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电器接口

手机充电器接口
手机充电器接口

标准USB,Mini-USB接口定义

看到网络上有很多USB,Mini-USB接口的文章,里面很多的贴图要么不清楚(不是照片,而是手画的),要么就是错误的(按照它的标法插头都插不到插座里),考虑到USB连线和接口的广泛使用,特重新整理编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面介绍的是标准USB接口定义

USB是一种常用的PC接口,只有a4根线,两根电源两根信号,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正负极弄反了,否则会烧掉USB设备或者电脑的南桥芯片!

其中ID脚在OTG功能中才使用。由于Mini-USB接口分Mini-A、B和AB接口。

如果你的系统仅仅是用做Slave,那么就使用B接口。

系统控制器会判断ID脚的电平判断是什么样的设备插入,如果是高电平,则是B接头插入,此时系统就做主模式(master mode)

如果ID为低,则是A接口插入,然后系统就会使用HNP对话协议来决定哪个做Master,哪个做Slave。

这些说明为技术人员总结的,仅供参考。我们手机上一般用的都是B型Mini-USB口

下面贴一张常见的USB接口图片

从左往右依次为:miniUSB公口(A型插头)、miniUSB公口(B型插头)、USB公口(B型)、USB母口(A型插座)、USB公口(A型插头)

制订统一手机充电器接口标准的意义

从某种程度上将,YD/T1591-2006的发布,其现实意义甚至于超过了欧盟的“RoHS指令”,因为后者在某项方面留有余地,对中小企业来说操作起来比较来说困难。YD/T1591-2006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小事做起”,集中解决了容易导致电器资源浪费和产生二次环境污染的关键因素,是政府职能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积极体现。当然,颁布YD/T1591-2006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标准实施后,消费者在更换手机时不必再次购买充电器,同一个充电器可以为不同型号的手机充电,使用随手机附带的充电连接线缆还可以使用计算机上的USB接口给手机充电。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手机的消费成本,并且得到了更加便利的使用效果。

(2)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如果不做标准化,每生产一部手机都需要生产一个充电器,手机和充电器搭配销售,随着手机更新换代加快,大量消耗了社会资源。按照每年有1亿用户更换手机来计算,每年将新增1亿个充电器,若按每个充电器10元人民币计算,一年所产生的成本为10亿元。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今年1-9月份我国手机产量是3.317亿部,大家可想而知,造成的资源浪费何等惊人。充电器接口统一后,手机生产与充电器生产不必同步,用户更换手机时就不需再更换充电器,而充电器的正常使用寿命至少为3年,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充电器生产总量将大幅度减少,为国家和社会节约大量材料资源。

(3)减少废弃电子产品对生存环境污染的风险:废弃的大量充电器不仅会涉及处理成本的问题,而且还可能增加环境污染的风险。在充电器的组成部分中,含有很多金属和化学物质,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理,经过长期的氧化和分解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手机充电器总产出量的减少,可大幅度地降低手机充电器对环境污染的风险。

《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是集科研单位、手机设计制造、充电器设计制造企业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具有很好的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

(4)用广泛通用的USB A系列(普通USB)接口,可实现一线多用,不仅可用于充电,还可用于数据传输,可通过电脑的USB接口实现临时充电,十分方便;

(5)统一的USB接口放在充电器一侧,通过电缆连接到手机上,手机与连接电缆的接口由企业自行设计,这样的标准化方式利于手机外观及数据接口的个性发展,既解决了充电通用化、环保和节约资源的问题又不影响手机的设计和发展;

(6)标准还对充电器的节能、可靠性等提出了要求,使消费者使用过程中能省电、节约、可靠性高,提升了充电器的技术性能;

(7)标准对充电器以及手机充电模式的安全性作了严格规定,以保证使用安全;标准还妥善考虑了按新标准生产的手机及其连接线与电脑连接、以及与已经销售的手机的兼容性和安全性。

二.基本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手机充电器和接口的技术要求,包括交流充电器及其接口的物理特性、电气特性、安全特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等内容。从提高实用效率、利于手机个性化设计的角度出发,该标准在接口方面参照了通用串行总线(USB)类型A系列接口规范,并将统一的连接接口设在充电器一侧。

考虑到移动通信手持机的个性发展,本标准统一的连接接口设在充电器一侧,移动通信手持机一侧的连线接口由产品的设计、制造者自行确定。

1.连接结构

该标准所涉及的手持机与充电器的接口设在充电器侧,由连接插座和连接插头的机械配合以及电气性能来定义,充电器通过连接线缆另一端与手持机连接,实现充电功能。手持机与连接线缆的接口由设计者自行设计。2.连接接口

连接接口采用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参照USB A系列)连接插头、连接插座。

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之间进行插拔,当插拔的速率不超过12.5mm/min时,将连接插头完全插入连接插座所需的力最大应不能超过35N,将连接插头从连接插座中完全拔出所需的力最小应不得小于10N。

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在每小时200个周期的最大速率下插入/拔出1500个周期,插拔结束后机械结构应无损坏,将连接插头从连接插座中完全拔出所需的力最小应不得小于8N。

(3)连接接口电气性能

手持机侧连接接口电气性能要求有:

(1)手持机充电接口直流输入电压为5V±5%;最大吸收电流为1800mA。无论充电器的输出功率如何,手持机侧充电控制电路应能根据自身需求实施安全充电,不应出现过热、燃烧、爆炸以及其它电路损坏的现象。(2)手持机侧充电控制电路应具备限压保护装置。手持机充电接口在导入6Vdc以上电压时,如果不能保证安全充电,应启动保护,在非预期电压的情况下,不应出现过热、燃烧、爆炸以及其它电路损坏的现象。恢复后,手持机应能正常工作。

(3)当所连接的供电装置为非本标准规定的充电器(如计算机或便携计算机内置的USB A系列接口)时,手持机侧应限制最大吸收电流为500mA。

(4)考虑到在此标准实施之前已经生产、销售的手持机充电时吸收电流对供电装置的安全性,设计者应慎重考虑已经销售的手持机如果不具备本标准规定的安全充电措施,设计者在采用本标准时,应选择与原设计不同的手持机与连接线缆充电接口的物理设计,或在连接线缆上加装识别、限流控制装置,以防止用户在使用时误操作产生危险。

充电器侧接口要求有:

(1)充电器侧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参照USB A系列)如图5所示。其中VBus为输出直流电源的正极,GND为输出直流电源的负极(地)。D+和D-应在充电器内部短接且不与充电器其它任何部分连接。作为一个特定连接,以便手持机侧能够识别所连接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参照USB A系列)为本标准定义的充电器装置。

(2)充电器输出的额定电压为5V;输出电流范围300mA-1800mA,充电器产品应标识具体的额定输出电压、电流值。

(3)连接接口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0MΩ。

(4)连接接口的绝缘材料应能承受交流电压有效值为500V,持续时间为1分钟的耐压试验,无击穿、打火或飞弧现象。漏电不应超过0.5mA。应能承受由于开关、电涌和相似现象造成的瞬间过压。

