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主要山脉和水系)

中国地理(主要山脉和水系)
中国地理(主要山脉和水系)

中国地理(主要山脉和水系)

(洪家中学赵进生整理)

中国地形与地势(山脉):

一、中国的地形概况:

1.地形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1)第一级阶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以高原为主,两大地形区: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2)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以北,海拔在1000米--2000米之间。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有三大高原和三大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3)第三级阶梯:在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有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等。

(4)分界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

3.多种多样的地形: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面积1/3,高原占26%,盆地占19%,丘陵占10%,平原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12%。按人们的习惯,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4.地形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1)地势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另外,我国的河流自西向东,逐级下降,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

(2)地形的影响: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由于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平原较少,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二、中国的主要山脉:

1.主要山脉的走向:

(1)东西走向: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 (3)孤形山脉: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位于西藏自治区同印度、尼泊尔等国边境上,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上,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峰。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

(5)南北走向山脉:横断山脉。

我国地形东部和西部差异很大。西部主要是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

(一)四大高原:1.青藏高原:(1)位置:我国西南部;(2)地势阶梯: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3)海拔高度: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4)主要特点: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高原;边缘和内部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高原内部山脉一般相对高度不大,即:“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2.内蒙古高原:(1)位置:位于我国北部,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2)地势阶梯: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3)海拔高度: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4)主要特点: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多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3.黄土高原: (1)位置: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麓,以古长城为界北邻内蒙古高原,南到秦岭;(2)地势阶梯: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3)主要特点: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高原地表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状态。4.云贵高原:(1)位置:我国西南部,主要包括云南省东部和贵州省大部分;(2)地势阶梯: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3)海拔高度:多在海拔1000米--2000米之间;(4)主要特点: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形发育典型,多石芽、石林、峰林、溶洞;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多“坝子”。

(二)四大盆地:1.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西北部内陆,新疆境内,天山南北两侧,与阿尔泰山、昆仑山组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两个盆地的内部比较平坦,多沙漠和戈壁;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分布着绿洲,因为盆地边缘靠近高山山麓,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较丰富。这里是人口较多,农业较发达,城镇分布较集中的地带,故新疆的公路和铁路大多绕经盆地的边缘。

2.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在地势第一级阶梯上,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为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盆地内部多戈壁、沙漠,东部多盐湖。3.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处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盆地内部多低山丘陵,海拔多在500米左右,西部有成都平原。四川盆地在四大盆地中地势最低。

(三)三大平原:都位于第三级阶梯上

1.东北平原:(1)位置:西、东、北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长白山和小兴安岭环绕,南临渤海。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的三江平原组成;

(2)主要特点: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表黑土广布,地势坦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2.华北平原:(1)位置: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东到渤海和黄海;(2)主要特点: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冲积而成,又称黄淮海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面积最大的整体性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1)位置:西起巫山,东到海滨。(2)主要特点:我国第三大平原,由众多小平原组成,东西狭长,地势低平,有“水乡”之称,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四)主要丘陵:自北向南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主要在我国东部第三级阶梯上。广大的东部丘陵地区有少数山峰,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如山东泰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等。两广丘陵喀斯特地形发育,广西境内的漓江两岸,构成著名的“桂林山水”风景区。

四、中国的主要地震和火山:1.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2.我国主要地震带分布: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的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3.火山的分布:我国的火山有600多座,主要

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白头山天池和五大连池等湖泊是火山作用形成的。

中国河流与湖泊(水系):

一、河流、湖泊概况:1.内流河(区)和外流河(区): (1)外流河和外流区:最终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叫外流区;我国的外流河大部分注入太平洋,如: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等;西南部有几条河流注入印度洋,如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只有一条河流向北流入北冰洋,即额尔齐斯河。(2)内流河和内流区:最终未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叫内流区;我国的外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但水量却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上;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3,水量还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3)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我国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风盛行时,雨季来临,河流水量大,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冬季风盛行时,降水量减少,河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南河流全年没有结冰期,以北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4)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河流水量丰富,水位上涨,往往形成汛期;夏过后气温降低,河流量减少,甚至断流,形成枯水期。

2.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每年7---9月为汛期。

3.珠江:南方大河,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45.3万平方千米,全长2214千米。由西江、北江和东江汇合而成,西江是珠江的主流。在我国各大河中,珠江汛期最长,水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

珠江各水系水量丰沛,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主要集中在西江上中游,包括南盘江、北盘江与红水河。目前,国家加强对珠江流域水能的开发,将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的南部通道。4.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北起北京市,南至杭州市,自北向南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800千米。现在北段淤塞,苏、浙境内河段仍是重要水上运输线。

5.我国的湖泊:(1)青藏高原湖区:多内流湖,多咸水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屑内流湖。

(2)东部平原湖区:属淡水湖、外流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鄱阳湖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二、长江与黄河:1.长江与黄河概况:

