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合集下载

简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

简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

简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热情奔放、想象丰富、语言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李白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将自然界的景象和人生的体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

他的诗歌中不乏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个性和情感的表达,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抒发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狂放不羁。

李白在诗歌中大量运用了神话和传说,通过这些神奇的故事和人物,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这些神话和传说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人们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上也具有独特的风格。

他运用了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执着。

李白的浪漫主义表现在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对个性和情感的表达、对神话和传说的运用以及对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

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感和思考。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热烈的情感和豪迈的气势。

他善于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对自由、生命和爱情的热爱和追求。

例如,在《将进酒》中,他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段诗歌传达了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豪迈气概。

李白的诗歌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凡的意象。

他的诗歌不拘泥于现实生活的束缚,而是通过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自然、历史和现实融入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意象之中。

例如,在《夜泊牛渚怀古》中,他写道:“三国周郎赤壁,渔樵江渚皆度曲。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中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奔放的个性:李白的诗歌表达了对自由、放浪、无拘无束生活方式的向
往。

他倡导饮酒作乐,追求人生快乐,表现出了对束缚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

2.自然意境的追求:李白的诗歌中大量描绘了自然景色,他通过对山水、花草、
月夜等自然景致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并将自然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3.对历史传说的神秘迷恋:李白的诗作中常常涉及神话传说、仙侠传奇等题材,
展现了对神秘、超凡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他常常将自己幻想成仙、化身为神佛,表现出对超越尘世的渴望。

4.理想化的爱情观念:李白诗歌中描绘了对于理想化爱情的追求和向往,表现
出对爱情的执着和浪漫情感。

他将爱情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追求,而非俗世间的柴米情感。

试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质

试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质

试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质
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

2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抒写情感。

李白的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还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写感情。

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巧妙地运用修辞抒写炽热情感。

李白的诗歌语言直率。

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有助于展现其浪漫主义激情。

浅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浅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课题名称:姓名:专业:班级:起止日期:指导教师: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学生填写)题目:浅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实习及论文等用纸浅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李白是我国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其中丰富的想象以及奇妙的语言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从他的诗篇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他的众多诗词中都给人一种万千瑰丽的想象空想,无不让世人赞叹他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

而正是李白的这种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将就诗人李白诗歌的风格特征以及形成原因进行探析。

一、风格特征分析(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由于李白爱好游历山川,因此在他的诗歌中很多是描写山川以及风景的,这些诗歌具有气势磅礴的特点,表现了慷慨激昂的气势,“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是《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当中的诗句,这句诗深刻的表现出了诗人郁郁寡欢的心情,而“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又转而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秋空图,顿时体现出了豁达的胸怀。

同样,在《行路难》当中依然反映出了诗人的丰富情感,以及变化莫测的风格特点。

纵观李白的诗歌,绝大多数的诗歌都是对仕途的创作,因此也反应出了复杂的情感。

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正是反映出了诗人的不满于生活的心理状态。

更对社会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

所以,李白的诗歌在情感表现方面较为直接,其中的磅礴气势和变化多端的气势留溢在诗歌当中,题浪漫主义特点十分明显[1]。

(二)万千的瑰丽想象这一特点也是李白诗歌的又一突出表现。

在他的很多诗歌当中都反映出了对于解放个性以及追求自由的的内容。

尤其是在心理上的表现更为明显。

而就具体的诗歌来说,那些对于山川等的写作对个人情感表现的十分明显。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一夜飞度镜湖月”是诗人的想象,想象自己一夜间成仙,这种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2]。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情怀

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情怀

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情怀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情怀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天才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最强列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是盛唐诗坛中一颗璀璨的巨星,以其不朽的诗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李白留给后人九百多首诗篇,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珍贵财富,其诗歌具有一种激荡宏大的情感张力,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纵观李白诗歌,浪漫主义是其主要特色。

本文将对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色进行阐述。

一、李白的诗词豪迈奔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意气奋发,豪迈奔放,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极其乐观。

是对自我、对人生的有力肯定,同时也表现出诗人顽强的生命力量,它曾经鼓舞过众多颓唐失意的人奋起前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又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诗人用他炽热的感情、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怀,这种情怀大气磅礴、排山倒海、一泻千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字里行间充满火热的感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的诗歌最大的特征就是“豪”。

他的豪放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者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十足,以至于有一些狂妄,因此他有恃才傲物的资本,表现出自己的清高。

李白被唐玄宗召赴长安时,他满心喜悦,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当他明白自己只是个“御用文人”的时候,他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傲然离去。

另一个方面,李白的诗歌气势恢宏,意境广阔。

“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贺知章为李白的大气深深所折服。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意境阔达,气势磅礴。

