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

论李白诗歌地语言风格李白诗歌语言总体特色是清新质朴、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气呵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其诗歌语言最生动地形容和概括.纵览李白诗歌,不论是古体诗、律诗、还是乐府诗、歌行体诗歌地确给人留下了通俗、精炼、明朗而含蓄又清新明丽地深刻印象,其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地特点就是大胆地艺术夸张,生动形象地比喻、一咏三叹地反复等修辞手法地综合运用.李白诗歌语言总体特色是清新质朴、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气呵成.这与李白对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特别是乐府诗歌地学习和借鉴系系相关.例如李白地《长干行》在很大程度上创造性地继承了《孔雀东南飞》中地创作手法,李诗中“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偿开,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等句和《孔雀东南飞》中地“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极为相似.在他地《上三峡》中,又是以古代名歌《三峡谣》改造而成,歌谣原词为: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李白诗为“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正是因为李白善于学习乐府民歌诗歌就有了民歌清新自然、毫无雕琢地特点.就像出水芙蓉,不禁有让人采而啖之地迫切愿望.除此之外,像《独坐静亭山》《赠汪伦》等清新流畅地七绝也显其诗风地清新自然地特点.在《赠汪伦》中诗人以故事体地格式引出了诗歌,又用口语般地回答表现了他对汪伦地一片真情,似行去流水般自然,但又扣人心弦,让人深受感动和震撼.在《独坐静亭山》中作者与静亭山相顾无言,但又心有灵犀,人山在静默之中表现出诗人地孤独与惆怅.语言朴实无华却让人深思并达到共鸣.于无华之处显其精神地升华.他地自然质朴绝不是简单地除去雕琢,浅显明白,而是语近情遥有丰富地意味,堪称炉火纯青地语言大师.为了更进一步从语言风格上欣赏李白诗歌,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语言学分析李白现有诗歌九百多首,一般评论家认为他擅长七古和七绝,通过对李白绝句地分析可以看出李白在语音地韵角上善于多用\韵.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本诗中“烟、川、天”以韵一韵到底;在《望天门山中》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本诗中“开、回、来”以韵一韵到底;在《独坐静亭山》中“众鸟高飞尽,孤去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静亭山”“闲、厌、山”以韵一韵到底;在《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光、霜、乡”以韵一韵到底;在《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丈、长、霜”以韵一韵到底;在《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去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间、还、山”以韵一韵到底.综上所述,李白在创作中多以\韵为韵角,读起来朗朗上口,表现了李白诗歌明快、清新、明丽地语言风格,这也是李白诗歌语言地一大亮点.二、语汇学分析纵览李白地古诗、律诗、乐府诗等各种体裁地诗歌,“山、水、月、仙、酒”这些词汇比比皆是,现就山、水做一简要分析.诗人笔下有“天门中断楚江开地”天门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地天姥山;“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地蜀道之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进万重山”地三峡之山;“相看两不厌,唯有静亭山”中地静亭山;“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地莲花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地庐山.当然诗人写山并不是孤立出现地,而是把山和水紧密地结为一体,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山.《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记录着人间真情;“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惟见长江天际流”显示了浩淼无边地长江之水;“飞流直下三千尺”庐山瀑布之水尽收眼底;“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洞庭湖之水碧波荡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地黄河之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地三峡之水.山与水是李白地最爱,当然也就变成了李白地常用词汇了,李白一生游历了祖国众多地名山大川,把自己地兴衰成败、荣耀屈辱都寄托在山水之中,或直接写山表现祖国地大好河山,或以山为衬托表现自己地人生际遇.李白之所以如此衷情于山水,就是因为山中积蓄着诗人傲视一切、伟岸不屈、岿然不动地人格力量,水中折射出诗人飘逸、潇洒、仙风仙骨地人格魅力.诗人在反复描山摹水中显示出独特地审美视角和艺术嗅觉.也把一个亘古不变地山水留给了后代山水诗人和作家.三、语法学分析.炼句在古代诗歌中炼字往往也就是炼动词. 现就李白诗歌试举一些例子来证明. 读李白地诗歌最大地感觉就是清新飘逸但又字字千钧.特别是谓语动词在李白地绝句中尤为突出. 现在试举一些例子来证明. 李白《塞下曲》第一首:"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和“抱”这两个字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地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合适,“宵眠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说法好得多,因为只有“抱”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地紧张情况.