春红 。
( .浙江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1 浙江 杭州 3 02 ; . 10 3 2 西华大学 外 围语学院, 四川 成都 60 3 ) 10 9
(ecpo ) 觉 察 ( 焦 意 识 ) N tig f a Pretn 、 i 聚 ( oc (o l in c
a aees ) w r s) 和理 解 ( n es n i ) n U dr a dn 。本 文将 采用 t g 上述观点 。
E L受试 者 按语 言水 平 进 行 分 类 研 究 。结 果 表 F 明, 匈牙 利 的高水 平 组 E L的语 法 、 用 得分 都 F 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ter : Woul d you be so ki nd as t o give me a sa nd wich
and a yogurt please ? Was t he italicized se nte nce app r op riate/ cor rect ? Yes □ N o □
李 民 陈新仁 肖 雁 英语专业学生性格类型与语法 、语用能力及其意识程度研究
(何自然 、陈新仁 2004) 。例如 :
Peter goes t o t he s nac k ba r t o get somet hi ng t o eat be2
f ore class .
Waiter : May I help you ?
3 . 研究设计
3 . 1 研究问题 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 (1) 英语专业学习
者的语法能力及其意识程度是否存在性格差异 ? ( 2) 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及其意识程度是否存在性 格差异 ?
3 . 2 研究对象 本实验受试为山东省某省属通高校英语系大学
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 。其中 , 一年级 31 人 , 平均年龄 为 20. 1 岁 ,学习英语年限为 7. 7 年 ; 三年级 28 人 , 平 均年龄为 23 . 3 岁 ,学习英语年限 10. 9 年 。
Griff it hs (1991) 的研究显示 ,英语教师普遍承认学 习者性格类型对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已对 性格类型对英语学习的作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 但多 见于学习策略选择方面 (武波 1997 ; 廉洁 1998 ; 冼吉昌 1999 ; 王松美 2001) ,也有少量研究涉及词汇语法层面 (梁晓波 、谭桔伶 1999 ; 王雪梅 2000) ,但专门探讨性格 类型与语用能力之间关系的则较少 。此外 , 国外虽已 有研究 (L i nnel et al . 1992 ; Ba r dovi2Harlig & D r nyei 1998 等) 开始探讨语法能力与语用能力之间的关系 ,但 从性格类型角度来探讨语法 、语用能力习得差异的研 究仍比较少见 。有鉴于此 , 本文将详细讨论性格类型 与语法能力 、语用能力之间的关系 ,以期扩展语用习得 研究视野 ,给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
2. 3 性格类型与语法 、语用意识程度 Ellis (1994 : 549) 指出 ,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对自己
的学习进程都有清醒的意识 ( awa re ness) , 都能使用元 语言策略来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学习 。按照 Sc hmidt (1995 ; 转引自丁言仁 2004) 的观点 ,语言学习者的意识 程度有所不同 ,对不同的学习类型的意识程度也不同 。 比如 ,如果语言学习者比较重视语音 , 那么说明他的语 音意识程度高 ; 如果语言学习者比较重视语用 ,那么他 的语用意识程度就高 ; 并且 ,意识程度的高低对语言习 得具有决定性作用 (Ba rdovi2Ha rlig & D r nyei 1998) 。
内向型学习者 ,且性格类型与语用能力 、语用意识程度之间都显著相关 。
关键词 : 性格类型 、语法/ 语用能力 、语法/ 语用意识 、语际语用学
[ 中图分类号 ] H31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020429 (2009) 0220119206
1. 前言
性格是一个人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 的比较稳定但又可变的心理特征 , 是个性的最重要的 组成部分 (宋广文 1994 :322) , 是人一切行为变化的基 础 。按照对内 、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 , 可分为外向型 (ext r ove rsion) 和内向型 ( i nt r ove rsion ) 两类 。外向型 性格的人往往活泼开朗 、热情大方 、不拘小节 、善于交 际 、反应迅速 、易适应环境变化等 , 但同时也会带有马 虎 、不细心等特点 ; 内向型性格的人往往沉稳 、谨慎 、周 到 ,同时也会反应缓慢 、不善交际等 (同上 :326) 。
·119 ·
2009 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2 期
向型性格的外语学习者在完形填空 、阅读理解 、词汇 语法等方面占有优势 。可见 , 目前大部分研究还是认 为性格类型对外语学习有一定影响作用 , 只是在哪种 性格类型对哪种语言能力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问题上存 在争议 。
2 . 文献回顾
2 . 1 性格类型与外语学习 在性格类型与外语学习的关系上 , 存在着几种互
相矛 盾 的 观 点 。部 分 研 究 ( Cat tell 1956 ; Chast ai n 1975 ; Kras he n 1981 ; B r ow n 1987) 认为 , 外向型性格 更有助 于 外 语 语 言 能 力 的 习 得 ; 另 外 一 部 分 研 究 (Sma rt et al . 1970 ; Eyse nc k & Eyse nc k 1985 ; Kia ny 1998) 则显示 ,内向型性格更有助于取得学习的成功 ; 第三种观点 (B usc h 1982 ; Asti ka et al . 1996 ; 梁晓波 、 谭桔伶 1999 ; 王雪梅 2000) 认为 ,性格对外语学习的关 系比较复杂 ,某种性格类型可能会仅仅有助于某种语 言能力的发展 。B usc h (1982) 的研究显示 , 内向型性格 仅与语音能力显著相关 ,而在口语 、书面等综合测试中 内外向型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 。Astika et al . ( 1996) 的研究则发现 ,词汇学习与内向型性格显著相关 ,但在 写作 、语法 、阅读及英语总体水平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 梁晓波 、谭桔伶 (1999) 的调查显示 ,内向型学习者在总 体上倾向于比外向型性格学习者学得好 ; 具体而言 , 内 向型学习者在精读 、听力 、词汇语法 、听写 、完形填空等 项目上的表现优于外向型学习者 ; 而外向型学习者则 在口语 、泛读 、写作上占有优势 。王雪梅 ( 2000) 指出 , 虽然内 、外向型性格对综合外语能力的影响没有差异 , 但外向型性格外语学习者在听力方面占有优势 , 而内
If t here was a p roblem , how bad do you t hink it was ?
