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试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质

试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质
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
2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抒写情感。
李白的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还善于运用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写感情。
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3巧妙地运用修辞抒写炽热情感。
李白的诗歌语言直率。
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有助于展现其浪漫主义激情。
浅析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浅析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摘要:李白的诗歌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他诗歌的艺术魅力正是通过他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展现出来的。
他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的运用夸张、比喻,对事物进行艺术的描绘。
他的想象丰富奇特,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驰骋,无拘无束。
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他的诗歌里或爱、或恨、或嬉笑怒骂,种种强烈的感情汇就了一种豪放而又奔放的气势。
本文主要从语言上大胆的夸张艺术、生动形象的比喻、丰富奇特的想象、清新质朴的语言几个方面来阐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的。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夸张艺术比喻想象清新质朴正文: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被后人誉为“诗仙”。
“狂”是他人生的写照,他的侠肝义胆、仙趣、狂醉畅饮极大的激发了其个性中的高傲狂放,形成了他独有的浪漫主义情怀、狂放不羁、豪爽达观的性格。
尽管在其诗歌中总是流露出人生如梦、应该及时行乐的感慨,但其出于内心深处的是对自由自在洒脱人生的向往,对随性、融入自然的渴望。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大气磅礴。
既反映了唐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傲世独立的人格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在浪漫主义诗人中,李白是伟大的,独一无二的。
杜甫称赞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正说明李白的诗歌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正是通过他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展现出来的。
他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的运用夸张、比喻,对事物进行艺术的描绘。
他的想象丰富奇特,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驰骋,无拘无束。
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他的诗歌里或爱、或恨、或嬉笑怒骂,种种强烈的感情汇就了一种豪放而又奔放的气势。
纵览李白诗歌,不论是古体诗、律诗、乐府诗、歌行体诗歌都给人留下了通俗精炼、明朗、含蓄而又清新明丽的深刻印象,其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胆的艺术夸张,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咏三叹的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简述李白诗歌的特点

简述李白诗歌的特点
李白(701年-762年)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情志激昂著称,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浪漫主义色彩。
以下是李白诗歌的特点及其拓展:
1. 丰富多彩的题材:李白的诗歌涉及了各个领域的题材,包括山水田园、历史传说、宴会歌咏等等。
他善于以写实手法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能将历史传说和个人感受相融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2. 奔放豪放的意境:李白的诗歌语言豪迈激昂,创作过程中充满了奔放的想象力和个性的张扬。
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营造出壮丽磅礴的意境,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受。
3. 抒发真我情感:李白的诗歌常常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他倾注了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热爱和不安。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4. 唯美浪漫的意境: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他经常通过描绘奇幻的场景、瑰丽的色彩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来营造浪漫的意境。
他的诗歌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让读者沉醉其中。
5. 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李白的诗歌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五言、七言、绝句、律
诗等等。
他善于运用不同的诗体和韵律,通过变化的形式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豪放奔放的风格,成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一。
他的诗作展现了他广阔的想象力、深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后世数百年的诗歌创作。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探究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探究引言李白(701年-762年),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仙"。
他的诗作充满了奇思妙想、豪迈激情和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描绘。
本文将重点探讨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的特色。
李白的浪漫主义1. 过早开启自由个性表达李白在唐代以前,中国文学多以规范、庄重为主,但他在创作中突显了与众不同的个性和情感表达方式。
他大胆地挑战了传统文学观念,并将自由放纵的心境融入到诗歌之中。
2. 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与赞美李白热爱大自然,尤其钟情于山水之美。
他常以雄伟壮丽、奔放恣肆的笔触描绘山川河流、云霞日月等景色,将自然与人类内心情感相结合,给读者带来强烈而深刻的视觉与精神体验。