(5)低电平的触点电阻:测试一对连接触点的接触电阻,试验要求绝缘薄膜(如存在)不应被破坏且不会发生表面融化现象;一对连接的触点在开路情况下,以最大20mV、100mA测试时,电阻的最大值是30mΩ。(6)触点电容:连接接口传导元件之间的电容,在未连接的每个触点之间的最大电容值应不大于2pF。(7)连接接口的绝缘材料应达到V-0级或更优等级。

3.连接线缆

连接线缆用于数据传输和充电兼用功能时其结构应符合图6所示(与USB A系列连接线缆相同)要求。连接线缆由四根导线组成,其中两根为电源导线(VBus为电源正极;GND为电源负极),另外两根(D+、D-)为信号导线。连接线缆长度为50cm至200cm。

4.充电器要求

(1)交流充电器的输入插头应符合GB 2099.1-1996中的相关要求;如充电器输入端为可拆卸的电源软线,还应符合GB 5023.5-1997和GB 17465.1-1998的要求。输出插座应符合要求。

(2)交流充电器输入额定交流电压适应范围应为100-240V,容差为±10%。在正常负载条件下,额定电压+10%到-10%的范围内,其稳态输入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的1.1倍,且能正常工作。

(3)交流充电器应能适应输入额定频率为50/60Hz的电源条件。在正常负载条件下,额定电压+10%到-10%的范围内,其稳态输入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的1.1倍,且能正常工作。

(4)充电器的额定输出电压应为直流5V,容差为±5%。

(5)充电器的额定输出电流范围应为300mA-1800mA。

(6)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采用表1及图7的要求。

(7)输入电压为90-264V ac时,模拟负载上的电压范围为1.50V到4.75V,输出纹波限值不大于100mA峰峰值;如果负载短路,电流限值应小于950mA。

(8)在任何情况下,不论充电器是否插在电源上,由手持机侧流向充电器的电流应不大于5mA。

(9)输入电压100-240V ac,当负载开路时,能量消耗小于300mW。

(10)充电器平均效率应不小于50%。

(11)建议充电器的输出电容范围在150μF到680μF内。

(12)电磁兼容性要求手持机侧在充电模式下,应符合相应的电磁兼容标准要求。

(13)充电器安全性能应符合GB 4943-2001、GB 4943-2001、YD 1268.2-2003中相关条款的要求。

三.测试方法

按照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测试方法要求,手持机侧的测试点在连接插头处,测量时应将连接线缆可靠连接在手持机上。具体测试项目包括:

(1)连接接口测试,如连接接口机械结构测试、连接接口可靠性测试、连接接口电气性能测试、连接接口的阻燃性测试。

(2)连接线缆测试,如连接线缆的PVC外套测试、连接线缆的测试、接线缆的电气性能测试、连接线缆的阻燃性测试、供电装置识别测试。

(3)充电器测试,如入、输出端插头、插座测试,输入电压适应范围测试,输入频率适应范围测试,输出电压测试,输出电流测试,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特性关系测试,输出纹波测试,短路电流测试,电流倒灌测试,无负载能量消耗测试,充电器平均效率测试,输出电容测试,电磁兼容性测试,充电器安全性能测试,环境适应能力测试。

四.标准说明

YD/T1591-2006参考了已经发布的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相关的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与这些标准中定义的一致。之后,还需对车载直流充电器等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研究,并考虑在必要时增加相应的部分,作为本标准的补充文件。

在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还注意了与以下标准的协调统一:GB 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YD 1268.2-2003《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充电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 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7465.1《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器具耦合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GB 17625.2《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和闪烁的限值》。

充电器与移动通信手持机同时工作时,其电磁兼容特性应分别满足不同制式的移动通信手持机的电磁兼容要求。同时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还参考了《通用串行总线规范(版本2.0)》接口的电气特性及机械结构。

MP3 手机USB充电器电路与说明(多图)

MP3 手机USB充电器电路与说明(多图) 图中用1欧的电阻F1起到保险丝的作用,用一个二极管D1完成整流作用。接通电源后,C1会有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通过R2给Q1的基极提供电流,Q1的发射极有R1电流检测电阻R1,Q1基极得电后,会经过T1的(3、4)产生集电极电流,并同时在T1的(5、6)(1、2)上产生感应电压,这两个次级绝缘的圈数相同的线圈,其中T1(1、2)输出由D7整流、C5滤波后通过USB座给负载供电;其中T1(5、6)经D6整流、C2滤波后通过IC1(实为4.3V稳压管)、Q2组成取样比较电路,检测输出电压高低;其中T1(5、6)、C3、R4还组成Q1三极管的正反馈电路,让Q1工作在高频振荡,不停的给T1(3、4)开关供电。当负载变轻或者电源电压变高等任何原因导致输出电压升高时,T1(5、6)、IC1取样比较导致Q2导通,Q1基极电流减小,集电极电流减小,负载能力变小,从而导致输出电压降低;当输出电压降低后,Q2取样后又会截止,Q1的负载能力变强,输出电压又会升高;这样起到自动稳压作用。 本电路虽然元件少,但是还设计有过流过载短路保护功能。当负载过载或者短路时,Q1的集电极电流大增,而Q1的发射极电阻R1会产生较高的压降,这个过载或者短路产生的高电压会经过R3让Q2饱和导通,从而让Q1截止停止输出防止过载损坏。因此,改变R1的大小,可以改变负载能力,如果要求输出电流小,例如只需要输出5V100MA,可以将R1阻值改大。当然,如果需要输出 5V500MA的话,就需要将R1适当改小。注意:R1改小会增加烧坏Q1的可能性,如果需要大电流输出,建议更换13003、13007中大功率管。

手机充电器原理分解和图

USB用电池充电器电路图 如图是USB用电池充电器电路。它是在5.25V/500mA最大额定功率时,使用通用串联总线(USB)以最大电流对锤离子充电的电路。电路中,LM3622为锤离子电池充电控制器。设计的充电电路使USB具有最大功率工作的能力,为了满足USB的技术指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最大功率工作能力从总线中取出的电流不能大于5OOmA。通过限流电阻R1将其最大充电电流设定为400mA,而剩下的100mA电流供给充电器控制电路等。在系统启动期间,LM3525电源开关使电池充电器与总线保持隔离状态,充电电流不会超过总线提供的最大电流。 在总线输出口经过适当的计算后,USB控制信号将USB电源通过LM3525与充电电路连接起来。在开关通/断工作时,LM3525具有过电流与欠电压防止功能。在设计充电电路时,应认真考虑总线电源与充电电路之间的电压降,因此,VT1和VD1要选用低电压降的器件,使输入电压较低时电路也能有效地对电池进行充电。在优选元件的情况下 LM3525输入与电池正极之目的电压降的典型值为53OmV,或对电池的充电电流大于400mA。最佳充电时间为从以最大电流对电池开始充电直到电池达到满充电电压为止。 对于4.2V锤离子电池,要求充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典型值为4.7V。USB规格规定的最小输出电压为4.75V,但USB电缆和接线电阻上电压降为35OmV,因此,在最坏情况下,充电电路的输入电压低至4.4V,而在USB规格中充电电路仍然有效。要说清楚的是,要防止USB电压规格下限的系统对电池进行慢充电,或防止对满度电池充电。4.2V电池的最佳充电电压是充电电路的输入电压,其典型值为4.7V。当电路的输入电压低到4.6V以及电池电压接近满充电4.2V时,VT1和VD1的电压降使电路不能有效地提供充电电流。 在VT1和VD1的电压降仅为400mV时,电路为电池提供的充电电流不大于2OOmA。在低输入情况下,充电电流降为50%对电池恒压充电。当输人电压低到4.5V时,电池不能满充电到4.2V。在设计USB电源时,要采用低阻抗电缆和低电阻接线,使充电电路的输入电压足够高,确保不会出现慢充电或不完全充电的情况。