二、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李白善于借助超现实的幻想或古代神话传说构成各种瑰丽奇特的艺术境界。

当现实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或象征他的炽烈感情时,他便借助于超现实的幻想或古代神话传说。

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

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

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紫金电大汉语言文学00级肖信红表达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抒发渴望个性解放的激越情绪,这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

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

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他的诗歌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最高度的统一。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具体体现在四方面:一、他的浪漫主义诗篇,有着一股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一种强烈的反抗压迫、批判现实的叛逆精神。

人说李白是“诗仙”,他也自号“谪仙人”。

但是李白并不是脱离现实的神仙,而是一个十分关怀现实,关心祖国前途、民族存亡、人民疾苦的诗人。

他似乎什么都很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表现过。

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他要入京求官,就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政治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要控诉自己的冤曲,就说:“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他想念长安,就是:“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他登上太白锋,就让“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他要饮酒,就有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南造酒楼”。

他悼念宣城善酿纪叟,就问:“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从艺术效果来说,有的地方使诗歌增加了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先声夺人的力量;有的地方又让人读来感到热情亲切。

当然,这种主观色彩,并不限于有“我”字的诗句和诗篇,例如在很多诗篇里,鲁促连、严子陵、诸葛亮、谢安等人的名字,也往往被李白当作第一人称的代用语,让古人完全成为他的化身。

李白对现实是有清醒认识的。

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

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

浅谈李⽩诗歌的浪漫主义浅谈李⽩诗歌的浪漫主义李⽩是⼀位盛唐诗坛⾥不得不看的风景,其诗豪放飘逸,想象瑰丽,代表着诗坛⾥的⼀座⾼峰------浪漫主义。

其诗句风华绮丽⽽⼜巧妙的熔铸为⾼⼤古雅。

其⼈桀骜不驯,放任却⼜不随波逐流,⼀⾝追逐⾃由却⼜有安邦定国的宏愿······同时在他⽣活的时代是⼀个封建社会空前⿍盛的时期,⼤唐国威远扬,辐射周边,但同时⼜隐藏着没落与衰败的暗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宏愿碰撞之下,孕育了李⽩独特的浪漫主义诗歌⽓息。

⼀、李⽩诗歌浪漫主义的表现⼿法(⼀)豪迈⽽奔放的⽓势元稹说李⽩的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

”这正道出了李⽩诗歌的这种豪迈⽽奔放的⽓势。

如诗⼈笔下的黄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触龙门。

《公⽆渡河》这⾥,黄河奔腾咆哮,冲决⼀切,呈现出不可驯服的形象,确有“落笔摇五岳”之势。

再如诗⼈笔下的长江和⾼⼭:登⾼壮观天地间,⼤江茫茫去不还。

奇险挺拔,⾼出天外的峰峦,都表现出冲决束缚,追求⾃由的不可阻挡⽓概。

(⼆)丰富⽽奇特的想象李⽩诗歌中,有⼤量的想象,有的诗通⾸是想象。

现实事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然景物、梦中境界等等,在李⽩笔下,⽆不成为想象的媒介。

通过这些媒介,诗⼈的想象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任意驰骋。

⽽这种任意驰骋的想象⼜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超现实的描写为更深刻地反映现实服务。

《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这⽅⾯的典型。

诗⼈借助梦境,开展⼤胆的想象,描绘了天鸡⾼唱、海⽇升空、熊咆龙吟、霓⾐风马等超现实的想象,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暗,表现了崇⾼的理想。

诗中写梦醒后对梦境的议论更直接表⽰了他在现实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不开⼼颜”的⽃争精神。

李⽩诗歌中的想象往往出⼈意表,新颖不俗。

但出⼈意表⼜⼊情理之内,新颖不俗⽽不流于怪谲。

(三)⼤胆⽽恰切的夸张李⽩经常使⽤夸张这种艺术⼿法,来表现强烈、炽热的激情。

浅谈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浅谈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浅谈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写作提纲一、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艺术特征首先,感情热烈奔放、慷慨激昂,处处展示积极浪漫主义的情怀。

(1)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来抒发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

(2)运用对比、衬托、讽刺等艺术手法,来表达对封建权贵的蔑视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其次,善于运用奇幻的神话传说和游仙诗的形式,来表现其热烈的思想感情和对进步理想的追求以及同黑暗现实的尖锐矛盾。

最后,善于运用自由解放的语言和灵活不羁的格式来表现其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二、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的形成原因1、生平及其思想性格对其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的影响2、道教思想对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3、善于学习和继承我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优良传统第一,李白能够大胆的学习、借鉴和继承屈原的积极浪漫主义第二,李白还善于从民歌中提取浪漫主义的丰富营养。

