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GIS支持下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合集下载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灾害应急预案及应用探讨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灾害应急预案及应用探讨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灾害应急预案及应用探讨引言近年来,城市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城市灾害,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准确性,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灾害应急预案。

本文将探讨该技术在城市灾害应急中的应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GIS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城市的气象、地质、环境等数据,并利用空间分析功能,判断潜在的灾害风险。

例如,通过监测气象数据,可以预测台风的路径和强度,提前预警城市可能受灾区域,使得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此外,GIS技术还可以结合遥感数据,实现对地质灾害、水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监测,从而提升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准确性。

二、应急资源调度与管理在城市灾害发生后,应急救援的效率往往取决于资源的合理调度和管理。

GIS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城市内各类资源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空间分析,合理规划资源调度路径。

例如,在地震灾害中,通过GIS技术可以确定灾区人口密集区和重要设施的分布,进而优化救援队伍的部署和救援路径,提高救援效果。

此外,GIS 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应急资源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资源的使用和分配的公正性和高效性。

三、灾害应急演练与模拟灾害应急演练是提升城市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基于GIS技术的灾害应急预案可以支持灾害应急演练的实施和模拟。

通过将GIS技术与虚拟现实(VR)等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对灾害场景的高度模拟。

在灾害演练中,救援人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体验真实的灾害场景,了解救援工作中的风险与挑战,并根据模拟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优化和完善。

四、信息共享与协同救援在灾害应急过程中,信息共享和协同救援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GIS技术的应急预案可以实现跨部门和跨区域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救援。

通过建立城市灾害应急信息平台,各相关部门可以共享实时的灾害信息、资源分布等数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此外,GIS技术还可以支持协同救援的实施,例如,在交通救援方面,通过实时监控交通状况和路径规划,可以提供最优的救援路径,快速响应灾情。

基于GIS的南宁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基于GIS的南宁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和横 县 的 东南 部 地 区 。该 风 险 区划 结 果 基 本 反 映 了南 宁 市 暴 雨 灾 害 的 潜 在 风 险 。暴 雨 洪 涝 灾 害 防御 的 重 点 区 域 应放在风险较高的区域。
关 键 词 G I S 洪 涝 灾 害 风 险 评 估 指 标 体 系 防 灾减 灾
资源状 况及 人 口经 济状 况 的评 价指 标 和评 价模 型 ,
南 宁 市 科 学 研 究 与 技 术 开发 计 划 项 目 ( 2 0 1 1 0 2 0 7 8 C) 资助 作者简介 : 梁玉莲 , 1 9 8 4年 生 , 女, 在读博士 , 主 要 从事 气 候 与 生 态 研 究 , E ma i l : r a t i a — l i a n @1 6 3 . t o m 收 稿 日期 : 2 0 1 2年 6月 8日; 定 稿 日期 : 2 0 1 2年 1 0月 9日
随着这 种威 胁 的持 续不 断 加 剧 , 减 轻暴 雨 洪 涝 灾 害
造成 的影 响和损 失 已成 为学 者们致 力研 究 的焦点 问 题之 一【 1 ] 。在 暴 雨 洪 涝 风 险评 估 方 面 , 大 量 学 者 开展 了相 关研究 5 ] , 引用 了地 理信 息 系 统 ( G I S ) 技 术_ 7 , 建立 了一 套 较 为成 型 的暴 雨 洪 涝 风 险 评 估 方法 。但 目前 的风 险评估 大多 在 省 域 尺度 上 进 行 , 评 价单元 通常 以县 为 单 位 ; 且 各种 评 价 方 法在 评 估 模型、 指 标和方 法 上并未 达成 共识 , 由于各 地 的致 灾 因子 、 承灾 面等 因素各有 不 同 , 一些 现有 的模 型和评 价 方法 在 进行 区域 外 推 和 尺度 转换 时 效 果 并 不 理 想 。本 文 旨在建立 一 套 基 于南 宁市 气 候状 况 、 自然