Not bad at all
:
:
:
:
:
Very bad
堂上发放给学生 , 并告知测验结果将作为期末考试成 绩的有机组成部分 , 以使学生认真对待 。调查问卷回 收后 ,由作者对语用和语法意识程度调查问卷赋分 , 受 试每答对一项 ,得一分 ,否则零分 , 然后输入 S PSS 作为 受试语用和语法能力的参考依据 ; 若受试能正确辨认 出某一语用失误或语法错误 , 则将其对失误 (错误) 严 重程度的判定 (0 至 5) 输入 S PSS 作为其意识程度的参 考依据 。课下发放的性格类型调查问卷由笔者的一位 研究生帮助统计 ,然后将结果输入统计软件 。
2. 2 性格类型与语用能力 语用习得研究 (又称语际语用学) 是语用学与二语
习得两个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它对拓展语用研究视野 、 深化人们对二语习得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 。在传统教 学中 ,人们往往关注外语词汇 、语法等方面的知识习 得 ,却几乎不关注外语学习者如何通过运用已习得的 语言知识来得体地以言行事 。国内的语用习得研究不 仅起步较晚 ,且多集中于探讨语用能力的界定与分类 , 或主要分析语用失误的成因及其解决措施 , 或专门探 讨语用能力发展水平 (何自然 、闫庄 1986) , 还有部分 研究 (陈新仁 、吴珏 2006 ; 李民 、陈新仁 2007a ; 陈新仁 、 任育新 2007) 主要探讨了话语标记语的习得 ; 王雪梅 (2006) 探讨了不同性别的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之间 的差异 ,但此类探讨学习者个体差异与语用习得之间 关系的研究在国内仍比较少见 ; 笔者通过“中国期刊 网”搜索 (截至 2009 年 2 月底) , 至今未发现从性格方 面入手探讨语用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 。概言之 , 下面 三个原因说明了本研究的必要性 : (1) 语用能力指“交 际者在话语过程中根据语境情况实施和理解具有社交 得体性的施为行为所运用的各类知识”(何自然 、陈新 仁 2004 :167) ,而人们的日常行为肯定会受到性格类型 的影响 (宋广文 1994) , 言语行为的得体性也不例外 ; (2) 探讨性格类型与语法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多 , 但尚无专门 探 讨 性 格 类 型 与 语 用 能 力 之 间 关 系 的 研 究 ; (3) 将性格类型和语法能力 、语用能力放在一起探 讨的研究更为少见 。因此 , 本论文将通过问卷调查的 方式 ,以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受试 ,分别探讨性 格类型与语法能力 、语用能力之间的关系 。
3 . 3 调查工具 本调查共涉及两份调查问卷 , 第一份为 Bar dovi2
Ha rlig & D r nyei (1998) 设计的旨在测试外语学习者语 法 、语用能力的调查问卷 。该问卷共包括 20 道测试题 目 ,其中包括语法错误 8 项 (内在信度α系数为 0. 63) , 语用失误 8 项 (内在信度α系数为 0 . 74) , 其余 4 项无 错误 (干扰项) 。按照 Thomas (1983) 的分类 , 语用失误 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 。本调查问卷中 的语用失误全部为社会语用失误 , 即说话者不注意谈 话对象的身份或地位 , 对身份较低或关系密切的受话 人使用了过于礼貌的表达方式 , 或者对身份较高或者 关系疏远的受话人使用了较为亲昵或粗鲁的表达方式
·120 ·
作为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 有意注意 ( noticing) 已受到 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 有意注意对外语发展所起的至关 重要的作用也已经被人们所接受 ( 另见李民 、陈新仁 2007 b) 。Kasp er ( 1996) 因此指出 , 语法和语用能力的 习得依靠三个互相依存的条件 :一定量的输入 、输入被 注意以及大量的练习机会 。作为从输入 (inp ut) 到吸收 (inta ke) 的中间步骤 , 有意注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没有恰当的有意注意 ,习得就不会发生 (Sc hmidt 1990 ; 丁言仁 2004) 。李民 、陈新仁 (2007b) 的研究也发现 ,意 识程度对相应语法 、语用能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 用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宋广文 1994) , 不同性格 类型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注意焦点 :即外向型学习者 更注重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 因此我们猜测其语用意 识程度就会相对较高 ; 而内向型语言学习者更注重语 言的形式 , 因此可以推测其语法意识程度相对较高 。 如果性格类型与语法 、语用意识程度的关系得以验证 , 我们就可以解释不同性格类型在语法 、语用能力上产 生差异的原因 。因此 , 本文除考察语法 、语用能力外 , 还考察了其相应的意识程度 ,以期做出相应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