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猪场疫病防控的基本措施
规模养殖场的日常防疫措施

1 选址和布局
1 . 1 场 址
保 持 空气 流 通 ,合 理安 排饲 养 密度 ,根 据通 风换 气 需要 ,安
装排风扇 ,以保证舍 内空气卫生状况 。不 同动物、不同生长阶段 应选择背风 向阳、地势高燥、平坦 、水源充足 、水质符合饮 对光照的要求不 同,仔猪、成年种猪都需要适当的自然光照 ,而 用水标准 ,并且远离居民区、学校 、河流 、动物屠宰加工厂以及 4 0 以上 的肥猪对 光 照要求 低 ,根据 需要 ,安 装 照明灯 调节 。
猪要 调 整 配种 日期 或 实行 同期 发情 ,做 到 集 中配 种 、集 中产仔 , 以便 于产 房 和哺乳 猪 舍 的消毒 。
要严格按 照规定剂量使用 ,注意停药期 ,降低动物产品中的药物 残 留 ,保 护消 费者 健康 。
2 . 2 隔离消毒措施 4 . 4 严格 消毒 养 殖 场生 产 区 只能 有一 个 出入 口 ,非 生 产 区人 员不 得 进入 生 4 . 4 . 1 消毒 生 产 区大 门及 各 幢动 物圈 舍 门 口要设 有 消毒池 ,内 产 区 ,进 入 生产 区要先 更换 已消毒 的工 作衣 裤 和胶 靴 ,并 经 紫外 用 2 %的氢 氧化 钠 消毒 液 ,定期 更 换 , 1 次/ 周 。进 出车辆 的车身 和 线消毒后方可进入 ,如 因参观或视察工作等原因进入生产 区的 , 底盘用3 %来苏尔或 1 % 2 %福尔马林喷雾消毒。
规模化猪场疫病综合防控措施

规模化猪场疫病综合防控措施作者:廖朝辉朱清梅来源:《畜牧兽医科学》2022年第05期关键词:规模猪场;疫病;防控0 引言我国生猪生产越来越规模化,但在养殖中因综合防控不力等原因,生猪疫病更易爆发、传播与流行,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为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规模化猪场疫病进行综合防治是非常重要的,确保从源头上消灭疫病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进而阻断疫病的传播。
1 猪场选址与场内建设1.1 猪场选址猪场应选在地势高、干燥、平坦、有缓坡、背风向阳;水源水量充足,水质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最好通自来水,又要便于排水;交通便利又要避开交通主干线;电力和能源要保障,最好通三相电,供电稳定;要有足够的生产经营土地面积。
同时猪场远离村庄、学校、城镇、医院、畜禽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及交通主干线2 km以上,周围环境应符合《畜牧法》和当地政府的土地与环保规划要求[1]。
1.2 猪场场内建设猪场合理的生产流程,能有效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猪场一般划分为生活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并以围墙隔开[2]。
4个区应根据当地全年主导风向,按照生活区、生产管理、生产区、隔离区的顺序由上风到下风排列,生产区内猪舍排列顺序应为公猪舍、配种舍、空怀妊娠舍、分娩哺乳舍、保育舍、育成舍,每栋猪舍间距为10 m以上。
雨水和污水分离,污水沟应为暗沟。
进入场区和生产区应有消毒通道,生产区内的清洁道和污染道,应分开,以防交叉感染。
猪场四周要有围墙和防疫沟与外界隔离,周围设绿化隔离带,具备完整的隔离条件,同时猪场选址和布局符合环保要求和动物防疫条件。
2 自繁自养与规范引种2.1 自繁自养猪场自繁自养,减少外购仔猪带进病菌。
外购仔猪带有病菌,来到猪场后发病,引起原来的猪群感染病菌发病造成经济损失。
外购仔猪在运输途中会减染病菌,或者由于运输应激免疫力降低,来到猪场后,不适应新的环境或者猪场本身带有的隐性病菌,无法抵抗继而发病。
规模化猪场的疫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95规模化猪场的疫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顾 茜(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姚安 675300)摘 要:众所周知,猪的疫病防治一直是个热点、难点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养猪技术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规模化猪场养殖越来越普遍。
由于规模化猪场猪群的相对密度较高,促使一些传染性疫病的发病几率增加,导致对整个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规模化猪场的疫病流行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特点;防控措施1 规模化养猪场的疫病流行特点1.1 疫病较为复杂相对于其他养殖的动物疫病来说,猪的疫病是比较复杂的。