航;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形成一个纵横广阔和水运网;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线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沿海与内地,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3.长江水患及治理:(1)长江水患的原因:

①自然因素:长江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流经地区降水丰沛。长江洪水主要有三个来源:上游的干支流,干流以南的洞庭湖、鄱阳湖水系,以北的江汉水系。一般年份,按雨带的推移规律,三股洪水在时间上正好错开。一旦夏季风北进速度较慢,造成长江流域长时间降水,三股洪水同时到来,再加上中下游为平原,河流落差小,水流平缓,洪水下泄慢,往往造成洪涝灾害。

②人为因素:近年来,长江上中游山区滥伐森林现象严重,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加剧。

(2)长江的综合治理:防洪是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在中下游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兴修水库;疏通河道,重点治理荆江河段;在上游及各支流的上游开展造林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三峡工程。

4.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及黄河的治理:(1)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峡谷中穿行,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泥沙不断淤积,形成“地上河”。 (2)黄河的治理: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在上中游修建水库;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一是植树种草,二是打坝淤地,修筑梯田;在下游培修、加固黄河大堤,修建一批分洪、畜洪工程。

强化训练:(1-10题为单一选择,11-15题为双项选择)

1、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

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络状分布

2、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大高原是()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3、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A、祁连山—横断山脉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D、天山—阴山—燕山

4、我国东部地区丘陵分布广泛,有①山东丘陵;②江南丘陵;③辽东丘陵;④两广丘陵,自北向南依次为()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5、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是()

A、长江

B、淮河

C、黄河

D、海河

6、横亘于高原和盆地之间的界山是()

A、大兴安岭

B、昆仑山

C、太行山

D、天山

7、下列山脉与地形区相邻的一组是()

A、昆仑山—内蒙古高原

B、秦岭—黄土高原

C、横断山—塔里木盆地

D、巫山—东北平原

8、下列地区与所在省份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安徽——庐山

B、江西——桂林山水

C、山东——黄山

D、四川——成都平原

9、我国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和内部多低山丘陵的盆地分别是()

A、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

B、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10、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是()

A、雪峰山

B、太行山

C、秦岭

D、巫山

11、有关地形、地势的正确叙述是()

A、地形是指地表高度变化的趋势

B、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

C、地势是指各种地形所占面积的大小

D、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12、下列名山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是()

A、武夷山、黄山

B、衡山、嵩山

C、恒山、华山

D、峨眉山、五台山

13、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14、关于我国三大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A、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南北基本连一体

B、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密布,东临黄海和东海

C、华北平原大部分在海拔200米以下,地面平坦

D、东北平原全部位于黑、吉、辽三省境内

15、有关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和长白山所环绕

B、包括黑、吉、辽三省

C、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

D、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沃野千里

16、读“中国地形图”,回答:

(1)填出下列代号所表示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A B C

D E F

G H I

J K

(2)它们分别位于我国地势的哪一级阶梯上?

(填代号):

①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②第二级阶梯上的是 ___________

③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___________

I J

K

L

(3)填代号回答:我国最东面的大盆地是,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纬度最低的大平原是,纬度最高的大高原是

1. 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和序号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填在下面的空格里:

支流名称: A B C D E F G H

水电站名称:①②③

④⑤⑥

邻海名称:⑦⑧

(2)在图中标出宜宾、宜昌、湖口的位置。

(3)长江中游河段,汛期多涝灾的原因是什么? 有哪些人工防洪的措施? 洪水期调节长江干

流水量的有利因素是什么?

2. 读“黄河水系简图”,回答:

(1) 将图中的序号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填在下面空格:

水电站名称:⑤⑥⑦⑧

邻海:⑨支流名称:⑩ 11 12 ;

(2)黄河比珠江长,但水量仅为珠江的1/7,主要原因是。

(3)黄河入海水量的70%以上来自兰州以上的河段,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量减少