手机充电器原理与维修

手机通用充电器及诺基亚手机充电器原理与维修 图片: 这是一种脉宽调制型充电电路,220V交流电压经R1限流,D1~D4桥式整流,C1滤波得到300V 左右的直流电压,此电压经主绕组L1给开关管V1集电极供电,经R4给V1偏置。刚加电压时V1开始导通,L1产生感生电动势,反馈绕组L2的感生电动势经反馈回路C4、R6加到开关管V1的基极,构成正反馈,从而使V1迅速进入饱和导通状态。此时V1的发射极电流很大,电阻R2上压降很大,此电压经R3 加到控制管V2的基极,使其导通,V1基极电压降低,集电极电流减小,L2感生与前反向的负电压经C4、R6加到V1基极,使开关管V1迅速进入截止状态。就这样,开关管不断导通截止,变压器B次级绕组L3就可获得脉冲电压。改变R6、C4的值可改变脉冲宽度从而达到调节充电电流的目的。不充电时,无负载,没有电流经过R20,V6截止,变色发光二极管D8不亮。当接上负载时,绕组L3的电压经D13、D15整流,C7滤波给负载供电,R20产生左负右正的电压,使V6导通,发光管D8导通发红光,

指示开始充电,随着充电的进行,充电电流越来越小,当充满电时,流过R20的电流变小,其上压降变小,V6 导通程度降低,流过D8电流变小,发绿光,表示充满电。其常见故障为开关管因功率过载而损坏和限流电阻R1损坏。 图1为一款诺基亚手机通用充电器实绘电路。AC220V电压经D3半波整流、C1滤波后得到约+300V电压,一路经开关变压器T初级绕组L1加到开关管Q2 c极,另一路经启动电阻R3加到Q2 b极,Q2进入微导通状态,L1中产生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则L2中产生上负下正的感应电动势。L2中的感应电动势经R8、C2正反馈至Q2 b极,Q2迅速进入饱和状态。在Q2饱和期间,由于L1中电流近似线性增加,则L2中产生稳定的感应电动势。此电动势经R8、R6、Q2的b-e结给C2 充电,随着C2的充电,Q2 b极电压逐渐下降,当下降至某值时,Q2退出饱和状态,流过L1中的电流减小,L1、L2中感应电动势极性反转,在R8、C2的正反馈作用下,Q2迅速由饱和状态退至截止状态。这时,+300V 电压经R3、R8、L2、R16对C2反向充电,C2右端电位逐渐上升,当升

手机充电器电路设计[1]

手机充电器电路设计 摘要: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设计。了解手机充电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流程,确定相关参数和电路图。 关键字:隔离变压器频率绝缘电阻绝缘强度可燃性自由跌落湿热试验工作原理工作流程 1 前言(李洋) 1 电路设计思想 从手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控制出发,用220V 交流电通过配置的内置储能锂电池对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工作流程图 2 电路设计方案 充电芯片选用美信半导体公司的锂电池充电芯片,这款充电芯片具

有很强的充电控制特性,可外接限流型充电电源和P沟道场效应管,能对单节锂电池进行安全有效的快充。其最大特点是在不使用电感的情况下仍能做到很低的功率耗散,且充电控制精度达0.75%;可以实现预充电;具有过压保护和温度保护功能,其浮充方式能够充至最大电池容量。当充电电源和电池在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时,接通电源将启动一次充电过程。充电结束的条件是平均的脉冲充电电流达到快充电流的1%,或时间超出片上预置的充电时间。所选用的充电芯片能够自动检测充电电源,在没有电源时自动关断以减少电池的漏电。启动快充后打开外接的P型场效应管,当检测到电池电压达到设定的门限时进入脉冲充电方式,充电结束时,外接LED指示灯将会进行闪烁提示。 电路工作原理 内置储能电池的充电及其保护电路其中包括:LED显示、热敏电阻,电流反向保护。ADJ引脚通过10kΩ的电阻与内部1.4V的精密基准源相连接,当ADJ对地没有连接电阻时,电池充电电压阈值为缺省值:VBR =4.2V;当需要自行设置充电阈值时,可在ADJ引脚与GND间接一精度为1%的电阻RADJ,阻值由式(1)确定:RADJ=10kΩ/(VBR/VBRC-1) (1) 由图3可知,充电阈值为4.1V,可得RADJ=410k 做手机充电器电路设计,需先对其工作环境进行分析,了解其工作原理。

手机充电器电路原理图分析

专门找了几个例子,让大家看看。自己也一边学习。 分析一个电源,往往从输入开始着手。220V交流输入,一端经过一个4007半波整流,另一端经过一个10欧的电阻后,由10uF电容滤波。这个10欧的电阻用来做保护的,如果后面出现故障等导致过流,那么这个电阻将被烧断,从而避免引起更大的故障。右边的4007、4700pF电容、82KΩ电阻,构成一个高压吸收电路,当开关管13003关断时,负责吸收线圈上的感应电压,从而防止高压加到开关管13003上而导致击穿。13003为开关管(完整的名应该是MJE13003),耐压400V,集电极最大电流1.5A,最大集电极功耗为14W,用来控制原边绕组与电源之间的通、断。当原边绕组不停的通断时,就会在开关变压器中形成变化的磁场,从而在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由于图中没有标明绕组的同名端,所以不能看出是正激式还是反激式。 不过,从这个电路的结构来看,可以推测出来,这个电源应该是反激式的。左端的510KΩ为启动电阻,给开关管提供启动用的基极电流。13003下方的10Ω电阻为电流取样电阻,电流经取样后变成电压(其值为10*I),这电压经二极管4148后,加至三极管C945的基极上。当取样电压大约大于1.4V,即开关管电流大于0.14A时,三极管C945导通,从而将开关管13003的基极电压拉低,从而集电极电流减小,这样就限制了开关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而烧毁(其实这是一个恒流结构,将开关管的最大电流限制在140mA左右)。 变压器左下方的绕组(取样绕组)的感应电压经整流二极管4148整流,22uF电容滤波后形成取样电压。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取三极管C945发射极一端为地。那么这取样电压就是负的(-4V左右),并且输出电压越高时,采样电压越负。取样电压经过6.2V稳压二极管后,加至开关管13003的基极。前面说了,当输出电压越高时,那么取样电压就越负,当负到一定程度后,6.2V稳压二极管被击穿,从而将开关13003的基极电位拉低,这将导致开关管断开或者推迟开关的导通,从而控制了能量输入到变压器中,也就控制了输出电压的升高,