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案例

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案例

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案例GIS(地理信息系统)在气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10个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案例:1. 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利用GIS技术可以对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地理信息和人口分布等数据,可以绘制出灾害预警区域,为相关部门和公众提供预警信息,帮助减少灾害损失。

2. 气象预报与预测:GIS可以将地理信息与气象数据结合起来,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对气象变量进行空间插值,生成高分辨率的气象预报和预测结果。

这些预报结果可以帮助农业、交通、航空等行业做出决策,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 气象观测站布局优化:通过GIS技术可以分析地形、气象条件、交通等因素,优化气象观测站的布局。

合理的观测站布局可以提高气象数据的覆盖范围和准确性,为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4. 气象数据管理与共享:GIS可以用于气象数据的管理和共享。

通过建立气象数据的空间数据库,可以方便地存储、查询和共享各种气象数据,为科研、教学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5. 气象气候变化研究:GIS可以将气象数据与其他环境数据(如地形、土壤、植被等)进行集成分析,帮助研究人员深入理解气象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和影响因素。

这对于气候变化预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6.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利用GIS技术可以对气象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数据,可以确定不同地区的灾害风险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提高社会的抗灾能力。

7. 气象资源评估与规划:利用GIS技术可以对气象资源进行评估和规划。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地理信息和能源需求等数据,可以确定适宜的风能、太阳能等气象资源开发区域,为可再生能源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8. 气象信息可视化:利用GIS技术可以将气象数据以图形、图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通过动态地图、图像处理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直观地展示气象现象、气候变化等信息,提高公众对气象的认识和理解。

基于GIS的城市风险评估与防范

基于GIS的城市风险评估与防范

基于GIS的城市风险评估与防范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估城市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成为保障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出现为城市风险评估与防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基于GIS的城市风险评估与防范的方法和应用。

一、GIS在城市风险评估中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关联整合,能够对城市的空间分布、环境特征、基础设施等进行全面的描述和分析,为城市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分析工具。

1. 数据集成与分析GIS可以将城市的各种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土地利用、人口密度、交通网络等等,形成一个综合的城市数据库。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风险源,如高风险地段、易发生事故的交通路段等,有利于制定科学的防范策略。

2. 空间分布与可视化GIS能够将数据以图形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地图和空间分析,直观地展示风险分布的情况。

譬如利用GIS可以根据历史灾害数据和气象信息,绘制出城市的风险地图,标示出各类灾害的潜在区域,从而为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基于GIS的城市风险评估方法基于GIS的城市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结合大量的数据和模型进行综合分析。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多因素评估模型多因素评估模型是通过建立多指标的综合评估模型来评估城市风险。

例如,可以采用加权叠加法,将不同因素的权重赋予不同的区域,按照一定的算法计算综合得分,从而得出城市风险的等级划分。

2. 空间分析模型空间分析模型能够根据地理位置信息,精确计算各个地理单元的风险值。

例如,通过地理位置和历史灾害数据,可以采用核密度分析模型,计算出城市各个地区的灾害风险密度,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三、基于GIS的城市风险防范策略通过GIS对城市风险进行评估的结果,可以为城市风险防范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基于GIS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基于GIS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基于GIS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一、引言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及时评估和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GIS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制定中。

二、GIS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1. 自然灾害数据挖掘GIS技术可以方便地对各种自然灾害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历史自然灾害数据的挖掘,我们可以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灾害类型、时间、空间分布等,从而预测未来自然灾害的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GIS技术结合各种遥感数据,可以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

通过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可以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从而为制定防范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 自然灾害预警GIS技术可以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获取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从而能够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三、GIS在自然灾害应对中的应用1. 制定应对策略通过GIS技术,可以建立精细的地图,并将自然灾害数据与地图进行叠加分析,定位各类灾害风险隐患区域,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例如,在洪水灾害中,可以利用GIS技术分析洪水淹没区域,确定安全的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并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现场指挥与救援GIS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和紧急调度。