的原因是。 黄河下游的主要问题是,形成

原因是,改造利用的主要措施是;黄河中游

的主要问题是,形成原因是,治理的生物措施是,工程措施是。

中国山脉和城市对照分布图

大兴安岭-黑龙江-内蒙古,太行山-河北-山西,吕梁山-山西-陕西,巫山-湖北-重庆,大巴山-陕西-四川,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岭-湖南-广东,祁连山-甘肃-青海,阿尔金山-新疆-青海 秦岭淮河一线也很重要。 大兴安岭是黑龙江和内蒙的界山。 燕山、军都山是北京和河北的界山。 太行山是河北、河南与山西的界山。 伏牛山、桐柏山是河南和湖北的界山。 大别山是河南和安徽的界山。 壶瓶山是湖北湖南的界山。 幕阜山是湖北和江西的界山。 巫山是湖北和重庆的界山。 武夷山是江西和福建的界山。 雁荡山是浙江和福建的界山。 南岭是湖南、江西和广东的界山。 秦岭是陕西和湖北、重庆、四川的界山。 贺兰山是宁夏和内蒙的界山。 祁连山是甘肃和青海的界山。 阿尔金山是新疆和青海的界山。 昆仑山是新疆和西藏的界山。 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 怒山是云南和西藏的界山。 南岭广东和湖南的分界线 一月平均气温8°C等温线 秦岭南方北方分界线水田和旱地分界线一月0°C等温线 800等降水量分界线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分界线 水稻种植和小麦种植分界线 大兴安岭松辽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分界线 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分界线西北和东北分界线 种植业和放牧业分界线 雪峰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 天山山脉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和北边是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和南亚平原分界线 东亚和南亚分界线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分界线 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分界线 太行山山脉山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分界线第二、三阶级分界线 山西和河北分界线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 1(1)黄土高原:长城以南-日月山以东-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 (2)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 (3)云贵高原: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 (4)青藏高原:向东是横断山脉-向南和向西是喜马拉雅山脉-向北是昆仑山脉2(1)200mm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2)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坡-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达喜马拉雅山东部 (3)800mm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1)内流区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2)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喜马拉雅山 (3)农耕区畜牧区分界线: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4)小麦水稻种植分界线:秦岭一淮河 4(1)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巴彦克拉山-横断山(2)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1)棉花种植最北界:南疆 (2)甘蔗种植最北界:四川盆地 秦岭——淮河一线,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3、温度带上: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4、自然带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的分界线。 5、典型植被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的分界线。 6、土壤上:棕壤(北)和红、黄壤(南)的分界线。 7、水文上: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8、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 9、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0、一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11、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中国山脉和城市对照分布图

大兴安岭 -黑龙江 -内蒙古,太行山 -河北 -山西,吕梁山 -山西 -陕西,巫山 -湖北-重庆,大巴山 -陕西-四川,武夷山 -江西-福建,南岭 -湖南 -广东,祁连山 -甘肃-青海,阿尔金山 -新疆 -青 海秦岭淮河一线也很重要。 大兴安岭是黑龙江和内蒙的界山。 燕山、军都山是北京和河北的界山。 太行山是河北、河南与山西的界山。 伏牛山、桐柏山是河南和湖北的界山。 大别山是河南和安徽的界山。 壶瓶山是湖北湖南的界山。 幕阜山是湖北和江西的界山。 巫山是湖北和重庆的界山。 武夷山是江西和福建的界山。 雁荡山是浙江和福建的界山。 南岭是湖南、江西和广东的界山。 秦岭是陕西和湖北、重庆、四川的界山。 贺兰山是宁夏和内蒙的界山。 祁连山是甘肃和青海的界山。 阿尔金山是新疆和青海的界山。 昆仑山是新疆和西藏的界山。 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 怒山是云南和西藏的界山。 南岭广东和湖南的分界线 一月平均气温 8°C 等温线 秦岭南方北方分界线水田和旱地分界线一月 0°C 等温线 800 等降水量分界线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分界线 水稻种植和小麦种植分界线 大兴安岭松辽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分界线400mm 等降水量分界线 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分界线西北和东北分界线 种植业和放牧业分界线 雪峰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 天山山脉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和北边是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和南亚平原分界线 东亚和南亚分界线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分界线热带 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分界线 第二、三阶级分界线 太行山山脉山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分界线山西 和河北分界线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 1(1)黄土高原:长城以南 -日月山以东 -太行山以西 -秦岭以北 (2)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 -西至马鬃山 -南沿长城 -北接蒙古 (3)云贵高原: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 (4)青藏高原:向东是横断山脉 -向南和向西是喜马拉雅山脉 -向北是昆仑山脉2(1)200mm 等降水量线:阴山 -贺兰山 -祁连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一线(2) 400mm 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坡 -经张家口 -兰州 -拉萨附近 -达喜马拉雅山东部 (3) 800mm 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1)内流区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2)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喜马拉雅山 (3)农耕区畜牧区分界线: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 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4)小麦水稻种植分界线:秦岭一淮河 4(1)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 -巴彦克拉山 -横断山( 2)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5(1)棉花种植最北界:南疆 ( 2)甘蔗种植最北界:四川盆地 秦岭——淮河一线, 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3、温度带上: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4、自然带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的分界线。 5、典型植被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的分界线。 6、土壤上:棕壤(北)和红、黄壤(南)的分界线。 7、水文上: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8、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 9、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0 、一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11 、年降水量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我国的主要山脉、地形的分布

我国的主要山脉、地形的分布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打开中国地形图,它展示了中国地形的高低起伏。读图2.1—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图2.1-2中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西部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因此,中国的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三级阶梯概况如下表所示: 第一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阶梯 1000-2000米之间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地形的影响是指地形地势特征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地势的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其有利的影响有三方面:第一,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第二,使我国许多大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第三,许多大河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时,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其不利的影响是:东西方面的铁路、公路施工时难度较大。 活动(1):读中国地势三级阶示意图,认识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及其影响: ①看图2.1-1,填出阶梯分界 第一、二阶梯:第二、三阶梯:②中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对河流的影响:③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④中国地势对东西部交通会产生什么影响? 2.地形复杂多样 从中国地形图(图2.1-3)上可以看出,中国山川壮丽,境内绵延不绝的山岭;有气势磅礴的高原和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和起伏和缓的丘陵。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中国山脉走向图1概要