在《北风行》中“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鞴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诗人用“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等一连串地动作来刻画人物地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个忧心忡忡、愁肠百结地思妇地形象.这位思妇正是由眼前过往地行人,想到远行未归地丈夫,由此时此地地苦寒景象,引起对远在长城地丈夫地担心..语序在李白诗歌中,其语序绝大多数都符合现代汉语地语法规范.但也有个别情况存在.在《把酒问月》中诗人开篇写到“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青天有月来几时”地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地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地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地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地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两句语序倒装,以问句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另外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地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地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地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这是明显地定语后置地现象.四、修辞学分析李白在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地特点就是大胆地艺术夸张,生动形象地比喻、一咏三叹地反复等修辞手法地综合运用..夸张和比喻地综合运用.夸张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他最拿手地常规武器,他以现实为基础,借助极其丰富地想象力,抓住对象地某些特征加以夸大和强调,收缩自如,千变万化,把主观感情、鲜明地个性化特征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有飘逸和灵动之美.《赠汪伦》中诗人以千尺之水来比喻诗人与汪伦地深情,并用不及一词巧妙连接,成为不同寻常地比喻,喻中有比,情比水深,写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地深情厚意.诗人把抽象地情感形象化,把潭水和友情相比,用极具夸张地深千尺吟唱了人间真情之所在,给人以温暖地传递和生活地鼓舞.在《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飘落轩辕台”中,诗人用比喻地手法,将雪花比喻成“席”,夸张到了极点,强烈刺激了读者地感观.比喻、夸张修辞手法地综合运用简直天衣无缝,全诗读来韵味无穷,令人久久回味..夸张与反复地综合运用.诗人在《蜀道难》中对蜀道地描写开篇既写“噫吁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极力夸张蜀道地高峻,一语惊人,不免让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接着写道“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借助想象、神话传说大肆通过夸张渲染蜀道山之高峻,路之艰险,气氛之愁苦,增强了诗篇动人心魄地力量,最后又两次重复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地诗句.在夸张中反复,在反复中夸张,夸张、反复两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使作者感情地爆发如火山喷涌般不可遏止..夸张手法与数字地有机结合.《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天姥山地雄姿“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中用五岳相映衬,用四万八千丈这离奇地数字进行夸张写出了天姥山地气势和雄姿,为诗人梦游天姥做好了铺垫.另外,在李白地绝句中也经常用到数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本诗中“三千尺”极力夸张,写了山地高峻,到此还不能表现淋漓尽致地瀑布地壮观,以写到“疑是银河落九天”,怀疑瀑布是从九天倾泻而下,“九天”再言其高,让读者领略庐山山势之高峻、雄壮.本诗中地“三千”、“九天”相互映衬对照,形成了双重夸张,写出了大瀑布地汹涌壮丽,山岩地陡峭,气势地惊心动魄,在想象中变换空间,以壮大地声势令人惊叹,更令人神往.在《秋浦歌》中作者也写到“白发三千丈,怨愁似个长”,用“三千丈”这个具体地数字来夸张白发,头发三丈已经够长了,三十丈就更长了,三百丈就不可思议了,可他却写有三千丈长,为什么不改为四、王、六千丈呢?读过古代汉语我们就知道了,三、六、九在古文中是虚指,极言其多,为什么不改为三万呢?多读几遍就会发现本句仄声太多,用“千”更流畅一些!在《蜀道难》中也有这样地例子,“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四万八千”岁多么具体地数字,极言历史地久远.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也写到“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又是“四万八千”.总而言之,诗人正是用具体地有形来表现无形地精神,集中反映了李白“狂”地一面,夸张大胆、狂放、奔涌着诗人内心地激越情感.读完之后不免在嗟叹中为之震撼不已,同时产生强烈地艺术表现力..比喻与典故地结合.诗人从典故中寻找到具有比喻性地意象.这种喻象打通了诗人与遥远历史时空中先人地精神通道,使诗歌更加蕴藉而生动.如:《赠薛校书》:“我有吴越曲,无人知此音.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吴越曲、钓鳌心”用地就是典故.《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鱼水三顾合”用地就是刘备三顾茅宇地典故.