猪的疫病种类繁多,常见的猪传染病主要有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等,其中病毒病是经常发生且难以治疗和预防的。
随着规模化猪场的增多,一些老的疫病还没有被完全消灭,新的疫病又接踵而至,不同的疫病间可能出现相似的症状,不能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导致了疫病的复杂性,对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1.2 呼吸道疾病较为严重猪呼吸道疾病全年都容易发生。
规模化养猪场基本都存在呼吸道疾病问题。
猪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一般在30%-60%,死亡率可达5%-30%,这和规模化养猪场的饲养密度、猪舍通风换气件是否优良、猪场内有没有多重感染等因素有着重大的关系。
若不能及时有效的防治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3 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较为普遍在规模化养猪场中所发生的传染病往往不是由单一的病原引起的,而是由2种及以上的病原体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所导致。
混合感染是指细菌感染时,同时合并病毒感染,或者病毒感染时,同时合并细菌感染。
继发感染是指在猪群感染了某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同时,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就存在于体内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引发的感染例如猪喘气病与猪肺疫可能混合感染,而猪蓝耳病又可能继发猪链球菌病的感染。
由于感染多样导致疫病的治疗出现困难。
规模化养猪场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1 . 3 免 疫 抑 制 性 传 染 病 的 危 害 。猪 的免疫 抑制 性传
染病 , 如猪蓝 耳病 、 猪 圆 环 病 毒 2型 感 染 、 猪伪狂犬 病 、 猪 流
感、 猪细小病毒病 、 猪 气 喘病 等 。表 现 为 亚 临 床 感 染 、 隐 性 感
抗体监 测、 疾病诊疗 、 检疫 、 消毒 、 疫 苗 和 药 品 的进 货 、 保 管 和
成 实 施 的 项 目《 优 质安 全猪 肉生产 、 监 管 关 键 技 术 集 成 与 示 范》 , 提 出 如 下 的综 合 防 控 措 施 。
1 规 模 养 猪 场 疫 病 流 行 特 点 1 . 1 病 原 体 混 合 感 染 与 继 发 感 染 严 重 。在我 区规模
化猪场 , 猪群 中 发 生 的 传 染 病 往 往 不 是 由单 一 的 病 原 体 所 致, 而是 2 种 或 2种 以 上 的病 原 体 协 同 作 用 造 成 的 , 多 种 病 原 混 合 感 染 或 继 发 感 染 已成 为 猪 发 病 的 主 要 形 式 , 如 猪 繁 殖 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 猪 圆 环 病 毒 2型 感 染 的 猪 群 可 继 发 猪 链
《 上 海 畜牧 兽 医通 讯 》 2 0 1 3年 第 5期
・ 5 7 ・
规 模 化 养 猪 场疫 病 的 综 合 防 控 措 施
李凤 龙 高明琴
3贵州 省遵 义市 红 花 岗农 牧 局 贵州 遵 义
袁 兴 武。 周朝 勇 张 萍。
贵 州 遵义 5 6 3 0 0 0)
球菌病 、 猪附红细胞体病 、 猪 巴 氏杆 菌 病 等 。
外, 规模化养猪实行分 段式饲 养 的工艺流 程 , 使 猪 在 病原在各群体中蔓延 、 流 行 的速 度 。
生猪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

筑有 围墙或其他有效屏障,并建立 绿化 带。
2 规模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
规 模 养殖 场 应 配 备 的主 要 防疫 设 施 包括 防疫 、 诊
疗 、 消 毒 、 冷 藏 设 备 ,兽 医 室 , 病 猪 隔 离 场 所 ,病 死 猪
起较大 的应激 反应 。④ 更 多的情 况是 ,打 防疫针 时不 仅
2 . 4 检疫 制度 所 引种 猪必 须 来 自非疫 区 正规 的种猪 场 ,并严 格做 好检 疫工 作 ,进场 后 需隔 离观察 1 个 月 以 上 ,确 认健 康 后 ,经驱 虫 、免 疫 、消 毒 后方 可混 群 饲 养 。商 品猪必 须经动 物卫 生监督机 构指派 的检疫 员检 疫 合格,并开具产地检疫证 明后,方可 出售 。 ( 收稿 口期:2 0 1 3 - 0 l 一 1 7 )
认真抓好 以下各 个环 节。
1 做好规模养殖场址选 择与布局
规模 猪场场 址应选 择在Hale Waihona Puke 地势 高燥 、背风 向阳 、供 水
