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及对应护理观察_费忠英

合集下载

同时多例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及护理

同时多例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及护理

同时多例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及护理
曾文;庞春民;范利好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7(023)013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后同时出现多例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4月27日同时出现的14例患者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和护理过程,并对其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4例患者经过积极的应急处理和精心护理后,所有病例不良反应的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未留后遗症状.结论对于发生于同一时间多例的药物不良反应,关键是及时启
动应急措施,积极对症治疗,安慰患者及家属,稳定情绪,详细解释不良反应发生的原理、处理原则,以避免留下后遗症.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曾文;庞春民;范利好
【作者单位】528415,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528415,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528415,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浅谈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应急处理与护理
2.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3.复方丹参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4.同时多例盐酸左氧
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及护理体会5.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及护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经外科杂志,1998,4(1):48 - 49.
灶周围水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
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降低神经系统 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试验 组总有效率为 86. 53% ,优于对照组的 71. 15%( P < 0. 05)。且丹 红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少,不增加出血倾向,价格较便宜,适合于各 级医疗单位,尤其在广大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1 ] 金保山,王代旭,黄元奎,等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 38 例
[ 9 ] 迟丽屹,张彦海,付 峰 . 丹红注射液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灶周
[ 2 ]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 各类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 点 [ j ] .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9(6):379 - 380.
水肿的影响 [ j ]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27(6):22 - 23. (收稿日期:2013 - 12 - 31 )
状得到逐步缓解。这说明不良反应轻重与年龄呈正相关性。老年 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缓解。
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 2013 年 1 月至 10 月在医院接受静脉滴注丹
参川芎嗪注射液并出现不良反应的 28 例患者的发病规律、处理、护理方法的相关资料,总结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
结果 经有效的应急处理,如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等,患者的不良反应可得到有效缓解;配合贴心、舒适、合理的护理措施,更有助于患者
后观察 患者的 反应 ,如 果局部 皮肤 红肿且 直径 超过 2 cm,同时
2 结果与分析
周围出现伪足并伴有瘙痒时,应慎重使用或者禁用 [ 6 ] 。此外,此

青岛市医疗机构376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青岛市医疗机构376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19卷第89期 199 青岛市医疗机构376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孙振青,殷嘉,谭蕾*(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 青岛)摘要:目的统计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特点。

方法提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市各医疗机构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后出现药品不良反应(ADR/ADE)的共计376例,统计一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

结果在376例中,49.73%为60岁以上老人,33.97%的患者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受损,60.9%患者在30 min内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本药品输注的开始给药的30 min内,发生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需加强监测。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89.128本文引用格式:孙振青,殷嘉,谭蕾.青岛市医疗机构376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199,202.0 引言目前中药注射剂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不良反应(ADR)逐渐增多[1]。

丹参川芎嗪中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具有防止血小板聚集,扩张冠脉,改善机体微循环,防止心肌缺血,可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血管病。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多为皮疹[2],随着本药品临床用药的增加,不良反应也有增加。

本文通过分析青岛市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发生ADR的病例,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今后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供根据。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与筛选搜集青岛市不良反应监测办公室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ADR病例376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涉及生产厂家3家: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吉林丰生制药有限公司、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

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对注射用药品ADR进行了汇总分析。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及护理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及护理