手机常用的充电控制原理电路图

上图1是三星手机中比较常用的充电控制原理电路图: 根据电路原理分析,可能存在的故障现象有: 1、电池电量不显示或显示电量不准确:R510、R512阻值发生变化,C504轻微漏电; 2、自动充电或不会提示充电结束:END-OF-CHG控制信号异常,R511电阻异常,U502损坏; 3、不能充电:U502输入充电电压异常,TA502坏,U502损坏; 4、充不进电(有提示充电中,但充不进电量):U502损坏,R514或R515阻值异常, 5、USB不能充电:U502#2输入电压不正常(正常应为5V),主要是由U502损坏造成 6、电池电量正常也会提示低电报警:R510、R512阻值发生变化 7、加电池按开机键后提示充电中并不能开机:AUX-ON控制信号异常,U502或电源IC损坏; 8、电量充不满:R510、R512阻值发生变化,C504轻微漏电; 9、加电开机后显示“请充电”,几秒后手机便自动关机:R510到电池正极断线 具体实例分析: 1、C208手机进水充不进电 处理方法:插上充电器显示充电,但是充不进电,此故障应该是充电电路问题,清洗后发现充电电路R116(10K)腐蚀断裂,更换R116后测试故障排除。 图2

2、C218手机不充电(无充电电流) 处理方法:拆机后发现卡座下面一个黄电容(C324)有点变色,更换C324后无效。用万用表测ZD703开路,更换ZD703后故障有所改善(显示充电,但是充不进电)。分析原因应是CPU检测到充电信号,但是 充电IC没有完成充电电路中供电输出信号,更换充电IC(U301)后故障排除。 图3 3、D508手机装电池显示自动充电状态 处理方法:因为手机CPU检测到充电信号导致,先检查尾插正常,装电池测充电IC(U503)#7电压为低电平(正常2.6V左右)。查找电路图,发现U503#7与Q500相连,拆除Q500测量电压正 常,更换Q500故障排除。D508手机装电池显示自动充电的比较常见,有部份是充电IC或尾插 损坏导致,部分是由于Q500导致,但有部分Q500本身没有坏,但摘除Q500也可以解决。 图4 4、E738手机装电池按开机键即显示充电状态,不开机 处理方法:因为手机CPU检测到充电信号导致,先检查尾插正常,装电池测充电IC(U502)#3电压为低电平(正常2.6V左右)。查找电路图,发现U502#3与电源IC(U400)#1相连,更换电源IC后故障排除。(原理分析参照图1) 5、E368手机充电时会提示"USB不能充电" 处理方法:插入充电器,测量U502#2(USB充电输入)有2.2V(正常为0V,只有采用USB充电时才会有5.0V输入),测U502#1与#2阻值偏低,更换充电控制管U502后故障排除。(原理分析参照图1)

模电课程设计—手机充电器

郑州科技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手机充电器 学生姓名 x x x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 学号2012470xx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xx 完成时间 2014年月日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逐渐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也有不利的一方面,消费者每当更换一个手机就必须更换原配充电器,或者是原配充电器遗失或损坏后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充电器,所以必须抛弃手机或者寻找原配充电器,但是花很多的钱。手机配件的不完善逐渐成为国产手机被消费者厌恶最多的问题之一,致使国内手机的销量下降。 在2003年,深圳市海陆通电子有限公司研发推出了历史上第一款通用型手机充电器——万能充,让海陆通公司始料不及的是,这个看似简单但外观独特的充电器却获得市场的热销。“第一次推出的几十万批量试单,三天内全部售完,完全出乎在我们的预料。”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至此万能充电器逐渐成为人们充手机的主要工具,方便快捷。 以前一个手机要对一个原装充电器,因为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有的人半年就换一台手机,一个老百姓平均使用的充电器十个八个,对社会的有限资源是极大的浪费。但是万能充发明出来后,一个充电器基本可以满足全家人使用。所以说对节约社会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这个行业来说也是一个创新性的里程碑式的产品,有效地推动了充电器标准化的进程。一个小小充电器不仅改变了海陆通公司的命运,也改变了数以千万中国手机用户换手机一定要换充电器的束缚,给手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目录 1设计的目的 (1) 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 2.1设计的任务 (1) 2.2设计的要求 (1) 3设计方案与论证 (1) 3.1 设计的方案 (1) 3.2万能充的原理方框图 (2) 4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3) 4.1元器件的选用原理 (3) 4.2总体电路图 (5) 5单元电路 (7) 5.1变压器 (7) 5.2二极管 (8) 6硬件的安装与调试 (9) 6.1硬件的安装 (9) 6.2硬件的调试 (9) 7总结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1) 附录2:元器件清单 (11)

三星手机充电器原理与维修

星手机充电器原理与维修 图片: 这是一种脉宽调制型充电电路,220V交流电压经R1限流,D1~D4桥式整流,C1滤波得到300V 左右的直流电压,此电压经主绕组L1给开关管V1集电极供电,经R4给V1偏置。刚加电压时V1开始导通,L1产生感生电动势,反馈绕组L2的感生电动势经反馈回路C4、R6加到开关管V1的基极,构成正反馈,从而使V1迅速进入饱和导通状态。此时V1的发射极电流很大,电阻R2上压降很大,此电压经R3 加到控制管V2的基极,使其导通,V1基极电压降低,集电极电流减小,L2感生与前反向的负电压经C4、R6加到V1基极,使开关管V1迅速进入截止状态。就这样,开关管不断导通截止,变压器B次级绕组L3就可获得脉冲电压。改变R6、C4的值可改变脉冲宽度从而达到调节充电电流的目的。不充电时,无负载,没有电流经过R20,V6截止,变色发光二极管D8不亮。当接上负载时,绕组L3的电压经D13、D15整流,C7滤波给负载供电,R20产生左负右正的电压,使V6导通,发光管D8导通发红光,