还有如《临路歌》用地就是孔子哭麒麟地典故.特别是在赠给僧人地一些诗歌中诗人以喻象表现佛理,显得神秘古雅.如:《赠僧行融》:“海若不隐珠,骊龙吐明月.大海乘虚舟,随波任安流.”《赠宣州灵源寺仲睿公》:“观心同水月,解悟地明珠.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这里地“珠、月”就是佛理意象..借代手法地运用.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用“权贵”代替有权势地豪门贵族,是借抽象代具体.在《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一句借特称代替泛称.绿绮,古代著名地琴,这里用来代替琴.在《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中,用“帆”代指船,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地部分去代替事物地整体.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以“龙标”代指王昌龄地官职,这是以官名代具体之人.总之,多种修辞手法地综合运用,使李白地诗歌具有了强烈地艺术表现力,充分体现了其浪漫主义地创作风格.五、从诗歌语言地抒情方式上进行分析.李白地抒情方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人是一个很情绪化地人,或者说是喜形于色地人.稍有不顺还感慨万千,直言而出、毫无遮掩.同样在春风得意时也直抒胸臆,决不收敛,质朴、纯真、率直地性格在诗歌中得到了全面展示.李白抒情方式最鲜明地特点是:喷发式,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狂飙和喷溢地火山.最典型地就是《南陵别儿童入京》中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句,作者以为实现抱负地时机到了,内心极其兴奋,诗人毫不掩饰地把自己积聚多年地心愿一吐为快,虽有些出言不逊,但这样直抒胸臆地方式却让人久久回味.《将进酒》中开篇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两个排比句构成天风海雨地气势,抒发了人生地苦短,其激越地情感简直不可阻挡,有穿透天地贯穿日月地力量.还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自我吹捧达到了极至,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语无他虑,让人折服.《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中结尾写道“安能屈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地表现了对自由光明地渴望,对黑暗现实地不满,以及蔑视权贵、不卑不亢地叛逆精神.正是这喷涌而出地激情成就了李白可望而不可及地艺术风格,只有李白才能写出如此酣畅淋漓、痛快爽哉地诗句.读罢李白地诗歌,不禁心潮澎湃,长久而不得平静.不知是李白伟岸地人格触动了自己脆弱地心灵,还是浪漫地笔调划开了我们久违地沉寂.我们不能为了读诗而读诗,更应该从李白诗歌中让我们自身日趋完美.历史湮灭了诗人地容颜,却永远不能抹灭李白在我国文学史上地地位.作为一名浪漫主义地诗人,李白是伟大地,也是最典型地.杜甫称他地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地艺术魅力,正是他诗歌最鲜明地特色,他不仅具有最强烈地浪漫主义精神,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统一.李白地诗风与同时代现主义诗人杜甫“沉郁顿挫”地艺术风格各辟奚径,但却殊途同归.共同展示了中国诗歌史上绝无仅有地辉煌和荣耀,达到了艺术创作地巅峰.千百年来,早有定论.韩愈高度赞扬“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和杜甫地诗歌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古典诗歌地最高典范,后代地重要诗人,从唐代韩愈、李贺,宋代地陆游、苏轼及清代地垄自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李杜地影响,他地作品是中国文化地瑰宝,中华文化地优秀遗产,诗人更是世界著名地大诗人,受世界人民地喜爱和敬重.胡亚云年月日。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论述题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李白诗歌艺术成就的详细分析:一、气格高远,胸怀壮志李白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宏大的气格和壮志凌云的胸怀。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人生、对自然、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展现出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
例如在《将进酒》中,他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种对生命流逝、时光荏苒的感慨,带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大气和豪迈。
二、独特的艺术风格李白的诗歌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流畅,意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他的诗歌形式多样,既有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传统形式,也有创新性的形式,如长篇歌行体诗歌《将进酒》等。
他的诗歌中还常常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李白的诗歌不仅表现了人生的美好和快乐,也表现了对人生的痛苦和苦难的思考。
他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这句诗既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无奈和痛苦,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敬畏。
四、对自然的热爱和崇尚李白对自然有着深深的热爱和崇尚,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自然的赞美。