供 电方 便 、 有 充 分 自然 隔 离 条 件 的 地 段 。全 场 应 严 格 划
分 生活 区和饲养生 产区 ,两 区之 间设立 隔离 屏障 。猪 舍 应 彼此 独立 ,问距 l O m以上 ,排 列顺 序从 上风 向始 依次 为 :公猪舍 、母 猪合 、产房 、保育舍 、育 成猪舍和 隔离 观 察室 。净道 门边 设消毒 室 、更衣室 ,大 门人 口、饲 养
随着 我 国农村 一家 一户式 散养 生猪 的逐步减 少 ,养 猪 生产 规模 化程度 在不断提 高 ,特别 是 中小规模化猪 场 数量激增 ,生产规模一般 是生猪存栏量在 1 0 0 ~ 5 0 0 头,母
猪 存栏在2 0 头左右 。随着养 殖规 模 的发 展 ,一些 问题 很 快 呈现 出来 ,如猪 场设计 不科 学、生产 效率 低 ;生产 工
养猪行业防疫防控措施

养猪行业防疫防控措施近年来,养猪行业一直是我国农业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由于动物疫病的频繁爆发,养猪业面临着严峻的防疫防控压力。
为了确保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疫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一、加强养猪场环境管理为了降低疫病传播的风险,养猪场应加强环境管理。
首先要保持场内干燥清洁,对猪舍进行定期清理和消毒。
其次,在场内建立合理的设施和设备,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以确保猪只良好的生活环境。
此外,定期对饲养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避免漏水和断电等问题出现,以防止环境异常和疫情发生。
二、严格入场检疫制度为了防止疫病从外部引入,养猪场应严格执行入场检疫制度。
所有进场的猪只必须接受严格的身体检查,包括体温、呼吸和粪便等方面的观察。
同时,还应对猪只进行强制隔离观察,确保没有潜在的传染病存在。
进入猪场的人员也必须经过严格的卫生检查,避免带入致病菌或病毒。
三、加强养猪疫病监测在养猪过程中,疫病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养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体系,定期对猪只的身体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常见的监测项目包括体温、食欲、粪便等方面的指标。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病情蔓延。
四、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防控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猪场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并确保猪只按时接种。
疫苗的种类和接种时间应根据猪只的年龄和疫情情况来确定。
养猪场应与当地兽医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疫苗信息,并按要求进行接种。
五、强化养猪从业人员的培训为了提高养猪从业人员的防疫意识和技能,养猪场应加强培训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疫病的预防知识、养猪环境管理、疫苗接种技术等方面。
培训可以通过组织内部讲座、请专家讲解、观摩学习等方式进行。
培训的频率和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保持员工的知识水平。
养猪行业的防疫防控措施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猪只的健康和安全,还关系到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利益。
只有加强防疫意识,科学规范运营,我们才能确保养猪行业的稳定发展,并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猪肉产品。
规模化猪场疫病的几项防控措施

最 后 , 使用 高 质 量 的疫苗 , 时避 免 发 生免 疫 要 同 失 败 。要 重视 疫 苗 的保 存 与运 输 、 疫苗 稀 释 、 防疫 人
产 全 过程 的 饲 养管理 工 作 ,全 方 位积 极 推进 生物 安 全 措施 , 防猪传染 病 的发 生 。 预
员的培训和具体操作等_ 作 , T 以确保免疫 的效果 , 减 少损 失 。 5 检 疫
措施。
状 , 要做到产 房和保育 饲养 阶段 的全 进全 出 , 而 至少 从 减少或避 免猪群 间 、 猪与仔猪 间的疾 病感染机 会 。 母 规模 化猪 场 要 减 少 不 同 日龄 的 猪 只 混 群 饲 养 ,
2 生 物 安 全 体 系