指示开始充电,随着充电的进行,充电电流越来越小,当充满电时,流过R20的电流变小,其上压降变小,V6 导通程度降低,流过D8电流变小,发绿光,表示充满电。其常见故障为开关管因功率过载而损坏和限流电阻R1损坏。 图1为一款诺基亚手机通用充电器实绘电路。AC220V电压经D3半波整流、C1滤波后得到约+300V电压,一路经开关变压器T初级绕组L1加到开关管Q2 c极,另一路经启动电阻R3加到Q2 b极,Q2进入微导通状态,L1中产生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则L2中产生上负下正的感应电动势。L2中的感应电动势经R8、C2正反馈至Q2 b极,Q2迅速进入饱和状态。在Q2饱和期间,由于L1中电流近似线性增加,则L2中产生稳定的感应电动势。此电动势经R8、R6、Q2的b-e结给C2 充电,随着C2的充电,Q2 b极电压逐渐下降,当下降至某值时,Q2退出饱和状态,流过L1中的电流减小,L1、L2中感应电动势极性反转,在R8、C2的正反馈作用下,Q2迅速由饱和状态退至截止状态。这时,+300V 电压经R3、R8、L2、R16对C2反向充电,C2右端电位逐渐上升,当升

手机万能充电器电路原理与维修

手机万能充电器电路原 理与维修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手机万能充电器电路原理与维修 由于各型号手机所附带的充电器插口不同,以造成各手机充电器之间不能通用。当用户手机充电器损坏或丢失后,无法修复或购不到同型号充电器,使手机无法使用。万能充电器厂家看到这样的商机,就开发生产出手机万能充电器,该充电器由于其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便宜,适合机型多,深受用户的欢迎。下面以深圳亚力通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四海通S538型万能充电器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该充电器在市场上占有率较高,又没有随机附带电路图,给维修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根据实物测绘出其工作原理图,见附图,供维 修时参考。 四海通S538型万能充电器在外观设计上比较独特,面板上采用透明塑料制作的半椭圆形夹子,透明塑料面板上固定有两个距离可调节的不锈钢簧片作为充电电极。面板的尾部并排有1个测试开关(极性转换开关)和4个状态指示灯,用户根据需要可以调节充电器电极距离和输出电压极性,并通过状态指示灯可方便看出电池的充电情况。 一、工作原理 该充电器电路主要由振荡电路、充电电路、稳压保护电路等组成,其输入电压AC220V、50/60Hz、40mA,输出电压DC4.2V、输出电流在150mA~180mA。在充电之前,先接上待充电池,看充电器面板上的测试指示灯是否亮若亮,表示极性正确,可以接通电源充电;否则,说明电池的极性和充电器输出电压的极性是相反的,这时需要按一下极性转换开关AN1(测试键) 才行。具体电路原理如下。 1.振荡电路 该电路主要由三极管VT2及开关变压器T1等组成。接通电源后,交流220V经二极管VD2半波整流,形成100V左右的直流电压。该电压经开关变压器T的1-1初级绕组加到了三极管VT2的c极,同时该电压经启动电阻R4为VT2的b极提供一个正向偏置电压,使VT2导通。此时,三极管VT2和开关变压器T1组成的间歇振荡电路开始工作,开关变压器T的1-1初级绕组中有电流通过。由于正反馈作用,在变压器T的1-2绕组感应的电压通过反馈电阻R1和电容C1加到VT2的b极,使三极管VT2的b极导通电流加大,迅速进人饱和区。随着电容C1两端电压不断升高,VT1的b极电压逐渐降低,使三极管VT2逐渐退出饱和区,其集电极电流开始减少,变压器T的1-1初级绕组中产生的磁通量也开始减少。在变压器T的1-2绕组感应的负反馈电压,使VT2迅速截止,完成一个振荡周期。在VT2进入截止期间,变压器T的1-3绕组就感应出一个5.5V左右的交流电压,作为后级的充电电压。 2.充电电路

手机充电器电路图讲解(DOC)

手机充电器电路图讲解 时间:2012-12-18 来源:作者: 分析一个电源,往往从输入开始着手。220V交流输入,一端经过一个4007半波整流,另一端经过一个10欧的电阻后,由10uF电容滤波。这个10欧的电阻用来做保护的,如果后面出现故障等导致过流,那么这个电阻将被烧断,从而避免引起更大的故障。右边的4007、4700pF电容、82KΩ电阻,构成一个高压吸收电路,当开关管13003关断时,负责吸收线圈上的感应电压,从而防止高压加到开关管13003上而导致击穿。13003为开关管(完整的名应该是MJE13003),耐压400V,集电极最大电流1.5A,最大集电极功耗为14W,用来控制原边绕组与电源之间的通、断。当原边绕组不停的通断时,就会在开关变压器中形成变化的磁场,从而在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由于图中没有标明绕组的同名端,所以不能看出是正激式还是反激式。 不过,从这个电路的结构来看,可以推测出来,这个电源应该是反激式的。左端的510KΩ为启动电阻,给开关管提供启动用的基极电流。13003下方的10Ω电阻为电流取样电阻,电流经取样后变成电压(其值为10*I),这电压经二极管4148后,加至三极管C945的基极上。当取样电压大约大于1.4V,即开关管电流大于0.14A时,三极管C945导通,从而将开关管13003的基极电压拉低,从而集电极电流减小,这样就限制了开关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而烧毁(其实这是一个恒流结构,将开关管的最大电流限制在140mA左右)。 变压器左下方的绕组(取样绕组)的感应电压经整流二极管4148整流,22uF电容

滤波后形成取样电压。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取三极管C945发射极一端为地。那么这取样电压就是负的(-4V左右),并且输出电压越高时,采样电压越负。取样电压经过6.2V稳压二极管后,加至开关管13003的基极。前面说了,当输出电压越高时,那么取样电压就越负,当负到一定程度后,6.2V稳压二极管被击穿,从而将开关 13003的基极电位拉低,这将导致开关管断开或者推迟开关的导通,从而控制了能 量输入到变压器中,也就控制了输出电压的升高,实现了稳压输出的功能。 而下方的1KΩ电阻跟串联的2700pF电容,则是正反馈支路,从取样绕组中取出感应电压,加到开关管的基极上,以维持振荡。右边的次级绕组就没有太多好说的了,经二极管RF93整流,220uF电容滤波后输出6V的电压。没找到二极管RF93 的资料,估计是一个快速回复管,例如肖特基二极管等,因为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较高,所以需要工作频率的二极管。这里可以用常见的1N5816、1N5817等肖特基二极管代替。 同样因为频率高的原因,变压器也必须使用高频开关变压器,铁心一般为高频铁氧体磁芯,具有高的电阻率,以减小涡流。 霓虹灯灯管要求很高的启动电压,需用一个漏磁变压器作启动和整流用。漏磁变压器的空载二次电压不小于15kV、容量为450V·A、电流为24mA、短路电流为30mA。这样的漏磁变压器能点亮管径为12mm、展开长度约为12m的灯管。霓虹灯控制电路:

手机充电电路

手机充电电路因不同的机型,芯片组,不同的设计理念其实际电路有所 不同,比如: 1.MT,展讯等杂牌机的充电电路不算复杂,基本上在电路板上都能找到相应的元器件。如图(一)所示 ffl (— 5 MT系列充电莹元 2.诺基亚手机的充电电路看起来最容易,外围电路设计得相当简单,复 杂的充电电路基本上都已经集成到电源中。外面只能看到保护和限流部 分了。如图(二)所示