月 一2008年 10月静脉滴 注丹 参川 芎 注射 液 出现不 良反 应 的 属解释药物不 良反应经积极 治疗 很快好转 ,以减 轻患者的恐惧
患者 18例 ,经实施有效 的应急处理及护理后 ,均得到 了有效 的 心理 ,在抢救过 程中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 ,保持病房安静 ,以利
纠正 ,现 报 道 如 下 。
250m1静脉滴 注。13例 用丹 参 川芎 嗪 注射 液 10ml+5%葡 萄 史 的患者 ,一定要谨慎 。对药物 过敏 者 ,取 复方丹 参川 芎 嗪液
糖 溶 液 250ml静 脉 滴 注 。
0.1ml+生理 盐水 0.9ml,取 上液 0.1ml作 皮 内注 射 ,20min后
பைடு நூலகம்
1.3 不 良反应及 转归 18例患者均 以 40—60 ̄/min的速度 观察结果 ,局部皮肤红肿 、直径 >2em,周 围有 伪足伴瘙 痒 时慎
2.1 密切观察 ,及 时处理 18例丹 参川芎 嗪注射液 不 良反应 化 。因 此 ,控 制 输 液 速 度 非 常 重 要 ,滴 注 速 度 过 快 ,短 时 间
首 发 症状 为 头 痛 、寒 颤 、发 热 ,护 士 发 现 后 ,立 即停 止 滴 注 丹 参 内输入的药物量过大均 可导致不 良反应 ,应用丹 参川芎嗪注射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具 有抗 血小板 聚集 ,扩 张冠状 动脉 ,降 不 良反 应 ,心 理 上 毫 无 准 备 ,也 无 医 学 相 关 知 识 ,因 此 ,患 者 表
低 血 液 黏 度 ,加 速 红 细 胞 的 流 速 ,改 善 微 循 环 ,并 具 有 抗 心 肌 缺 现 出 烦 躁 、恐 惧 。 护 士 在 处 理 患 者 时 ,应 不 断 对 患 者 进 行 心 理

50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50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50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50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

方法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其中高龄患者28例,低龄患者22例,分别进行丹参嗪注射液的治疗,比较两者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的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表现特征对比。

结果高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明显短于低龄组,高龄组的不良反应程度重于低龄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性别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丹参嗪注射的不良反应在高龄患者身上体现较为明显,而综合疾病较多患者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表现随着社会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扩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临床上主要采用丹参川芎注射液对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1]。

由于丹参川芎注射液中含有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等成分[1-2],因此可以治疗闭塞性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等。

但是,由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越来越高。

本次研究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选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所有患者年龄均在25~68岁之间,25~45岁之间的患者属于低龄组患者,46~68岁之间的患者为高龄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0.6±2.0)岁之间。

低龄组患者有21例,高龄组患者有29例。

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

高血压患者16例,冠心病患者12例,脑动脉硬化患者17例,心脑血管疾病多发患者5例。

1.2方法分别给两组患者给予丹参川芎注射液8ml+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在40min之内滴完,一天一次,一个疗程为14d。

静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静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静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丹参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的类型、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2016年4月~2018年2月在我院使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而发生不良反应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30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15(99/130),女性为23.85(31/130),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年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62(58/130),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0例丹参注射液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34.62%)、皮肤(27.69%)及消化系统反应(17.69%)。

结论:为控制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生产流程上务必对药品质量严格把关,临床上注意丹参注射液适用的症状,配伍合理,用药合理。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护理Observation and Nursing Analysis of Adverse Reaction of Salvia miltiorrhiza Injection[ Summary]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ypes of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Injection, and to analyze the possible cau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30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from April 2016 to February 2018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salvia miltiorrhiza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R in 130 patients was 76.15(99/130) in men and 23.85(31/130) in women. The incidence of AD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men than in wome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44.62(58/130) in patientsin the age group ≥ 6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other age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main adverse reactions of 130 case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injection were allergic reactions(34.62 %), skin(27.69 %) and digestive system reactions(17.69 %). Conclusion: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inje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ictly check the quality of drug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Clinic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applicable symptom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injection, reasonable compatibility, and reasonable medication.[ Key words] :: Salvia miltiorrhiza injection; Adverse reactions; Reasons; nursing 丹参注射液由降香提取物与丹参提取物配制而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

丹参川芎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观察及护理

丹参川芎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观察及护理

丹参川芎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方法将4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用硝酸甘油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单纯使用硝酸甘油治疗。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比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效率为76.5%。

两组患者心电图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硝酸甘油治疗。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硝酸甘油联合心绞痛护理【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393-01冠心病心绞痛急诊科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社会竞争力日益增强、工作压力增,饮食不均衡等诸因素的影响,其发病呈持续增长趋势。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以往多使用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

我们于2009年5月~2013年7月之间,临床运用丹参川芎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过程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根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ISFC/WHO)的诊断标准[1],选取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9例,其中男34,女15例,稳定型心绞痛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5例;变异性型心绞痛3例,合并高血压36例,高脂血症29例,糖尿病1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0例;所有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丹参川芎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和对照组(单用硝酸甘酸),治疗组25男18例,女7例,年龄39~76岁。