中国山脉走向 三横:指东西走向的三列大山: 北列指天山——阴山。 中列昆仑山——秦岭。 南列是南岭。 三纵:指东北—西南走向的三纵山脉。 一纵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纵长白山——武夷山。 三纵是台湾山脉 一弧山:即指喜马拉雅。

中国山脉走向: 1. 东西走向: ①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②昆仑山脉,秦岭 ③南岭, 大别山山脉,大巴山脉, ,巴颜喀拉山,燕山山脉. 2.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阿尔金山脉,吕梁山,罗霄山脉,幕阜山脉,千山山脉,乌蒙山脉,五指山脉.武陵山脉, 3.南北走向: 贺兰山脉,横断山脉,六盘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小兴安岭.喀喇昆仑山脉,小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脉,宁镇山脉.

中国的十大山脉 众多高大雄伟的山脉按照不同走向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并形成许多山系。中国著名的大山脉有:喜玛拉雅山、昆仑山、天山、唐古拉山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祁连山、横断山等。 喜马拉雅山脉:呈弧形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绵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昆仑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中国四川省西北部,长达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尔山海拔7719米。 天山山脉:横亘在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55.3米。 唐古拉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的源头。 秦岭:西起甘肃省东部,东到河南省西部,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中国南北之间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大兴安岭:北起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漠河附近,南至老哈河上游,南北纵长10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 太行山脉:自北向南横亘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南北长400多公里,平均海拔1500-2000米,主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祁连山脉:绵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连山主峰海拔5547米。 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西藏、四川和云南三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2000-6000米,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 台湾山脉:纵贯台湾岛东侧,平均海拔3000-3500米,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

中国主要山脉位置及特征

中国主要山脉位置及特征 大兴安岭 118°-123°E ;43.4°-52.6° ′N 南北长约1220 公里,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农牧区分界线。大兴安岭是嫩江发源地,也是辽河水系,松花江和嫩江水系与其西北侧的黑龙江源头支流的分水岭。长白山脉 123°40'~131°E 41°~44°30'N 是辽、吉、黑三省东部山地的总称。 狭义的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长白山最高部分,又称白头山,是中、朝两国界山,白头山天池,是松花、图们、鸭绿三江发源地。中朝两国的界湖,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历史有过数次喷发,长白山景色秀丽,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与五岳齐名。 天山山脉 是准噶尔盆地(中温带)与塔里木盆地(暖温带)分界线。 塔里木盆地被高山团团围住,气候特别干燥,大多是沙漠地带,只有边缘地区的绿洲上能种粮,棉和瓜果。 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山地不很高,而且有很多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气流能够进入。所以气候比较湿润,除了盆地内一些绿洲可以种植春小麦、棉花、瓜果。 这里的草场也很优良,畜牧业发达,有著名的克拉玛依油田。 太行山 36-40° N;112-115° E 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分界线。东北-西南走向。 山脊海拔1.5002.000 米,位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之间。 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 米以上。 贺兰山 38.8°N ;106°E 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南北走向、山势雄伟,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 海拔2000~3000 米,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 贺兰山植被垂直带变化明显,贺兰山自然资源丰富,山前冲积平原上草场辽阔,是宁夏滩羊的重要产区,滩羊二毛皮古称"千金裘" 贺兰山是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又是西北内流区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与外流区的分水岭,高耸的地形及良好植被对保护富庶的宁夏平原具有重要作用。 祁连山 36-39° N, 95°-10 3 ° E 位于青海省与甘肃省交界处,河西走廊西南侧,聚宝盆柴塔木盆地东北侧,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 秦岭 34°N,100-112°E 我国中部的西走向山脉,南北方重要地理分界线。 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到河南西部,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 米,秦岭北部的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中国的地形——山脉

中国的地形——山脉纵横交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图上的分 布。 2、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3、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 、主要山脉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 1、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如果把中国版图当作一只雄鸡,我们已经经过了繁琐拔鸡毛(认识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吃鸡肉(认识中国行政图)。是不是就完了呢?不是,我们要把吃鸡肉进行到底。做一个吃肉不吐骨头的人,当然,如果之前鸡肉没有吃干净的话,肯定是要塞牙缝的。今天,我们就来啃鸡骨头——认识中国的地形。 (板书: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山脉) 1山脉纵横交织:(板书) 1、过渡:在我国的三级阶梯都是以山脉为界,感觉山脉就像骨架一样。事实上,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地形的骨架。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纵横交错分布在广阔的国土上。很多山脉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各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一些省区的分界线、一些气候区的分界线、其他各地形区的分界线等。要认识我国各地形区的具体分布,首先要了解山脉的分布,记住山脉的走向及其分布。掌握好本节知识,为第三、四节学习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区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第四章中国的气候及下册书中国分区部分做好铺垫。因此教材把主要山脉安排在其他各地形区的前面讲述,可见本节知识在全章中的重要地位。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骨头给啃掉。(板书:地形的骨架) 2、读图(出示: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中国山脉河流分布图