3. 自由奔放的想象力李白的诗作充满了丰富而独特的想象力,他将现实世界与理想空间相融合,创造出许多富有幻想色彩的情境。
他描绘了人们超脱尘世烦扰、和自然元素交融的理想境界,给读者带来一种解放与憧憬。
4. 强烈的个人情感表达李白的诗歌饱含着强烈、真挚的个人情感。
他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命运起伏的感触以及对爱情的渴望。
他敢于直面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并通过文字倾吐。
5. 对人生意义和宇宙秩序探究李白在其作品中对人生意义和宇宙秩序进行了深入探索。
他思考了存在与虚无、时光流转以及命运起伏等哲学问题,用自己特有的浪漫主义观点赋予这些问题新的艺术意义。
结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特色在当时受到很大的赞赏和影响,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启示。
他倡导个性自由、崇尚自然、追求感悟与意境,使诗歌从僵化中解放出来,呈现出一种宏观而富有想象力的情感狂飙,为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
以上内容共计350个字。
参考文献:•蔡志忠. 松柏深锁寒日长: 中国古代浪漫主义.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唐庚火. 浪漫唐人: 杜牧 ,李商隐, 辛弃疾与李白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而在这其中,夸张手法运用尤为娴熟。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
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江上吟》),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诗人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
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
在《蜀道难》诗中,诗人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
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
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
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
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气死,然后天梯玉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山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啸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将进酒》亦是诗人的代表作。
此诗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李 白诗歌中的浪漫主 义表现在哪里

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表现在哪里李白,这位被誉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以其豪迈奔放、飘逸洒脱的诗歌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
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奇幻的想象、炽热的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展现出独特而迷人的浪漫主义魅力。
首先,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表现在其丰富奇异的想象上。
他仿佛拥有一双能够穿越时空和现实束缚的翅膀,带我们进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描绘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在这个仙境里,天空深邃不见底,日月闪耀着金银般的光芒,仙人以彩虹为衣,以清风为马,纷纷飘然而至。
这种超越现实的想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神秘而美妙的氛围。
又如《蜀道难》中,他将蜀道的艰险描绘得惊心动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山峰高耸入云,枯松倒挂在悬崖绝壁上,湍急的瀑布和奔腾的溪流相互碰撞,发出雷鸣般的声响,石头在水中翻滚,好似万壑惊雷。
这样的描写,并非单纯的写实,而是通过极度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展现出蜀道的雄伟和险峻。
其次,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还体现在他炽热而真挚的情感表达上。
他的喜怒哀乐,爱憎情仇,都在诗中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在《将进酒》中,他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坚定自信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即使面对挫折和困境,他依然保持着乐观和豪迈,这种情感的力量感染着每一个读者。
而在《长相思》中,他倾诉着“长相思,摧心肝”的相思之苦,情感真挚深沉,令人动容。
他对友情也是极为珍视,在《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再者,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也体现在他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上。
他一生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他写道“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展现了他想要超越尘世,飞向广阔天地的豪情壮志。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意义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意义第一篇: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及意义一、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1、浓厚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侧重于描写大自然的奇景和幻想出来的人物,表现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带有浓厚的虚构和幻想色彩,强调主观情感。
抒发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2、丰富奇特的想象:想象瑰丽、变幻莫测,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很大,优美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
3、清新明快的语言:语言明丽爽朗的色调,不加雕饰、潇洒清丽,呈现出透明纯净而绚丽夺目的光彩。
4、大量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5、豪放飘逸的风格:擅长用自由的古诗和绝句,诗歌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豪迈奔放。
二、历史意义1、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的诗歌领域中,李白他继往开来,求实创新,是无与伦比的诗歌领袖。
他是一个开拓者,是中国文化长期沉淀孕育出的旷世奇才。