对照组24,男16例,女8例,年龄42~66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10ml溶入5%葡萄250ml(糖尿病患者用0.9%氯化钠液250ml)中静滴,并联用硝酸甘油(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10mg溶入0. 9%氯化钠液250ml中限速静滴共两周;对照组单用硝酸甘油,用药量及疗程同治疗组,一般不用其他药物。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2例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2例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2例王莹莹;蒋亚斌【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丹参川芎嗪;不良反应【作者】王莹莹;蒋亚斌【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 51063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 510630【正文语种】中文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丹参和盐酸川芎嗪,辅料为甘油、注射用水。

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并具有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适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及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随着丹参川芎嗪的不断研究,它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而说明书中不良反应项下标注仅为“偶见有皮疹”,本文所述2例不良反应均未在说明书中说明。

1.1 患者,女,72岁,因口角歪斜、右眼闭合乏力9天余入院。

既往有心律不齐病史,无高血压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体检:T 36.9°C,P 20 次/分,R 58 次/分,BP 140/74mmHg。

精神差,言语欠清晰,右侧眼睑睁眼乏力,右眼闭眼露睫,双侧额纹伴不对称,右侧较浅,双侧鼻唇沟对称,示齿口角左偏,伸舌居中。

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头颅CT+CTA示:1、脑白质疏松症;2、头颅血管CTA示双侧大脑前动脉共干;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局限性狭窄;右侧椎动脉发育细小、V4段明显狭窄。

诊断:右侧面神经炎。

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厂家: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mL;批号:20160605)10ml静脉滴注,滴速为:30 滴/min,患者在首次静脉滴注该组药物约10min时突然出现寒战伴全身红色斑丘疹,大小不一,无瘙痒、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立即停止输液,测体温为37.0℃,血压为177/66mmHg,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50mg抗过敏,寒战缓解,20min后复测体温达到38.5℃,给予冰袋降温,暂观察,2h后复测体温为39.2℃,予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4ml退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ʒ10.13192/j.issn.1000-1719.2014.12.071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及对应护理观察费忠英(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急诊科,浙江嘉兴31400)摘要:目的:探讨应急处理及对应护理措施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通过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60例,对其采取应急处理及对应护理干预。

观察本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主要临床表现及所涉及的器官-系统;观察应急处理及对应护理措施干预后的病情转归情况。

结果:①60例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出现于静滴过程中,占50.00%;不良反应者所涉及的器官及系统中,皮肤与其附件所占比例最多(37.80%)。

②本组60例患者经过应急处理及对应的护理干预后,症状均治愈或好转,无遗留后遗症者,且无死亡病例出现。

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积极的应急处理及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是保障此类患者健康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1719(2014)12-2683-03Emergency Treatment and Corresponding Nursing Observation of Salviae Miltiorrhizae and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Adverse ReactionsFEI Zhongying(Department of Emergency ,Armed Police Corps Hospital of Zhejiang ,Jiaxing 314000,Zhejia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due to Salviae Miltiorrhizae and 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Methods :60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due to Salviae Miltiorrhizae and 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during January 2011to December 2013were give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nvolved organ -system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The patients'c onditions were observ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ults :①60patients occurred the adverse reactionmainly in the infusion process ,accounting for 50%.The organ and system adverse reactions were involved in skin and its append-ages ,accounting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37.80%).After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60pa-tients ’symptoms were cured or improved with no bequeath sequela or deaths occurred.Conclusion :Salviae Miltiorrhizae and 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adverse reactions are related to many factors.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correspond-ing emergency treatment is the key to guarantee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patients.Key words :Salviae Miltiorrhizae and Ligustraz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adverse reaction ;emergency treatment ;nursing收稿日期:2014-06-12作者简介:费忠英(1968-),女,浙江平湖人,主管护师,学士,研究方向:门急诊常见病人护理。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如脑栓塞、冠心病胸闷、心肌梗塞、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缺血性中风等症[1]。

该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集聚,调节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加快红细胞流速,以及抗心肌梗死、抗心肌缺血的功效。

目前,对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较为少见[2],药物说明书仅提示为偶见皮疹,但由于该药适应证主要为高龄患者,所以对其他不良症状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延误患者的抢救时机。