中国山脉河流分布图

中国山脉河流分布图 1.山脉(1)喜马拉雅山:亚洲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包括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00公尺(24,000呎)。其中之一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称埃佛勒斯峰,萨加·玛塔峰),高达8844.43米(29,035呎)。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我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接处。西起帕米尔高原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约2500公里,宽200-300公里。经纬度:27° 59' N, 86° 56' E (北纬27度59分,东经86度56分)。(2)横断山:中国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的总称。山岭海拔多在4,000?5,000公尺,岭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公尺以上。山高谷深,横断东西间交通,故名。山岭自西而东包括伯舒拉岭、高黎贡山、怒山、宁静山、云岭、沙鲁里山、大雪山、邛崃山等。在北纬25°?29°40′之间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纬29°40′以北向西北展开,北纬25°以南向东南撒开。总地势北高南低,高于5,000公尺的山峰多有雪峰、冰川。位于北纬27°10′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公尺,为中国纬度最南的现代冰川分布区。山岭褶皱紧密,断层成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大渡河、安宁河等许多大河都沿深大

断裂发育。(3)昆仑山: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 公里,西窄东宽总面昆仑山和帕米尔地图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在于青、新交界处,名为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点。(4)巴颜喀拉山:昆仑山脉东延部分。位于中国青海省中部偏南。旧称巴颜喀喇山。巴颜喀拉(喇)在蒙古语的意思,是“富饶青(黑)色的山”。藏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属褶皱山,西北一东南走向。西拉可可西里山,东接松潘高原和邛崃山。全长780千米。海拔5000米左右。主峰(藏名勒那冬则)海拔5267米,雅拉达泽山海拔5202(一说5442)米。为黄河与长江河源段的分水岭,也是黄河源地。北坡平缓,南坡深切,多峡谷。山麓有约古宗列盆地。巴颜喀拉山在青海中部偏南,为昆仑山脉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连岷山和邛峡山。这里是长江与黄河源流区的分水岭,北麓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源头所在,南麓是长江北源所在。(5)天山:天山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米。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天山的雪峰----博格达峰

初二地理《我国主要山脉》教案.doc

初二地理《我国主要山脉》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山脉的概念,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分布。 2.通过上述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了解和分析山脉特征的能力。 3.通过介绍我国登山健儿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动人事迹,激励学生向登山运动员学习,树立爱我中华,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的思想。 教学重点我国山脉的分布。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空白图投影片、“中国政区空白图”(每位同学一张) 课时 1课时。 教学提纲 一、山脉的概念 1.山脉的概念 2.山脉的走向 二、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横断山。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祁连山。 5.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 三、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全国的2/3。众多的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格局的主要骨架,而且形成地理上重要的分界线,所以学习我国山脉的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叫山脉呢?我国山脉又有哪些特点呢?现在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学习新教材 第二节主要山脉 [板书] 一、山脉的概念[板书] 1.山脉:山地绵延很长、有一定走向,好像脉络似的,叫做山脉。[板书] [展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山脉走向示意图”,说明山脉走向的种类。(见图2) 图2 山脉走向示意图 2.走向:山脉的延伸方向称山脉的走向。我国山脉的走向大致有四

种: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 例如:贺兰山脉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天山山脉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提问] 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说出我国山脉的主要走向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我国山脉很多,从走向看,大致以东西走向的山脉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为主,这两类主要走向的山脉互相交织,大体构成了网格状排列。 [教师讲解] 我们学习山脉,不仅要记住主要山脉的名称,还要掌握它的走向和准确的分布位置。下面我们就介绍主要的山脉。 二、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板书] 1.东西走向的山脉 [板书] [读图] 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说出东西走向的山脉的名称。 [教师讲解] 教师在空白投影片上边画边讲,并且提示学生注意山脉的走向和分布位置。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 天山—阴山[板书] 昆仑山—秦岭[板书] 南岭[板书] [填图练习] 指导学生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画出上述三列山脉并注出山脉的名称。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板书]