在救援过程中,通过GIS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指挥中心和现场的灾情变化,并实时调度各类救援资源向灾区集中。

例如,在地震灾害中,可以利用GIS技术快速定位灾区和伤员位置,及时进行救援和转移工作。

3. 灾后评估与重建GIS技术可以对灾后影响进行评估,对灾区受损的建筑和设施进行估价,为灾后重建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在台风灾害中,可以利用GIS技术对受损建筑和设施进行精准统计和估价,从而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基于GIS技术的海南岛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基于GIS技术的海南岛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灾 害 风 险 程度 进 行 评 价 和 等 级 划 分 .并 绘 制 海 南 岛 暴 雨 洪 涝 灾 害 风 险 区 划 图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海 南 岛暴 雨洪 涝 灾 害 风 险是 由 中部地 区 向 四周 沿海 地 区 逐渐 增 大
关键词 暴 雨 洪 涝灾 害 :风 险 区划 :海 南 岛
V0. 1 J No6 3 .
21 0 0年 6月
Jn2 0 u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 于 GI 术 的海 南 岛暴 雨洪 涝 灾 害风 险 区划 S技
张 京 红1 田光 辉 一 一, ,蔡 大 鑫 1 , 2,刘 少 军 1 ,谢 瑞 红 1 , 许 向春 ・ . 2 , 2
1海 南省 气 象科 学研 究所 .海南海 口 50 0 723
d i 1 . 6  ̄i n10 - 5 1 0 00 . 6 o 03 9 .s. 0 2 6 . 1 . 0 9 s 0 2 62
中图 分类 号 P4 44
随着 自然灾害研究 的不 断深入及 经济建设 的 E益发展 、防灾 减灾 意识 的逐渐普 及和对 灾害管理 、减灾 t
效果 的 日益重视 。 中国 2 世纪议 程》 《 l 已将 “ 防灾 减灾”列人 中国实施 2 世纪 可持续协调发展 战略的行动纲 1
于[. 1,防灾 减灾 指数 的数据 范 I 05 ] ,  ̄
T[,.】 o05。各 个 指标规 范 化计算 采用 公式 ( 防灾减 灾指数 不加 05 : .)
● ‘
D = .+ .x 05 05
资助 项 目 :海南 省 自然 基 金项 目 ( o 8 9 5 ) 助 。 N . 008资
第 一 作 者 简介 :张 京 红 ,女 ,16 98年 生 ,研 究 员 , 主要 从 事 应 用气 象 和 减 灾 研 究 。E al a ehh malo m i:jnzj@g icm。 .

基于GIS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基于GIS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基于GIS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一、引言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它们给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进行科学准确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至关重要。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强大的空间分析工具,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GIS 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中的作用(一)数据管理与整合GIS 能够有效地整合和管理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多源数据,如地形、地貌、气象、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

通过建立统一的地理数据库,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为风险评估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基础。

(二)空间分析功能1、缓冲区分析可以确定灾害可能影响的范围,例如,以河流为中心设定一定宽度的缓冲区,评估洪水可能淹没的区域。

2、叠加分析将不同的图层(如地形图层、土地利用图层和人口密度图层)进行叠加,综合分析不同因素对灾害风险的影响。

(三)可视化表达以直观的地图形式展示灾害风险的分布情况,使决策者和公众能够清晰地理解风险的空间格局,从而更好地制定应对策略。

三、基于 GIS 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流程(一)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收集包括地形、地质、气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格式转换和坐标统一等预处理工作。

(二)风险因子识别与量化确定影响灾害发生和损失程度的风险因子,如降雨量、地震烈度、坡度等,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量化。

(三)建立评估模型结合专家知识和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例如,利用逻辑回归模型预测滑坡的发生概率。

(四)风险评估与制图利用 GIS 工具进行风险评估计算,并将评估结果以地图的形式展示出来,生成风险等级图。

(五)结果分析与验证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与实际灾害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不断优化评估模型和方法。