图(二J N7610充电单元 3.摩托罗拉的充电电路历来则是最复杂的,外围充电电路的元器件有几十个,故障点相当多,维修起来相比很罗嗦,不过也有一定的思路可循。如图(三)所示 图(三〉V丑充电单元 虽然充电电路在具体维修时分量不是很重,但涉及漏电,不开机时还是要修 的。同时也是因为一直以来单独介绍这方面的文章很少,维 修师傅和学员又很需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基于此,我们有必要根据维修经验,以及

掌握的原理知识来分析充电电路的原理,维修思路。因为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一致,为了大家都能容易理解,我们就以杂牌机MT 系列为主来研究,相信大家对其它机型也会举一反三的。 一、手机充电部分组成,它包括充电电路及其保护电路两大部分: (一)充电基本部分: 1.充电检测部分:检测充电器是否插入手机,告知CPU充电器已经插入,可以充电了,该电路出问题会出现充电时无反应等。 2.充电控制部分:控制外电向手机充电或不充电,告知电源和充电模块电池已经低电,准备受控,快充还是慢充,该电路出问题会造成不充电,充不满电,过充电,始终充电的现象。 3.电量检测部分:检测充电电量的多少,当充满电后,向CPU发出信号,告知已充满 电量,否则该电路出问题会出现始终充电,或显示充电但充不进去电的现象。 二)充电保护部分: 1. 过压保护部分:过压保护一般是当充电时候交流端电压的不稳定,防止损毁电源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 2009-03-08 18:26 锂电池是继镍镉、镍氢电池之后,可充电电池家族中的佼佼者.锂离子电池以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 手机、摄录像机、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电动工具、遥控或电动玩具、照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 一、锂电池与镍镉、镍氢可充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为石墨晶体,正极通常为二氧化锂。充电时锂离子由正极向负极运动而嵌入石墨层中。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晶体内负极表面脱离移向正极。所以,在该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总是以锂离子形态出现,而不是以金属锂的形态出现。因而这种电池叫做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 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单节电压高、自放电率低、电池循环次数多等优点,但价格较贵。镍镉电池因容量低,自放电严重,且对环境有污染,正逐步被淘汰。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且不污染环境,但单体电压只有,因而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 ?? 二、锂电池的特点: 1、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体积能量比; 2、电压高,单节锂电池电压为,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 3、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 4、无记忆效应。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所以锂电池充电前无需放电; 5、寿命长。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远大于500次; 6、可以快速充电。锂电池通常可以采用~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2小时; 7、可以随意并联使用; 8、由于电池中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是当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 9、成本高。与其它可充电池相比,锂电池价格较贵。 三、锂电池的内部结构: ??? 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电池内充有有机电解质溶液。另外还装有安全阀和PTC元件,以便电池在不正常状态及输出

手机充电器原理图详解

手机充电器原理图详解 该充电器采用了RCC型开关电源,即振荡抑制型变换器,它与PWM型开关电源有一定的区别。PWM型开关电源由独立的取样误差放大器和直流放大器组成脉宽调制系统;而RCC型开关电源只是由稳压器组成电平开关,控制过程为振荡状态和抑制状态。由于PWM型开关电源中的开关管总是周期性的通断,系统控制只是改变每个周期的脉冲宽度,而RCC型开关电源的控制过程并非线性连续变化,它只有两个状态:当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超过额定值时,脉冲控制器输出低电平,开关管截止;当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低于额定值时,脉冲控制器输出高电平,开关管导通。当负载电流减小时,滤波电容放电时间延长,输出电压不会很快降低,开关管处于截止状态,直到输出电压降低到额定值以下,开关管才会再次导通。开关管的截止时间取决于负载电流的大小。开关管的导通/截止由电平开关从输出电压取样进行控制。因此这种电源也称非周期性开关电源。 220V市电经V D1~V D4桥式整流后在V2的集电极上形成一个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由V2和开关变压器组成间歇振荡器。开机后,300V直流电压经过变压器初级加到V2的集电极,同时该电压还经启动电阻R2为V2的基极提供一个偏置电压。由于正反馈作用,V2 Ic迅速上升而饱和,在V2进入截止期间,开关变压器次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压使V D7导通,向负载输出一个9V左右的直流电压。开关变压器的反馈绕组产生的感应脉冲经V D5整流、C1滤波后产生一个与振荡脉冲个数呈正比的直流电压。此电压若超过稳压管V D17的稳压值,V D17便导通,此负极性整流电压便加在V2的基极,使其迅速截止。V2的截止时间与其输出电压呈反比。V D17的导通/截止直接受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影响。电网电压越低或负载电流越大,V D17的导通时间越短,V2的导通时间越长,反之,电网电压越高或负载电流越小,V D5的整流电压越高,V D17的导通时间越长,V2的导通时间越短。V1是过流保护管,R5是V2 Ie的取样电阻。当V2 Ie过大时,R5上的电压降使V1导通,V2截止,可有效消除开机瞬间的冲击电流,同时对V D17的控制功能也是一种补偿。V D17以电压取样来控制V2的振荡时间,而V1是以电流取样来控制V2振荡时间的。 如果是为镍镉、镍氢电池充电,由于这类电池存在一定的记忆效应,需不定时对其进行放电。SW1是镍镉、镍氢、锂离子电池充电转换开关。SW1与精密基准电源SL431为运放LM324⑨提供两个不同的精密基准源,由SW1切换。在给镍镉、镍氢电池充电时,LM324⑨脚的基准电压约0。09V(空载);在给锂离子电池充电时,LM324⑨脚的基准电压约为0。08V(空载),

手机充电器的原理及故障维修

手机充电器的原理及故 障维修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该充电器采用了RCC型开关电源,即振荡抑制型变换器,它与PWM型开关电源有一定的区别。PWM型开关电源由独立的取样误差放大器和直流放大器组成脉宽调制系统;而RCC型开关电源只是由稳压器组成电平开关,控制过程为振荡状态和抑制状态。由于PWM型开关电源中的开关管总是周期性的通断,系统控制只是改变每个周期的脉冲宽度,而RCC型开关电源的控制过程并非线性连续变化,它只有两个状态:当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超过额定值时,脉冲控制器输出低电平,开关管截止;当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低于额定值时,脉冲控制器输出高电平,开关管导通。当负载电流减小时,滤波电容放电时间延长,输出电压不会很快降低,开关管处于截止状态,直到输出电压降低到额定值以下,开关管才会再次导通。开关管的截止时间取决于负载电流的大小。开关管的导通/截止由电平开关从输出电压取样进行控制。因此这种电源也称非周期性开关电源。