中国山脉和城市对照分布图

秦岭淮河一线也很重要。 大兴安岭是黑龙江和内蒙的界山。 燕山、军都山是北京和河北的界山。 太行山是河北、河南与山西的界山。 伏牛山、桐柏山是河南和湖北的界山。 大别山是河南和安徽的界山。 壶瓶山是湖北湖南的界山。 幕阜山是湖北和江西的界山。 巫山是湖北和重庆的界山。 武夷山是江西和福建的界山。 雁荡山是浙江和福建的界山。 南岭是湖南、江西和广东的界山。 秦岭是陕西和湖北、重庆、四川的界山。 贺兰山是宁夏和内蒙的界山。 祁连山是甘肃和青海的界山。 阿尔金山是新疆和青海的界山。 昆仑山是新疆和西藏的界山。 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 怒山是云南和西藏的界山。 南岭广东和湖南的分界线 一月平均气温8°C等温线 秦岭南方北方分界线水田和旱地分界线一月0°C等温线800等降水量分界线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分界线 水稻种植和小麦种植分界线 大兴安岭松辽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分界线 400mm等降水量分界线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分界线西北和东北分界线 种植业和放牧业分界线 雪峰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

天山山脉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和北边是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和南亚平原分界线 东亚和南亚分界线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分界线 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分界线 太行山山脉山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分界线第二、三阶级分界线 山西和河北分界线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 1(1)黄土高原:长城以南-日月山以东-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 (2)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 (3)云贵高原: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 (4)青藏高原:向东是横断山脉-向南和向西是喜马拉雅山脉-向北是昆仑山脉2(1)200mm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2)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坡-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达喜马拉雅山东部 (3)800mm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1)内流区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2)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喜马拉雅山 (3)农耕区畜牧区分界线: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4)小麦水稻种植分界线:秦岭一淮河 4(1)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巴彦克拉山-横断山(2)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1)棉花种植最北界:南疆 (2)甘蔗种植最北界:四川盆地 秦岭——淮河一线,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中国山脉地图

中国山脉地图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多成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祁连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阴山山脉、太行山脉、秦岭山脉、大兴安岭山脉、长白山脉、台湾山脉等。 阿尔泰山脉:亚洲宏伟山系之一,北西—南东走向,斜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境,绵延2000余公里;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属中段南坡,山体长达500余公里,南邻准噶尔盆地。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北部的最高峰为友谊峰,海拔4374米。 天山山脉:横亘在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55.3米。昆仑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中国四川省西北部,长达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尔山海拔7719米。喀喇昆仑山:喀喇昆仑山是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高大山脉,中亚著名山脉之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的边境上。宽度约为240公里,长度为80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共有19座山超过7260米,8个山峰超过7500米,其中4个超过8000米,诸山峰通常具有尖削、陡

峻的外形,多雪峰及巨大的冰川。其周围簇拥着数以百计的石塔和尖峰。屹立于冰川上面的是高峰,其中K2峰又称乔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峰(8610米)。 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两侧山麓平原海拔4,600~4,800米,因而相对高差仅为1,300~1,500米。雪线海拔5,400~5,500米。山峰上发育有小型冰川,为长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河的源地。念青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是中国青藏高原主要山脉之一。横贯西藏中东部,为冈底斯山向东的延续。全长1400公里,平均宽80公里。海拔5000~6000米,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 祁连山脉:绵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连山主峰海拔5547米。冈底斯山脉:冈底斯山脉横贯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与喜马拉雅山脉平行,呈西北-东南走向,属褶皱山。东接念青唐古拉山脉。长1100千米。海拔约6000米。主峰冈仁波齐峰(藏语∶雪的宝贝)在玛旁雍错(Mapam Yumco)以北,海拔6,656公尺。山顶有28条冰川,面积只有88.8平方公里,以冰斗冰川和悬冰川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 喜马拉雅山脉:呈弧形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绵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

中国主要山脉二

中国主要山脉(二) 中国主要山脉(二) 东北: 大兴安岭山脉: 位于中国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中国东北,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山系,南北长约1200公里(750哩),宽200~300千米。是其东侧的松辽平原与西侧高大的蒙古高原之间的分界。大兴安岭南起於热河高地(承德平原),北迄黑龙 江。山脉也是其东侧的辽河水系、松花江和嫩江水系与其西北侧的黑龙江源头诸水及支流的分水岭,山脉南段西坡的水注入蒙古高原。 小兴安岭山脉: 中国黑龙江省山脉。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畔,长约500 公里。山文方向近似西北,山势低缓,海拔600~1,000 公尺。分水岭两侧不对称,西南坡缓长,东北坡陡短。东南段主要出露花岗岩和变质岩,为长期隆起剥蚀区。西北段广泛分布第三纪陆相沉积 小兴安岭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 ,亦名“布伦山” 。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小兴安岭是东北地区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总称。西北部以黑河至孙吴至德都一线与大兴安岭为界;南部以德都至铁力至巴彦一线与松辽平原分界。 长白山山脉: 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部山地的总称。北起三江平原南侧,南延至辽东半岛与千山相接,包括完达山、老爷岭、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等平行的断块山地。山地海拔多在800~1,500 公尺,以中段长白山最高,向南、北逐渐降低。狭义的长白山指吉林省东部与北韩交界的山地,为东北山地最高部分。中国境内的白头峰海拔2,691 公尺,由粗面岩组成,夏季白岩裸露,冬季白雪皑皑,终年常白,系多次火山喷发而成。为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发源地。 千山山脉: 位于辽东半岛,东北接长白山,西南至大连市的老铁山,大致东北—西南走向。主要由片麻岩、花岗岩和石灰岩组成。因长期受外力作用的侵蚀,大部分地区已成为波状丘陵地。主峰绵羊顶子山,海拔1046 米。鞍山市东南23 公里处有千华山,为千山和华表山的合称,海拔898 米。这里的花岗岩节理特别丰富,给流水切割侵蚀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山脉地图