四、基于 GIS 的常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应用(一)洪水灾害风险评估通过地形和水文数据,模拟洪水的淹没范围和水深,结合人口和财产分布,评估洪水造成的损失风险。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制定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制定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制定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可视化于一体的系统。

在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定中,GIS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数据获取、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应急规划和实践案例等方面,探讨基于GIS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制定。

一、数据获取实施基于GIS的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定之前,首先需要获取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地形、土壤、气候、人口分布、建筑物结构等信息。

地形和土壤数据可以提供对灾害形成机制的理解,气候数据可以用于预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人口分布和建筑物结构数据则能帮助决策者评估灾害对人员和设施的影响程度。

在数据获取过程中,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卫星影像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可以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

二、风险评估基于GIS的灾害风险评估的核心是将不同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以确定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通过建立空间分析模型,可以对不同灾害类型(如洪水、地震、火灾)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将结果以地图显示。

例如,对于洪水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分析地形、降雨量和土地利用类型,制定出不同区域的洪水风险等级,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三、预警系统基于GIS的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定中,预警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警系统可以通过集成各种传感器、监测设备和实时数据,实现对潜在灾害的预警和快速响应。

借助GIS技术,可以将实时数据和模型结果实时叠加在地图上,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

例如,当地震预警系统检测到地震信号时,可以通过GIS自动化系统将受影响区域划定并提供建议的撤离路线。

四、应急规划基于GIS的灾害风险评估还可以为应急规划提供重要的支持。

在灾害发生之前,GIS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最佳的撤离路线、避难场所和物资储备点。