第三、李白还善于吸取其他优秀诗人的长处.三、李白诗歌积极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影响摘要:李白是唐代诗歌的伟大旗手,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感情热烈、想象丰富、形式自由、气势宏伟,常用一些夸张式的比喻和富于变化的语言来表现其热烈激昂的浪漫主义情怀,代表着唐诗的积极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

李白诗歌形成积极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思想性格的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的影响,如道教思想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勤奋地向前代文学遗产学习,继承并发展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并把我国古代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优良传统进一步加以发扬光大,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不朽地位.关键词: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成因、影响。

浅谈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唐代是我国诗歌繁荣发展的时代,产生了不少杰出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其中伟大诗人李白的成就尤为突出,是这一时代的旗手。

综观李白的诗歌,其艺术风格是多样的,但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是其主导风格,这也是盛唐诗歌的主导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摘要:李白的诗歌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他诗歌的艺术魅力正是通过他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展现出来的。

他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的运用夸张、比喻,对事物进行艺术的描绘。

他的想象丰富奇特,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驰骋,无拘无束。

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他的诗歌里或爱、或恨、或嬉笑怒骂,种种强烈的感情汇就了一种豪放而又奔放的气势。

本文主要从语言上大胆的夸张艺术、生动形象的比喻、丰富奇特的想象、清新质朴的语言几个方面来阐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的。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夸张艺术比喻想象清新质朴正文: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被后人誉为“诗仙”。

“狂”是他人生的写照,他的侠肝义胆、仙趣、狂醉畅饮极大的激发了其个性中的高傲狂放,形成了他独有的浪漫主义情怀、狂放不羁、豪爽达观的性格。

尽管在其诗歌中总是流露出人生如梦、应该及时行乐的感慨,但其出于内心深处的是对自由自在洒脱人生的向往,对随性、融入自然的渴望。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大气磅礴。

既反映了唐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傲世独立的人格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在浪漫主义诗人中,李白是伟大的,独一无二的。

杜甫称赞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正说明李白的诗歌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正是通过他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展现出来的。

他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的运用夸张、比喻,对事物进行艺术的描绘。

他的想象丰富奇特,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驰骋,无拘无束。

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他的诗歌里或爱、或恨、或嬉笑怒骂,种种强烈的感情汇就了一种豪放而又奔放的气势。

纵览李白诗歌,不论是古体诗、律诗、乐府诗、歌行体诗歌都给人留下了通俗精炼、明朗、含蓄而又清新明丽的深刻印象,其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胆的艺术夸张,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咏三叹的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一、语言上大胆的夸张艺术李白诗歌在语言艺术上的突出特征就是夸张。

《中国文学史》指出李白“特别汲取了民间诗歌中的夸张手法,在创造性的运用中加以提高使这一表现手法益臻完美”①。

李白诗歌运用夸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类型为以下几类:(一)数字、数量化的夸张文学艺术不同于理化,对于数字的要求并不是精准无误。

常常需要用数字来传达溢于言表的含义。

通过数字、数量的使用,让读者产生更深刻的想象,从而达到更有意蕴的效果,这也是是各种数字、数量的审美效果。

在李白的诗歌中,就有大量的诗歌运用数字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例如突出愁之深,“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其独特之处在于通过“三千丈”的夸张效果所产生的惊人审美效果来突出愁之深,忧之苦。

(二)对比性的夸张这种艺术手法可以表抽象为具体,使被夸物的性状、特征和程度等形象可感,使得夸张的审美艺术效果得以凸显。

李白就擅长运用这一对比性夸张手法,如《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增我情”一句正是这种手法的体现。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第二十卷中评曰:“若将汪伦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②。

李白用深不见底的桃花潭水来映衬出他与汪伦之间的感情,曲径通幽,妙不可言。

(三)比喻性夸张李白的比喻式夸张常常与他那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不仅生动而又形象的将事物的特征描绘出来,而且也把自己狂放不羁、洒脱自由的个性融入其中。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比喻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

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

因此,李白好用这种夸张式的比喻。

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就具体的词格而言此首诗既有比喻又有夸张,但重在夸张。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李白借此表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如果风停了,大鹏飞下来,还能扬起江海里的水。

这气势够夸张也如此壮观,更能表达出诗人对自己人生前程的自信满满。

二、生动形象的比喻李白是一个不屑于苦吟的人,他诗歌中的比喻多是眼前景、眼前事、口头直白易懂的语言,信手拈来、一气呵成。

《寄崔侍御》:“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

”身在宛溪的秋日寒霜之夜听着猿啼内心不尽的忧愁,离开家乡时间太长我如同一只失去缆船的小舟四处飘泊。

用不系舟表现自己在宦海和尘世中的沉浮情境,形象而又平淡。

再如《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用浮云的来去无定比喻游子漂泊无定的心意,以夕阳的徐徐而落比喻有所眷恋,借此来比喻自己对有人的眷恋与不舍。