中国山脉地图,中国山脉分布图,中国的山脉,中国山脉图,山脉分布图,中国山脉走向,中国山脉,中国山脉地图,中国的山脉,中国山脉走向,中国山脉分布,中国的主要山脉,中国主要山脉,中国山脉教案 众多高大雄伟的山脉按照不同走向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并形成许多山系。中国著名的大山脉有:喜玛拉雅山、昆仑山、天山、唐古拉山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祁连山、横断山等。 喜马拉雅山脉:呈弧形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绵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昆仑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中国四川省西北部,长达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尔山海拔7719米。 天山山脉:横亘在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55.3米。 唐古拉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D?D长江的源头。 秦岭:西起甘肃省东部,东到河南省西部,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中国南北之间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大兴安岭:北起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漠河附近,南至老哈河上游,南北纵长10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 太行山脉:自北向南横亘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南北长400多公里,平均海拔1500-2000米,主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祁连山脉:绵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连山主峰海拔5547米。 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西藏、四川和云南三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2000-6000米,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 台湾山脉:纵贯台湾岛东侧,平均海拔3000-3500米,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 此外,还有黄山、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峨眉山、庐山、武当山、雁荡山等名山。

中国山脉地图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多成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祁连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阴山山脉、太行山脉、秦岭山脉、大兴安岭山脉、长白山脉、台湾山脉等。 阿尔泰山脉:亚洲宏伟山系之一,北西—南东走向,斜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境,绵延2000余公里;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属中段南坡,山体长达500余公里,南邻准噶尔盆地。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北部的最高峰为友谊峰,海拔4374米。 天山山脉:横亘在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55.3米。昆仑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中国四川省西北部,长达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尔山海拔7719米。喀喇昆仑山:喀喇昆仑山是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高大山脉,中亚著名山脉之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的边境上。宽度约为240公里,长度为80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共有19座山超过7260米,8个山峰超过7500米,其中4个超过8000米,诸山峰通常具有尖削、陡峻的外形,多雪峰及巨大的冰川。其周围簇拥着数以百计的石塔和尖峰。屹立于冰川上面的是高峰,其中K2峰又称乔

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峰(8610米)。 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两侧山麓平原海拔4,600~4,800米,因而相对高差仅为1,300~1,500米。雪线海拔5,400~5,500米。山峰上发育有小型冰川,为长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河的源地。念青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是中国青藏高原主要山脉之一。横贯西藏中东部,为冈底斯山向东的延续。全长1400公里,平均宽80公里。海拔5000~6000米,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 祁连山脉:绵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连山主峰海拔5547米。冈底斯山脉:冈底斯山脉横贯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与喜马拉雅山脉平行,呈西北-东南走向,属褶皱山。东接念青唐古拉山脉。长1100千米。海拔约6000米。主峰冈仁波齐峰(藏语∶雪的宝贝)在玛旁雍错(Mapam Yumco)以北,海拔6,656公尺。山顶有28条冰川,面积只有88.8平方公里,以冰斗冰川和悬冰川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 喜马拉雅山脉:呈弧形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绵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我国主要山脉与地形的分布

我国主要山脉与地形的分布 一、总的思路、方法:以图为主 1.学会读图、看图。地理的学习很多时候都是对地图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地图以及地理图册上的地图。如中国的山脉与地形部分,让学生在图中找出中国主要山脉的名称以及位置,并能够准确判断各列山脉的走向,中国主要地形区大多分布在山脉之间,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山脉分布图找出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其分布位置。 2.学会填图、绘图。只是在图中找出记住山脉、地形区的分布位置,是容易忘记的,这就要进行填图加以强化巩固。先把印有中国主要山脉空白图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图中先填出我国主要山脉再填各个地形区,然后直接把中国政区空白图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水彩笔绘制中国山脉分布图,要求是直接用线条描绘山脉的轮廓,走向相同的山脉用相同的颜色表示,同时填出各列山脉的名称,把山脉绘制填好之后,再填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这样记忆就比较深刻。 二、我国主要山脉 引导学生读图课本P21图2.3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同时要求学生列出各个走向山脉的名称。在此,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山脉的走向。由于以前的学习习惯导致现在我的思维模式是先东西走向山脉再南北走向山脉,后再是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1.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天山-阴山—燕山 中列:昆仑山—秦岭—大别山 南列:南岭 2.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贺兰山 3.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我国地势阶梯中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中列:长白山—武夷山 东列:台湾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小兴安岭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三、我国主要地形 引导学生在课本P22图2.5中找出中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分布位置,同时结合地图册P17中找出主要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名称和分布位置,并结合中国山脉分布图找出主要地形区之间的分界山脉。通过课本及图册景观图片认识各个地形区的特征,同时课件展示主要地形区的地貌景观,加深认识和理解。 1.我国的四大高原