在灾害发生后,GIS可以帮助指挥部了解受影响区域的详细情况,包括被损坏的建筑物、被困人员的位置和交通状况等,以便更好地组织救援和应急行动。

五、实践案例基于GIS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制定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成功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析 软件 , 采用 IWI 、D g等开源 软件 作 为相 关 并 L Su i
数据 处理 的辅 助 软 件 。Q I G S是 基 于跨 平 台 的 图形 工具 Q 软 件包 , 用 c+ t 采 +语 言 开 发 的 一个 G S软 I
件 。 Q I 码 采 用 G U( e ea P bi Lcne 协 G S源 N G nrl u l ies ) c
件方 式 的 功 能 灵 活 扩 展 等 特 点 。IWI L S是 由荷 兰
IC所 开 发 研 制 的具 有 图 像处 理 功 能 的 G S软 件 , T I 其 特点 在于能 对遥感 图像 进行 完善 的分 析处 理——
图像增 强 、 光谱 图像 可视 化 、 多 图像 几 何 校 正 、 图像
研 究在 全 国范 围 内大 规 模 展 开 ; 几 年 气 象 灾 害 频 近
气象 灾害 风 险性可 以表 达 为 M =F( H, 尸) D, B, () 1
其 中 , 表示 气 象 灾 害 风 险 , 表 示 致 灾 因子 危 险 M D
性, 日表示 孕灾 环境 敏感 性 , B表 示承 灾体 易 损性 , P
分类 ; 它支持 强 大 的 G S空 间 分 析 功 能—— 空 间 量 I
谈 到 开源 G S 在 应 用 与 开 发 工 作 中必 须 注 意 I,
两个重 要方 面 , 标 准规 范 与 版 权 许 可制 度 。针 对 即
测 、 分类 、 域 和连接 操作 、 重 邻 叠加 操作 等 , 这些 分 且 析功能 都基 于栅 格 图像 , 操作 较简 捷 ; 另外 还装载 了
我 国以浙江 德 清县 为试 点开始 进 行全 国范 围内县 级
区域 气 象灾 害风 险 区划 编制工 作 ¨ 。本 文 主要 目
的在于 探讨 基 于开源 G S软件 进行 气象 灾 害风 险 区 I
区划 图。气 象灾 害风 险 区划所 需 的数 据主 要包 括项 目区及 其 周 边 常 规 气 象 站 和 自动 气 象 站 的 气 象 数 据、 气象 灾 害 的灾 情 数 据 ( 受 灾 面 积 、 济 损 失 、 如 经 人 员伤 亡等 ) 地 理空 间 数 据 ( 地 利用 现 状 、 形 、 、 土 地 地 貌 、 质构 造 、 网分 布等 ) 社会 经 济数 据 ( 人 地 河 、 如
口、D G P等 ) 。这 些数 据 可 以从 项 目区 气 象局 、 国土
划 分析 工作 的基 本 方 案 , 以区 域 灾 害 系 统论 为 基 即
础, 针对 河 口区特殊 的沿 海地 理位 置 , 在开 源 G S软 I 件支 持 下进 行 当地灾 害风 险 区划分 析 。
1 气 象灾 害风 险 区划
朱 浩 ,樊彦 国 ,武 腾 腾
( . 西 省 地 矿 局 赣 东 北 大 队 , 西 上 饶 3 4 0 2 中 国石 油 大 学 ( 东 ) 山东 青 岛 2 65 1江 江 3 00; . 华 , 6 55)
摘 要 :近 年 来 气 象 灾 害 频 繁发 生 , 我 国人 民 生 活 、 济 发 展 带 来 严 重 威 胁 。 害 风 险 区划 分 析 作 为 防 灾 减 给 经 灾
目区气 象灾 害 风 险分 析 和 评 价 , 制 气 象 灾 害 风 险 编
发, 国家有 关部 门意 识 到气 象 灾 害 评 估 工 作 必须 提
升 到灾 害 防御 的核 心位 置上来 , 大力 开展 了沿 海 、 丘
陵、 西北 黄 土等 区域 的气 象 灾 害 评 估工 作 。2 1 0 0年
能 ,Dg u i 优势 在于地 图编辑 , G S拥有友 好 的用 户界 Q I 面 。G S开 源 组 件 大 多 数 都 基 于 微 软 C M 技 术 研 I O 发 , 如 G A / G Po 、 E S J S Sap a 比 D L O R、 r 4 G O 、T 、 hrM p等 。 j
成 熟 的开源桌 面 G S软 件 பைடு நூலகம்都 予 以支持 。 I
本 文选用 界 面友 好 、 能 稳 定 的 Q I 性 G S为 主 要
自由与免 费 , p n 表 开放 与 扩展 。与 商业 G S产 Oe代 I
品不 同 , 开源 G S软 件 的 Fe I re和 O e , 开 透 明 的 pn 公 源代 码 以及零许 可 证 费 , 得 用 户 可 以根 据 需要 在 使 开源 软件 基础 上灵 活 地 定制 与增 加 功 能 , 可 以依 且 据合 理 的规范 发布 这些修 改后 的代 码 。当某 一开源 G S软 件得 到广 大科 研 院所 、 人 用 户 , 至商 业 软 I 个 甚
3 4