220V市电经VD1~VD4桥式整流后在V2的集电极上形成一个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由V2和开关变压器组成间歇振荡器。开机后,300V直流电压经过变压器初级加到V2的集电极,同时该电压还经启动电阻R2为V2的基极提供一个偏置电压。由于正反馈作用,V2Ic迅速上升而饱和,在V2进入截止期间,开关变压器次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压使VD7导通,向负载输出一个9V左右的直流电压。开关变压器的反馈绕组产生的感应脉冲经VD5整流、C1滤波后产生一个与振荡脉冲个数呈正比的直流电压。此电压若超过稳压管VD17的稳压值,VD17便导通,此负极性整流电压便加在V2的基极,使其迅速截止。V2的截止时间与其输出电压呈反比。VD17的导通/截止直接受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影响。电网电压越低或负载电流越大,VD17的导通时间越短,V2的导通时间越长,反之,电网电压越高或负载电流越小,VD5的整流电压越高,VD17的导通时间越长,V2的导通时间越短。V1是过流保护管,R5是V2Ie的取样电阻。当V2Ie过大时,R5上的电压降使V1导通,V2截止,可有效消除开机瞬间的冲击电流,同时对VD17的控制功能也是一种补偿。VD17以电压取样来控制V2的振荡时间,而V1是以电流取样来控制V2振荡时间的。 如果是为镍镉、镍氢电池充电,由于这类电池存在一定的记忆效应,需不定时对其进行放电。SW1是镍镉、镍氢、锂离子电池充电转换开关。SW1与精密基准电源SL431为运放LM324⑨提供两个不同的精密基准源,由SW1切换。在给镍镉、镍氢电池充电时,LM324⑨脚的基准电压约0.09V(空载);在给锂离子电池充电时,LM324⑨脚的基准电压约为0.08V(空载),这种设计是由这两种类型电池特有的化学特性决定的。按下SW2,V5基极瞬间得一低电平而导通,可充电池上的残余电压通过V5的ec极在R17上放电,同时放电指示灯

手机充电器原理图

一款手机充电器用电源变换器电路的分析 分析一个电源,往往从输入开始着手。220V交流输入,一端经过一个4007半波整流,另一端经过一个10欧的电阻后,由10uF电容滤波。这个10欧的电阻用来做保护的,如果后面出现故障等导致过流,那么这个电阻将被烧断,从而避免引起更大的故障。右边的4007、4700pF电容、82KΩ电阻,构成一个高压吸收电路,当开关管13003关断时,负责吸收线圈上的感应电压,从而防止高压加到开关管13003上而导致击穿。13003为开关管(完整的名应该是MJE13003),耐压400V,集电极最大电流1.5A,最大集电极功耗为14W,用来控制原边绕组与电源之间的通、断。当原边绕组不停的通断时,就会在开关变压器中形成变化的磁场,从而在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由于图中没有标明绕组的同名端,所以不能看出是正激式还是反激式。 不过,从这个电路的结构来看,可以推测出来,这个电源应该是反激式的。左端的510KΩ为启动电阻,给开关管提供启动用的基极电流。13003下方的10Ω电阻为电流取样电阻,电流经取样后变成电压(其值为10*I),这电压经二极管4148后,加至三极管C945的基极上。当取样电压大约大于1.4V,即开关管电流大于0.14A时,三极管C945导通,从而将开关管13003的基极电压拉低,从而集电极电流减小,这样就限制了开关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而烧毁(其实这是一个恒流结构,将开关管的最大电流限制在140mA左右)。变压器左下方的绕组(取样绕组)的感应电压经整流二极管4148整流,22uF电容滤波后形成取样电压。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取三极管C945发射极一端为地。那么这取样电压就是负的(-4V左右),并且输出电压越高时,采样电压越负。取样电压经过6.2V稳压二极管后,加至开关管13003的基极。 原理图如下: 前面说了,当输出电压越高时,那么取样电压就越负,当负到一定程度后,6.2V稳压二极管被击穿,从而将开关13003的基极电位拉低,这将导致开关管断开或者推迟开关的导通,从而控制了能量输入到变压器中,也就控制了输出电压的升高,实现了稳压输出的功能。而下方的1KΩ电阻跟串联的2700pF电容,则是正反馈支路,从取样绕组中取出感应电压,加到开关管的基极上,以维持振荡。右边的次级绕组就没有太多好说的了,经二极管RF93整流,220uF电容滤波后输出6V的电压。没找到二极管RF93的资料,估计是一个快速恢复管,例如肖特基二极管等,因为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较高,所以需要工作频率的二极管。这里可以用常见的1N5816、1N5817等肖特基二极管代替。同样因为频率高的原因,变压器也必须使用高频开关变压器,铁心一般为高频铁氧体磁芯,具有高的电阻率,以减小涡流。

手机充电器电源适配器原理

手机充电器电源适配器原理 这个电路有稳压和限流功能,正好做LED驱动电源。磁芯改为EE19,线圈的匝数不知道怎么数,准备估计着多试试几次。另外查了一下,EE19功率是10W(50KHZ),功率应该够了吧。 220V交流输入,一端经过一个4007半波整流,另一端经过一个10欧的电阻后,由10uF 电容滤波。这个10欧的电阻用来做保护的,如果后面出现故障等导致过流,那么这个电阻将被烧断,从而避免引起更大的故障。右边的4007、4700pF电容、82KΩ电阻,构成一个高压吸收电路,当开关管 13003关断时,负责吸收线圈上的感应电压,从而防止高压加到开关管13003上而导致击穿。13003为开关管(完整的名应该是MJE13003),用来控制原边绕组与电源之间的通、断。当原边绕组不停的通断时,就会在开关变压器中形成变化的磁场,从而在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 由于图中没有标明绕组的同名端,所以不能看出是正激式还是反激式。不过,从这个电路的结构来看,可以推测出来,这个电源应该是反激式的。左端的510KΩ为启动电阻,给开关管提供启动用的基极电流。13003下方的10Ω电阻为电流取样电阻,电流经取样后变成电压(其值为10*I),这电压经二极管4148后,加至三极管C945的基极上。当取样电压大约大于1.4V,即开关管电流大于0.14A时,三极管 C945导通,从而将开关管13003的基极电压拉低,从而集电极电流减小,这样就限制了开关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而烧毁(其实这是一个恒流结构,将开关管的最大电流限制在

140mA左右)。 变压器左下方的绕组(取样绕组)的感应电压经整流二极管4148整流,22uF电容滤波后形成取样电压。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取三极管C945发射极一端为地。那么这取样电压就是负的(-4V左右),并且输出电压越高时,采样电压越负。取样电压经过6.2V稳压二极管后,加至开关管13003的基极。前面说了,当输出电压越高时,那么取样电压就越负,当负到一定程度后,6.2V稳压二极管被击穿,从而将开关13003 的基极电位拉低,这将导致开关管断开或者推迟开关的导通,从而控制了能量输入到变压器中,也就控制了输出电压的升高,实现了稳压输出的功能。而下方的1KΩ电阻跟串联的2700pF电容,则是正反馈支路,从取样绕组中取出感应电压,加到开关管的基极上,以维持振荡。