中国山脉河流分布图

中国山脉河流分布图 1.山脉(1)喜马拉雅山:亚洲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包括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00公尺(24,000呎)。其中之一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称埃佛勒斯峰,萨加·玛塔峰),高达8844.43米(29,035呎)。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我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接处。西起帕米尔高原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约2500公里,宽200-300公里。经纬度:27° 59' N, 86° 56' E (北纬27度59分,东经86度56分)。(2)横断山:中国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的总称。山岭海拔多在4,000?5,000公尺,岭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公尺以上。山高谷深,横断东西间交通,故名。山岭自西而东包括伯舒拉岭、高黎贡山、怒山、宁静山、云岭、沙鲁里山、大雪山、邛崃山等。在北纬25°?29°40′之间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纬29°40′以北向西北展开,北纬25°以南向东南撒开。总地势北高南低,高于5,000公尺的山峰多有雪峰、冰川。位于北纬27°10′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公尺,为中国纬度最南的现代冰川分布区。山岭褶皱紧密,断层成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大渡

河、安宁河等许多大河都沿深大断裂发育。(3)昆仑山: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昆仑山和帕米尔地图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在于青、新交界处,名为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点。(4)巴颜喀拉山:昆仑山脉东延部分。位于中国青海省中部偏南。旧称巴颜喀喇山。巴颜喀拉(喇)在蒙古语的意思,是“富饶青(黑)色的山”。藏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属褶皱山,西北一东南走向。西拉可可西里山,东接松潘高原和邛崃山。全长780千米。海拔5000米左右。主峰(藏名勒那冬则)海拔5267米,雅拉达泽山海拔5202(一说5442)米。为黄河与长江河源段的分水岭,也是黄河源地。北坡平缓,南坡深切,多峡谷。山麓有约古宗列盆地。巴颜喀拉山在青海中部偏南,为昆仑山脉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连岷山和邛峡山。这里是长江与黄河源流区的分水岭,北麓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源头所在,南麓是长江北源所在。(5)天山:天山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米。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新疆的

中国山脉和城市对照分布图

大兴安岭--,太行山--,吕梁山--,巫山--,大巴山--,武夷山--,南岭--,祁连山--,阿尔金山-- 岭淮河一线也很重要。 大兴安岭是和蒙的界山。 燕山、军都山是和的界山。 太行山是、与的界山。 伏牛山、桐柏山是和的界山。 大别山是和的界山。 壶瓶山是的界山。 幕阜山是和的界山。 巫山是和的界山。 武夷山是和的界山。 雁荡山是和的界山。 南岭是、和的界山。 岭是和、、的界山。 贺兰山是和蒙的界山。 祁连山是和的界山。 阿尔金山是和的界山。 昆仑山是和的界山。 唐古拉山是和的界山。 怒山是和的界山。 南岭和的分界线 一月平均气温8°C等温线 岭南方北方分界线水田和旱地分界线一月0°C等温线 800等降水量分界线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分界线 水稻种植和小麦种植分界线 大兴安岭松辽平原和高原分界线 400mm等降水量分界线 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分界线西北和东北分界线 种植业和放牧业分界线 雪峰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 天山山脉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和北边是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和南亚平原分界线

东亚和南亚分界线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分界线 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分界线 太行山山脉山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分界线第二、三阶级分界线 和分界线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 1(1)黄土高原:长城以南-日月山以东-太行山以西-岭以北 (2)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 (3)云贵高原:我国西南部,包括省东部,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等省边境 (4)青藏高原:向东是横断山脉-向南和向西是喜马拉雅山脉-向北是昆仑山脉2(1)200mm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2)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坡-经--附近-达喜马拉雅部 (3)800mm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岭一淮河一线 3(1)流区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2)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喜马拉雅山 (3)农耕区畜牧区分界线: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4)小麦水稻种植分界线:岭一淮河 4(1)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巴彦克拉山-横断山(2)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1)棉花种植最北界:南疆 (2)甘蔗种植最北界:盆地 岭——淮河一线,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3、温度带上: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4、自然带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的分界线。 5、典型植被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的分界线。 6、土壤上:棕壤(北)和红、黄壤(南)的分界线。 7、水文上: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8、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 9、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0、一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11、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2、农业:小麦主产区(北方旱作农业)与水稻主产区(南方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