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者60例,通过积极的应急处理干预及精心的护理后,患者症状均得到了有效的纠正,收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本院通过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2 82岁,平均(63.2ʃ2.3)岁;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用药原因:脑梗死、脑血管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末梢神经炎、肺源性心脏病、改善循环、心绞痛、供血不足、扩血管、营养神经、胸闷、动脉硬化、脉管炎、头痛、脑血栓形成。

给药方法:15例应用10mL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由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规格:5mL /支,国药准字:H52020959)联合250mL 生理盐水静滴;45例应用10mL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250mL 的5%葡萄糖溶液静滴。

不良反应:60例患者静脉滴速均控制于40 60滴/min ,当输入100mL 后出现头痛、发热、心悸、发绀、气促、头晕等不良反应。

表160例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年龄男女例数百分比(%)42 49岁3258.3350 59岁3258.3360 69岁1361931.6770 79岁15102541.6780 82岁42610.00共计382260100.001.2应急处理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后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及液体,遵医嘱给予吸氧,25mg异丙嗪肌注,5 10mg地塞米松静推处理,对于发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

针对血压增高、口唇紫绀、气促者可给予吸氧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应用0.25mg氨茶碱注射液(由河南省国药医药有限公司提供,规格:0.25g,国药准字H2020987)联合40mL的5%葡萄糖静推,10mg地塞米松(由容生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规格:2 mg/支,国药准字H41020035)静推,0.2mg乙酰毛花苷(由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提供,0.4mg/支,国药准字H31021178)联合40mL的葡萄糖静推,10 mg硝酸甘油(由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5 mg/支,国药准字:H20057216)+250mL的5%葡萄糖静滴。

1.3对应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启动应急方案。

①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护理人员马上停止药物的输入,并更换液体及输液管,保留静脉通道;②上报相关科室主管及护士长;③保留输液器及余液,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③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状态,做好病情记录,遵医嘱进行相应处理,并于专人记录处理过程及用药情况。

(2)保持病房安静,安抚患者情绪。

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突然,患者心理毫无防备,且多数患者缺乏对医学知识的认识,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针对此,护理人员应及时通过语言及行为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如:向患者讲解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为患者盖好被子等,通过语言及行为上的支持促使患者情绪恢复稳定。

此外,应保持病房的安静,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空间。

1.4观察方法①分析统计本组患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主要临床表现及所涉及的器官-系统。

②观察应急处理及对应护理措施干预后的病情转归情况。

2结果2.160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主要临床表现及所涉及的器官-系统60例患者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出现于静滴过程中30例(50.00%),最早出现时间为开始静滴后12min;不良反应出现于静滴完成后25例(41.67%);发生时间不详5例(10.00%)。

多次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者32例(53.33%),首次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者28例(46.67%)。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所涉及的器官及系统中,皮肤与其附件所占比例最多(37.80%),其次为神经系统(32.93%)。

60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及所涉及的器官-系统情况见表2。

表260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及所涉及的器官-系统情况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例数百分比(%)神经系统头晕8例、恶心4例,头痛12例,头胀1例,多汗2例2732.93皮肤与其附件荨麻疹2例,皮疹14例,皮肤潮红6例,瘙痒8例、红斑1例3137.80心血管系统胸闷2例,心悸4例67.32消化系统恶心4例,呕吐2例,腹痛2例,胃部不适1例910.98全身性损害发热2例,寒战、全身不适、乏力各1例56.10局部反应静脉炎3例,注射处红肿1例,局部麻木1例44.88共计82100.00 2.260例者病情转归情况分析本组60例患者经过应急处理及对应的护理干预后,症状治愈或好转,无遗留后遗症者,且无死亡病例出现。

3讨论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病主要是由气滞血瘀,本虚标实,经脉受阻而致,故治疗时应以通络止痛、益气活血之法[3,4]。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为浅棕红色澄明液体,主要由丹参、盐酸川芎嗪、甘油及注射用水调配而成,其中草本植物川芎及丹参为其主要原料。

该药具有抗凝、降血脂及、扩长血管等作用,静滴后在体内完全吸收,分布广泛,且对心、脑、肝、肺血流丰富的器官组织药物浓度最高,可以直接透过血脑屏障,持久存在于脑组织中发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