2、在中国五千年来滔滔的文化长河中,他无时不刻影响后世子孙,无论从哪能个方面衡量,他都是中国文化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诗人.所以,他无疑矗立起了中国古典诗歌历史上永恒的丰碑,受到后人无限的敬仰第二篇: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1、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主要内容: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三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艺术特点: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思想内容: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合集五篇)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合集五篇)第一篇: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是盛唐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洋溢着火焰般的激情,具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构建起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文坛、诗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现仅就其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一、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内涵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以天才的艺术创造,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运用多种手法,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
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
比如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地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叛乱时,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他的强烈愤怒。
他在抒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而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特别是当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发生无法解决的矛盾时,他的诗歌主观色彩就更强烈了。
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陡然的发端,直抒内心郁结,可见其精神苦闷的强烈。
接着转入描写登楼所见所感,酒酣兴发,飘然欲飞,似乎所有的烦忧一扫而空。
然而现实的黑暗依然存在,感情也未平静。
所以,后面的诗句反跌入更大的苦闷,希望在消极避世中寻求解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内容摘要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继承并发扬了浪漫主义的传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技巧,并使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在诗作中达到高度的统一,把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峰。本文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阐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研究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重点应了解他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才能真正得到李白诗歌的精髓。
关键词:李白 浪漫主义 特色 诗歌 2
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是唐代诗坛的一位最杰出的诗人,李白在继承庄子、屈原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使浪漫主义的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的确是他诗歌最鲜明的特色。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因此,本文在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的同时,重点探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一、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成因 将李白放在盛唐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中,来分析其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无疑会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1.时代的影响 诗歌是时代的产物,李白在诗歌上取得巨大成就更是与时代密不可分。 首先,由于统治集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发展生产,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唐玄宗元年间,国家高度统一,国力空前强大,政治比较清明,社会也相对安定,这就极大地激发了人们乐观上进的信心,高度的民族3
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精神,而这种乐观向上的社会心态正是培养浪漫主义诗歌情调的优良温室。 其次,唐王朝采取了开明政策,社会思想文化比较开放活跃,封建礼教相对松驰,人们主观精神昂扬奋发,它与诗人们宣泄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那种慷慨激昂、奋进敢为的精神特质。只是这种精神特质在李白的身上,反映得更强烈,而且也更艺术性一些。 2.李白个人的经历 李白的经历,对其诗歌创作,尤其是诗风形成,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李白饱赏了祖国的壮美山河,由此诗兴大发,用他那饱含深情的妙笔,描绘了蜀道的险峻,长江黄河的壮阔与雄伟,留下了众多的名句。这些诗句,想像力惊人,夸张大胆,有的还善用了一些神话传说,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主观色彩。李白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十分自负,总想依靠自己的才能学识以获得帝王的特殊赏识,一步而跃居卿相的高位,去建立赫赫功业,但在求仙访道中,他又深受道家影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蔑视王侯富贵和世俗平庸。李白为了表达这种矛盾所造成的强烈感受,必然在创作上要选择易于表达自我主观色彩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二、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分析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综而论之,是豪放飘逸,这已成为文学史上的定论。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达到高度的统一,使诗歌具有无比神奇4