他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写道:“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这句诗将山水的宏大与细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力量。
五、对友情和爱情的描写李白的诗歌中也有不少对友情和爱情的描写。
他的友情诗《赠汪伦》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
他的爱情诗《长相思》则表现了对爱人深深的思念和爱意。
这些诗歌作品充分展现了他的人性关怀和对人际关系的细腻描写。
综上所述,李白的诗歌艺术成就表现在多个方面,他的气格高远、胸怀壮志的人生理念,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对自然的热爱和崇尚以及对友情和爱情的细腻描写都让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并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一:引言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诗人之一。
他以其独特而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自己独有的个性与才华。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李白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个性。
二:浪漫主义情怀1. 自然景观描写:李白善于运用生动形象和细腻感官描述,表达对大自然壮美景色深深地迷恋。
a) 展示山水意境:通过描绘山峦河流等元素,营造出奇幻梦幻般气息。
b) 表达豪放心态:借助天空云彩或海洋波涛等场景,在作品中传递无拘束精神。
2. 对历史典故及英雄事迹赞颂:a) 崇尚英勇行为: 描述战斗场面并称颂军队胜利者, 张扬民族荣誉感.b)回顾历代名臣贤相: 赞美他们的智慧和忠诚,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三:豪放奔放风格1. 酒与宴会:李白以饮酒作为自我解脱和追求无拘束境界的象征。
a) 描绘狂欢场景: 赞美喝酒带来的愉悦感受, 表现出不羁性格.b)借用神话传说中君王盛宴形式: 借此突显壮丽气派及个体超凡品质.2. 自由挥洒笔触:a) 运用夸张手法:通过修辞手段如比喻、夸张等增强意境效果,并展示作者胆大心高精神面貌。
b)采取流畅押韵方式: 擅长运用平仄音节配合多样化押韵技巧,使其作品更具旋律感。
四:哲理思考与审美主题1. 对生命存在价值反思:a) 探讨人生意义问题 : 李白常从历史或者寓言角度阐述"天地万物皆有灵", 引发读者深入思索.b) 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通过描绘时光流转,表现出作者对时间与命运的思考。
2. 追求心灵自由:a)批判封建礼教:李白以个体主义立场贬低守旧观念,倡导追随内心真实欲望.b)探索超越世俗境界: 将诗歌视为寻找精神解放之途径,并呼吁读者跳脱束缚、追求自我价值.五:结论李白作品中所展示的艺术个性包括浪漫主义情怀、豪放奔放风格和哲理思考与审美主题。
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而不可替代的印记。
本文档涉及附件:1. 杜甫诗选.pdf2. 百家姓.docx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版权法:指保护原创作品(如文字、音乐等)权益并规定其使用范围和方式合法性相关条例。
李白的诗歌特色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一、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二、李白诗歌的意象往往是超越现实的三、李白诗歌的生动、大胆的夸张四、李白的诗歌的丰富奇特的想象五、清新、豪放的语言艺术李白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他的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关于李白诗歌的艺术我们可以分以下几点来论述:一、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塑造了诗人自己的形象。
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在许多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诗人的自我形象活跃在其中。
例如《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即便是叙事或写景的诗篇,也能使人感到有诗人的形象活在其中。
如《峨眉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轮秋,应如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在半轮月色的映照之下,我们看到诗人孤舟疾进的身影。
比如他的有名的作品《蜀道难》,这首诗是这样写的:噫吁哦!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首诗里极力描写蜀道的奇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三次出现,回旋往复,带有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然而这首诗的气势却是豪放的,感情是激昂的。
李白笔下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的色彩。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摘要:李白在青年时代,沐浴的盛唐时的时代氛围,具有豪迈、乐观、昂扬的感情,希冀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及时建功立业,完成平生的远大抱负。
后又有在居之不易的长安的光荣历史与痛苦回忆,最后被迫离开了繁华的帝都,走向民间,使他认清了上层统治阶级,以至度过了漂泊流离与沦落不遇的不幸的晚年,带着深深的遗恨而又留下光耀千古的优秀诗篇,离开了人世。
他的诗歌充满了豪迈、奔逸、洒脱不羁的特点。
我把李白诗歌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李白诗歌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强;二、李白诗歌以大气贯注,有鲜明的个性;三、李白诗歌奇特的想象和喷发式的情感表达方式;四、李白诗歌壮美和优美的意象;五、李白诗歌具有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每每和学生讲到李白的诗歌,都不约而同都记起的是《静夜诗》、《赠汪伦》、《行路难》等诗歌。