目前 , 猪环 境 污染 严 重 , 养 强调 和重 视 饲养 管 理 和生 物 安 全 在 规 模 化 养 猪 疫 病 防 制 中具 重 要 的 意 义 。生 物 安全 体 系是 现 代养 猪生 产 中保 护 和提 高 猪 群 健康 水平 的新 理论 , 中心思 想 是严 格 的 隔离 、 其 消 毒 和 防疫 , 防所 有 的病 原进 入 猪 群 , 预 降低 并 消 除猪 场 污染 的病 原 微 生物 所 形 成的危 害 。关 键 控 制 点 在
除作 好 进 口 口岸 检疫 ,防止 猪传 染 病 从 国外 传 人外 ,饲养 单 位更 应 重 视 国 内引 种和 流 通 领域 的检 疫 工作 。有 些病 毒性 是 由于 国 内引种检 疫不 严 , 其 使 在全 阁传 播 广 泛 , 较 长时 间 绕 我 国 的养 猪 业 , 将 持
浓度 , 以保 证 和改善 猪舍 的空气 质 量 。按 照不 同 E龄 l 猪 只 的要 求 , 当减少 猪 群 的饲 养密 度 , 意 冬 季保 适 注
养猪园区(规模户)疫病综合防治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 预 防 为 主 ”综 合 性 防 控 的 理 念 ,改 变 过 去 那 种 术 服 务 应 延 伸 到 养 猪 业 产 前 、 产中、 产后, 最 大 限 “ 重 治轻 防” 的传 统 防 疫 模 式 , 以尽 快 适 应 园 区 内 度 地 降低猪 病 发生 的风 险 。 高密度 、 多数量 的饲养 方 式 。
形 成 园 区 内 只 出 不 进 的 养 猪 发 展 模 式 。 不 但 可
降低 养猪 成本 , 而且还 能 阻止外 界病 原微 生物 的 传入, 有 利 于综合 性 防疫措 施 的贯 彻落 实 。 4 牧来自业 园 区 内实行封 闭饲 养
无 关人 员不准进 入 园区 内 , 更 不 准 进 入 猪 舍
5 加 强 园区 内饲养 管理 人员 对猪 病预 防 知识及 管理 技 术的培 训 和技 术指导
为 使 牧 业 园 区健 康 可 持 续 发 展 , 必 须 加 强 园
1 坚持 “ 预 防为主 ” 的 原 则
目前 的 养 猪 业 已 由农 村 的 家 庭 式 饲 养 模 式 区 内饲 养 管 理 者 养 猪 技 术 培 训 。 可 采 取 专 业 技 发 展 到 以牧 业 园 区 ( 规模 户 ) 为单位密 集饲养 。 传 术 人 员 包 保 、 炕 头讲解 、 现场 指导 等方式 , 逐 步 使 染病 一旦 发生和 流行 , 将 给 园 区 内 的养 猪 户 生 产 他 们 认 识 到 自 己 的 工 作 与 猪 病 的 发 生 、 蔓 延 及 控 带 来非常 惨重 的损 失 , 同 时 极 易 挫 伤 业 户 的 养 猪 制 与 消 灭 的相 关 性 , 同 时 也 可 使 他 们 之 间 对 猪 病 积 极 性 。因 此 , 必 须 引 导 园 区 内业 户 树 立 传 染 病 防 治 工 作 进 行 必 要 的 监 督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的 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养猪场疫病防控的基本措施
1.选好猪场场址
(1)建设猪场的场址地形要开阔平整、地势要较高、干燥、能避风向阳、有充足的土地面积供猪场生产经营消纳粪污、周边环境无污染、处在住房的下风向。
(2)交通方便,电源供应充足。
(3)远离居民城区、乡村、交通主干道、畜产品加工厂和其他养殖场,距离要达到2-3千米左右。
(4)水源干净、水量充足,并易于取用便于消毒和卫生处理。
2.做好病源的控制
(1)猪场要尽量做到自繁自养,防止疾病的传入,每年应对种公猪.种母猪进行抗体检测,对于有带病毒的种猪要及时淘汰,以免将病毒传给下一代子猪。
(2)慎重引种、作好检疫工作:对于引进的猪要进行隔离饲养观察2~3个星期,观察无疫病后作好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疫苗的免疫,对于种猪要做好猪细小疫苗的注射,一个星期后转入打扫干净消毒清楚的猪舍。
(3)对于病死的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准宰杀、更不准食用、销售转运。
要进行深埋消毒或进行高温处理,对于处理后的工具要彻底清洗`消毒人员要更衣后才能进入猪场,在猪场内要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流动,外来人员进入猪场必须经过严格消毒,不得进入生产区,禁止员工到闹市和其他养殖场。
3.做好猪场周围环境和猪舍的卫生消毒工作
3.1对于猪场周围的道路、粪沟、排水沟等要定期清理打扫干净后再用烧碱和生石灰等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用具可用消毒液喷洒消毒
3.2对于猪舍
每天应冲洗二次,在早上和下午喂料前,将猪舍内粪便、尿液冲洗干净,每周对猪舍应进行二次彻底消毒,空舍消毒时,先将猪舍打扫干净,然后再用水枪彻底冲洗后再用消毒剂消毒,消毒后再通风干燥一个星期左右。
采取熏蒸消毒时要把握好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消毒完后要开窗通风一星期。