手机充电器电路图原理

手机充电器电路图原理 关键词:电路图来源:本站整理点击:转播到腾讯微博 对于市场上到处可见的手机充电器,万能充不断的增多,但质量又不是很高,经常会出现问题,扔了可惜,故教大家几招分析手机充电器原理的分析,希望 能给大家修理带来些帮助。分析一个电源,往往从输入开始着手。<<提示: 容源电子网为广大电子爱好者提供电路图专题网站“容源电路图网”,欢迎访问。汇聚大量电路图与你共同分享。》 220V交流输入,一端一个4007半波整流,另一端一个10欧的电阻后, 由10uF电容滤波。10欧的电阻用来做保护的,出现故障等导致过流,那么电阻将被烧断,从而避免引起更大的故障。右边的4007、4700pF电容、82KΩ电阻,构成一个高压吸收电路,当开关管13003关断时,负责吸收线圈上的感应电压,从而防止高压加到开关管13003上而导致击穿。<<提示:容源 电子网为广大电子爱好者提供电路图专题网站“容源电路图网”,欢迎访问。汇聚大量电路图与你共同分享。》 13003为开关管(完整的名应该是MJE13003),耐压400V,集电极最大电流1.5A,最大集电极功耗为14W,用来控制原边绕组与电源的通、断。当原边绕组不 停的通断时,就会在开关变压器中形成变化的磁场,从而在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图中没有标明绕组的同名端,不能看出是正激式还是反激式。不过,从电路的结构来看,可以推测出来,电源应该是反激式的。左端 的510KΩ为启动电阻,给开关管提供启动用的基极电流。<<提示:容源电 子网为广大电子爱好者提供电路图专题网站“容源电路图网”,欢迎访问。汇聚大量电路图与你共同分享。》 13003下方的10Ω电阻为电流取样电阻,电流经取样后变成电压(其值为10*I),这电压经二极管4148后,加至三极管C945的基极上。当取样电压大约大于1.4V,即开关管电流大于0.14A时,三极管C945导通,从而将开关管13003的基极电压拉低,从而集电极电流减小,这样就限制了开关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而烧

手机充电器电子电路原理分析及图解

手机充电器电子电路原理分析及图解 分析一个电源,往往从输入开始着手。220V交流输入,一端经过一个4007半波整流,另一端经过一个10欧的电阻后,由10uF电容滤波。这个10欧的电阻用来做保护的,如果后面出现故障等导致过流,那么这个电阻将被烧断,从而避免引起更大的故障。右边的4007、4700pF电容、82KΩ电阻,构成一个高压吸收电路,当开关管13003关断时,负责吸收线圈上的感应电压,从而防止高压加到开关管13003上而导致击穿。13003为开关管(完整的名应该是MJE13003),耐压400V,集电极最大电流1.5A,最大集电极功耗为14W,用来控制原边绕组与电源之间的通、断。当原边绕组不停的通断时,就会在开关变压器中形成变化的磁场,从而在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由于图中没有标明绕组的同名端,所以不能看出是正激式还是反激式。 不过,从这个电路的结构来看,可以推测出来,这个电源应该是反激式的。左端的510KΩ为启动电阻,给开关管提供启动用的基极电流。13003下方的10Ω电阻为电流取样电阻,电流经取样后变成电压(其值为10*I),这电压经二极管4148后,加至三极管C945的基极上。当取样电压大约大于1.4V,即开关管电流大于0.14A时,三极管C945导通,从而将开关管13003的基极电压拉低,从而集电极电流减小,这样就限制了开关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而烧毁(其实这是一个恒流结构,将开关管的最大电流限制在140mA左右)。 变压器左下方的绕组(取样绕组)的感应电压经整流二极管4148整流,22uF电容滤波后形成取样电压。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取三极管C945发射极一端为地。那么这取样电压就是负的(-4V左右),并且输出电压越高时,采样电压越负。取样电压经过6.2V稳压二极管后,加至开关管13003的基极。前面说了,当输出电压越高时,那么取样电压就越负,当负到一定程度后,6.2V稳压二极管被击穿,从而将开关13003的基极电位拉低,这将导致开关管断开或者推迟开关的导通,从而控制了能量输入到变压器中,也就控制了输出电压的升高,实现了稳压输出的功能。 而下方的1KΩ电阻跟串联的2700pF电容,则是正反馈支路,从取样绕组中取出感应电

手机充电器用大电流还是小电流好

关于手机充电器用大电流还是小电流好一个人见解 手机电池容量基本是定型的,电池的充电时间跟充电电流大小息息相关,在同等充电电流下,电池容量越大所需的充电时间越长,同理,充电电流越大,所需的充电时间越短。 如果充电器所能提供的电流小于原装充电器标准电流,充电时间势必要延长,如小6一样是1830毫安的容量,原装的充电器是1.2安的,那么就需要4小时左右才能将一块完全没电的电池充满,而再小一点电流的充电器使用的充电时间会更长,如果电流过小还会充不上电,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在原装的小6电池上容量后面还有个7.0wh,1830毫mah/7.0wh,后面的7.0wh指的是瓦时,mah(毫安时)和wh(瓦时)是比较常见的2种表示电池容量的方式,用mah乘以电池额定电压就等于wh,以小6的电池为例就是1.83*3.7=12.81瓦时(指的是每小时消耗的电量)这是官标的理论值,对实际使用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各人玩机的时间不同和优化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有些人在开屏或玩机时,因为使用的小电流的充电器(低于手机电量消耗瓦时)充不上电,而且,如果充电器电流过小,电池会因为长时间充不到额定容量而对电池造成损害(当然这个长时间可能会很长,没有有搜到相关评测资料),并有可能会烧坏充电器。 那为什么大电流充电不会烧机器,这是因为充电电流是由电池和它本身所带的充电保护电路IC决定的,和充电器无关,如果你所使用的充电器电流是5A的,因为机器充电保护电路已经把充电电流限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所以不会对电池损伤,有些手机上还带了保护电流电路,在接入过高电流时,会自动切断充电电路,但是那不是绝对的,虽然有IC保护但是过大的电流,也有可能会让电池鼓涨或爆炸,为了保证电池的寿命和自己的安全,不建议用超过3A的充电器对电池进行充电,更不建议用过小(500mah)的充电器对手机进行充电。 近日,笔者有一款产品需要用到移动电源的电路,看到有一款移动电源带双USB输出,分别输出5V/1A和5V/2A,前者为IPHONE充电,后者为IPAD充电。 于是,笔者产生了一个疑惑:此款移动电源带双USB输出,且两个充电端口的输出电流不一样,那么,如果产品的用户错将IPHONE手机插至5V/2A的充电端口上,是否会造成手机损坏的问题呢? 互联网,真是一潭浑水。因为网络上每个个体都有发言权,故而充斥着许许多多真话、遥言,如果想在网上找一个问题的答案,时常会遇到好几派的说法,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表面看似有理有据,令人捉摸不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