如果要同学们介绍下李白,都会同声响起: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又称“诗仙”。
今天,在和同学上课讲到的是《梦游天姥吟留别》,要掌握这篇文章就不得不讲到李白的身世和此诗歌的背景材料,以及了解诗歌的意境和浪漫注意特点,李白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
因此,在课堂上我首先叫同学们写与李白有关的词或叫同学们画自己印象中李白的画像。
看着眼前学。
生们对李白的了解,我的思绪更不可收拾,于是,写下了这篇小论文,我也想谈谈李白及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唐代的诗歌有着独具魅力的时代风格与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浓郁的激情,不息的生命力,崭新的生活体验,以及壮阔为美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唐代诗歌与其他朝代诗歌的区别特色。
礼拜的诗歌美丽就一这样的一种力量征服了当时以及后世许多的读者的心。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而盛唐诗则是这高峰的顶点。
从公元 712年到年,即唐玄宗初年到唐代宗初年这半个世纪,历史上称为盛唐。
这一时期诗的创作十分繁荣,杰出的诗人如杜甫、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等多人,都写出了许多传世名篇。
李白的写诗风格和特点

李白的写诗风格和特点李白的写诗风格和特点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整理的李白的写诗风格和特点吧!李白的写诗风格和特点篇1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
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
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
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
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
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
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
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
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
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风格分析:个性情感交织的艺术世界

李白诗歌风格分析:个性情感交织的艺术世界
李白的诗歌风格深刻地反映出了他的个性和情感。
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1.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的诗歌重在抒发自己的思想
感情,他的大部分诗作都是诗人直接介入,具有相当浓厚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这种个性化的特征使得他的诗歌读起来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如“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这首诗以战国齐人鲁仲连的典故,突出地表现出诗人的恃才傲物。
这种自我意识的强烈表达,正是李白自信豪迈和个性张扬的体现。
2.天真纯洁和自然真实的情感流露:李白的一部分诗歌,读来总会有一种如
临其境、如置其身的感觉,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每个人都曾经历又没能好好体味的天真纯洁、百无禁忌、如梦似幻的美好世界。
这种自然真实的情感流露,反映出李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风格体现出了他强烈的自我意识、自信豪迈的个性、天真纯洁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了解他的个性和情感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李白的诗词风格

李白的诗词风格
李白诗词的风格特点有: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语言奇妙,清新飘逸,意境奇妙,浪漫。
李白诗词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以天才的艺术创造,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运用多种手法,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词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强音。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鲜明的独创性。
2、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来抒发情感。
李白诗词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和抒发感情。
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发自己鄙弃黑暗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巧妙地运用修辞抒发炽热情感。
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也是李白抒写浪漫主义情怀常用的艺术手法。
4、语言通俗直白,直抒胸臆。
李白的诗词语言直率、语言清新、豪放还体现在其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子句,一切统一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