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

也有对友人的祝福之情。

“夕阳无限好”、“长河落日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

有时间、有环境,渲染了气氛,简练、新颖、形象、生动。

三、丰富奇特的想象(一)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没有完美的艺术构思,也就不可能产生完美的文学作品。

一切文学艺术都离不开想象。

诗歌创作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是饱含着丰富的想象。

浪漫主义诗歌创作大家李白,尽管在他的诗歌中运用了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但是很少对生活过程作细致如实的描绘,相反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以大自然的景物作为自己想象的天地,给现实生活中没有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和情感,使有生命的事物变为人生的存在或人的化身:山知人意,花露笑颜,月亮与他做伴,鸟兽任他驱使……把平淡的生活装点得美妙可爱,寄托着诗人美好的理想,无尽的追求 。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全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并借景抒情。

在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的前两句讲的是远望庐山和瀑布的景色:香炉峰上团团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成了紫色的云霞,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似的。

后两句既讲了瀑布的样子,又抒发了作者的感受。

飞腾而下的瀑流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足足有三千尺。

把山的高峻陡峭,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尽显无疑。

(二)奇特的想象李白诗歌里的想象经常是出人意表但又入情入理,新颖不俗而又不流于怪异。

《哭宣城善酿纪叟》这是一首冥诗,遐想自然、真切,合乎人情,使读者在感情上容易接受,并不荒诞可笑。

纪叟是酿酒高手,住在敬亭山下,用敬亭山泉酿造美酒。

唐代名酒多用“春”命名”。

“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

当年,他畅饮着纪叟酿的酒,飘飘欲仙,诗兴大发。

李白用襟怀、深情、豪放、博大,痛饮着一杯杯浓浓的酒,酿造出一首首美妙的诗,飘撒在“上江人文之盛”的江城。

纪叟与李白因酒有了不了情缘。

这就是这首诗省略的李白为什么要哭纪叟的前提。

一年以后,李白仍然行走在江城的街道上,往事重现在眼前。

再次来到纪叟酒店门口,酒幡仍然招展,店里宾客满堂,思念穿过岁月的时空,像罡风一样悄然来袭。

当他得知纪叟不幸谢世,葬在敬亭山下后,悲痛欲绝,放声痛哭,想:纪叟生前能酿出老春酒,如今在黄泉之下仍然能酿造出一坛坛美酒,便自然而然产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的遐想。

接着,诗人又为黄泉下的好友担忧:纪叟在阴间仍操旧业,他的酒又卖给谁呢?因为只有我李白才是纪叟最信赖的顾客,是他的知音。

为了表达这种心情,诗人自然而然发出疑问:“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酿酒与沽酒,是李白与纪叟生前最平常的事,如今死生分离,阴阳两隔,就是这些事最让人难忘,容易引起伤感。

诗人抓住这一生活细节,赋予浪漫的色彩,加以渲染。

人们读到这里:酒乎,心乎?让人感受到诚信与慷慨,坚信和推崇,诗人与纪叟在青山秀水的江城氤氲、酿造出浓郁、真挚的友情,感人至深。

这种想象完全合情合理,感情的传达也真挚诚恳。

四、清新质朴的语言诗人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做细致的描述。

李白诗歌语言总体特色是清新质朴、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气呵成。

诗人写诗主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也是对李白诗歌最为贴切的描述。

例如《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写少女对情人热烈深挚地思念的思想感情,其情非常真诚缠绵,李白正是掌握住了这种表达感情的特点,在本诗中成功地描写了闺中思妇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

“长安”两句写景,为抒情创造环境气氛。

皎洁的月光照射着长安城,出现一片银白色的世界,这时随着飒飒秋风,传来此伏彼起的捣衣声。

捣衣含蕴着思妇对征人的深厚情意。

“秋风”两句承上而正面抒情。

思妇的深沉无尽的情思,阵阵秋风不仅吹拂不掉,反而勾起她对远方丈夫的忆念,更增加她的愁怀。

“不尽”既是秋风阵阵,也是情思的悠长不断。

这不断的情思又总是飞向远方,是那样执着,一往情深。

最后两句思妇直接倾诉自己的愿望,希望丈夫早日安定边疆,返回家园和亲人团聚,过和平安定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劳动妇女的同情。

这首民歌气味很浓的乐府诗,语言朴素自然,不假雕饰,又不失生动活泼,流丽婉转,真切感人。

再如《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只听见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轻快的小舟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

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

快船快意,使人神远。

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杨慎《升庵诗话》)④。

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其语言通俗易懂,清新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

李白无疑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无的数杰出诗人其中最具神韵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情、神等在李白的诗歌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