气 象 与 环 境 科 学
第3 5卷
2 开 源 G S简 介 I
商业地 理 信息 系统 软件平 台之 间采用 不 同开发
模式 、 数据组织方 式和数据格 式 , 过于封 闭与独立 , 再 加上垄 断和高额 的费用 , 在一定程度 上 限制 了 G S的 I 大众 化发展 。开 源理 念 打破 了一 些 由于著 作 权 和商
根 据 区域 灾 害 系 统理 论 , 害系 统 主 要 由致 灾 灾
收藕 日期 :0 2—0 21 2—2 修 订 日期 :0 2—0 4; 21 4—1 1
局 、 利 局 及 统 计 局 等 部 门 的 相 关 统 计 年 鉴 中 水
获 取 j 。
基 金 项 目 : 东 省 科 技 计 划 项 目(0 L 5 ) 助 山 J8 D 5 资 作者简介 : 朱浩 (97 , , 徽 池 州人 , 读 硕 士研 究 生 , 18一) 男 安 在 从事 3 s技 术 在数 字 国土 、 象 及 海 洋 方 向 的研 究 . - alzual 111 @ 13cr 气 E m i hh o11 11 6 .o : n
表 示 防灾减 灾 能力 。
气 象 灾 害 风 险 区划 主 要 根据 气 象 与 气候 学 、 农 业 气象 学 、 自然 地理 学 、 灾害 学和 自然 灾害 风 险管理 等 基本 理论 , 用 风 险指 数 法 、 次分 析法 、 采 层 加权 综 合 评分 法等 数量 化 方 法 , G S技 术 的 支 持 下对 项 在 I
D M 制作 和空 间统计 功 能 。IWI E L S官 方 网站 :t : ht p
/w w i i og 。 u i 有 较 好 的 空 间 数 据 编 辑 、 / w .l s r w . / Dg具
标准 规范 , 国际上成 立 了相 关 的组织 和协会 , 中以 其
O C( p n I G O e G S协 会 , p n I C not m) 及 O — O e G S o sru 以 i S G o 开 源 地 理 空 间 基 金 会 , p n S uc esa a e( O e o reG opt l i
议对 外发 布 , 官 网地 址 为 : t : q i og 。Q I 其 ht / gs r/ p / . GS 软件 具有基 于 G A D L支持 多种 数 据格 式 、 以插 件 方 式涵 盖多 重 G S分析 功能 、 I 强大 的制 图功 能 、 持插 支
件 团体 的青 睐后 , 其性 能与 功 能 随 着广 大 用 户 的共 同努力 , 也就 毫不 逊色甚 至 超过 了很 多商业 产 品 , 开
源 G S发 展 充满 了生 机 。此 外 , I 和商 业 G S平 台 I 相 比 , 源 G S产 品 大多 都具 有 跨 平 台能 力 。开 源 开 I G S软件得 到学 术界 和 G S平 台厂 商越 来 越 多 的重 I I 视 , 为 G S研究 和应 用创 新 的一个 重要领 域 。 成 I
灾 的基 础 工作 , 我 国逐 渐展 开 。 探 索 一 种基 于 开 源 G S的 县 级 区域 气 象 灾 害 风 险 区 划 分 析 技 术 方 案 , 先 分 析 在 为 I 首
开 源 G S的发 展 状 况 , 讨 了开 源 G S的质 量 、 能 及 应 用 中需 注 意 的 法 律 因 素 等 , 后 以东 营 市 河 口 区为 例 , I 探 I 性 而 选 择 Q I、L S等 开 源 软 件 , 于 区 域 灾 害 系 统 论 构 建 不 同 气 象 灾 害 的分 析 模 型 及 综合 气 象 灾 害 分 析 模 型 , 行 县 G S IWI 基 进 级 区域 气 象 灾 害风 险 区划 分 析 , 终 编 制 实 验 区气 象 灾害 风 险 区划 分 级 图。 最
P s rS L的 Ps I 、 y Q ot e Q g ot S M S L的 Sa a 扩 展 等 。 G p tl i
业 问题造 成的壁垒 , 给软件开发和使 用带来 了前所 未 有 的普 及性 , 而且迫使 一些商业软件 公 司不得不 重新 思考 自身软件 的标 准化 、 价值定位 以及 著作权保 护措
因子 、 孕灾 环境 和承 灾 体 共 同组 成 。在 气 象 灾 害 风
险 区划 中 , 险性 是 前 提 , 损 性 是 基 础 , 险 性 是 危 易 风 结 果 。其 中 , 象 灾 害危 险 性 是 自然 属 性 ( 括 致 气 包 灾 因子 和 孕 灾 环 境 ) 承 灾 体 潜 在 易 损 性 是 社 会 ,
关 键 词 :气 象 灾 害 ; 险 区划 ; 源 G S 地 理 分 析 风 开 I;
中图 分 类 号 :P 2 4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74 ( 0 2 0 0 3 0 17 18 2 1 ) 3— 0 3— 8
引 言
气象 灾 害风 险是指 气象 灾 害发 生及 其给 人类 社 会 造 成损 失 的可 能性 。气象 灾 害风 险既 具有 自然 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