方法:每立方米10~20克高锰酸钾加入15~35毫升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在消毒时,猪舍温度一般不低于18℃,湿度应保持在65%-75%,可先在容器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再加入福尔马林,密闭门窗6小时以上就可以达到消毒目的,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
气,消除猪舍内的残余气味.对于进入猪场的车辆必须通过消毒池对轮胎的进行消毒后,然后再对车身进行喷洒消毒药消毒。
4.做好猪场的免疫工作
(1)首先要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的情况和本猪场历来的发病情况选择合理的免疫方案,对于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细小病、伪狂犬病与流行性腹泻做为必须的免疫项目。
然后把副猪嗜血杆菌病、喘气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水肿病,仔猪副伤寒等做为选择性免疫项目。
(2)做好猪群的各种免疫后最好要监测猪群免疫后的抗体水平,然后根据猪群抗体水平的高低,再加强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的相关疫苗。
(3)在给猪群做免疫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射疫苗的前后2~3天,在喂料时,添加电解多维和维生素C粉饮水,以减少猪群的应激反应。
2)在给猪群做免疫时应注意检查每头猪的健康状态,对于发病的猪和不正常的猪应暂缓免疫,等病愈正常后再免疫。
3)注射疫苗前后2-3天,猪群就要停喂抗细菌和抗病毒类药物,6-8天内不注射其它疫苗,以免互相干扰,降低抗体水平。
4)疫苗开封稀释后要在当天尽快用完,使用油剂疫苗注射时,先取出疫苗待恢复到常温后再注射,以减少猪的应激反应。
5.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的抵抗能力
(1)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是预防各种疾病的基础。
提供调整好猪群在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以提高猪群的身体素质,保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猪场要尽量保持安静,减少猪群的应激反应。
(2)在潮湿的季节,就要在饲料中添加“霉消安”、“脱霉素”等质量好的霉菌毒素处理剂。
因为饲料的营养水平和霉菌毒素对猪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猪采食了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时,猪的免疫功能就会大大降低。
(3)适当使用免疫增强剂,提高猪群抵抗力,猪群按免疫程序接种了各种疫苗后,因为每头猪的生理状况、健康状况、饲料营养水平等方面是不一样的,抗体水平也是不整齐的,所以每头猪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是不同的。
(4)气候变化大的季节:如阴雨天、夏秋交界、冬春交界,日夜温差较大的季节要注意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冬季做好增温防寒工作、夏天做好降温防暑工作,转栏时要调整好猪的饲料过渡,喂一些多种维生素等抗应激的药物,以提高
健康水平,增强猪群抵抗疫病的能力。
6.猪场发病的控制措施,如果猪场的猪一旦发病,应立即采取隔离、消毒、治疗、控制继发感染等综合控制措施
措施如下:
6.1病猪隔离
发现一头隔离一次,健康猪与隔离的病猪要用不同的饲养员饲养管理。
6.2注射给药
对于发病的猪要仔细观擦、认真诊断,确诊病情后,食欲下降或无食欲的生猪要及时注射给药,生猪如果能饮水或拌料给药,则尽量不用注射方法,因为注射方法会给生猪造成刺激,对于疾病的康复会造成不利影响。
6.3消毒猪场
坚持每天消毒一次,每周应更换一种消毒药,并调好消毒药的浓度。
6.4饮水投药
在给猪的饮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粉等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供猪群饮用,用量可适当增加到常用量的2倍左右。
6.5拌料喂药
饲料内添加抗细菌性药物和抗病毒类药物给猪群自由吃食,如添加盐酸土霉素、黄芪多糖、磺胺类药等药物,也可以根据猪群发病情况,添加阿司匹林,小苏打等药物,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抗细菌性药物使用1-2个疗程要予以更换。
(2)根据猪群的采食情况,调整好药的浓度,以保证食欲不良的猪能采食到足够的药量。
(3)药物拌料时要把药物和饲料搅拌均匀,先将药物拌入少量的饲料内搅拌均匀,再将这些饲料拌入足量的饲料中。
(4)给药方法:首先使用常规剂量的2倍的药量连用3-5天,然后减半再使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