的艺术魅力,并充满各具特色的美。本文主要从诗歌艺术的角度,对李白诗歌的艺术特征作一番具体考察,探讨这种豪放飘逸的艺术特色的具体表现。 1. 奔腾浩荡的情怀 奔腾浩荡之美体现了他的诗歌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和力量。这是就李白诗歌的抒情特点而言,也是他豪放飘逸诗风的表现。李白诗歌有一种不断向前冲击的力量,如喷溢的火山,带着光、热和缤纷的色彩一齐奔涌出来;又如出峡的江水,翻滚着、怒吼着,泛着白色的波涛倾入大海。这种一泻千里的气势实质上主要是指李白诗中喷发式的抒情。他的感情一旦兴发便迅速饱和,倾泻而出,不可遏止,如开闸的洪水,使人震憾,令人神往。如“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一声惊叹,震撼人心。开篇之语,凭空起势,包含着充沛的感情力量,使人在这一声并没有多少具体描绘的惊呼中,感觉到蜀道的高峻。又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向东奔入大海,势不可当,首句所表达出的感情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诗里,他正在劝人开怀痛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 金樽空对月。”好象他很安于颓废享乐的生活,但是,他那象黄河一样奔腾跳动的感情是这样变化莫测,他突然又说:“天5
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强烈 的信心转眼又代替了消极的悲叹。诗人的感情在转瞬之间竟判若两人。把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处理得这样洒脱灵活,并且达到艺术上的高度完美,在诗史上只有极少数的诗人达到这个水平。 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中李白的这种抒情方式,似暴风急雨,骤起骤落,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如从胸中直接奔涌喷吐出来。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里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如火山喷发。强烈的不平和愤懑并未减弱李白不可一世的自命不凡,反而是“抽刀断水水更流”,虽然悲愤到了极点却以豪放飘逸的诗句表到达出来,更加慷慨激昂。也只有李白能将失意的哀愁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如此气势凌厉,悲愤中见豪迈,令人心醉神迷,又感到如此振奋。 2. 纵横变幻的想象 李白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6
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 李白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其诗歌的想象往往发想无端,纵横变幻,带有一种随意的狂放精神,非常人所能预料,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如他用“ 抽刀断水水更流”,比喻“举杯消愁愁更愁”,本来是极度的夸张,却让人感到是最高的真实。又如《秋浦歌》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的头发,来突出无形的愁,夸张也极为大胆。大胆的夸张,永远离不开惊人的想象。这里,要着重分析一下李白的名篇《蜀道难》: 噫吁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谗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这首诗,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从蚕丛鱼凫说到五丁开山,全用渺茫的神话传说,烘托奇险的气氛。高标插天可以使“六龙回日”,也是凭借神话来驰骋幻想。以下又用黄鹤、猿猱、悲鸟、子规作夸张的点缀,然后插入胁息、抚膺、凋朱颜的叙述,作为全诗的骨干。“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在篇中三次出现,更给这首五音繁会的乐章确定了回旋往复的基调。李白一生并未到过剑阁,这篇诗完全是凭传说想象落笔,正因为如此,他的胸怀、性格在这里更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他的《庐山谣》7
也是历来传诵的名作,诗中写他在庐山顶上望大江的景色:“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完全摆脱了真实空间感觉的拘束,以大胆的想象夸张,突出了山川的壮丽,展示了诗人壮阔的胸怀。 这种艺术想象常常与夸张、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结合起来,创造出许多新奇而独特的审美意象。如李白笔下的明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刻溪。”(《梦游天姥吟留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青天明月未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这些美丽的诗句中,李白有时把明月赋予光明皎洁的内涵,表示出由衷的向往和追求;有时视为促膝谈心的朋友,来排遣寂寞的时光;有时想象明月可以送他远行,带着他的心送朋友到远方;赋予明月如此丰富的想象,也只有李白才能写得出来。 李白诗歌的想象,常有超乎寻常的衔接,常随情思的流动而变化无常,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往往毫无联系,跳跃极大,意象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异常离奇,纵横变幻,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如《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等莫不是以驰骋的想象联篇而8
成,也正是李白诗中丰富奇特的想象才使其诗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3. 壮美明丽的意象 喜欢李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象是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与李白诗歌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他诗歌中出现了很多吞吐山河、包揽日月的壮美意象,这些壮美的意象为他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增添了不少色彩。从李白的大量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似乎尤其喜欢那些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例如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景物,又如大鹏、巨鱼、长鲸等动物,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善于将这些巨大事物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观的诗歌意象。在他的笔下,奔腾万里的黄河,巨浪冲天的长江,飞流直下的瀑布,高峻奇险的蜀道,奇伟险峻的群山,全都是形象雄伟,气势磅礴,异常壮美。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渡荆门送别》)这四句诗是写诗人乘船离开家乡远游楚地,在渡过荆门时所看到的壮丽奇幻的景色以及对故乡的依恋难舍情怀。诗中“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意象的出现,使整首诗显得气势开阔而壮观。又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四句中“大江”、“黄云”、“雪山”等多处雄奇壮美的意象组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崇高的感觉,让人肃然起敬。